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卸汽车密闭式顶盖通用技术条件》编制说明
- 格式:doc
- 大小:56.50 KB
- 文档页数:4
土方机械 纯电动非公路矿用自卸车 技术要求1 范围本文件界定了纯电动非公路矿用自卸车的术语和定义,规定了纯电动非公路矿用自卸车的要求,描述了相应的试验方法,规定了纯电动非公路矿用自卸车的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文件适用于在工作过程中运行能量完全由车载可充电储能装置提供的纯电动非公路机械传动矿用自卸车和纯电动非公路电传动矿用自卸车的制造和检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J 22 厂矿道路设计规范GB 2894—2008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T 4094.2 电动汽车操纵件、指示器及信号装置的标志GB/T 8419 土方机械司机座椅振动的试验室评价GB/T 8593.1 土方机械司机操纵装置和其他显示装置用符号第1部分:通用符号GB/T 8593.2 土方机械司机操纵装置和其他显示装置用符号第2部分:机器、工作装置和附件的特殊符号GB/T 14039—2002 液压传动油液固体颗粒污染等级代号GB/T 16937 土方机械司机视野试验方法和性能准则GB/T 17299 土方机械最小入口尺寸GB/T 17300 土方机械通道装置GB 18384—2020 电动汽车安全要求GB/T 18488.1 电动汽车用驱动电机系统第1部分:技术条件GB/T 18826 工业用1,1,1,2-四氟乙烷(HFC-134a)GB/T 19836 电动汽车用仪表GB/T 20178 土方机械机器安全标签通则GB/T 20234.1 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第1部分:通用要求GB/T 20234.2 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第2部分:交流充电接口GB/T 20234.3 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第3部分:直流充电接口GB/T 20418 土方机械 照明、信号和标志灯以及反射器GB/T 20953 农林拖拉机和机械驾驶室内饰材料燃烧特性的测定GB/T 21155 土方机械行车声响报警装置和前方喇叭 试验方法和性能准则GB/T 22359.1 土方机械与建筑施工机械内置电源机器的电磁兼容性(EMC)第1部分:典型电磁环境条件下的EMC一般要求GB/T 22359.2 土方机械与建筑施工机械内置电源机器的电磁兼容性(EMC)第2部分:功能安全的EMC附加要求GB/T 25606 土方机械产品识别代码系统GB/T 25607 土方机械防护装置定义和要求GB/T 25617 土方机械机器操作的可视显示装置GB/T 25624 土方机械司机座椅尺寸和要求GB/T 25684.1—2021 土方机械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GB/T 25684.6—2021 土方机械安全第6部分:自卸车的要求GB/T 25685.2 土方机械监视镜和后视镜的视野第2部分:性能准则GB/T 25689 土方机械自卸车车厢容量标定GB/T 27930 电动汽车非车载传导式充电机与电池管理系统之间的通信协议GB/T 31484—2015 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循环寿命要求及试验方法GB/T 31486 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电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GB/T 35195—2017 土方机械非公路机械传动矿用自卸车技术条件GB/T 35196—2017 土方机械非公路电传动矿用自卸车技术条件GB 38031—2020 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GB/T 38661 电动汽车用电池管理系统技术条件GB/T 38943.1—2020 土方机械使用电力驱动的机械及其相关零件和系统的电安全第1部分:一般要求GB/T 38943.3土方机械使用电力驱动的机械及其相关零件和系统的电安全第3部分:自行式机器的特定要求GB/T ××××× 电动土方机械术语GB/T ××××× 土方机械纯电动非公路矿用自卸车试验方法JB/T 5946 工程机械涂装通用技术条件JB/T 10774 牵引电器通用技术条件3 术语和定义GB/T 38943.1和GB/T ×××××《电动土方机械术语》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自卸汽车液压系统技术条件(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1、任务来源根据海沃机械(扬州)有限公司的申请,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专用汽车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将申请申报国家发改委,计划项目编号:2006-8,同意海沃机械(扬州)有限公司起草自卸汽车液压系统技术。
2、主要工作过程2006年6月接到标准的制定通知后,标准起草人收集国外和国内的相关标准及本行业的实际使用情况,确定了标准的整体框架,于2007年10月完成初稿,经过初步讨论,于2007年11月完成征求意见稿,于2007年12 月发往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专用汽车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并在其挂靠单位汉阳汽车研究所和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网站向全行业公开征求意见。
3、标准制定的目的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家投入的基础设施力度加大,带动大批民营企业投入到基础设施的建设中,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大批生产企业投入自卸汽车的改装行业,特别是在前顶自卸汽车的理念引入到国内,对自卸汽车的市场推广更加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而自卸汽车的核心部分是提供动力和控制自卸汽车装卸工作的液压系统,为了使自卸汽车向健康安全的方向发展,特别是在自卸汽车的载重量越来越大的发展趋势下,制定自卸汽车的液压系统标准来规范自卸汽车的生产和使用,合理引导市场是很有必要的。
4、标准制定的原则和依据4.1 使制定的标准能与欧洲先进的自卸汽车液压系统同步,使我国自卸汽车液压系统赶上或超过世界先进水平,满足我国自卸汽车液压系统的开发、设计、生产和试验的需要,推动我国自卸汽车液压系统的迅速发展;4.2 本标准的制定,其格式按照GB/T1.1-2000的规定,其内容根据国内外自卸汽车液压系统的技术水平、生产能力、试验手段和条件而制定的。
5、标准内容的说明5.1 液压元件的确定按照自卸汽车的工作特点,结合GB/T 3766—2001《液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的总体要求,确定了自卸汽车液压系统的必须的工作液压元件,以保证自卸汽车液压系统的安全正常高效地运行。
自卸车通用检验规范可编辑自卸车通用制造检验规范编制:审核:批准:前言自卸车通用制造检验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自卸车的技术要求、制造检验规范,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生产的各种型号自卸车(上装)的制造及最终检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GB7258-2004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1589-2004 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GB/T 3766 液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QC/T 223-1997 自卸车性能试验方法QC/T 252-1998 专用汽车定型试验规程QC/T 319-1999 自卸汽车取力器技术条件QC/T 460-1999 自卸汽车液压缸技术条件QC/T 460-1999 自卸汽车栏板锁紧装置技术条件3 技术要求及检验规范3.1 整车要求3.1.1 自卸汽车整车必须符合本规范要求,并按照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
3.1.2 自卸汽车外廓尺寸应符合GB1589-2004《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的规定,货箱内部尺寸等必须符合产品公告和图纸要求。
3.1.3 自卸汽车上装按质心,轴荷设计要求计算,严格按图纸及公告尺寸施工。
3.1.4 照明及信号系统应符合GB4785-1998《汽车及挂车外部照明和信号装置的安装规定》的要求。
a)自卸车应安装两只红色后示廓灯,安装在后立柱上部;b)自卸车应安装两只红色前示廓灯,安装在前立柱上部;c)自卸车应安装侧标志灯和侧回复反射器,琥珀色,安装位置高度距地面不得小于900,不得大于1500,最好是车架边纵梁处,整车纵向位置是距前部小于3000,距后部小于900,两灯中间位置相距小于3000,最大不能超过3500;d)后转向灯、后位灯离地高度不得小于900,大于1200,后位灯距外廓侧面不得小于400;e)车辆后部必须安装一只红色后雾灯,不能与后位灯干涉,二者相距至少200;f)车辆后部必须安装后回复反射器,三角形红色2只,安装在保险杠上或后尾板上,距车辆左右侧不得小于400,并且对称安装。
ICS43.160T 59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DB 34/ T 2417—2015建筑垃圾运输车技术条件Construction waste transporter technology condition how2015-07-14发布2015-08-14实施目次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整车技术要求 (2)5 货箱规格及要求 (2)6 颜色及标识要求 (2)7 智能监控系统规范 (3)建筑垃圾运输车技术条件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建筑垃圾运输车术语和定义、整车技术条件、货箱规格与要求、颜色及标识要求、智能监控系统。
本标准适用于运输建筑垃圾运输车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3181 漆膜颜色标准GB 11567.1 汽车和挂车侧面防护要素GB 11567.2 汽车和挂车后下部防护要求GB/T 19056 汽车行驶记录仪GB 26511 商用车前下部防护要求BB/T 0037-2012 双面涂覆聚氯乙烯阻燃防水布和篷布《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北斗兼容车载终端技术规范》 交通运输部公告 2013年第21号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使用与本文件。
3.1建筑垃圾 construction and demolition waste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拆除各类建筑物、构筑物和城市道路、公路施工等以及居民装饰装修房屋过程中所产生的弃土、弃料以及其他废弃物。
3.2建筑垃圾运输车辆 road transportation vehicle of construction waste用于运输建筑垃圾运输的重型自卸汽车。
3.3北斗兼容车载终端 BD compatible vehicle terminal由卫星定位、无线通信传输和车辆状态信息采集等模块组成,可提供道路运输车辆实时位置和状态等信息的装置。
建筑垃圾运输车辆标识、监控、密闭技术要求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建筑垃圾运输车辆的整车要求、标识、监控系统、车箱结构与密闭的技术要求,以及试验及检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建筑垃圾运输车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3181 漆膜颜色标准GB 7258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 17691-2018 重型柴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六阶段)GB 18352.6-2016 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六阶段)BB/T 0037-2012 双面涂覆聚氯乙烯阻燃防水布和篷布JT/T 1076-2016 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车载视频终端技术要求JT/T 1078-2016 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视频通讯协议QC/T 825 自卸汽车液压系统技术条件QC/T 29015 自卸汽车栏板锁紧装置技术条件DB 11/ 1475-2017 重型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OBD法第Ⅳ、Ⅴ阶段)JT/T 794-2011 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车载终端技术要求JT/T 808-2013 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北斗兼容车载终端通信协议技术规范《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北斗兼容车载终端技术规范》交通运输部公告 2013年第21号《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北斗兼容车载终端通讯协议技术规范》交通运输部公告 2013年第21号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建筑垃圾 construction and demolition waste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拆除各类建筑物、构筑物和城市道路、公路施工等以及居民装饰装修房屋过程中所产生的弃土、弃料以及其他废弃物。
3.2建筑垃圾运输车辆 road transportation vehicle of construction waste运输建筑垃圾及土方、砂石等货物的自卸汽车。
自卸汽车改装技术规范及安全措施1相关条款1.1 自卸汽车的分类根据卸货方式,分为后自卸车和侧自卸车;根据起升机构的安装位置,分为中顶自卸汽车和前顶自卸汽车。
根据车体翻转支架的结构,分为直轴自卸车和半轴自卸车。
1.2 自卸汽车行李箱的分类根据轿厢结构分为矩形轿厢和斗式轿厢1.3 如本修改规范所述“底”为“底板”,“边”为“边板、前板、后栏板”的统称。
2 自卸卡车的要求2.1 改装自卸车的外形尺寸应符合GB7258、GB1589 等相关标准及产品《公告》2.2使用专用自卸车底盘。
2.3 后自卸车的最大提升角度为44~55°。
2.4自卸车改装时,改装厂可根据用户要求安装起重报警装置。
2.5 上车部分中,副架侧轨和底盘底板侧轨的宽度与主机架的宽度一致。
3 车体总成技术规格书3.1 车体各加劲梁的结构主要为槽钢;固定栏板的车箱,车箱内空高度≥1200mm 时,需在边板、后栏板中部装1 排横加强梁。
3.2 当需要打开后自卸车侧门托架侧板组件上的侧门时:在每块边板总成前后各开1 个横向单开式侧门。
3.3 斗式自卸车车体要求:后翘角度为8~13°。
3.4 后卸式自卸汽车,当前板为倾斜式时,前板与水平面夹角不小于60°。
3.5主干的内部长度大于或等于8000mm 时,在车箱内中部和后部用φ100*4 钢管将左右边板连接。
3.6 车体几何尺寸和几何公差要求3.6.1 车体内部尺寸应符合产品要求《公告》及GB1589 的要求。
3.6.2 车箱底板左右纵梁间平行度为3mm,底板对角线差为5mm;中顶式自卸汽车,升降机构安装支撑中心与行李箱翻转支撑中心的平行度为3mm,尺寸公差控制为±2mm。
3.6.3 侧板和底板之间的垂直度为3mm。
3.6.4 托架的对角线差为5mm。
3.6.5 尾门和车厢侧板之间的装配间隙≤3mm。
3.7 底板、前板、后板、侧板拼接处不得有“十”字形的拼接焊缝。
自卸车1 范围1.1 本标准规定了用定型汽车底盘改装的自卸车和自卸半挂车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随车文件、使用说明书、运输和贮存。
1.2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用定型汽车底盘改装的自卸汽车和本公司生产的自卸半挂车(包括后卸自卸车、侧卸自卸车和侧卸半挂车)。
1.3 具体车型及其主要技术参数纳入产品图样管理,本标准不再重复列入。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所有标准都会被修定,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1589-2004 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GB 3766-2001 液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B 4785-1998 汽车及挂车外部照明和信号装置的安装GB 5920-1999 汽车及挂车前位灯、后位灯、示廓灯和制动灯配光性能GB 7258-2004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 9969.1-1998 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GB 11554-1998 汽车与挂车之后雾灯配光性能GB 11564-1998 机动车回复反射器GB 11567.1-2001 汽车和挂车侧面防护要求GB 11567.2-2001 汽车和挂车后下部防护要求GB/T 12674-1990 整车质量(重量)参数测定方法GB 15741-1995 汽车和挂车号牌板(架)及其位置GB 17509-1998 汽车和挂车转向信号灯配光性能GB 18099-2000 汽车及挂车侧标志灯配光性能JB/T 5943-1991 工程机械焊接件通用技术条件GB 4019-1985 汽车驻车制动性能要求QC/T 222-1997 自卸汽车通用技术条件QC/T 223-1997 自卸汽车性能试验方法QC/T 252-1998 专用汽车定型试验规程QC/T 319-1999 自卸汽车取力器技术条件QC/T 460-1999 自卸汽车液压缸技术条件QC/T 461-1999 自卸汽车换向阀技术条件QC/T 559-1999 货车、客车行车制动性能要求QC/T 569-1999 汽车驻车制动试验方法QC/T 625-1999 汽车用涂镀层和化学处理层。
《铁道货车通用技术条件》GB第一篇:《铁道货车通用技术条件》GB铁道货车通用技术条件GB/T5600-2006铁道货车通用技术条件General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railway freight car目次前言引言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一般要求材料要求制造要求涂装与标记各车种要求附录A(规范性附录)通用敞、棚、平车技术要求附录B(规范性附录)专用货车技术要求附录C(规范性附录)罐车通用技术要求附录D(规范性附录)机械冷藏车通用技术要求前言本标准代替GB/T5600-1997《铁道货车通用技术条件》。
与前版标准相比,本标准的主要内容变化如下:——一般要求中,新增了结构、运用、安全性等方面的内容;——材料要求中,取消了各类铸件、锻件、焊丝、弹簧等的材质要求,新增耐大气腐蚀钢、不锈钢、铝合金、铸钢件、涂料及其他金属、非金属的材质要求;——车体制造要求、转向架、制动装置、车钩缓冲装置、落成要求、涂装标记等按现车结构和新标准进行了修订;——新增了附录A“通用敞、棚、平车技术要求”;——新增了附录B“专用货车技术要求”;——新增了附录C“罐车通用技术要求”;——新增了附录D“机械冷藏车通用技术要求”。
本标准规定了铁道货车的基本要求,铁道货车的检查与试验规则见GB/T5601《铁道货车检查与试验规则》。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铁道部提出。
本标准由铁道部标准计量研究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铁道部标准计量研究所、齐齐哈尔铁路车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株洲车辆厂、四方车辆研究所、北京二七车辆厂、西安车辆厂、太原机车车辆厂、武昌车辆厂、眉山车辆厂。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齐兵、孙琰、卢静、雷青平、朱森、孙明道、田葆栓、章薇、肖江石、朱秀琴、刘翀原、王宏。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T5600-1985、GB/T5600-1997。
在铁道标准体系中,货车整车标准除GB/T5600《铁道货车通用技术条件》外,对不同类型的货车还制定有单项标准。
重庆市城市管理行业标准重庆市建筑垃圾密闭运输车辆技术标准(征求意见稿)XXXX-XX-XX发布 XXXX-XX-XX实施重庆市城市管理局目次1 范围 (2)2 规范性引用文件 (2)3 术语和定义 (3)4 整车要求 (3)5 车厢要求 (4)6 标识和颜色 (6)7 智能化终端及功能 (7)8 五小工程车 (11)本标准用词说明 (16)条文说明 (17)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及定义 (1)4 整车要求 (1)5 车厢要求 (2)6.标识和颜色 (3)7.智能化终端及功能 (4)8.五小工程车 (6)附录A (7)前言为规范重庆市建筑垃圾的运输与监管,提升建筑垃圾运输的智能化、标准化,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内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本标准。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包括: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与定义;4.整车要求;5.车厢要求;6标示和颜色;7智能化终端及功能、8、五小工程车9附录A 建筑垃圾密闭运输车辆试验方法与检验规则。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重庆市城市管理局提出,归口和解释。
本标准主编单位:重庆市环境卫生管理局、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本标准参编单位:重庆凯瑞特种车有限公司、上汽依维柯红岩商用车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李阳、肖正奎、周安康、王鸿举、刘绍海、王维、张顺红、孙克军、范体强、高翔本标准主要审查人:XXX XXX XXX重庆市建筑垃圾密闭运输车辆技术标准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建筑垃圾密闭运输车辆的术语和定义、整车及车厢要求、标识及颜色要求、智能化功能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重庆市范围内进行建筑垃圾、砂石等运输的自卸汽车。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 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文件。
《自卸汽车密闭式顶盖通用技术条件》编制说明
一.任务来源、起草单位、协作单位、主要起草人及其所承担的工作
根据重庆市市政管理委员会《关于开展2010年技术标准编制工作的通知》的要求,起草编制《自卸汽车密闭式顶盖通用技术条件》。
本标准由重庆市市政管理委员会提出、归口和解释。
负责起草单位有:重庆市环卫局、重庆凯瑞特种车有限公司。
协作单位有:重庆耐德工业集团、重庆铁马腾飞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为:陈同军、周安康、王鸿举、余智云、樊永毅。
起草人员负责标准制定工作的组织、协调,相关资料的查阅、收集,标准文本及编制说明的起草、撰写,组织召开座谈会,通过电子邮件、传真等方式,征集、整理和归纳相关的意见和建议。
二.制定标准的必要性和意义
由于2003年制定的重庆地方标准DB50/145-2003《加盖密闭车辆通用技术条件》,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已不能完全满足城市环保的要求。
为保证重庆市自卸汽车顶盖的改装质量和安全使用,并使其进入市场后,持续稳定发展。
同时为实现城市建成区在用载货汽车、在用自卸汽车运输的科学管理和安全运行,提高效益,降低成本,有效防止二次污染,达到更好地保护城市建成区环境的目的。
三.主要起草过程
1)根据重庆市市政管理委员会《关于开展2010年技术标准编制工作的通知》的要求,重庆市环卫局作为标准制定的组织单位及主要起草单位对《自卸汽车密闭式顶盖通用技术条件》编制工作进行了认真研究,从2010年5月到2010年7月间多次组织行业专家、生产企业代表和用户代表进行实地调研活动,并多次召开由行业专家、生产企业代表和用户代表参加的座谈会,同时通过传真、电子邮件等形式多方征求对制定标准的意见和建议。
在此基础,组成由重庆市环卫局、重庆凯瑞特种车有限公司、重庆耐德工业集团、重庆铁马腾飞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专家参加的标准起草工作组。
2)起草工作组在广泛调研成都等地密闭式顶盖自卸车的改装、使用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我市目前密闭式顶盖自卸车的改装、使用现状的具体情况,确定该通用标准的基本框架,包括:标准名称、范围、术语和定义、型式和基本参数、技术要求等内容,形成标准草案的基本框架。
并于2010年8月10日前拟定编制了《加盖车地方标准编制大纲》。
3)起草工作组依据座谈会以及其他形式所征求到的意见和建议,多次对该标准草案进行研讨并修改文本,于2010年10月上旬完成标准草案修改稿和标准条文说明修改稿。
4)2010年12月底,在重庆市环卫局的组织下,又邀请相关部门人员参加征求意见座谈会,在进一步采纳相关建议的基础上,形成标准征求意见稿。
四.制定标准的依据和原则
(一)以现行法律法规为依据
按照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汽车行业的有关标准和规定进行编制,主要有:GB7258-2004《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4785《汽车及挂车外部照明和光信号装置的安装规定》,QC/T782-2007《自卸汽车密闭式顶盖技术条件》,DB50/145-2003《重庆地方标准加盖密封车辆通用技术条件》,重庆市市政管理委员会《关于开展2010年技术标准编制工作的通知》,[2005]第7号《重庆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CCJ134-2009《建筑垃圾处理技术规范》,重庆市环境保护局《关于运输易扬尘物质车辆改密闭遮盖方式工作实施方案》等。
(二)以科学性、规范性、实用性为原则
随着国内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国家扩大内需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拉动,自卸车需求量正逐年增大。
同时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国家对城市环境保护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由于小型改装厂或修理厂数量较多、分布较广,并且加装自卸汽车顶盖的价格相对低廉,一些用户为了方便和少花钱,从而选择到小型改装厂或修理厂加装自卸汽车顶盖。
但是小型改装厂或修理厂技术力量比较薄弱,生产工艺水平较低,选用零部件和材料质量较差,因此改装的顶盖外观质量较差,顶盖质量得不到保证。
从而造成了车辆在转弯、紧急制动式时,泥沙、尘土到处抛撒,影响道路交通安全,并且造成道路周围环境二次污染,严重影响了市容市貌。
国家工信部汽车产品《公告》目录内的改装企业对各类底盘和自卸汽车上装的技术要求都比较了解,加装顶盖后,不会改变自卸汽车整车性能。
小型改装厂或修理厂对各类底盘和自卸汽车上装的技术要求不太了解,加装顶盖后,容易改变自卸汽车整车性能,从而造成安全隐患。
因此本标准特别要求顶盖的改装必须满足科学性、规范性要求。
同时本标准适用于各类在用自卸汽车和新出厂的自卸汽车进行密闭式顶盖改装的要求。
五. 与现行法律、法规、标准的关系
本标准与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没有冲突。
本标准的技术参数、指标参照现行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一些关键指标严于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
本标准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与现行行业、地方等标准有较好的协调性,为我市加盖自卸车的改装和健康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
六. 主要条款的说明,主要技术指标、参数、试验验证的论述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在不同类别城市建成区使用的自卸汽车顶盖的适用原则以及本标准不适用范围。
2.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对软质顶盖、硬质顶盖和易扬尘、撒落固体物的定义进行了准确表述。
3.型式和基本参数
本标准阐明了顶盖型式按照不同的分类方式进行的分类以及密闭式顶盖系统的基本参数。
4.技术要求
本标准对车辆改装前的状态、改装厂家资质要求、改装质量要求作出了准确表述。
5.试验方法
本标准参照行业标准详细介绍了各主要技术参数、指标的试验方法和要求。
6.检验规则
本标准阐明了密闭式顶盖自卸车的检验项目、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的要求。
7.标志、使用说明书
本标准阐明了自卸车密闭式顶盖的标志的要求和内容、使用说明书的编写要求和包含的内容。
8.包装、运输、储存
本标准阐明了自卸车密闭式顶盖的包装、运输、储存的要求和包装的内容以及附带的技术文件。
9.质量保证
本标准阐明了自卸车密闭式顶盖的质量保证内容,明确了顶盖使用者和生产厂的责任和义务。
七.重大意见分歧的处理依据和结果以及涉及专利技术的处理情况说明
无
八.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的,说明采标程度,以及国内外同类标准水平的对比情况据起草工作组查阅和掌握资料,目前国际上没有自卸汽车密闭式顶盖相关的国家法规和标准。
本标准在编制过程中参照了行业标准QC/T782-2007《自卸汽车密闭式顶盖技术条件》和重庆地方标准DB50/145-2003《加盖密闭车辆通用技术条件》的相关内容,但一些关键指标严于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能更好地为我市加盖自卸车的改装和健康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九.作为推荐性标准或者强制性标准的建议及其理由
本标准以更好地保护环境卫生、促进行业健康发展为目的,不涉及到人和财产的安全,建议将本标准作为推荐性地方标准发布实施。
十.贯彻标准的措施建议
为了有利于本标准的贯彻实施,强化密闭式顶盖自卸汽车的质量管理,结合我市情况,特提出以下建议:
1)主管部门通过举办培训班、讲座形式,进行《标准》的宣贯,帮助生产企业、用户等单位了解《标准》的基本内容要求。
2)各生产企业要及时组织本单位的职工,包括业务主管、管理人员、采购人员、技术人员、质量人员、生产人员进行学习,了解《标准》的内容。
3)主管部门对《标准》的实施情况组织专项检查,并将检查情况及时向社会公布。
对贯彻实施好的单位进行表扬,对不按《标准》要求实施的单位进行教育和处罚。
4)质量监督部门采取定期和不定期抽查方法对密闭式顶盖自卸汽车的改装和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十一. 其他应说明的事项
无
《自卸汽车密闭式顶盖通用技术条件》标准编写组
201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