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专升本《英语二》考试大纲

专升本《英语二》考试大纲

专升本《英语二》考试大纲
专升本《英语二》考试大纲

2016陕西专升本语文真题答案

2016陕西专升本语文真题答案 1、词兴盛于哪个朝代(B) A.唐 B.宋 C.元 D清 2、表达作者的思乡之情和对祖国的思念之情的是(A) A.《听听那冷雨》 B.《我与地坛》 C.《废墟》 D.《咬文嚼字》 3、《前赤壁赋》的内在线索(C) A.明月 B.主客问答 C.情感 D.主人 4、下面作者喜欢用“自叙体”的是(B) A.鲁迅 B.郁达夫 C.郭沫若 D.巴金 5、下列哪部作品体现道家思想(C)

A.《论语》 B.《孟子》 C.《庄子》 D.《史记》 6、下列作品中擅长写战争的著作(D) A.《论语》 B.《孟子》 C.《庄子》 D.《左传》 7、下列哪首诗的诗风是“苍凉悲壮”(A) A.《短歌行》 B.《饮酒》 C.《山居秋暝》 D.《关山月》 8、柳永的作品集是(C) A.《樊南文集》 B.《渭南文集》 C.《乐章集》 D.《乐府诗集》 9、曹操的诗歌风格(A) A.苍凉悲壮 B.平淡自然

C.含蓄委婉 D.朦胧多情 10、文学主张是“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诗人是(C) A.欧阳修 B.侯方域 C.白居易 D.王安石 11、“勇服郭晞”出自哪篇文章(A) A.《段太尉逸事状》 B.《马伶传》 C.《李将军列传》 D.《祭十二郎文》 12、《红楼梦》中具有叛逆性格的贵族少女是(A) A.林黛玉 B.袭人 C.宝钗 D.王夫人 13、侯方域的作品集是(A) A.《壮悔堂文集》 B.《昌黎文集》 C.《柳河东集》 D.《东篱乐府》

14、下列作品体现爱国的是(A) A.《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B.《神女峰》 C.《锦瑟》 D.《雨巷》 15、张生这个人物形象出自哪篇文章(C) A.《婴宁》 B.《宝玉挨打》 C.《长亭送别》 D.《夜行船秋思》 16、号“醉翁”的是(A) A.欧阳修 B.苏轼 C.李商隐 D.高适 17、契诃夫的国籍(B) A.英国 B.俄国 C.法国 D.美国 18、《我用残损的手掌》的作者是(B) A.艾青

专升本考纲

2010年山东省普通高等教育专升本计算机 (公共课)考试要求 一、指导思想 本考试大纲依据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加强普通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鲁教高字〔1995〕9号)中所要求的计算机教学的基本目标,根据当前山东省高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 程教学的实际情况而制订。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的目的是:通过《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育,使学生 掌握计算机科学的最基本理论和知识,具备基本的计算机操作和使用技能,学会使用典型的 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最终能够适应信息社会的飞速发展。 二、总体要求 要求考生达到新时期计算机文化的基础层次:①具备计算机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常 识;②具有微型计算机的基本常识;③熟练地掌握具有代表性的、使用较为广泛的微型计算 机操作系统Windows XP及字处理软件(Word 2003)、电子表格处理软件(Excel 2003)、演示文稿软件(PowerPoint 2003)、数据库管理系统(Access 2003)的使用方法;④对计 算机网络,特别是Internet要有一定的了解,掌握浏览器和电子邮件的使用。对于网页制作 及网络安全的知识也要有一定的了解。

三、内容范围 ⒈计算机基础知识 信息与数据的有关概念,计算机文化的概念,计算机起源与发展,计算机特点及分类, 计算机的应用领域;存储程序工作原理;计算机硬件的五个基本组成,计算机软件的分类及 各自特点;程序设计语言及语言处理程序的基本概念;字、字节、位的概念;不同进制数的 表示,不同进制整数间的相互转换;ASCII码,汉字编码的基本知识;多媒体的有关概念。 微型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微机的硬件组成;CPU、内存、RAM、ROM、CACHE、适配器、总线的含义;磁盘驱动器与磁盘;常见输入、输出设备;微型计算机的主要技术指标。 多媒体的概念,多媒体技术的特点及其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应用。 ⒉操作系统的初步知识与应用 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微机操作系统的发展,常用微机操作系统及各自的特点。 Windows XP的版本、特性、运行环境、安装方法。Windows XP的启动与关机;Windows XP的桌面、开始菜单、快捷按钮和快捷方式;鼠标的基本操作,应用程序的运 行和退出,剪贴板的使用;窗口的组成、对话框和控件的使用;我的电脑、资源管理器、回 收站及其应用;文件、文件夹的有关概念及操作;控制面板、附件及多媒体功能。 中文输入法的使用;中、英文输入的切换;各种常用符号的输入。 ⒊字处理软件Microsoft Word2003的基本使用方法 字处理软件的发展;Word 2003的主要功能、启动和退出。

(完整word版)专科起点本科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大纲

专科起点本科(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目的 大学语文是为提高理工科专业和管理学、社会科学专业学生学习语文应用表达水平所开设的一门文化基础课。大学语文在整个专业体系中具有独特性和不可代替性。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学习者的语文应用表达水平以适应社会实际工作的需要。通过分析一般议论文、说明文和记叙文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方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范文学习和作文训练,提高常用文体的写作能力;掌握一定的作家作品知识、语言知识和文体知识,提高文化素养;通过学习中国古代和现当代优秀作品,培养高尚的思想品质和健康的道德情操。 二、考试内容与考核目标 大学语文课程的考试内容和考核目标如下: (一)语文知识部分 语文知识的考试内容,包括作家作品知识、语言知识和文体知识三个方面。 1、作家作品知识 作家作品知识的考核,以教材中的作者介绍为依据。 (1)记忆56篇课文作者的姓名及其所处时代。 (2)识记56篇课文作者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主要成就。(如:孔子是春秋时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韩愈是中唐古文运动的主要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之一;华罗庚是现当代著名数学家等。) 2、语言知识 语言知识的考核,以教材中的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为依据。 (1)解释教材中10篇文言散文的常见实词,主要是解释其中古今意义有所不同的词语,辨识同一词语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含义。 (2)理解10篇文言散文中的特殊语法现象,如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作状语、名词用作动词以及被动句式、倒序句式等。

(3)解释24篇现代语体散文中的疑难词语(不包括科技专门术语)。 3、文体知识 文体知识的考核,以教材中56篇课文的文体属性和四篇文体简介文章中的文体知识为依据。 (1)依据下列文体术语,识别56篇课文的文体属性: 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诗、词。 议论文:社论、杂文、演讲稿、文艺专论、文艺评论、语录、奏疏、书信、以立论为主的议论文、以驳论为主的议论文。 说明文:实体事物说明文、抽象事理说明文、科学小品。 记叙文:记事散文、写人散文、游记、传记、寓言。 诗词:古体诗、近体诗、五言古诗、五言律诗、五言绝句、七言古诗、七言律诗、七言绝句、乐府古题、新乐府。 (2)阅读《议论文阅读与写作》一文,掌握下列知识点: 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论据类别:事实论据(包括具体事例、概括事实、统计数字)、理论论据(包括名人名言、科学定律、民间谚语); 论证方式:立论、驳论; 论证方法:归纳法、演绎法、比较法(包括类比法、对比法); 驳论方法:反驳论点、反驳论据、反驳论证。 (3)阅读《说明文的阅读与写作》一文,掌握下列知识点: 整体结构:总分关系式(包括“总——分”式、“总——分——总”式、“分——总”式)、并列关系式; 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说明方法:定义法、诠释法、比较法、比喻法、图表法、数据法、举例法、引用法。 (4)阅读《记叙文的阅读与写作》一文,掌握下列知识点: 叙述方式:顺叙、倒叙、插叙、分叙; 人物描写: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

-陕西省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真题2012年

陕西省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真题2012年 (总分150, 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1. 先秦诸子散文中文学性最强的是______ A 《论语》 B 《庄子》 C 《老子》 D 《韩非子》 2. 秦代著名政治家李斯的代表作是______ A 《谏逐客书》 B 《过秦论》 C 《劝学》 D 《论贵粟疏》 3. 唐代诗人中善于把诗情画意融为一体的是______ A 高适 B 李商隐 C 王维 D 李煜 4. 《说笑》一文的作者是______ A 巴金

B 钱钟书 C 老舍 D 沈从文 5. 提出“知识就是力量”的作家是______ A 培根 B 契诃夫 C 普希金 D 莫泊桑 6. 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著作是______ A 《春秋》 B 《国语》 C 《左传》 D 《史记》 7. 下列诗作属于长篇叙事诗的是______ A 《长恨歌》 B 《春江花月夜》 C 《燕歌行》 D 《关山月》 8. 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的号是______ A 香山居士

B 放翁 C 醉翁 D 稼轩 9. 《马伶传》中马伶扮演的人物是______ A 顾秉谦 B 李伶 C 曹操 D 严嵩 10. 中国文学史上被誉为“诗圣”的诗人是______ A 李白 B 杜甫 C 白居易 D 欧阳修 11. 魏晋时期以田园诗著称于世的诗人是______ A 王昌龄 B 张若虚 C 陶渊明 D 曹植 12. 下列选项中和情节、环境构成小说三要素的是______ A 韵律 B 词牌

C 唱词 D 人物 13. 苏轼在《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一文中阐述的文艺创作思想是______ A 胸有成竹 B 辞必己出 C 文章合为时而著 D 事信言文 14. 下列作品集属于柳永的是______ A 《漱玉词》 B 《花间集》 C 《乐章集》 D 《东篱乐府》 15. 晚唐时期以“无题”诗著名的诗人是______ A 杜牧 B 李商隐 C 李贺 D 刘禹锡 16. 下列诗人中属于“现代派”的是______ A 艾青 B 郭沫若

专升本考试大纲

浙江理工大学工商管理专业“3+2”专升本考试大纲 《管理学》考试大纲 一、内容提要和要求 第一章管理概论 1、组织与管理的定义。理解组织与管理的涵义,理解管理的研究对象:管理主体——管理者的基本特征,以及管理客体——管理对象及环境的特征。 2、管理的学科分类、特点、性质和基本原理。理解管理学的特点和性质;深刻理解管理的基本原理。 3、管理的基本职能。熟悉管理的基本职能,并能对组织进行管理职能分析。 4、管理机制和管理基本方法。认识管理系统的结构及其运行机制;能对各种管理方法的特点进行比较。 第二章管理思想的发展 1、古典管理理论。深入理解泰罗科学管理的要点及其贡献;理解法约尔管理过程理论以其要点;韦伯的科层组织理论。 2、行为科学理论。深入理解梅实的人际关系学说与霍桑试验及其结论。 3、管理理论丛林。理解管理理论丛林的主要流派: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管理学派、经验主义学派、权变理论学派和管理科学学派。 4、管理科学发展的新趋势。理解西方管理思想中对人的认识的发展变化,理解管理科学研究的内容的发展变化。 第三章管理的计划职能 1、计划工作。理解计划工作的含义,计划工作的类型及步骤;掌握计划工作的基本要求和原则;掌握计划工作的方法和技术。 2、战略性计划管理。理解管理目标的性质,远景与使命的含义;掌握战略性环境分析的要点,及战略选择的基本概念;深入理解目标管理的基本思想和方法。了解各种新型的企业资源计划方法。 3、决策理论。深入理解决策的概念,掌握决策的类型、决策的原则、决策的程序;掌握常用的定性和定量决策分析方法。 4、预测理论。理解预测的概念,熟悉经济预测的种类,掌握一般的预测方法。

专升本成考政治必背知识点复习提纲

2019年成考政治必背知识点复习提纲(专升本) 1.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对象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 2.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是:坚持和发展。 3.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里的客观实在是指: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4.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掌握分寸,防止过或不及,其关键在于:把握事物的度。 5.矛盾的基本属性是:斗争性和同一性。 6.实践的科学含义是:人们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7.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是:真理的2种不同属性。 8.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最基本的首要的是:生产实践活动。 9.人类社会变化、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10.英雄史观的理论出发点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11.自由王国实际指的是:共产主义社会。 12.标志着毛泽东思想萌芽的代表著作是:《中国社会各阶段的分析》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13.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组织形式及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4.“二次革命论”是由谁提出来的:陈独秀。 15.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社会的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6.全国第一块农村根据地是:井冈山根据地 17.标志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会议是:国民党一大 18.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的地点是:江西瑞金 19.中共八大指出,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党的中心任务是: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20.新民主主义经济的领导力量是:国营经济 21.毛泽东正式向全党全国提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文章是:《论十大关系》 22.1974年2月,毛泽东在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时提出的重要观点是:关于三个世界的划分的观点 23.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邓小平理论 24.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在:党的十六大 25.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这个判断: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26.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2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巩固执政党地位的:社会基础 28.执行社会主义宏观调控职能的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府 29.在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中,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主要体现在: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控制力上 30.我国现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31.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2018年浙江省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大纲

浙江省普通高校“专升本”统考科目: 《大学语文》考试大纲 一、考核总目标 普通高校“专升本”统考科目《大学语文》主要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具体分为基础知识(语言知识、文学及实用文知识)和基本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两大方面。 二、考核内容 (一)基础知识 1.语言知识 (1)能够识记、理解常用的文言词语,掌握文言文作品中词类活用、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字等语言现象及常见的特殊句式,能够进行简单的文言今译。 (2)能够准确地使用汉字,识记和解释现代作品中的疑难词语(不含科技术语),了解汉语语法规范,掌握准确、简明、连贯、得体、鲜明、生动的语言表达方法。 (3)掌握文言文、现代文中常见的修辞手法。 2.文学知识 (1)掌握古今中外重要作家、代表作品的基本情况。如作家的时代、国别、字号、代表作、诗文集名称、文学主张、艺术成就等;代表作品的出处、编著年代、基本内容、主要特色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等。 (2)了解文学史中出现的重要文学流派和文学现象。 (3)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详见背诵篇目) 3.实用文知识 掌握基本的实用文体的语言要求及规范的写作格式、写作要求,包括《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的十三种公务文书及声明、启事、证明、介绍信、求职信、演讲稿(含欢迎词、欢送词、答谢词等)、商函、计划(策划书)、总结、调查报告等事务文书。 (二)基础能力

1.阅读能力 (1)了解作品的题材,正确划分作品的段落层次,理解并概括段落大意及作品的主旨。 (2)能准确地分析一篇作品(文学及实用文)的材料、表现手法和表达技巧,能联系作品说明常见辞格的修辞作用。 (3)能结合不同文体的特点,分析作品语言的特色,体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的含义和表情达意的作用。 2.写作能力 (1)文学写作 基本要求:思想内容正确、中心明确,条理清楚、结构完整,文字通顺、标点正确、书写工整、字体行款合乎规范。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字。 (2)实用文写作 基本要求:能根据提供的材料或情境选择恰当的文种写作,主题鲜明集中、材料准确翔实、结构完整恰当、表达通顺合理。主要文种包括公务文书中的通知、通报、报告、请示、函和事务文书中的声明、启事、证明、介绍信、求职信、演讲稿(含欢迎词、欢送词、答谢词等)、商函、计划(策划书)、总结、调查报告等。 三、考试方式与试卷结构 1.考试方式:闭卷、笔试。 2.试卷分数:满分150分。 3.考试时间:150分钟。 4.试卷内容比例:语言知识约20分,文学知识约10分,实用文知识约10分,阅读约40分,写作约70分(其中实用文写作约20分,文学写作约50分)。 5.题型比例:选择题20分,填空题20分,阅读分析题40分,写作题70分。 四、背诵篇目 1.《季氏将伐颛臾》《论语》 2.《秋水》(节选)《庄子》 3.《谏逐客书》李斯 4.《郑伯克段于鄢》《左传》

陕西省2020年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2020年真题(含解析)

陕西省2020年专升本考试 大学语文真题(含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著作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是() A.《庄子》 B.《墨子》《战国策》 C.《论语》 D.《孟子》 2.《左传》的体例是() A.编年体 B.语录体 C.纪传体 D.国别体 3.《氓》选自() A.《诗经·国风》 B.《诗经·大雅》 C.《诗经·小雅》 D.《诗经·颂文》 4.下列诗人中“弃官归田”的是() A.曹操 B.王粲 C.曹植 D.陶渊明 5.《石崇与王恺争豪》中具有飞扬跋扈性格的人物是() A.石崇 B.王恺 C.刘义庆 D.司马炎 6.下列作品集属于杜甫用的是() A《杜少陵集》B.《王右丞集》C.《白氏长庆集》D.《柳河东集》 7.诗歌风格属于飘逸,奔放、雄奇、壮丽的诗人是() A.王维 B.孟浩然 C.李白 D.王昌龄 8.盛唐边塞诗人的代表是() A.孟浩然 B.高适 C.柳宗元 D.张若虚

9.《文与可画赏等谷偃竹记》中苏轼与文与可的关系是() A.叔侄 B.父子 C.表兄弟 D.舅甥 10.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是() A.柳水 B.李清照 C.周邦彦 D.陆游 11.元曲作家马致远的号是() A.稼轩 B.醉翁 C.放翁 D.东篱 12.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 A.《阿Q正传》 B.《狂人日记》 C.《风波》 D.《灯下漫笔》 13.《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的作者是() A钱钟书B.余秋雨C.朱光潜D.蔡元培 14.下列散文中出现“长宜子孙”一语的是() A.《故都的秋》 B.《爱尔克的灯光》 C.《拣麦穗》 D.《废墟》 15.《我与地坛》重点抒写的是() A.父爱 B.母爱 C.友情 D.乡情 16.《论学问》的作者是() A.培根 B.契词夫 C.莫泊桑 D.艾青 17.《祭十二部文》是一篇() A.史论 B.祭文 C.随笔 D.文论 18.“我走京师,求为其门卒三年”中的“我”指的是() A.马伶 B.李伶 C.严相国 D.侯方域 19.近体诗包括“绝句”和() A.楚辞体 B.乐府体 C.律诗D歌行体

2017专升本考试大纲

2017专升本考试大纲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一、考试科目、考试时间与分值、考试题型 本专业专升本入学考试科目为《人力资源管理概论》。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50分。 考试题型:名词解释、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等。 二、考试参考教材 《人力资源管理》科目考试参考教材:《人力资源管理概论》董克用、李超平,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三版 三、考试要求及内容 第一章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1)识记:人力资源的含义,人力资源管理的含义 (2)领会:人力资源的性质,人力资源的功能 (3)应用:理解人力资源管理基本职能之间的关系 第二章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基础 (1)识记:四种人性假设理论 (2)领会: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双因素理论,期望理论,公平理论

(3)应用:人力资源管理的环境 第三章职位分析与胜任素质模型 (1)识记:职位分析的含义,胜任素质的定义 (2)领会:职位分析的步骤 (3)应用:职位分析的方法,职位说明书的编写 第四章人力资源规划 (1)识记:人力资源规划的含义,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与分类 (2)领会:人力资源规划的程序,人力资源需求预测,人力资源供给分析, (3)应用:人力资源供需的平衡 第五章员工招聘 (1)识记:招聘的含义,员工甄选的含义 (2)领会:影响招聘活动的因素,内部招募的渠道与方法,外部招募的渠道与方法(3)应用:招聘工作的程序,员工甄选程序与工具 第六章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 (1)识记:职业生涯的含义,职业生涯管理的含义,职业生涯规划的含义 (2)领会:职业选择理论,职业发展阶段理论 (3)应用:职业生涯规划的步骤,分阶段的职业生涯管理 第七章培训与开发 (1)识记:培训与开发的含义 (2)领会:培训与开发的主要方法 (3)应用:培训与开发工作的具体实施 第八章绩效管理 (1)识记:绩效的含义,绩效管理的含义

专升本政治,复习资料

2014年专升本政治复习资料重点 1,简述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 (选择题) (1)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或者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2)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是: A 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B两者有没有同一性,精神是否认识物质,这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2,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历史形态。(选择题) 凡是认为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世界统一于物质的组成唯物主义阵营。 唯物主义有三种基本形态: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B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现代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凡是认为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世界统一于精神组成唯心主义阵营。 唯心主义有两种形态: A主观唯心主义:中国陆九渊:“吾心便是宇宙”;中国王守仁:“心外无物”英国贝克莱:“存在就是被感知” B客观唯心主义:古希腊柏拉图:“理念世界”;中国朱熹:“理在事先”;德国黑格尔:“绝对精神” 3.运动和静止的关系(选择题) (1)相互区别:运动是永恒的,无条件的、绝对的静止是暂时的,有条件的、静中有动(2)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动中有静、静中有动(3)形而上学不变论:夸大静止、否认运动;相对诡辩论:夸大运动、否认静止 4.意识的本质(选择) (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从人脑的重量、结构、功能说明人脑是高度严密的物质体系 (2)意识是客观存在主观映象A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不论是正确还是错误的,都可以找到它的原形B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有感性和理性在两种形式,同一内容不同人有不同的反映 C意识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反对唯心主义和庸俗唯物主义 5、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关系(论述题或选择题)2011 答:(1)矛盾是指事物之间及内部要素之间既对立有统一的关系(2)同一性是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3)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一种趋势,包含两方面含义: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相互渗透(4)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相互否定的一种趋势(5)两者是关系:A相互区别:同一性是暂时、有条件的、相对的;斗争性是永恒的、无条件的、绝对的 B相互联系: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是同一性的基础,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6)批判形而上学,不能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在同一中把握对立。 6、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同一性和斗争性的作用(论述或选择) (1)矛盾同一性的作用是: A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B使双方相互吸取讴里自身的因素而发展 C规定着事物向自己对立面转化的基本趋势 (2)矛盾斗争性的作用是:A推动事物量变发生涓长,为质变作准备 B促进事物质变,使旧统一体分解,新统一体产生 (3)矛盾既对立有统一,推动了事物的发展,所以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7.简述内因和外因及其关系(论述或选择) 答:(1)内因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即内部原因;外因是事物的外部矛盾,即外部原因 (2)相互关系:A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是第一位原因,起决定作用 B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是第二位原因,起加速和延缓作用 C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 D内因和外因是相对的,有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8.简述矛盾普遍性(共性、一般)和特殊性(个性、个别)的辨证关系(论述或选择)2012 答:(1)相互区别:个性是有条件、相对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2)相互联系:个性是共性的基础,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没有个性就没有共性;共性是个性的共同本质,共性统率个性,特殊性不能脱离普遍性而存在(3)相互转化: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区别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共性可以转化为个性,个性也可以转化为共性9,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辨证关系(论述或选择) (1)感性认识是对事物表面的和外部联系的认识感性认识的特点是:直接性、形象性感性认识的形式是:感觉、知觉、表象

福建专升本语文考试大纲

福建省高校专升本统一招生考试 《大学语文》考试大纲 一、考试的基本要求 “大学语文”的考试范围和基本内容,限于本“考试大纲”规定的28篇精读课文,但泛读课文可用作阅读理解的例题材料。具体考试内容包括: 1、语言知识:考核文言文课文中常见的文言虚词、实词和句式。现代文不考语言知识; 2、文体知识:考核文言文课文所涉及的古代文体分类及其主要形式特征。现代文不考文体知识; 3、作家作品知识:考核与精读课文相关的古代与现代作家作品基本知识; 4、课文阅读分析:考核精读课文的主要观点(或主旨、主题、主要感情倾向)、思想内容、写作特点、语言修辞等。要求既能从整体上领会掌握课文,又能结合课文的有关段落进行分析论述。 5、文字表达:考一篇800字左右的作文,不限文体,但诗歌除外。 二、28篇精读课文的考核要求 (一)课文阅读分析的总体考核要点: 1、把握并归纳课文的主旨(议论文的中心论点,说明文的说明对象特征,记叙文的中心思想,诗词曲赋的基本思想感情,小说的主题),理解其思想认识意义; 2、领会课文的主要写作特点或艺术表现手法,如议论文的论证方法,说明文的说明方法,记叙文、小说中的叙事方法、景物和人物描写方法,诗文作品的情景交融、比兴象征等抒情方法,要求能联系课文有关段落进行具体分析; 3、熟记课文中的关键词或富于艺术表现力的精彩词句,对其含义及其表达作用给出简要说明; 4、识记并理解课文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比拟、对偶、排比、夸张、反语、用典、借代、暗示、层递、设问、反诘等,并能具体说明其表达作用。 (二)28篇精读课文具体考核要点: 1、《庄子·养生主(节选)》 (1)理解本文中心观点所具有的普遍意义。 (2)识记本文以寓言故事为论据的喻证法的论证特点。 (3)分析本文所能概括出的“庖丁解牛”、“游刃有余”、“踌躇满志”等成语的含义。

陕西专升本语文2006-2011真题及答案

2006年陕西省普通高等教育专升本招生考试 大学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试卷采用分卷形式,分卷包括试题和答题纸两部分。全卷共11页,其中试题5页,答题纸6页。用蓝(黑)色字迹钢笔,圆珠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上的答案无效。 2.满分为l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共16分) 1.《诗经》里属于地方乐歌的是() A.风 B.大雅 C.小雅 D.颂2.“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本思想的倡导者是() A.孟轲 B.孔丘 C.苟子 D.墨子3.元杂剧中女主角称为() A.旦 B. 净 C.末 D.生4.下列诗人中,属于边塞诗派的是() A.王维 B.杜甫 C.王勃 D.岑参5.在《爱尔克的灯光》中,故居照壁上所题的字是() A.业精于勤 B.长宜子孙 C.克己复礼 D.诗礼传家 6.下列语句中的“事”字用作动词的是() A.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B.初,广之从弟李蔡与广俱事孝文帝。 C.有于嵩者,少依于巡,及巡起事,嵩常在围中。 D.莫府省约文书籍事。 7.下列鲁迅文集中,属于短篇小说集的是() A.《热风》 B.《坟》 C.《朝花夕拾》 D.《呐喊》8.李白的号是() A.易安居士 B.莲蓬居士 C.青莲居士 D.香山居士9.《我用残损的手掌》写于() A.北阀战争时期 B.“九·一八”事变前后

C.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年代 D.解放战争前期 10.下列语句中,有名词作状语用法的是() A.何以王齐国,子万民乎? B.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C.有志乎古者希矣。 D.胡皆引兵而去。 11.在一篇文章中,记叙两件同时发生的事情的叙述方式是() A.顺叙 B.倒叙 C.插叙 D.平叙12.“以文为词”的作家是() A.辛弃疾 B.柳永 C.苏轼 D.周邦彦13.《断魂枪》里思想没落保守、性格孤傲执著的人物是() A.王三胜 B.沙子龙 C.孙老者 D.二麻子14.在唐代,使山水游记获得独立生命的作家是() A.韩愈 B.柳宗元 C.陈子昂 D.罗隐15.下列语句中,有使动用法的是() A.既来之,则安之。 B.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 C.无望其速成,无诱于势利。 D.上下相孚,才德称位。 16.王安石提出() A.“辞必己出”“惟陈言之务去”。 B.文章应“明道”“致用”“事信”“言文”。 C.文章应“有补于世”“以适用为本”。 D.“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l分,共8分) 17.下列作家中,属于“新月派”的是() A.戴望舒 B.徐志摩 C.闻一多 D.冰心 E.郭沫若 18.孟子散文的特点是() A.循循善诱 B.长于辩论 C.抑扬兼施

专升本考试大纲是什么

每一年各地大学发布当初的招生章程时,一部分学校会随着发布各技术专业的考试大纲便于考生更有目的性的复习。 因而,每名考生必须高度重视考试大纲,恰当应用考试大纲,尤其是通过自学的考生,一定要依据考试大纲复习,防止盲目跟风复习导致规模不经济。 怎样运用考试大纲复习 考生要将考试大纲、复习考试大纲、复习摘要等与教材内容融合起來读,有重中之重、分层级地把握和记忆力课程内容内容,顺利地根据考試,争得好的考试分数。 1、考生看考试大纲的情况下要考虑周全,突出主题,防止均值用劲 每门课程内容的考试大纲、复习摘要都是表明出该课程内容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础方式,还会继续对教材内容各章节目录各自明确提出背记、了解、运用和把握水平的不一样规定。 针对把握,一般分三个层级规定,即掌握、一般把握、重中之重把握。规定掌握的内容一般是一些应当了解的专业知识,主要是规定人们掌握相关的一般定义;规定一般把握的内容,一般是一些关键的常见的专业知识,主要是规定人们了解基础内容并记牢关键含意;规定重中之重把握的内容,一般是一些务必具有的专业知识,主要是规定人们深层次了解和记忆力。 2、读与抄紧密结合,提升复习的高效率 读有读的功效,抄有抄的功效,可是,如果你把读与抄融合起來

的情况下,便会造成新的学习效率。 念书只充分发挥了眼、脑、口的作用,而抄此外,还激发了手的作用,这就能迅速地接纳和把握专业知识,有利于加快记忆力,提高记忆力的精确坚固性。 因而,我们在時间和活力的分派和依次顺序的分配上,应该是先重中之重把握内容,后一般把握内容,最终才算是掌握的内容。 专升本标准 专升本就是指专科学历的学员进到本科文凭环节的选拨考試,是中国内地教育制度专科层级学员升上本科大学的考试方式。那麼专升本要什么标准?关键有下列二点: 1、但凡中华共和国中国公民,包含港澳台地区同胞们,不会受到性別、年纪、文凭、人种、中华民族、居所、人体身体状况等标准限定,都能够报名专升本考試。 2、报名专升本的考生必须在大学毕业前,交检國家认可的大专毕业证书,这类毕业证书包含:一般高等职业教育大专、高等职业教育自考考试、成考、网络远程教育等归属于国民教育系列产品的专科及专科之上学历,不然是没法领取本科毕业证书的。 今年比今年的专升本现行政策更加严苛,一样的复习自然环境,考试内容从三科升至四科,还提升了综合性素质测评。专升本的市场竞争会越来越大,期待众多考生好好地复习,争得考个优异成绩。

专升本政治考试大纲

2018政治成人高考(专升本)考试大纲 1.能比较准确地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及其重要意义。 2.能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分析、论证、阐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重要问题。 3.对于违背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错误观点、错误思想能够识别,并给予适当的分析批判。 复习考试内容 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要求】 了解哲学、世界观、方法论等基本概念,理解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区别,掌握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切实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一)哲学及其基本问题 1.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

2.哲学的基本问题 3.哲学的主要派别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基本特征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 二、物质和意识 【要求】 了解物质、意识、运动、规律等基本概念。理解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物质与意识、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掌握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一)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1.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2.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3.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性

(二)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 1.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意识的本质 3.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4.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 (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1.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 2.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三、事物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要求】 了解联系、发展、矛盾、质变、量变、否定等基本概念。理解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唯物辩证法基本规律的主要内容、唯物辩证法诸范畴及其辩证关系。能运用辩证的思维方法分析、解决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现实问题。 (一)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1.世界的普遍联系

2014年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大纲-4

2014年专升本《大学语文》测试大纲 一、总则 专升本“大学语文”测试旨在考察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的实际水平,以选拔出合格的专科生升入本科段继续学习。 二、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本学科是集工具性、基础性、审美性、人文性、趣味性、综合性于一体的课程,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体的文化和文学的主要载体之一,凝聚着深厚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本学科作为培养健全的大学生的合力因素之一,旨在通过教学,提高大学生的语文水平(阅读、写作、赏析),提升其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拓展其观察世界的视野、挖掘其认识世界的深度。 三、测试内容 根据指定教材和教学大纲拟订的学习篇目,测试的具体内容如下: (一)《蒹葭》 1、关于《诗经》的基本常识。 2、风、雅、颂、赋、比、兴。 3、《蒹葭》的朦胧意蕴和“温柔敦厚”的美学特色。 (二)《国殇》 1、《楚辞》和《诗经》在文学形式和美学风格上的比较。 2、屈原的悲剧。 3、《国殇》的场面描写和其豪放悲壮的审美意蕴之间的关系。 (三)《东门行》 1、汉代文学: A、汉赋(代表作家)。 B、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特点。 C、《古诗十九首》的情感内容。 2、《东门行》的戏剧特色。 (四)《饮酒》 1、如何看待陶渊明之“隐”? 2、陶渊明田园诗的特色。 3、《饮酒》一诗“忘世”、“忘我”、“忘言”三层境界。 (五)《咏怀诗》 1、从阮籍的隐居、醉酒、作诗、长啸、越礼看魏晋的时代风云。 2、分析本诗以实写虚,寄景抒情的手法。 (六)《春江花月夜》 1、唐诗的四个阶段(列举代表作家和代表作品)。 2、《春江花月夜》结构上的特点。 3、《春江花月夜》的意境美:诗情、画意、哲理三者水乳交融的境界。

陕西省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真题2015年

陕西省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真题2015年 (总分150, 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1. 在《季氏将伐颛臾》中,下列论据不是用以反驳论点的有______ A 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B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 C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D 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2. 《战国策》一书突出体现的思想为______ A 儒家思想 B 法家思想 C 纵横家思想 D 墨家思想 3. 庄子在《秋水》中以“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为论据,是为了论证______ A 孔孟之道博大精深 B 孔孟之道微不足道 C 人的认识是无限的 D 人的认识是有限的 4. 《五代史伶官传序》的主要表现方法是______ A 对比

B 类比 C 象征 D 烘托 5. 为了证明中国是一个“人肉筵宴的厨房”,鲁迅在《灯下漫笔》中说:“有吃烧烤的身价不资的阔人,也有饿得垂死的每斤八文的孩子。”这里所运用的两种论证方法是。______ A 对比与例证 B 类比与对比 C 演绎与类比 D 例证与演绎 6. 李广死后,“百姓闻之,知与不知,无老壮皆为垂涕。”对刻画李广形象来说,这种表现方法是______ A 铺垫反托 B 对比反托 C 侧面烘托 D 象征暗示 7. 倡导古文运动,并主张文以明道的是______ A 韩愈 B 刘禹锡 C 柳宗元 D 苏轼 8. 苏轼在赠给文与可的诗中说:“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这里所暗示和照应前文的一个文艺思想是______

A 胸有成竹 B 心手相应 C 庖丁解牛 D 尺幅万里 9. 《马伶传》的最主要旨意是______ A 反映当时金陵梨园竞争的激烈 B 记述著名演员马伶一生的经历 C 赞扬马伶学习精益求精的精神 D 讽刺当朝宰相顾秉谦是像严嵩一样的奸臣 10. 《拣麦穗》中说“顶多不过像是丢失了一个美丽的梦”,“一个美丽的梦”从全文主旨看应指______ A 朴素纯正的感情 B 热烈的爱情 C 幸福的追求 D 童年的生活 11. 《诗经·氓》中“淇则有岸,隰则有泮”两句是______ A 反喻氓当初誓言滔滔不绝 B 描写出嫁时渡淇水的情景 C 描写被弃后渡淇水的情景 D 反喻自己的愁思无穷无尽 12. 下列选项中,体现《长恨歌》题旨的诗句是______

专升本考试大纲

一.《外科学》专升本考试大纲 一、外科学基础 1、无菌术(1)无菌术概念(2)无菌法与抗菌法的方法 2、外科病人液体平衡 (1)等渗性、低渗性和高渗性缺水的病因、诊断和治疗 (2)低钾血症和高钾血症的诊断和治疗原则(3)酸碱失衡的概念和类型 (4)代谢性酸中毒和呼吸性碱中毒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措施 3、外科休克和多器官功能障碍(1)失血性休克的病因和治疗原则 (2)感染性休克的定义、类型和治疗(3)中心静脉压测定的意义和方法 (4)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定义,发病机制、诊断指标与监测 (5)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病因、诊断和治疗原则 4、麻醉与心肺复苏(1)麻醉的基本概念 (2)椎管内麻醉(包括腰麻、硬膜外阻滞麻醉)的种类、适应症和并发症 (3)常用吸入麻醉方法、药物(4)静脉麻醉的方法、药物 (5)疼痛的治疗:疼痛评估、诊断和治疗方法 (6)心肺复苏的概念: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的原理和方法,以及脑复苏的意义和方法 5、外科营养支持的方法和适应症,肠外营养(TPN)的补充方法计算 6、外科感染 (1)外科感染的概念、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抗菌药物的合理选择以及注意事项 (2)皮肤和软组织感染的共同特点、处理原则 (3)全身炎症的反应综合征(SIRS)的概念、诊断和防治脓毒症综合征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7、烧伤的伤性判断,创面处理方法,烧伤休克的防治包括补液计算以及烧伤感染的防治 8、器官移植的概念,肾移植和肝移植的适应症 二、神经外科 1、颅内压增高症定义、临床表现和诊断 2、脑疝病因和临床表现 3、脑血管意外(脑卒中)的诊断和治疗原则 三、心胸外科 1、开放性气胸和张力性气胸的病理生理变化和处理原则 2、急性脓胸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3、肺癌的病理类型、转移特点、诊断方法、鉴别诊断和综合治疗原则 4、肺结核和支气管扩张症的手术治疗适应症 5、食管癌的病理分型、早期症状、诊断方法,治疗原则以及手术治疗的适应症 6、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和室间隔缺损手术治疗适应症 7、风湿性心脏病的手术治疗适应症 8、冠心病的外科手术治疗适应症 四、普通外科 1、甲状腺和乳腺外科疾病 (1)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的手术治疗适应症、禁忌症、术前准备和术后并发症 (2)甲状腺癌的病理类型、临床特点、检查方法,手术治疗和辅助治疗原则 (3)急性乳腺炎的病因,临床特点、检查方法和治疗原则 (4)乳腺囊性增生病的病因,临床特点和治疗措施 (5)乳腺癌的病因、病理类型、临床表现、鉴别诊断和综合治疗原则 2、腹外疝和腹部创伤(1)腹外疝定义、病理和临床类型 (2)腹股沟斜疝、直疝和股疝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和处理原则、手术方法 (3)嵌顿疝和绞窄性疝的特点与治疗 (4)腹部闭合性创伤的诊断要点以及剖腹探查术的指征 (5)外伤性肝破裂、脾破裂和小肠破裂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3、急性腹膜炎(1)急性腹痛的鉴别诊断 (2)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的病理生理变化、诊断要治疗原则和手术处理原则 (3)各型腹腔脓肿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4、胃十二指肠疾病 (1)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并急性穿孔、大出血和幽门狭窄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以及胃十二指肠手术的主要术式 (2)胃大部切除术和迷走神经切断术的并发症 (3)胃癌的病理分型、转移方式和主要诊断手段,胃癌综合治疗原则和手术治疗方式的选择 5、小肠疾病 (1)肠梗阻的病因、病理生理变化、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2)粘连性肠梗阻的诊断和防治措施 (3)肠扭转和肠套叠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和治疗原则 (4)小肠肿瘤、肠息肉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方法和治疗 (5)急性坏死性小肠炎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6)肠瘘的分类、临床表现和诊断与治疗措施 6、阑尾疾病(1)急性阑尾炎的病理类型、临床表现、鉴别诊断手术和非手术治疗的原则(2)小儿、妊娠和老年人阑尾炎的特点和处理原则

专升本语文大纲要求28篇课后答案

养生主 1、"寓言十九"是庄子对自已著作写作特点的概括,是说他的书中绝大部分内容都是运用寓言手法。这就说明他是有意识以象征、比喻、形象描写等手法生动地表达自己的哲学思想。 2、养生之道:顺任自然。论据:事实论证。 3、人生态度是顺应自然,无为而治。文章客观上给予我们这样的启示:世上的事物错综复杂,但只要掌握事物的规律,顺任事物的自然之理,就能把事情办好。这是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 谏太宗十思疏 1、"思国之安,必积其德义"是本文的中心论点。文章进行反复论述,最后又提出所谓"十思",真实具体地说明国君应该有德义,有了这样的德义,才能保证国家的安稳。所以它是对中心论点的具体深入。 2、本文善于应用比喻论证和比较论证方法,对比鲜明、说理透彻,论证深刻有力。如以"固根本"与"求木长"、"浚泉源"与"水流长"的关系,来比喻"积德"与"安国"的关系。"善始者实繁"与"克终者盖寡"、"昔取之"与“今守之”、“在殷忧”与“既得志”等均成对比论证。 3、本文虽然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排偶句式,也很富于文采,但是其最主要的特点是鲜明而直接的表达自已的主要意思,句子切中文治要害,表现作者对治理国家的深思熟虑。 答司马谏议疏 1、建立在名实相符的论事原则基础上。效果:这样做,使文章从一开始就建立在非常坚实的理论原则的基础之上,简洁扼要,靶的集中,一针见血,语约义丰,文笔犀利,语气斩截,具有不容置辩的逻辑力量。 2、文章巧妙地以儒家历来所看重的"名实相符"为论事原则,在这一极具权威,连论敌也不敢否认的原则下开展反驳,使文章一开始就建立在坚实的理论基础之上。然后在此基础之上,指出士大夫们苟且偷安,不恤国事,因循守旧的本质。从而有力的反驳了"致天下怨谤"的指责。 3、本文是一篇典型的书信体驳论。论辩双方对事情的评价以什么为标准。文章以儒家历来所看重的“名实相符"为论事原则,在这一极具权威,连论敌也不敢否认的原则下开展反驳,使文章一开始就建立在坚实的理论基础之上。针对论敌指责变法“侵官、生事、征利、拒谏”四个观点,据实反驳,反驳其"非真"的实质,然后在此基础之上,指出士大大们苟且偷安,不恤国事,因循守旧的本质。从而有力的反驳了"致天下怨谤"的指责。 4、表明变革的正确和自己的决心,用典论据。 5、行文委婉,寓刚于柔。在这封书信中,作者既坚持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在文字上又不是剑拔弩张,注意不伤同僚之间的情面与和气,寓刚于柔,绵里藏针。如第一段,在反复向司马光叙友情、求谅解的同时,却婉转地揭示出这怨谤源于士大夫阶层的庸俗腐败,并声言自己绝不悔改之意;又如第三段,在表示愿意接受责备,"知罪"的同时,却用两个假设句暗示自己坚持改革、绝无反顾之心,并旁敲侧击,讥讽保守派的无所事事、因循守旧。这种柔中寓刚的论辩风格,比剑拨驽张更加坚韧有力。 今 1、时代背景:本文写于"五四”运动前夕,中国正酝酿着一场重大的社会变革,封建与反封建的思想斗争十分激烈。李大钊深知青年是改造社会的先驱,是国家未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