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把句子换成另一种表达方式意思不变

把句子换成另一种表达方式意思不变

把句子换成另一种表达方式意思不变

1. 不变原意换成另一种说法是什么意思

语言的表达丰富多样,有时候同样的意思可以使用不相同的句子形式或者词语来表达。比如:

意思相同而句子形式不同的:

①这幅画画得好。②这幅画画得不错。③这幅画画得不能说不好。这里三个句子表达的意思都是相同的:肯定画画得好。但是①是肯定句,②是否定句,③是双重否定句。句子形式各不一样,差别只在语气上。

又如:①荷塘四面,长着许多蓊蓊郁郁的树。②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两个句子的意思一样,但①是正常句子结构,而②是变式句,将定语“蓊蓊郁郁的”放在了中心词“树”的后面。

又如:①度过了讨饭的童年生活和在财主马房睡过觉的少年时代,青年时候又在深山老林里打过短工,他简直不知道世界上什么叫困难。

②他童年时候讨过饭,少年时候在财主马房里睡过觉,青年时候又在深山老林里打过短工,简直不知道世界上什么叫困难。

两个句子都强调了他的生活艰难,因此任何困难在他眼中都不足为惧。但在句子表达上却不完全一样,①用的是正常的句子,②用的是排比齐整的句子。

意思相同词语不同:

①“好热闹”与“好不热闹”,均表热闹,“好容易”和“好不容易”均是不容易之意。②“差点儿忘了”和“差点儿没忘了”均表示没忘。③“小心撒了”和“小心别撒了”均表示叫对方别撒了。

又如:①“限塑令”颁布之后,农贸市场的一些摊主对记者打开天窗说亮话:为了招徕顾客,我们难以拒绝提供免费塑料购物袋。

②“限塑令”颁布之后,农贸市场的一些摊主对记者直言不讳:为了招徕顾客,我们难以拒绝提供免费塑料购物袋。两个句子中把“打开天窗说亮话”和“直言不讳”互换,并不影响整个句子的意思。

总之,“不变原意换成另一种说法”就是在不改变原句意思的前

提下,变换句子形式或结构,或者调整句子中某些词语的顺序,或者更换其中的一些词语。

改变句式

改变句式 改变句式就是在保持原来内容不变的前提下,把句子的表达形式按照一定的要求从一种形式改变成另一种形式的练习。 常见的改变句式的练习有以下几种: 一、陈述句改成把字句或者被字句。 1、把陈述句改成把字句。如:我叠好了被子。我把被子叠好了。 2、陈述句改成被字句。如:我们克服了困难。困难被我们克服了。 3、把陈述句改成把字句和被字句。如:爸爸打开了这个陈旧的木箱。爸爸把这个陈旧的木箱打开了。这个陈旧的木箱被爸爸打开了。 二、把字句和被字句的互改。如:董存瑞把敌人的暗堡炸毁了。敌人的暗堡被董存瑞炸毁了。小树被狂风吹得东倒西歪。狂风把小树吹得东倒西歪。 把字句和被字句的互换,关键是互换主语(动作发出者)和宾语(动作接受者)的位置,同时互换“把”字和“被”字。 三、肯定句和否定句的互换。 对事物做出肯定判断的句子,叫做肯定句。如:明明是三好学生。反之,对事物做出否定判断的句子,叫做否定句。否定句一般都带有“不、没、没有”等表示否定的词语。如:这朵花不香。 有时同一个意思即可以用肯定句表达,也可以用否定句表达。如:王芳是个好孩子。王芳不是个坏孩子。 有时还可以通过加上两个否定词的句子来表达肯定的语气,叫双重否定句,语气比肯定句表达得更为强烈。例如:肯定句:外国人承认中国人了不起。双重否定句:外国人不得不承认中国人了不起。 将肯定句改为否定句的注意事项:将肯定句变成否定句不是只在句子中加上否定词。关键在理解句子的意思后加上否定词。不能改变句子意思。例如:我喜欢你、改成否定句:我不讨厌你。而不能改成:我不喜欢你。 四、因果关系的句式变化。 因果关系的句式变化或者强调因,或者强调果,或者因果关系并重。 例1:田忌赢了第二场比赛,因为他调换了马的出场顺序。 因为田忌调换了马的出场顺序,所以他赢了第二场比赛。 例2:我们看太阳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因为它离地球太远了。 因为太阳离地球太远了,所以我们看它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做这种练习,首先要认真要认真研究题目要求和例句,分析需要改写的句子哪是表示因的分句,哪是表示果的分句,然后按照要求进行改写,“因为......所以......”句式表示因在前,果在后,写时要把表示因的分句写在“因为”后面,把表示果的分句写在“所以”后面,“......因为......”的句式,果在前,因在后,写时要把表示果的分句写在“因为”之前,把表示因的分句写在“因为”后面。最后,再读读改后的句子,检查是否按要求改写了,原句意思是否改变了。 五、把直述句改为间接叙述的转述句。 把某人说的话直接描述出来,叫直述句,如:李老师说:“同学们学不好,我不安心。”把某人说的话通过第三人称转述出来,叫间接叙述,或者转述句。 例如:李老师说,同学们学不好,她不安心。 如果句子中的“你、我、他”太多,而弄不清楚时,可在心中暗暗把“你、我、他”还原成人名,这样能帮助我们理解句意。 六、不同语气句子的句式改变。

这句话换个说法意思不变,及答案

这句话换个说法意思不变,及答案 把下列句子换个说法,保持意思不变。 答:1、在清水田里,不是时常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钓鱼吗?(陈述句改反问句)2、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叼鱼。(拟人句改为一般陈述句)3、时而有一两只白鹭在清水田里站着叼鱼。(拟人句改为另一种陈述句)陈述句变反问句的方法:原句... 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的句子怎么改? 答:以“难道父亲不是真心的喜欢鸟儿吗?”为例,改法如下:换说法为:父亲是真心的喜欢鸟儿。解释分析:根据原句“难道父亲不是真心的喜欢鸟儿吗”可以知道这是一句反问句,反问句的规则,反问句又分为肯定的反问句和否定的反问句,所以可以将其变成... 给下面的句子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 答:具体如下:1、我眼前出现了一片森林。改为:难道我的眼前没有出现一大片的森林吗?2、中心医院在我们学校的东面。改为:中心医院难道不是在我们学校的东面吗?3、一群孩子来到公园里。改为:难道没有一群还在来到了公园里吗?陈述句变反... 给句子换一种说法,使意思不变? 答:我对于那部《水浒传》尤其欣赏。换一种说法:我尤其欣赏那部《水浒传》。 把句子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 答:1、你在船舷上刻记号是没有用的。2、这么重的铁牛,没有一个大力士能把它们一只一只捞起来。3、如果把扫地机设计成一种小型的"龙卷风制

造器",就可以把灰尘吸起来。只用把这些句子改为陈述句即可。希望选我最佳!这些我在4年级时就学过,我现... 换种说法,意思不变(改句子) 答:第一题:我第一次在这讽刺般的掌声中感到自己竟这么傻 给句子换种说法,使其意思不变。你怎么能这样想呢? 答:你怎么能这样想呢?这是一个反问句,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也就是说他想表达——你不能这样想。所谓给句子换一个说法,意思不变,一般就是在不同的句型之间转换。比如,我们可以把反问句改为陈述句,把陈述句改为反问句,或者感叹句,或者双重... 把下面的句子换一种说法,使其意思不变。 答:1、风浪这么大,让人感到心惊肉跳。2、小草之所以被人们叫做大力士,是因为它有一种看不见的生命力。3、天亮前不得不赶到目的地。 给句子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 答:1漓江的水很静,你难道能感觉它在流动吗?2家电的品种有哪些?有空调,冰箱和洗衣机等。 换个说法意思不变的句子有哪些? 答:1、例如:我把这朵花送给你了,你喜欢吗?可以改为:你喜欢这朵花吗?送给你了。2、例如:你不能乱动这里的东西,这样不礼貌。可以改为:乱动别人的东西是不礼貌的,所以你不能乱动。3、例如:记得,奋斗的青春是最美丽的。可以修改为:最美丽...

陈述句改反问句

陈述句改反问句,反问句改陈述句的方法 把陈述句改为反问句,在小学阶段来说,也就是把句子换成另外一种说法,但是句子意思保持不变。小窍门: 1:把句子改为相反意思。一般情况下,无“不”加“不”,有“不”去“不”。总之,把句子总体大的意思改为相反。有些句子不用加上或去掉“不”也能改为相反的如:第8题 2:在改为相反的词语前边加上反问词。反问词一般有:难道.....吗怎么.......呢怎能......呢或者有时候单单只有难道怎么呢吗这些词。 3:把句号改为问号。 例子:李晓在比赛中为班级争了光,我们应该为他庆功. 1:改为相反的词语是:“应该”改成“不应该”整个句子的意思就变了。 2:一般情况要在改为相反的词前边加上反问词,随便选择一个反问词,如选择难道.....吗,也可以选择其他反问词,句子变成:李晓在比赛中为班级争了光,我们难道不应该为他庆功吗。 3:最后不要忘记把把句号改为问号。最后句子变成反问句是:李晓在比赛中为班级争了光,我们难道不应该为他庆功吗? *注意这是一般的方法,具体到每个句子,就要先理解透彻句子的意思。 1) 我们劝阻同学吵架是对的. 2) 失败了还得干,不能知难而退. 3) 晓彬是我的好朋友. 4) 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 5) 看到你有苦难,我必须帮助. 6) 毒性拷打不算什么. 7) 听了他的感人事迹使我感动得流泪. 8) 青龙桥附近坡度特别大,火车爬不上这样的陡坡. 9) 我们不能抄袭别人的作业. 10) 看着游人拿走自己的劳动果实,心里特别喜欢. 11) 我为我们是炎黄子孙感到骄傲. 12) 我们是小学生,要好好学习. 13) 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14) 黄山的云海令人流连忘返. 15) 我们不被困难吓倒.

给句子换说法有哪几种方式

给句子换说法有哪几种方式 句子是语言交流的基本单位,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换说句子,以便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从而实现更好的交流效果。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会讨论给句子换说法的几种方式。 1. 用同义词替换 用同义词替换是给句子换一种说法的最简单方法。当我们想要突出一个词的意义时,可以用与之意思相同或相似的词语来替换它。比如说,我们可以将“非常高兴”换成“极为愉悦”的表达 方式,以使句子更加生动、精准。 2. 反义词替换 反义词替换是指用一个相反的词汇来表达同一个意思。比如,我们可以将“冷漠”这个词替换成“热情”,从而达到表达相反意 思的效果。 3. 加强修辞手法 加强修辞手法是通过语言的方式,增强文字表达的力度和效果,使其更加生动、形象化。可以使用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来加强文字的表达效果。例如,原句“这个想法很好”,可以换言成“这个想法简直就是我脑海深处闪过的一道智慧的闪电。” 4. 改变词序 改变词序是指改变句子中词语的位置,来改变句子的语气和表达效果。例如,“他在海边找到了一只贝壳”可以换言为“一只 贝壳,在海边被他找到了”。这种方式可以增加句子的节奏感

和流畅度。 5. 精简表达 精简表达是指用简短、精简的语言来表达更简洁的思想。有时候,一些冗长的表述会让读者产生疲倦和不耐烦的感觉。我们可以用简洁的语言来表达同样的意思,从而让读者更容易理解和吸收。例如,“想要更好地学习,你需要提高你的思维能力”,可以改为“学习需要提高思维能力”。 在使用这些换言方式时,需要考虑语言的精准性和恰当性。避免使用带有歧义或不准确的表达方式,要尽量让表达更清晰明确,符合语境,以达到更有效的交流效果。

小学语文疑问句改陈述句练习带答案

疑问句改陈述句练习(一) 1、难道这件事我会不知道? 2、难道我有这么笨吗? 3、你不觉得这样做不对吗? 4.你怎么能这样做呢? 5.难道我们能浪费时间吗? 6.你们怎能破坏环境呢? 7.难道你不能自己回家吗? 8.这难道不是你的? 9.如果我们也能像水滴那样,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 10.朝这个方向走,不是越走越远吗? 11、我们劝阻同学吵架难道不是对的吗? 12、失败了还得干,难道能知难而退吗? 13、晓彬难道不是我的好朋友吗? 14、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15、看到你有苦难,我难道不必须帮助吗? 16、毒性拷打难道算什么吗? 17、听了他的感人事迹怎么不使我感动得流泪呢? 18、青龙桥附近坡度特别大,火车难道爬得上这样的陡坡吗? 19、我们难道能抄袭别人的作业吗? 20、看着游人拿走自己的劳动果实,心里难道不特别喜欢吗? 21、我怎么不为我们是炎黄子孙感到骄傲呢? 22、我们是小学生,难道不要好好学习吗? 23、我们怎么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呢? 24、黄山的云海怎么不令人流连忘返呢? 25、我们难道被困难吓倒吗? 26、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我们难道不应该努力学习吗? 27、巍巍高山难道不是英雄坚强不屈的精神的象征吗? 28、如果没有泉水,这么旱的天气,泥土难道会这样湿吗? 29、你用脏手随便抓东西吃,肚子里怎么不会长蛔虫呢? 30、登泰山看日出难道不是我很久以来最大的心愿吗? 31、四周围黑洞洞的,难道不容易碰壁吗? 32、对这种坏人环视,我们难道能不闻不问吗?

疑问句改陈述句练习答案(一) 把陈述句改为反问句,在小学阶段来说,也就是把句子换成另外一种说法,但是句子意思保持不变。 反问句改陈述句方法: 1、将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即有“不”去“不”;无“不”加“不”。 2、将句中的反问语气词(怎、怎么、难道等)去掉。 3、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等)去掉,问号改为句号。 1、这件事我知道。 2、我没有这么笨。 3、你应该觉得这样做不对。 4、你不能这样做。 5、我们不能浪费时间。 6、你们不能破坏环境。 7、你能自己回家的。 8、这是你的。 9、如果我们也能像水滴那样,就没有什么事情做不成的。 10、朝这个方向走,越走越远。 11、我们劝阻同学吵架是对的。 12、失败了还得干,不能知难而退。 13、晓彬是我的好朋友。 14、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 15、看到你有苦难,我必须帮助。 16、毒性拷打不算什么。 17、听了他的感人事迹使我感动得流泪。 18、青龙桥附近坡度特别大,火车爬不上这样的陡坡。 19、我们不能抄袭别人的作业。 20、看着游人拿走自己的劳动果实,心里特别喜欢。 21、我为我们是炎黄子孙感到骄傲。 22、我们是小学生,要好好学习。

不改变句子意思给句子换一种说法

一、陈说句改为反问句 1.不好勤学习,自然不可以获得好成绩。 改为: 2.对少量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可以充耳不闻。 改为: 3.那奔驰的列车正是我们祖国奋勇行进的象征。 改为: 4.功课没做完,不可以去看电影。 改为: 5.犯了错误就不敢向老师、同学认可,这不是一个少先队员应有的态度。改为: 6.没有革命前辈的流血牺牲,就没有我们今日的幸福生活。 改为: 二、反问句改陈说句 1、就像在屋檐下躲雨,你总不好心思干我走吧 改为: 2、这有什么关系呢 改为: 3、你不会由于从前见过你的朋友就不肯再会他们 吧改为: 4、你不会由于熟习家中的全部就弃家而去 吧改为: 5、对呀!我为何不可以够搞一个不是成衣的时装展 呢改为: 6、还有什么其他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足以表达我这时的所有感情 呢改为: 7、那一次次的分别,岸英不都平安全安回到自己的身旁来了 吗改为: 8、这清白的梅花,是玷辱得的吗 改为: 9、在人类古老的历史长河中,有哪一个民族能像中华民族这样拥有这样丰富的书法珍宝 改为:10、看着这些有色彩、有声音、有气味的字词,怎能不引发你调换这些语言 文字的情绪啊! 改为: 11、他们的父亲母亲莫非就不沉痛吗他们就不想再会一见儿子的 遗容吗改为: 12、莫非这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吗 改为: 13、我们假如没有老百姓的支持,能有今日这个场面 吗改为: 14、我们吃的穿的,哪同样能走开民众的支 持改为: 三、两重否认句变为一定句。(不可以不、不得不、无时无刻、非、没) 1、没有一个孩子不爱自己的母亲。 改为一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回家,凡卡不得不给爷爷写信,诉说学徒生活的难过。 改为一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的腿真酸哪,不得不交替着一条腿支撑着,以求临时的歇息。 改为一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些道理你不是不理解。 改为一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当我再拿起那首诗,不得不认可父亲是对的,那确实是一首糟糕的诗。 改为一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把字句、被字句互改。 1、十七孔桥把湖岸和湖中心的岛连结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山坡菜地里那薄薄的一层泥土被大雨冲了个干干净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库伯先生派人来把奔驰汽车开走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年青人被杰克逊大叔留在庄园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换种说法保持意思不变的技巧

换种说法保持意思不变的技巧 换种说法保持意思不变的技巧 在创作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需要表达同一个意思但不重复使 用相同的词汇的情况。为了增加文章的多样性和吸引力,我们需要掌 握换种说法保持意思不变的技巧。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技巧,帮助你在 创作中使用不同的词汇表达相同的含义。 1. 同义词替换 •使用与原词语意思相近的同义词替换,如使用”沮丧”代替”失望”,“勇敢”代替”坚强”等。 •利用词语的多义性,选择不同的词义来表达相同的含义。 2. 修饰词的替换 •用不同的修饰词来形容同一个名词或动词,增加形容词或副词的多样性。例如使用”精确的”代替”准确的”,“频繁地”代替” 经常”等。 3. 换一种描述方式 •改变语法结构,使用不同的从句或短语来描述同一个事物。例如使用”这个城市的景色美丽”可以改为”这座城市拥有美丽的景 色”,保持意思不变但句子结构不同。

•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来描述事物,增加表达的形象感。 4. 句式的变化 •改变句子的主语、宾语、谓语等成分,保持句子意思不变但结构不同。 •使用反义词或相对词,例如使用”逃避责任”代替”承担责任”,使用”相反地”代替”同样地”等。 5. 其他技巧 •使用缩略词或简称来替代长词或短语,例如使用”IT”代替”信息技术”,“CEO”代替”首席执行官”等。 •利用词语的词根、前缀、后缀等变形形式,生成相关的词汇来替代原有词汇。 •考虑上下文的语义和细微的差异,选择更加精确的词汇来替代原有词汇。 总结 换种说法保持意思不变的技巧是创作者必备的技能之一。通过使 用同义词替换、修饰词的替换、换一种描述方式、句式的变化、各种 其他技巧等方式,我们可以丰富文章的表达,使其更加有趣和吸引人。不断的练习和探索将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这些技巧,提高创作的质量 和水平。

把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把陈述句改为反问句,在小学阶段来说,也就是把句子换成另外一种说法,但是句子意思保持不变。 小窍门: 1:把句子改为相反意思。一般情况下,无“不”加“不”,有“不”去“不”。总之,把句子总体大的意思改为相反。有些句子不用加上或去掉“不”也能改为相反的如:第8题 2:在改为相反的词语前边加上反问词。反问词一般有:难道.....吗怎么.......呢怎能......呢或者有时候单单只有难道怎么呢吗这些词。 3:把句号改为问号。 例子:李晓在比赛中为班级争了光,我们应该为他庆功. 1:改为相反的词语是:“应该”改成“不应该”整个句子的意思就变了。 2:一般情况要在改为相反的词前边加上反问词,随便选择一个反问词,如选择难道.....吗,也可以选择其他反问词,句子变成:李晓在比赛中为班级争了光,我们难道不应该为他庆功吗。 3:最后不要忘记把把句号改为问号。最后句子变成反问句是:李晓在比赛中为班级争了光,我们难道不应该为他庆功吗? *注意这是一般的方法,具体到每个句子,就要先理解透彻句子的意思。 1)我们劝阻同学吵架是对的. 2)失败了还得干,不能知难而退. 3)晓彬是我的好朋友. 4)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 5)看到你有苦难,我必须帮助. 6)毒性拷打不算什么. 7)听了他的感人事迹使我感动得流泪. 8)青龙桥附近坡度特别大,火车爬不上这样的陡坡. 9)我们不能抄袭别人的作业. 10)看着游人拿走自己的劳动果实,心里特别喜欢. 11)我为我们是炎黄子孙感到骄傲. 12)我们是小学生,要好好学习. 13)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14)黄山的云海令人流连忘返.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