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化委员会XXXX年国家标准项目立项指南资料
- 格式:doc
- 大小:41.00 KB
- 文档页数:5
天津市市场监管委关于印发2021年天津市地方标准立项指南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天津市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布日期】2021.04.08•【字号】•【施行日期】2021.04.0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正文市市场监管委关于印发2021年天津市地方标准立项指南的通知各委办局,各区市场监管局,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各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大力实施标准化战略,进一步推进“标准化+”行动计划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的要求以及《天津市地方标准管理办法(试行)》的有关规定,我委制定了《2021年天津市地方标准立项指南》(见附件),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组织做好地方标准申报工作。
附件:2021年天津市地方标准立项指南2021年4月8日(此件主动公开)2021年天津市地方标准立项指南为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大力实施标准化战略,进一步推进“标准化+”行动计划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的要求,以及《天津市地方标准管理办法(试行)》的有关规定,我委制定了《2021年天津市地方标准立项指南》。
一、立项原则(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紧紧围绕贯彻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要求以及2021年我市重点工作任务,聚焦于我市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和社会事业发展重大需求,满足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需要。
(二)经济合理,技术先进。
标准项目所包含的技术、方法先进适用,属于我市的自然条件、风俗习惯等特殊技术要求和地理标志产品,对我市经济、社会、生态建设具有支撑作用以及对对接新需求、服务新优势产业具有引领作用的通用技术要求。
(三)统筹兼顾,协调一致。
加强与国家标准体系及地方标准体系的衔接,标准项目应与现行有效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我市已有的地方标准协调配套,避免重复和矛盾。
《资产管理管理体系GB/T XXXX(ISO 55001) 应用指南》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一、任务来源国家标准《资产管理管理体系GB/T XXXX(ISO 55001) 应用指南》于2014年列入国家标准委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计划号为“20141485-T-424”,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组织起草工作。
二、目的和意义ISO已发布的资产管理系列标准包括3项,分别为:●ISO 55000 Asset management-Overview,principles andterminology●ISO 55001 Asset management -Management systems-Requirements●ISO 55002 Asset management -Management systems-Guidelinesfor the application of ISO 55001资产管理3项国际标准的内容代表了适用于最广泛资产、最广泛组织的通用做法。
本标准等同采用国际标准ISO 55002 Asset management -Management systems-Guidelines for the application of ISO 55001。
本标准是与GB/T XXXX(ISO 55001)中要求相统一的资产管理体系应用指南,是资产管理系列核心标准之一。
组织应按照本标准的要求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资产管理体系,包括所需的过程及其相互作用。
三、标准制定过程1、调研和材料收集阶段国家标准计划下达后,2015年3月组建了资产管理标准工作组,确定了工作计划,标准起草组成员便从各种渠道大量收集与本标准有关的信息和资料,为本标准的制定做好充分准备。
2、分析、比较和研究标准起草组对来自于国内外各类组织及标准用户的信息和资料进行了认真的分析、比较和研究,特别是针对我国已有的资产管理相关政策文件进行了分析比对。
参考文献中国标的格式
[1]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 XXXX-XXXX, 电子公告信息格式[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X.
[2]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 XXXX.X-X, 文献引用格式[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X.
[3] 中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GB/T XXXX-XXXX, 汽车零部件技术规范[S]. 北京: 中国质检出版社, 201X.
[4]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物标本馆编. Flora Reipublicae Popularis Sinicae[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X.
[5] 黄文政. 中国科举制度研究[M].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X.
[6] 叶佳芳. 中国少数民族经文史学研究[M]. 上海: 三联书店, 201X.
请注意,在参考文献中的"XXXX"部分应替换为具体的标准编号或书籍出版年份等详细信息,以满足实际引用的需求。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2024年省级地方标
准立项指南》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
•【公布日期】2024.02.27
•【字号】
•【施行日期】2024.02.27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机关工作
正文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2024年省级地方标准立项
指南》的通知
省级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省级各专业标准化技术组织,各市市场监管局,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市场监管局,各有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山西省标准化条例》以及《省级地方标准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做好2024年省级地方标准立项工作,我局制定了《2024年省级地方标准立项指南》,现印发给你们,请根据指南开展相关工作。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4年2月27日。
2021年能源行业标准计划立项指南为指导能源标准化技术组织及有关单位做好2021年能源行业标准计划(含制定和修订)立项工作,建设支撑引领能源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按照持续深化能源领域标准化工作改革的要求,根据《标准化法》《能源标准化管理办法》(国能发科技〔2019〕38号)和《关于加快能源领域新型标准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国能发科技〔2020〕54号)等,结合能源行业实际,制定本指南。
一、总体要求坚持需求导向。
紧密围绕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以及推动能源治理体系及能力现代化和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需求,根据国家能源局及相关部门工作需要,突出重点领域和关键技术要求,研究提出能源行业标准计划。
强化体系引领。
能源行业标准计划的提出要以本领域的标准体系为指导,坚持急用先行、先进适用、协调统一的原则,优先健全能源新兴领域的标准,着力提升能源传统领域的标准。
突出公益属性。
深入贯彻国家标准化工作改革精神,突出能源行业标准的公益性,对没有国家标准而又需要在能源行业范围内统一的,涉及重要产品、工程技术、服务和行业管理需求的技术要求提出能源行业标准计划。
属于竞争性的、一般的技术要求,原则上不能作为能源行业标准制定计划。
尤其是智慧能源、新能源等领域,要贯彻率先建设新型标准体系的要求,积极培育发展团体标准,慎重提出能源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
提升标准质量。
能源行业标准计划要坚持协商一致原则,具有较好的技术基础和工作基础,计划草案较为成熟,通过能源行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或专家组经能源行业标准化管理机构汇总审核后申报。
同一领域的能源行业标准计划数量与2020年相比,原则上只减不增。
二、立项重点(一)行业标准计划1.优先领域。
与相关国家标准的实施相配套的行业标准计划;涉及能源领域保障人身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国家安全、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环境和生态保护、绿色发展的行业标准计划;显著提升能源行业整体技术水平和产品、服务质量的行业标准计划;对标国外、国际先进标准,有利于提升中国标准国际公信力、影响力的行业标准计划。
gb50140 文档一、简介本文档介绍了GB50140国家标准的相关内容。
GB50140是中国建筑行业中应用广泛的标准,其内容涉及到建筑设计、施工及工程验收等方面的规定。
本文档将详细解释GB50140的概述、适用范围、标准编号、发布日期以及主要内容。
二、概述GB50140是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标准,全称为《建筑工程防水工程技术规范》。
该标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建筑工程的防水性能,保障建筑的安全与可靠性。
GB50140主要适用于各类建筑工程的防水设计、施工及验收。
三、适用范围GB50140标准适用于以下范围的建筑工程:1.地下建筑工程:地下室、地下车库、地下通道等;2.水平屋面工程:平台、露台、天台等;3.垂直建筑物的防水工程:外墙、墙体缝隙、窗户、门等。
四、标准编号GB50140标准的编号为:GB 50140-XXXX,其中XXXX代表标准的版本号。
随着标准修订的不断进行,版本号会有所变化。
五、发布日期GB50140标准于XXXX年XX月XX日发布,最新版本的发布日期可向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查询获取。
六、主要内容GB50140标准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方面:1.防水设计要求:涵盖了建筑工程防水设计的基本原则、要求与方法;2.防水材料与产品:对于常用的防水材料进行了分类、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的规定;3.施工与验收规范:针对不同的工程类型,提供了施工方案、施工工艺要求和验收标准;4.检测与评定:对建筑工程的防水性能进行检测与评定的方法和要求;5.工程质量控制:包括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求、验收标准与评定;6.相关技术术语:解释了本标准中所涉及的专业术语,帮助理解和正确应用本标准。
七、总结本文档对GB50140标准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包括了其概述、适用范围、标准编号、发布日期以及主要内容。
GB50140标准是中国建筑行业中非常重要的技术规范,对于提高建筑工程的防水性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建议相关从业人员在设计、施工和验收过程中,严格按照GB50140标准的要求进行操作,以保障工程的质量与安全。
标准立项申请书范文标题:关于《XX行业XX产品(服务)技术规范》标准立项的申请报告一、项目背景与必要性随着我国XX行业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现有的XX 产品(服务)标准已无法满足当前技术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为确保产品质量安全,提高市场竞争力,推动产业健康发展,亟需对XX产品(服务)的技术要求进行科学、系统地研究并制定新的国家(行业/地方/企业)标准。
二、拟立项标准名称及适用范围1. 标准名称:《XX行业XX产品(服务)技术规范》2.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XX行业在生产、销售、使用等环节中涉及的XX产品(服务)。
三、立项理由及依据(此处详细阐述为什么需要制定该标准,包括但不限于现有问题、市场需求分析、国际国内对比情况、法律法规要求等方面)四、标准的主要内容1. 基本要求:...2. 技术指标:...3. 安全要求:...4. 测试方法与检验规则:...5. 标签标识与包装运输要求:...五、工作计划与进度安排1. 起草阶段:预计从202X年X月至X月完成初稿编制;2. 征求意见阶段:计划于202X年X月至X月公开征求意见;3. 专家评审阶段:预计在202X年X月召开专家评审会;4. 报批发布阶段:根据评审意见修改完善后,于202X 年底前报上级标准化管理机构审批发布。
六、组织保障与人员分工说明负责起草单位、参与单位以及主要起草人、联络人信息,并明确各阶段的具体负责人及任务分工。
七、经费预算及来源列明标准制定过程中的各项费用预计,包括调研费、会议费、资料费、审查费、出版费等,并介绍经费筹集渠道和计划。
八、申请单位承诺保证按期高质量完成标准的制定工作,并遵守国家有关标准化工作的法规政策。
九、附件提供相关的参考材料、初步草案大纲或其他支持立项的佐证材料。
申请单位(盖章):法定代表人(签字):日期:202X年X月X日。
标准化科研项目立项的依据与论证报告的撰写信息产业部电子第四研究所谭福有《标准化与质量》,2001第5期:5~9一、项目立项的依据和程序项目立项是确定标准化课题并将其纳入国家或行业标准化计划的必经阶段。
在立项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或者掌握好两个环节,一是立项依据,二是立项程序。
前者是确保立项的目标性,进而实现纳入计划的可能性;后者是保证立项的规范性,实现立项的公开、公正性。
(一)立项的依据(立项背景)1、上级有关文件的规定(1)研究项目研究项目立项时,必须要了解研究项目涵盖的范围,换句话说,就是什么项目可以纳入研究项目的范畴。
通常,研究项目在政府的有关文件中予以规定。
●行业标准化研究项目要符合《信息产业部电子行业标准化研究课题管理办法》的规定。
该文件第三条规定:标准化研究课题应围绕信息产业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技术创新进行。
其主要范围如下:a. 有关标准化的方针、政策和发展方向的研究;b. 有关标准化的基础理论、基本方法的研究;c. 重点工程标准化总体方案的研究;d. 制定重要标准的预先研究;e. 标准实施与实施监督方面的研究;f. 国际、国外标准化工作方法及发展动向的研究。
●国家军用标准化研究项目要符合《军用标准化研究与工作项目管理办法》的规定。
在该文件“总则”第1.3条中明确规定了研究范围有如下八个方面:a. 有关军用标准化的方针、政策、法规和发展方向等方面的研究;b. 有关军用标准的理论、管理和实践问题的研究;c. 制定重大标准的预先研究;d. 军用标准实施与监督方面的研究和工作项目;e. 军用标准化应用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f. 国外军用标准化发展的动态研究;g. 信息与技术管理方面的研究与工作项目;h. 军用标准化其他的研究项目和工作项目。
在确定研究项目时,原则上在上述范围内,同时注意上级编制年度计划的原则要求。
(2)标准制修订项目标准制修订项目立项时,必须要认真消化国家或行业关于编制年度标准化计划的通知以及相应的指南。
GJB 9001B-XXXX《质量管理体系要求》解释提纲与实施指南总装备部电子信息基础部技术基础局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科技与质量司XXXX年1月前言XXXX年12月2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批准颁布GJB 9001B-XXXX《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GJB 9001B-XXXX标准是各装备管理部门对装备承制单位提出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依据,也是装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机构对装备承制单位质量管理体系实施认证审核的依据。
为做好GJB 9001B-XXXX标准的贯彻实施,我们组织编写了《GJB 9001B-XXXX<质量管理体系要求>解释提纲与实施指南》(以下简称《解释提纲与实施指南》)。
《解释提纲与实施指南》包含三部分内容和附录。
第一部分概述,主要对GJB 9001B-XXXX标准编制的背景和原则进行了说明,阐述了质量管理原则。
第二部分标准解释及实施,主要对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条文进行解释,并提出实施要点。
在标准每一章条后,按“条文解释”和“实施要点”两部分来编写。
其中,“条文解释”主要说明“是什么”,对该条款中的概念、要求进行解释。
“实施要点”主要说明该条款的要求“如何做”,包括内容要求、方法途径,以及形成的记录等。
第三部分相关技术的介绍及应用,主要对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测试性、安全性和环境适应性,风险管理,软件工程以及质量经济性分析等技术进行了系统的介绍,以便于标准的使用者更好的理解和实施标准。
附录列出了GJB 9001B-XXXX标准涉及到的相关国军标。
《解释提纲与实施指南》对使用者正确理解标准,促进装备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稳步提高军用产品质量具有指导意义。
由于质量管理理论在不断发展,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和运作的实践活动在逐步深入,对标准的认识和理解还会不断深化,本《解释提纲与实施指南》难免有不妥之处。
希望《解释提纲与实施指南》的使用者将实施标准的经验、遇到的问题及改进建议等及时反馈给我们。
附件5
国家标准项目申报说明
一、本标准与科技评估国家标准体系的对应关系。
二、本标准与国内外已发布和在研相关标准的关系。
包括:国、行、地、团、企标等五类标准(重点是国标和行标)和国际标准。
凡是与本标准有关联的,均需说明标准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如涉及知识产权问题,应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三、工作基础。
主要介绍标准起草单位和起草人员在科技评估和标准化方面的工作基础,以及本项目的工作基础。
四、对标准实施的有关考虑。
五、项目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项目牵头单位
(公章)
年月日
科技评估国家标准体系框架。
推荐性国家标准项目建议书建议书建议书一、项目背景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为了推动我国相关产业的发展,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制定推荐性国家标准项目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建议书旨在就推荐性国家标准项目的制定提出建议和方案。
二、项目目标1. 提高产品质量:通过制定推荐性国家标准,规范相关产业的生产和质量控制流程,提高产品的质量水平,以满足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需求。
2. 促进技术创新:推荐性国家标准的制定将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附加值,推动相关产业的技术进步和创新能力。
3. 促进市场竞争:通过推荐性国家标准的制定,加强市场监管和竞争机制,提高市场竞争的公平性和透明度,推动相关产业的健康发展。
三、项目内容本次推荐性国家标准项目建议书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标准名称:推荐性国家标准项目建议书2. 标准编号:GB/T XXXX-XXXX3. 标准领域:适用于各个行业的标准制定工作4. 标准制定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化管理要求5. 标准制定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产品质量、技术要求、测试方法、规范和指南等方面的内容6. 标准制定流程:包括立项、编写草案、征求意见、修订、审批等环节7. 标准制定机构: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牵头,相关部门和企业参与制定8. 标准制定时间:预计完成标准制定的时间为X年X月9. 标准实施和监督:标准制定完成后,将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实施和监督工作,确保标准的有效实施和执行。
四、项目进展计划1. 第一阶段:项目准备阶段- 成立标准制定工作组,确定项目的组织架构和人员配备- 收集相关行业的标准制定需求和问题- 研究和制定项目的工作计划和时间表2. 第二阶段:标准制定阶段- 制定标准的草案,包括标准的内容、要求和测试方法等- 组织专家和相关企业对标准草案进行评审和修改- 征求社会公众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公开征集和听证会等活动- 根据意见和建议进行修订和完善标准草案3. 第三阶段:标准审批和实施阶段- 完成标准的最终修订和定稿工作- 向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提交标准的审批申请- 标准获得批准后,组织相关部门进行标准的发布和实施工作- 建立标准的监督和评估机制,确保标准的有效实施和执行五、项目预期效益1. 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满足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需求,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2019年地方标准立项指南为贯彻落实《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吉林省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吉政发〔2016〕18号)、《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吉林省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吉政办发〔2016〕29号)要求,做好2019年地方标准立项工作,从源头上保障地方标准的质量、协调性和公益性,推动新型标准体系建设,根据《地方标准管理办法》,制定本指南。
一、立项原则(一)深化改革,优化体系。
围绕推荐性标准集中复审结论,持续推进推荐性地方标准修订工作,不断优化吉林特色标准体系结构。
(二)突出重点,服务需求。
紧密围绕全省中心工作,满足产业转型发展、科技创新和社会事业发展急需,积极响应社会关切。
(三) 准确定位,明确范围。
重点制定基础类、通用类、共性类、安全类和方法类标准(不含食品安全标准),确保新立项标准属于政府职责范围内,突出公益属性,减少一般性产品标准。
二、重点支持方向(一)国家重要战略部署、省委省政府重大政策和专项规划中提出的标准项目。
(二)列入国家级、省级科技计划或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的标准研制项目。
(三)重点研制基础通用标准、重要技术标准和公益性管理标准。
一般性产品标准及配套的专用方法标准,不列入计划。
三、重点支持领域(一)以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为重点,突出种植业、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秸秆资源综合利用、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运行维护和社会化服务以及耕地保护、现代林业及水利设施、水资源保护及合理开发与利用等领域的标准。
(二)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为重点,突出汽车、石化、农产品加工、医药健康、装备制造、建筑以及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特色资源产业方面的标准。
围绕实施“中国制造2025”,加强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核电工业设备、电力装备、生物医药、康复辅助器具等高性能医疗器械、农业机械装备等重点领域标准研制,助推智能制造、绿色制造。
国家标准化委员会
2011年国家标准项目立项指南
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提出的任务要求,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推动发展现代农业和服务业、改造提升制造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组织开展2011年国家标准立项工作。
一、立项原则和要求
(一)坚持公开透明、充分协调、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的原则,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对立项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充分论证。
(二)紧密围绕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和社会事业发展重大需求,提出国家标准项目。
国家重点工程、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重大产业创新发展工程、重大应用示范工程等提出的事关先导性、支柱性产业发展的国家标准需求,应当优先安排。
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工程、标准专项规划中提出的国家标准项目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标准化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各级科技计划支持的国家标准研制项目,以及国家标准复审确认的修订项目,应当及时提出。
(三)准确把握国家标准定位,突出基础通用、强制性、关键共性技术和重要产品标准以及检测方法标准等国家标准项目,减少一般性产
品项目。
注意统筹国际国内,提高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行业标准的协调性。
注意标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对无充分依据将标准随意拆分为多个项目的,原则上不予立项。
(四)为及时反映经济社会需求,申报项目采取相对集中和适时申报相结合方式,国家标准委根据项目申报情况,适时组织审核、公开征求意见,下达项目计划。
对国家急需的项目,采用快速程序立项。
二、立项重点
(一)现代农业。
包括粮食安全;产地环境、生物育种、绿色农用生物投入品;园艺产品、畜禽产品、水产品的高产、优质、高效、生态种养及良好农业规范;动植物疫病防控和生物安全;水利基础设施、设施农业、先进农业装备;节水、节地、节能等农业创新技术;农产品加工和流通。
(二)服务业及社会事业。
包括物流、金融、商贸、科技服务和新闻出版等生产性服务业;旅游、文化、气象、体育等民生性服务业;教育培训、人力资源管理、社会保障、社会救助、劳动保护、公共卫生和医疗保障、残疾人保障、人口与计划生育、公共安全、防灾减灾、应急处置等社会事业。
(三)食品质量,消费品质量及安全。
包括食品生产过程管理、冷链控制、信息追溯,重要食品产品、食品相关产品;家具、玩具、文具、化妆品、纺织品、家用电器等产品及安全要求,消费品危害信息和风险管理控制,面向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人群消费品。
(四)节能环保。
包括高效节能装备、产品及关键技术;资源循环利用关键共性技术、资源综合利用和再制造;先进环保装备、产品及关
键技术;节能环保服务;废旧商品回收利用、煤清洁利用、海水综合利用等。
(五)新一代信息技术。
包括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核心设备和智能终端;新一代电视技术、三网融合、物联网、云计算;集成电路、新型显示、高端软件、高端服务器、数字虚拟技术;科学仪器及仪器仪表;软件服务和网络增值服务;重要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安全等。
(六)生物。
包括现代中药等创新药物大品种;先进医疗设备、医用材料等生物医学工程产品;生物育种、绿色农用生物产品;生物制造关键技术;海洋生物技术及产品等。
(七)高端装备制造。
包括高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智能运输;干支线、通用飞机等航空装备;卫星应用及空间基础设施;高档数控机床等以数字化、柔性化、系统集成技术为核心的智能制造装备;海洋工程装备等。
(八)新能源。
包括新一代核能技术和先进反应堆、太阳能光伏光热发电、风电装备;智能电网及其运行体系;生物质能等。
(九)新材料。
包括稀土功能材料、高性能膜材料、特种玻璃、功能陶瓷、半导体照明等新型功能材料;高品质特殊钢、新型合金材料、工程塑料等先进结构材料;碳纤维、芳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等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纳米、超导、智能等共性基础材料。
(十)新能源汽车。
包括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电子控制及关键核心技术,充电设施;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等。
三、项目申报
(一)国务院各有关部门、行业协会、集团公司,各直属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各省级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组织进行项目的征集、遴选和申报。
(二)直属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申报的项目,应当征求有关部门、行业的意见;省级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申报的项目,应当加强与相关部门、行业和技术委员会的沟通协调;涉及产业和技术融合交叉领域,技术委员会之间应当充分协调,鼓励共同承担标准制修订项目。
(三)申报项目以书面和电子格式同时报送。
书面材料一式两份,包括公文、项目汇总表、《国家标准项目建议书》;电子格式材料包括《国家标准项目建议书》和标准草案。
《国家标准项目建议书》模板,请从国家标准委网站上下载。
(四)电子格式材料通过“国家标准制修订工作管理信息系统”提交,未在“国家标准制修订工作管理信息系统”中提交的项目,原则上不进入立项程序。
(五)为加强立项工作管理,2010年已申报未立项项目确需在2011年继续申报的,应对相关申报材料进行补充完善后重新申报,并就重新申报的必要性等作出说明。
(六)书面材料寄送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马甸东路9号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综合业务管理部计划发展处
邮编:100088
国家标准委各部门联系方式:
综合业务管理部:韩爱红,电话82262324,电子邮箱plan@;
农业食品标准部:王乃铝,电话82262654,电子邮箱wangnl@;
工业标准一部:陈希鹏,电话82262913,电子邮箱chenxp@;
工业标准二部:岳高峰,电话82262864,电子邮箱yuegf@;
服务业标准部:屈昊,电话82262962,电子邮箱qu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