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的意义(一)_教案教学设计
- 格式:docx
- 大小:22.85 KB
- 文档页数:3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意义(一)》教案教学设计上课解决方案教案设计设计说明本节课是第一单元的起始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所以要特别重视学生在新知的学习中运用已有知识经验,使学生经历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过程,并将已有知识经验迁移到新知的学习中。
因此,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有以下特点:1.注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元、角、分和米、分米、厘米的现实情境,启发学生从多个角度通过解释1.11元、1.11米是什么意思,认识到0.1与,0.01与是同一个数的不同形式,为探究小数的意义奠定了基础。
2.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究的空间。
本节课创设了让学生借助米尺探究小数意义的活动,并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认识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课堂上,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认识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通过猜测、验证,认识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通过思考、交流,发现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直至总结概括出小数的意义,学生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中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同时在这个过程中锻炼和提高了各方面的能力。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正方形纸学生准备正方形纸水彩笔直尺注:本书“上课解决方案”中的“备教学目标”“备重点难点”见前面的“备课解决方案”。
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出示一些商品价格标签,让学生说说商品的单价。
(课件出示商品的价格标签)2.谈话引入。
同学们都能正确地读出这些商品的标价,这是因为我们在三年级时学习了“元、角、分和小数”,一些商品的标价用元作单位时,要用小数表示。
那除了商品的标价可以用小数表示外,你们还在哪些地方见过小数?预设生1:测量身高时,我的身高是1.42米。
生2:跳远比赛时,我的成绩是2.1米。
3.过渡:生活中有很多小数,教材中也举了一些例子,请同学们翻到教材2页,自己读一读。
这些小数到底表示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
《小数的意义》教学设计篇4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结合实际操作,通过观察、类比等活动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2、在理解小数意义的基础上学会读小数和写小数,并分清与整数读写的区别。
3、经历探索小数意义的过程,了解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结合实际操作,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学会读写小数教学难点:经历探索小数意义的过程。
教学准备:自制课件正方形纸片、正方体模型教学过程:一、情景创设课件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师:请大家用最响亮的声音告诉老师,刚才我们听到的歌曲与哪个季节有关?生:春天。
师:对,春天来了,瞧,(课件展示)花儿绽放了,蝴蝶飞来了,人们也纷纷走到了户外。
看,画面上的老太太在读报纸呢,一直蝴蝶从她的身边飞过,它看到了什么呢?课件出示:1千瓦时的电可以让电动车运行千米。
师:谁来读一读这句话。
生:1千瓦时的电可以让电动车运行千米。
师:是个什么数?生:小数。
二、合作探究1、教学小数的读写师:你还会读其他的小数吗?课件出示一组小数。
指名学生读。
如果都读对了给自己适当的鼓励。
教师给予适当的评价。
然后分组讨论:小数的读法和整数的读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学生讨论后回答汇报。
教师小结:小数点前面的数按照整数的读法去读,小数点后面的按照数字出现的顺序去读。
师:打搅会读小数了,那你会写小数吗?生:会。
课件出示零点四七四点一三十二点四零五学生自由写--交流--集体订正。
2、教学小数的意义师:大家既然都见到过小数,那想一想都是在哪里见到的:生举例生活中的小数(超市的货架上、小票上、课本上等等)师:大家都是善于观察、乐于发现的好孩子。
那你知道元是什么意思吗?生:1角。
师:说说你的想法。
生:......师出示正方形的纸,然后让学生图出元。
生操作然后汇报。
师生共同通过课件展示来理解1角=元,然后拓展到2角。
师操作让学生回答表示的是多少元。
师:我还是把1元平均分成10份,你能表示出3角吗?涂一涂。
小数的意义教学设计公开课优质课教案获奖(1)小数的意义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小数的意义P32——P33二、教学目标:1、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分别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2、知道每个数位上的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十,初步认识一个小数的小数部分各数位上有几个这样的单位。
3、通过了解小数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提高数学研究的兴趣,增强热爱数学的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小数的意义。
难点:会用小数表示计量单位换算的结果。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米尺。
五、教学过程一、小数的产生1、同学们,我们常用的长度有哪些?指名说。
谁能按照一定的顺序说,从小单位到大单位,(生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很好,小耳朵要听好抢答,1米=()分米,1米=()厘米,1米=()毫米。
同学们掌握的真扎实。
在数学课堂上与我们最亲密的伙伴就是数学课本了,请你们用直尺测量一下数学课本的宽是多少?2.生汇报:18.3厘米3.小结:在进行丈量和计算时,每每不能获得整数的结果,这时经常使用小数来表示。
二、探究新知1.导入新课: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小数,小数的意义是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小数的意义。
(板书:小数的产生和意义) 1)一位小数课件出示米尺图。
先填空1米=分米把1m均匀分成10份,每份长多少分米?用分数表示每份是1米的几分之几?教师引见出示:“十分之一”米还可以写成0.1米。
米与0.1米的意思不异,就是表示的方式分歧。
那5分米、9分米呢?学生试着完成填空。
师板演学生们观察写出的小数,它们的小数点背面都只有一个位数,象如许的小数称为一位小数。
再观察这三个分数有什么特点?(分母都是10)仔细观察一下这三个分数和三个小数,你有什么发现吗?师生交流后小结: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写成一位小数,也就是十分之几的分数可以写成一位小数。
2.小组合作探究两位小数意义我们已经认识了一位小数,你们想不想本人试着来研讨两位、三位小数?请你们完成作业纸上的举动一,完成后每个小组选出一个代表报告结果。
《小数的意义(一)》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教学目标:1、在画一画、分一分的操作过程中建立小数与十进分数之间的联系,理解小数的意义。
2、会进行十进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3、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学会与同伴合作。
教学重点:在画一画、分一分的操作过程中建立小数与十进分数之间的联系,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会进行十进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在三年级的时候我们初步学过小数,课前老师在我们班做了一个小调查:关于小数你想提出什么问题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同学们的提问吧。
其实这些问题都跟小数的意义是分不开的,带着这些问题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小数的意义。
(二)探究一位小数的意义1.自主学习,初步体会分数与小数的关系(1)大家还记得1.11元是什么意思吗?1.11米呢?生:1元1角1分;1米1分米1厘米(2)谁能说说这里3个1分别表示什么?生:个位上的1表示1元,小数点后的第一个1表示1角,小数点后的第二个1表示1分。
师:不足1元和不足1米的部分我们就可以用小数来表示。
(3)这些部分可以用分数来表示吗?分数和小数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请你完成学习单上的第一题。
(生自主学习)2.交流讨论,理解0.1表示1/10师:现在请大家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1)汇报演示师:请说说你的想法。
生:因为1元=10角,所以1角可以写成0.1元或1/10元......师:谁来说说分米、厘米和米的关系?师:1角既可以写成0.1元又可以写成1/10元,那么0.1和1/10有什么关系呢?师:他们是同一个数的不同表现形式。
交流讨论,发现0.1=1/10;0.01=1/100(2)(课件出示线段图)指一指0.1元在哪?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师:为了找到0.1元我要把1元怎么分?生:把1元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一份就是0.1元,十份中取一份也就是1/10③指一指0.6元在哪?并说明原因。
3.结合面积模型找0.1,进一步理解0.1=1/10(1)(自主学习)在正方形纸上画出0.1(2)(交流展示)多种方法师:说说你的想法。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意义》教案(通用10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意义》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意义》教案篇1教学目标:1.借助具体情景操作认识平角和周角,使学生建立平角、周角概念。
2.通过操作活动,知道周角、平角形成过程及与各种角的关系,把钝角范围补充完整。
3.能正确画平角和周角,找出生活中的平角、周角。
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平角、周角的特征。
教学难点:知道平角、周角形成过程并会叙述。
教学准备:活动角、纸扇、一张纸。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1、①师:老师想考考同学们的记忆力,拿出一张白纸,在黑板上演示,像老师这样对折一次,再对折一次。
指着角问同学:这是什么角?你是怎么知道的?生回答:1、量角器量的2、三角板对比的板书:直角等于90度②师:比90度角小的角是什么角?生回答后,板书:锐角小于90度③师:比90度角大的角是什么角?生回答后,板书:钝角大于90度2.今天老师又给你们带来两位新朋友,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角并板书:平角、周角(彩笔)。
快来打声招呼吧!3.读一读,平角、周角。
你知道什么?生回答:角的度数!边在哪边?今天我带同学们一起走进平角周角。
二、探究新知1.平角你们想当魔术师吗?举起纸,这是90度角,翻过来,指着角,这是什么角?你是怎么知道的?板书:画上直角符号,让同学们也画上直角符号。
变!这就是平角,听!平角大声跟同学们说:我是平角,我愿意跟同学们交朋友。
同学们,你们也变,认真看平角,讨论:你发现了什么?快说给同学们听,一定要认真听,互相补充。
学生展示,板书:一平角=2直角=180度。
两条边在第一次折痕上引导学生说,角的两条边在一条直线上,这样的角就叫做平角。
让学生拿出活动角,转动时,注意角的一边不动,另一边绕着角的顶点旋转成平角。
北师大版四年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小数的意义(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一单元小数的意义(一)》是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小数的认识、小数的读写、小数的比较和大小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以及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教材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丰富的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接触过小数,对小数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具体的读写、比较大小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同时,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等方式,自主探究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小数的意义,能够正确地读写小数。
2.掌握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小数的比较。
3.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小数的读写方法。
2.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自主探究法”和“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
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PPT、Flash等。
2.教学素材:图片、实物等。
3.学习单:自主学习任务单、小组合作任务单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小数,如商品价格、身高、体重等,引导学生关注小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向学生介绍小数的意义、小数的读写方法以及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在此过程中,注意结合实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小数的意义,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3.操练(1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素材,进行小数的读写和大小比较的练习。
教师可学生进行互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小数的读写和比较方法。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意义(一)》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小数的意义”是在三年级下册“元、角、分与小数”及“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本节课的内容分为四个部分:一是利用附页1,做一做,说一说,1.11元是什么意思?1.11米呢?让学生初步体会0.1与1/10,0.01与1/100的联系。二是用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涂色部分。使学生进一步直观理解小数与10进分数的关系。三是“想一想,填一填”,帮助学生进行知识迁移,理解千分之几的分数与小数的关系,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四是找一找生活中的小数,与同伴交流,体会小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目标 1、在认识小数现实模型如果元角分的基础上通过分数理解小数的意义,会进行十进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2、结合寻找生活中的小数,体会小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培养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 抽象概括得出小数意义的过程。 三、教学具准备 米尺 方格纸 课件 四、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仔细观察教材附页1内容,说说看懂了什么。
(一)利用附页1,做一做,说一说,1.11元是什么意思?1.11米呢? 出示课件(情境图)组织学生进行交流1.11中的三个1分别是什么意思?怎样用分数表示出1角和1分?根据学生的发言内容,引导学生讨论并出示课件课件中的文字:1角是1元的1/10,也可以写成0.1元,1分是1元的1/100,也可以写成0.01元。1.11元是1元1角1分。
再组织学生交流1.11米是什么意思?。根据学生的发言内容,试着让学生总结同时课件演示:1分米是1米的1/10,可以写成0.1米,1厘米是1米的1/100,可以写成0.01米,1.11米就是1米1分米1厘米。
教师小结:其实分数和小数是同一个数的两种不同表现形式。 (二)用数表示下面图中涂色的部分。(课件出示题目如下图) 学生独立思考后进行填写并汇报交流。得出 1/10=0.1;3/10=0.3; 1/100=0.01;23/100=0.23 引导学生发现: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写成一位小数,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写成两位小数。 (三)想一想,填一填。 如果将这个正方形平均分成1000份,每一份用什么数表示?
小数的意义教学设计【优秀4篇】教材分析:篇一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中的“小数的意义”问题。
2、内容分析:教材选用测量黑板、课桌,一方面这两种事物都是教室里学生非常熟悉的,另一方面学生在测量之后除了能够体会小数的产生于实际需要以外,还可以将测量结果作为一般的常识来掌握。
考虑到学生对长度单位比较熟悉,教材仍选用了米尺作为教学小数意义的直观教具,以长度单位为例说明小数的实质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教材通过分米(厘米、毫米)改写成米数,三个层次共同说明,把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可以用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表示,再进一步用小数表示。
教材着重从“小数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的角度说明小数的含义,最后教材说明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由学生自己填出。
3、学情分析:小数的意义属于概念教学,比较抽象,在操作中要重过程。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对概念认知的思维≮≮特点,我们在制定本课教学环节时注意联系生活,尽量联系学生身边的事物,充分利用有效资源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探究与发现的过程,使他们在动手、动脑、动口中理解知识、掌握方法,学会思考、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4、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初步认识小数的基础上知道小数的产生,理解小数的意义。
(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
(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
5、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明确小数的产生和意义、小数与分数的联系、小数的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
板书设计:篇二小数的产生和意义小数的产生:在进行计算和测量时,往往得不到整数的结果。
教学重点篇三使学生通过分数与小数的联系从而理解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意义教学设计篇四教学设想:小数的意义是西师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的内容。
本节内容是学生在三年级下册学习“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来学习的,同时小数的意义是学生系统学习小数知识的开始,是学生认数范围的一次扩充,也是对学生日常经验的一个归纳与总结。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时《小数的意义(一)》教学设计一、探究小数的意义。
师:你们知道1.11元是什么意思吗?利用附页1,做一做,说一说。
师巡视,并适时指导。
师:谁来说说呢?师:谁来说说你的发现?反馈:1角是1元的101,也可以写成0.1元。
1分是1元的1001,也可以写成0.01元。
师:能说说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吗?反馈:1元=10角,相当于把1元平均分成10分,其中的一份是101或0.1,正好是1角; 1元=100分,相当于把1元平均分成100分,其中的一份是1001或0.01,正好是1分。
师:说的真不错!那么你们说说1.11米吗?拿出练习本画一画、说一说。
师:谁来说说?反馈:1.11米就是1米1分米1厘米;1分米是1米的101,也可以写成0.1米; 1厘米是1米的1001,也可以写成0.01米。
二、用数表示各图中的涂色部分。
课件出示:一张正方形纸师:用一张正方形纸表示“1”,把这张正方形纸平均分成10份,将其中的1份涂色,想一想涂色部分用分数和小数怎样表示?师生共同得出:把一张正方形纸看成“1”,把“1”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一份是101,也可以表示为表示是0.1。
师:能说说这里的0.1表示什么吗?师:那么谁知道“1”里面有几个“0.1”呢?师:真是一群聪明的好孩子!如果把其中的3份涂上颜色,用分数、小数又该怎样表示?师:用一张正方形纸表示“1”,如果把1平均分成100份,将其中的1份涂色,涂色部分用分数和小数怎样表示?如果涂23份呢?反馈:把1平均分成100份,其中的1份是1001,用小数表示是0.01;其中的23份10023,用小数表示是0.23。
师:如果把“1”平均分成1000份,那么其中的1份是()(),也可以表示为( )。
师:其中的59份是()(),也可以表示为( )。
师:观察这几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得出: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写成一位小数,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写成两位小数,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
小数的意义(一)
一、复习
用分数表示下面的数。
1角=()元1分米=()米2角=()元
1厘米=()米1分=()元1毫米=()米
二、教学例1:
1、出示例1:用“角”或“分”作单位,说出下面物品的价钱。
指名回答问题。注意学生回答问题时要完整。
橡皮的单价0.3元是3角;信封的单价0.05元是5分,练习簿
的单价0.48元是4角8分或48分。
2、教学小数的读法:
你能读出下面的小数吗?鼓励学生大胆尝试。
0.05读作:零点零五0.48读作:零点四八
引导学生总结读整数部分为0的小数的方法:
从左往右依次读出各位上的数。
3、初步感受两位小数的含义。
想一想:0.3元是1元的几分之几?0.05元是1元的几分之几?
0.48元呢?
小组讨论交流。
汇报:0.3元是1元的十分之三。
思路:1元=100分,1元平均分成100份,1份是1分,1分就
是1元的1/100;0.05元是5分,是5个1/100,也就是1元的5/100。
根据上面的思路,让学生说明0.48元是1元的48/100。
引导学生看到0.05和0.48都是两位小数,都表示百分之几。
4、“试一试”
a、理解:1厘米是1/100米,1/100米可以写成0.01米。
b、用米为单位的分数和小数分别表示4厘米与9厘米。
学生回答并说名理由。
比较:这三个分数都是什么样的分数?(百分之几的分数)
这三个小数呢?(两位小数)
我们知道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那两位小数又表示什么呢?
(百分之几)
三、数形结合,建立小数的概念。
1、出示例2:把什么看作“1”?(正方形)
看着图形将1/10和1/100写成小数。学生自主填空后回答。
提问:0.1表示什么?0.01又表示什么?
2、试一试:学生自主练习,进一步体验小数的意义。
3、思考:
观察前面出现的小数与分数的关系,你有什么发现?和小组内的
同学交流一下自己的观点。
结论:分母是10、1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
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
4、想一想:
1/1000写成小数是多少?29/1000呢?你能写一写、读一读吗?
b、进一步体会读法:0.001读作:零点零零一
0.029读作:零点零二九
强调:小数部分的零要一个一个的读,不能只读一个零。
我们知道了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
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那么你知道四位小数表示什么吗?学生回答。
5、练一练:
学生自主填空,交流时注意让学生根据小数的意义进行说明。
四、巩固练习:
练习五的1—5题。
练习时让学生自主练习,指名回答时要培养学生完整回答并应用
自己学过的知识阐明观点的习惯与能力。
注意:练习的第3题,出现了整数部分不是0的小数,读写应该
不会有困难,但是在用小数的意义进行说明时,对于一部分学生可能
会造成困难,虽然题目没有要求学生进行意义说明,但是在教学中还
是应该有初步的渗透。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