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喜剧《乔恩每日脱口秀》的讽刺艺术
- 格式:doc
- 大小:27.15 KB
- 文档页数:6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
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部编版必修下册第一至四单元。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当我们看完一出优秀悲剧的成功演出(或者很投入地读完悲剧剧作),比如看了《窦娥冤》或者《奥赛罗》的演出,它们在我们情感上引起的反应,就是悲剧美感或曰“悲剧快感"。
在悲剧中,有对人的悲痛与苦难的演示,甚至还要叫观众目睹仇恨、阴谋、杀戮等可怕的事件发生。
然而奇怪的是,人们为什么还要坐到剧院里去欣赏这些剧情在舞台上的呈现,并且还要献出一掬同情之泪呢?为什么看过善良的窦娥含冤被杀、正直的奥赛罗中了奸计先杀妻后自杀这样的舞台上的悲惨之事,会得到审美的享受即”悲剧快感"呢?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对悲剧之所以能产生美感的解释:第一,悲剧既然是对人的行动的模仿,那么“每个人都能从模仿的成果中得到快感”,即使是对可怕和讨厌的事物的模仿,当人们观看其“逼真的艺术再现时,却会产生一种快感”;第二,“打动人心”的情节与“引发快感”的音乐、语言、画面等方面的技术处理;第三,“通过引发怜悯和恐惧使这些情感得到疏泄”,换一个说法是,“使人产生怜悯和恐惧并从体验这些情感中得到快感”。
第一、二两点讲的是普遍性艺术规律,并不仅限于悲剧。
值得注意的是第三点,它所讲的正是悲剧美感的问题。
这里说,看悲剧会引发我们的悲悯和恐惧之情,并使这些情感得到“疏泄”,又说对这些情感进行“体验”,从中得到快感。
“疏泄”本是古希腊的一种医疗手段,就是把体内可能导致病变的郁积之物疏导。
宣泄、涤除出去,又可译为“净化”。
2023年军队文职人员公开招聘笔试《戏剧与影视》考前模拟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40题)1.下列哪位文学家的小说堪称资本主义的“社会百科全书”( )A.巴尔扎克B.莫泊桑C.司汤达D.雨果2.节奏运用方法的核心是?( )A.以思想感情运动运动为依据B.加强对比,控纵有节C.具有一定特点的声音形式的回环往复D.立足于全篇和整体3.下列关于浪漫主义文学兴起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欧美发生了法国大革命和多次战争B.社会不平等现象严重C.知识分子对启蒙运动宣扬的理性王国感到失望D.工业革命后欧美社会矛盾日益尖锐4.“形式”事实上在( )中,很难被抽离出来独立思考A.构思B.创作C.创造D.想象5.展示19世纪前期整个法国社会生活的作品是( )A.《人间喜剧》B.《等待戈多》C.《欧也妮·葛朗台》D.《战争与和平》6.下列不属于影帝梁朝伟的电影作品是:( )A.《花样年华》B.《重庆森林》C.《悲情城市》D.《旺角卡门》7.下列作家不属于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的是( )A.海涅B.巴尔扎克C.马克·吐温D.易卜生8.解放后第一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是:( )A.欧阳予倩B.熊佛西C.沙可夫9.相声起源于什么地方?( )A.上海B.天津C.北京10.备稿六步不包括?( )A.划分层次B.概括主题C.观察发现D.联系背景11.普通话里有多少个辅音声母?( )A.23B.24C.22D.2112.著名导演李安凭借下列哪部电影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奖( )A.《色戒》B.《断背山》C.《卧虎藏龙》D.《喜宴》13.莫里哀是世界剧作家中成就最高者之一,主要作品为《伪君子》、《悭吝人》等多少部喜剧。
( )A.40B.39C.3714.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弱化时空或段落转换的视觉跳动的转场是?( )A.声音转场B.特技转场C.特写转场D.承续转场15.三音节有几种格式?( )A.2B.3C.4D.516.下列选项中,属于视觉艺术的是( )A.文学、绘画B.绘画、雕塑C.绘画、舞蹈D.雕塑、戏剧17.艺术家在审美过程中对艺术活动及其规律的认识、领悟与把握,属于艺术创作心理要素中的( )A.审美感知B.审美想象C.审美情感D.审美理解18.在香港僵尸系列电影中,借着一部讲述民国时期茅山道士捉僵尸题材的影片走红香港和东南亚影坛,将西方吸血鬼及僵尸融入香港僵尸片的第一人是:( )A.林正英B.洪金宝C.钱小豪D.郑则仕19. ( )又称影视脚本,是筹备阶段中的一项重要准备工作,是导演用于现场拍摄的蓝本和依据。
2023军队文职招聘考试《戏剧与影视》押题卷(含答案)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40题)1.《渔夫和金鱼的故事》的作者是:( )A.屠格涅夫B.普希金C.契可夫2.在《金枝》中论述了艺术发生的巫术说的是( )A.爱德华·泰勒B.克林伍德C.詹姆斯·弗雷泽D.詹姆斯·乔伊斯3.与戏剧式结构相比较,( )更重视对角色情感的渲染,更强调生活的原生态从而摒弃人为的戏剧性。
A.传统式结构B.非传统式结构C.戏剧式结构D.小说式结构4.社教服务类主持人的语言要?( )A.深入浅出,耐心细致,富于生活气息B.感情饱满而质朴,要爱憎分明C.自然随意,轻松幽默D.刚柔相济,郑重大方,反应机敏5.比利时的普拉托在1829年提出了“视觉滞留”原理,根据这一原理发明了锯齿形( ),他被称为“电影的祖父”。
A.感光胶片B.活动视镜C.活动摄像机D.诡盘6.“I”和“ü”的发音( )相同,( )不同?A.舌位、唇形B.唇形、舌位C.舌位、气息D.气息、舌位7.电视在当代艺术传播活动中作用突出,它属于艺术传播诸要素中的( )A.传播媒介B.传播内容C.传播主体D.传播效果8.把对艺术作品的欣赏作为研究重心的艺术批评流派属于( )A.文本批评B.社会历史批评C.心理学批评D.接受批评9.演员的祖先是:( )A.俳优B.优伶C.倡优10.下列哪位文学家的小说堪称资本主义的“社会百科全书”( )A.巴尔扎克B.莫泊桑C.司汤达D.雨果11.恩格斯说:“同启蒙学者的华美诺言比起来,由‘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
”这段话揭示了下列哪一文学现象产生的时代背景( )A.ClassicalismliteratureB.RomanticismliteratureC.CriticalrealismliteratureD.Modernismliterature12.播音发声的基本要求是指?( )A.吐字清晰,气流通畅B.重点突出,变化自如C.出字,立字,归音D.准确规范,富于变化13.在普通话中,阴、阳、上、去四声调的变化是由语音的哪一性质决定的?( )A.音高B.音色C.音强D.音长14.在一个制作组中,演员部门一般由主角、配角、( )等组成。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题及答案【完整】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题序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总分得分一、看拼音,写词语。
zāo yāng bǐng xīfū huàquǎn fèi pì rúshì hòu mǐn jiépí qìjǐnɡ jiègōng yǎng二、给加横线的字选择正确读音。
清平乐(lèyuè)茅檐(yán yáng)剥莲蓬(bōbāo)亡赖(wáng wú)相媚好(méi mèi)翁媪(wēn ǎo)屋檐(yán yuán)狮子(shī sī)和谐(xié xué)捣(dǎo dāo)衣赛过(sài shài)率领(shuài lǜ)三、辨一辨,组成词语。
淹(_________)官(_________)姓(_________)跪(_________)掩(_________)宫(_________)性(_________)脆(_________)四、先把词语填写完整,再选词填空。
(__)清目秀相貌(__)(__)亭亭(__)(__)威风(__)(__)(__)大(__)圆(__)发(__)颜慈(__)善(__)明(__)(__)齿文质(___)(___)容光(___)发(___)发童颜老态龙(___)1.青年人言谈举止(___)的,一看就知道很有教养。
2.老爷爷脸上总是挂着笑,(___)的,令人感到很亲切。
3.湖面上初绽的荷花犹如下凡的仙子,(___),美得令人怦然心动。
五、根据意思,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敲边鼓开绿灯破天荒挑大梁1.放过一次违章操作,等于为十次事故(__________)。
2.他在我们家是(__________)的,所有的生活开销都由他提供。
2023年度军队文职招聘笔试《戏剧与影视》典型题汇编(含答案)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40题)1.斯坦尼提出“体验派”是在意大利的哪一位名演员的主张下:( )A.哥尔多尼B.萨尔维尼C.塔索2.《中国财经报道》属于下列哪个栏目?( )A.专题性新闻栏目B.杂志性新闻栏目C.专栏型新闻栏目D.消息类新闻栏目3.在播音创作一线,时有特殊紧急情况发生,有的时候紧急稿件要上直播没有时间备稿,因此要?( )A.要准确迅速地完成播出任务恰恰取决于平时备稿的好习惯B.要养成平时不备稿的习惯,才能不拘于形式C.备稿是练习的要求,对于实际工作意义不大D.换一名主持人4.“艺”这个字在汉语的起源中与( )有关A.农业B.狩猎C.畜牧D.手工业5.下列选项中,属于视觉艺术的是( )A.文学、绘画B.绘画、雕塑C.绘画、舞蹈D.雕塑、戏剧6.早期的影片( )在两个小时左右的放映时间内,表现了从古巴比伦到20世纪初近4000年历史中的4个时代。
A.《月球旅行记》B.《一个国家的诞生》C.《党同伐异》D.《浮华世界》7.备稿六步不包括?( )A.划分层次B.概括主题C.观察发现D.联系背景8.在文艺的社会功能方面,提出“净化说”的是( )A.柏拉图B.贺拉斯C.亚里士多德D.康德9.俄国第一部现代主义喜剧是什么?( )A.纨绔少年B.钦差大臣C.小市民10.空镜头又称( ),即画面内不包含人物,只表现景物。
A.表现镜头B.景物镜头C.间隙镜头D.背景镜头11.我国第一部描写排球运动的故事片是:( )A.排球之花B.排球女将C.乳燕飞12.人在感知事物时,各种感官互相协作、相互影响和沟通,一种感官的变化,常会引起其他感官的变化。
这种感觉现象叫( )A.灵感B.通感C.情感D.美感13.艺术家在审美过程中对艺术活动及其规律的认识、领悟与把握,属于艺术创作心理要素中的( )A.审美感知B.审美想象C.审美情感D.审美理解14.哑剧是一种不用台词,只以动作和表情表达剧情的戏剧品种,早在古代的印度和埃及就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但出现正式哑剧演员却是在哪个国家?( )A.印度B.中国C.罗马15.把对艺术作品的欣赏作为研究重心的艺术批评流派属于( )A.文本批评B.社会历史批评C.心理学批评D.接受批评16.在曲艺中“东北大鼓”又称“辽宁大鼓”还称什么大鼓?( )A.太平大鼓B.乐亭大鼓C.奉天大鼓17.黑格尔的美学代表著作是( )A.《诗学》B.《诗艺》C.《美学》D.《美育书简》18.普通话里有多少个辅音声母?( )A.23B.24C.22D.2119.最初主张表演艺术“不是合一,而是表现”的,是法国哪位作家?( )A.科克兰B.斯克里布C.皮格雷库尔20.在中国美学史上,自然美开始作为独立的审美形态出现在( )A.先秦B.秦汉C.魏晋D.隋唐21.元音E是?( )A.前半高圆唇元音B.后次高圆唇元音C.后半高圆唇元音D.后半高不圆唇元音22.( )对画面主题的表达有一种俯瞰、客观、公正、强调和压抑的效果,显示出一种严肃、规范、形式化、象征、低沉的气氛。
“东方舞台上的奇迹”——《茶馆》导读泉州北师大附中教务主任高级教师谢熊主讲 2007/5/6中国的十大经典话剧。
第一部是曹禺先生创作的《雷雨》——它被誉为“中国话剧百年第一戏”(中国话剧走向成熟的标志)第二部就是《茶馆》,它被誉为“东方舞台上的奇迹”。
(最负盛名的保留剧目)今年,是“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诞生108周年。
作为对他的纪念,也作为知人论世,我们有必要简要地回顾一下他的生平和创作。
一、老舍的生平及创作1、老舍的生平:生于1899年,逝于1966年。
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剧作家。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另有笔名絮青,鸿来、非我等。
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
满族,旗人,祖上属正红旗。
曾在国外任教、讲学多年。
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副主席等职。
2、老舍的创作:(1)建国前:主要从事小说创作,作品数量多,质量高。
代表作品有《四世同堂》、《猫城记》、《离婚》、《二马》、《骆驼祥子》、《月牙儿》、《不成问题的问题》等(2)建国后:主要从事话剧创作,代表作品有《龙须沟》(因此剧获“人民艺术家”称号)《方珍珠》、《西望长安》、《茶馆》等。
另有小说《正红旗下》(未完成)关于《茶馆》的导读,我今天要讲的内容,可分为六个部分:一、“埋葬三个旧时代”的构思1、写作缘起——配合时政宣传3幕话剧《茶馆》是老舍1956至1957年间的作品。
它是作家一生中最优秀的一部戏剧创作,正像曹禺先生所说,它是“中国戏剧史上空前的范例”。
解放以后的17年里,老舍写小说很少,却写了不少的戏。
在写《茶馆》前前后后,他写了话剧《春华秋实》、《西望长安》、《红大院》、《女店员》和《全家福》……跟这些配合时事政治的作品比较,《茶馆》在题材、风格以及创作模式上,都大不一样,这是一个全面回眸旧中国社会生活的戏。
其实呢,老舍写《茶馆》,本来也是想要配合时政宣传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在1954年公布,作者抚今追昔感慨不少,觉得该写个说明新宪法得来不易的戏,用来教育青少年。
让生活充满笑声——幽默美学讲座引言一、幽默探幽二、幽默的形式与构成三、语言艺术中的幽默技巧(三十法,如何制造笑料)四、幽默的战略战术(三十六计,如何运用幽默)五、幽默的用武之地(分类介绍幽默艺术在各个方面的运用)六、世界名人的幽默故事集锦(含中国)七、中国古代幽默艺术理论简史八、世界著名幽默家(含中国,智者,喜剧艺术家,漫画家,相声演员等)简介一、幽默探幽(一)幽默的词义演变:西方“幽默”一词本义为“水液”,“体液”,体液的不同比例决定人的气质和性情,比例失调就会形成怪癖、坏脾气,到了18世纪,才把“幽默”引入文学艺术中,用来指称“引人发笑或感受情趣的能力”。
中国古代典籍中在屈原的《九章-怀沙》中有“孔静幽默”,意思是“寂静无声”。
司马迁的《史记-滑稽列传》中“滑稽”一词倒是与西方的“幽默”意思相近。
现代著名翻译家、作家林语堂首先把国外表示“引人发笑或感受情趣的能力”的词语翻译为“幽默”,他说:“凡善于幽默的人,其谐趣必幽隐,而善于欣赏幽默者,尤在内心静默的理会。
----幽默愈幽愈默愈妙。
”这样,翻译起来语音相近,词义也接近,又有典籍的依据、中国特色。
到目前为止,关于幽默的界说,莫衷一是,有不可定义说,批评说,同情说,微讽说,滑稽说,逗笑说,元素说等。
陈孝英的元素说比较全面概括了幽默的特点:“它是创作主体以比较温和的态度和比较含蓄的手法,通过美与丑的强烈对照,对包含着喜剧因素的事物做有意识的理性倒错的反映,造成一种特殊的喜剧情境,引发一种复合的情感,使欣赏者产生出会心的笑,来表达对丑的优势。
”这应该是狭义的“幽默”,广义的幽默与喜剧同样意思。
解析一下幽默的要素:1、幽默课题——被幽默(讽刺)的对象(丑的事物):具有不协调性——矛盾性(美的事物具有矛盾的和谐性、协调性,丑的事物恰恰相反。
2、幽默主体(幽默作品的创作者或者欣赏者):(1)发现对象的不协调(机智、理智);(2)对幽默对象的可笑之处采取“比较温和的态度和比较含蓄的手法”(胸襟、智慧);(3)揭露其乖谬可笑之处(美与丑的强烈对照;做有意识的理性倒错的反映);(4)“使欣赏者(幽默作品的接受者)产生出会心的笑,来表达对丑的优势”。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央视频新媒体综艺节目整合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资源,用新颖的编码内容来传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形成主流价值观的传播,最终引导受众通过节目内容的外在层面去感悟其内在的精神品质,使节目内容成功“破圈”。
央视频创新性地建构新媒体综艺节目的内容与含义,将中国文化自信体现在多元的话语场景中。
节目通过加入“国风”元素,将传统经典与现代流行结合,带领受众一起感受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使“国潮”再次成为青年审美的主流文化之一。
新媒体首秀《央young之夏》将总台的主播们进行分组,展示才艺。
首轮展示中,女主持人组成的“sunny 姐妹团”在《潇洒走一回》的演绎中,先以素雅的民国旗袍配圆扇的妆造开场演唱,后又变装为青春活力运动风与时尚大气职业造型,生动传达了中国传统服饰永不过时的理念;“冰皮月饼队”将多部国产动画片经典的OST进行大串烧,演绎的《爷童回》一开口就带领观众重返童年时光;别具一格的“康庄大道会嬴队”在《左手指月》中将中国大鼓、古琴、尺八等乐器与钢琴结合,在古典舞曲的烘托下,为观众展开了一幅古色古香的“国风画卷”;“韬倪欢喜队”在内容上精准贴合青年受众的兴趣点,将当下流行的喜剧脱口秀搬上“官媒”舞台。
网感化的战队名与节目表演,以及才艺展示用新潮形式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做法,将主流精英语态与市场大众语态完美融合;而年轻化与偶像化的语态表达,既体现了新型媒体综艺节目在积极弘扬国粹人文价值方面作出的努力,又彰显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无限魅力。
(摘编自朱穆兰《“破局”“破圈”“破浪”:新型主流媒体的年轻态创新——以央视频“young”系列节目为例》)材料二:“只有破圈才能出圈,只有出圈才可能融合。
”去年12月,随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解伟,因短视频出圈成“网红”,让更多的游客、网友了解随州特色。
伴随着文化旅游春天的到来,如何让文旅行业聚焦更多的目光,使文旅融合更加紧密?如何传播才是新玩法?一年后,解伟再次给出了“随州出圈”的答案。
精读小说一、王蒙《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二、茹志娟《百合花》三、白先勇《游园惊梦》四、冯骥才《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五、铁凝《哦,香雪》六、阿城《棋王》七、陈染<空的窗>八、《少女小渔》严歌苓九、<喜宴》王安忆十、《鞋》刘庆邦精读散文一、致傅聪-------傅雷二、黄鹂--------病期琐事----孙犁三、怀念萧珊-------巴金四、母亲的羽衣----张晓风五、捡麦穗----张洁六、《学圃记闲》---杨绛七、杂文二题-----邵燕祥八、秦腔--贾平凹九、巩乃斯的马-----周涛十、我与地坛-----史铁生精读诗歌一、望星空-----郭小川二、有赠-------曾卓三、麦坚利堡----罗门四、相信未来-----郭路生五、乡愁----余光中六、智慧之歌-----穆旦七、双桅船-----舒婷八、就是那一只蟋蟀------流沙河九、麦地------海子精读戏剧一、茶馆---老舍二、关汉卿------田汉泛读小说一、广陵散---陈翔鹤二、将军族-陈映真三、陈焕生上城------高晓生四、邢老汉和狗的故事--张贤亮五、受戒---汪曾祺六、透明的红萝卜---莫言七、残月---张承志八、亲亲土豆---迟子建九、马桥词典---韩少功十、送一个人上路---张学冬十一、拾婴记---苏童泛读散文一、髻--琦君二、缘续堂续笔.癞六伯三、记波外翁---台静农四、哭小弟--宗璞五、致西绪福斯---西西六、回看血泪相和流----柯灵七、童年二题---牛汉八、融入野地---张炜九、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王小波泛读诗歌一、有的人----臧克家二、红玉米---痖弦三、重读圣经--绿源四、长恨歌---洛夫五、回答---北岛六、哎,大森林---公刘七、一个人老了---西川八、日记---王家新九、陈毅市长--沙叶新精读小说一、王蒙《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发表于1956年。
是较早反映社会主义体制下人民内部矛盾,揭露官僚主义的作品。
2023军队文职人员公开招聘《戏剧与影视》真题模拟训练(含答案)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40题)1.“如果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这句话不知鼓舞了多少在困境中挣扎的人们它出自( )A.但丁的《神曲》B.雪莱的《西风颂》C. 拜伦的《唐璜》D. 海涅的《德国,一个冬天的故事》2.首位在戛纳电影节封后的华人女演员是:( )A.章子怡B.杨紫琼C.巩俐D.张曼玉3.“艺”这个字在汉语的起源中与( )有关A.农业B.狩猎C.畜牧D.手工业4.鼓励人们为自由和理想而战的作品是( )A.《唐磺》B.《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C.《悲惨世界》D.《巴黎圣母院》5.展示19世纪前期整个法国社会生活的作品是( )A.《人间喜剧》B.《等待戈多》C.《欧也妮·葛朗台》D.《战争与和平》6.人在感知事物时,各种感官互相协作、相互影响和沟通,一种感官的变化,常会引起其他感官的变化。
这种感觉现象叫( )A.灵感B.通感C.情感D.美感7.主体情感与客观物象的有机统一的是( )A.情境B.意蕴C.意境D.情感8.指出以下哪个选项是塞音?( )A.KB.LC.ZD.J9.中央电视台彩电中心是哪一年建成的?( )A.1986年B.1985年C.1988年10.欧洲三大电影节不包括( )A.威尼斯电影节B.瑞典电影节C.柏林国际电影节D.戛纳电影节11.以下哪部影片不属于安东尼奥尼的“情感病态”三部曲?( )A.《奇遇》B.《夜》C.《蚀》D.《红色沙漠》12.以下哪部影片不是让·雷诺阿导演的?( )A.《包法利夫人》B.《大幻灭》C.《雾码头》D.《游戏规则》13.系列电影《加勒比海盗》是哪间电影公司的作品( )A.梦工厂B.华纳C.迪士尼D.好莱坞14.比利时的普拉托在1829年提出了“视觉滞留”原理,根据这一原理发明了锯齿形( ),他被称为“电影的祖父”。
浙江省湖州、丽水、衢州三地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一模语文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试卷和答题卷,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上交。
2.试卷共8页,有四大题,23小题。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3.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4.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饭圈,粉丝圈子的简称。
“粉丝”一词的英文单词为“fans”,其中的fan音译为“饭”,粉丝群体组成的圈子就叫“饭圈”。
“饭圈”共同体的形成离不开粉丝之间的情感团结环节。
情感团结指的是具有相似品味偏好的行动者基于情感而彼此连接在一起的状态。
其中的参与者将由此体验到积极的情感能量、集体性的身份认同、联系个人与集体的符号以及维护集体符号的道德正义感等。
在数字时代,数字技术不仅带来了更多的信息供给,也重塑了人们彼此交换信息、产生互动的方式。
在数字平台中,人们往往倾向于接纳与自身观念更为相近的信息或与自身品味相似的成员;部分智能算法也倾向于为用户推荐同质化的信息资源,从而加剧了其互动连接过程的选择性。
由于数字技术在传播过程中的这种选择性,粉丝彼此之间的情感距离同样前所未有地缩短了,更具选择性的粉丝聚集效应也因此产生。
钟爱相同偶像的粉丝们不仅可以线下相会,也可以在线上时刻联络,完成共同的任务,并分享共同的快乐。
这样的连接过程既使得其中的个体找到了心灵归属,也为共同体的组建提供了正当性基础。
在粉丝聚集并形成集体身份认同的基础上,其共同体还将探索出各种规范性策略,包括特定的身份标签与组织结构等,以实现共同认可的追星目标。
同样地,由于数字技术的选择性,特定的策略一旦为粉丝情感所接纳,就能得到精准的传播,从而加强粉丝彼此之间的情感团结。
具体而言,在身份标签方面,粉丝群体所建构的标签主要用于自我呈现、分享信息和组织行动。
军队文职考试《戏剧与影视》练习题1军队文职考试《戏剧与影视》练习题1单选题(共73题,共73分)1.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不包括( )A.《李尔王》B.《哈姆雷特》:C.《威尼斯商人》D.《奥赛罗》2.影视编剧中的( )继承了新现实主义的“纪实”精神,反虚构、反典型化、反故事性、反情节、反戏剧化、反演出、反蒙太奇。
代表影片有安东尼奥尼的《奇遇》和法国影片《四百下》等。
A.“意识流结构”B.“时空顺序结构”C.“生活流结构”D.“时空交错式结构”3.( )是沿着被摄对象的运动方向所形成的轴线。
A.运动轴线B.关系轴线C.越轴D.硬越轴4.各电视频道每天播出的除境外影视剧以外的其他境外电视节目,不得超过该频道当天总播出时间的?( )A.15%B.30%C.50%D.80%5.《西风颂》的是( )A.拜伦B.雪莱C.巴尔扎克D.托尔斯泰6.内在语分几类?( )A.2B.3C.5D.67.在小品讽刺手法里,以一种反讽的技巧,嘲弄或取笑的态度,来表达尖酸、苦涩的情感称为:( )A.苦讽B.误解C.错位8.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特征包括( )①刻意突出人的理性②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③塑造出鲜明的人物形象④在文学创作风格上以想象力丰富的构思和跌宕起伏的戏剧情节为主要特点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9.音强取决于以下哪个选项?( )A.发音体振动的频率B.发音体振动的振幅C.发音体振动的时间D.发音体振动的形式10.恩格斯说,他的作品“汇集了法国社会的全部历史,我从这里,甚至在经济细节方面所学到的东西,也要比从当时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东西还要多”。
恩格斯说的作家是( )A.巴尔扎克B.雨果C.司汤达D.都德11.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指的是《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和什么?( )A.罗密欧与朱丽叶B.雅典的泰山C.麦克白12.张国荣,虽已成为了传奇的绝响,但这个名字将永远留在这个时代里,留在我们的心里。
2023年军队文职公开招录考试《戏剧与影视》真题模拟训练及答案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40题)1.下列选项中,属于视觉艺术的是( )A.文学、绘画B.绘画、雕塑C.绘画、舞蹈D.雕塑、戏剧2.下列关于浪漫主义文学兴起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欧美发生了法国大革命和多次战争B.社会不平等现象严重C.知识分子对启蒙运动宣扬的理性王国感到失望D.工业革命后欧美社会矛盾日益尖锐3.在文艺的社会功能方面,提出“净化说”的是( )A.柏拉图B.贺拉斯C.亚里士多德D.康德4.情景再现要求是什么?( )A.以情为主,情景要交融B.以景为主,情景要交融C.情与景不可兼得,有一即可D.情与景要兼得5.审美的客体是( )。
A.鉴赏者B.艺术家C.艺术作品D.艺术受众6.( )对画面主题的表达有一种俯瞰、客观、公正、强调和压抑的效果,显示出一种严肃、规范、形式化、象征、低沉的气氛。
A.仰拍B.俯拍C.平拍D.近拍7.主体情感与客观物象的有机统一的是( )A.情境B.意蕴C.意境D.情感8.被誉为“讽刺现代社会积弊”的百科全书是( )A.《唐璜》B.《人间喜剧》C.《战争与和平》D.《等待戈多》9.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情感表现和交流需要的意大利美学家是( )A.席勒B.普列汉诺夫C.克罗齐D.弗雷泽10.人在感知事物时,各种感官互相协作、相互影响和沟通,一种感官的变化,常会引起其他感官的变化。
这种感觉现象叫( )A.灵感B.通感C.情感D.美感11.有记载的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电影诞生于:( )A.北京胡同巷B.北京故宫C.北京长城D.北京的丰泰照相馆12.强调对艺术作品本身或艺术符号进行研究的艺术批评派别属于( )A.社会历史批评B.心理学批评C.文本批评D.接受批评13.播音的内部技巧不包括?( )A.情景再现B.内在语C.对象感D.现场感14.把对艺术作品的欣赏作为研究重心的艺术批评流派属于( )A.文本批评B.社会历史批评C.心理学批评D.接受批评15.《红楼梦》的四大家族中没有下列哪个姓氏?( )A.吴B.贾C.薛16.下列著名作家来自拉丁美洲的( )A.安徒生B.马尔克斯C.贝克特D.泰戈尔17.为了传达传播的有效性,为了使受众对播音员主持人产生亲切感,与所设想的对象的关系就应该是()A.平等的关系,这种关系意味着平等、融洽、真诚、和坦荡B.和谐的关系,这种关系意味着和谐、密切、推心置腹的C.不确定18.运用符号学方法研究作品本身的美国美学家是( )A.苏珊·朗格B.弗洛伊德C.丹纳D.圣·佩韦19.我国开始播出彩色电视节目的时间是:( )A.1975年B.1976年C.1973年20.中国电影历史上第一部电影是:( )A.《定军山》B.《歌女红牡丹》C.《渔光曲》D.《新儿女英雄传》21.社教服务类主持人的语言要?( )A.深入浅出,耐心细致,富于生活气息B.感情饱满而质朴,要爱憎分明C.自然随意,轻松幽默D.刚柔相济,郑重大方,反应机敏22.被认为是费里尼顶峰之作的影片是( )。
政治喜剧《乔恩每日脱口秀》的讽刺艺术
原文作者:徐坤 [摘 要] 作为一档新闻类电视节目,由乔恩·斯图尔特主持的政治喜剧《乔恩每日脱口秀》深受众多美国观众喜爱。该节目之所以如此广泛流行,主要在于其出色的讽刺艺术,其中包括丰富性、趣味性与深刻性的讽刺内容,同时还包括生动多样的讽刺手法:戏谑搞笑的戏仿手法、独特的修辞幽默以及利用矛盾与悖论揭露事物的本质等。《每日秀》以其在内容与形式上的独特性有效传播了该节目的政治观点,并影响了观众们对政治与媒体的认识与看法。 关键词] 政治喜剧;《每日秀》;讽刺 “政治喜剧”(political edy)是新闻类电视节目的一种,以分析评论政治新闻为主,旁及经济、宗教、艺术、体育等内容,审美效果多为风趣幽默、轻松愉悦。当今美国,政治喜剧颇为盛行,尤其在大学生群体中颇受欢迎。政治喜剧的社会教化作用潜移默化,其影响却不可小觑,不少观众认为政治喜剧对于人们认识政治领域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它还影响到人们对政治角色与媒体的看法。①在美国各大电视台播出的新闻节目中,政治喜剧《乔恩每日脱口秀》()②以出色的主持风格、独特的搞笑趣味与丰富的思想内容赢得了常兴不衰的荧屏收视率,在美国电视史上拥有不可或缺的地位与影响。 一 《每日秀》由美国喜剧中心出品,于1996年正式开播,1999年由著名的单人脱口秀喜剧天才乔恩·斯图尔特担纲主持,于每周一至周四晚十一点直播,以分析评论时事为主,每次播放时间30分钟。一般而言,其节目结构通常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10分钟由乔恩运用声像资料独自评论时事;第二个10分钟播放通讯员们的短剧或与乔恩的舞台采访;第三个10分钟往往是采访来自各行当的节目嘉宾(以政客、媒体界人士为主)。③主持人乔恩外表英俊潇洒,作为一个单人脱口秀喜剧演员,他幽默风趣,反应机敏,不仅主持过20XX年与20XX年的格莱美奖颁奖典礼,还于20XX年主持了第78届奥斯卡颁奖典礼。凭借出色的个人风采,乔恩曾获得《时代》周刊颁发的美国“最佳清谈节目主持人奖”,当选《人物》杂志的前五十位最具魅力人士之一;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乔恩还于20XX年被选为最具影响力的五十位男士之首,风头之劲,盖过了美国总统奥巴马。④ 乔恩的尖锐刻薄与讽刺戏谑常引起娱乐搞笑的审美效应,这一主持风格不仅深深融入而且成为《每日秀》的灵魂,使《每日秀》在美国政治新闻类电视节目中脱颖而出,成为众多政治观念不那么浓厚的美国年轻观众所青睐的夜间节目之一,并使他们从娱乐之中获得丰富的新闻知识与政治意识。作为颇受热捧的新闻节目,《每日秀》获奖无数,曾多次获得艾美奖,比如20XX年的艾美奖评选活动中获得“最佳综艺音乐喜剧类节目”的殊荣,20XX年获第59届艾美奖的最佳音乐喜剧剧集奖;20XX年与20XX年,获得皮博迪奖;此外,还多次获得美国电视评论协会大奖,等等。⑤综合而言,经历了荧屏摸爬滚打十余年,《每日秀》日渐成熟,既是一个庄重、严肃与滑稽、搞笑的大熔炉,又成为著名的新闻、政治与娱乐的搅拌机。 二 西方新闻界通常将新闻分为两种形式:硬新闻和软新闻。硬新闻又被称为现场新闻或直接新闻,因其报道的即时性又被称作“易碎新闻”;软新闻以感情上的愉悦为主,没有严格的时间限制,表达形式丰富,比传统的硬新闻更具有亲民、可观与娱乐的价值。⑥相对来说,作为政治喜剧的《每日秀》传播的是软新闻,题材内容上具有丰富性、趣味性与深刻性的特点,为美国广大电视观众树立政治意识、了解政治机制、观察政治现象提供了一种异于传统主流的后现代视角。 (一)丰富性 《每日秀》关注了关于美国国内外政治、经济、社会等多方面的题材。不过,作为客观上以娱乐影响政治的“政治喜剧”之典型,其关注与讽刺的焦点始终是政治与民生,尤其白宫与国会所代表的种种对内政策与外交事务,比如华尔街游行示威事件,对伊战争、对阿富汗战争等。《每日秀》的讽刺对象也很广泛,上至国家总统,下至寻常市民,娱乐如好莱坞的电影人,严肃如白宫国会的各位权要政客,任何新闻人物都可能是乔恩挖苦开涮的对象。这其中,譬如讽刺美国前总统布什的口误,模仿俄国总统普京的口音,讽刺美国人对快餐文化的迷恋,等等。对此有人指出,“《每日秀》的讽刺范围覆盖之广在政治新闻界意味着一种重要的革新”⑦。不过,乔恩的政治立场并不偏左或偏右,而是始终以建立“笑点”为中心,最大限度获得观众的认同感一直是其节目的核心目标。[论文] (二)趣味性 美国新闻类电视节目形式多样,严肃与娱乐性并存。在严肃类的新闻采访节目中,首推公共电视台的著名新闻节目《吉姆·莱勒新闻时间》,大名鼎鼎的资深主持人吉姆·莱勒声称自己“所从事的不是娱乐业”⑧,而习惯从严肃视角出发展开深度分析与评论,引导观众产生理性思考与思想反省,节目气氛颇为沉稳庄重。与之相对,号称娱乐第一的《每日秀》同样关注各种社会热点焦点问题,谈论的话题应景当下,但在整体节目气氛上轻松愉悦,因为该节目摒弃了对传统新闻评论角度的因循守旧,善于发现政治笑料,并在戏谑之中揭露本质。比如20XX年5月在科罗拉多州出席空军学院的毕业典礼时,当时的布什总统不但按程序发表了讲话,还与毕业生们玩起撞胸的角力游戏并当众演示了舞蹈动作。这段场景原本可以作为总统乐于亲民的正面政治宣传片,但在《每日秀》中撞胸与舞蹈场景被近距离夸张放大,同时还被滑稽地配以布什的那句口头禅式的德州口音感叹语“awesome”(棒极了),让观众对之哗然大笑后,意识到这只不过是一场搞笑的政治作秀。由于《每日秀》的生动内容,《新闻周刊》将其称之为“电视上最酷的旅行休息站”⑨。 (三)深刻性 乔恩曾在不同场合公开表示,他的节目不是正式的新闻栏目,其制作的是“假新闻”。无论其态度出于谦逊、自嘲还是自我保护,考察《每日秀》颇具趣味性的节目形式与搞笑风格,观众们的确会意识到这一节目与传统主流所认可的新闻评论节目之间有着重要的不同,即在于,尽管该节目也会综合采用来自多角度的新闻素材进行分析评论,但其主观立场之突出与修辞表现之夸张往往产生一种不可避免的情感导向性,在不经意间模糊了真实与虚构的界限,而这与传统意义上的新闻节目保守风格产生了一种另立门户的差异性。不过在此应该强调的是,《每日秀》的制作目的并非如其表面上展示出的仅仅侧重娱乐或搞笑,结合其思想内涵进行考察,该节目更多的是在风趣滑稽的外衣下,借助颇具后现代意味的讽刺手法深刻针砭时弊,以无所畏惧的独立姿态解构权威,大胆评论各类政治事件与政治现象。比如,抨击美国医疗保险制度的不合理之处,嘲弄布什20XX年感恩节的伊拉克之行:“一小撮经过精挑细选的新闻记者陪同总统执行最高机密的任务是告诉整个世界关于他的最高机密”,等等——从某种程度来说,有时候这种貌似主观武断的直言不讳似乎更为贴近新闻自身的真实性。通过人们的笑声,《每日秀》同样实现了新闻节目的社会作用——启发人们以一种挑剔性的眼光
来关注与审视复杂的社会生活,尤其是政治领域的形形色色。 三 《每日秀》以讽刺为主导特征,讽刺表达的生动性与多样性亦常常令人忍俊不禁。具体包括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善用戏仿手法,常于滑稽暗示之中调侃对象 在《每日秀》节目中,设置有一个喜剧小品环节,即戏仿新闻报道,由颇富喜剧天分的演员们模仿并扮演国内外电视新闻媒体的报道者或分析员的姿态与口音,他们通常站在各个城市或国家的镜头背景板下以滑稽神态讲述新闻事件。这一戏剧化手法,综合利用了各家现有的新闻信息与评论,还常常戏谑捉弄了同行,引起了观众们强烈的观看兴趣。同时,作为一名出色的脱口秀职业人士,乔恩擅长抓住对象的特征进行嘲弄,模仿能力堪称一流,比如他经常模仿布什等政要名人的口音或者故意夸张地拉长音调念读一些容易生发歧义的字句,以达到戏谑效果。乔恩的戏仿恶搞艺术修炼得炉火纯青,往往只用通过搞笑的表情与轻微的眼球转动,或表达不可思议,或表示无可奈何,或表示意外惊奇,虽不言传但一切尽在意会,以四两拨千斤的姿态达到超过传统新闻节目主持人严肃风格之外的良好效果。比如20XX年总统选举,当时71岁高龄的共和党竞选人约翰·麦凯恩为了赢得选民的好感与信任,发布了一份个人多年来长达1 200页的健康报告,《每日秀》着重介绍了麦凯恩发布这份报告时提的四项要求,比如不许上或用手机,不许随便离场(除非上厕所),不许手淫等,期间乔恩故意停顿,并且眼神惊讶地顺便配合了一些手的动作;后又介绍到奥巴马长度仅有一页的健康报告时,他念读时的诡异神情,暧昧地暗示出奥巴马与其私人医生戴维·沙伊纳之间可能存在亲密的同志关系,引起了观众们的哈哈大笑。 (二)借助丰富的修辞幽默,制造颇具内涵的笑点,达到生动的讽刺与传播效果 修辞幽默,”是演讲者的一种语言学行为,目的在于制造一种愉悦或欢笑,从而使观众的态度或者信仰发生改变”⑩。在政治话语体系中,修辞幽默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区别于生硬直白的“劝说”,“修辞幽默”借助幽默风趣的语言张力与双关的语汇内涵,在亢奋的正面情绪之中潜移默化地引导观众认同演说者颇富目的性的观点或论据,因而往往能在客观上达到更佳的传播、告知与同化效果。主持人乔恩,特别善于运用修辞幽默的积极作用,通常几句连珠妙语的穿插表达即能胜过传统媒体长篇累牍的严肃报道。比如,布什在一次公开发言时曾不小心发生口误,将“subliminal”(潜意识)拼成“subliminable”,乔恩模仿布什口音拉长声调读了这两个词,嘲弄布什:“他肯定是感到有些心烦意乱,所以潜意识里老想着要处决‘some criminalble’(一些罪犯)。”这句经典台词被人称赞不已,还被评为当天最搞笑的电视片段,B11而布什并不出色的口才与其注意力不够集中的缺点也被乔恩放大得一览无遗,后来布什不得不在其他节目中主动以自嘲的方式来赎救自己的过失以获得选票。揭露而不是维护,《每日秀》别具一格地将洞见深刻的政治新闻与娱乐化导向的脱口秀形式融合在一起,制造了借助幽默手法进行的政治传播,更容易引起观众们的共鸣与思考。 (三)善于抓住人或事物所呈现的矛盾或悖论之处,进行抨击嘲讽 矛盾与悖论是讽刺的最佳对象,也是幽默与批评产生的温床。乔恩尤其善于利用人物显要庄重的社会身份与实际可能引起的滑稽与矛盾之间展开悖论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