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中学语文考试试题80.doc
- 格式:doc
- 大小:98.52 KB
- 文档页数:3
中学提前招生考试语文试题说明:全卷共四大题, 15 小题,满分 150 分。
考试时间 90 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2 分)1.古诗文填空(6 分)(1)温庭筠《望江南》中融情于景的一句是:▲ 。
(2)陆游《卜算子·咏梅》写尽梅花高洁、坚贞的诗句是:▲ ,▲ 。
2.阅读下面《三国演义》及《红楼梦》中环境描写片段,请根据相关情节及人物性格判断下列所写应是谁的居处环境,请在括号中填入合适的人物。
(4 分)(1) 勒马回观隆中景物,果然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广而平整,林不大而茂密;猿鹤相亲,松篁交翠。
(《三国演义》)(2) 顺着云步石梯上去,一同进了蘅芜苑,只觉异香扑鼻,那些奇草仙藤愈冷愈苍翠,都结了实,似珊瑚豆子普通,累垂可爱。
及进了房屋,雪洞普通,一色玩器全无,案上惟独一个土定瓶中供着数枝菊花,并两部书,茶奁茶杯而已。
床上只吊着青纱帐幔,衾褥也十分朴素。
(《红楼梦》)(1) ( ) (2) (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2 分)白酒陷入“塑化剂”危机事件湖南省质量监督检验院对酒鬼酒进行检测,如参照食品塑化剂限量标准,酒鬼酒的塑化剂“超标”247%,与此前第三方机构检测的“超标” 260%数值接近。
目前,这一场“塑化剂”风波已经波及到整个白酒行业。
言论①虽然目前这种物质(塑化剂)对人体的影响不明确,但可以确定的是,它具有繁殖毒性,会伤害男性的繁殖能力,且促使女性性早熟。
在致癌方面,现在还没有确凿的医学证据,但在动物试验中可以发现致癌反应,但对人还没有发现。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②白酒行业检验的国家标准里,没有塑化剂检验这一项,因此也就不存在所谓超标 2.6 倍的问题。
(酒鬼副总经理范震)③去年 5 月台湾地区曝出塑化剂风波后,酒协 6 月份就全面清查白酒中的塑化剂,结果是白酒基本都含有塑化剂成份,酒协却向公众隐瞒了这一消息。
倘若不是现在酒鬼酒被曝出塑化剂超标,那末这个结论是否仍然不为公众所知。
初中语文半期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绯红(fēi)踌躇(chóu)瞠目结舌(chēng)B. 倔强(juè)蹒跚(pán)锲而不舍(qiè)C. 缄默(jiān)迸溅(bèng)叱咤风云(chì)D. 踌躇(chú)缄默(jiān)叱咤风云(zhà)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对环保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B. 他虽然年轻,但是工作经验丰富,深受大家喜爱。
C. 这本书的内容很丰富,我读了三遍也没有完全理解。
D. 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
B.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C.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D.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是:A. 他勤奋好学,成绩优异,乐于助人。
B.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C.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知识的海洋,是智慧的源泉。
D.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深受同学们的喜爱。
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设问修辞手法的是:A. 你为什么要这么努力?B. 难道我们不应该珍惜时间吗?C. 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孩子们的笑脸上。
D. 这是谁的笔?那是小明的笔。
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问修辞手法的是:A. 难道我们不应该努力学习吗?B. 你难道不知道这是考试吗?C. 他怎么可能不知道这件事?D. 难道这不是事实吗?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是:A. 他跑得像风一样快。
B. 他的知识就像海洋一样深。
C. 他的力气大得可以拔起一棵大树。
D. 他的心像石头一样硬。
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是:A. 他像一只小鸟一样自由飞翔。
B. 她的眼睛像星星一样闪烁。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世说新语》中考试题及答案试题1:《世说新语》两则试题《咏雪》·刘义庆〔南北朝〕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行》刘义庆〔南北朝〕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1.请解释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含义。
(4分)⑴差.可拟:⑵因.风起:⑶尊君在不.:⑷相委.而去: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4分)⑴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⑵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3.下面将谢道韫的诗句和谢朗的诗句进行对比,陈述有误的一项是( )(3分)A.“柳絮”一句较“撒盐”一句更有画面美感,写出了大雪漫天的氛围。
B.“柳絮”一句较“撒盐”一句更写实,描摹出了大雪的色彩和下落之态。
C.“柳絮”一句较“撒盐”一句更有诗歌意蕴,以春景喻冬景非常巧妙。
D.“柳絮”一句较“撒盐”一句情感更饱满,表现出了诗人对大雪的喜爱。
4.请结合文章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4分)元方是从哪几个方面批驳友人的?(2分)答案:1.⑴差,大致、差不多。
⑵因,凭借。
⑶不,通“否”,句末语气词,表询问。
⑷委,丢下、舍弃。
2.(4分)⑴谢太傅在寒冷的雪天,和侄儿侄女们谈论诗文。
⑵您和我父亲约定的时间是中午。
中午您没有来,就是没有信用。
3.B(非写实,凡比喻,都是写虚)4.(4分)⑴(2分)元方从友人“无信”“无礼”两方面批驳友人。
试题2: 《世说新语》两则试题《咏雪》·刘义庆〔南北朝〕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语文考试题初中及答案一、文言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1. “学而时习之”中的“习”字的意思是()。
(2分)A. 复习B. 练习C. 学习D. 习惯2. “有朋自远方来”中的“朋”字的意思是()。
(3分)A. 朋友B. 同学C. 亲人D. 敌人3. 这段话主要表达了孔子的哪种思想?()。
(5分)A. 学习的重要性B. 交友的快乐C. 宽容与谦逊D. 君子的品德二、现代文阅读(共20分)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4-6题。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大地一片生机勃勃。
小草从土里探出头来,好奇地打量着这个世界。
花儿也竞相开放,红的、黄的、紫的,五彩缤纷,美不胜收。
小鸟在枝头欢快地歌唱,仿佛在庆祝春天的到来。
孩子们在草地上奔跑嬉戏,笑声传遍了整个公园。
4. 文中描述了春天的哪些景象?(5分)A. 小草的生长B. 花儿的开放C. 小鸟的歌唱D. 孩子们的嬉戏E. 以上都是5. 文章中“万物复苏”一词的意思是()。
(5分)A. 所有事物都开始活动B. 所有事物都恢复生机C. 所有事物都开始生长D. 所有事物都充满活力6. 文章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什么情感?(10分)A. 喜爱B. 厌恶C. 无感D. 恐惧三、作文(共40分)请以“我眼中的春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内容健康,语言流畅,表达清晰。
答案:一、文言文阅读1. A2. A3. C二、现代文阅读4. E5. B6. A三、作文(略)。
八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八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题一、基础知识与运用( 30分 )1、根据下面语段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给加点的字注音。
(4分)阅读“爱国情怀”这一单元中的课文,倾听已届风烛cán_______年的海外游子的心声,体会被剥夺使用母语权利的亡国者的痛楚,品味著名科学家始终juàn________念着祖国的深情,领悟志士仁人面对山河破碎而壮志难酬_______的忧愤,感受古代外交家维护国家尊严、不辱使命的凛________然正气……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2分 )A、惊惶眷恋千锤百练无精打彩B、矫健瞭望心驰神往可见一般C、逶迤募集脍炙人口据理力争D、蹊跷姹异莫明其妙气势汹汹3、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2分 )A、长达四个多小时的2019年春节晚会伴着新春的钟声和人们的祝福销声匿迹了。
B、古今中外,许多名人先哲用他们讳莫如深的语言道出了他们对大千世界的洞察,对人生万象的感悟。
C、今年,“神舟”七号载人飞船把我国三位航天员成功送入浩瀚的太空并出舱行走,这是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又一空前绝后的成就。
D、在荒山僻谷中,兰草仍然生机勃勃,奋发向上,散发出缕缕清香,不因沦落深山而自弃。
4、选出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 )( 2分 )A、通过中国男子足球队的表现,使我们认识到具有良好的心态是非常重要的。
B、小王对自己能否学好电脑,充满了信心。
C、专家告诫:观看日食时要有防护措施,不能用眼睛直接观看,以免灼伤眼睛。
D、弟弟不但很瘦,而且精神饱满。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句是 ( )( 2分 )A.我们吃了一顿傣家风味的饭菜:芭蕉花、烤肉、炒蕨菜……B.忽然间,我觉得,这不就是唐诗中所说的“入云深处亦沾衣”吗?C.他是真的没有听到我的话呢?还是故意装作没听见?D.“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余光中的《乡愁》和《乡愁四韵》,是海外游子深情而优美的恋歌!6、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正确的顺序应该是 ( )( 2分 )①由于没有了狼的控制,鹿大量繁殖,越来越多,首先遭殃的便是草,它们很快被吃光,草没有了,鹿也难逃厄运。
中学语文考试试题答案及解析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涣然冰释B. 一愁莫展C. 谆谆教诲D. 风声鹤唳答案:D解析:选项A中的“涣”应为“焕”,选项B中的“愁”应为“筹”,选项C中的“谆”应为“淳”。
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经过老师耐心的教导,小明的学习态度有了明显的改善。
B. 这篇文章的主旨是强调环保的重要性。
C.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也好。
D. 这些书籍对提高我们的文化素养有着重要作用。
答案:D解析:选项A中“改善”应为“提高”,选项B中“主旨”和“强调”重复,选项C中“不仅”和“而且”的位置应调换。
二、填空题1. 请填写下列诗句的上句或下句。
“___________,明月几时有?”答案:举头望明月2. 请根据题目所给的语境,填写合适的成语。
面对困难,他___________,从不轻言放弃。
答案:坚韧不拔三、阅读理解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文章内容略)1. 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答案: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强调坚持和毅力的重要性。
2. 作者通过哪些事例来支持中心论点?答案:作者通过历史人物的故事和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来支持中心论点。
四、作文请以“我的梦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答案:略(作文部分需要根据具体内容来撰写,此处无法给出具体答案。
)解析:在写作文时,考生应首先明确自己的梦想是什么,然后围绕梦想展开论述,可以包括梦想的来源、实现梦想的计划和遇到的困难等。
同时,要注意文章的结构清晰,语言流畅,能够体现出自己的思考和见解。
以上是一份中学语文考试试题的答案及解析,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在实际考试中,同学们还需要根据具体的题目要求来作答。
2019—2020学年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 语文试卷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命题人:邹海明 审核人:徐百艳第Ⅰ卷(选择题 共27分)一、(共9分,每小题3分)1.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⑴唐朝有一位名僧百丈禅师,他常常用两句格言 弟子,说道:“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饭。
”⑵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简易、直捷的法门,可惜被后来有些人说得太 ,倒变得不适实用了。
⑶这永远 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A.教训 精微 汹涌B.教导 精微 奔流C.教导 精妙 奔流D.教训 精妙 汹涌2.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 .按照国家有关要求,我省启动了新一轮征地补偿调整工作,平均标准由现行的每亩32990元,调整到每亩44330元。
B .征地片区综合地价包括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两部分,其中安置补助费全部发放给被安置人员个人。
C .南航湖北分公司地面服务保障部经理介绍,早上已经提前将军运会专用值机柜台增至25个,并增加引导人员,以提高值机手续办理效率。
D .军运会前,武汉市政府加大投入,建设了多个休闲广场,将成为市民娱乐的新去处。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隔壁班同学都馋哭了”“不想当厨子的吃货不是好化学老师”“能遇到这样的老师学习兴趣肯定是激发起来了”……网友的点评,令人忍俊不禁。
B .与印象中的化学课不一样的是,这堂课没有试管、烧杯、酒精灯,只有大闸蟹、奶茶、泡面等美食。
C .拥有“有趣的灵魂”,做一个有趣的人。
某种程度上已成为这个社交时代的刚需,也是新生代学子们对老师的要求。
D .具体到教师身上,可以这么说,严肃的教师千篇一律,有趣的教师万里挑一。
二、(共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4~6题。
手机辐射之害有哪些“谣”关于手机辐射危害人体健康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八十年代。
一名美国妇女使用手机7个月后发现罹患脑瘤,且形状与位置和她使用的手机接近。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全国初中语文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3分,共计3分)1.请选出下列句子表述正确的一项()A. “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有水杉、银杉、金花茶等……”这句话中的省略号使用正确。
B. “整治违建是‘城市质量提升年’的一项攻坚任务。
”这个句子的主干是“整治违建是任务”。
C. “小战士斜挎着冲锋枪,在崎岖的小路上向前猛冲,脚步像踩在棉花上一般的轻快。
”这个比喻句运用得非常恰当。
D. 《故乡》出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答案】B【解析】A项,“等”与省略号不能并用,应删掉其一;C项,比喻运用不恰当,“小战士斜挎着冲锋枪,在崎岖的小路上向前猛冲”,“脚步”不可能“像踩在棉花上一般的轻快”;D项,《故乡》选自小说集《呐喊》,而不是散文集《朝花夕拾》。
故选B。
二、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2.(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画线词。
①非学无以广才___________②淫慢则不能励精___________③其家户外皆山___________④李氏不与___________2.(2)翻译句子。
①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②是夜鹿去,遂不归。
2.(3)从全文看,标题“鹿亦有知”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用文中原句回答。
2.(4)【甲】文的写作用意是什么?【乙】文这个故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答案】(1)①增长, ②振奋, ③门, ④给【解析】(1)①句意为:不学习就无法增长自己的才干。
广:增长。
②句意为: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
励:振奋。
③句意为:他家门外都是山。
户:门。
④句意为:姓李的人不答应。
与:给。
【答案】(2)①依靠内心宁静专一来修养身心,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
2023-2024学年上学期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期中必刷常考题之名著综合一.试题(共16小题)1.(2021秋•余杭区期中)四人小组围绕《红星照耀中国》设计学习项目,下列不适合作为学习项目的一项是()A.小杭:利用序言、目录等,了解作者采访“红色中国”的过程,并绘制采访路线图。
B.小州:制作表格,对领袖人物和红军将领的成长历程进行梳理,探究他们的精神品质。
C.小语:摘划作者在记录事实过程中的分析和评论,体会作者思想的变化和观点的形成。
D.小文:编写一期“陕北游记”,详尽地介绍陕北的地质风貌、历史文物、饮食文化等。
2.(2020秋•富阳区期中)下列对《红星照耀中国》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所著的一部纪实性作品,曾易名为《西行漫记》。
B.张学良把司令部迁到西北后,开始大举进攻红军,几个月后,他和他的一些军官才认识到,他们所打的“土匪”实际上是由抗日爱国的能干指挥员领导的。
C.《红星照耀中国》描述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经过,首次向全世界全面报道了这一举世无双的“军事壮举”。
D.毛泽东、周恩来和朱德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其中毛泽东,健康、质朴纯真,有幽默感、精明、精力过人,是一个颇有天赋的军事和政治战略家。
他领导红军长征胜利,带领军民革命改变中国和民众的命运。
3.(2022秋•萧山区校级期中)北大温儒敏教授说起《红星照耀中国》:“那时我颇有些惊讶,原来我们崇拜的伟人和英雄,都有着那样可亲可爱的、生活化的一面。
”请从推荐人物中选择一位,结合相关情节说说他的可亲可爱之处。
推荐人物:毛泽东周恩来贺龙4.(2022秋•余杭区校级期中)名著阅读。
ㅤㅤ在“阅读红色经典”读书活动环节中,小杭所在的学习小组制作了一张海报,请你将海报内容补充完整。
(1)(2)(3)5.(2022秋•富阳区期中)下面是对《红星照耀中国》中三位红军领袖的评价。
请结合阅读体验,写出相应将领姓名。
初中语文材料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迥异(jiǒng)蹒跚(pán)踌躇(chóu)B. 踌躇(chóu)蹒跚(pán)迥异(jiǒng)C. 迥异(jiǒng)蹒跚(pán)踌躇(chú)D. 踌躇(chóu)蹒跚(pán)迥异(jiòng)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认识到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B.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也优秀。
C. 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D. 这种新型材料具有重量轻、强度高、耐腐蚀等特点。
3.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B. 《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
C. 《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
D.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长篇小说。
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
B.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C.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D.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5. 下列关于古代诗歌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静夜思》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B. 《春夜喜雨》是宋代诗人杜甫的作品,描绘了春天夜晚的雨景。
C. 《登鹳雀楼》是元代诗人王之涣的作品,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赞美。
D. 《江雪》是明代诗人柳宗元的作品,描绘了冬天江面上的雪景。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下一句是“______”。
2. 《论语》中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
3. 《岳阳楼记》是宋代文学家范仲淹的作品,其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达了作者______的思想。
《廉颇蔺相如列传》练习
一、给下列黑体字注音。
1. 臣等不肖()
2. 刎颈之交()
3. 广成传舍()
4. 缪贤舍人()
5. 见臣列观()
6. 相如虽驽()
7. 臣语曰()8. 使人遗赵王书()9. 睨柱()
10. 秦王不怿()
二、指出下列词的用法并解释
1. 秦璧西入秦()
2. 秦御史前书曰()
..
3. 且庸人尚羞之()
4. 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
5. 归璧于赵()
6. 怒发上冲冠()
..
7. 舍相如广成传舍()8. 左右欲刃相如。
()
..
9. 大王必欲急臣()10. 秦王恐其破璧()
11. 毕礼而归之()12. 臣舍人相如止臣曰()
三、解释划线的词的古今义。
1、请指示王指示古义
2、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亲戚古义
3、传以示美人及左右美人:古义左右:古义
四、文言文中常见的特殊句式有 A 判断句、 B 被动句、 C 宾语前置句、 D 定语后置句、 E 介
词结构后置句等。
请指出下列各句属何种句式。
1. 求人可使报秦者()
2. 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3. 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4. 大王见臣列观()
5. 徒见欺()
6. 以勇气闻于诸侯()
7. 何以知之()8. 而君幸于赵王()
五、请给下列各句补出省略的成分,并写出具体内容。
1. 请奏盆缶瓦()秦王
2. 相如闻()不忍与()会
3.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4. ()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5. 今君乃亡()赵走()燕
六、下列词有多种解释,根据句子的内容选一种恰当的解释,填入括号。
1.拜:叩拜、授官 .
( 1)拜()为上卿。
( 2)拜()送书于庭。
2. 见:看见、接见、被、受、显现.
( 1)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 2)秦王坐章台见()相如。
( 3)才美不外见()。
3. 徒:步行、党徒、部下、同类、白白地、空、只/不过.
( 1)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
( 2)召令徒()属曰(3)徒()见欺。
4. 因:依靠、凭借、借助、顺着、趁此、于是、因为.
( 1)不如因()而厚遇之。
( 2)相如因()持璧却立。
( 3)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5. 幸:幸运、侥幸、幸而(敬词,表示对方这样做是使自己感到幸运的)、希望、(帝王的)宠爱 / 宠幸。
( 1)君幸()于赵王。
( 2)则幸()得脱矣。
( 3)大王亦幸()赦臣。
( 4)幸()来告语之。
6. 负:背、载、担负、倚仗、辜负、违背、对不起、背叛、败.
( 1)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 2)秦贪,负()其强。
( 3)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
( 4)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 5)廉颇闻之,肉坦负()荆
( 6)胜负()未定。
7.请:请允许我、请你、请示
⑴ . 璧有瑕,请指示王()
⑵ . 秦王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
⑶. 诸将请所之()
新课标第一网
《廉颇蔺相如列传》学案答案
一、 1. xiào 2. wěn 3. zhuàn 4. miào 5. guàn 6. nú 7. yǔ 8. wèi9. nì 10. yì
二、 1. 西名→状向西 2. 前名→动走向前3. 羞动→意动以为羞
4. 先/ 后形→意动以为先(后)
5. 归动→使动使归去
6. 上名→状向上
7. 名词→动词安置
8. 名词→动词杀
9.急臣→使动,使我急→逼急了我。
10.破璧→使动,使璧破→把璧撞碎。
11.归之→使动,使之归→让他回去了。
12.止臣→使动,使我停止→阻止我。
三、 1、指示:指点给看;2、亲戚:父母家人;3、美人:文中指秦王的姬妾;左右:
文中指近臣,近侍
四、1.D 定语后置句 2.A 判断句 3.B 被动句 4.E 介词结构后置句 5.B 被动句 6.E 介词结构后置句7.C 宾语前置句8.B 被动句
五、 1. 介词,于(给) 2. 宾语,这件事;介宾短语的宾语,廉颇 3. 谓语,厉害 4.. 主语,廉颇和蔺相如 5. 介词,从;介词,到
六( 1)授官( 2)叩拜
2:( 1)被( 2)接见( 3)呈现
3:( 1)只是( 2)部下( 3)白白地
4:( 1)趁此( 2)于是( 3)借助
5:( 1)宠爱( 2)侥幸( 3)幸而( 4)希望
6:( 1)担负( 2)倚仗( 3)违背( 4)辜负( 5)背( 6)败
7:( 1)请允许我(2)请你( 3)请示
新课标第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