第四章-药用植物引种驯化与野生抚育管理
- 格式:ppt
- 大小:7.77 MB
- 文档页数:65
第四章引种和选择育种第一节引种和驯化一、引种的意义1、概念•广义:泛指以外地区,外国引进新植物、新作物、新品种以及遗传育种等有关理论研究所需的各种种质资源。
狭义:作为育种途径之一,指将外地区或外国的品种、品系,经过简单的试验,证明适合本地区栽培后,直接引入并在生产上推广应用的方法。
•驯化是人类对植物适应新的地理环境能力的利用和改造。
•引种往往与驯化连在一起称为引种驯化。
是指通过搜集,引进种质资源,在人类的选择培育下,使野生植物成为栽培植物;使外地的作物和品种成为本地的作物和品种的措施和过程。
•植物的引种驯化,都至少要经过由种子(播种)到种子(开花结果)的过程。
2、意义现在世界上种植的各种作物。
都是在历史上的不同年代起源于个别地区,通过引种逐渐传播开来。
国外引种的情况:美国种植面积最大的玉米,最初是从中南美引进的。
美国近代迅速发展的作物大豆,原产地是我国。
黑西哥育成的小麦品种引种到亚、非、拉的许多国家。
在菲律宾育成的国际水稻品种,引种到不少国家,促进了水稻生产。
我国引种的情况:我国引种工作开始很早,据估计约在公元前三千年以前。
汉朝张骞出使西域,引进了明麻(芝麻)、胡豆(蚕豆)、胡瓜(黄瓜)、胡桃(核桃)等。
明朝万历年间从吕宋及越南引进了甘薯,清朝引进了陆地棉。
20世纪前期从外国引进了水稻、小麦、棉花、玉米、甘薯、马铃薯、甘蔗、烟草等作物的许多品种。
其中棉花引种工作成效显著,三十年代前从美国引进脱字棉和爱字棉,接着引进斯字棉4号和德字棉531。
在黄河、长江流域大量推广。
后代引入岱字棉15号,该品种经区域试验证明,不仅适应长江流域也适应黄河流域,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已占全国播种面积的60%以上。
〖我国从外国引进的作物有:甘薯、玉米、向日葵、花生、甜菜、棉花、红麻、烟草等〗。
引种的作用:1)引入品种直接用于生产促进生产的发展;2)充实育种的物质基础和丰富遗传资源。
二、引种的基本原理(一)引种的气候相似性原理20世纪初,德国林学者迈尔提出了气候相似论。
第四章园艺植物的引种一、名词解释1.植物引种:指把植物品种或野生资源从一个地区引入另一个地区进行栽培或作为种质资源。
2.简单引种:由于植物本身的适应性广,不改变其遗传性也能适应新的环境条件,或者是原分布区与引入地的自然条件差异较小,或引入地的生态条件更适合植物的生长,植物生长正常甚至更好。
3.驯化引种:植物本身适应性很窄,或引入地的生态条件与原产地的差异太大,植物生长不正常直至死亡,但是经过精细的栽培管理,或结合杂交、诱变、选择等改良植物的措施,逐步改变遗传性以适应新的环境,使引进的植物正常生长。
4.植物生态型:植物在长期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作用下通过遗传和变异而形成的对某些生态因子的特定需要或适应能力。
同一生态型的品种在生育期、抗逆性和适应性方面具有较多相似的特点。
5.气候生态型:是指在一定的气候因素下所形成的生态型。
6.土壤生态型:是在一定的土壤理化特性、含水量、含盐量、pH值以及土壤微生物的影响下形成的。
7.共栖生态型:是和生物因素相互影响、共处于一个环境中所形成的生态型。
二、填空题1.引种驯化的类型包括:简单引种和驯化引种。
2.从高纬度引种园艺植物到低纬度高海拔地区栽培容易获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温度的影响。
3.杜鹃植物引种到北方栽培可能出现生长缓慢,长势差的现象,其原因是因为杜鹃生长发育过程中喜好酸性类型土壤。
4.兰花、松树等园艺植物一般与土壤中的真菌形成共生关系,为保证引种成功,必要的措施是引入共生菌或客土。
5.目前,很多地方在农业产业化开发、城市绿化时大规模从国内外引种果树、园林观赏植物栽培,常因气候、土壤等环境条件不适宜而导致引种失败。
为规避上述风险,在大规模引种前,进行引种试验是整个引种环节中必要的6.为防止有害生物以及病原菌的传播,引种过程中,植物检疫环节是必须的。
7.园艺植物在长期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作用下其生长发育过程会形成其特殊的生态型,根据其主要影响因素,可分为土壤生态型、气候生态型和共栖生态型三类。
第四章引种第一节引种的概念及其重要性一、引种的概念1引种:植物种类和品种在自然界都有它一定的分布范围。
人类为了某种需要,把外地植物品种从原有分布范围移种到新的地区,叫做植物引种。
从当前生产需要出发,把外地区或外国的优良品种、品系通过适应性试验直接在本地成功推广种植的工作,称为引种或生产性引种。
广义的引种是指从外地区和外国引进新作物新品种以及为育种和有关理论研究所需的各种种质资源,包括那些具有特殊优良性状,但不能直接应用于生产,只作为育种材料面引入的品种资源。
2引种成功的标准园艺植物引入新区后可能有两种反应情况:一种情况是不适应新的环境条件,失去经济栽培价值乃至死亡;另一种情况是适应新的环境条件,能正常生长发育并保持经济利用价值。
对于直接应用于经济栽培的引种,成功的标准应该包括:1于原产地相比较,不需特殊保护而能露地越冬、度夏。
正常生长、开花、结实;2保持原有的产量和品质等经济性状;3能用适当的繁殖方式进行正常的繁殖。
至于另外一些以营养器官为食或观赏用植物,也可以直接采用从外地引入种子或幼苗,不以能正常开花、结实为引种成功标志。
二、引种的重要性1特点引种是对现有资源的选择利用,对解决生产上、消费上对品种要求来说,常具有简单易行、迅速见效的特点。
在很多国家和地区,外地起源的植物种类和品种常占有很大的比重。
必要性园艺植物种类、品种在地理分布上的不均衡和园艺植物生产、消费上要求种类、品种的多样化,促使人类在园艺植物生产上广泛引用外地区原产的园艺植物种类、品种。
国内外很多地区园艺植物生产中,外地起源的种类、品种占有较大比重。
如美国果树生产中比重很大的柑插、桃原产于我国,苹果、西洋梨、欧洲葡萄等则原产于欧洲和中亚一带。
我国是很多重要园艺植物的起源中心,号称“园艺之母”,园艺植物种类、品种极其丰富,然而生产中占重要地位的苹果、葡萄、核桃、番茄、甘蓝、马铃薯、茉莉花等都是不同时期从国外引入的。
其中引入时期较早的欧洲葡萄已选育出不少当地的品种类型,而引入较晚的种类如苹果、西洋梨、甜樱桃、甜樱桃、石刁柏等,至今仍以直接应用外引品种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