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说课稿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说课稿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说课稿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说课稿

《我能做好》说课稿

一、教学内容: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出示课件】: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三课

《我能做好》

二、教材分析

本课是继《我是谁》、《我的责任》之后的拓展与延伸,注重了儿童生活的教育价值,从儿童生活中开发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回到他们自己的生活中,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世界,用自己的心灵感受世界,用自己的头脑思考生活中发生的各

种事情。

生活体验【出示课件】

在农村,很多家长的言行对学生的道德认识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在生活中我们要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善恶观念,建立自己的道德标准。因此,有必要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去实践。

三、学情分析

生活差异【出示课件】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的提高;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家庭与家庭,家长与家长之间存在着差异,学生所受到的教育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就造就了学生思想上的差异,特别是生活在农村中的孩子,他们对于家庭、学校、社会中的

事还不能准确地认识与定位。

家庭溺爱【出示课件】

由于家长的溺爱,使他们养成了懒惰意识,在家中是小皇帝、小公主,不仅家长交给的任务不能完成好,而且连自己的事都做不自己做,不知道自己也有承

担责任的义务。

四、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以及我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的实际,制定以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出示课件】:认真完成自己所承担的任务

过程目标【出示课件】:知道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体验感受集体所带来的

温暖,同时承担着一定的责任和义务

情感目标【出示课件】:热衷于集体公益活动,体验从中的快乐

五、教学重、难点【出示课件】

教学重点:知道自己承担的任务要认真负责地完成

教学难点:知道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感受集体的温暖

六、教学策略与方法

为了达到教学目标,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本节课采取以下教学策略与教学

方法:

教学策略:【出示课件】

※创设生活情境,提高学生认识

新课改倡导品德教学要“源于生活,富含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本课我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选择有代表性的事例,进行加工,以富有浓厚生活气息的生活主题以及“生活图景”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积极参与思辩,从而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激发道德情感,提高道德认识

※选择生活榜样,激发学生兴趣

“课本榜样”毕竟与“生活榜样”有着或多或少的差异。因此本课在教学中我选择学生生活中的榜样,因其就在自己身边,看得见、摸得着,可信度高,学生就感到亲切、自然、摹仿性强,就容易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开展生活实践,内化学生行为

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向校园、走向家庭、走向社会。因此,要求学生开展采访、调查、参观、访问等形式的实践活动,让他们在关注生活、思考生活中获得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初步的感性认识。同时,学生在课中所学的道德知识又必须在日常生活的真实情境中去感受、体验,才能得到巩固、深化,从而内化为自己的自觉行为,变成自己的精神财富

教学方法【出示课件】:创设情境、小组合作等活动方式

七、教学准备【出示课件】

教学准备是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我准备了多媒体课件生活中图片

八、教学课时分配:《品德与社会》课倡导“生活即教育”,关注学生正在进行中的现实生活,因此,我将本课的内容安排两课时【出示课件】,第一课【出示课件】时设计为:1、谈话引入,增加情感;2、合作探究,体验生活;3、

共同体验,回归生活。

第二课时设计为【出示课件】:生活实践,内化行为

九、教学步骤

具体的教学步骤如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增加情感

上课伊始,随机引出话题:今天老师给同学们上一节品德与社会课,在上课时同学们希望老师有怎样的表现?你们又有什么样的表现呢?本环节主要是通过师生对话,拉近师生之间的情感,创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根据学生的回答,揭示课题并板书课题:我能做好学生齐读课题一遍。

二、合作探究,体验生活

在合作探究,体验生活时我适时引入活动一:家务事怎样做(自己承担的任务要认真负责地完成)这是本课的重点,我主要从三个方面来突破:首先让学生看一段【出示课件】“小玲与小强各自是怎样做家务事的”视频,接着引出问题【出示课件】:视频中讲了一件什么事?你认为谁当家当得好?引导学生畅谈自己的想法,通过小组讨论汇报的形式使学生明白:自己承担的任务要及时认真地完成;最后提出第三个问题让学生说一说:假如是你,你打算怎样比他们做得更好?,让学生各叙己见,通过交流,让学生理解责任与义务并存,从而突破教学

重点。

三、共同体验,回归生活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培养与发展道德情感,需要行动,使学生践行道德,学会承担义务,在做中体验,在体验中去做,为此,我适时引出第一环节活动二:学校的事怎样做后,本活动我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突破教学难点:首先让学生看生活中的图片【出示课件】。接着相机提出问题:每张图片各讲的是什么?你有什么想说的?通过真实的生活图景的展示及小组讨论后,使学生懂得: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接着引出第二环节:我们生活在班级这个大家庭中,各自承担着不同的责任与义务,下面来看看这些同学在班级中怎样做才能做得更好。【出示课件】。通过小组讨论,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从而使学生懂得:我是班集体中的一员,要为班级的荣誉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增强了学生的班级荣誉感。教师又提出问题【出示课件】:我们班取得了哪些成绩,你在其中起到了什么样

的作用?通过交流,这样,让学生懂得班集体的荣誉来自每一位同学的智慧与不懈地努力和认真工作的态度是分不开的,这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加深了学生对义务与责任的理解,从而突破教学难点。

四、根据学科的特点,我设计了以下板书设计:

3、我能做好

家务事怎样做好

学校事怎样做好

我能做好

第二课时

一、教师适时引入活动三:开展生活实践,内化学生行为

(1)、小虎队行动课件出示组图:

四人小组讨论:当你发现自己身边发生了类似情况,你会怎么做呢?小组汇报

(2)、参加社会公益活动

出示组图:要求:你看到了什么?

小组讨论:生活在社会这个大家庭中,你会怎么去做?

讨论后小组向全班汇报

二、社会调查

到社会中去观察,去发展,了解社会中的每个场所都对我们又有什么要求,我们怎样做才能做好,我们要以一个小调查员的身份走进社会中,完成好小调查

员的角色。不过一定要注意安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