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国备战中考化学综合题的综合备战中考模拟和真题分类汇总附答案解析

全国备战中考化学综合题的综合备战中考模拟和真题分类汇总附答案解析

一、中考初中化学综合题

1.轻质碳酸钙,又称沉淀碳酸钙,即高纯度的碳酸钙,它密度小、白度高、摩擦系数小,是制造牙膏的原料之一,常用在高档或浅色制品上。工业上通常以石灰石(主要成分为CaCO3)为原料,按下图所示工艺流程进行高纯度碳酸钙的制取与提纯:

根据上述信息,试回答下列问题:

⑴石灰石的用途非常广泛,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单项选择)。

①可用于制取二氧化碳②可用于制取生石灰③可用于制造玻璃

④可用于治理酸性污水⑤可加入煤炭中做固硫剂⑥可用作高炉炼铁造渣剂

A ①③⑤⑥

B ②④⑤⑥

C ①②④⑤⑥

D 以上全部都是

⑵上述流程所涉及的物质中,可用作干燥剂的物质是_____。

⑶上述流程的步骤③中,还可以选择另外一种试剂采用沉淀法制备出高纯度的碳酸钙,其反应原理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⑷制备高纯度碳酸钙要经历“石灰石(CaCO3)→生石灰→石灰水→CaCO3”的转化过程,其目的是_____。

⑸小颖同学称取了25.0g某石灰石样品,按上图流程进行了模拟实验探究。她在步骤③中向石灰水里滴加了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2CO3溶液,该过程中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Na2CO3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试计算:

上述实验中,小颖最终制得轻质碳酸钙的质量?_____(结果精确到0.1g)

【答案】C 生石灰 CO2+Ca(OH)2=CaCO3↓+H2O 除去石灰石中的杂质 21.2g

【解析】

【分析】

【详解】

⑴用于制造玻璃的是碳酸钠,故选C;

⑵生石灰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上述流程所涉及的物质中,可用作干燥剂的物质是生

石灰;

⑶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也能生成碳酸钙,其反应原理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Ca(OH)2=CaCO3↓+H2O。

⑷工业上的石灰石含有其他杂质,制备高纯度碳酸钙要经历“石灰石(CaCO3)→生石灰→石灰水→CaCO3”的转化过程,其目的是除去石灰石中的杂质。

(5)设生成碳酸钙的质量为x

2233

Ca(OH)+Na CO=CaCO+2NaOH

106100

212g10.6%x

100106

=

x212g10.6%

?

?

x=21.2g。

2.金属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方面应用广泛。

(1)某实验小组为了探究锌与硫酸反应快慢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编号

硫酸的质量分数

(均取20 mL)

锌的形状

(均取1g)

氢气的体积(mL)

①20%锌粒31.7

②20%锌片50.9

③30%锌粒61.7

④30%锌片79.9

①用如图装置收集并测量氢气的体积,其中量筒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氢气应从_____(填e或f或g)管通入。

②要比较不同质量分数的硫酸对反应快慢的影响,应选择的实验编号是___________。

③下表是小兵第①组实验的详细数据。

时段第1分钟第2分钟第3分钟第4分钟第5分钟第6分钟H2的体积 3.1mL16.7mL11.9mL9.6mL7.6mL 6.0mL

请描述锌与硫酸反应的快慢的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保险粉(化学式 Na2S2O4)在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用途,Na2S2O4 在碱性溶液中稳定,在中性和酸性溶液中极不稳定;在 NaCl 存在下,Na2S2O4 在水中溶解度显著下降。Na2S2O4 制备流程如下:

①已知反应Ⅰ的原理为:Zn + 2SO2 == ZnS2O4,反应Ⅱ为复分解反应,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操作a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滤液中含有 Na2S2O4,为使 Na2S2O4 结晶析出还需要加入少量 NaOH 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入NaCl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198gZn(OH)2理论上能得到Zn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

【答案】根据进入量筒中水的体积,判断生成氢气的体积f①③或②④由慢到快然后逐渐减慢反应开始放出热量,温度升高,反应由慢到快,随着反应的进行,硫酸被消耗,硫酸溶质质量分数变小反应减慢 (原因答对一个即可得分)2NaOH + ZnS2O4 ==

Zn(OH)2↓+Na2S2O4过滤Na2S2O4 在碱性溶液中稳定降低 Na2S2O4 在水中的溶解度130g 【解析】

(1)①该实验是通过比较相同时间内产生的氢气的体积的大小来比较反应速率的快慢,故使用排水法收集氢气,可根据进入量筒中水的体积,判断生成氢气的体积;由于水只能从e端排出,故氢气从f端通入;②要比较不同质量分数的硫酸对反应快慢的影响,那么要采用控制变量法,即硫酸的质量分数不同,其他的条件要完全相同,故应选择的实验编号是①③或②④;③由表格数据可知锌与硫酸反应的快慢的变化是由慢到快然后逐渐减慢;由于锌和稀硫酸反应放出热量,温度升高,反应由慢到快,随着反应的进行,硫酸被消耗,硫酸溶质质量分数变小反应减慢;(2)①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反应Ⅱ是氢氧化钠和ZnS2O4分数复分解反应,故氢氧化钠与

ZnS2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NaOH + ZnS2O4 == Zn(OH)2↓+Na2S2O4;②通过操作a分别得到了固体和溶液,故该操作是过滤;③根据资料“Na2S2O4 在碱性溶液中稳定”,故为使 Na2S2O4 结晶析出还需要加入少量 NaOH;在 NaCl 存在下,Na2S2O4 在水中溶解度显著下降,故加入NaCl的原因是降低 Na2S2O4 在水中的溶解度,以便得到更多的晶体;

④198gZn(OH)2中锌元素的质量=

65

198100%

6534

g??=

+

130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

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故理论上能得到Zn的质量为130g。

3.某实验室欲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3

KNO溶液,现实验室只有含少量NaCl的

3KNO 固体药品.

(1)如图所示为3KNO 和NaCl 的溶解度曲线,50℃时,将85.5g 固体药品溶于100g 水中,得到的是3KNO ______的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2)将3KNO 提纯的方法是______.

(3)小明用提纯后的3KNO 固体配制100g 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3KNO 溶液,其操作步骤是:计算、_____、量取、溶解.经检测,小明所配溶液中3KNO 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是______.

①3KNO 固体仍然不纯; ②溶解前,烧杯中有水;

③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④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4)将所配制的硝酸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为3%,需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的硝酸钾溶液______g 。

【答案】饱和 降温结晶 称量 ①② 100

【解析】

【详解】

(1)50℃时,3KNO 的溶解度是85.5g ,故50℃时,将85.5g 固体药品溶于100g 水中,得到的是3KNO 的饱和溶液。

(2)3KNO 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故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

(3)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步骤:计算、称量、量取、溶解。所配溶液中3KNO 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可能是3KNO 固体的质量偏少,或水的质量偏多,

①3KNO 固体仍然不纯,固体质量偏少,溶液质量分数偏小;

②溶解前,烧杯中有水,溶剂偏多,溶液质量分数偏小;

③量取水时,俯视读数,溶剂质量偏小,溶液质量分数偏大;

④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不影响质量分数。故填①②。

(4)配制溶液前后溶质质量不变,设需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的硝酸钾溶液质量为x ,100g 5%+x 1%=(100g+x)3%??? ,x=100g

4.溶解度可表示物质溶解性的大小

①如图1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

Ⅰ.20℃时,甲的溶解度_____(填“>”、“<”或“=”)乙的溶解度。

Ⅱ.40℃时,乙和丙_____(填“能”或“不能”)形成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饱和溶液。Ⅲ.20℃时,烧杯中分别盛有相同质量甲、乙、丙的饱和溶液,各加入等质量的对应固体,并升温至50℃.请填写下表。

烧杯中的溶质烧杯中固体的变化

甲_____

乙固体逐渐减少至全部溶解

丙_____

Ⅳ.若分别将100g乙、丙的饱和溶液从50℃降温到40℃,对所得溶液的叙述正确的_____(填序号)。

A 乙、丙都是饱和溶液

B 所含溶剂质量:乙<丙

C 溶液质量:乙>丙

D 溶质质量分数:乙>丙

②气体的溶解度也有一定的变化规律。

Ⅰ.打开可乐瓶,逸出大量气泡.由此可见,压强越小,CO2的溶解度越_____.为增大CO2的溶解度,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_____。

Ⅱ.不同温度下,氧气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变化如图2所示,图中t1对应的温度为40℃,则t2对应的温度_____(填编号)。

a 小于40℃

b 大于40℃

c 无法确定

【答案】<能固体逐渐减少,至全部溶解固体逐渐增加 B、D 小降温(或加压) b

【解析】

【详解】

Ⅰ.20℃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故答案为<。

Ⅱ.40℃时,乙和丙能形成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饱和溶液,因为该温度下乙和丙的溶解度相等;故答案为能。

Ⅲ.20℃时,烧杯中分别盛有相同质量甲、乙、丙的饱和溶液,各加入等质量的对应固体,并升温至50℃时,甲中固体逐渐减少,至全部溶解;乙中固体逐渐减少至全部溶解,丙中固体逐渐增加,因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故填:

Ⅳ.若分别将100g乙、丙的饱和溶液从50℃降温到40℃,对所得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所含溶剂质量:乙<丙;溶质质量分数:乙>丙;故填:BD。

Ⅰ.打开可乐瓶,逸出大量气泡.由此可见,压强越小,CO2的溶解度越小。为增大CO2的溶解度,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降温(或加压);故填:小,降温(或加压)。

Ⅱ.不同温度下,氧气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变化如图2所示,图中t1对应的温度为40℃,则t2对应的温度是大于40℃;故填:b。

【点睛】

本考点考查了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通过溶解度曲线我们可以获得很多信息;还考查了有关溶液结晶的方法等,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5.盐城盛产海盐。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市场购到粗盐,带回实验室进行提纯。

①在溶解,过滤,蒸发等操作中,均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__(填仪器名称)。

②配制50g质量分數为6%的NaC1溶液,需称量NaCl固体_____g,若用粗盐配制上述解液,则所配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会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探究活动:以NaCl为原料可以制取金属钠。兴趣小组同学认为Na是活泼金属,能与CuSO4等盐溶液反应,生成相应的金属单质。

(提出问题)Na与CuSO4溶液反应,是否有Cu生成?

(设计实验)兴趣小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如图装置进行实验。

I.向大试管中加入一定体积煤油。

II.用小刀切一小块钠,放入大试管,塞上橡皮塞。

III.打开活塞,通过长颈漏斗向试管中加入CuSO4溶液。使煤油的液面升至胶塞,关闭活塞,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1)Na在煤油与溶液交界处上下来回振动。表面产生气泡,逐渐变小直至消失。

(2)溶液颜色逐渐变淡,有蓝色絮状沉淀和少量黑色固体生成。

(3)打开活塞,用燃着的木条放在尖嘴管口处,气体被点燃。

(查阅资料)①Na通常存放在煤油中;②煤油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

③2Na+2H2O=2NaOH+H2↑;④Cu(OH)2△CuO+H2O。

(实验分析)

①根据上述信息,可获知金属钠的物理性质是_____(答出一点即可)。

(2)实验中长颈漏斗的作用________(填数字序号)。

①便于添加CuSO4溶液②收集气体③防止压强过大冲开活塞

(3)对于产生的气体,有些同学猜想是H2,有些同学猜想是SO2。小组同学经过讨论,排除了SO2,理由是________。经过进一步实验,确认气体是H2.

(4)将反应后的混合物过滤,向滤渣滴加足量稀硫酸,滤渣完全溶解。写出滤渣与稀硫酸反成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写出一个即可)。

(实验结论)Na与CuSO4溶液反应,无Cu生成。

(实验反思)Na与CuSO4溶液无Cu生成,原因可能是_______。

(定量分析)另取一定量上述CuSO4溶液。完成下列实验。利用数据,计算无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滴入的酚酞溶液质量忽略不计。)

【答案】玻璃棒3偏小硬度小(密度比水小,比煤油大)①③SO2不可燃

Cu(OH)2+H2SO4==CuSO4+2H2O(或CuO+H2SO4==CuSO4+2H2O)钠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会先与硫酸铜溶液中的水反应,生成NaOH 2.84%

【解析】

①在溶解,过滤,蒸发等操作中,均用到的玻璃仪器是玻璃棒;②50g质量分数为6%的NaC1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为50g?6%=3g;若用粗盐配制上述溶液,则所配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会偏小;

【实验分析】

①根据金属钠能用小刀切割,说明金属钠硬度小;根据钠在煤油和溶液交界处上下来回振动,可知其密度比水小,比煤油大;

(2)实验中长颈漏斗的作用是①便于添加CuSO4溶液,③防止压强过大冲开活塞,故选①③;二氧化硫不可以燃烧,故不可能是二氧化硫,是氢气;滤渣是氢氧化铜或氧化铜,故反应方程式为Cu(OH)2+H2SO4==CuSO4+2H2O(或CuO+H2SO4==CuSO4+H2O);Na与CuSO4溶液无Cu生成,原因可能是钠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会先与硫酸铜溶液中的水反应,生成NaOH,故不能与硫酸铜发生置换反应;

【定量分析】

设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的质量为x

2 NaOH+ H2SO4==== Na2SO4+ 2H2O

98 142

10g9.8%

? x

98

10g9.8%

?=

142

x

,解得x=1.42g

最终生成6.4g的铜,则含6.4g的铜的氢氧化铜的质量为6.4g

64

98

÷=0.98g,设生成0.98g

的氢氧化铜的同时生成硫酸钠的质量为y 2 NaOH+ CuSO4= Na2SO4+Cu(OH)2↓

142 98

y 0.98g

142 y =

98

0.98g

,解得y=1.42g,

故100g 溶液中硫酸钠的质量为1.42g+1.42g=2.84g

无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84g100g100%

÷?=2.84%

6.实验室有甲乙两瓶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某学习小组为了研究其变质情况,进行了如下实验: (电子秤示数单位为克)

(1)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后溶液为红色,说明反应后溶液呈____性。

(2)上述实验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质量为______克。

(3)计算甲瓶固体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

(4)某同学另取10克乙瓶中的固体样品,用100克15%的稀硫酸按同样方法进行实验,他认为不管固体样品变质程度如何,稀硫酸加入后,都不需要使用石蕊试液,请计算说明他做出此判断的原因__________。

【答案】酸 2.2 53% 用100g15%的稀硫酸进行实验,稀硫酸一定过量,故稀硫酸加入后不需要加石蕊试液。

【解析】

本题考查了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根据质量守恒分析得到二氧化碳的质量,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结合化学方程式计算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进一步计算固体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1)紫色石蕊试液遇酸性溶液变红色,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后溶液为红色,说明反应后溶液呈酸性。

(2)根据质量守恒,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质量为80.00g+90g-167.80g=2.2g ;

(3)设固体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

Na 2CO 3+2HCl ═2NaCl+H 2O+CO 2↑

106 44 x 2.2g

106=44 2.2x g

x=5.3g 固体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5.310g g

×100%=53%; (4)若样品完全变质,样品全部变成碳酸钠。

设:与10g 碳酸钠反应需硫酸的质量为y ,

Na 2CO 3+H 2SO 4═Na 2SO 4+H 2O+CO 2↑

106 98 10g y

1061098g y y=9.25g ,所需稀硫酸的质量=9.2515%

g =61.64g 。61.64g<100g ,稀硫酸过量; 若样品没有变质,样品中有10g 的氢氧化钠。

设:与10g 氢氧化钠反应需硫酸的质量为z ,

2NaOH+H 2SO 4=Na 2SO 4+2H 2O

80 98

10g z

801098g z z=12.25g ,所需稀硫酸的质量=12.2515%

g =81.67g 。81.67g<100g ,稀硫酸过量; 所以不管固体样品变质程度如何,加入100g15%稀硫酸后,稀硫酸一定过量。他做出此判断的原因是用100g15%的稀硫酸进行实验,稀硫酸一定过量,故稀硫酸加入后不需要加石蕊试液。

7.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碱和盐的化学性质,进行了如图24所示实验(忽略空气中CO 2对本实验的影响)。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内容。

(1)步骤一:关闭K ,向下缓慢推动注射器活塞并轻轻振荡锥形瓶,使二氧化碳全部进入锥形瓶,并与m 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 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转化为碳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轻轻振荡锥形瓶的目的是_____.

步骤二:打开K ,向上缓慢拉动注射器活塞,观察到乙中溶液进入甲。

(2)上述实验过程中,甲中溶质总质量变化情况如图25所示,B 点对应的溶质总质量为(用含m 的代数式表示,可以不化简)_____克。BC 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BC 段溶质总质量下降的原因是___.

(3)步骤一和步骤二结束后,将甲和乙中的物质全部转移到烧杯中,搅拌后过滤,得到白

色沉淀和滤液。结合图25中C 点的值确定滤液中溶质的成分为___,理由是____________.

【答案】CO 2+2NaOH =NaCO 3+H 2O 增大接触面使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充分反应 1060.1m 80

? Na 2CO 3+Ba (OH )2=BaCO 3↓+2NaOH 加入的氢氧化钡溶液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沉淀,每171份质量的氢氧化钡,生成197份质量的碳酸钡沉淀,溶质质量减少26份 NaOH 和Ba (OH )2 C 点对应的溶液中溶质质量与A 点相等,都为0.1m 克,说明步骤一生成的碳酸钠和步骤二中进入的氢氧化钡恰好完全反应,此时溶液中的溶质只有氢氧化钠,将甲和乙混合后氢氧化钡有剩余,因此滤液中的溶质成分为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钡。

【解析】

【详解】

解:(1)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2NaOH+CO 2=Na 2CO 3+H 2O ;轻轻振荡锥形瓶的目的是:增大接触面积使氢氧化钠溶液和二氧化碳充分反应;

(2)设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碳酸钠的质量为x ,

22322NaOH CO Na CO H O

m =80106

x

10%++?克 m 10%x 10680

=?克 x=1060.1m 80

?克; 氢氧化钡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碳酸钡,所以BC 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 2CO 3+Ba (OH )2=BaCO 3↓+2NaOH ;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加入的氢氧化钡溶液和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沉淀,每171份质量的氢氧化钡,生成197份质量的碳酸钡沉淀溶质质量减少26质量,所以BC 段溶质总质量下降;

(3)根据图2 所提供的信息可知,在C 点溶质的质量为0.1m 克与A 点相等,说明步骤一生成的碳酸钠和步骤二中进入的氢氧化钡恰好完全反应,此时溶液中只有氢氧化钠,乙中剩余氢氧化钡,将甲和乙混合后氢氧化钡有剩余,因此溶液中的溶质成分为氢氧化钡和氢氧化钠。

8.⑴化合物可以分为酸、碱、盐及氧化物。在下图中填写不同类别的物质__________(填化学式)实现Ca(OH)2一步转化为CaCO 3。

⑵某Ca(OH)2 样品部分变质为CaCO 3 (假设其成分均匀)。化学兴趣小组按以下步骤测定该样品中Ca(OH)2 的质量分数。

①配制盐酸:配制500g 质量分数为6%的盐酸,需要质量分数为30%的盐酸_____g 。 ②实验测定:

称取10.0g 样品置于烧杯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烧杯总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反应时间/min

0 t 1 t 2 t 3 烧杯总质量/g 280.0 278.9 277.8 277.8 完全反应后,生成的CO 2气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

③数据处理:计算该样品中Ca(OH)2 的质量分数________(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写出完整的计算步骤)。

【答案】CO 2(合理即可) Na 2CO 3(合理即可) 100 2.2 50%

【解析】

本题考查了碱的化学性质,溶液的配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认真审题,弄清表格中数据与化学反应的关系是进行计算的基础。

(1)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二氧化碳是氧化物,碳酸钠是盐,碳酸是酸,二氧化碳、碳酸钠、碳酸类别不相同,所以①可以是CO 2或Na 2CO 3,②可以是Na 2CO 3或CO 2;

(2)设:需要质量分数为30%的盐酸的质量为x 。根据溶液在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则有

500g×6%=x×30%, x=100g ;

(3)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280.0g-277.8g=2.2g ; 设:碳酸钙的质量为y

CaCO 3+2HCl ═CaCl 2+H 2O+CO 2↑

100 44

y 2.2g

10044 2.2y g

= y=5g 样品中Ca(OH)2 的质量分数=10510g g g

-×100%=50%。

答:⑵①需要质量分数为30%的盐酸100g。

②完全反应后,生成的CO2气体的质量为2.2g。

③该样品中Ca(OH)2的质量分数为50%。

9.造纸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极大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1)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应积极推广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旧报纸应投放到贴有如图_____(填字母)标签的垃圾筒内。

(2)为增强纸张的耐磨性,可用玉米淀粉对纸张进行施胶处理。玉米淀粉[(C6H10O5)n,n 为正整数]中H、O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用最简整数比表示)。

(3)造纸会产生大量含NaOH的废水,需处理至中性后排放。环保监测小组取某造纸厂废水样品过滤,为测定滤液中NaOH的质量分数,进行了如下实验:

步骤1:取20.0g滤液于锥形瓶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

步骤2:向锥形瓶中逐滴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0%的硫酸溶液至溶液呈中性,此时溶液呈_____色。消耗硫酸溶液3.92g。

计算废水滤液中NaOH的质量分数。(请写出计算过程)___________.

【答案】A1:8酚酞遇碱变红色,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所以向锥形瓶中逐滴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0%的硫酸溶液至溶液呈中性,此时溶液呈无色; 1.6%【解析】

【分析】

根据纸张属于可回收利用的物质可选择合适的垃圾筒,根据原子的个数比和相对原子质量可计算元素的质量比,根据消耗硫酸的质量可以求出反应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从而求出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详解】

(1)纸张能够回收利用,所以应该放在贴有可回收物的垃圾筒内;(2)玉米淀粉中氢、氧两种原子的个数比是2:1,所以氢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是2:16=1:8;(3)溶液呈中性,则滴加酚酞的溶液呈无色;

?=

解:消耗硫酸的质量为3.9210.0%0.392g

设废水中氢氧化钠的质量为x

2NaOH+H2SO4=Na2SO4+2H2O

80 98

x 0. 392g

8098

=

0.392

x g

x 0.32g =

0.32100% 1.6%20.0g g

?= 答:废水滤液中NaOH 的质量分数为1.6%。

10.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是两种常见的碱

(1) 它们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其原因是溶液中都含有________

(2) 可作某些气体干燥剂的是________

(3) 用氢氧化钙溶液检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

(4)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用7.4kg 氢氧化钙能中和硫酸厂排放的污水中硫酸的质量是多少________?

【答案】OH - 氢氧化钠固体 Ca (OH)2+CO 2=CaCO 3↓+H 2O 9.8。

【解析】

【详解】

(1)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它们的水溶液中都含有OH -,具有碱的通性,故填OH -。

(2)氢氧化钠固体易潮解,可作干燥剂,故填氢氧化钠固体。

(3)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Ca(OH)2+CO 2= CaCO 3↓+H 2O 。

(4)解:设能中和硫酸的质量为x

()24422

+=+Ca OH H 74

SO CaS 987.O 2H O 4kg x

74:98=7.4kg :x

x =9.8kg

答:能中和硫酸的质量为9.8kg 。

【点睛】

因为二氧化碳能与澄清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碳酸钙沉淀使石灰水变浑浊,所以化学上常用澄清的石灰水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氢氧化钠易溶于水,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较大,常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多余的二氧化碳气体。

11.厨房中,蕴藏着很多化学知识:

(1)活性炭常用于冰箱内除异味,是利用了它的_____性。

(2)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其灭火原理为_____。

(3)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下列食品中富含蛋白质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 .米饭和馒头

B .花生油和大豆油

C .鸡蛋和牛肉

D .水果和蔬菜

(4)厨房中能用来除去水壶中水垢的物质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 .食醋

B .食盐水

C .食用油

D .洗洁精

【答案】吸附隔绝氧气C A

【解析】

【分析】

【详解】

(1)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色素和异味;(2)物质燃烧的条件是,物质具有可燃性、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与氧气充分接触,用锅盖盖灭,可以隔绝氧气,达到灭火的目的;(3)米饭和馒头中富含淀粉,属于糖类,花生油和大豆油富含油脂,鸡蛋和牛肉富含蛋白质,水果和蔬菜富含维生素;(4)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食醋能和碳酸钙、氢氧化镁反应,能够去除水垢。

12.在粗盐的提纯实验中

(1)其主要操作步骤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

①过滤②溶解③蒸发④计算产率

(2)下图是某同学过滤的操作图,指出图中明显错误______;过滤后,如果滤液仍然浑浊,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填一种)

(3)蒸发时,蒸发皿内出现________ 时应停止加热。

(4)通过以上操作只能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欲除去可溶性杂质MgCl2、CaCl2得到纯净的NaCl,可采用如下图所示流程:

①上图中所用甲、乙、丙三种试剂依次是__________。

A.NaOH溶液、Na2CO3溶液、稀盐酸

B.Na2CO3溶液、KOH溶液、稀盐酸

C.NaOH溶液、Na2CO3溶液、稀硫酸

②反思交流:通过以上规范操作,制得氯化钠的质量比原粗盐样品中含氯化钠的质量

______(填“增多”、“减少”、“不变”)。

【答案】②①③④没有用玻璃棒引流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或滤纸破损或承接的仪器不干净) 较多固体 A 增多

【解析】

本题考查了粗盐的提纯,酸、碱、盐的性质。解题时注意除杂的最后不能再有其他杂质。(1)粗盐提纯时除去不溶性杂质的操作步骤是溶解、过滤、蒸发和计算产量,故填:

②①③④;

(2)图1是的过滤操作,图中明显的错误是没有使用玻璃棒引流;过滤后,如果滤液仍然浑浊,可能是因为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或滤纸破损或承接的仪器不干净);

(3)蒸发时,当蒸发皿内出现较多固体时应停止加热;

(4)①A、氯化镁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氯化钠,可用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除去氯化镁,氯化钙与碳酸钠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可用足量的碳酸钠除去氯化钙,盐酸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盐酸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不引入新杂质,符合题意;B、氯化镁与氢氧化钾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氯化钾,用氢氧化钾溶液除去氯化镁时会引入新杂质氯化钾,不符合题意;C、硫酸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硫酸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用硫酸除去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时,会引入新杂质硫酸钠,不符合题意。故选A;

②通过以上规范操作,有食盐生成,制得氯化钠的质量比原粗盐样品中含氯化钠的质量会增多。

二、中考初中化学科学探究题

13.某化学学习小组在学习常见的盐的性质后,完成了如下实验。该学习小组对废液杯上层清液的溶质的成分进行了探究。请完成以下探究过程:

(提出问题)上层清液中含有什么溶质?

(作出猜想)Ⅰ溶质仅为_____(填化学式);

Ⅱ溶质为KCl和BaCl2

Ⅲ溶质为KCl和_____(填化学式);

Ⅳ溶质为KCI和K2CO3

V溶质为KC1、K2SO4,和K2CO3

(设计方案)

(交流反思)学习小组经过讨论认为:实验过程中无须使用AgNO3溶液,其理由是_____(用文字表述)

【答案】KC1 K2SO4 K2SO4有白色沉淀生成硫酸钾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钾,碳酸钾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钾,上层清液中一定有氯化钾,无须再验证

【解析】

【分析】

【详解】

[作出猜想]

硫酸钾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钾,可能是硫酸钾过量,也可能是氯化钡过量,也可能是恰好反应;碳酸钾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钾,可能是碳酸钾过量,也可能是氯化钡过量,也可能是恰好反应;

所以作出猜想,Ⅰ溶质仅为KCl;Ⅱ溶质为KCl和BaCl2;Ⅲ溶质为KCl和K2SO4;Ⅳ溶质为KCI和K2CO3;V溶质为KC1、K2SO4和K2CO3;

[设计方案]

取少量废液缸中上层清液,分装于甲、乙两支试管中,先向甲试管中滴加盐酸至过量,无明显现象,猜想Ⅵ、Ⅴ均不正确;因为盐酸可以和碳酸钾反应生成氯化钾、水和二氧化碳,如果有碳酸钾会有气泡冒出;

再向乙试管中滴加硫酸钾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溶液中含有氯化钡,猜想Ⅱ正确;[交流反思]

硫酸钾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钾,碳酸钾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钾,上层清液中一定有氯化钾,所以无须使用AgNO3溶液验证;

14.某同学将打磨过的铝箔加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结果发现也有气泡产生,为了解该气体的成分,实验小组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

(作出猜想)

猜想一:氧气;

猜想二:氢气;

猜想三:氮气。

(1)其他同学认为猜想三是错误的,理由是________。

(进行实验)

分别进行实验:

(2)利用图①装置进行实验:反应一段时间后,观察到________,则猜想一错误。

(3)利用图②装置进行实验:反应一段时间气体验纯后,在尖嘴处点火观察________,则猜想二正确。

(得出结论)

(4)氢氧化钠、水、铝能反应生成偏铝酸钠(NaAlO2)和氢气,请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5)铝分别与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若生成等质量的氢气,则消耗掉硫酸与氢氧化钠的质量比为________

(6)若本实验所用试液是在空气中敞口久置的氢氧化钠稀溶液,则观察不到明显的实验现象。其原因是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7)铝块能制成铝箔是利用了铝的________性,铝在空气中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薄膜,具有一定的抗腐蚀性,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答案】反应物中不含有氮元素带火星的木条不能复燃气体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2NaOH+2Al+2H2O═2NaAlO2+3H2↑ 147:40 2NaOH+CO2═Na2CO3+H2O 延展

4Al+3O2═2Al2O3

【解析】

【详解】

[作出猜想]

(1)其他同学认为猜想三是错误的,理由是反应物中不含有氮元素。故填:反应物中不含有氮元素。

[进行实验]

(2)利用图①装置进行实验:反应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带火星的木条不能复燃,则猜想一错误。故填:带火星的木条不能复燃

(3)利用图②装置进行实验:反应一段时间气体验纯后,在尖嘴处点火观察气体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则猜想二正确。故填:气体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得出结论]

(4)氢氧化钠、水、铝能反应生成偏铝酸钠(NaAlO2)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NaOH+2Al+2H2O═2NaAlO2+3H2↑,故填:2NaOH+2Al+2H2O═2NaAlO2+3H2↑。

2Al+3H SO=Al(SO)+3H 和

(5)根据化学方程式

242432

2NaOH+2Al+2H2O═2NaAlO2+3H2↑,若生成等质量的氢气,则消耗掉硫酸与氢氧化钠的质量比为3H2SO4:2NaOH=398:240147:40

??=,故填:147:40。

(6)若本实验所用试液是在空气中敞口久置的氢氧化钠稀溶液,则观察不到明显的实验现象。其原因是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故填:2NaOH+CO2═Na2CO3+H2O。

(7)铝块能制成铝箔是利用了铝的延展性,铝在空气中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薄膜,具有一定的抗腐蚀性,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4Al+3O2═2Al2O3。故填:延展,4Al+3O2═2Al2O3

15.某中学实验探究小组的同学进行了下列四个实验:

A 向Ca(OH)2溶液中通入少量的CO2

B 向Ca(OH)2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

C 向Ca(OH)2溶液中滴如稀盐酸

D 向Ca(OH)2溶液中滴CaCl2溶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提出问题:该小组探究的问题是碱的_________性质。

(2)交流与讨论:

①实验A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②实验C中没有现察到明显现象,小明认为不能判断Ca(OH)2与稀盐酸是否发生了反应。为了证明Ca(OH)2与稀盐酸确实发生了反应,小明设计用Ca(OH)2溶液、稀盐酸和酚酞试液进行实验的方案、实验过程如图:

所加试剂甲乙丙分别是:甲_______乙_______丙_______。

写出Ca(OH)2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3)探究拓展:小宇和小娟对实验D反应后过滤得到的无色滤液进行了探究。

小宇猜想溶液中含有一种溶质,是氯化钙;

小娟猜想滤液中含有两种溶质,是氯化钙和_______。

为验证哪位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请你帮他们设计实验方案并填写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滤液于试管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滤液中含有两种溶质。小娟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

【答案】化学①Ca(OH)2溶液变浑浊 Ca(OH)2+CO2=CaCO3↓+H2O Ca(OH)2溶液酚酞试液稀盐酸 Ca(OH)2+2HCl=CaCl2+2H2O Ca(OH)2酚酞试液溶液由无色变为

红色

【解析】

【详解】

(1)上述实验A.B.C中都有新物质生成,所以发生的属于化学变化,探究的是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故填:化学;

(2)①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所以实验①中观察到氢氧化钙溶液变浑浊;故填:Ca(OH)2溶液变浑浊;Ca(OH)2+CO2=CaCO3↓+H2O;

②探究Ca(OH)2与稀盐酸确实发生了反应时,可设计如下实验:向氢氧化钙溶液中滴加无色的酚酞试液,观察到溶液变成红色,然后用胶头滴管逐滴加入稀盐酸,当观察到溶液由红色恰好变成无色时,说明二者恰好完全中和,氢氧化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故填:Ca(OH)2溶液;酚酞试液;稀盐酸;Ca(OH)2+2HCl=CaCl2+2H2O;

(3)D实验的溶液是无色的,说明溶液显中性或酸性,即溶液中的溶质是氯化钙或氯化钙与氯化氢。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色,所以可取滤液于试管中,加入紫色的石蕊试液,若观察到溶液变成红色,则说明滤液中含有两种溶质,即小娟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故填:氯化氢;紫色的石蕊试液;溶液变成红色。

16.为探究酸的化学性质,某化学小组利用盐酸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

A B C D E

请回答:

(1)写出E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将反应后D、E试管中的废液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观察到烧杯中先有气泡产生,后有白色沉淀出现。将烧杯中的混合物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同学们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

猜想一:NaCl

猜想二:NaCl和CaCl2

猜想三:NaCl、CaCl2和Na2CO3

猜想四:______。

(进行讨论)经过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猜想______是错误的。

(设计实验)请完成实验报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