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支气管哮喘的健康教育
- 格式:docx
- 大小:27.28 KB
- 文档页数:2
支气管哮喘的健康教育
1、树立信心、控制哮喘。
帮助病人及其家人获得他们必需具备了解的与哮喘有关的知识。
2、帮助病人识别过敏因素,针对性采用相应的措施。
(1)对花粉过敏者,避免接触。
(2)保持居住环境干净、无尘、无烟,不用加垫料的家具,不用加湿器、除臭剂,移去地毯,有条件的在卧室安装空调,窗帘、床单、枕头应及时清洁、更换。
(3)避免香水、香的化妆品及发胶等可能的过敏原。
(4)回避宠物,过敏原可存在于狗、猫和鸟等宠物的唾液、皮屑、羽毛和尿中,应回避。
不用皮毛制成的衣物或被褥。
如必须拜访有宠物的家庭,应事先吸入色甘酸钠等气雾剂。
3、充分休息,合理饮食定期运动,情绪放松,预防感冒。
4、按医嘱合理规律用药与医生共同制定一个有效、可行的治疗计划。
5、正确使用定量吸入器对医生处方的每种吸入器给予病人正确指导。
6、自我监测病情,做好哮喘日记哮喘日记应记录每日症状,用药种类、剂量及其效果。
7、了解哮喘发作的警告,及时控制急性发作,嘱病人随身携带止喘气雾剂,强调出现哮喘发作先兆时,即吸入β2兴奋剂,同时使
患者保持平静,以迅速控制症状,防止严重哮喘发作。
8、病人或好朋友参与对哮喘病人的管理;提供躯体、心理及社会各方面的支持。
支气管哮喘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护理常规】1.保持呼吸道通畅:1)卧床休息,协助患者取坐位或半坐卧位,抬高床头,有利于呼吸。
2)病情不允许活动时,鼓励患者在床上做慢而深的呼吸,以使全身获得丰富的氧气。
哮喘多见夜间发作,应加强巡视。
3)教会患者咳嗽的技巧,鼓励患者做有效的咳嗽与排痰。
4)应用氨茶碱控制哮喘发作时,注意静脉给药速度不可过快、过量,以免引起恶心、心律不齐、心动过速。
5)给氧浓度为29%~33%,流量为2~3L/min,使PaO2提高到9.33~12.00kPa(70~90mmHg)。
2.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哮喘急性发作时,患者呼吸快、出汗,常伴有脱水症状,应观察皮肤弹性、眼眶凹陷、精神状态、尿量、体重、血压及脉搏。
记录24h出入水量,成人每日摄入水量为3000mL,治疗脱水时,应维持尿量在50mL/h,同时观察是否有低血钾症状。
3.提供舒适的护理:1)保持口腔清洁,咳痰后协助口腔护理或漱口。
2)给予舒适的卧位,及时更换汗湿的衣、被,保持皮肤、床单的干燥与清洁。
3)保持良好的环境,适当保暖,避免寒冷、过分潮湿、干燥以及空气污染。
限制会客,以避免增加患者的体力负担及精神刺激。
4.心理护理:情绪激动是诱发哮喘的重要因素,需及时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并及时对患者的不良情绪给予疏导,以避免因心理失衡等因素引发的疾病。
5.指导呼吸锻炼:1)用腹式呼吸和缩唇式呼吸运动,可减少体能及氧的消耗、减慢呼气速度、改善呼吸深度,有效地防止呼吸道阻塞。
2)保持有利的换气姿势,坐姿时向前倾伏于桌上,半坐卧位时放置枕头、靠背架等,以减少疲劳,使患者感到呼吸舒畅。
6.用药指导:正确掌握支气管扩张剂的给药方法、剂量,了解治疗的效果和不良反应。
为防止气喘发作,可随身携带含有支气管扩张剂的小型喷雾器,并教给患者正确的使用方法。
7.认识哮喘发作征兆:如出现喉部发痒、打喷嚏、咳嗽、胸部发紧、呼吸不通畅等症状时,应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并及时就医。
支气管哮喘健康教育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喘息等症状。
为了提高患者对支气管哮喘的认识,促进患者积极参与自我管理,以下是一份详细的支气管哮喘健康教育内容。
一、支气管哮喘的定义和病因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其特征是气道高反应性和可逆性气道阻塞。
病因方面,支气管哮喘的发生与遗传、环境、免疫和气道感染等多种因素有关。
二、支气管哮喘的症状和诊断1. 症状:支气管哮喘的典型症状包括喘息、咳嗽、胸闷和呼吸困难。
这些症状通常在夜间或清晨加重,可能会影响睡眠质量和日常生活。
2. 诊断:支气管哮喘的诊断需要综合患者的症状、体征、肺功能检查和过敏原检测等因素。
常用的诊断标准有GINA和NHLBI等。
三、支气管哮喘的治疗原则和方法1. 治疗原则:支气管哮喘的治疗原则包括控制症状、预防和减轻急性发作、改善生活质量和减少不良事件等。
个体化治疗是非常重要的,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求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2. 治疗方法: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方面,常用的药物包括吸入型糖皮质激素、长效β2受体激动剂、短效β2受体激动剂等。
非药物治疗方面,包括避免过敏原、保持良好的室内空气质量、适度锻炼等。
四、支气管哮喘的自我管理1. 了解疾病:患者应了解支气管哮喘的基本知识,包括病因、症状、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内容,以便更好地管理自己的疾病。
2. 使用药物:患者应按医生的指导正确使用吸入器,并了解各种药物的使用方法和副作用,如何正确使用和清洁吸入器等。
3. 规律就诊:患者应定期就诊,与医生沟通病情和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 避免诱因:患者应尽量避免接触可能引发哮喘发作的诱因,如烟雾、灰尘、花粉等。
5. 锻炼和饮食:适度的体育锻炼和健康饮食对于支气管哮喘的管理非常重要,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锻炼方式和饮食习惯。
五、支气管哮喘的预防和应对急性发作1. 预防:患者应尽量避免接触可能引发哮喘发作的诱因,如过敏原、冷空气、病毒感染等。
支气管哮喘病人健康教育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是一种以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为主的气道变应性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疾病,与过敏因素有关。
临床主要表现为反复阵发性胸闷,伴以哮鸣音和以呼气为主的呼吸困难。
L请你保持身心松驰、情绪稳定。
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易诱发和加重哮喘发作,而哮喘发作时往往紧张、烦燥,从而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故家属应该配合医务人员关心、安慰病人。
2、饮食指导:发作期以营养丰富、清淡、易消化的半流或流质为主,多饮水,每日饮水量应在2500~ 3000ml以上, 避免冷、硬、油炸食物及可能导致过敏的食物,如虾仁鱼类, 牛奶等,以免引起哮喘再次发生,忌咖啡、浓茶和刺激性食物。
3、休息与体位指导:发作期应该绝对卧床休息,你应该舒适地伏桌休息,卧床应有靠背支撑。
汗多时家属及时为其擦干汗液。
4、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无灰尘、烟雾或其它一切有刺激性物质,病房不宜放花草,枕头不用羽毛或陈旧棉絮填塞,以免吸入致敏物质引起发作。
5、正确使用吸入剂。
首先移开喷口盖,用力摇匀,然后轻轻地呼气直到不再有空气可以从肺内呼出。
然后立即将喷口放进口内,合上嘴唇含着喷口,再开始通过口深吸气,然后暂停8-10秒再呼气,完后清水漱口。
6、哮喘发作时坚持氧疗,恢复期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机体耐受力。
支气管哮喘健概念: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气道慢性炎症,(是由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多种炎性细胞及细胞因子所致的炎症)。
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呼吸困难、胸闷、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或清晨发作加剧伴可逆性气流受限,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
机理:(1)哮喘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病:尽管相关基因还未明确研究已表明可能存在数种哮喘的遗传易感基因。
(2)炎性细胞和炎性介质的慢性炎症作用:由于吸入变应原,其他刺激物或病毒感染而引发气道慢性变应性炎症。
可引起支气管收缩粘膜分泌物过度及粘膜水肿等气道炎症反应及气道重塑过程。
(3)神经调节在哮喘中的作用。
支气管受复杂的自主神经支配。
胆碱能神经、肾上腺素能神经、非肾上腺素能非胆碱能(NANC)神经系统 .支气管哮喘与B-肾上腺素受体功能低下和迷走神经张力亢进有关,并可能存在有肾上腺素能神经的反应性增加。
(4)广泛气道狭窄是产生哮喘临床症状最重要的基础:气道狭窄的机制包括:支气管平滑肌收缩、黏膜水肿、慢性黏液栓形成、气道重塑及肺实质弹性支持的丢失。
喘息急性发作时产生的气道狭窄,多为气道平滑肌收缩和黏液水肿。
常见诱因:食物:松果、巧克力、蛋类、贝类、花生油、面粉、果汁、酒、牛奶、咖啡、茶、过咸或过甜的食品。
动物:猫、狗、兔子、小鼠、昆虫、蟑螂。
居家或工作中的,羽毛枕头、羊毛衫、室内装饰布、、地毯、窗帘、棉花、花粉、树木、草、香水、化妆品、爽身粉、染发剂、燃料、油漆、清洗剂、除味剂、烧煤或烧炭的熏烟、灰尘、粉尘、金属如:铬、镍及焊锡的烟雾、汽车的尾气、抽烟或周围抽烟人的烟雾。
情绪:恐惧、愤怒、兴奋、哭泣、大笑。
休息和活动:平卧时痰液积于呼吸道,过度用力引起气喘。
疾病:流感,感冒,其他的病毒感染。
药物:阿司匹林制剂;心血管药物---心得安、心律平、碘造影剂;磺胺类;降血糖药;青霉素类。
其他:冷热空气、季节变化过于潮湿或干燥。
各种非特异性吸入物(二氧化硫、油漆、氨气等);感染(病毒、细菌、支原体或衣原体等引起的呼吸系统感染);食物性抗原(鱼、虾蟹、蛋类、牛奶等);药物(心得安、阿司匹林等);气候变化、运动、妊娠等都可能是哮喘的诱发因素。
第1篇一、教学背景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其特征是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和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或清晨发作。
哮喘的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多种细胞和细胞因子的参与。
为了提高学生对该疾病的认识,增强其临床诊断和治疗能力,特制定本教学设计方案。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掌握支气管哮喘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和诊断标准。
(2)了解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病理生理变化和病理生理过程。
(3)熟悉支气管哮喘的治疗原则、治疗方案和常用药物。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
(2)提高学生的临床沟通技巧和病历书写能力。
(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临床实践能力。
3.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呼吸系统疾病学习的兴趣。
(2)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关爱弱势群体的意识。
(3)培养学生良好的医德医风。
三、教学内容1. 支气管哮喘的定义、病因和发病机制2. 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标准3. 支气管哮喘的病理生理变化和病理生理过程4. 支气管哮喘的治疗原则、治疗方案和常用药物5. 支气管哮喘的预防与护理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使学生掌握支气管哮喘的基本知识。
2. 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病例,引导学生分析、讨论,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3. 角色扮演法:模拟临床场景,让学生扮演医生、患者等角色,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临床实践能力。
4. 小组讨论法: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某一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5. 实验教学法: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支气管哮喘的实验室检查方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支气管哮喘的定义、病因和发病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授教师详细讲解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表现、诊断标准、病理生理变化、治疗原则、治疗方案和常用药物。
3. 案例分析教师选取典型病例,引导学生分析、讨论,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4.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模拟临床场景,扮演医生、患者等角色,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临床实践能力。
哮喘性支气管炎的健康教育哮喘性支气管炎(Asthmatic Bronchitis)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特征是持续的咳嗽、喘息和呼吸困难。
对于患有哮喘性支气管炎的患者,健康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和管理自己的疾病。
本文将详细介绍哮喘性支气管炎的相关知识,并提出针对该疾病的健康教育措施。
一、了解哮喘性支气管炎的病因和症状1. 病因:哮喘性支气管炎的病因比较复杂,主要涉及内外环境、遗传因素、免疫调节等多个方面。
2. 症状:哮喘性支气管炎的主要症状包括咳嗽、喘息、呼吸困难、胸闷等。
在发作期可能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甚至需要抢救。
二、认识哮喘性支气管炎的治疗方法和自我管理技巧1. 治疗方法:哮喘性支气管炎的治疗一般包括控制病情、缓解症状和预防复发。
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如吸入类固醇、支气管舒张剂等)、物理疗法(如呼吸训练、气管扩张等)和生活方式改变(如避免过敏原、保持良好的室内空气质量等)。
2. 自我管理技巧:患有哮喘性支气管炎的患者可以通过自我管理来减少症状的发作频率和严重程度。
具体包括定期复诊、按时服药、健康饮食、适量运动、避免感染等。
三、预防哮喘性支气管炎的方法和注意事项1. 预防方法:预防哮喘性支气管炎主要从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控制过敏源、加强体育锻炼等方面入手。
可以做好室内通风、减少异味、尘螨等室内污染物;避免接触过敏源如花粉、灰尘、宠物毛等;适量参与体育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
2. 注意事项:对于已经患有哮喘性支气管炎的人群,要定期检查病情,按时吃药,避免感染,并保持良好的心态。
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如果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或其他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
四、哮喘性支气管炎的心理辅导和支持1. 心理辅导:哮喘性支气管炎是一种慢性疾病,患者在长期治疗过程中可能会感到沮丧、焦虑等负面情绪。
心理辅导可以帮助他们调整心态,增加自信,提高对疾病的认知和对治疗的依从性。
2. 支持:患有哮喘性支气管炎的患者可以加入相应的支持组织或社区,与其他患者互相交流、分享经验,共同面对疾病。
哮喘病人的健康教育哮喘病人的健康教育1.简介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它会导致气道收缩和过敏反应,进而引起呼吸困难、咳嗽和喘息等症状。
本文档将提供详细的健康教育,帮助哮喘患者更好地管理和控制疾病。
2.疾病认知2.1 哮喘的定义和病因2.2 哮喘的症状和诊断标准2.3 哮喘的发作与诱因2.4 哮喘的分类和分级2.5 哮喘的并发症和风险因素3.基本的治疗方法3.1 药物治疗3.1.1 支气管扩张剂3.1.2 糖皮质激素3.1.3 其他药物治疗3.2 环境控制3.2.1 室内空气质量改善3.2.2 避免过敏原和刺激物3.3 运动和呼吸训练3.3.1 适度的有氧运动3.3.2 深呼吸和肺活量练习3.3.3 呼吸肌训练4.生活方式调整4.1 饮食调整4.1.1 避免过敏食物和触发食物4.1.2 增加富含维生素C和E的食物4.2 心理调适4.2.1 缓解压力和焦虑的方法4.2.2 寻求社会支持和心理咨询4.3 合理作息4.3.1 规律的睡眠时间4.3.2 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5.紧急时刻急救措施5.1 使用急救药物5.1.1 快速作用型支气管扩张剂 5.1.2 口服或吸入糖皮质激素 5.1.3 其他急救药物5.2 正确的急救姿势5.2.1 让患者取坐位或半坐位 5.2.2 使用辅助呼吸肌5.2.3 寻求紧急医疗援助6.预防和控制6.1 预防感染和加重6.1.1 定期接种疫苗6.1.2 避免接触感染源6.1.3 在流感季节加强预防6.2 观察病情和记录6.2.1 保持病情观察日记6.2.2 定期测量峰流速和峰流量6.3 定期复诊和评估6.3.1 跟随医生的建议进行复诊6.3.2 综合评估病情和治疗效果本文档涉及附件:无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 糖皮质激素:一种抗炎药物,在哮喘治疗中用于减轻气道炎症。
- 肺活量:肺部在最大吸气后能吐出的气量。
- 急救药物:用于缓解急性哮喘发作症状的药物。
- 峰流速:呼气过程中最大的气流速度。
小儿支气管哮喘的健康教育
摘要】 通过对106例支气管哮喘患儿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指导,提高自我保
健意识,建立良好的遵医服药行为,可使患儿减少哮喘复发,减轻痛苦,达到长
期稳定控制哮喘发作,提高病人生命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 小儿 支气管哮喘 健康教育
支气管是儿科常见病,病因复杂,是由多种细胞特别是肥大细胞、嗜酸粒细
胞和T淋巴细胞参与的慢性气管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引起反复发作的喘息、气
促、胸闷、咳嗽等病状,常在夜间或清晨发作加剧,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
目前认为与遗传和环境因素、感染因素及某些药物有关,多在3岁以内发病,近
年来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均有上升趋势,严重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而大多数家
长对哮喘发作、预防缺乏了解,使哮喘容易复发,病程延长。通过对支气管哮喘
患儿及家长进行健康指导,使患儿减少复发,减轻痛苦,从而提高哮喘患儿的生
活质量[1]。我科对106例支气管哮喘住院患儿及家长进行了有关的健康教育,效
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8年3月—2009年8月我科收治支气管哮喘患儿106例,男62例,女44
例,年龄1.5—14岁,平均6.5岁,均符合1998年全国儿科哮喘防治协作组支气
管哮喘诊断标准,患儿家长高中以上文化程度73例,高中以下文化程度33例。
2 健康教育
2.1方法
2.1.1口头语言教育 重视入院宣教,入院后介绍病房环境、作息时间、医护
人员等,为患儿提供安静舒适、安全的治疗环境。
2.1.2文字和媒体宣传 可通过座谈、交流、广播、报纸、电视及科普杂志、
书籍等采用集中教育或个体化教育来推广哮喘知识及防治,让患儿及家长更加密
切配合治疗。
2.2内容
2.2.1心理护理 支气管哮喘重症发作时,患者往往恐惧、烦躁、苦闷、紧张,
这种心理反应使患儿的迷走神经兴奋性增强,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加剧,造成喘憋
进一步加重,形成一种恶性循环。护士应床旁陪护,通过暗示、解说、转移情绪
等方法,消除其恐惧心理,教会轻症患儿自我处理哮喘先兆症状的方法,鼓励患
儿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2.2.2疾病知识宣教 根据病人的知识结构和文化修养,选择病人能接受的语
言,向病人及家属讲解支气管哮喘的病因,发病机理,治疗方法,长期用药的作
用及副作用,以提高对疾病的正确认识。教会病人如何观察哮喘发作先兆及相应
处理方法,有条件者记录哮喘日记,熟知哮喘发作的前驱病状,如出现胸闷、气
促、咳嗽、喘息、流涕等症状时应及时给患儿取坐位或半坐卧位,尽早准确应用
平喘药物[2]。
2.2.3日常护理教育 每日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光线充足,通风良好,病室内
无刺激性气味,不铺地毯,不放花草,采用湿式清扫法,注意个人卫生,饮食要
清淡易消化,多吃新鲜水果、蔬菜,以利通便。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及冷饮,以
及富含异体蛋白质的饮食,保持生活规律,避免劳累,预防感冒,年长儿可训练
其做胸腹或呼吸操,吸气用鼻,呼气用口,在胸腹部加压,使呼气时间延长,尽
量排出肺部剩余气体,增强换气功能。在发病间歇期应多做户外活动,增强体质。
2.2.4用药健康指导 指导患儿及家长应遵医嘱服药,不能自行增减药量。有
些家长担心吸入气雾剂会成瘾,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此时要向其详细、耐心解
释,消除心理顾虑,使疾病得到最快的治疗和控制,以达到长期持续、规范、个
体化的治疗。训练指导患儿的正确吸入技术。使每个患儿都掌握一遥、二呼、三
吸,加上屏气,五漱口的方法;年龄小不能很好配合的患儿可用储雾罐,以保证
疗效;较小的患儿可在睡眠后采用面罩吸入,吸入过程中应注意观察面色、呼吸
等情况[3]。
3 讨论
通过健康教育提高了家长及患儿对哮喘的认识,积极配合治疗,增强自我保
健意识,减少哮喘发作,维持长期的稳定,防止复发,效果满意,此方法值得推
广。
参 考 文 献
[1]李旭珍,杨志兰.健康教育在儿童哮喘防治中的作用[J].现代临术医学,2007,
33(3):193—194.
[2]王惠.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
[3]汪涓,胡兰兰.儿童哮喘管理和教育中的护理配合[J].安徽医药,2006,10
(10):7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