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海洋科普知识整理

海洋科普知识整理

海洋科普知识整理
海洋科普知识整理

一、海洋科普展区

1、海洋国土版块

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公里,其中内水与边水水域约470万平方公里,东部与南部海岸线1、8万千米,海域分布大小岛屿7600多个,台湾岛为最大岛屿,面积为35798平方公里,我国与14国接壤,与8国海上相邻。

2、海洋地貌

海水覆盖下的固体地球表面形态的总称。海底有高耸的海山,起伏的海丘,绵延的海岭,深邃的海沟,也有坦荡的深海平原。纵贯大洋中部的大洋中脊,绵延8万千米,宽数百至数千千米,总面积堪与全球陆地相比。大洋最深点11,033米,位于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超过了陆上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8,844、43米)。

(1)海底河流

海底河流,就是指在重力的作用下,经常或间歇地沿着海底沟槽呈线性流动的水流。

英国利兹大学研究团队于2010年7月底使用遥控潜艇对土耳其附近海床进行扫描,发现了黑海的海底河流。这条海底河流的流速为每小时6、4公里,河水流量每秒钟高达2、2万立方米。按照流量计算,这条海底河流就是泰晤士河的350倍,比欧洲最大河流莱茵河大10倍。这就是截至目前为止,发现的唯一一条活跃的海底河流。其河水来自地中海,经过博斯普鲁斯海峡,最后进入黑海。

海底河流也像陆地河流一样,能够冲出深海平原。只就是深海平原就像海洋世界中的沙漠一样荒芜,这些地下河渠能够将生命所需的营养成分带到这些沙漠中来。因此,这些海下河流非常重要,就像就是为深海生命提供营养的动脉要道。

英国科学家2010年7月底在黑海下发现一条巨大海底河流,深达38米,宽达800多米。按照水流量标准计算,这条海底河流堪称世界上第六大河。像陆地河流一样,海底河流也有纵横交错的河渠、支流、冲积平原、急流甚至瀑布。

(2)海底山脉

大洋底部存在世界上最长的山系。这个事实直到十九世纪后期才被人类发现。1866年,在铺设横越大西洋的海底电缆时,发现大西洋底的中部水浅而两侧水深。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人为了偿还债务,梦想从海水中采金。于就是建造了一艘"流星"号考察船远赴大西洋考察作业。结果黄金没有找到,却收集了一大批珍贵的海洋资料。她们用超声波装置对大西洋底探测的结果显示,大西洋底有一条从北到南的海底山脉。山脉的高点露出海面形成了亚速尔群岛、阿松森群岛。1956年,美国学者尤因与希曾首先提出,全球大洋洋底纵贯着一条连续不断的全长达6、4万公里的中央山系,又叫做大洋中脊。中央山系比大洋盆地高约1到2千米。中央山系的宽度约为1000到2000千米,最宽处可达5000公里。大洋山系的总面积约占海洋总面积的30%。其中,大西洋山系北起北冰洋,向南呈S形延伸,在南面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与印度洋山系的西南支相连。印度洋山系的东南支向东延伸与东太平洋山系相连。东太平洋山系北端进入加利福尼亚湾。印度洋山系北支伸入亚丁湾、红海与东非内陆裂谷相连。大西洋山系向北延伸到北冰洋,最后潜入西伯利亚。洋底山系全长可以绕地球一圈半。

经过细致测量,人们发现大洋中脊上有一条1到2千米宽的裂谷。为了揭开海底的地质演变奥秘,人们曾经多次下潜到大洋中脊的裂谷中进行实地勘测。在1972年到1974年期间,法国与美国的科学家在地质学家勒皮雄的领导下,使用深潜器观测到了大洋中脊的裂谷。(3)珊瑚礁海岸

珊瑚礁海岸就是造礁珊瑚、有孔虫、石灰藻等生物残骸构成的海岸。珊瑚礁海岸,依其特征可分为岸礁、堡礁与环礁。

岸礁通常紧贴岩岸发育,宽几百米至上千米,好像一条花边镶在海岸上。它一般紧靠陆地发育分布,构成一个位于海面下的平台,对岩岸起了保护作用。波浪斗不过造礁珊瑚的增长,

对有岸礁保护的岩岸当然就更无能为力了。红海、桑给巴尔岛与我国的台湾、海南岛就有岸礁分布。

堡礁分布在离岸一定距离的海域中,由堤状珊瑚礁构成,沿海岸线总方向延伸,它像一条

长堤一样,环绕在海岸的外围,而与海岸间隔着一个宽阔的浅海区或者隔着一个泻湖,泻湖深

度在20~100米以上。世界上最著名的堡礁就是澳大利亚的大堡礁。我国的南海诸岛与澎湖列岛也有堡礁分布。

环礁就是出露于海面上、高度不大的珊瑚礁岛,外形成花环状,中央就是个礁湖,湖水浅而平静,平均深度约为45米,而环礁的外缘却就是波涛汹涌的大海。环礁在三大洋的热带海域均有分布,我国南海诸岛中,不少岛屿即就是由环礁组成的。

珊瑚礁海岸的分布很广,最多的地方就是太平洋中部与西部、澳大利亚的东岸与北岸,巴西的东岸以及红海沿岸,我国的南海诸岛,这种海岸的分布也不少。

(4)海底火山

火山喷发的现象,就是地壳下面的岩浆冲出地壳时造成的。由于地球内部温度很高,压力极大,所以岩石在800℃以上的高温下会变成通红的炽热液体,随着温度的提高,岩浆产生的

物理与化学反应可以施放出有毒气体,好像水中的气泡一样上升到岩浆表面破裂。这就就是人们瞧到的岩浆沸腾的样子。火山喷发的时候,岩浆从地下喷发出来,汇成一条沸腾的河流奔涌向前。直到岩浆逐渐冷却,形成玄武岩或者橄榄石。

海底火山起初只就是沿洋底裂谷溢出的熔岩流,以后逐渐向上增高。大部分海底火山喷发的岩浆在到达海面之前就被海水冷却,不再活动了。所以,人们从来没有真正瞧到过海底火山爆发的景象。至多,只就是瞧到海底的熔岩泉不断冒出新的岩浆形成新的火成岩。美国一个潜水探险队的两个成员,曾经冒着生命危险探索夏威夷群岛火山。在水面下100英尺的深度,她们拍摄到了不断从海底火山口流出的熔岩河流,沿着火山的山坡向更深的海底奔腾而下,而周围的海水温度被加热到100℃以上。如果没有先进的潜水设备,她们根本就不可能靠近海底的岩浆。

海底火山在喷发中不断向上生长,会露出海面形成火山岛。1796年,太平洋北部阿留申群岛中间的海底,火山不断喷发,熔岩越积越多,几年后,一个面积30平方公里的火山岛就出现在海面上。在距离澳大利亚东岸约1600公里的太平洋上,有一个小岛,叫做法尔康岛。1915年这个小岛突然消失,但就是,11年后它又重新冒出海面。原来这就就是海底火山喷发与波浪作用造成的。

(5)海底热泉

1979年的一天,在加利福尼亚湾的外太平洋海底,美国科学家比肖夫博士等人乘坐"阿尔文"号潜水器向深海下潜,当她们下潜到2500米接近海底时,瞧到一幅十分奇异的景象:蒸汽

腾腾,烟雾缭绕,烟囱林立,好象重工业基地一样。经过仔细观察,她们发现在"烟囱林"中有大量各种生物生存,她们基本上围绕着烟囱生存。烟囱里冒出的烟的颜色大不相同。有的烟呈黑色,有的烟就是白色的,还有清淡如暮霭的轻烟……

实际上,海底热泉的活动并不一定形成烟囱。早在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们在红海发现了许多奇异的现象,比如水温与盐度偏高,接着就出现了高温卤水。1967年,在一处海渊中发现了在热泉周围形成的海底多金属软泥。从此,揭开了人类研究现代热液矿产资源的新篇章。1988年,我国科学家与德国科学家联合考察了马里亚纳海沟。她们通过海底电视瞧到,在水下3700米左右的海底岩石上有枯树桩一样的东西,它高2米,直径50到70厘米不等,周边还有

块状、碎片状与花朵状的东西,在这些喷溢海底热泉的出口处,沉淀堆积了许多化学物质,她们采集了1000公斤的岩石样品,主要就是黄褐色,间杂黑色、灰白色、蓝绿色。经过化学分析与鉴定,人们确认这就就是海底热泉活动的残留物,叫做烟囱。它们大多就是硫化矿物。除了大量铜、锌、锰、钴、镍外,还有金、银、铂等贵重金属。更加令人吃惊的就是,在那些活动热泉附近,甚至聚集了大量的人类不曾认识的新生物物种。这些,都需要今后人类的艰苦努力去探索。

3.海洋水文

海水温度、盐度、海流、潮汐、海浪、透明度、水色、海发光、海冰以及海洋—大气相互作用等。

(1)潮汐

潮汐现象就是指海水在天体(主要就是月球与太阳)引潮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周期性运动,习惯上把海面垂直方向涨落称为潮汐,而海水在水平方向的流动称为潮流。就是沿海地区的一种自然现象,古代称白天的河海涌水为“潮”,晚上的称为“汐”,合称为“潮汐”。

(2)洋流

洋流又称海流,海洋中除了由引潮力引起的潮汐运动外,海水沿一定途径的大规模流动。引起海流运动的因素可以就是风,也可以就是热盐效应造成的海水密度分布的不均匀性。前者表现为作用于海面的风应力,后者表现为海水中的水平压强梯度力。加上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便造成海水既有水平流动,又有垂直流动。其中盛行风就是风海流的主要动力。

(3)海浪

海浪就是发生在海洋中的一种波动现象。我们这里指的海浪就是由风产生的波动,其周期为0.5至25秒,波长为几十厘米到几百米,一般波高为几厘米到20米,在罕见的情况下波高可达30米以上。

海浪可分为风浪、涌浪与近岸浪3种。

“无风不起浪”与“无风三尺浪”的说法都没有错,事实海上有风没风都会出现波浪。通常所磨拳擦掌海浪,就是指海洋中由风产生的波浪。包括风浪、涌浪与近岸波。无风的海面也会出现涌浪与近岸波,这大概就就是人们所说“无风三尺浪”的证据,但实际上它们就是由别处的风引起的海浪传播来的。广义上的海浪,还包括天体引力、海底地震、火山爆发、塌陷滑坡、大气压力变化与海水密度分布不均等外力与内力作用下,形成的海啸、风暴潮与海洋内波等。它们都会引起海水的巨大波动,这就是真正意义上的海上无风也起浪。

(4)海雾

海雾就是海面低层大气中一种水蒸汽凝结的天气现象,因它能反射各种波长的光,故常

呈乳白色。雾的形成要经过水汽的凝结与凝结成的水滴(或冰晶)在低空积聚这样两个不同物理过程。在这两个过程中还要具备两个条件:一就是在凝结时必须有一个凝聚核,如盐粒或尘埃等,否则水汽凝结就是非常困难的;另一个就是水滴(或冰晶)必须悬浮在近海面层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公里。

4、海洋灾害

海洋灾害就是指源于海洋的自然灾害。海洋灾害主要有灾害性海浪、海冰、赤潮、海啸与风暴潮;与海洋与大气相关的灾害性现象还有“厄尔尼诺现象”与“拉尼娜现象”,台风等。

(1)风暴潮

成因:风暴潮就是由台风、温带气旋、冷锋的强风作用与气压骤变等强烈的天气系统引起的海面异常升降现象,又称“风暴增水”、“风暴海啸”、“气象海啸”或“风潮”。风暴潮会使受到影响的海区的潮位大大地超过正常潮位。如果风暴潮恰好与影响海区天文潮位

海洋科普知识征文

海洋知识科普征文 海洋(SEA)是地球上最广阔的水体的总称,海洋的中心部分称作洋,边缘部分称作海,彼此沟通组成统一的水体。 地球表面被各大陆地分隔为彼此相通的广大水域称为海洋,其总面积约为3.6亿平方公里,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平均水深约3795m。海洋中含有十三亿五千多万立方千米的水,约占地球上总水量的97%,而可用于人类饮用只占2%。地球四个主要的大洋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大部分以陆地和海底地形线为界。目前为止,人类已探索的海底只有5%,还有95%大海的海底是未知的。 医药资源 科学家们研究后发现,海洋将成为21世纪的药库。 海参是一种含有高蛋白的名贵海味。然而,你可能没有想到,有几种海参会从肛门释放出一种毒素,这种毒素具有抑制肿瘤的作用。 一些制药业的研究人员正在进行从海藻和微小海洋生物提取有 毒化合物的实验,以作为医治某些疾病的有效手段。初步实验表明,从某种海绵状生物中提取的有毒物质,有抑制癌细胞发展的作用。从灌肠鱼体内提取的某种物质有助于治疗糖尿病,美国一位海洋问题专家形象地说:“海洋生物犹如一个可提供有关健康问题解决办法的咨询中心。” 矿产资源

海洋是矿物资源的聚宝盆。经过20世纪70年代“国际10年海洋勘探阶段”,人类进一步加深了对海洋矿物资源的种类、分布和储量的认识。 油气田-人类经济、生活的现代化,对石油的需求日益增多。在当代,石油在能源中发挥第一位的作用。但是,由于比较容易开采的陆地上的一些大油田,有的业已告罄,有的濒于枯竭。为此,近20~30年来,世界上不少国家正在花大力气来发展海洋石油工业。探测结果表明,世界石油资源储量为10000亿吨,可开采量约3000亿吨,其中海底储量为1300亿吨。 海洋蕴藏着丰富的资源,是人类和所有地球生命的摇篮,也是为人类未来生存和发展提供庇护的蓝色伊甸园。然而今天,我们所生活的这个蓝色星球已经承受了过度的重负。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海洋环境,已经成为我们不可忽视的责任!作为热爱大海的青少年,我们更有义务担当起保护海洋的重任,成为大海的“保护者”,只有这样,大海才会更美,为了这份美丽,让我们永远地承担起保护她的责任。 海洋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保护海洋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人类只有一片蔚蓝色的海洋,心动不如行动,让我们携手努力把保护大海付诸行动,让全社会都动员起来,共同关心、支持海洋环境保护工作,一起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保护海洋环境的事情,共同保护好、建设好美化我们的家园。通过我们自己的努力,使海洋永久美丽、家园永久安宁。

小学生科普知识大全

小学生科普知识大全,真心涨知识了! 1、人的一生大约要喝多少吨水?(80吨)。 2、一个水龙头滴水,15分钟就滴水200毫升,每天有近20升水,一年就会浪费多少吨水?(7吨) 3、举例说出发电的几种方法?(火力发电、水力发电、风力发电) 4、环境保护法的原则是什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污染者负担原则;环境权利原则;协调发展原则;公众参与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 5、白头叶猴属于我国哪一级保护动物?(一级) 6、请说出造成1998年长江流域洪涝灾害的原因。(是“天灾”和“人祸”共同作用的结果。天灾直接原因是气候异常,雨量过大;人祸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破坏地表植被,水土流失严重。第二,江河湖泊的不断减少,进一步降低了蓄洪泄洪能力。第三,必要的防洪措施跟不上,城市防洪标准偏低) 7、1980至1995年间,全世界森林面积减少了多少?(1.8亿公顷) 8、水资源短缺成为我国城市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据统计,目前我国已有300多个城市缺水,每年我国因缺水而造成的经济损失有多少?因水污染而造成的经济损失有多少?(100多亿元,400多亿元) 9、淡水资源占地球水资源的百分比是多少?(3%) 10、目前我国受污染的河流的比例达到多少?(90%) 11、随着人口的增加,水资源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当今世界人均供水量已经比25年前减少了1/3,请问,如今世界的缺水现象已经影响到多少个国家?(80个国家) 12、汞、镉、铬、铅、砷是一类污染物,对人体危害很大,被称为“五毒”。这些污染物随废水进入水体后,被浮游生物吸收,小鱼吃浮游生物,大鱼又吃小鱼,人又吃污染后的鱼类,污染物会逐渐的聚集到人体内,我们称这样的关系为什么?(食物链污染) 13、据科学家们观测,全球气候在逐渐变暖,造成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人类生产活动所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 14、如果缺少什么?地球上所有生物将会全部灭绝,人类也不例外?(空气和水) 15、一氧化碳气体对人体有什么危害?(人体是靠血液中的血红蛋白携带氧气到各

环境海洋学(动力部分)

《环境海洋学》动力部分 第二章、海洋环境地学 名词解释: 海湾:洋或海延伸进大陆且深度逐渐减小的水域。 海峡:两端连接海洋的狭窄水道。 稳定型大陆边缘:近代构造稳定,没有活火山,极少地震。 活动型大陆边缘:全球最强烈的构造活动带,地震剧烈,火山频发,海沟深邃。 大陆架:大陆周围被海水淹没的浅水地带,亦是大陆向海底的自然延伸。 大陆坡:分开大陆和大洋的全球性巨大斜坡。 大陆隆:自大陆坡缓缓倾向洋底的扇形地。 简答题: 大洋的特点 1.远离大陆 2.面积广阔 3.深度大,一般深于2000m 4.有各自独立的潮汐系统和强大的洋流系统 5.水温,盐度等受大陆影响小,年变化小。 海的特点及分类 1.位于洋的边缘,水深小,一般浅于2000m 2.水色低,透明度小 3.温,盐受大陆影响大,年变化明显 4.无独立潮汐系统,但潮差大 5.无独立洋流系统,可有自己的海流和洋流。 海湾的特点 1.水深变浅,宽度变窄,潮能集中,易现大潮差 2.水交换自由 3.一般以入口处海角之间的连线或入口处的等深线作为与洋或海的分界。 海峡的特点 1.水流急,潮流速度大 2.流况复杂,上下层流向不同,水平方向流向不同。 第三章、海水物理性质和大洋层化结构 名词解释: 绝对盐度:海水中溶质的质量与海水质量之比值。 密度超量:γ=ρ-1000kg?m-3 比容偏差:δ=α(S,t,p)-α(35,0,p) 水团:源地和形成机制相近,具有相对均匀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征及大体一致的变化趋势,而与周围海水存在明显差异的宏大水体。 水型:温盐度均匀的水体,实质上是“性质完全相同的水体元的集合”。 水系:符合一个给定条件的水团的集合。 海水热学性质和力学性质中涉及的名词、 世界大洋热量与水量平衡中涉及的名词(第3节)、 简答题: 海冰的特点(两种不同结冰情况) 世界大洋温度分布特点 世界大洋盐度分布特点

海洋科普知识整理

一、海洋科普展区 1.海洋国土版块 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公里,其中内水和边水水域约470万平方公里,东部和南部海岸线1.8万千米,海域分布大小岛屿7600多个,台湾岛为最大岛屿,面积为35798平方公里,我国与14国接壤,与8国海上相邻。 2.海洋地貌 海水覆盖下的固体地球表面形态的总称。海底有高耸的海山,起伏的海丘,绵延的海岭,深邃的海沟,也有坦荡的深海平原。纵贯大洋中部的大洋中脊,绵延8万千米,宽数百至数千千米,总面积堪与全球陆地相比。大洋最深点11,033米,位于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超过了陆上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8,844.43米)。 (1)海底河流 海底河流,是指在重力的作用下,经常或间歇地沿着海底沟槽呈线性流动的水流。 英国利兹大学研究团队于2010年7月底使用遥控潜艇对土耳其附近海床进行扫描,发现了黑海的海底河流。这条海底河流的流速为每小时6.4公里,河水流量每秒钟高达2.2万立方米。按照流量计算,这条海底河流是泰晤士河的350倍,比欧洲最大河流莱茵河大10倍。这是截至目前为止,发现的唯一一条活跃的海底河流。其河水来自地中海,经过博斯普鲁斯海峡,最后进入黑海。 海底河流也像陆地河流一样,能够冲出深海平原。只是深海平原就像海洋世界中的沙漠一样荒芜,这些地下河渠能够将生命所需的营养成分带到这些沙漠中来。因此,这些海下河流非常重要,就像是为深海生命提供营养的动脉要道。 英国科学家2010年7月底在黑海下发现一条巨大海底河流,深达38米,宽达800多米。按照水流量标准计算,这条海底河流堪称世界上第六大河。像陆地河流一样,海底河流也有纵横交错的河渠、支流、冲积平原、急流甚至瀑布。 (2)海底山脉 大洋底部存在世界上最长的山系。这个事实直到十九世纪后期才被人类发现。1866年,在铺设横越大西洋的海底电缆时,发现大西洋底的中部水浅而两侧水深。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人为了偿还债务,梦想从海水中采金。于是建造了一艘"流星"号考察船远赴大西洋考察作业。结果黄金没有找到,却收集了一大批珍贵的海洋资料。他们用超声波装置对大西洋底探测的结果显示,大西洋底有一条从北到南的海底山脉。山脉的高点露出海面形成了亚速尔群岛、阿松森群岛。1956年,美国学者尤因和希曾首先提出,全球大洋洋底纵贯着一条连续不断的全长达6.4万公里的中央山系,又叫做大洋中脊。中央山系比大洋盆地高约1到2千米。中央山系的宽度约为1000到2000千米,最宽处可达5000公里。大洋山系的总面积约占海洋总面积的30%。其中,大西洋山系北起北冰洋,向南呈S形延伸,在南面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与印度洋山系的西南支相连。印度洋山系的东南支向东延伸与东太平洋山系相连。东太平洋山系北端进入加利福尼亚湾。印度洋山系北支伸入亚丁湾、红海与东非内陆裂谷相连。大西洋山系向北延伸到北冰洋,最后潜入西伯利亚。洋底山系全长可以绕地球一圈半。 经过细致测量,人们发现大洋中脊上有一条1到2千米宽的裂谷。为了揭开海底的地质演变奥秘,人们曾经多次下潜到大洋中脊的裂谷中进行实地勘测。在1972年到1974年

小学生科普知识大全

小学生科普知识大全 我们学校是个农村寄宿制学校,师生用水取自地下水,在校生活学习,我发现同学们洗饭盒用水浪费特别多,不利于保护水资源,同时,产生的费水也不便于排放。 于是,我找来了好朋友张华月一起业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发现同学们在洗饭盒时,一直是水龙头都在流,由于大家排队洗,就在后一个同学跟上洗时,中间有近3到5秒的时间水管里的水是白流的,我们把这个问题报告给了教我们科学课的赵老师。 赵老师并没有回答我们的问题,倒是问我们俩:“你们看怎样解决这个问题?想出几个方案来,我们一起从中选最好的方法。” 带着赵老师的鼓励与期待。我们俩列出了2个解决办法:(1)、前面一名同学用完,后一个同学快速跟上,可是还是会浪费。(2)同学在一个水龙头的前面站成两排,交叉使用,便可缩短水龙头的白流现象,可场地有限,会太拥挤,不安全。 让我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第一种方案,被选中,说这个方法可先性强,最容易实行,我们说,还是有些浪费水呀,赵老师却说只好如此了,也不会浪费多少水的? 我们俩很着急,因为学校如果采用这种办法,没有实质上的改进,只是要求同学们在洗饭时的速度快,每天还是要浪费很多水的啊!怀着着急的心,我们知道:只有测出一天浪费多少水,才能说服赵老师不会向学校提出这样的建议,才会想出更好解决的办法。我们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在8个水龙头全开完,用3个饭盒任意取3个水龙头在2秒钟的取水量,进行度量,通过计算,就知道一天3次大约浪费多少水了。 我和张华月同时用饭盒收集。经过计算,这3个饭盒分别在2秒钟内接到水为35.6g、36.2g、36.8g。平均为36.2g,有了这个数据,我们很快就可以算出学校一天,一个月,一年所浪费的水了。(表一) 时间 一个水龙头洗一个盒浪费的水2秒钟为 9个水龙头 如按每顿饭270人用, 一天三次 一个月如按20天算 一年如按10个月算 流水量 36.2g 289.6g 78.192kg 234.576kg 4691.52kg 46915.2kg 经过计算,让我们大吃一惊,我们这样一个寄宿制学校学生光洗饭盒浪费的水,一年竞有46915.2kg。不知我们湖北省有多少所这样的学校,要浪费掉多少呀!襄阳区是一个水资源并不丰富的地区。这个问题必须让同学们和老师重视起来,必须尽快地解决!

世界海洋生物学研究历史

世界海洋生物学研究历史 海洋生物学是海洋学的分支学科,同时也是生物学的分支学科。它主要关注海洋生物本身,在细胞、机体和种群水平上,研究生物体形态结构、生理以及行为上对环境的适应性等(杨万喜 2012)。自古以来,人类就因为捕鱼、航海等活动与海洋发生着关系,逐步了解一些海洋生物与海洋环境的关系。但是,海洋生物学作为一门系统学科的历史较短(沈国英施并章 2002)。 早在古希腊时期(公元前四世纪),科学家亚里士多德就在《动物志》中记述了170多种海洋生物,按现代分类包括有海绵动物、腔肠动物、蠕虫、软体动物、节肢动物、棘皮动物、原索动物、鱼类、爬行类、海鸟、海兽等十多个主要动物类群,其中海洋鱼类即有110多种(价值中国网站 2006 )。而在中国,公元前三世纪左右刊行的中国《黄帝内经》中,就也已经有了用墨鱼治病的记载。更不要说公元前一世纪前成书的《尔雅》,不仅记载有海洋动物,甚至还有海洋藻类。还有公元初古罗马普利尼乌斯的《自然历史志》,记录了170多种海洋生物。中国明朝屠本睃的《闽中海错疏》,记载有200多种海产生物(价值中国网站 2006 )。不仅如此,《闽中海错疏》即是我国也是世界比较早的一部水产经济动物志,又是动物学从以实用为主向系统动物学方向发展的重要著作之一。而且《闽中海错疏》比较全面地记载了福建的水产动物,包含不少动物形态、生态和生活习性方面的知识(湖南省科普网 2010)。我们可以发现,在古代,人类就已经体现出了对海洋生物学的巨大好奇以及浓厚兴趣。尽管那时还没有海洋生物学的这个学科观念,但这并没有阻止人类对海洋生物的探索。这便是海洋生物学的萌芽阶段。 随着自然科学和航运事业的发展,海洋生物学进入到了科学的研究时期。海洋生物学逐渐由萌芽阶段向初始阶段迈进。一些科学家开始进行零星的调查。例如,1674年,荷兰列文虎克最先发现海洋原生动物;1777年,丹麦米勒开始应用显微镜观察北海的浮游生物;英国的Forbs用底托网采集并观察底栖生物,提出海洋生物垂直分布的分带现象——潮间带(littoral zone)、昆布带(laminarian zone)、珊瑚藻带(coralline algae zone)以及深海珊瑚带(deep sea coral zone)并且按深度将爱琴海分成九个带和发表《英国海产生物分布图》(沈国英郭丰黄凌风施并章 2010)。以后科学家们也相继进行了多次大范围的海洋生物调查。19世纪前期,爱伦贝格在海洋中发现硅鞭藻类;英国达尔文对他在1831~1836年“贝格尔”号航海中采集的蔓足类和珊瑚类,进行了出色研究;德国米勒于1845年使用浮游生物网,采集和研究海洋浮游生物。1908~1913年,丹麦彼得松的工作奠定了海洋底栖生物定量研究的基础;1946年,美国佐贝尔的《海洋微生物学》奠定了海洋微生物,主要是海洋细菌的研究基础(价值中国网站 2006 )。 此外,海洋生物学的一些概念、术语也陆续被提出来。例如,1887年Hensen首先使用“浮游生物”(plankton)一词,1891年德国的Haeckel首先提出“底栖生物”(benthos)和“游泳生物”(nekton)两个名词,这是迄今为止仍继续沿用的海洋生物三大生态类群(沈国英施并章 2002)。此时,海洋生物学已经初步形成了一门系统的学科。 19世纪下半叶开始,出于自身的好奇心理,各国竞相派出海洋考察船,海洋生物的研究工作日益兴盛。各国的海洋生物学都取得了巨大的突破。其中,最有名的海洋考察是英国“挑战者”号调查船历时三年多(1872~1876)的环球调查,学者们采集了大量深层和中层生物,出版了50卷巨著,所记载的生物的新种达4400多个,使当时已知的海洋生物种数翻了几番(沈国英施并章 2002)。各国在此期间也设立了许多考察站,相继建立了许多海洋生物研究机构(最古老的海洋生物研究机构是意大利那不勒斯海洋生物研究所,成立于1872年,1874年正式开放。1888年,英国海洋生物学会成立了普利茅斯海洋研究所。美国于1888年在伍兹霍尔建立海洋生物研究所等等(价值中国网站 2006 ))这对海洋生物学的发展,起到了重大的促进作用。 20世纪初至50年代可以认为是海洋生物学研究的发展阶段。这个时期海洋生物学的主要特点是在大量的定性研究的基础上开展定量研究。例如,对于浮游动物和底栖动物的数量分布的研究等等。而且,在游泳生物上,人类也取得了不小的进展。例如研究人员开始对一些鱼类的分布、洄游和数量变化等开展调查(沈国英郭丰黄凌风施并章 2010)。这对捕鱼业以及鱼类研究专家积累了很多珍贵的材料资源。

海洋科普知识整理2020.10

海洋科普知识整理 qishiwohuiku上传于2014-07-29| 一、海洋科普展区 1.海洋国土版块 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公里,其中内水和边水水域约470万平方公里,东部和南部海岸线1.8万千米,海域分布大小岛屿7600多个,台湾岛为最大岛屿,面积为35798平方公里,我国与14国接壤,与8国海上相邻。 2.海洋地貌 海水覆盖下的固体地球表面形态的总称。海底有高耸的海山,起伏的海丘,绵延的海岭,深邃的海沟,也有坦荡的深海平原。纵贯大洋中部的大洋中脊,绵延8万千米,宽数百至数千千米,总面积堪与全球陆地相比。大洋最深点11,033米,位于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超过了陆上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8,844.43米)。 (1)海底河流 海底河流,是指在重力的作用下,经常或间歇地沿着海底沟槽呈线性流动的水流。 英国利兹大学研究团队于2010年7月底使用遥控潜艇对土耳其附近海床进行扫描,发现了黑海的海底河流。这条海底河流的流速为

每小时6.4公里,河水流量每秒钟高达2.2万立方米。按照流量计算,这条海底河流是泰晤士河的350倍,比欧洲最大河流莱茵河大10倍。这是截至目前为止,发现的唯一一条活跃的海底河流。其河水来自地中海,经过博斯普鲁斯海峡,最后进入黑海。 海底河流也像陆地河流一样,能够冲出深海平原。只是深海平原就像海洋世界中的沙漠一样荒芜,这些地下河渠能够将生命所需的营养成分带到这些沙漠中来。因此,这些海下河流非常重要,就像是为深海生命提供营养的动脉要道。 英国科学家2010年7月底在黑海下发现一条巨大海底河流,深达38米,宽达800多米。按照水流量标准计算,这条海底河流堪称世界上第六大河。像陆地河流一样,海底河流也有纵横交错的河渠、支流、冲积平原、急流甚至瀑布。 (2)海底山脉 大洋底部存在世界上最长的山系。这个事实直到十九世纪后期才被人类发现。1866年,在铺设横越大西洋的海底电缆时,发现大西洋底的中部水浅而两侧水深。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人为了偿还债务,梦想从海水中采金。于是建造了一艘"流星"号考察船远赴大西洋考察作业。结果黄金没有找到,却收集了一大批珍贵的海洋资料。他们用超声波装置对大西洋底探测的结果显示,大西洋底有一条从北到南的海底山脉。山脉的高

科普知识大全

科普知识大全 1、人的一生大约要喝多少吨水?(80吨)。 2、一个水龙头滴水,15分钟就滴水200毫升,每天有近20升水,一年就会浪费多少吨水?(7吨) 3、举例说出发电的几种方法?(火力发电、水力发电、风力发电) 4、环境保护法的原则是什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污染者负担原则;环境权利原则;协调发展原则;公众参与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 5、白头叶猴属于我国哪一级保护动物?(一级) 6、请说出造成1998年长江流域洪涝灾害的原因。(是“天灾”和“人祸”共同作用的结果。天灾直接原因是气候异常,雨量过大;人祸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破坏地表植被,水土流失严重。第二,江河湖泊的不断减少,进一步降低了蓄洪泄洪能力。第三,必要的防洪措施跟不上,城市防洪标准偏低) 7、1980至1995年间,全世界森林面积减少了多少?(1.8亿公顷) 8、水资源短缺成为我国城市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据统计,目前我国已有300多个城市缺水,每年我国因缺水而造成的经济损失有多少?因水污染而造成的经济损失有多少?(100多亿元,400多亿元) 9、淡水资源占地球水资源的百分比是多少?(3%) 10、目前我国受污染的河流的比例达到多少?(90%) 11、随着人口的增加,水资源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当今世界人均供水量已经比25年前减少了1/3,请问,如今世界的缺水现象已经影响到多少个国家?(80个国家) 12、汞、镉、铬、铅、砷是一类污染物,对人体危害很大,被称为“五毒”。这些污染物随废水进入水体后,被浮游生物吸收,小鱼吃浮游生物,大鱼又吃小鱼,人又吃污染后的鱼类,污染物会逐渐的聚集到人体内,我们称这样的关系为什么?(食物链污染) 13、据科学家们观测,全球气候在逐渐变暖,造成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人类生产活动所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 14、如果缺少什么?地球上所有生物将会全部灭绝,人类也不例外?(空气和水) 15、一氧化碳气体对人体有什么危害?(人体是靠血液中的血红蛋白携带氧气到各个组织和器官,在吸入无色无味的一氧化碳后,它会进入人体的血液,一氧化碳和血红蛋白结合的能力要比氧气强250倍,它很快抢占血液中氧气同血红蛋白结合的位置,造成大脑和躯体缺氧,短时间内可致人死亡) 16、烟尘是大气中的固体颗粒物,直径很小,其中小于10微米的可以长期在空气中飘浮,叫什么?大于10微米的,能较快地降落地面上,叫什么?(飘尘、降尘) 17、上世纪九十年代,由于大气污染严重,我国北方有一座城市被烟尘遮盖了城市上空,在卫星拍摄中失去了踪迹。这座城市的名称叫做什么?(本溪市) 18、每年的“世界环境日”是哪一天?(6月5日) 19、污染者负担原则是什么?(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 20、我国七大水系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请你按污染的严重程度顺序排列(依次是:辽河、海河、淮河、黄河、松花江、珠江、长江) 21、每年我国产生多少垃圾?(8000多万吨)并且每年以多少速度在增长?(10%) 22、垃圾有什么危害?(1、污染土壤、地下水、大气等,影响城市环境和居民生活条件;2、占用宝贵的土地资源。) 23、1952年12月发生了震惊世界的英国伦敦烟雾事件,两个月内造成1.2万多人死亡,请问造成伦敦烟雾事件的原因是什么?(燃煤产生的废气污染)

关于海洋生物的科普知识

关于海洋生物的科普知识 十大最危险的海洋生物 箱形水母 生活在海洋的箱水母种类繁多,虽然没有正式记录,但大量轶事证据显示,每年有数十人甚至100多人命丧箱水母之手。根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提供的数据,单是在菲律宾,每年就有20至40人死于箱水母的毒刺。科学基金会表示:“在很多国家,箱水母酿成的悲剧并不需要签发死亡证明,因此,全世界的箱水母致人死亡事件发生数量可能在很大程度人被低估。” NO.2 虎鲨 虎鲨是鲨鱼家族中仅次于噬人鲨的凶猛残忍的食肉动物。一岁的虎鲨就已有38厘米长了。成年虎鲨可以长到9米左右,当饥饿的虎鲨胃口很大,只要发现移动的物体,它就会紧追不舍,伺机发动攻击。虎鲨的食性很复杂。 软骨鱼纲板鳃亚纲的1目。本目仅有虎鲨科1科,虎鲨属1

属,约8种。体粗大而短,头高近方形。眶上突起显著,吻短钝,眼小,椭圆形,上侧位,无瞬膜。鼻孔具鼻口沟。口平横,上、下唇褶发达。上、下颌牙同型,每颌前、后牙异型,前部牙细尖,3~5齿头;后部牙平扁,臼齿状。喷水孔小,位于眼后下方。鳃孔5个,最后3~4个位于胸鳍基底上方。背鳍2个,各具一硬棘;具臀鳍;尾鳍宽短,帚形,下叶前部三角形突出,尾基无凹洼;胸鳍宽大。分布在太平洋、印度洋各热带与温带海区。中国现有2种,宽纹虎鲨和狭纹虎鲨。 虎鲨类早在古生代石炭纪就有化石记录,中生代最为繁盛,到新生代渐衰落。是一类中小型鲨鱼,长可达1.5米,体笨重。栖息底层,食贝类及甲壳类动物。用背鳍棘御敌害。体黄色并具黑色横纹,是避免敌害的警戒色。虎鲨每次产卵2枚,卵具螺旋瓣的圆锥形角质囊,卵囊末端曳有长丝,借以固着于附着物上。 NO.3 石鱼 石鱼,又名绣花针。为庐山特产“三石”之一。因为它生长在石涧和因瀑布造成的涧穴中,利用它特有的功能——吸盘,栖附在水中的岩石上,或涧崖的石缝间,故名“石鱼”。又因体形小如针,故又名“绣花针”。石鱼的高度恰好是现在水文观测的零刻度,极高的科学价值。除此之外,在辽宁省朝阳市的凌源市、北票市,锦州市义县等地也有一种名为石鱼的化石,该石为白鲟、狼鳍鱼等鱼类化石,《石雅》载之为“石鱼”。

小学生必知100个科普小知识(含答案)

小学生必知100个科普小知识(含答案) 1.为什么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光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比声速快) 2.中国第一个奥运会冠军是谁?(许海峰) 3.下面的称号各是谁?(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鬼—李贺山水诗人——孟浩然、田园诗人——陶渊明) 4.月亮围绕什么东西转?转一周期多长?(地球)(24小时) 5.最小最冷的星星是什么?(冥王星) 6.地球的厚被是什么?(大气圈) 7.飞机上为什么要装黑匣子?(它是用来记载失事时飞机上的各种情况的,帮助人们了解事故的原因的) 8.春节有哪些风俗?(扫房、放爆、贴春联、吃年夜饭等) 9.什么动物能预测地震?(牛、马、驴、兔、鸡、狗、蛇、鼠、狗、猫、燕子、鹰等) 10.什么植物先开花,后长叶?(连翘、迎春花、腊梅、桃树、梨树) 11.药瓶为什么是浅色的?(因为浅色能反光,深色的受太阳光一照,吸收光多,药品容易变质) 12.谁发明蒸汽机?(瓦特) 13.哪种恐龙最硬?(剑龙) 14.地球的血是什么?(岩浆) 15.为什么不能关灯看电视?(电视机的屏幕和图象都比较小,在黑暗中看,视力要高度集中和扩展,对电视机屏幕上的光线的强烈反映特别敏感,会使眼睛受到刺激,视力下降) 16.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是谁?(朱德、彭德怀、贺龙、陈毅、刘伯承、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林彪、叶剑英)

17.为什么兔子不用喝水?(因为兔子的主食青菜里有大量水份,足够身体的需要了,如果肠里的水一多,就会患肠胃炎。但兔子体内缺水时,也是可以喝水的) 18.什么是流星?(指太空很小的固体或尘埃闯入地球大气层所产生的光迹) 19.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天文学家是谁?(张衡) 20.电池的发明人是谁?(伏特) 21.第1个到达月球的两个宇航员是谁?(阿姆斯特郎和奥尔德林) 22.泰山在哪个省哪个市?(山东泰山市) 23.世界上最宝贵的五大宝石叫什么?(猫眼石、祖母绿、金刚宝石、蓝宝石、红宝石) 24.鱼类的祖先叫什么?(文昌鱼) 25.世界上最毒的蜘蛛叫什么?(狼蜘) 26.法国的首都是什么?(巴黎) 27.英国的首都是什么?答案:伦敦。 28.我国的四大海产是哪四样?答案:大黄鱼、小黄鱼、带鱼、乌贼。 29.最大的哺乳动物是什么?答案:蓝鲸。 30.最大的两栖动物是什么?答案:娃娃鱼。 31.两栖动物的祖先是哪种动物?答案:鱼。 32.最早的农作物是什么?答案:小麦。 33.甩掉中国贫油帽子的人是谁?答案:李四光。 34.谁发明了麻醉术?答案:华佗。 35.橡皮是谁发明的?答案:爱迪生。

常识科普知识大全

常识科普知识大全 常识科普知识 1、人的一生大约要喝多少吨水?(80吨)。 2、一个水龙头滴水,15分钟就滴水200毫升,每天有近20升水,一年就会浪费多少吨水?(7吨) 3、举例说出发电的几种方法?(火力发电、水力发电、风力发电) 4、环境保护法的原则是什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污染者负担原则;环境权利原则;协调发展原则;公众参与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 5、白头叶猴属于我国哪一级保护动物?(一级) 6、请说出造成1998年长江流域洪涝灾害的原因。(是“天灾”和“人祸”共同作用的结果。天灾直接原因是气候异常,雨量过大;人祸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破坏地表植被,水土流失严重。第二,江河湖泊的不断减少,进一步降低了蓄洪泄洪能力。第三,必要的防洪措施跟不上,城市防洪标准偏低) 7、1980至1995年间,全世界森林面积减少了多少?(1.8亿公顷) 8、水资源短缺成为我国城市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据统计,目前我国已有300多个城市缺水,每年我国因缺水而造成的经济损失有多少?因水污染而造成的经济损失有多少?(100多亿元,400多亿元) 9、淡水资源占地球水资源的百分比是多少?(3%) 10、目前我国受污染的河流的比例达到多少?(90%) 11、随着人口的增加,水资源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当今世界人均供水量已经比25年前减少了1/3,请问,如今世界的缺水现象已经影响到多少个国家?(80个国家) 12、汞、镉、铬、铅、砷是一类污染物,对人体危害很大,被称为“五毒”。这些污染物随废水进入水体后,被浮游生物吸收,小鱼吃浮游生物,大鱼又吃小鱼,人又吃污染后的鱼类,污染物会逐渐的聚集到人体内,我们称这样的关系为什么?(食物链污染) 13、据科学家们观测,全球气候在逐渐变暖,造成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什 么?(人类生产活动所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 14、如果缺少什么?地球上所有生物将会全部灭绝,人类也不例外?(空气和水)

第二章 海洋环境污染及其危害演示教学

第二章海洋环境污染及其危害

第二章海洋环境污染及其危害 第一节概述 一、海洋环境污染 1.“海洋环境污染”的定义 人类直接或间接把物质和能量引入海洋环境,其中包括河口湾,以致造成或可能造成损害生物资源和海洋生物,危害人类健康,妨碍包括捕鱼和海洋其他正常用途在内的各种海洋活动,损害海洋使用质量及减损环境优美等有害影响。 2.特点:污染源多而复杂、污染持续性强、危害性大、污染扩散范围大。 3.危害:①损害海洋水质、污染海洋底质;②损害海洋生物;③影响海洋渔业生产的发展;④浮游生物死亡,海洋吸收二氧化碳能力减低,加速温室效应。 二、海洋污染物 1.环境优先污染物:难降解,有生物积累性、致畸形、有毒性特点。我国水环境优先污染物共有14类共 68 种优先污染物。包括:卤代烃类、苯系物、氯代苯类、酚类、硝基苯类、苯胺类、多环芳烃、酞酸酯类、农药、重金属及其化合物等。 2.海洋污染源的分类 (1)按排放污染物种类,分为有机质和营养盐污染、石油污染、重金属污染、有机化合物污染、固体废物污染、热污染和放射性污染等; (2)按污染的主要对象,分为大气、水体和土壤污染源; (3)按排放污染物的空间分布,分为点污染源、面污染源; (4)按污染物的发生地点,分为陆源型、海上型和大气型。

第二节有机物质和营养盐对海洋的污染及其危害 一、海洋有机物质和营养盐的来源和富营养化 1.来源:主要有生活污水(如,食品残渣、排泄物、洗涤剂)、农田化肥、农村家畜饲养、工业污水(如,食品、酿造工业、造纸工业、化肥工业等)以及海水养殖。 2.海洋环境中有机物质和营养盐污染会引起水域的富营养化。 富营养化的机理是:水体中含有的过量氮、磷等植物营养元素,逐渐氧化分解,成为水中微生物和藻类的营养,使得藻类迅速生长。越来越多的藻类繁殖、死亡、腐败,引起水中氧气大量减少,使水质恶化,导致鱼虾等水生生物死亡。 水域的富营养化发生在湖泊中称为“水华”,发生在海域称为“赤潮”。 3.海洋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人口迅速增加,城市不断扩大、生活污水越来越多,处理水平低;过度的海水养殖、农业面源增加。 4.海洋水质中有机物质和营养盐的环境评价因子: ①生化需氧量 BOD5 ;②化学耗氧量 COD ;③氮、磷。 二、海洋有机物和营养盐污染的危害 1.促使某些生物(如赤潮生物、水葫芦等)急剧繁殖,大量耗氧; 2.降低了海水透明度、破坏海洋正常的生态结构; 3.促使各种细菌、病毒大量繁殖,毒害海洋生物和人类; 4.有机物分解,大量消耗溶解氧;海水缺氧,产生有毒气体,水质变差。 第三节石油对海洋的污染及其危害

科技小知识大全

科技小知识大全 太阳光是由哪三部分组成:可见光、紫外线、红外线 八大行星中质量最大的是木星 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是鄱阳湖 五岳之首是泰山 自转是绕着穿过南北极的地轴进行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离两极越远的地方转速越大 世界上最大的哺乳动物是蓝鲸 哪个城市被称为世界雾都?伦敦 21世纪的主要能源是什么?太阳能 被称为风车发电王国的是丹麦 哪种污染被称为世界头好杀手?水污染 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水星 格林泥治天文台在哪个国家?英国 中国北宋的毕升发明了:活板印刷 为什么说我国是一个陆地大国,又是海洋大国? 我国陆地幅员辽阔,大陆国土面积为960万平方公里,是亚洲面积最大的国家,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位居世界第三。我国大陆海岸线北起鸭绿江口,南到北仑河口,长达18000多公里,加上岛屿岸线共计32000多公里;岛屿有6500多个;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有关规定和我国的主张,划归我国管辖的海域约300多万平方公里。我国海域广阔,资源丰富,所以中国也是一个海洋大国。 太空垃圾为何危害巨大? 它们成为人造卫星和轨道空间站的潜在杀手,使宇航员的安全受到严重威胁。要知道,太空垃圾是以宇宙速度运行的。一颗迎面而来的直径为0.5毫米的金属微粒,足以戳穿密封的飞行服;人们肉眼无法辨别的尘埃(如油漆细屑、涂料粉末)也能使宇航员殒命;一块仅有阿司匹林药片大的残骸可将人造卫星撞成“残废”,可将造价上亿美元的航天器送上绝路。极小的太空垃圾由于数量多,能严重改变航天器的表面性能;稍大的太空垃圾会损坏航天器表面材料,造成撞击坑,对表面器件造成损伤;高速撞击的太空垃圾会使自身及被撞击的航天器表面材料气化为等离子体云团,最终会形成航天器故障... 科技趣事 有一次,牛顿在实验室里聚精会神地做实验,连吃饭的时间也忘了。他的助手便拿了几个鸡蛋,送到实验 室去,对牛顿说:“这里有几个鸡蛋,你自己煮来吃吧。”牛顿说:“好,谢谢你,请你把鸡蛋放在那里吧。”说完,他又埋头做实验。过了很长的时间,牛顿的肚子饿了,才想起还没吃午餐。于是,他随手拿了一个小锅,把鸡蛋放在锅里,往炉子上一放,又开始做起实验来。过了半个小时,牛顿做完了实验。这时,他才想起锅里的鸡蛋。他打开锅盖一看,里面没有蛋,只有一个怀表。牛顿大吃一惊,抬头一看,鸡蛋还在桌子上,可是桌上的怀表却不见了。原来牛顿太过专心做实验,结果把怀表当成鸡蛋来煮。 1,谁知道大海是怎样结冰的?大家都认为海水有盐分,不会结冰。其实,在温度降低之后,水的溶解度也会降低,也就是说,盐分会析出。这样,水就结冰了。 2,谁知道牛郎星现在是否存在?我们现在看到的是它很久以前发出的“光”。至于现在是否存在,只有牛郎星系的人知道,我们目前从地球上观察的牛郎星的光还是一颗稳定恒星所发出的光。而且,一般恒星的寿命都在60亿年以上,所以,牛郎星现在还是应该存在的 太阳能手机电池问世该种电池是普通锂电池和他太阳能电池合二为一的产物,科技人员将一层薄薄的晶硅光电转换片贴在锂电池的背面,单晶硅接受光照产生的电流经过保护电路向锂电池充电。事实上,除去阳光只要有光线照射,太阳能手机电池都能自动充电,由于有保持电路暴光时间再长也不会充过量。拒介绍,这种电池在阳光晒上5分钟,产生的电能就可通话1分钟,而把它放在台灯下照一晚上,也能用上两三天。此外,这种电池仍然具备普通手机电池的功能,如果光线微弱,就可以用手机充电器进充电。 沙尘暴是一种风与沙相互作用的灾害性天气现象,它的形成与地球温室效应,厄尔尼诺现象,森林锐减,植被破坏,物种灭绝,气候异常等因素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环境海洋学论文

海洋环境评估报告与防治建议 ----长兴岛至交流岛跨海大桥运营期 项目建设背景介绍: 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区域位置优越,既是面向环渤海经济圈优良的出海口,又是通往东北腹地便捷的大通道,对连接辽宁经济中部城市群和东北经济区具有重要的战略位置。为了更好的利用长兴岛的地理资源优势,吸引国内外各类生产要素进入东北市场,促进长兴岛海域经济发展,在长兴岛与交流岛之间建成跨海大桥项目,从发展交通运输入手,进行长兴岛的附近海域经济建设。 项目建成海洋环境评价必要性与目的: 必要性:就目前国内的实际情况而言,海洋工程造成的实际海洋环境影响往往会突破工程动工前实施的海洋环境影响评价预测值(主要为其带来的海洋环境负面影响),造成了海洋工程正式运营期间所产生的海洋环境影响缺乏评估与监管,因此,必须引入海洋工程海洋环境影响后评价。 目的:通过调查在施工前与运营期的海域环境质量,对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一方面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来减少在施工期的环境污染,同时进一步加强海洋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另一方面,将结果公布出来,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为其他的海洋工程提供借鉴。 项目海洋调查: 海洋环境是指地球上连成一片的海和洋的总水域,包括海水、溶解和悬浮于水中的物质、海底沉积物,以及生活于海洋中的生物。因此海洋环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百度百科) 一、综述: 运营期直接环境影响。一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运营时产生的废气、废水、噪声、固体废弃物如处理不当会对海洋的环境质量产生影响,从而威胁生物的栖息环境。建成后必然引起海岸带水文及海水生态变化,从而对海洋环境产生永久性影响。二是环境污染。大桥建成后,每天混和车流量可达2~3万辆,车辆行驶产生的含有CO、烟尘等污染物的废气将产生严重的空气污染; 运营期次生环境影响。在工程实施后,地方围绕通道进行的城镇规划和各项经济开发活动,在带动地区经济发展和城镇规划向车站发展的同时,导致了新的环境影响。特别在环境敏感地带,其所受影响就更为突出,如工业的发展、旅游业的发展、就业机会增加导致大量人口迁入,这些变化都会加剧区域噪声、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等环境污染问题。次生环境影响还包括由于经济开发活动及城镇建设带来的城镇化问题,导致土地利用强度加大或改变了区域土地利用性质,使区域环境功能发生改变;另外,车站及其附近区域被开发利用为城市用地,将引起土地硬化,导致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 二、主要的影响具体化: 1、海洋水文沉积环境影响评价: 对潮位的影响:跨海大桥对外海潮位影响甚微,工程海区附近高潮潮位降低,低潮潮位升高,潮差减小,潮位变幅由湾口向湾内渐增,在桥区附近潮位变幅最大。 对潮量的影响:涨落潮量均呈减小趋势,减小幅度介于0.21%~1.04%。涨、落潮量的减少,致使高潮位降低低潮位抬升。落潮潮量变幅大于涨潮潮量变幅位于桥位下游与外海相

海洋科普知识PPT讲稿

水母 银水母 银水母术名帽状银蕊水母,名字优雅,晶莹剔透,却是一种身含剧烈神经毒素的可怕生物,变异后的银水母的毒液比眼镜王蛇还要毒三百多倍,从牙齿与触须的细剌注入毒素,要杀死一个成年人只消几秒时间。 帆水母 因浮囊体上方竖立一三角形帆板而得名,其特征是长有充气帆状浮囊,下方有具刺细胞的触手、生殖体和营养体(摄食和消化器官)。 霞水母 有的伞状体上闪耀着彩霞的光芒,叫做霞水母 最大的霞水母是分布在大西洋里的北极霞水母,它的伞盖直径可达2.5米,伞盖下缘有8组触手,每组150根左右。每根触手伸长达40多米,而且能在一秒钟内收缩到只有原来长度的十分之一。触手上有刺细胞,能翻出刺丝放射毒素。当所有的触手伸展开时,就像布下了一个致命的天罗地网,网罩面积可达500平方米。任何凶猛的动物一旦投入罗网,必将束手就擒。 霞水母的罗网纵然厉害,但对小小的牧鱼却奈何不得。牧鱼体长不超过7厘米,能在霞水母的触手下穿梭自如,把它当成了极好的避难所。牧鱼常常把一些不大的食肉鱼类引诱到主人布下的天罗地网中,自己则巧妙地避过毒丝,钻入巨伞下,逃脱攻击。与此同时,霞水母乘机收网捕鱼,美餐一顿,而牧鱼也因诱敌有功而得到主人的赏赐,吃一些琐碎食物。 霞水母和牧鱼共同生活,互惠互利,水母保护了牧鱼的生命安全,而牧鱼则帮它诱敌,并为它清除身上的微生物。 海月水母 海月水母属于腔肠动物门,钵水母缸,旗口水母目。它通体为透明,体内98%是水分,身体主要由伞体和口腕组成。伞体的中间有四个马蹄形的胃囊,伞体内布满网状的辐管,伞体边缘长有一圈细长的小触手。伞体下方生有四个飘带状的口腕,在水中飘扬如旗子一般。 海月水母运动时,伞体边缘收缩,将伞内的水喷向后方,借助水的反作用力向前运动。形成了一张一弛的独特运动方式,犹如在水中翩翩起舞,非常漂亮。箱型水母 箱形水母是一种淡蓝色的透明海洋生物,形状像个箱子,有四个明显的侧面,外表十分好看。 澳大利亚箱形水母是一种淡蓝色的透明水母,形状像个箱子,有4个明显的侧面,每个面都有20厘米长。箱式水母有60条3米长的触须,每条触须上布满了储存毒液的刺细胞。 澳大利亚箱形水母是世界上毒性最强的水母,世界上最毒的海洋生物之一,十大

生活科普小知识

生活科普小知识 1、食盐要少吃,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每天食盐适宜摄入量为6 克,而我国人均每天食盐实际摄入量为13克多,比标准量高1倍还多。 2、心中发慌吃什么? 维生素C具有平衡心理压力的作用。当承受强大心理压力时,身体会消耗比平时多8倍的维生素C,所以,要尽可能地多摄取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清炒菜花、甘蓝菜、菠菜、芝麻、水果等。工作压力大的人,服用维生素C片剂,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精疲力尽吃什么? 可吃些花生、否仁、·腰果、核桃等干果。这类小食甜对恢复体能有神奇的功效。因为它们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B和维生素E、钙、铁,以及植物性脂肪,却不含胆固醇。 此外,胚芽还能够使人恢复活力,蛤蜊汤、青椒肉丝、凉拌蔬菜、芝麻、草莓等食物含有丰富蛋白质及适度的热量,能保护并强化肝脏,不妨多食一些。 脾气不好吃什么? 如果在不良青少年的食物中增加钙量,就可以改变他们的攻击性和破坏性。钙具有安定情绪的效果,牛奶、乳酸、奶酪等乳制品以及小鱼干等,都含有极其丰富的钙质。 不胜酒力吃什么?

多吃鱼、肉、蛋、豆腐、奶酪等蛋白质高的食品可以防止酒醉,且有补给营·养的效果。此外,牛妨会在胃壁内形成保妒膜,所以在饮酒前喝一杯,既能护胃,又能减少酒酵的程度。 连续加班吃什么? 理想的夜宵应是易消化。不含过多热量具有丰富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不过,也应视情况而定。若工作结束吃夜宵,则应选择易消化,不会加重胃负担的食物,如菜粥、蛋花汤、辊钝等。切忌在上床前吃大碗面后就呼呼入睡。 早餐匆忙吃什么? 不吃早餐,必然会使血糖降低,整个上午注意力无法集中,昏昏欲睡,工作效率极差。因此,想多睡片刻而没有时间吃早餐舌,至少应喝些牛奶,吃几块饼干和服用复合类维生素。 3、晚餐怎样吃法好 晚餐早吃。晚餐早吃是医学专家向人们推荐的保健良策。有关研究表明,晚餐早吃可大大降低尿路结石病的发病率。人们的排钙高峰期常在进餐后 4-5小时,若晚餐过迟,当排钙高峰期到来时,人已上床入睡,尿液便潜留在输尿管、膀胱、尿道等尿路中,不能及时排出体外,致使尿中钙不断增加,容易沉积下来形成小晶体,久而久之,逐渐扩大形成结石。所以下午6时左右进晚餐较为合适。 晚餐素吃。晚餐一定要偏素,以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为主,而蛋白质,脂肪类吃得越少越好。但实际生活中,由于大多

科普知识讲座--海洋生物的生存环境

科普知识讲座--海洋生物的生存环境 一、活动主题海洋生物科普知识讲座 二、活动背景及目的日本东京海啸引发核泄漏正向中国袭来,中国沿海出现了抢盐、抢口罩的大规模恐慌。作为人类的我们如此珍爱自己的生命和生存环境,那么同样受到核泄漏影响的海洋朋友应该如何面对了?关于海洋生物的生存环境这一问题,我们决定开展这期科普知识讲座,旨在向同学们讲解这一问题。 三、三、主办单位 四、四、活动时间 五、五、活动地点 六、六、目标人群 七、七、前期准备1. 制作宣传海报,最迟4月13日作出,4月14日打印出来,4月15日张贴于学校。2. 传单就不必了,浪费人力物力同时效果不好。(因为感兴趣的人群不是很多) 3. 在人人网,校园bbs,和通知辅导员,班长向同学发布消息。于4月15日前落实。 4. 于4月12日前预约相关老师、教授。并于4月16日提醒。 5. 于4月13日前预约好教室。并确认放映装置能用。准备笔记本电脑放映。 6. 准备相关视频文件,于4月15日前落实。 7. 向相关部门借音响、话筒等装置。 八、八、活动流程表1. 在活动开始前半小时联系授课教师,由同学到门口迎接引路。2. 在活动开始前一小时进入教室,并布置会场。(准备科协会旗、标明活动、讲桌等) 3. 在明显处放置宣传展板,指明活动地点。4. 晚19点活动正式开始5. 活动形式:教师讲解放映视频文件学生提问。6. 活动内容:(1)海洋生物依靠什么生存。(2)海洋生物最适宜的生存环境。(3)核泄漏对海洋生物的影响。(4)人类应该如何帮助和改善海洋环境。7. 活动结束后,由一名同学送走授课教师,同时安排同学引导观众离场。

九、九、物资准备1. 提前准备音响装置、调试电脑视频文件、话筒发声。2. 为授课教师准备礼品、准备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