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储粮害虫物理防治技术

储粮害虫物理防治技术

储粮害虫物理防治技术
储粮害虫物理防治技术

储粮害虫物理防治技术

摘要:就储粮害虫物理防治技术实行了综述。主要总结了机械防治、惰性粉防治、气调防治、诱虫灯技术、高低温技术、辐照技术方

面的研究成果,介绍了各种物理防治技术的杀虫机理和实际应用效果,为实现生态储粮提供了重要依据。

关键词:储粮害虫;物理防治;生态储粮

我国是粮食生产、消费和储备大国,近年来我国粮食总产量屡创

新高,储粮总量持续增加,我国储粮虫害造成的储粮损失也在逐年增加。同时,储粮虫害造成的危害还会影响储粮的理化品质和加工特性,影响储粮质量。粮食储藏是我国粮食工作的重点,而如何有效地防治

储粮害虫又是粮食储藏工作的关键。当前,我国防治储粮害虫主要还

是采用化学防治方法,储粮熏蒸剂以高毒药剂磷化氢为主,储粮防护

剂则以高毒药剂防虫磷为主。而长期单一地使用化学农药产生了很多

严重的后果,害虫的抗药性越来越大,用药量逐渐增大,农药残留逐

渐增大,污染环境和粮食,对人体健康存有潜在的威胁,粮食品质陈

化速度加快,储藏品质逐年下降。所以当前对储粮害虫急需非化学防

治的绿色防治方法,而物理防治方法往往具备环保、易操作、不易产

生生理抗性等特性,是储粮害虫防治中十分重要的方法。就储粮害虫

防治中的物理防治方法及其机理实行了综述。

1机械防治

应用风车、风扬、筛子等实行除虫的方法属于机械除虫。风车和风扬防治机理是利用粮食和害虫的质量差异而将粮食和害虫分离开。筛子除虫是利用害虫的个体比粮粒小,带虫的粮食通过筛面时,粮食和害虫就分离开了。应用机械除虫的方法,一方面能够去除一部分的粮食内残留的杂质,有效破坏储粮害虫的生活环境,另一方面能够减少粮食害虫虫量,除虫效果比较显著1。另有研究表明,通过用风力运输机将谷物从一个容器转移至另一个容器能杀死不同发育阶段和种类70%~100%的害虫幼虫和成虫2。所以在粮食入库之前可采用机械除杂除虫减少粮食中的虫源和储藏期间虫害的发生。2惰性粉防治惰性粉是一类性质稳定、不易产生化学反应的粉状物质,如硅藻土、高岭土、砻糠灰、草木灰、磷酸三钙、沸石粉等。惰性粉不但可用作化学杀虫剂的载体和稀释剂,而且可通过直接与谷物拌和用以防治储粮害虫。惰性粉的作用方式主要是惰性粉颗粒吸附在昆虫表皮后磨损上表皮蜡质层,导致昆虫表皮保水水平变弱,体内水分较快地散失。因惰性粉的作用方式为物理损伤,不作用于新陈代谢,所以惰性粉对害虫的作用不会遗传,不用担心会出现生理抗性。为了更安全的利用惰性粉防治储粮害虫,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在“十一五”期间专门研发的一种食品级储粮惰性粉,已在国内外储粮害虫防治中普遍应用,主要通过空仓、设备和工具处理或直接伴粮处理来防治储粮害虫3。大量研究表明,惰性粉在实仓施用中对储粮害虫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对幼虫的防治效果更佳。曹阳等4用食品级惰性粉处理赤拟谷盗、烟草甲和锯谷盗的卵,其幼虫平均死亡率均在96%以上;而直接处理幼虫其平均死亡率可达到99%以上。王晶磊5、张迪等6研究结果也表明,在实际仓房中应用一定剂量惰性粉对玉米象和赤拟谷盗等害虫具有较好的杀灭

作用。同时科学家们还对实际仓房储粮情况和施粉方式等因素对惰性粉防治效果的影响实行了研究。沈邦灶等7研究结果表明横向环流能够使惰性粉气溶胶贯穿粮堆,在粮堆内的分布比较均匀,杀虫效果更佳。董震等8又在平房仓内横向通风系统下比较了环流与直排

2种惰性粉气溶胶施

粉方式的防虫效果,结果表明:环流施粉防虫效果好于直排施粉,但在惰性粉分布的均匀性上,两者没有差异。陈加忠等9研究表明,采用上下结合式施用工艺能使惰性粉到达粮堆内部并分布均匀,在长达10个月的虫情监测中均未发现害虫危害。以上研究表明,惰性粉杀虫剂既能够直接导致储粮害虫死亡,又能有效抑制储粮害虫的子代数量,起到抑制种群数量的作用,具有良好的推广和应用前景。而惰性粉的施用工艺对其杀虫效果有一定影响,所以在使用惰性粉防治储粮害虫时需注意储粮环境和施粉工艺对施粉效果的影响。

3气调防治

气调储粮是指人为地改变气体成分或原有气体的配比,将指定气体浓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并维持一定时间,从而达到杀虫防霉、延缓粮食品质下降的储粮技术。在实际储粮中应用最广的氮气气调储粮

技术就是通过降低粮仓中氧气的含量,使害虫的正常呼吸受阻,从而

导致害虫死亡或者生长发育停滞而达到抑制储粮虫害的发生的储粮害

虫防治技术10。近年来,国内外相关学者对氮气气调杀虫的研究表明,高浓度氮气能有效杀灭害虫,但杀虫效果还与所选虫种、气体成分和

浓度、温湿度条件相关。张建军等11通过室内生物测定研究表明,蛀

食性昆虫对高纯氮气环境的忍耐水平较高,在防治过程中可能需要维

持更长的高氮时间才能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同时研究还表明,氮气

气调对害虫的防治效果与害虫是否具有PH3抗性无关,所以可用于对

PH3抗性虫种的防治,这为解决当前仓储害虫严重的PH3抗性问题提供了很好的方法12。所以气调防治是一种绿色环保、经济有效、且对操

作人员安全的储粮害虫防治方法,但对粮仓气密性要求较高,实施和

维护成本较高。

4诱虫灯技术

很多夜行昆虫具有显著的趋光性,可通过发光器械对昆虫实行预

测或诱杀。市售诱虫灯根据光谱的不同,普遍使用的诱虫灯类型有单

波灯、黑光灯、高压汞灯、双波灯和频振灯等,不同类型的诱虫灯效

能各有差别,随着研究的深入,新型的诱虫灯持续被开发出来。诱虫

灯不但能直接诱杀储粮害虫,还能用于对储量害虫发生发展的预测预报。朱邦雄等13利用紫外高压诱杀灯防治储粮害虫的结果表明:紫外

高压诱杀灯与选筛法比较,它能提前检查出储粮害虫,同时能诱杀越

冬代成虫,使它们不能返回粮面产卵,控制了子代的发生量。李千山

等14研究表明,蓝光诱虫灯对麦蛾、谷蠹和赤拟谷盗的捕捉效果最好。张赐军15研究也表明,绝大多数储粮害虫对频振式杀虫灯是敏感的,

频振式杀虫灯对害虫的测报强于筛选法检查,同时能减少粮内虫害的

密度,对粮食无污染。诱虫灯技术的预测预报作用十分明显,但作为

一种储粮害虫防治手段往往不能做到完全杀死储粮害虫,需要将诱虫

灯技术与其它防治措施实行有机结合以达到最佳的防治效果,同时对

诱虫灯的经济性、安全性、设置方便、节能和多用途等方面的研究仍

需增强。

5高低温储粮防治技术

储粮害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需要最适发育温度,所以可利用高温

或低温来抑制和杀死储粮害虫。研究表明:在40~45℃的生长环境下就可抑制其生长发育和繁殖;绝绝大多数储粮害虫在46~48℃的生长环境中呈热昏迷状态,生命活动衰弱;储粮害虫在49~52℃的生长环境中短期内就会死亡。储粮害虫在低于-4℃的生长环境中短期内就会死亡;

储粮害虫在4~8℃的生长环境中处于冷麻痹状态;储粮害虫在8~15℃

的生长环境中停止活动,特别是取食活动,长期不取食会导致害虫死亡;在15~20℃准低温条件下能够抑制某些储粮害虫的种群发展,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3。牟敏等16充分利用气候条件,采取冬季机械通风

将储粮温度降至3~5℃,春季隔热密闭,夏秋利用昼夜温差大,夜间低温时开启轴流风机排除仓内积热和降低粮堆表层温度,将平均粮温控

制在18℃以下,夏季粮堆表层除个别点最高温度有25.2℃,基本实现

准低温储粮,2015年全年储粮未发生虫害,实现免熏蒸。另一方面低

温条件下,储粮品质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延缓了储粮品质劣变的速度。所以,我国倡导低温或准低温储粮技术在成品粮和优质原粮中的应用,但在应用时要根据实际情况控制储粮温度和低温持续时间,同时监控

储粮害虫的发生情况和粮食水分含量的变化,尤其注意粮堆局部发霉

生虫发热问题。

6辐照技术

辐照防霉杀虫技术是利用电磁波、γ射线、X射线、微波、激光中的离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效应导致活体

生物的生命受损或中断,从而有效地杀灭微生物和害虫。辐照技术在

粮食储藏中的应用结果表明,一定剂量的辐照对杀死粮食储藏害虫和

微生物、降解毒素的效果显著,能解决害虫抗性、虫蛹难杀等常规防

治存有的难题,并能保持粮食原有的营养品质及风味,延长储藏期,

对人安全可靠,给粮食储藏和物流带来了极大便利。国家粮食局科学

研究院推荐的γ射线辐照技术防治储粮害虫的技术参数:杀死害虫虫

卵和幼虫的最低有效γ射线辐照剂量为0.3kGy,而散装的小麦、玉米、大豆、大米的最高耐受剂量分别为1.0、0.8、1.0、0.5kGy,所以用于散粮辐照杀虫的工艺剂量应设定在0.3kGy与各种类散粮的最高耐受剂

量之间,而国际原子能机构和我国也规定粮食杀虫辐照剂量应不大于

1kGy。研究表明,储粮害虫对γ射线辐照敏感性有所差异:鞘翅目>

蜱螨目>鳞翅目,同种害虫不同虫态的敏感性有所差异:卵>幼虫>蛹>

成虫,不同性别害虫的敏感性也有所差异:雌性害虫的敏感性大于雄

性害虫17。自1945年美国雷声公司研究人员发现微波的热效应后,第一次提出用微波能量控制害虫,此后微波防治在害虫防治中的应用越

来越广泛,当前微波主要用于谷物干燥、种子处理、水分测定和防治

害虫等方面。但微波热效应对粮食品质的影响大大限制了其在储粮害

虫防治中的应用,而随着微波非热效应的持续开发,微波辐照技术在

储粮害虫防治中的应用前景将会更大。所以,辐照杀虫技术作为一种

安全有效的储粮虫害防治手段,是储粮虫害化学防治的一种重要补充

和替代,在储粮虫害防治领域有着巨大的市场应用前景。

7结论与展望

在实际粮仓应用中,往往能够通过多种物理防治方法的结合实现绿色储粮的目的,如散装粮食实仓施用惰性粉时,利用喷粉机、鼓风机与下行式(负压)储粮通风设施的仓外喷粉操作系统,结合黑光诱杀虫灯防治粮面害虫,环保、安全、经济,能有效控制储粮害虫,实现绿色储粮的目的18。物理防治也可与生物防治方法实行结合,根据不同防治方法的杀虫谱实行合理的综合防治,以实现全程绿色储粮。随着技术的发展,一系列的储粮害虫物理防治新技术新方法将会出现,物理防治技术体系将逐步建立,在粮食储藏中的应用将会更加广范,这将为我国粮食安全和保持储粮品质方面做出重要的贡献。

储粮害虫物理防治技术

常见重要储粮害虫种三

常见重要储粮害虫41种(三) 21.亚扁粉盗(图21) 英文名:depressed flour beetle 分类地位:鞘翅目(Coleoptera)拟步甲科(Tenebrionidae) 形态特征:体长2.5—3.0毫米,宽0.9—1.0毫米,红褐色,有光泽。头部中纵凹浅,多少明显;颊高于唇基,向后突出,从背方遮盖复眼端部区域;复眼多数情况下小,腹面观,复眼间距为其横径的2.7—4.1倍。前胸背板横宽,两侧略圆至两侧近平行,刻点小而颇密,近两侧的刻点稀,在两侧基半部通常有无刻点小区。鞘翅稍扁平,有刻点行,刻点小而密,行间有一列刻点,部分个体内侧的行间有两行不规则刻点。 生活习性:该种大量生活于树皮下。在仓库内,通常与玉米象等其他害虫生活在一起,取食谷物象虫形成的粮食碎屑,因此常发生于谷物及谷物制品中。此外,也发现于生姜、花生和椰子仁干等货物内。成虫有明显的趋光性。 经济意义:为第二食性害虫,取食储藏的谷物及面粉等。 分布:内蒙古、河北、山东、陕西、河南、江苏、浙江、江西、安徽、湖南、湖北、云南、贵州、四川、广东、广西。 图21亚扁粉盗 22.姬粉盗Palorus ratzeburgi Wissmann(图22) 英文名:small-eyed flour beetle

分类地位:鞘翅目(Coleoptera)拟步甲科(Tenebrionidae) 形态特征:体长2.4—3.0毫米,宽0.9—1.0毫米,褐色至暗褐色,有中等强的光泽。头布中等密的刻点;颊不突出不隆起,与唇基几乎位于同一水平,稍高于触角着生处;复眼小,背面观,复眼长度不大于小盾片的宽度;眶上脊十分突出。前胸背板宽大于长,最宽处位于近端部,有时两侧缘近平行;中区刻点小,刻点间距约为4—5个刻点直径,两侧刻点粗大,刻点间距为1—2个刻点直径。鞘翅有刻点行,行间扁平且有1行刻点。 生活习性:大量生活于树皮下。在粮仓内也普遍发生,取食谷物象虫形成的粮食碎屑,因此多与玉米象、米象生活在一起。 相对湿度在70%以下时,幼虫期随湿度增加而缩短。但当相对湿度70%以上时,大量霉菌滋生,对食物有影响。在25℃及30℃的温度下,幼虫能耐干燥的条件,在相对湿度20%时仍能正常发育,但在相对湿度10%的条件下不能发育。在30℃及相对湿度90%的条件下幼虫也不能完成发育,可能由于霉菌大量滋生之故。 经济意义:为第二食性害虫,取食储藏的谷物及面粉等。 分布:吉林、黑龙江、辽宁、内蒙古、河北、山东、山西、陕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浙江、福建、江西、四川、广东、广西、贵州、云南。 图22姬粉盗 23.谷象Sitophilus granarius(Linnaeus)(图23) 英文名:granary weevil

储粮害虫及其防治基础知识

储粮害虫及其防治基础知识 2011-09-06 九宫阁阅 4229 转 103 转藏到我的图书馆微信分享: 储粮害虫及其防治基础知识(一)概述 1、储粮害虫:危害储藏粮食及其产品的有害昆虫称为储粮害虫。严格说储粮害虫是在储粮环境中进行繁殖的一类昆虫,还包括螨类、鸟类、啮齿动物及其一些节肢动物。所以豌豆象不能算作储粮害虫。 把捕食、寄生这些害虫的天敌称之益虫或储粮害虫的天敌昆虫。 2、储粮害虫的分类地位: (1)储粮害虫隶属动物界、节肢动物门的昆虫纲。 (2)储粮螨类隶属节肢动物门蛛形纲螨亚纲。 3、储粮害虫的危害:直接损失是粮食质量损失,一般国家粮库粮食损失为0.2%,农户粮食损失为6%~9%。间接损失是使粮食营养、种用品质降低;危害仓库、厂房和包装物;污染粮食,影响健康等。 4、储粮昆虫的生物学:

1、储粮昆虫体躯的一般构造:

(1)甲虫类幼虫的外部形态:头部无复眼,胸部无翅,虫体呈“肉虫”状。常分为无足式(无足型)、弯弓式(蛴螬型)、爬虫式(丙式)。

(2)蛾类幼虫的外部形态:体型单一,多白色,多足型,称“毛虫式”幼虫。 3、螨类的形态:体躯分颚体和躯体两部分。个体微小,体躯分节不明显,无翅,无复眼。以粉螨危害最严重。 (三)保粮方针和储粮害虫防治原则 1、保粮方针:以防为主,综合防治。 2、防治方法:机械防治、习性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 3、防治原则:安全、经济、有效。“安全”是前提,“经济”是要求,“有效”是目的。 4、常用防治方法:(1)“三防”即设立防虫线、防虫帘、防潮门来提高防虫效果。(2)“三低”保粮即低药、低氧、低温。 (四)虫粮等级划分(单位:头/公斤)

农户常用防治储粮害虫的方法

农户常用防治储粮害虫的方法 1.花椒防虫。用干净纱布包50克花椒放在贮存小麦或大米的缸中间(每50克花椒可储存小麦或大米200公斤),可防虫。 2. 草木灰压盖。在缸底部铺上3厘米厚的碎草秸(以麦秸为佳),上面盖一层报纸,装入晒干后的小麦,待装至离缸口5厘米左右时,面层覆盖1-2层旧报纸,再放入草木灰压盖,缸口用塑料薄膜扎住封实。 3.白灰压盖。在缸底部铺2厘米厚的干白灰,再装入晒干后的粮食,在粮面上盖2厘米厚的细白灰,可保持粮食长期无虫。 4.白酒储粮。把装有100克白酒的酒瓶,用纱布扎好瓶口,放入距缸底部30厘米深处,装满粮食即可。 5.陶缸或水泥缸储粮。在干净的缸底铺上5-6厘米厚的麦糠(用水泥缸时最好先在缸底刷一层沥青),上面再用塑料薄膜或油布粘贴。将晒干的小麦或稻谷入缸,在粮面上铺1-2层旧报纸。再用2-3厘米厚的麦糠或草木灰,或晒干的槐树叶等压盖,然后用土坯或水泥预制盖压严封实。 6.椿树叶储粮。在粮囤底部铺上一层臭椿树头、叶子,然后每隔33厘米铺设一层臭椿树头、叶子,装满粮食后在粮面上铺盖一层臭椿树叶。 7.细沙压顶储粮。将晒干的小麦趁热入缸,装至粮面距缸口10厘米时,在粮面上铺一层塑料布或两层旧报纸,用干净、干燥的细砂将粮面压实、压严。 8.柚子皮储粮。用小刀将柚子黄绿色表皮削下来,及时晒干后备用。在各种豆类中按每50公斤放入干柚子皮1000克,充分拌匀,加盖密闭熏杀害虫。每隔3个月检查翻动一次,可一年内不生虫,食用安全,不影响发芽率。 9.蟹壳或甲鱼壳储粮。洗净晒干的螃蟹壳或甲鱼壳,放几片在豆类或其它粮食的缸里;在米缸(桶)里放置3—5片干蟹壳或干甲鱼壳,防虫效果更好。 10.烟骨压顶储粮。将瓦缸洗净并消毒后,把晒干的稻谷放入缸内,放至一定高度后平整粮面,在粮面上压盖10厘米厚的烟骨 (即烟草的茎、叶柄和叶脉等不可制造卷烟的剩余物),加盖密封缸口,可保储粮6个月无虫。 11.山苍子(或油)防虫。将粮食放在便于密闭的缸、坛或罐中,将山苍子碾成细粉,用山苍子油更好(中药铺有售),用小碟装好,放入容器粮面上,然后将容器密封数天,再开盖放气。取出山苍子以后密闭贮存,粮食一般不会生虫。每20公斤粮食只需10多粒山苍子或2粒山苍子胶囊。这种方法还可以去除粮食中的黄曲霉毒素。 12.苦楝叶加野菊花防虫。取苦楝叶洗净晒干,粉碎后按95%比例掺入5%的野菊花备用。500公斤粮食用药200克,分层撒在粮食堆中,最后在面层适当多撒一些,即可保持粮食不受虫害。 13.海带防虫。将晒干的海带混放于粮食中,一周后海带可吸收粮食中的部分水分,并可杀灭粉螨及蛾类害虫。海带取出晒干后还可重复使用,且不影响其食用价值。 14.菖蒲和艾草防虫。取新鲜菖蒲和艾草,洗净晒干,每500公斤粮食中分别按上、中、下铺放三层,即可达到驱虫、杀虫的效果。 15.“三粉”合剂防虫。取陈皮粉、八角粉、红辣椒粉各等量混合后,用纱布包好,每包重100克,每500公斤粮食均匀投放5包,密封贮存,驱、杀害虫效果显著。 16.食用油防治绿豆象。绿豆象是储藏豆类的主要害虫。可使用食用油拌和防治。在几种食用油中,效果最好的是未经精炼的菜籽油和棕榈油,其次是花生油。处理时按每公斤豆子拌和食用油4毫升的比例将油倒在豆子(如绿豆、赤豆、菜豆等)中,并充分拌和均匀,务必使每颗豆子外面都沾有油膜。当绿豆象活动,接触油之后即会死亡。有效期约2个月。处理的豆子在虫子杀死后,密封储藏,可以长期无虫。 17.柳树叶、椿树叶、鱼腥草、艾蒿草等。将柳树叶、椿树叶、鱼腥草、艾蒿草等晒干后混合碾成药粉,分

常见重要储粮害虫41种(一)

常见重要储粮害虫41种(一) 1.米象Sitophilus oryzae(Linnaeus)(图1) 英文名:rice weevil 分类地位:鞘翅目(Coleoptera)象甲科(Curculionidae)。 形态特征:该种与玉米象极其近缘,外部形态十分相似。 成虫体长2.3~3.5mm。圆筒状,红褐色至暗褐色,背面不发亮或略有光泽。触角8节,第2一7节约等长。前胸背板密布圆形刻点。每鞘翅近基部和近端部各有l个红褐色斑,后翅发达。雄虫阳茎背面均匀隆起,雌虫的“Y"形骨片两侧臂末端钝圆,两侧臂间隔约等于两侧臂宽之和。 生活习性:在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一年发生4一12代。在我国省,一年4一5代,第一代和第四代的历期为42 d一52d,第二代和第三代的历期为38 d一40d。成虫于4月中、下旬开始交尾产卵,雌虫每天产卵2一3粒,在适宜条件下雌虫一生产卵多达576粒。幼虫在寄主蛀食为害,经历4龄。在25℃和相对湿度70%的条件下,卵期4 d一6.5d,幼虫期18.4 d一22d,蛹期8.3 d一14d,预蛹期3d,完成一个发育周期需34 d一40d。又据报道,在相对湿度70%的条件下,完成一个发育周期,在30℃下需26d,在21℃下需43d,在18℃下需96d。成虫寿命约7一8个月,最多达2年之久。米象发育的温度围为17℃一34℃,最适温度为26℃一31℃;发育的湿度围为相对湿度45%一100%,最适的相对湿为70%。 经济意义:严重为害各种谷物及种子、谷物加工品,还为害某些豆类、油料、干果和药材等。 分布:、、、、、、、、。 图1米象 1.成虫; 2.雄虫阳茎; 3.雌虫“Y”形骨片;2 3 1

储粮害虫防治复习过程

储粮害虫防治

储粮害虫防治 储粮害虫防治是做好粮食储藏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它对于巩固、发展与提高四无质量,确保储粮安全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实践证明防治储粮害虫必须认真贯彻执行“以防主,综合防治”的保粮方针,坚持“安全、经济、卫生、有效”的原则,把各种防治方法有机结合起来,实行全面地、系统地综合防治措施,才能确保储粮安全。 综合防治方法,包括:清洁卫生防治,检疫防治,习性防治,物理机械防治,化学药剂防治等。 ㈠清洁卫生防治 1、清洁卫生防治的范围: 防治范围非常广泛,包括从粮食收获、脱粒、整晒到入库、储藏、调运、加工、销售等各个流转过程,以及运粮工具包装器材,生产设备,储粮场所等都必须做好清洁卫生工作。 2、清洁卫生防治的方法: (1)清洁卫生: ①凡是存放粮食的仓、厂、店都要保持清洁。 ②器材室、装具修理间、饲料库、晒场等的卫生。 ③包装器材、用具、机械、运输工具等卫生。 ④粮油仓房坚持空一仓、清一仓。 (2)消毒工作: ①空仓消毒。

②加工厂消毒。 ③器材、用具消毒。 ④环境消毒。 (3)改造工作;在做好清洁、消毒工作的同时,做好仓厂内外环境的改造工作。 (4)隔离工作:在做好前三项工作以后,要防止害虫再度感染。 ①要严把入库粮食质量关,做到四分开。 ②储粮场所周围喷布防虫线。 ③虫粮、虫杂及时处理。 ④包装器材用具专仓保管,不能储入粮食仓房内。仓内检查的必须用具,应专仓专用。 ⑤工作人员在检查粮情时,先查无虫粮再查有虫粮防止人为传播。 ㈡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是利用高温或低温作用,破坏贮粮害虫生理机能,改变它的生活条件,使其死亡或抑制其生长发育与繁殖。 1、高温杀虫。 (1)日光曝晒法:曝晒不仅可杀虫,还可降低粮食水分。除大米、花生仁、豆类、粉类外,其余粮食均可曝晒。 (2)烘干杀虫法。 (3)蒸汽杀虫法。 (4)沸水烫杀法:多用于器具杀虫。粮食只有少数品种才能用此法,如染有豆象的蚕、碗豆。

储粮害虫的防治技术

储粮害虫的防治技术 常见的贮粮害虫有米黑虫、黄粉虫、玉米象、豌豆象、蚕豆象、绿豆象、麦蛾、谷蠧、螨类等。主要防治方法: 一、农业措施 1、密闭防虫。用坛、缸、囤等贮粮的,可用塑料薄膜封口,扎紧并用稀泥密封。密封后, 可利用粮食旺盛的呼吸作用,逐渐将氧气耗尽,造成一种缺氧后低氧状态,抑制害虫的繁殖,从而达到安全贮粮。 2、压盖防虫。主要用于防止蛾类害虫,尤其是麦蛾。将粮食压盖好,使蛾类成虫无法交尾 产卵,不能繁殖出幼虫危害粮食。压盖时间在新收的粮食入仓后立即进行。将晒干的沙子装入麻袋或塑料袋,平整地铺放在粮面上,使压盖严、紧、密、实。也可在平整的粮面上铺一层牛皮纸,纸上均匀压盖10厘米—15厘米的草木灰。 3、花椒防虫。用一个小布袋,内装10—15克新花椒,放入贮粮的坛内,若是用缸、囤贮 粮,可多放几袋,用盖盖好,可有效地防止害虫感染。 4、曝晒杀虫。曝晒是以太阳辐射热作用于虫体,破坏虫体组织和生活机能,使害虫致死。 同时曝晒还具有防潮、防霉的作用。小麦、玉米、豌豆、蚕豆等粮食有害虫可用此法。 选择炎热晴天,将粮置于容易升温的晒场上摊晒。要薄摊勤翻,使粮温上升到48℃左右,并在这种温度下持续翻晒3—4小时,然后将粮食趁热聚堆,以保持堆内高温,即可将害虫晒死或闷死,待粮温下降到接近大气温度时,再除去杂质和死虫,然后入仓。 二、化学措施 用于杀灭贮粮害虫的药剂要经过严格选择,必须具备两个重要条件:一是化学性质较稳定,不易爆炸和燃烧;二是能杀死多种害虫,没有残毒或残毒极微。目前农家使用的贮粮杀虫药剂主要是磷化铝。此药有粉剂和片剂两种。它能吸收空气中的水汽产生磷化氢毒气,对害虫产生高效的毒杀作用。 1、粮面施药法要求粮堆高度在3米以下。具体做法是先测量粮堆体积及仓房空间部位容积, 计算出用药总量。根据每个投药点粉剂不超过200克,片剂不超过300克的要求,计算出投药点。投药点应均匀布置在粮面上。每个投药点要放置不能燃烧的瓦钵、瓷盆等装药器皿。施药完毕后,密闭门窗,熏蒸结束放气后,及时清除药剂残渣。 2、布袋埋藏法主要用于散装粮堆。按每点施药量将药剂装入小布袋内。每袋装片剂30—45 克;装粉剂20—25克。施药由里向外,用投药器把药包投入粮堆或深埋。每个药包拴一根细麻绳,一端留在粮面外,以便熏蒸放气后,按麻绳标志取出药包。 3、气流熏蒸法主要是根据粮堆内气流状态,确定合理的施药部位,以提高药效。该法是用 塑料薄膜密封粮堆,采用低药量熏蒸。当平均粮温高于仓温3℃以上时,应在粮仓或粮堆下层施药;当平均粮温低于仓温3℃以下时,应在粮面施药;新入仓粮食各部位粮温接近,应采用均匀埋藏法,并在仓门及四角增加施药点。

常见重要储粮害虫41种(四)

常见重要储粮害虫41种(四) 31.四点谷蛾 :Tinea tugurialis Meyrick(图31) 分类地位:鳞翅目 (Lepidolptera) 谷蛾科 (Tineidae) 形态特征:体长~,翅展长~,灰褐色。头顶有一簇直丛毛。复眼黑色、无单眼。下梭形,翅端稍尖,翅面淡灰褐色,在外横线中央,有一黑斑点,中横线有一上、下并列的黑斑点,内横线近后缘有一大黑斑点。 生活习性:成虫在温带地区常于3月底至4月初发现。成、幼虫均喜栖息在粮仓墙基、堆垛边角、加工厂副产品库、有地脚粮的提升机底座等处。成虫爬行迅速,老熟幼虫常吐丝缀粉屑群集结茧化蛹越冬。 经济意义:主要以幼虫危害面粉、米糠、地脚粮、淀粉、药材等,是米、粉加工厂常见的储粮害虫。 分布:国内除西藏未发现外,其余省区均有发生。 图31四点谷蛾

32.粉缟螟P yralis farinalis Linnaeus(图32) 形态特征:成虫雄体长8毫米,翅展17毫米,雌体长11毫米,翅展25毫米。复眼黑褐色,表面有灰白色网状纹,具单眼。下唇须发达,伸向前方,喙发达约为下唇须长的4倍。前翅宽大呈三角形,近内横线和外横线处各有一白色波带状带纹,其中内横线的波状带纹中段略向外方凸出,内横线内方外横线为赤褐色,两横线之间为淡黄色,翅脉R3-5共柄,缺1A和3A。后翅淡黑色,也有不明显的白色波带状带纹,翅脉R S在中室外有一小段与S C+R1靠近,M2和M3共柄。 雄外生殖器抱握器呈片状末套形,外侧缘从端部至中段呈倾斜状。抱握器上着生短而稀疏的茸毛。囊形突较短,仅为抱握器长的1/6,爪形突不分裂,额形突出长,端部呈弯钩状,阳茎几乎与抱握器等长,其端部弯而尖。雌交配节横长方形,前棒较后棒长,交配囊长颈瓶形,囊内无交配刺,交配孔至阴道有一段骨化管道。 生活习性:一年发生1-2代,以幼虫在仓库上部木板、梁柱缝隙或地板、砖石、泥土下作强韧薄茧并潜伏其中越冬。越冬虫茧常聚集成团或连绵数尺不易剥落。越冬幼虫至翌春化蛹,成虫在6-10月相继羽化。成虫羽化后24-48小时即开始产卵。卵多产于粮粒或仓库包装品缝隙中,每雌平均产卵250粒。当温度在24-27℃、相对湿度89-100%时,每完成1代需41-45天。幼虫喜生活于高湿环境中以腐败食物为食,并吐丝辍粮粒作巢管居中为害。 经济意义:幼虫主要为害禾谷类、粉类、糠麸、花生仁、干果、

储粮害虫防治考试版

1、昆虫纲的主要特征:1)身体左右对称;2)成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3)整个体躯含有几丁质的外骨骼;4)体腔就是血腔; 2、科学意义上的昆虫是成虫期具有下列特征:1)体驱由若干个环节组成,这些环节集合成头、胸、腹3个体段。2)头部是取食与感觉中心,具有口器和触角,通常还有复眼和单眼。3)胸部是运动和支撑中心,成虫阶段具有3对足,一般还有2对翅。4)腹部是生殖与代谢中心,其中包括生殖系统和大部分的内脏,无行走用的附肢。 3、触角的类型:分三个部分:柄节、梗节、鞭节.根据鞭节构造不同可分为:1)刚毛状:触角短,基节与梗节较粗大,其余各节细似刚毛,如蜻蜓、蝉、叶蝉等的触角。2)线状:线状触角又叫丝状触角,细长,呈圆筒形,除基节、梗节较粗外,其余各节大小、形状相似,向端部渐细。线状触角是昆虫触角类型中最为常见的类型。3)念珠状:基节较长,梗节小,鞭节由多个近似圆球形、大小相近的小节组成,形似一串念珠。如白蚁、褐蛉等的触角。4)棒状:棒状触角又叫球杆状触角,结构与线状触角相似,但近端部数节膨大如棒。如蝶类和蚁蛉类的触角属于此类。5)锤状:似棒状,但触角较短,鞭节端部突然膨大,形似锤状。如郭公虫等一些甲虫类触角。6)锯齿状:鞭节各亚节的端部呈锯齿状向一边突出。如部分叩甲、芜菁雄虫等的触角。7)栉齿状:鞭节各亚节向一侧显著突出,状如梳栉。如部分叩甲和豆象雄虫的触角。8)羽状:又叫双栉状,鞭节各节向两侧突出呈细枝状,枝上还可能有细毛,触角状如鸟类的羽毛或形似篦子。如很多蛾类雄虫的触角。9)肘状:又叫膝状或曲肘状,其柄节较长,梗节小,鞭节各亚节形状及大小相似,在梗节处呈肘状弯曲。如蚁类、蜜蜂类、象甲类昆虫的触角。10)环毛状:除柄节与梗节外,鞭节部分亚节具一圈细毛。如雄性蚊类与摇蚊的触角。11)具芒状:鞭节不分亚节,较柄节和梗节粗大,其上有一刚毛状或芒状触角芒。为蝇类所特有。12)鳃状:鞭节端部几节扩展成片,形似鱼鳃。如金龟子的触角。 4、眼:单眼、复眼、背单眼、侧单眼 5、口器:上唇、上颚、下颚、下唇、舌。取食固体食物为咀嚼式口器,取食液体食物为吸收式口器。咀嚼式口器是最基本和原始的类型。咀嚼式→吸收式:刺吸式、锉吸式、虹吸式、舐吸式、捕吸式、刮吸式。 8、体壁:壳聚糖(几丁质)昆虫表皮具有高度抵制水分蒸发作用的特性,主要因为表皮中有蜡层。9、多数昆虫的心脏仅局限于腹部内,少数昆虫如蜚蠊和铗尾虫等的心脏伸达胸部内。它是保持血液在体内循环的主要器官。10、血液的功能作用:止血作用、免疫作用、吞噬作用、成瘤作用、包被作用、溶菌作用、解毒作用、阻止天敌捕食、贮存营养和运输作用、机械作用。13、排泄的功能:1)保持昆虫体内清洁的生理环境;2)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3)保持昆虫血液正常的渗透压及化学组成。14神经系统的功能 1)与周围环境联系,对环境的刺激作出反应。2)各组织器官的协调统一。15、神经系统的来源及基本单位来源:外胚层,组成单位:神经元(由神经细胞体和细胞体上发出的神经纤维组成。)16、轴突传异:静电电位(外正)→动作电位(外负)→静息电位(外正)端丛受刺激→突触前膜释放传递物→ACH→突出间隔→作用于突触后膜ACH受体并与受体结合→突触后膜兴奋→ACHE→抑制兴奋。17、杀虫剂对神经系统的影响:很多高效杀虫剂都是神经毒剂,其作用机制主要包括3方面。(1)对轴突传导的影响,滴滴涕和拟除虫菊酯主要作用于轴突传导。滴滴涕分子能嵌入轴突膜上Na+通道,从而延缓轴突的去极化和Na+通道的关闭时间,表现重复的动作电位,产生中毒症状。(2)对乙酰胆碱受体的影响,烟碱、箭毒、沙蚕毒素等能与突触后膜上Ach受体产生抑制作用,阻断了Ach与受体的结合,冲动不能传导,使昆虫死亡。(3)对乙酰胆碱酯酶的影响,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都是AchE的抑制剂,它们能像Ach那样与AchE结合,但结合以后不易水解,酶解作用受阻,造成突触部位Ach大量积聚。昆虫中毒以后,表现出过度兴奋,随之行动失调,麻痹死亡。18、脑的神经分泌细胞:特点:a、具有神经细胞的特点,传递神经冲动。b、具有分泌细胞的特点,分泌促前胸腺激素(PTTH)或促蜕皮激素。功能:a、激发其它内分泌器官分泌有关激素; b、与其它分泌器官相互作用,可产生其他激素。c、PTTH影响蛋白质的合成,刺激各种RNA的合成作用。19、咽侧体功能:是分泌保幼激素的中心,当咽侧体受到PTTH刺激,即分泌保幼激素(JT)20、内激素:经血液运送到靶器官,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互相作用,调节和控制昆虫的生长、发育、变态、滞育、交配、两性异态,多态现象以及一般生理代谢作用。外激素:是由一种昆虫个体的分泌腺体所分泌到体外,能影响同(异)种其他个体的行为,发育和生殖等的化学物质,具有刺激和一直两方面的作用。21、孵化:胚胎发育完成后,幼体破壳而出的过程。鳞翅目幼体、蜻蜓稚虫、直翅目幼体、半翅目幼体22、变态:昆虫的个体发育过程中,特别是在胚后发育段要经过一系列的变化。不完全变态:半变态、渐变态、过渐变态,完全变态:复变态。23、脱皮:昆虫自卵中孵化出来后随着虫体的生长,经过一定时间,重新形成新表皮而将旧表皮脱去的过程叫脱皮,脱下的皮叫蜕。生长蜕皮、变态蜕皮、生态

储粮害虫的防治方法

储粮害虫得防治方法 一、储粮害虫防治得原则 在粮食储藏得全过程中,自始至终虫害问题都应随时加以注意。稍有疏忽,就可能导致害虫大量繁殖为害造成损失。因此在储粮害虫防治工作中我们应当遵循一个原则就就是"预防为主",理由很简单,因为在粮食储藏过程中,不能等到害虫已经严重发生,粮食已经受到重大损失时再去除治。而应当就是对无虫粮注意采取防虫措施,防止害虫侵入粮食繁殖为害。对于发现有少量害虫得粮食,应根据情况,尽早采取措施、彻底除治害虫,使它不会大量繁殖为害,这样,也就起到了防得作用。 防治储粮害虫得方法有很多种,包括物理机械防治法,即利用害虫习性进行防治得习性防治法;利用化学药剂防治得化学防治法与利用生物进行防治得生物防治法。其中有些方法很适合防治农村储粮害虫使用。我们防治储粮害虫不应只依靠一种方法,而应根据时间、条件将各种适宜得方法恰当地配合起来使用,使我们能够用最少得人力、物力即可达到有效得防治得目得,在选用防治方法时,应应注意对人得安全性。也就就是说储粮害虫得防治应采用综合治理得措施,应采用安全、经济、有效得方法。 二、物理机械防治方法 物理机械防治就是利用一些物理得方法直接杀死储粮害虫,或恶化储粮害虫得生活环境,抑制储粮害虫得发生发展,或用机械方法将害虫与粮食分开,防止或减轻害虫为害得一种方法,以达到确保粮油安全得目得。 储粮害虫得生活环境中,有三个重要因素。一就是温度,二就是湿度,三就是空气。利用改变这三种因素,使它不适合储粮害虫得生活,或使害虫死亡,就可以达到杀死或抑制害虫危害储粮得目得。 物理防治得方法很多,如利用高低温杀虫,利用电离辐射杀虫,利用压盖密闭方法杀虫,利用改变空气成分即气调方法杀虫,利用真空或高压杀虫,利用光能、声音杀虫等。以上许多方法中,有些方法很适合在农村得条件下使用,例如粮食趁热入仓密闭杀虫,"套囤"防治豌豆象,"泥麦堆密封防治麦类害虫"与密封自然降氧杀虫等方法。在第三章"粮食入仓"一段中作为粮食入仓时得处理方法已详细叙述,这里只对未叙述得方法加以介绍。 (一)利用高低温杀虫

储粮害虫的防治方法

储粮害虫的防治方法 一、储粮害虫防治的原则 在粮食储藏的全过程中,自始至终虫害问题都应随时加以注意。稍有疏忽,就可能导致害虫大量繁殖为害造成损失。因此在储粮害虫防治工作中我们应当遵循一个原则就是"预防为主",理由很简单,因为在粮食储藏过程中,不能等到害虫已经严重发生,粮食已经受到重大损失时再去除治。而应当是对无虫粮注意采取防虫措施,防止害虫侵入粮食繁殖为害。对于发现有少量害虫的粮食,应根据情况,尽早采取措施、彻底除治害虫,使它不会大量繁殖为害,这样,也就起到了防的作用。 防治储粮害虫的方法有很多种,包括物理机械防治法,即利用害虫习性进行防治的习性防治法;利用化学药剂防治的化学防治法和利用生物进行防治的生物防治法。其中有些方法很适合防治农村储粮害虫使用。我们防治储粮害虫不应只依靠一种方法,而应根据时间、条件将各种适宜的方法恰当地配合起来使用,使我们能够用最少的人力、物力即可达到有效的防治的目的,在选用防治方法时,应应注意对人的安全性。也就是说储粮害虫的防治应采用综合治理的措施,应采用安全、经济、有效的方法。 二、物理机械防治方法 物理机械防治是利用一些物理的方法直接杀死储粮害虫,或恶化储粮害虫的生活环境,抑制储粮害虫的发生发展,或用机械方法将害虫与粮食分开,防止或减轻害虫为害的一种方法,以达到确保粮油安全的目的。 储粮害虫的生活环境中,有三个重要因素。一是温度,二是湿度,三是空气。利用改变这三种因素,使它不适合储粮害虫的生活,或使害虫死亡,就可以达到杀死或抑制害虫危害储粮的目的。 物理防治的方法很多,如利用高低温杀虫,利用电离辐射杀虫,利用压盖密闭方法杀虫,利用改变空气成分即气调方法杀虫,利用真空或高压杀虫,利用光能、声音杀虫等。以上许多方法中,有些方法很适合在农村的条件下使用,例如粮食趁热入仓密闭杀虫,"套囤"防治豌豆象,"泥麦堆密封防治麦类害虫"和密封自然降氧

储粮害虫防治

储粮害虫防治 储粮害虫防治是做好粮食储藏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它对于巩固、发展与提高四无质量,确保储粮安全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实践证明防治储粮害虫必须认真贯彻执行“以防主,综合防治”的保粮方针,坚持“安全、经济、卫生、有效”的原则,把各种防治方法有机结合起来,实行全面地、系统地综合防治措施,才能确保储粮安全。 综合防治方法,包括:清洁卫生防治,检疫防治,习性防治,物理机械防治,化学药剂防治等。 ㈠清洁卫生防治 1、清洁卫生防治的范围: 防治范围非常广泛,包括从粮食收获、脱粒、整晒到入库、储藏、调运、加工、销售等各个流转过程,以及运粮工具包装器材,生产设备,储粮场所等都必须做好清洁卫生工作。 2、清洁卫生防治的方法: (1)清洁卫生: ①凡是存放粮食的仓、厂、店都要保持清洁。 ②器材室、装具修理间、饲料库、晒场等的卫生。 ③包装器材、用具、机械、运输工具等卫生。 ④粮油仓房坚持空一仓、清一仓。 (2)消毒工作: ①空仓消毒。 ②加工厂消毒。 ③器材、用具消毒。 ④环境消毒。

(3)改造工作;在做好清洁、消毒工作的同时,做好仓厂内外环境的改造工作。 (4)隔离工作:在做好前三项工作以后,要防止害虫再度感染。 ①要严把入库粮食质量关,做到四分开。 ②储粮场所周围喷布防虫线。 ③虫粮、虫杂及时处理。 ④包装器材用具专仓保管,不能储入粮食仓房内。仓内检查的必须用具,应专仓专用。 ⑤工作人员在检查粮情时,先查无虫粮再查有虫粮防止人为传播。 ㈡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是利用高温或低温作用,破坏贮粮害虫生理机能,改变它的生活条件,使其死亡或抑制其生长发育与繁殖。 1、高温杀虫。 (1)日光曝晒法:曝晒不仅可杀虫,还可降低粮食水分。除大米、花生仁、豆类、粉类外,其余粮食均可曝晒。 (2)烘干杀虫法。 (3)蒸汽杀虫法。 (4)沸水烫杀法:多用于器具杀虫。粮食只有少数品种才能用此法,如染有豆象的蚕、碗豆。 2、低温杀虫:储粮害虫具有较强的耐寒性,所以低温杀虫必须掌握三个原则:一是低温的强度要大;二是作用的时间要长;三是在未趆冬之前进行。 (1)仓外簿摊冷冻法。 (2)仓内通风冷冻。

仓储害虫大全附防治方法

本章重点容:象甲和豆象甲类(△:玉米象、米象、谷象;蚕豆象、豌豆象、绿豆象);谷蠧、谷斑皮蠧;谷盗类(△:赤拟谷盗、杂拟谷盗、锯谷盗、长角扁谷盗、大谷盗);蛾类(△麦蛾、印度谷螟、一点谷螟、粉斑螟蛾、米黑虫);螨类(腐嗜络螨)。 上述各主要储粮害虫(害螨)的形态特征、分布及为害、生活史和习性、预测预报及其综合防治方法。 储粮害虫指在粮仓、加工及运销过程中为害贮藏粮食、油类、豆类等及其加工品的害虫(螨),亦称仓库(储)害虫。至今全世界已定名的储粮害虫(螨)约600多种。我国的储粮害虫有383种,其中昆虫纲242种,螨类141种,专门为害粮食的约有30多种,包括一些重要的国、外检疫对象。据统计,全世界储粮害虫造成的损失约为5-10%。它们不仅直接食害粮食造成数量上的损失,同时还混入大批排泄物和分泌物(虫皮、虫尸、虫粪等)、吐丝连缀粮粒等污染粮食,引起粮食发热和霉变造成粮食品质及营养价值的降低,甚至无法食用或有毒;降低种子发芽率;在国际贸易中降低收益及国家外贸声誉等。因此,大力防治储粮害虫,保证粮食不受虫害和安全储藏,是关系“米袋子”和国泰民安的大事,在目前国家粮库扩容、规模化、规化的形势下,更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和现实意义。 储粮害虫的发生为害(生态)及防治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 1、种类多,分布广泛,为害场所多样。大多害虫、害螨为世界性害虫,其活动场所包括动、植物及产品仓库、加工厂、运输工具、携带者及载体,甚至如图书馆、博物馆、药店、食品店、厨房等。 2、食性广。一般皆多食性,蚕豆象、豌豆象等例外; 3、生态系基本封闭,环境稳定↓↓(1)食物充足,运动器官退化;(2)天敌种类及数量少;(3)小气候较稳定;(4)储粮干燥。 4、为害方式多样(蛀食、剥食、侵食、缀食),不易被发现,与粮食理化性状等关系密切↓↓防治困难; 5、传播方式主要以人为传播(如仓、厂日常清洁、消毒管理不善、调运检疫不力)为主,自然传播为次(包括主动传播—自行飞传;被动传播—由鼠类、昆虫、鸟类等携播); 6、繁殖力强。生活周期短,繁殖期长,且多无越冬现象(大多仓虫被认为来源于亚热带,一般不具有滞育习性,对低温缺乏抵抗力); 7、抗逆性及耐饥力强。如大谷盗能耐饥2年,皮蠹类能耐饥3-4年,谷斑皮蠹的休眠体能耐饥8年。 依据发生为害特点,储粮害虫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依取食粮粒的程度可分为 1、初期性害虫。凡在仓中发生最早、能为害整粒原粮的均属此类,如我国最重要的三大储粮害虫—玉米象、谷蠹和麦蛾等; 2、后期性害虫。凡在仓多发生在初期性害虫之后、只能为害初期性害虫吃剩的碎粮、粉屑的害虫种类,如锯谷盗、长角扁谷盗、印度谷螟等; 3、中间性害虫。既能为害整粒原粮,又能为害碎粮、粉屑的害虫种类,如赤拟谷盗和杂拟谷盗等。 (二)依粮层为害位置可分为 1、自上层及外表至下层及部。是蛾类幼虫具有的特点,因其成虫体型大、柔软、善飞,一般具正趋光性,适于在上层及外表活动产卵。 2、自下层至上层。是甲虫类具有的特点,因其个小、体硬、善爬行,一般具负趋光性,粮食下层较黑暗且易于隐匿。 3、自外表至部。是螨类具有的特点,因其个小、体软,喜向外爬。 (二)依为害场所可分为 1、不能在仓繁殖,必须依赖仓外田间食物繁殖,但幼虫可随寄主带入仓完成发育,如豌豆象。 2、兼在田间和仓繁殖为害。如绿豆象、米象、麦蛾等。 3、仅能在仓繁殖为害。绝大多数储粮害虫如此。 第一章初期性害虫

常见的储粮害虫

常见的储粮害虫

————————————————————————————————作者:————————————————————————————————日期:

常见的储粮害虫 一、储粮害虫的变态和世代 储粮害虫包括了昆虫和螨类两大类。储粮害虫的一生中要比过一系列的形态变化,在变化的各个阶段,有的形态守全不相同,这种形态变化我们叫它变态。很多地区的农村中,对养蚕都十分熟悉。在蚕的一生中有四种虫态,首先由蚕子也就是蚕卵孵化出幼蚕,我们叫它幼虫,当幼蚕经过几次脱皮长大以后就会结茧变成蚕蛹,然后由蛹羽化出蚕蛾,这时我们叫它作成虫。这种在昆虫的一生中像蚕一样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种虫态的变化,我们叫它完全变态,完全变态的幼虫和成虫的生活习性有可能完全不同。像蚕一样,蚕吃桑叶,而成虫蚕蛾什么也不吃。但有一些种类的储粮害虫,如甲虫类害虫等它们的幼虫和成虫都危害粮食。 另外一类储粮害虫,它们一生中只有卵、幼虫和成虫三个虫态,没有蛹期,我们叫综不完全变态。由于这种变态的幼虫和成虫在形状和食性方面,基本相同,我们管这种幼虫叫"若虫"。成虫和若虫的差别,主要是若虫滑生翅和生殖器官没有成熟。 由于储粮害虫有形态变化,就使得粮食中的储粮害虫看上去更五花八门,有不同种类的幼虫、蛹、甲虫、蛾子还有螨类。 储粮害虫在发育过程中,从成虫产下卵到孵化出小的幼虫所经过的时间叫作"卵期",幼虫从卵中破壳出来叫作"孵化"。刚从卵孵化出来的幼虫,叫作"第一龄"的幼虫,经过一次蜕皮后变为"二龄"幼虫,以后每蜕一次皮,虫龄就增加一龄,每两次蜕皮之间的时间叫"龄期"。幼虫长大后,停止取食、不再生长时,叫作"末龄幼虫"或"老熟幼虫"。老熟幼虫再经过蜕皮变成蛹时叫作"化蛹",幼虫从孵化到化蛹经过的时间叫"幼虫期"。成虫由蛹壳中脱壳出来,或是老熟的若虫又经过一次蜕皮变成成虫的过程,都叫作"羽化"。化蛹到成虫出现的时间,我们叫它"蛹期"。不完全变态的储粮害虫,没有蛹期,它们从若虫最后一次蜕皮,直接变成成虫。成虫从"羽化"出来到死亡为止,称作"成虫期"。 储粮害虫从产出的卵变化到成虫,到再次产卵繁殖,叫作一个"世代"。有些害虫如豌豆象一年只完成一代的称为"一年一代"。有些害虫一年可能发生两代或多代。粮食中生了害虫,我们往往会看到有成虫、有幼虫、也有蛹,仔细检查,也会发一有卵。这种各个虫态同时存在的情况,我们叫它"世代重叠"。一种害虫在一年中成长发育的情况我们叫它'年生活史"。 储粮害虫种类不同,一年发生的代数也不相同,如豌豆象,一年只发生一代。但为害多种豆类的绿豆象和为害多处禾谷类粮食的玉米象,它们一年可发生多代。储粮害虫一年中发生的代数与气温和粮温有直接关系。同一种害虫在南方炎热地区发生的代数比在北方寒冷地区发生的代数要多。我们利用控制粮熳的方法就可以控制储粮害虫的繁殖,使它们发生尽量少的代数,甚至于不能正常发育繁殖。 二、储粮害虫类型的区分 储粮中的害虫有两大类,一类是昆虫,一类是和蜘蛛同类的螨类。

部分储粮害虫高清图

锈赤扁谷盗 成虫特征 体长约2毫米,比长角扁谷盗稍大些。形态特征与长角扁谷盗相似,但有如下主要区别。触角较短,雌、雄两性的触角均为念珠状;前胸背板呈倒梯形,后缘明显地比前缘为短。 形状和长角扁谷盗对比 栖息场地和习性 栖息场地和习性与长角扁角盗相似。 生活周及各发育阶段的形态 锈赤扁谷盗生长繁殖的最适温度为35℃。在温度32℃和相对湿度90%条件下,完成其生活周约需25天。 卵—形态特征和发育情况与长角扁谷盗相似。 幼虫—形态特征和发育情况与长角扁谷盗相似,但腹部末端的臀叉的两臂向内弯曲。幼虫一般要脱皮四次才能老熟,幼虫化蛹前不结茧。 蛹—形态特征和发育情况与长角扁谷盗相似。 成虫—锈赤扁谷盗和长角扁谷盗同属于扁甲科,扁谷盗属,它们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很相似。 谷蠹 体长约3毫米,圆筒形,红褐色至黑褐色,略有光泽。头生在前胸下面,从背面不能看到,也即头被前胸背板所掩盖。前胸背板上方有许多小瘤突。鞘翅长,上有很深的刻点行。 谷蠹成虫背面 谷蠹以成虫越冬,越冬场所是发热的粮堆或仓库木板。第二年4月,越冬的成虫开始活动,一般在7月产生第一代成虫,8、9月产生第二代。此时谷蠹已大量繁殖,危害严重。

谷蠹是我国重要储粮害虫之一,危害各种储藏的粮食。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由谷蠹所造成的储藏谷物的重量损失要比玉米象或谷象大得多。谷蠹幼虫是蛀食性的,在粮粒内部发育,被害的粮粒被蛀成空洞。谷蠹还有钻蛀木头的习性,喜欢在木板内潜伏、化蛹,对仓库木质结构有严重的破坏。 玉米象 身体长3.0到4.0毫米,圆筒形,赤褐色或黑色,无光泽。翅上有4个颜色较浅的黄色斑点。头部明显伸长成象鼻状。 成虫在谷粒外面生活,以粮粒为食。雌虫产卵时,先在粮粒一端用其“鼻”凿一小孔,然后在孔内产一粒卵。卵孵化为幼虫,即在粮粒内蛀蚀并逐渐蛀入内部。其卵、幼虫、蛹均在一粒粮食中发育,直至变为成虫爬出粮粒。成虫能飞,爬得很快,有假死性。到冬天,成虫爬到粮仓外面,在向阳处的石块、垃圾、树皮等底下越冬。来年春天,在仓外越冬的成虫爬回到仓库,继续危害储藏的粮食。玉米象是重要的第一食性储粮害虫,又叫蛀蚀性储粮害虫,危害稻谷、麦类、高粱、玉米以及油料、薯干、中药材、粮食制品等储藏物,是我国头号储粮害虫。赤拟谷盗 体长约3到5毫米,长椭圆形,颜色较深,褐黑色或锈赤色,稍有光泽。鞘翅上有纵行刻点。 赤拟谷盗成虫背面 成虫能飞,在气温高的环境里更善飞。一年发生4到5代,常以成虫越冬。成虫有假死性。 赤拟谷盗是我国最常见的一种储藏物害虫,危害稻谷、小麦、大麦、大米、小米、面粉、挂面、玉米、高粱、豆类、油料以及中药材、中成药、干果、酒曲等储藏物。以面粉受害最为严重。 锯谷盗 体长2.0-3.5毫米,扁平,棕褐色。胸部两侧各有 6个锯齿,所以又叫锯胸谷盗。锯谷盗是重要第二食性害虫(又叫次食性害虫),喜欢吃破损的谷粒以及谷物碎屑及粉末,往往在玉米象等危害发生后相继发生。可在稻谷,小麦,玉米,高粱,面粉以及仓库缝隙等处发现。 成虫爬得很快,并有向上爬的习性,很少飞翔。由于身体扁平,所以容易钻入仓库缝隙和打包不紧的包装内。成虫可活6个月到3年,锯谷盗对杀虫剂有抗药性,是不易“根除”的储粮害虫之一 咖啡豆象 体长3—4毫米,椭圆形,暗褐色。鞘翅上有成行细而密的刻点,表面密生黄褐色细毛,并形成有规则的圆形花斑。 成虫善飞,能跳,有假死性。咖啡豆象的适应能力较强,产卵较多。随着粮食贸易的增长和调运的频繁,此虫可进行远距离传播。 咖啡豆象不仅危害储藏的玉米、面粉、干果、甘薯片等储藏物品,而且严重加害中药材,是我国中药材的主要害虫。在咖啡产区,它是咖啡豆的主要害虫。据调查,有近50种中药材受到咖啡豆象的危害,其中以麦冬、党参、防风、山药等危害尤为严重,有些甚至把这些中药材蛀蚀一空,而丧失其药用价值。 绿豆象 体长约4毫米,椭圆形。体色不一,有“淡色型”和“暗色型”之分,但数目较多的是背面颜色大部分为褐色的“淡色型”绿豆象。复眼大,凸出。雄虫触角大而明显,为梳子状。

防治储粮害虫 粮油高级保管员培训资料

20080615 pm 第四节防治储粮害虫 【学习目标】 通过本节学习和训练,能够制定科学的磷化氢熏蒸方案,熟悉其它熏蒸剂防治储粮害虫的使用方法。 一、制定磷化氢熏蒸杀虫方案 【操作步骤】 (1)检查和分析粮情。 (2)检查和分析环境情况。 (3)根据粮情和环境情况的检查和分析结果,确定施药剂量和施药方法。 (4)确定密闭方法。 (5)确定熏蒸期间检查仓内PH3浓度的方法。 (6)如果采用PH3环流熏蒸,需制定补药方案。 (7)确定参与熏蒸的必须人员。 (8)确定熏蒸效果的检查方法。 【注意事项】 (1)检查和分析粮情、环境情况时,必须检查粮食的种类、数量、水分、杂质、粮堆体积、“三温”、“三湿”、害虫种类和虫态及可能的抗性。 (2)计算用药量,确定熏蒸方式 (3)采用PH3环流熏蒸必须按照《PH3环流熏蒸技术操作规程》规定的流程进行操作。【相关知识】 (一)熏蒸前的基本情况调查 1.熏蒸前了解熏蒸仓房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 (1)对准备熏蒸的仓房或粮堆(垛)的密封条件进行了解或气密性测试,用压力半衰期的方法检测仓房的气密性,达到要求后方可熏蒸。 (3)检查拟熏蒸的仓房或粮堆(垛)与居住区、办公区或牲畜养殖区的距离是否符合安全要求。按《粮油储藏技术规范(试行)》的要求,磷化氢熏蒸时必须保留20m的安全距离。 2.熏蒸前了解有关粮情 (1)检查和分析粮情、环境情况时,需要检查粮食的种类、等级、数量、水分、杂质、粮堆体积。 (2)了解粮堆(垛)的温湿度。 (3)了解粮堆(垛)的害虫种类、虫态、密度、来源及其分布情况,了解以前熏蒸效果的情况,有条件可测定害虫的抗性。 (4)检查拟熏蒸或粮堆(垛)内部机械设备情况。 3.熏蒸前需要掌握的其他情况 (1)掌握熏蒸操作及熏蒸期间的天气情况。 (2)熏蒸过程中的安全防护情况,如消防、医疗、救护等情况。 (二)确定施药量和施药方法

储粮害虫防治讲义

防治害虫讲义 一、储粮害虫的防治技术 是以防治方针和原则为指导,根据储粮害虫与储粮对环境条件的不同要求,采取人为地创造、改变对储粮有利,对储粮害虫不利的环境因素,从而控制储粮害虫的发生,发展,确保储粮安全。 二、害虫的传播途径 储粮生虫的根本原因是害虫的传播所致,因此做好储粮害虫的防治工作,必须掌握害虫的活动规律,并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来杜绝害虫的传播或发生。 其传播途径主要有: 1、害虫自身的传播。 2、借助风力传播。 3、随其动物活动传播。 4、随着粮食传播。 5、随人的活动传播。 6、从仓、厂的机具、器材或装运工具中传播。 7、从空仓和加工车间传播。 规范部分 一、储粮害虫的检查 1、检测期限 粮温低于15C时每月检测1次,粮温在15C--25C时,15天内至少检测1次,粮温高于25C时,7天内至少检测1次,危险虫粮处理后的3 个月内,每 7 天至少可检测 1 次。 2、采样方法 散装粮和包装粮分别按以下方法采样。

(1)散装粮采样方法采样点设置:仓房四角、柱周围、仓门内、人员进出口、排风扇口、通风道口、温度异常变化点和曾发生过害虫的部位各设 1 点,墙的长设两点,短边设1点,每点距墙0.10m— 0.5m,按粮堆大小应在粮面中部区域设 3 — 10 点。 在每一采样点处分层采样,表层采样设置在粮面至 0.5m 之间,粮堆内采样层按粮高度设定,粮堆高 3m以下设1个采样层,粮堆高3m-6m设 2个采样层,粮堆高度超过6m的适当增设采样层,每层采样不少于 1 kg o (2)包装粮采样采样点设置:以货位为取样单位,根据包装物总包数确定采样比例, 500包以下的取 10个采样包。 500包以上的按 2%确定采样包,采样包最多不超过 500包,分区分层确定采样包位置,外层适当多设采样点。 采样:首先检查包外害虫数,再扦取包内样品,必要时可拆包或倒包采样,花生、蚕虫等大粒粮食和油料应拆包采样,每包采样不少于 1 kk,每包样品作为一个检测点的样品,当包处活动害虫密度(头/包)头数大于包内活的害虫密度(头 /包)头数时,将包外害虫密度(头 / 包)头数视为该点害虫密度(头 / 包)头数。 (3)、检测方法可采用筛检和诱捕检测。筛检:采用虫筛筛出粮粒外部的害虫并计数,必要时按照相关规定检 测粮粒内部害虫。 诱捕检测:适用于储粮害虫的预测预报。检测粮粒外部害虫时,采用筛检方法,对样品逐个进行害虫筛检,筛下物和筛上活的害虫进行计数,经每千克样品中活的害虫头数表示该点害虫密度,检测谷蠹、玉米象等蛀食性害虫,对外贸易有特殊要求时,可按照相关规定检测粮粒内部害虫,检测粮粒内部害虫时可采用剖粒法、漂浮 法、X射线法等。 (4)、器材和场所害虫检测方法 装具和其他器材按2%--5%比例抽样检测,以件计算活的害虫头数。 空仓、货场或铺垫苫盖物等,选易发生害虫点检测,每点选 1 〃,以每平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