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3
小麦种植的技巧一合理耕作,蓄水保墒旱地小麦的耕作技术要以“蓄住天上水,保住地中墒”为中心,采用深耕蓄墒、浅耕保墒,隔年轮耕,达到伏雨秋用,秋雨春用的目的。
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早耕,深度20~25厘米,土层厚的地块可深耕到30厘米以上,以利接纳较多雨水。
二施足基肥,配方施肥在亩施优质有机肥2000公斤以上的基础上,配方施足氮磷化肥,以培肥地力。
秋种底肥的施用方案为:方案1:尿素16-20公斤或碳酸氢铵50公斤+过磷酸钙50-70公斤+氯化钾7.5-10公斤。
施肥方案2:施三元复合肥N、P2O5、K2O各15%50~70公斤。
方案3:亩施磷酸二铵18~22公斤+尿素8~13公斤或碳酸氢铵22-35公斤+氯化钾10公斤。
三选用抗旱良种旱地高产品种的选择非常重要。
在土层厚,地力好的旱肥地,应选择增产潜力较大的品种,如鲁麦21号、山农优麦2号、烟农21、烟农18等;在土层较薄、肥力较低的中低产旱地,可选用鲁麦19、烟农18等品种。
四适期适量播种根据旱地栽培的生育特点及冬前壮苗对积温的要求,一般以10月1日至8日为宜。
冬性品种,宜在上述适宜播期范围的上限,弱冬性品种宜在下限播种。
旱地小麦注意在适期内抢墒播种。
五播种规格播种方式以20厘米等行距或18~23厘米的大小行为宜。
播种深度为3~4厘米。
降雨量少,土壤瘠薄的旱地,可采用沟播。
大沟麦沟距60~70厘米,沟深9厘米,沟宽24~27厘米,每沟内播种3行小麦;小沟麦沟距36~42厘米,沟深9厘米,沟宽12~15厘米,每沟内播种2行小麦。
播种深度3~4厘米。
开沟、施肥、播种、覆土、镇压等各项工序要环环扣紧。
六播后镇压,查苗补苗小麦播种后及时镇压,沉实土壤,利于提墒保墒、培育壮苗。
出苗后及时查苗补苗,对缺苗的地块要及时补种。
七加强春季管理于早春土壤返浆期借墒追肥,墒情较差的地块,应以镇压划锄为主;墒情较好的地块,应以划锄为主;对土壤不实、坷垃较多的麦田,先镇压、后划锄;要结合划锄灭除杂草。
2008年濉溪县小麦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研究摘要对濉溪县化验的土样进行分析汇总,总结出各乡镇不同地块养分丰缺情况,并提出2008年小麦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工作意见。
关键词小麦;测土配方施肥;安徽濉县中图分类号 s512.1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08)22-0212-01截至2008年6月,濉溪县已有11个乡镇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
测土配方施肥耕地面积8万公顷,占全县耕地面积的65%,完成了gps定位、草图勾绘、土壤样品采集、分析和相关表格填写任务,获得了相关有效数据。
2008年6~10月濉溪县继续化验土样3 000余个,已覆盖全县10万公顷小麦。
测土配方施肥准确率、到位率和覆盖率高,资料齐全并分类归档立卷,为濉溪县土壤测土配方施肥提供了基础资料。
1土壤养分状况自2006年6月起至2008年10月,濉溪县共化验土样7 965个。
结果表明:全县土壤有机质平均17.096g/kg,全氮1.17 g/kg,速效磷19.7mg/kg,速效钾131mg/kg。
其中各乡镇土壤养分平均含量见表1。
2小麦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工作意见2.1开发利用有机肥源,提高有机肥施用量有机肥料不仅养分全、肥效长,而且还能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培肥土壤,提高化肥利用率。
因此,一要充分利用2008年夏季雨水多、温度高、肥源广的特点,广积农家肥,提高人畜粪尿利用率,使农村人畜粪利用率达到70%以上,并做到科学保管和堆制,使数量和质量都能得到提高。
二要大力推广秸秆还田。
秸秆还田是提高土壤有机质和钾素含量、实现快速经济培肥地力的重要措施。
可结合机械深耕技术,积极推广玉米秸秆粉碎还田。
2008年秋种,力争施有机肥37.5 t/hm2以上,使有机无机养分比趋于合理。
2.2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是综合运用现代农业科技成果,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增产效应,在有机肥为基础的前提下,提出氮磷钾和微肥的适宜量以及相应比例的施肥技术。
Z h o n g f e i n o n g y a o探究小麦种植过程中施肥技术吉翠莲小麦在我国粮食产业中占据重要地位。
在其种植期间,应用合理的施肥技术能从一定程度上提高小麦质量及产量,这既能为种植户提高经济效益,又可为大众的生活质量提供重要保障。
因此,小麦种植户应当在传统施肥技术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改进,以此满足小麦种植过程中所需养分,进而促进我国经济的长远发展。
一、小麦种植过程中小麦所需养分!、氮元素与磷元素小麦生长水平取决于小麦组织中氮元素含量,氮元素供给在其生长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当小麦处于分蘖期时,氮元素能从一定程度上增强分蘖效果。
另外,当小麦生长期间,适量施用氮肥也可增加小麦成穗率,从而提高小麦结实几率。
至于磷元素,它则是小麦细胞核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磷元素可直接参与到糖类代谢过程中,对小麦产量起着尤为关键的作用。
磷元素主要在小麦的三叶期、拔节期、孕穗期为小麦提供重要养分。
尤其在其根系发育期间,可促进其吸收更多养分,让小麦适当增加开花结果的效率。
"、钾元素与光合作用小麦所需养分中也包括钾元素,它能促进小麦形成碳水化合物,以此提高小麦纤维素含量。
另外,通过在小麦种植期间施用适量的钾肥,可帮助小麦茎秆更加坚实,这样也能让小麦在后期生长期间增强其抗倒伏能力。
光合作用是任何农作物生长必须养分。
一般情况下,小麦在种植过程中所需碳与氧元素都是从光合作用下获得,其中碳含量占据小麦所需总养分的#$%。
因此,应在小麦种植期间给予小麦充足的光合养分,并适当施用其它养料。
进而通过这种方式增加小麦产量,让其为大众日常生活提供重要的粮食补充,保障人们生活质量。
二、小麦种植过程中施肥技术要点!、合理控制施肥量合理的施肥量是保证小麦获得正常生长养分的基础条件。
一旦施肥量较少会影响小麦对养分的正当吸收,若施肥量较多,则会导致小麦出现旺长或者死亡等不良后果。
所以,种植户应在小麦生长期间对其施用合理的施肥量。
单县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马秋荣摘要:根据单县的土壤条件、气候资源、地力水平等情况,从选用最适宜的小麦优良品种、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深松免耕镇压节水、小麦宽幅精播、测土配方施肥、氮肥后移等方面总结了高产栽培技术,实现了小麦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关键词:冬小麦;高产;栽培单县耕地面积10.4万hm2,常年粮食种植面积17.67万hm2以上,主要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
小麦营养价值高,麦粒中蛋白质含量一般为11%~14%,在谷类作物中小麦中的蛋白质含量最高。
要保证小麦稳产高产,必须以提高小麦单产为基础,因此齐河县农业局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及种植经验,制定了一套完整的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一、因地制宜选用良种良种是结合父本及母本自身所携带的遗传性基础上,在一定的条件下选育而来,具有一定的适应性。
只有在种植的环境条件充分满足该品种的需求时,其优良性状才能充分地表现出来。
因此,在冬小麦的生产中要结合种植地当地的天气情况、土壤肥力水平等因地制宜地选出优良的品种,一般包括济麦22、良星99、良星66、良星77等。
二、深松免耕镇压节水栽培技术此技术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小麦深松、镇压、条旋耕、施肥、播种、镇压一体机播种节水栽培技术,即采用玉米秸秆还田+深松30cm+镇压2遍+条旋耕施肥播种镇压一体机播种。
二是小麦深松、旋耕、耙压、播种、镇压、节水栽培技术,即玉米秸秆还田+深松30cm+旋耕15cm+耙压或镇压2遍+播种机播种+播后镇压。
采取深松的方式不仅可以有效地将犁底层打破,使土壤中的含水量增加;还可使小麦对土壤深处的水分利用吸收效果大大提高;秸秆在土壤的表面覆盖,旋耕后要对其进行耙压或镇压处理,以减缓土壤中水分的蒸发;旋耕15cm+耙压或镇压2遍,不仅达到了秸秆还田的效果,还可以促使小麦抵抗干旱、寒冷等逆境的能力增强;此外,还使根系的长势增强,对养分的吸收加快,大大提高了氮肥的利用率。
三、秸秆还田和增施商品有机肥技术作物秸秆中含有丰富的营养元素,在农业生产上将其进行还田,可以使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增加,提高其生态效益;提高土壤的肥力水平。
淮北地区砂姜黑土小麦测土配方施肥试验摘要:砂姜黑土是中国北方重要的农田土壤类型之一,它在小麦种植中广泛应用。
为了研究砂姜黑土的土壤性质,制定更为科学的施肥方案,本文通过采集砂姜黑土样品,进行土壤分析、小麦测产和施肥试验,确定了最优的施肥配方。
结果表明,在该地区的砂姜黑土生产中,适当增施有机肥、磷肥和钾肥,能够显著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此外,钙之配合施用可以有效降低土壤酸性,有利于土壤的健康和农田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砂姜黑土;小麦种植;施肥配方;有机肥;磷肥;钾肥;钙肥;土壤酸性Introduction砂姜黑土,是中国北方典型的黑色钙质粘土土壤之一,发育在黄淮海平原大部分地区。
因其养分丰富、保水能力强、透气性好、耕层肥厚,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其中小麦是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
然而,由于气候变化、种植方式和化肥等不合理使用,目前砂姜黑土的肥力状况逐渐下降,对小麦的产量和品质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因此,为了合理利用砂姜黑土,提高小麦的生产效益和品质,本文采集了该地区典型的砂姜黑土样品,通过现场试验和室内分析,分析了土壤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肥力状况,制定了科学合理的施肥配方,并进行了试验验证。
Materials and Methods1.试验地点:本试验地点位于中国安徽省淮北市杜集区升坊乡圈新村。
该地地势起伏较小,属于典型的平原地区,土层较深,植被覆盖度较高,适合农业生产。
2.土壤采集:在试验地点的小麦田间,挑选了10处代表性的样地,每个样地取土(包括掘开草皮部分)三次,混合后取一定数量的土样,并进行干燥、碾磨和筛选,得到试验所需的样品。
3.土壤分析:通过对土壤样品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肥力状况进行测试,确定了土壤的性质和营养状况。
4.小麦种植:在试验地点的小麦田中,按照设计施肥方案进行种植。
在小麦的整个生长期中,施肥方法和施肥量都按照试验设计进行,以评估对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5.数据处理:通过统计和对比试验结果,确定最优的施肥配方,评估各项处理方法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小麦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粮油,栽培技术
一、为什么要进行测土配方施肥?
测土配方施肥是:首先测试土壤养分含量,了解所在田块的养分含量情况,在此基础上,根据实现小麦目标产量的总需肥量、不同生育时期的需肥规律和肥料效应,在合理施用有机肥的基础上,提出肥料的施用量、施用时期和施用方法。
1、根据产量定需肥量,产量不同,小麦需要从土壤里吸收的养分量也不同,1000斤的产量和600斤的产量,小麦需要吸收的养分量不同,投入当然不同。
这就是根据小麦的目标产量定施肥量,咱们施用的肥料既能达到预期的产量,又不会浪费。
2、根据小麦需肥规律施肥
冬小麦不同生育时期的需肥量也不相同,冬前分蘖期吸收养分较多,越冬时吸收养分较少,返青后则需吸收大量养分,拔节到开花期是冬小麦吸收养分的高峰期。
具体到各元素,各生育期所需的量也不同。
二、施肥技术
⒈施足底肥:“麦喜胎里富”,施用方法和用量得当,可以有效的发挥肥效,使冬前幼苗早分蘖、早发根、培育壮苗、提高小麦的抗寒性、为丰产打好基础。
底肥的施用有两方面:一是有机肥的施用,二是在施用有机肥的基础上,施用配方肥。
(1)有机肥的施用
作用:对土壤的作用: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有机质可以培肥土壤,活化土壤,增加土壤的有效性,增强土壤保肥保水能力。
用量:自家的土杂肥、圈肥等亩施1方,一般在播种前结合耕翻整地施入。
(2)小麦在冬前分蘖期需肥量大,因此在有机肥施足的基础上,还要施用一些养分比较全面的配方肥,根据我们对土壤养分的化验和田间肥料试验,建议施用高氮的“18-15-12”、“18-17-10”的配方肥,亩施40斤左右。
如果是免耕播种,亩施50斤即可。
如果没有有机肥,亩施配方肥80斤。
在施用时,最好作为种肥一块儿施入,一是省工、二是肥料集中,增加肥效。
⒉追肥:提倡两次追肥。
(1)返青拔节肥:施肥原则:返青期小麦春季分蘖开始发生,此期的管理原则是,巩固冬前大分蘖,控制春季无效蘖,保持群体稳健发展。
根据苗情,如果是底肥施用不足,冬前分蘖差,提倡结合春灌在返青期施肥,反之,小麦分蘖多,苗情好、长势旺盛,应适当晚施,一般在起身期后,以防小麦前期生长过旺,后期倒伏减产。
这个时期可施用氢铵100斤或尿素30斤,结合浇水地表撒施。
有条件的话,壑施。
(2)第二遍追肥在开花后,可亩施尿素20斤左右,因操作困难,地表撒施。
⒊叶面肥的施用:小麦生长后期,根部吸收能力变弱,此时叶面施肥更加有效。
喷施肥料的品种和浓度依据小麦生长情况及气候等具体情况来定。
如出现叶色发黄、脱肥早衰、可用1%-2%的尿素溶液叶
面喷施。
小麦缺磷时,根系发育受抑制,下部叶片暗无光泽,叶片无斑点。
严重缺磷时,叶色发紫,光合作用减弱,小麦缺钾时,植株生长延迟,茎杆变矮而且脆弱易倒伏,叶片提前干枯,对缺磷或缺钾的麦田[微博],可喷施0.2%-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
⒋微肥的施用:对锌、硼等微量元素,小麦需用量很少,但对小麦的生长起着重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补锌,一般每亩施用硫酸锌4斤左右,与基肥混合施用,作叶面肥可在小麦苗期或拔节期喷施,用0.2%的硫酸锌溶液,亩喷50升;硼肥可每亩地施硼砂1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