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评审检查表.doc

最新评审检查表.doc

最新评审检查表.doc
最新评审检查表.doc

附件9 A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检查表

3C汽车内审工厂审查检查表(精制研究)

参照优选# 1 3C 工厂检查的内审检查表 质保处 序号 标准条款号 质管QS 文件条款号 检查内容 检查记录 备注 1 1.1 质量处相关人员职责和相互关系 2 1.1 总检科职能描述是否齐全 3 1.1 管理科职能描述是否齐全 4 1.1 各类人员职责履行情况如何 5 1.2 抽查有关人员是否具备必要能力(总检、检验员) 6 2.2 是否制定了《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认证标志管理规定》及《产品监督管理办法》? 7 2.2 查阅程序文件,其内容是否覆盖了2。2 a )~c )规定 8 2.2 抽查质保处文件是否受控 9 2.3 查质量记录控制程序文件,是否对记录标识储存、保管、处理进行了规定,是否充分和适宜 10 2.4 抽查保存的质量记录及现场记录各三份,确认规定和实施的符合性;质量记录填写是否清晰、完整 11 3.1 是否制订了对供应商选择、评价和日常管理程序选择、评价准则和日常管理方法是否明确、适宜 12 3.1 是否按程序要求对供应商进行了选择、评定及是常 管理

参照优选# 2 内部质量体系审核检查表 质保处 SXD-Q –A 第 2 页共 4 页 序号 标准条款号 质管QS 文件条款号 检查内容 检查记录 备注 13 3.2 抽查、选择、评定的相关质量记录 14 3.2 是否制定了关键元器件和材料检测验证及定期确认检验程序,规定是否适宜 15 3.2 文件规定(合格检验规程)、抽查关键件(三份)检验记录确认其符合性和有效性 16 3.2 当由供应商进行检验时,是否对检验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17 3.2 关键件合格证明是否齐全、有效 18 5.1 是否制定了文件化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程序,规定是否适宜 19 5.2 是否按程序要求进行了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现场抽查认证产品按规定要求进行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 20 5.3 抽查总检入库记录(3份)、认证产品确认检验记录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21 6 查阅有关检验和试验设备相关规定,确认其能否保证检验和试验设备满足检验试验能力要求 22 6 现场观察(审查)检验人员是否按操作规程使用仪器设备

ISO9000现场审核检查表

中质协质量保证中心(QAC)质量管理体系现场审核检查指导清单 项目编号: 受审核方名称: 审核人员: 审核组长: 审核日期:

使用说明 1.本检查指导清单按主要活动和过程编制,为现场审核提供指导。 2.使用本清单时,审核组应结合审核计划的分工情况和组织的实际活动和过程,选用不同的清单内容。 3.在现场审核时,请审核员结合本清单的要求,按过程方法进行审核。应关注PDCA循环在过程的应用,以及每一个过程的输入和输出情况、与其他过程之间的接口和相互关系。 例如:对7.4采购过程的审核,可从以下方面考虑: 一、策划阶段: 1.采购过程所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目标制定是否合理?(5.4.1) 2.采购工作的流程(过程)是否明确,与其他过程(部门)之间的接口关系?(4.1、7.1) 3.是否规定了相应的职责权限,职责权限分配是否合理、充分?(5.5.1) 4.与接口过程(如设计过程、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部门之间通过什么方式进行沟通,信息传递是否及时、全面;部门内各岗位之间的信息沟 通是否及时、顺畅?(5.5.3) 5.对各岗位人员能力有哪些要求、人员能力要求是否适当?( 6.2) 6.是否确定了相关的过程控制文件和记录要求,包括选择、评价和重新评价供方的准则等?(4.2.3、4.2.4)

二、实施阶段: 1.是否按要求选择、评价和重新评价供方,查证相关的评价和评价所引起的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7.4.1) 2.对供方及采购产品控制的类型和程度是否与其对最终产品的影响程度相适应?(7.4.1) 3.采购信息(文件、实物、图样等)能否清楚地表述拟采购的产品(如产品名称、规格、型号、数量等基本信息)?(7. 4.2) 4.当存在下述情况,是否在采购信息中考虑到标准7.4.2中a/b/c条款的要求?(7.4.2) a)当进货检验的手段不完善,无法检验进货产品的质量时; b)对最终产品影响比较大,只有规定了产品、程序、过程和设备批准的要求或人员资格的要求或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才能确保所采购产品的质量保证要求时; 5.是否存在由于规定的采购要求不充分、不适宜造成的采购产品的不充分、不适宜?(7.4.2) 6.组织是否确定并实施进货检验及其他必要的活动,以满足采购要求?( 7.4.3) 7.当组织和顾客有现场验证要求时,组织在采购信息中对验证的安排和产品放行的方式作出规定。(7.4.3) 三、检查阶段: 1.是否确定了相应的监视和测量方法,按要求对此过程的实施进行检查?查证相关的检查记录。(8. 2.3) 2.是否对检查结果或数据进行收集、统计和分析?查证本过程目标的实现程度。(8.4、5.4.1) 四、改进阶段:

ISO13485内审检查表完整各部门

内审检查表 审核员:第 1 页共 10 页 受审部门总经理管理者代表日期 审核内容审核方法记录标准条款评价 查看体系文件判别是否符合标准规定符合 1按要求建立文件化的质量管理体系。查,符合标准规定。 质量管 2质量管理体系覆盖的产品范围。4.1检查是否相符。覆盖的产品范围符合符合理体系总要求查,文件齐全符合检查是否齐全。3质量管理体系各层次的文件。

符合有没有删减部分,如有则记录4质量管理体系的删减。有删减合理 查文件目录判别各级文件是否齐全。公司应建立并保持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1查,各级文件齐全符合抽查三份文 件是否相符 查目录,判别是否能满足生产经营的符合保存的医疗器械的法律、法规。文件 24.2.1满足生产经营的需求需求要求总则3对每一型号的医疗器械建立并保持一套技术文档抽查一套技术文档,检查是否正确、相关技术文件符合 齐全、清晰,符合生产要求。。 质量手册应包括以下内容:符合阐明企业质量管理体系 4.2.2质量检查质量手册,查有没有阐明企业质符合 1) 清楚的阐明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覆盖的范围。含包范围,盖覆手册量管理体系覆盖范围,有无缺YY/T YY/T0287 专用要求内0287专用要求内容,有没有描述过程2) 应形成文件的程序或对其引用。符合容,有描述过程及其相及其相互作用。互作用。 3) 识别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所需过程及过程之间符合的相互作用的表述。有质量方针总经理对其建立和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承诺。1 通过查质量记录,作出判断的证据。符合 5.1 2总经理将满足顾客要求和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询问二个现场员工,作出判断明白满足顾客要求和法符合管理 承诺性传达给组织的成员。律、法规要求的重要性与领导层交谈,了解顾客要求和法律了解顾客要求和法律、 、法规传达情况以及顾客要求得到满法规传过情况以及顾客符合 1确保顾客的需求得到确定并予以满足。5.2 足的情况要求得到满足。 完全理解顾客和法律法以顾客为关 2应完全理解顾客和法律法规要求。抽查二份合同的执行情况。符合注焦点规的要求 1制定了质量方针,并已在相关层次中传达质量方检查有无质量方针,在办公室、生符合制定了质量方针5.3 针。产车间能否看到质量方针。 各层次人员对质量方针符合质量方针 2各层次人员对质量方针的理解程度询问二个员工。的理解1质量目标应与质量方针相一致,质量目标应是查目标与方针是否一致,查相关职查目标与方针一致 5.4 符合能部门有无自己的质量目标。可测量的,并应在相关职能和层次上展开。各职能部门对质量 目标抽查二个部门。各职能部门对质量目标的完成情况。 2策划符合的完成情况达标质量策划体现了质量管符合查质量策划文件。质量策划体现了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3 理体系的持续改进符合1最高管理者应确保企业内的职责、权限得到规查组织机构图和部门职责、权限。最高管理者已规定企业内的职责、权限。定。符合 5.5职责、权限和2最高管理者应指定管理者代表并明确其职责和查管理者代表的任命书和职责、权最高管理者指定管理者 代表,明确其职责和权符合限。权限。沟通限. 内审检查表 审核员:第 2 页 共 10 页

技术评审TechnicalReviewTR

第16章技术评审 技术评审(Technical Review,TR)的目的是尽早地发现工作成果中的缺陷,并帮助开发人员及时消除缺陷,从而有效地提高产品的质量。 技术评审的过程是SPP模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规范阐述了技术评审过程域的3个主要规程: ☆制定技术评审计划[SPP-PRO-TR-PLANNING]。 ☆正式技术评审[SPP-PROC-TR-FTR]。 ☆非正式技术评审[SPP-PROC-TRITR]。 上述每个规程的“目标”、“角色与职责”、“启动准则”、“输入”、“主要步骤”、“输出”、“完成准则”和“度量”均已定义。 本规范适用于国内IT企业的软件研发项目。建议拥护根据自身情况(如商业目标、研发实力等)适当地修改本规范,然后推广使用。 16.1 介绍 技术评审最初是由IBM公司为了提高软件质量和提高程序员生产率而倡导的。技术评审方法已经被业界广泛采用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它被普遍认为是软件开放的最佳实践之一。 技术评审能够在任何开发阶段执行,它可以比测试更早地发现并消除工作成果中的缺陷。技术评审的主要好处有: ☆通过消除工作成果的缺陷而提高产品的质量。 ☆越早消除缺陷就越能降低开发成本。 ☆开发人员能够及时地得到同行专家的帮助和指导,无疑会加深对工作成果的理解,更好地预防缺陷,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开发生产率。 可见技术评审有助于“提高质量、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符合软件过程改进的根本目的。 技术评审有两种类型: ☆正式技术评审(FTR)。FTR比较严格,需要举行评审会议,参加评审会议的人员比较多。 ☆非正式技术评审(ITR)。ITR的形式比较灵活,通常在同伴之间展开,不必举行评审会议,评审人员比较少。 理论上讲,为了确保产品的质量,产品的所有工作成果都应当接受技术评审。现实中,为了节约时间,允许人们有选择地对工作成果进行技术评审。技术评审方式也视工作成果的重要性和复杂性而定。 技术评审过程域有3个主要规程:“制定技术评审计划”、“正式技术评审”和“非正式技术评审”。如图所示。 图16-1:技术评审过程域示意图 技术评审的注意事项: ☆评审人员的职责是发现工作成果中的缺陷,并帮助开发人员给出消除缺陷的办法,而不是替开发人员消除缺陷。

2019最新评审准则内部审核检查表

内审员:审核日期:表格受控编号条款号检查内容检查记录检查结论 4.1机构4.1.1 1.检验检测机构的法人登记、注册证书(营业执照)文件是否由相关行政主管部门核发,是否处于有效期内:资质认定证书所用名称、地址是否与法人登记、注册文件一致:登记、注册文件中的经营范围是否包含检验检测、检验检测或者相关表述,是否有影响其检验检测活动公正性的诸如生产、销售等经营项目。 2.非独立法人检验检测机构,其所在的法人单位是否是依法成立并能承担法律责任;该检验检测机构在其法人单位内是否有相对独立的运行机制是否能提供所在法人单位对检验检测机构独立运作和承担法律责任的法人授权文件;如果所在法人单位的法定代表人不担任检验检测机构管理层的,是否由法定代表人对检验检测机构管理层进行授权。 3.检验检测机构是否具备承担法律责任的能力,在发生检验检测结果出现错误和其他后果时,能承担起经济赔偿责任 4.1.2 1.检验检测机构的组织结构图是否清楚表明了其管理体系的职责和相互关系,非独立法人的检验检测机构是否通过组织结构图表明了与其他部门的关系,说明其独立运作。 2.检验检测机构是否配备包括人员、设施、设备、系统及支持服务等与其检验检测能力相适应的资源。 3.检验检测机构是否设置质量管理、技术管理和行政管理的部门或岗位,清楚表达了三者之间的关系。 质量管理要求是否融入技术运作中,是否能控制技术运作有效运行,行政管理是否能为技术运作提供支持和服务。管理体系文件是否覆盖了《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能力评价检验检测机构通用要求》(RB/T214-2017)中质量管理、技术管理和行政管理的要求。 检验检测机构管理体系职责是否落实,质量管理、行政管理和技术管理之间关系是否明确,过程接口是否清晰,是否形成相互协调的系统的管理体系。

投标文件评审检查表

投标文件评审检查表 项目名称: 检查日期 序号评审内容评审方法确认备注一投标文件 1项目编号与名称□投标文件与招标文件项目编号、名称是否一致、正确、相符,标段是否清晰; 2投标人名称□投标人名称与营业执照、资质证书、银行资信证明等证明证书一致 3投标文件版式、 格式、文本格式 □投标文件版式、文本格式、字体、行数、图片是否模糊歪斜, 是否按招标文件要求格式编辑; □招标文件有版式、格式要求的部分是否采用要求版式、格式; 4投标文件目录□投标文件目录是否完整,页码是否更新 5投标文件的完整 性 □对照目录进行逐项检查 6投标内容□符合招标文件规定 7页码、页眉、页 脚、标题 □有无重页和缺页、页眉正确性; □检查页脚文字、页码连续性; □检查投标文件标题分配和组合条理性; 8报价□注意货币单位; □报价与组价文件的一致性、对应性;大小写是否一致; □只能有一个有效报价(按招标文件要去提交备选投标方案的除外); □投标报价没有大于最高限价; □投标报价说明描述与组价文件的相适应; □若二次优惠报价或提交降价函是否按招标文件要求装订或单独递送。 □纸质版、电子版、上传应都一致,格式符合; 9商务造价(预算 书) □预算书符合招标文件“预算书”的范围、数量,符合清单/ 预算编制的要求。 □清单描述与招标文件的对应性; □计算规则和清单规则是否符合规范; □造价文件的完整性,排序是否符合汇总表; □报价表及造价文件涉及的表格文件是否按照招标文件规定 填写,编制人、审核人、投标人是否按规定签字盖章。 □是否有偏高、偏低现象,所用工、料、机单价是否合理、准 确,是否有偏离市场或招标文件明确要求的,以免产生不平衡 报价。 □所用工、料、机单价是否有偏离招标文件明确要求的规格、 型号、数量 □“投标报价汇总表”、“工程量清单”采用Excel表自动计 算,数量乘单价是否等于合价(合价按四舍五入规则取整)。 □合计项目单价保留两位小数,总价必须大小写齐全。 10资质文件检查□顺序及完整性检查、有无复印不清楚或歪斜,检查证明材料是否齐全; 11营业执照、资质、 安全生产许可 证、开户许可证、 认证证书等 □营业执照,且经营范围与招标项目一致,注册资金和资质符 合法律法规和招标文件要求; □安全生产许可证、三体系认证、计量合格证等是否齐全并满 足招标文件要求; □开户许可证信息是否正确;

《技术评审》过程规范

《技术评审》过程规范 技术评审(Technical Review,TR)的目的是尽早地发觉工作成果中的缺陷,并关心开发人员及时排除缺陷,从而有效地提升产品的质量。 技术评审的过程是SPP模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规范阐述了技术评审过程域的3个要紧规程: ☆制定技术评审打算[SPP-PRO-TR-PLANNING]。 ☆正式技术评审[SPP-PROC-TR-FTR]。 ☆非正式技术评审[SPP-PROC-TRITR]。 上述每个规程的“目标”、“角色与职责”、“启动准则”、“输入”、“要紧步骤”、“输出”、“完成准则”和“度量”均已定义。 本规范适用于国内IT企业的软件研发项目。建议拥护按照自身情形(如商业目标、研发实力等)适当地修改本规范,然后推广使用。 16.1 介绍 技术评审最初是由IBM公司为了提升软件质量和提升程序员生产率而倡导的。技术评审方法差不多被业界广泛采纳并收到了专门好的成效,它被普遍认为是软件开放的最佳实践之一。 技术评审能够在任何开发时期执行,它能够比测试更早地发觉并排除工作成果中的缺陷。技术评审的要紧好处有: ☆通过排除工作成果的缺陷而提升产品的质量。 ☆越早排除缺陷就越能降低开发成本。 ☆开发人员能够及时地得到同行专家的关心和指导,无疑会加深对工作成果的明白得,更好地预防缺陷,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开发生产率。 可见技术评审有助于“提升质量、提升生产率、降低成本”,符合软件过程改进的全然目的。 技术评审有两种类型:

☆正式技术评审(FTR)。FTR比较严格,需要举行评审会议,参加评审会议的人员比较多。 ☆非正式技术评审(ITR)。ITR的形式比较灵活,通常在同伴之间展开,不必举行评审会议,评审人员比较少。 理论上讲,为了确保产品的质量,产品的所有工作成果都应当同意技术评审。现实中,为了节约时刻,承诺人们有选择地对工作成果进行技术评审。技术评审方式也视工作成果的重要性和复杂性而定。 技术评审过程域有3个要紧规程:“制定技术评审打算”、“正式技术评审”和“非正式技术评审”。如图所示。 图16-1:技术评审过程域示意图技术评审的注意事项: ☆评审人员的职责是发觉工作成果中的缺陷,并关心开发人员给出排除缺陷的方法,而不是替开发人员排除缺陷。 ☆技术评审应当“就事论事”,不要打击有失误的开发人员的工作主动性,更不准搞人身攻击(如讥讽、讽刺等)。 在会议评审期间要限制过多的争辩,以免白费他人的时刻。 技术评审过程域产生的要紧文档有: ☆整个项目的《技术评审打算》,模板见[SPP-TEMP-TP-PLAN]。 ☆《技术评审同通知》,模板见[SPP-TEMP-TR-NOTES]。 ☆《技术评审报告》,模板见[SPP-TEMP-TR-REPORT]。 ☆常用的《技术评审检查表》见[SPP-TEMP-TR-CHECKLIST]。 16.2 制定技术评审打算

安全检查表分析记录表.doc

阿塔卡涂料 (佛山 )有限公司 安全检查表( SCL )分析记录表 装置 / 设备 / 设施:储罐区 不符合标 序 检查项目 检查标准 准(产生偏 可能 严重 风险 风险 建议改进措 号 差)的主要 现有安全控制措施 性 S 度 R 等级 施 性 L 后果 1 管理制度和操 有效、张贴在现场 火灾、爆炸 日常检查,有制度和规程并 5 10 中等 作规程 2 严格执行,落实考核。 2 资料、年检情 资料齐全,按规定防 每半年监测一次,并有效、 5 5 可接受 况 雷监测 火灾、爆炸 1 合格。 现场消防设 日常检查,有管理规定并严 3 施、报警装置、 有效、醒目 火灾、爆炸 5 5 可接受 1 安全标志 格执行。 按照《石油化工静电 接地设计规范》 静电积聚, 定期检测,日常检查,有管 4 静电接地装置 ( SH3097-2000) 规 5 10 中等 定,接地电阻≤ 放电导致 2 100 理规定并严格执行。 爆炸 Ω,接地装置完好, 无生锈、老化现象

序 检查项目检查标准 号 阻火器、液位定期检查、检定,指5 示正确 计 装卸软管、泵、 使用材质正确、安装 完好、腐蚀量在允许6 管道、法兰和 范围、无泄漏,流速阀门 符合规定 7 使用工具不锈钢、铜制或木制 8 支承基础、周无裂纹、无沉降,整围环境洁 9 周边环境、火易燃物质或周边存在源火源 分析人员: 不符合标 准(产生偏 现有安全控制措施 可能严重风险风险建议改进措差)的主要性 L 性 S 度 R 等级施后果 蒸发量加 大,超量灌日常检查,有管理规定并严 2 5 10 中等 装,指示异格执行。 常 有状态标识和流向标志;有 泄漏,着火管理规定,流速已确定,每 2 5 10 中等 爆炸周检查有记录,有可燃气体 检测报警器。 产生火花,日常检查,有管理规定并严 2 3 6 中等 引起爆炸格执行。 泄漏、爆 3 3 9 做好沉降检炸,污染环日常检查、观测,做好记录。中等查和记录。境 引燃火灾 加强检查、定时巡查。 2 3 6 可接受 或爆炸 审核:分析日期: 20 年月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