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单元 达标测试卷

第二单元 达标测试卷

第二单元 达标测试卷
第二单元 达标测试卷

第二单元达标测试卷

安徽专版?八年级·语文上(R版)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其中卷

面书写占3分)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10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____________________,可汗大点兵。(《木兰诗》)

②____________________,弹琴复长啸。(王维《竹里馆》)

③____________________,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

④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⑤_______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⑥箫鼓追随春社近,__________________。(陆游《游山西村》)

(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①《次北固山下》中,表现时间更替之快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爱莲说》一文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9分)

有人说,月牙泉是一个童话,可以启发人的想象;月牙泉是一处仙境,可以慰藉.人的灵魂。我悄.然走近它,但见泉水在阳光下闪烁着蓝莹莹的光芒;泉边水草丛生,垂柳婆suō,水光树影,相应成趣。月牙泉美得像一位思念情郎的多情少女,令人捉摸不透;月牙泉像夜空中坠落的星辰,在荒漠深处熠熠生辉。如果说敦煌是某个帝王在途经茫茫戈壁时不慎遗失的皇冠,那月牙泉就是缀饰在皇冠顶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它是一个缥缈的梦,一个永远让人猜不透的谜。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慰藉.()悄.()然婆suō()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

(3)“熠熠生辉”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画线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3.阅读下面材料,结合名著《红星照耀中国》相关章节,完成(1)—(2)题。(4分)

【材料一】(朱德)这个名字叫起来很响亮,英文里应拼作Ju Deh,因为发音是如此。这个名字很贴切,因为这个名字由于在文字上的奇异巧合,在中文中的两个字正好是“红色的品德”的意思,虽然当他在边远的四川省仪陇县诞生后他的慈亲给他起这个名字时,是无法预见这个名字日后具有的政治意义的。好在无法预见这样的事,否则他们早就会吓得给他改名了。

(摘自埃德加·斯诺《红星照耀中国》,有改动) 【材料二】中国革命继续向前发展,我的思想也继续向前发展。当我发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时,我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摘自朱德《回忆我的母亲》) (1)写出朱德的一种“红色的品德”。(2分)

(2)朱德为寻找中国共产党到过一些地方,在国内到了哪些地方?最后在哪里找

到?(2分)

4.参观名人故居是了解历史、感悟文化、汲取精神营养的重要途径,请你根据

要求,完成(1)—(3)题。(12分)

(1)右图是名人故居分布图。请你根据提示语,判断图中【甲】处是哪一位名人的

故居。(3分)

提示语:《骆驼祥子》描写社会各色人物,展现北平生活画卷。

(2)在鲁迅博物馆,四位同学观看了《朝花夕拾》的展品,

联想到这部散文集,他们颇有感触。下面是他们分别

在参观记录本上写下的感受,其中比喻句运用不恰当

的一项是()(3分)

A.百草园见证了鲁迅美好的童年岁月,拔何首乌、摘覆盆子、捕鸟……那多彩的生活场景,好像色彩斑斓的图画,让我沉醉其中。

B.长妈妈给童年的鲁迅讲规矩,说故事,还为他买《山海经》……这些小事如同涓涓细流,流淌在鲁迅的记忆里,也让我看到了一个普通人的淳朴

与善良。

C.藤野先生的无私帮助和真诚关怀,对于遭遇困境的鲁迅来说,犹如冬日里的暖阳,这样的老师让我肃然起敬。

D.《朝花夕拾》在平静的叙述中富有深长的韵味,如同一首热烈而激昂的乐曲,令我回味无穷。

(3)下面这段文字是一位同学为名人故居的专题展览拟写的前言的一部分,有一

个句子两处表达欠妥,请你找出来并加以修改。(6分)

①走近为理想信念而不懈奋斗的李大钊,我们敬佩他的革命志向;走近

为民族解放而四处奔走的宋庆龄,我们赞叹她的爱国情怀;走近为唤醒民众而笔耕不辍的鲁迅,我们钦佩他的斗争精神……②这些名人故居的静穆,仿佛在诉说着他们的平凡人生,展示着他们的崇高精神。③走进故居,亲近名人,去了解他们的人生,去传承他们的精神吧!

表达欠妥的句子是第________句,应改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6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一)(21分)老木匠桑伯

徐惠林

在陶子树家的东厢房里,桑伯正使劲刨着榆木床腿。沿着锋利的刨刀,木片胶卷般打起卷儿,木屑如虫豸飞舞,沉香弥漫开来。桑伯眯起眼,不时躬身察看新拉下的墨绳痕迹。

“这榆木是好料,少说有20年了。”桑伯接过陶子树递来的香烟,用袖口擦了把满胡茬的汗珠子。

“从山里女婿那里拉来的。桑伯,我就信你的手艺。”

“我这手艺,卖给识货的。”桑伯用手摩挲着床腿,“我就不信,我这把式就赶不上城里那一捶就破的组合家具。”一双紧握刨子四十载的老手,青筋凸起,仍是那样有劲。

陶家的木工活,还是桑伯的儿子桑果给联系来的。桑果这独苗是桑伯40岁时才得的,看看桑伯床底下被废弃的各类木玩具,就可知道他是多么疼爱自己的儿子了。娘死得早,桑果虽能体谅父亲对木工活的感情,甚至能背出父亲当年拜师求艺的苦经,可就是不肯“接班”。桑果大前年高考落了榜,不肯再念书,在水城撑起了爿家具店,只是经营的家具可不是桑伯的“作品”,都是些新潮样式的。为此,桑伯的心闷闷的。那天桑果告知父亲,陶家二儿子要结婚,他爸主张做套厚实、经久耐用的家具。桑伯第二天一早就挑起了木匠担。快一个月没活了,那斧头快锈了,刨子早就犯了痒。

煦阳从窗外投射进来,桑伯一口气刨好了4条大床木腿,写字台的台面也被刨得锃亮锃亮。

午饭的菜很丰盛,桑伯破例喝了些酒,越喝脸越红,越喝言语越少。陶子树却越喝话越多——

“我说桑伯,这年月真有些不对劲了,就说我这理发的活,村里也只剩下几个老伙计肯请我伺候。现在那些补锅匠连个影儿都见不着了,我家那口大锅都漏半个月了。听说洪村的箍桶匠张土根上个月把担子扔进了苕溪里,到水城去摆水果摊了……”

桑伯不言语,只是听着。他吃了半碗饭,又马上操起了家伙。借着酒力,刨子、斧头运转飞快。

少顷,桑伯开始给木床雕花。深深浅浅,左左右右,柔时如抚儿头发,刚时似快刀斩麻。在粗糙的手里,那小小的雕刀宛如游动的泥鳅,汗水从他深蓝的外衣里渗出来。此刻就要雕那朵老梅了,桑伯几乎憋住了呼吸,眼眸深处闪动着一种异样温和、慈爱的柔情。雕完抽刀时,刀口划进了手指,一串滚圆的血珠落下,梅花被染得鲜红。桑伯忘了疼痛,痴迷地盯着血珠在梅蕊上绽开,一行泪水溢出了眼眶。

忙完了陶家的活,桑伯回到家里,当晚就病了。一连几天胸闷、喘气,茶饭不思。桑果从水城赶了回来,隔壁村未过门的儿媳水妹也赶来照料。两人陪父亲到水城医院诊治。体检结果:一切正常。

第二天一早,桑果、水妹陪桑伯乘车回家,桑果嘟囔着:“爸这阵子太累了。”

“让爸别干木工活了,家里又不缺钱花。”水妹低声说。桑果连忙摇头:“当心爸在后面听见。”

“可能是让陶子树那二小子给气的。他嫌爸做的家具太老套,前天又进城买了套组合式的。”桑果靠近水妹的耳朵说。

今年的春天似乎提前到来,村口的榆树已满枝新芽。生活仍像那门前的溪水,时缓时急地淌着。桑伯毅然做出了决定,要把那套营生的家伙扔进火灶,被儿子苦苦请求才作罢。

午后的阳光很有点暖意,桑伯细眯着眼睛,稳稳地坐在新楼的后院里,他的头发较以前白了很多。贴紧老人的新靠椅,散发出一种宁静幽香的气息。这只檀木靠椅,是他病愈后用他藏了10多年的木料,打制的唯一留给自己的作品。(选自《山西日报》,有改动)

5.分析下列句子反映的人物心理。(6分)

(1)“我这手艺,卖给识货的。”桑伯用手摩挲着床腿,“我就不信,我这把式

就赶不上城里那一捶就破的组合家具。”

(2)桑伯忘了疼痛,痴迷地盯着血珠在梅蕊上绽开,一行泪水溢出了眼眶。

6.桑果不肯“接班”,又苦苦请求父亲不要把木匠的工具扔进火灶,为什么?

(4分)

7.品味下列语句,分析语言特点及其表达效果。(6分)

深深浅浅,左左右右,柔时如抚儿头发,刚时似快刀斩麻。在粗糙的手里,那小小的雕刀宛如游动的泥鳅,汗水从他深蓝的外衣里渗出来。

8.文章塑造桑伯这一人物有什么意义?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5分)

(二)(24分)漫啜秋光浓似酒

叶静

独自走出去,我发现秋天最摄人魂魄之处,当在于那空明的秋光。

一个秋晚,我独自走在山路上,太阳在西山岗上跳荡,欲落未落,从树林的空隙间透出来的亮光,格外惹眼,像闪光灯突然打开,要把松林和果林定格在一幅未命名的油画中。秋林在沉静中打发黄叶归去,满目是金色的眩光。听到的是秋天沉实的脚步声,鼻尖前弥漫着浓浓的秋香:成熟的草木的香味,果实的香味,菊花的芬芳,就连蝴蝶的翅上也凝满素馨。秋天的灵魂,全在于一个“清”字。

一个背着草捆的老人,沿着斜坡慢慢走下山来,我不知道他那捆草的用途,却从那微青微黄的草色上,看见了秋天的成色。也许每个人的心里都在积蓄着寒风到来之前的温暖:收获一只瓜,割取一把草,团起一筐落叶……尽管燃烧和取暖已经不需要柴草和落木,但在乡下,草和农民,秸秆和季节,乃至谷壳和收成,都贮满秋天的深切情怀。柴扉遮掩着的,是古典的诗意与现代的失落感。

秋光入目,如浓浓的琼浆入口,令人陶醉。天地原来只是一只巨大的海碗,盛着清冽的酒醴,任你啜饮。山鸟彼此鸣和,这种俚俗的语言已经跟被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差无几了;蝉声渐弱,像一支摇篮曲的余音,终于隐没在昏暝的光影中。银杏树上,显露出缀满白果的枝串,松鼠从这枝腾跳到那枝,褐狐一般的身影,似乎已在空中划出了线条。果实的光芒是我第一次看见的,就像我第一次目睹画家画柿子、石榴,满纸上只有线条,那种温柔的曲线,是旋律,是思路,是时光的足迹。

老人继续缓缓地走下山去,背上庞大的草捆越来越像一座山。刚才还有些微青的草色,现在一点也看不见了,全是金黄。田野在他面前铺展开来,成为

一块画板,老人也许就是一团墨,一滴巨大的浓墨。一个身影在秋天能够成为一滴墨,这是他自己所不知道的。

一条小河在我脚边歇息着,清清潭水似乎不溢不漫,总是那么含蓄地保持着它的素养。野生的猕猴桃攀枝扯蔓,坠下的椭圆形果实散发出童年嗅惯的香味。这是一种自己能酿出酒香的野果,它用熟透的浆液,用时间混合着耐心来发酵,用布袋似的容器,盛放着原生态的精华。祖父曾告诉我,所有的果子最后都要落掉,只有僵桃留在树上,那是一些风吹不动的犟种。我从祖父坟前走过,慢慢领悟了这句话的含义。

祖父在世时,有年秋天歉收,补种荞麦。那年秋天,荞麦大丰收,祖父沉醉在红秆绿叶的荞麦地里,捋下几粒籽实放到嘴里嚼,嚼出满嘴白粉。而后开始收割,再大捆地背着荞麦棵子回去,我看见祖父的背影一如眼前背草老人的形象。

秋天的分量,只有他们用肩背称量得出来。

秋天的浓度,只有他们用呼吸测试得出来。(有删改)

9.文章第二段主要写了哪些方面的“漫啜秋光”?请简要概括。(4分)

10.文章除了写祖父,为什么还侧重描写背草捆的老人,这样写有什么作用?(6分)

11.按要求赏析句子。(8分)

(1)蝉声渐弱,像一支摇篮曲的余音,终于隐没在昏暝的光影中。(从修辞角

度赏析)

(2)祖父曾告诉我,所有的果子最后都要落掉,只有僵桃留在树上,那是一些风

吹不动的犟种

..。(赏析加点词语)

12.结合全文说说最后两段在文中的作用。(6分)

(三)(17分)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3.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5分)

(1)蒙辞以.军中多务____________(2)见.往事耳______________

(3)孰.若孤____________(4)及.鲁肃过寻阳______________

(5)遂.拜蒙母______________

14.翻译下面句子。(4分)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15.鲁肃为什么和吕蒙“结友”?(4分)

16.劝说是一门语言艺术,从选文中你获得了哪些启发?(4分)

三、写作(50分)

17.请以《你是我最________________的人》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请你从“贴心”“感激”“牵挂”“欣赏”四个词语中选择一个,把题目补充完整;②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④不少于600字。

第二单元达标测试卷

一、1.(1)①昨夜见军帖②独坐幽篁里③杨花榆荚无才思

④独怆然而涕下⑤会当凌绝顶⑥衣冠简朴古风存

(2)①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②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1)jièqiǎo娑(2)相应成趣相映成趣

(3)形容光彩闪耀的样子(4)比喻

3.(1)示例一:爱护部下,与他们同甘共苦。

示例二:对一切大小事情都十分负责。

(2)在国内到了上海、北京。最后在德国柏林找到。

4.(1)老舍故居点拨:提示语中提到了《骆驼祥子》,《骆驼祥子》的作者是老舍。

(2)D点拨:“一首热烈而激昂的乐曲”不能用来形容“平静的叙述中富有深长的韵味”,二者矛盾。

(3)②这些静穆的名人故居,仿佛在诉说着他们的非凡人生,展示着他们的崇高精神。点拨:②句有两处表达欠妥。一、主语判定错误,该句主语为“名人故居”;二、用词不当,“平凡”一词不恰当,结合上下文语境不难看出,他们并不平凡,可改为“非凡”。

二、(一)5.(1)桑伯对自己木工手艺的自信和对新式组合家具的鄙视。点拨:本题要通过故事背景和人物性格分析人物心理。文中的桑伯对木匠事业有非常深厚的感情,但是现实生活中自己的手艺却无人问津,惨遭冷落。所以当有人夸他手艺好的时候,他的内心是非常自信的,同时又对那些只讲究外在的现代家具充满嫌弃。

(2)反映了桑伯对自己从事了大半辈子的手艺的热爱和不舍,对传统手艺日渐没落而自己又无能为力的失落和痛心。点拨:前文提到桑伯快一个月没活了,斧头快生锈了,以及陶子树提到理发匠、箍桶匠的生意惨淡,这些都是传统手工艺的没落,桑伯面对这样的现实情况只能沉默不语,眼泪溢出眼眶,可以看出他内心的失落和痛苦。而面对雕刻好的梅花,他内心有一种异样的温暖,从他忘了疼痛,陷入痴迷的状态都可以看出他内心对木匠事业的热爱和不舍。

6.因为桑果对木工手艺兴趣不大,认识到传统手艺不受市场欢迎,所以不肯“接班”;但他理解和尊重父亲对木工手艺的感情,明白父亲烧工具只是一时的情绪发泄,所以他苦苦请求。点拨:本题侧重考查对人物心理的把握。桑果是一个矛盾的形象,一方面作为现代人,他身上有适应社会发展的一面,追求新事物,寻找更有利于自己发展的出路,这也是他不愿意继承木匠事业的

原因。另一方面,他作为桑伯的儿子,能够体会到父亲对木工手艺的感情,知道老一代人对传统手工艺的感情,所以他阻拦父亲烧工具。

7.使用叠词和整齐的句式,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表现桑伯高超的雕花技艺;使用对比和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桑伯雕花动作的娴熟和游刃有余;“渗”字形象地表现了桑伯雕花时专注投入的状态。

点拨:“深深浅浅”“左左右右”运用了叠词,“柔时如……刚时如……”则表现出句式的整齐,富有节奏感;另外这两句话还使用了对比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桑伯的不同手法进行对比,将雕刀比作泥鳅,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桑伯雕花技艺的游刃有余;最后从“渗”字可以看出桑伯的投入。

8.示例:文章通过塑造桑伯这一人物,引导人们关注当今社会传统手艺人的生存状态,思考传统手艺的命运与价值,进而反思如何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问题。点拨:这道题看似人物形象分析题,实际上又考查对文章思想内涵的深层把握。从桑伯身上我们可以看到现在越来越缺少的工匠精神,同时也可以感受到传统手艺人的情感,因此要从深层次考虑,从传统手艺人的生存状态入手,进而分析传统文化的发展前景。

(二)9.①从视觉角度写了太阳西下的情形及落日照耀下树林的色彩。②从嗅觉角度写了秋天成熟的草木等所散发出来的气息和芬芳。

10.①衬托祖父的形象。“背草捆的老人”这一形象和祖父互为印证,说明只有像他们这样勤劳、坚持、有耐心的人,才会获得人生的丰收,得到温

暖。②老人也是秋光中的一道风景,对老人的描写,丰富了文章的内容,有利于揭示主旨。

11.(1)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傍晚时分的蝉声优美动听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秋光的喜爱之情。

(2)“犟种”一词表面上是说那些没有被风吹掉的僵桃,实则是形容祖父的倔强,写出了祖父面对生活中的苦难不屈服的精神。

12.①强调只有辛勤地劳作,坚强乐观地面对生活,才能渡过难关,才能获得人生的丰收。②总结全文,点明文章的中心。

(三)13.(1)拿(用)(2)了解(3)谁(4)到,等到

(5)于是,就

14.(1)我难道想让你研究儒家经典当博士吗?

(2)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15.鲁肃起初对吕蒙不屑一顾,在和吕蒙交谈后,被他的才能和谋略所折服,于是与他“结友”而别。

16.①劝说时要设身处地地站在对方的立场思考问题。

②劝说时现身说法,将心比心,态度真诚,对方更容易接受。

三、17.思路点拨: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题目的补充应从所给的四个词语中挑选。在补充题目前,可先列出自己最熟悉、印象最深刻的人或事,并加以比较。审题时要抓住这样几个关键词:第一个关键词是“你”。从题目“……的人”来看,“你”只能是具体的人物,可以是现实世界中的人物,如老师、朋友、亲人等;也可以是历史上的伟人、英雄、诗人等;还可以是文学世界中的典型形象,如《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等。第二个关键词是“我”。这表明写作本文要采用第一人称,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发表自己的观点。此文重点写人,而要突出人物的个性,就要从不同角度选择典型事例。而在叙述的过程中,要注重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外貌等进行刻画。当然,在记叙的同时,还可在文章的恰当位置,用几句议论点明人物的品质,或抒发自己的感情,使文章锦上添花。例文略。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 一、基础达标 1.下列划线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匀称称重称心 B. 撒腿撒手撒欢 C. 禁止严禁情不自禁 2.读拼音,写词语。 qiān xūjiāo ào dài biǎo gēng zhóng jiān shǒu jià zhí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3.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相提并________ ________睦相处 源源不________ 没________打采 奔________不息画________添足 ①与画线词语结构相同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上面词语中源自寓言故事的成语是________,我还能写出几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词语不是反义词的一组是() A. 朴素——华贵 B. 匀称——精致 C. 懒惰——勤劳 D. 懦弱——坚强 5.下列词语搭配不恰当的一项是() A. 痛痛快快地喝水 B. 无忧无虑地生活 C. 翻来覆去地遗落 D. 兴奋不已地叫喊 6.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想象人物的神态或动作,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①他________:“乘坐公交车时,你们怎能相互打闹呢?” ②爷爷________:“苦苦寻找了三十年,我终于见到了老战友!” (2)池水清清的,像一面镜子。(仿写句子) ________,像________。 (3)鹿把凶猛的狮子远远地甩在了后面。(改为“被”字句) 7.按照课文内容填空。 (1)宋人________。________。兔走________,________而死。________耒而________,冀复得兔。________,________。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第一单元检测卷 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9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元勋.(xūn)奠.基(diàn)鲜.为人知(xiān) B.梳.头(shū)硕.果(shuò)锲.而不舍(qì) C.秩.序(zhì)薪.金(xīn)深恶.痛绝(wù) D.校.对(xiào)草率.(shuài)妇孺.皆知(rú) 2.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鲜.为人知(很少)死而后已.(停止) B.家喻.户晓(了解)深恶.痛绝(憎恨) C.锲而不舍(刻)仰之弥.高(更加) D.锋芒毕.露(全)可歌可.泣(可以)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是当之无愧 ....的。 B.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中国女排再度夺得世界冠军,朱婷在中国成了家喻户晓 ....的人物。 C.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 ....。 D.虽然明明知道自己犯了严重的错误,但他仍旧不以为然 ....。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鲁迅先生坐在那儿,和一个乡下的安静老人一样。 B.中国发展核武器是为了自卫,中国人民是赞成限制核扩散的国家之一。 C.他想消化尽、吃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 D.中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的原因,是千千万万人努力的结果。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说和做》选自《人民日报》,作者臧克家,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主要作品有《烙 印》《运河》等。 B.《邓稼先》的作者杨振宁是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曾与李政道共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 学奖。 C.萧红在《回忆鲁迅先生》一文中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生活化的、真实的鲁迅先生,让我 们直面他伟大的人格。

第二单元达标检测卷

第二单元达标检测卷 一、细心填空。(18分) 1. 3平方米=( )平方厘米 780000平方米=( )公顷 16平方千米=( )公顷48公顷=( )平方米 8000公顷=( )平方千米348000平方分米=( )平方米 4平方千米=( )平方米=( )公顷 2.一块长方形果园,长400米,宽200米,它的面积是( )公顷。 3.边长( )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公顷;边长( )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平方千米。 4.一块正方形的绿地,边长是600米,它的面积是( )平方米,合( )公顷。 5.一个长方形公园长800米,长是宽的2倍。这个公园的面积是( )公顷。 6.一个长方形苗圃的面积是4公顷,它的长是400米,宽是( )米。 7.我国的国土面积大约是960万( )。 8.每个教室的面积是50平方米,( )个教室的面积大约是1公顷。 9.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总面积是十一亿零三百万平方米,也就是( )平方千米。 二、用心选择。(12分) 1.计量一个国家、一个省份的土地面积,用( )作单位比较合适。 A.平方米 B.平方千米 C.公顷 2.一个体育场的占地面积一般用的单位是( )。 A.平方米 B.平方千米 C.公顷 3.进率是100的两个土地面积单位是( )。 A.平方千米和平方米 B.公顷和平方千米 C.公顷和平方米 4.一块长方形水稻田长250米,宽40米,面积是( )公顷。 A.1 B.10 C.10000 5.一块长方形麦地,长4500米,宽600米,一台拖拉机每天可收割15公顷小麦,收完这块地需多少天?正确列式是( )。 A.4500×600÷15 B.15×(4500×600) C.4500×600÷10000÷15

二年级英语下册第二单元基础练习题

二年级英语下册第二单元基础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共10小题,每小题1分) ()1. We go ___ north and we can play ___ the snow. A. up, in B. on, with C. to, on ()2. What ___ you like to do? A. are B. would C. am ()3. In ___, the leaves are yellow in Beijing. A. spring B. winter C. fall ()4. Winter is ___ windy and cold. A. not B. always C. often ()5. Come ___, please! A. about B. at C. on ()6. When is the ___ time to go to Beijing? A. good B. best C. better ()7. When it’s winter is China, it’s ___ in Australia. A. summer B. fall C. winter ()8. – Why do you like spring best? -- ___. A. Because I can fly kites. B. Because it’s hot. C. Because I can skate. ()9. – Which festival(节日) isn’t in winter in China. -- ___. A. New Year’s Day B. Mother’s Day C. Christmas ()10. It’s ___ in summer in China. A. hot and cold B. sunny and hot C. sunny and cold 二、选择合适的句子,补全对话(共10小题,每小题1分) What do you like to do? Can you make a snowman now? Is it windy and cold? What’s the weather like? What would you like to do? When do you eat breakfast? Can I make a snowman? 1. 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检测卷(带答案)

语文四年级上学期 第二单元能力提升卷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看拼音,写词语。(8分) 二、比一比,再组词。(4分) {硬() 便() { 探() 深() { 蝇() 绳() { 超() 起() 三、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画出。(4分) 1.麻雀.(qiǎo què)是一种小型鸟类,又称家雀.(qiǎo què)儿。 2.乘车时一定要系.(xìjì)好安全带,这关系.(xìjì)到我们的人身安全。 四、用“”画出下面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6分) 1.既使有再大的困难,我们也要想办法克服。( ) 2.一间屋子里横七坚八地拉了许多绳子。( ) 3.交警叔叔正在路上检查违章驾使。( ) 五、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6分) ( )的豆荚( )的太阳光( )的夜空( )地避开( )地研究( )地捏着 六、按要求写句子。(10分) 1.花朵自己已经被雨点打得抖个不停了,怎能容它们藏身呢(改为陈述句) 2.读了这个故事,使我受到了很大的教育。(修改病句) 3.蝴蝶、蜜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改成拟人句) 4.它的确 ..在向上长——人们每天都可以看到它在生长。(用加点词语造句) 5.照样子,写句子。 例: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 七、填空。(8分) 1.好问,自用。 2.博学之, ,慎思之, ,笃行之。 3.智能之士, , 。

4.人非生而,孰能 八、课内阅读我最棒。(12分) 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 ..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 声音。这种声音叫作超声波,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向前传播时,遇到 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 障碍物就反射回来,被雷达接收到,显示在荧光屏上。从雷达的荧光屏上,驾驶员能够清楚地看到前 方有没有障碍物,所以飞机飞行就更安全了。 1.“终于”一词说明。(2分)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3分) 揭开—( ) 模仿—( ) 清楚—( ) 3.“秘密”指的是什么用“”在文中画出来。(1分) 4.蝙蝠发出的,遇到障碍物就,传到蝙蝠,蝙蝠就。雷达通过发出的,遇到障碍物就,传到。 (6分) 九、课外阅读我能行。(12分) 神奇的隐身人 一个晴朗的中午,在日本东京大学的校园里,一名研究生身穿一件带帽子的灰色衣服来到大路上。老师和同学们惊奇地发现:他的身上居然是透明的,人们可以透过他的身躯,看到他背后来往走 动的人群。大家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还以为是撞见“鬼”了。后来人们才明白,原来,是那件灰 色衣服——“隐身衣”在作怪。 这件“隐身衣”的设计者是东京大学的田智前教授,他利用光学原理和一些摄像技术,让这件 衣服产生了奇异的透明效果。他在“隐身衣”上安装了一台微型摄像机和一台放映机。首先,摄像 机拍摄到穿衣者身后的场景并传给放映机;然后,放映机又将拍摄到的画面投射到“隐身衣”的前侧。 “隐身衣”的原理其实很简单,但是它的用途却非常广泛。例如,医生做手术时,经常被自己的 手挡住视线,如果戴上“隐身手套”,做手术可以更方便;飞行员驾驶飞机时常常被驾驶舱的地板限 制视野,让地板罩上“隐身衣”,飞行员的观察范围可以更宽广……“隐身衣”在军事上叫作“光 学迷彩”,当士兵们穿上这种伪装,变成了看不见的“透明人”,其战斗力可以大大提高! 多么神奇的“隐身衣”啊! 1.第3自然段中的省略号的作用是( )。(2分) A.表示引文的省略 B.表示列举的省略 C.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2.“隐身衣”能产生奇异的透明效果是利用( )。(多选,4分) A.光学原理 B.小孔成像原理 C.隐身技术 D.摄像技术 3.请概括第2自然段的段意。(3分) 4.“隐身衣”的用途非常广泛,对它的作用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医生做手术时,戴上“隐身手套”,做手术可以更方便。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积累与使用(26分) 1.下列注音完全准确的一项是()(2分) A.分歧.qí霎.时shà步履.lǚ 蹒.跚pán B.整宿.sù憔悴.cuì瘫.痪tān 树杈.chà C.攥.着zuài 匿.笑nì祷.告dǎo 姊.妹jiě D.攲.斜qī膝.上qī并蒂.dì荫.蔽yìn 2.下列字形完全准确的一项是()(2分) A.亲戚店埔拆散嫩芽 B.豌豆捶打脸颊遮蔽 C.徘徊沐浴繁杂栽缝 D.反悔花辨慈怜花瑞 3.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 ..的鱼塘。(粼粼:形容水波清澈明净。) B.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 ..,却一声儿不响。(匿笑:微微地笑。) C.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 ....地睡不了觉。(翻来覆去:形容来回翻动身体。) D.这样贵重的东西不像一块点心一盒糖,怎么能自作主张 ....呢?(自作主张:指没有经过上级或相关方面同意,就擅自处置。) 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准确的一项是()(2分) A.很多人在面临绝境的时候,总是暴怒无常 ....,显示出人性的懦弱。 B.杨照时时刻刻记录着女儿生命中的细节,絮絮叨叨 ....地与女儿分享着自己怕生命体验。 C.张妙珍老太和失散多年的妹妹在电话里聊得形影不离 ....。 D.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 ....,终不愿意。 5.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我之所以决定委屈儿子的原因是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 B.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忽地把面前的玻璃砸碎。 C.那棵树的阴影落在你的头发与膝上时,我便要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D.在无遮蔽的天空之下,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 6.下列句子对修辞手法判断不准确的一项是()(2分) A.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反复) B.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比喻) C.那么贵的东西怎么能随便拿去送人呢?(设问) D.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拟人)7.下列句子填入横线上填写的句子,语气最强烈的一项是()(2分) 她妈妈接过来一看说:“哎呀,” A.你不能拿人家这么贵重的东西。B.你怎么能拿人家这么贵重的东西呢!C.拿人家的东西这么贵重,不太好吧!D.你能够拿人家这么贵重的东西吗?不能。 8.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散步》一文中写道:“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这句话中

部编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达标测试卷及答案及答案

第一单元达标测试卷 一、基础达标。(35.5分) 1.看拼音写汉字,把字写好看。(8.5分) 2.为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6分) (1)皱.纹(zhōu zhòu) 挣.脱(zhēnɡ zhènɡ) 耕.田(ɡēn ɡēnɡ) 撒.手(sā sǎ) 希冀.(jì yì) 苦恼.(lǎo nǎo) (2)小力不顾公园里“禁.(jīn jìn)止攀折”的告示,情不自禁.(jīn jìn) 地采摘了一朵玫瑰花。 (3)传.(chuán zhuàn)记故事中有很多美丽的传.(chuán zhuàn)说。 (4)同学们送他一个称.(chèn chēnɡ)号——智多星,他觉得这个称号挺称. (chèn chēnɡ)心。 3.比一比,再组词。(4分) 4.认真观察,仿写词语。(3分) 念念不忘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无边无际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5.看图写成语并按要求做题。(8分)

()() (1)上面的成语都是寓言故事,请你再写出四个这样的成语。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联系生活实际,从上面六个成语中选择两个各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6分) (1)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用“/”断 句并写出大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生来就是 ..来互相碰撞的。(用加点词写句话) ..盛东西的,并不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补充句子。 ①妈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今天可漂亮了!” ②“我们终于又见面了!”丽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教材回顾。(13分) 1.根据课文内容连一连,并填空。(5分)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测试 基础卷(含答案)

第二单元测试基础卷 一、填空。 1.口算54-26时,先算( ),再算( )。 口算27+48时,先算( ),再算( )。 2. 3.一道加法算式中,和是93,一个加数是39,另一个加数是( )。 4.一道减法算式中,减数和差都是28,被减数是( )。 5.已知64-A =29,A+41=C,则C是( )。 6.用2、4、7这3个数字组成的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中,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数是( ),它们的和是( ),差是( )。 7.在( )里填上“>”“<”或“=”。 56+32( )80 49+26( )96-15 63-16( )98-25 50( )23+24 230+390( )170+450 800-180( )360+160 920-350( )580 380+260( )350+290 310-150( )530-180 8.妈妈出门带了800元,买一件上衣花了230元,妈妈现在还有( )元。 9.幸福小学一年级有185名学生,二年级有223名学生。儿童剧场有450个座位,估一估,幸福小学一年级和二年级的学生一起看话剧,座位( )(填“够”或“不够”)。 二、判断。 1.计算65-48,可以先算65-40=25,再算25+8=33,所以65-48=33。 ( ) 2.计算350+130,因为35+13=48,所以350+130 =480。 ( ) 3.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差一定是两位数。 ( ) 4.比较156+273和440,可以这样分析:把156看成160,把273看成280,160+280=440,160>156,280>273,所以156+273<440。 ( ) 5.计算38+□,要使计算的结果大于80,那么第二个加数十位上最小要填5。 ( ) 三、选择。 1.下面算式中,计算结果比60大的是( )。 A. 100-39 B. 28+28 C. 92-39 D. 32+28 2.下面算式中,计算结果可能小于200的是( )。 A. 630-3□□ B.110+1□□ C.840-6□□ D.1□□+109 3.两个两位数相加的和是( )。 A.两位数 B.三位数 C.两位数或三位数 D.无法确定 4.算式721-□32的结果是三百多,减数百位上的数是( )。 A.2 B.3 C.4 D.5 5.4小时的活动已经进行了160分钟,活动还有( )结束。 A. 240分钟 B.120分钟 C.80分钟 D.60分钟 6.一条短裤36元,比一件短袖上衣便宜17元,一件短袖上衣和一条短裤共( )元。 A.19 B.53 C.100 D.89 四、按要求计算。 1.直接写得数。

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第二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 1.泉州市教育局组织的以“用爱心呵护生命,让生命教育进课堂”为主题的教师演讲比赛决赛在泉州影剧院举行并颁奖。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这是教师比赛,对学生意义不大 B每个生命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因此要珍爱生命 C生命只有一次。因此为了安全,不应参加课外活动 D其目的是爱护自己的生命,对他人的生命可以不关注 2.右图《跨栏》给我们的警示是() A生命史顽强的 B生命在于运动 C要珍爱生命 D人生要有冒险精神 3.“生命的质量在于追求,而不在于仅仅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从这些名言中,我们能体会到()A人的生命因自己的成就而闪烁光芒 B生命很珍贵,无论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 C生命有长短之分 D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不断延伸生命的价值 佛山市干部徐晓珠在援藏的两年多时间里,14次进出墨脱,察民情、访民意、解民难,为当地群众国商幸福生活托起了迹象的云彩。广东省委决定授予徐晓珠“广东省模范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据此回答4——5题 4.徐晓珠的行为是() ①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行为②想为自己积累政治资本③用实际行动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④践行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5.徐晓珠的行为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一个人的价值是通过到边远山区来体现的 ②追求积极向上的人生目标,并为之努力,将使人生更有意义 ③青少年要树立奉献意识,让自己的青春更加美丽 ④青少年要像徐晓珠一样到西藏去实现人生价值 A①②B③④ C①④D②③ 6. 8月12日下午,济宁金乡县的李目辉正在河边温习功课,突然传来一阵急切的呼救声:

新人教版七下英语第一单元测试题

七年级下期英语第一学月考试题 班级:分数: 一.根据汉语或首字母完成句中所缺的单词(30分,每空分) 1.He can _______ (说)English. 2.I can’t help you w_____ your Chinese today. :W_____ do you go to school At 7:00. 4.In the morning, I e_____watch TV or play computer games.(或者、、、或者) 5.Can you tell me how to get to the radio s_____ 6.I usually get (穿衣服) at 6:50 gets up late, so he has to eat breakfast (quick). is an (8岁的) boy. are sixty (分钟) in an hour. ’s (花费)me an hour to go to school every day. home is about three (百) kilometers from here. do you get to your (grandparent) home (village) in that village dream to go to Beijing one day. is very (重要的) to be on time. 15 . Are you good at (draw),Jim 16 .I want (join) the soccer club. 17.The girl likes wants to be a (音乐家) grandfather often _______ a _____ (散步) after dinner、 二.、单项选择(60分,每题2分) ( ) can play ______ chess and he can play ______drums,too. ,the B./,the C,/,/ ( ) is a teacher and he ______Chinese. ( ) usually has breakfast _____seven. ( ) ____ your father do after work

第二单元达标测试

第二单元达标测试卷 姓名学号 一、下列每组词语中都有一个字的注音或书写是错误的,请用“——”标出并改正在括号里。(4分) A.埋葬(zànɡ)布幔(màn)泻劲都督() B.惩罚(chén)名讳(huì)水寨私自() C.弓弩(nǔ)挠腮(ráo)胸膛委托() D.两截(jié)血泊(pō)拳头苏软() 二、根据要求完成下列词语练习。(9分) 1.将下面词语补充完整并回答问题。(6分) 自()妙()喜不()()自()()语()造()设()()挠腮一饮()()()机()算()男挈()()倦()疲(1)画“——”词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猴王出世》中,与画“——”词语结构相同的词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判断对错,正确的打“√”,错误的打“×”。(3分) (1)“再筛一碗酒”中的“筛酒”可以理解为“倒酒”。() (2)“紫鹃也学小器了”中的“器”与“器具”中“器”的意思相同。()(3)“人而无信,不知其可”的意思是人如果不相信别人,不知道可不可以。() 三、读句子,完成练习。(9分) 1.鲁肃对周瑜说:“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去掉问号,句意不变。)(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鲁肃问诸葛亮:“你叫我来做什么?”(改为转述句)(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句子反映了人物的什么性格特点?括号里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狡猾善妒) B.鲁肃答应了。他不知道诸葛亮借船有什么用,回来报告周瑜,果然不提借船的事。(忠厚守信) C.武松听了,笑道:“就有大虫,我也不怕。”(英勇无畏)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综合能力测试卷(有答案)

第二单元综合能力测试 一、在加点字正确的读音下面画“√”。(3分) 1.我家门前的桂. (gu ì gu à)树开花了。 2.冬天,松.(sh ōng s ōng )树还是穿着绿衣服。 3.小红成了少先队员,戴上了红领巾. (j īn j īng )。 4.我的妈妈一年四季都很忙.(m áng m án ),但她从不说自己辛.(x īn x īng )苦.(k ú k ǔ)。 二、读拼音写词语。(4分) sh í qi áo du ì q í f ēng sh ù s ōng b ǎi m ù mi án c óng l ín xi óng m āo p éng y ǒu 三、我会查字典。(6分) 1.“枫”的部首是( ),除去部首再查( )画,组词( )。 2.“绿”的部首是( ),除去部首再查( )画,组词( )。 3.“旗”的部首是( ),除去部首再查( )画,组词( )。 4.“歌”的部首是( ),除去部首再查( )画,组词( )。 四、词语训练营。(30分) 1.合在一起,变成新字,再组词。(4分) 君—羊→( 群)( ) —元→(园)( ) 令—页→(领 )( ) 月—巴→(肥)( )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量词。(4分) 一( )小树 一( )尺子 一( )人家 一( )电脑 一( )鱼塘 一( )白纸 一( )手套 一( )石桥 3.我能连一连。(4分) 正月 牡丹国色香 春季 一年农事了 二月 山茶满盆开 夏季 麦苗儿嫩 三月 桃花红十里 秋季 谷子金灿灿 四月 迎春初开放 冬季 采桑插秧 4.选字填空。(6分) 歌 哥 (1)我的( )( )喜欢唱( ),他的( )声真好听! 处 外 (2)一到周六,我就( )走走看看,发现( )面的世界真好玩!

人教版语文七下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七下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题 满分50分,时间50分钟。 班级姓名 一、积累与运用(24分)。 1.下面加点字读音正确 ..的一项是()(2分) A.确凿.záo 菜畦. qí骊.歌lí拗.断ǎo B.觅.食mì攒.集cuán 宿.儒 shù讪.笑 shàn C.嫉.妒 jì皂荚.树jiá锡箔. b?蝉蜕. tuì D.脑髓. suí鸡毛掸.子tǎn 东方朔. shu?木屐. jī 2.下面字形全部正确 ..的一项是()(2分) A.桑葚轻捷云霄来势凶凶 B.珊瑚懒惰书塾人声鼎沸 C.臃肿瞬息脊粱人迹罕至 D.倘若急燥徘徊牵连不断 3.选出没有 ..语病的一项填入括号内 ( ) 2分) A.为了防止学生不再抄作业,每个班级都对学生进行了诚信教育。 B.谁能否认地球是绕太阳运行的呢? C.通过老师教育,使我有了新的认识。 D.正确的学习方法是决定学习成绩好坏的关键。 4.下面说法不正确 ...的一项是()(2分) 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 B.《爸爸的花儿落了》作者林海音,台湾作家。本文以爸爸的花儿落了,喻指爱花的爸爸离开人世。 C.《丑小鸭》是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的一篇著名童话,可以看作是作者的自传。“丑小鸭”已经成为人们经常使用的一个文学典故,成为激励身处逆境的人们不断进取追求美好生活的典型形象。 D.《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诗的作者是普希金,法国诗人。他的创作对法国文学和语言的发展影响很大。 5.请根据你对“微笑”的理解,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再写两句,要求句式 ..相同, 语意 ..连贯。(4分) 朋友,你会微笑吗?微笑是一杯浓浓的咖啡,, ,微笑是一曲动人的音乐。微笑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温馨。6.默写:(8分) ①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②山际见来烟,。(吴均《山中杂诗》) ③夜发清溪向三峡,。(李白《峨眉山月歌》) ④《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诗人听到笛子吹奏《折杨柳》曲调, 引起思乡之情的句子 是,。 ⑤《逢入京使》一诗中,诗人借别人之口向家人传报平安,表达思乡之情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童年》一书主人公是(1分),请你结合情节简单介绍书中外祖母的形象(3分)。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8—12题。(14分) 变 ①少年只有16岁。之前他干过许多糊涂和愚蠢的事情:他偷过郊区的苹果,偷过城市的盆花,偷过同学的铅笔和饼干,偷过邻居的茶杯和腊肉,还偷过大街上的自行车。他一次次被带进派出所又一次次被放出来。一天,他猛然意识到自己长大了,意识到自己错了,意识到自己应该痛改前非了。 ②他后悔,他想改,可是他已经挽回不了自己的声誉和尊严,他已经没有了任何朋友,他一出现总会引来一些异样的目光。少年并不记恨他们,认为这是对他的惩罚。少年望着窗外,天阴沉沉的,没有一丝阳光。 ③整整一个夏天,每天上午,他都把自己关在家中,透过窗子看外边的树。他忍受不了寂寞,到下午时,悄悄出去,在小区转一圈。人们一看见他,或扭过头去,或老远就避开。邻居们防他,就像防一条带着传染病的狗。少年不敢上前,不敢与他们对视,他失去了与任何人交流的勇气。他无奈、自卑,似乎世界在他面前关起一扇门,又加上无数把锁。 ④他垂着头慢慢地走,轻踢着一粒石子。没有阳光,少年却感觉后背灼热。忽然有人喊他,是一位坐在凉亭里的老人。老人朝他招手:“喂,年轻人!”他抬头一愣,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和耳朵。“你是在喊我吗?”他指指自己。“过来,年轻人!”老人说。他走过去,胆战心惊。他想逃离,可是却说服不了自己的脚步。老人叼着一根没有点燃的香烟,摸着口袋,问他:“有火柴吗?”“没有。”“打火机呢?”“也没有。”说完,他急急地低了头,试图离开。“别急着走。”老人再一次喊住他,“去帮我取来打火机吧,我的家,你知道的。” ⑤他当然知道,老人与他同住一个单元,他住七楼,老人住一楼。“我的腿脚不中用。”老人笑呵呵地说,“打火机放在茶几上,麻烦你帮我取来。”少年心中划过一 .......

二年级下册数学试题-第二单元测试基础卷(含答案) 人教版

第二单元测试 一、认真思考,仔细填空. 1.在8÷4=2中,被除数是( ),4是( ),2是( )。 2. 30÷6=5读作( ),表示把( )平均分成( )份,每份是( );还可以表示30里面有( )个6。 3.要计算36÷6,可以这样想:( )六三十六,商是( )。 4. 一共有( )个桃子,平均放在( )个盘子里,每个盘子里放( )个桃子。列式为( )。 5. 一共有( )个,每( )个一份,可以分成( )份。列式为( )。 6.一辆有2个轮子,( )辆有10个轮子。 7. 用这些小棒,如果摆成独立的,可以摆( )个;如果摆成独立的,可以摆 ( )个;如果摆成独立的,可以摆( )个。 8.把下面的算式按照得数从小到大的顺序填在括号里。 12÷3 5÷5 9÷3 2÷1 30÷5 20÷4 ( )<( )<( )<( )<( )<( ) 二、巧思妙断,判断对错。 1.除数是3,被除数是6,商是多少?算式是3×6=18。( ) 2.算式12÷3=4读作:12除3等于4。( ) 3.把8个桃子分给4只猴子,每只猴子分2个。( ) 4.计算6×4和24÷4时用的口诀都是四六二十四。( ) 5.有18个苹果,放在2个盘子里,一个盘子放6个,另一个盘子里放几个?列式为18÷6=3(个)。( ) 三、反复比较,精挑细选。(把正确答案填在括号里) 1.把6朵花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下面分法( )正确。 A. B. C. 2.平均每只信鸽送5封信,6只信鸽可以送多少封信?下面列式正确的是( )。

A.30÷5=6(封) B.30÷6=5(封) C.5×6=30(封) 3. 15个,平均分给3只小白兔,每只小白兔分到几个?下面列式正确的是( ) A.15÷5=3(个) B.1 5÷3=5(个) C.3×5=15(个) 4.计算20÷5和20÷4时都要用到口诀( )。 A.四五二十 B.三五十五 C.五五二十五 5.从1 2里面连续减3,减( )次后结果是0。 A.3 B.4 C.6 四、一丝不苟,细心计算. 1.送小鸟回家。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3×( )=9 4×( )=16 12÷( )=2 8÷( )=2 18÷( )=3 20÷( )=4 ( )÷6=5 ( )×5=15 3.在括号里填上“>”“<”或“=”。 12÷6( )8÷2 5+6( )5×6 1×1( )1+1 8÷2( )2×2 24÷4( )24÷6 16÷4( )4×4 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运算符号。 8( )2=10 30( )5=6 10( )5=2 24( )5=19 5( )3=15 3( )3=1 五、认真读图,列出算式。 1. ( )×( )=( ) ( )÷( )=( ) 2. ( )×( )=( ) ( )÷( )=( ) ( )÷( )=( ) 六、走进生活,解决问题。 1.平均每个篮子放几个南瓜?

第2单元能力测试卷

第二单元能力测试卷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积累运用(26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4分) A.寒战.(zhàn)匿.笑(nì) 祷.告(dǎo) 分歧.(qí) B.脸颊.(jiá) 仿膳.(shàn) 瘫.痪(tān) 絮.絮叨叨(xù) C.憔.悴(qiáo) 粼.粼(líng) 敧.斜(qī) 翻来覆.去(fù) D.霎.时(shà) 侍.弄(shì) 菡萏.(dàn) 尊君在不.(fǒu)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4分) A.我决定委屈 ..儿子. (受到不应有的指责或待遇) B.秋风中各色菊花正开得烂漫 ... (坦率自然,毫不做作) C.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 ..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慈祥、爱怜) D.撒盐空中差可拟 .... (差一点可以相比)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A.今天又吃蛋炒饭,小胖用筷子在碗里翻来覆去 ....,一脸不快. B.爸爸涨工资了,妈妈喜出望外 ....地说:“咱老百姓,今儿个真高兴!真高兴!” C.导游把我们分成两组,爬山的爬山,玩水的玩水,大家各得其所 ..... D.我们班的张伟是个名副其实 ....的“书虫”,吃饭时他都抱着书在看. 4.填入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4分) 我蹲下来,背起了我的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我们的儿子. 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________________,自然也很轻. 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A.儿子毕竟幼小,虽然很胖 B.儿子毕竟很胖,即使幼小 C.儿子尽管很胖,毕竟幼小 D.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 5.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4分) A.《世说新语》——刘义庆——汉朝 B.《秋天的怀念》——史铁生——当代 C.《金色花》——泰戈尔——印度 D.《繁星》——冰心——现当代 6.班级开展“我为朋友解忧愁”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6分) (1)李松缺乏人生理想,没有学习热情,总觉得能拿到初中毕业证书就行了,朋友们想写一封信规劝他. 你认为下面名言警句中哪三则可以作为规劝的材料? ①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②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③志当存高远. ④伟大的理想,

七下历史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七下历史第一单元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1.这是中国历史之中最短命的朝代之一,但它结束了自魏晋南北朝以来的长期分裂局面。同时其在政治上确立的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度影响深远。那么这个朝代就是 A.唐朝 B.西汉 C.隋朝 D.东汉 2.图片是鲜活的历史。下列图片最能反映隋朝历史的是 A.大运河 B.都江堰 C.长城 D.曲辕犁 3.一位外国人曾描述大运河:“由广州通向北京,其长度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其实,大运河的南北两端应该是 A.扬州、北京 B.杭州、北京 C.杭州、扬州 D.广州、杭州 4.“汴河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脂是此河。”唐代诗人李敬芳的这首《汴河直进船》评述了大运河的利与弊。你知道隋朝开凿大运河的目的是 A.便利隋炀帝的出游 B.巩固西南边防 C.结束分裂割据局面 D.巩固隋朝统治 5.年号多取吉利吉祥、国泰民安的含义,或是显示皇权的神圣。“上承贞观,下启开元”,其中用“贞观”作为年号的皇帝是 A.唐高祖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6.李隆基(见右图)亦称唐明皇。712年至756年在位,谥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 故亦称为“唐明皇”。李隆基在位期间开创了唐朝乃至中国历史上的最为鼎盛的时期,史称“开元盛世”。那么,他就是历史上著名的 A.唐太宗 B.唐玄宗 C.唐中宗 D.唐德宗 7.金榜题名源于我国古代科举考试。殿试后录取进士、揭晓名次的布告,因用黄纸书写,故而称黄甲、金榜,其多由皇帝点定,俗称皇榜,考中进士就称金榜题名。与“金榜”有关的进士科、殿试,分别开始于 A.秦朝、唐朝 B.唐朝、唐朝 C.隋朝、隋朝 D.隋朝、唐朝 8.“东瀛有多远?芒履难丈量。袈裟作舟帆,合十忘生死,弘愿心中藏,普渡众生……”这是中央电视台播放的一部有关唐朝高僧的电视剧片尾曲。这部电视剧的主人公是 A.玄奘 B.鉴真 C.戒贤 D.戒日王 9.13岁的他即赞普位。即位后,训练军队,很快平息各地的叛乱,统一各部,定都逻些(今拉萨),建立了吐蕃奴隶制政权。采取许多措施鼓励百姓学习和运用先进生产技术,发展农牧业生产,使吐蕃的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迅速呈现中兴之势。材料中的他就是 A.怀仁可汗 B.尺带珠丹 C.松赞干布 D.颉利可汗 10.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武则天遗言无字碑,由后人评价自己的功过。史学家之所以肯定武则天主要是因为 A.她是中国历史唯一的女皇帝 B.其执政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C.发展科举制度,创立殿试制度 D.重用有才能的人 11.我国历史上的“和同为一家”指的是 A.汉朝和匈奴的关系 B.唐朝和新罗的关系 C.唐朝和靺鞨的关系 D.唐朝和吐蕃的关系 12.“通过层层严格考试的人才能进入……衙门任职……人们全然不可能设想一个比这更好的政府……”

第二单元达标测试(含答案)

第二单元达标测试 一.积累与运用(共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缄.默(jiān)窥.探(kuì)弥.漫(mí)衰.草连天(shuāi) B.过滤.(lǜ)龟.裂(guī)沙砾.(lì)层峦叠嶂.(zhàng) C.骨骼.(gé)连翘.(qiáo)沟壑.(hè)销声匿.迹(nì) D.地壳.(ké)潮汐.(xī)追溯.(sù)风雪载.途(zài)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农谚隧道冰雪融化偏然归来 B.稀疏咀嚼诸如此类难以值信 C.覆盖蔓廷目空一切旁若无人 D.致密劫难天衣无缝滴水不漏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 A.这条小道极为隐蔽,路况也复杂,当年是谁开了它,为什么要开辟它,都是不解之迷。 B.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人肆无忌惮地掠夺我国的财富和资源,犯下了罄竹难书的滔天罪行C.心脏设备设计公司的专家3D打印出一种用于心脏手术的工具,这种工具能在术后帮助医生将组织自动缝合在一起,并能做到天衣无缝。 D.本刊将洗心革面,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决心向文学刊物的高层次、高水平攀登。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郑州市某中学采取了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激发学生们的阅读热情。 B.在教育部公示的《通用规范汉字表》中,对44个汉字的字形进行了微调。 C.拓展性课程从培养孩子兴趣与特长作为出发点,为学生创造个性发展的平台。 D.央视举办的“汉字听写大赛”,使人们重拾汉字之美,越发珍惜纸质时代的美好。 5.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4分)() A.看着人类这种狂妄的表现,大自然一定会窃笑——就像母亲面对无知的孩子那样的笑。 B.“是一只老鼠。”我说,接着补充了一句,“也许是一只田鼠。” C.通过对春雁集会的日常程序的观察,人们注意到,所有的孤雁都有一种共性:它们的飞行和鸣叫很频繁,而且声调忧郁。于是人们就得出结论:这些孤雁是伤心的单身。

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第一单元测试题 第一部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奇崛()隽妙()猥鄙()煦煦() B、翌日()岑寂()蹇劣()丰腴() C、犀利()粼粼()引吭()绮丽() D、剽悍()分娩()憩息()辟易() 2.填空: 《石榴》一文作者;《海燕》作者;《白鹅》作者;《鹤群》作者。 3.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⑴秋天来了,它对于自己的戏法好像忍俊不禁地破口大笑起来,露出一口的皓齿。 忍俊不禁: ⑵还是去年的主,还是去年的,宾,他们宾主间是如何的融融泄泄呀! 融融泄泄: ⑶它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 左顾右盼: ⑷并且,像今天这样的好天气,鹤群明显增多。一群接一群,络绎不绝。 络绎不绝: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天气晴和,春光煦煦的雁回山,是少见的好天气。 B、静静旋转的鹤群,阵势立即崩溃,惊恐万分,慌乱啼鸣,扑打双翅,陷入一片混乱。 C、苍鹰即使壮勇剽悍,却也寡不敌众,束手无策。 D、狗的狂吠,是专对生客或宵小用的;见了主人,会摇头摆尾,呜呜地乞怜。 5.万物皆有灵性,美无处不在。本单元的几篇课文都能抓住事物的某些特征,既绘形又传神,将下列事物与对应特征连线: 石榴伶俐 燕子团队精神 白鹅热烈 鹤群傲慢 6.两个卖瓜人分别在各自的瓜摊前竖了一块牌子,夸耀自己的瓜好,第一个卖瓜人在牌子上写道:“甜得舍不得卖。”第二个卖瓜人写道:“甜的舍不得卖。”仅仅一字之差,产生怎样的结果呢?你能帮他们找找原因吗? 结果: 原因: 第二部分: (一) 我家养了一只小花猫,我们叫它小花,它活泼又漂亮。你瞧,它那圆圆的脸上,一双大眼睛闪着绿光,小巧的嘴边还神气地竖着几根胡子。它全身长着灰褐色的毛,还均匀地夹着白色斑纹。它翘着棉条似的尾巴,真惹人喜爱! 邻居家也养了一只猫,我可不大喜欢它。喏,一张尖尖的脸,大嘴巴旁边还有一撮最歪毛。除了和小花一样明亮的大眼睛,全身上下没有一处让人看得上眼。它的性情非常古怪,每天早上躲在墙角洞口东张西望,不知道搞啥名堂。一次,我想摸它,反被它咬了一口。从此,我恨透了它,见到它就打,可这家伙特别机灵,老远见了我就一缩尾巴逃得无影无踪,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