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勇敢的心赏析

勇敢的心赏析

经典心理学电影赏析

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勇敢的心赏析

当你追寻一种事物的信念成为一种执着时,那么他已经成为了一种信仰。我们生活在缺少信仰,缺失英雄的年代。正是因为我们的迷失,这个时代才变得如此物质;正是因为我们的孤独,才出现了偶像,湮没了英雄。

《勇敢的心》中威廉·华莱士为了自由的梦想,献出了生命,他追寻自由的这种信念俨然成为了一种象征、一种符号、一种信仰。一种集结所有追寻自由人的精神向导。正是因为他的付出才唤醒了更多崇尚自由的苏格兰人加入到反抗暴政的大军中,正是因为他,布鲁斯才从腐朽的王权中彻底觉醒,甘愿放弃一切,金钱、政权和地位,全身心的成为一名追求自由的苏格兰领袖,而不是他父亲那样势利、冷漠的政客。华莱士的死成就了一切,也成就了他那颗追寻自由的心...华莱士的家族注定了威廉·华莱士的不幸。

电影一开始就表现了苏格兰人民为自由所付出的牺牲和英格兰国王“长腿”的狡诈和残忍。华莱士的父亲和哥哥以及不畏暴政的苏格兰人民在反抗英格兰不公正待遇的战斗中牺牲,也就是在那一晚,在小华莱士的梦中,父与子的对话第一次揭示出了整部电影的主题“自由”。父亲和哥哥的死也暗示了这个家族抗争暴政不幸的第一步;在安葬那一晚长者用苏格兰本土特有的祭奠亡灵的方式缅怀逝者,叔父告诉小华莱士他和他的父亲也是用这种方式告慰小华莱士爷爷的,这是第二步。表明整个家族都是不畏暴政之人;当成年后的华莱士回到故土,三位苏格兰长老邀请他参加秘密会议时,华莱士拒绝了,同时他询问美仑的父亲(三位长老之一)可否将美仑嫁给他,美仑父亲回答是他必须证明他能给美仑带来“幸福”。华莱士回答:“我已经证明了。”美仑父亲:“不,你没有。”从这个简短的对话中我们可以得知,美仑父亲深知华莱士家族人的秉性--一种反抗精神,这种精神是与生俱来的,不会因为任何事情改变。这个场景也呼应了叔父和小华莱士的对话,再一次映证了华莱士家族的人都是不畏暴政之人,同时也完成了暗示威廉·华莱士命运不幸的第三步。华莱士终究会成为一位英雄,并且用死亡来成就这一切。一个人能成为什么样的人,到底是命运的安排还是秉性的注定...

华莱士从平凡到走上英雄之路的导火索是美仑之死。华莱士回到故土其实只想和心爱的女人白头偕老,可就是这简单的愿望身逢乱世又岂能实现,美丽是一种诅咒,因为美仑的美丽才给自己招来了杀身之祸,也促使华莱士退去了平凡走上了神圣,重拾家族秉性,顺应命运的安排--为爱妻报仇。也正是他这种单刀赴会在英格兰人眼中看似愚蠢的行为感染了那些长期受压迫的苏格兰人,才使这帮“乌合之众”变成了所向披靡的王牌军。当华莱士用地方官处死美仑的方式处死了地方官以牙还牙为爱妻报仇之后,他变得如此无助,心中的怨气虽得以释放但也铸大错无法回头,生活没有了方向,正是众人的“英雄之子”的欢呼声才使华

莱士感到了欣慰,才使他重拾父辈的信念走上了寻找自由的道路。

在暴政面前其实每个人的内心都是想反抗想抗争的,但是却鲜有人敢第一个吃螃蟹的。在这种形势下一个人揭竿而起受压迫之人肯定是纷纷响应。在暴政面前不乏反抗之人,但缺少能领导反抗的精神领袖。领袖是很容易产生的,但是精神领袖却不是简单的通过选举、推举、任命这样的方式产生的。精神领袖的出现带有一定的时代性、地域性、阶级性和象征性。中国有句古话“时势造英雄”,其实时势也需要英雄。英雄是一定领域人物的杰出代表,他不是个人而是集体的一个极端表现。威廉·华莱士出现的时代正是英格兰对苏格兰暴政统治时期,长期的压迫苏格兰才使苏格兰人中有人敢站出来大声说“不”;华莱士是苏格兰人自然他代表的也是出生在苏格兰的人民;苏格兰人民长期受英格兰统治者的压迫,这种压迫已经存在数载是一种积怨,一种恨的累加,在化解这种积怨上无捷径可走,更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简单解决的矛盾纠纷,这种恨集中在苏格兰的平民阶级,在这个阶级上也的确需要有人站出来,所以华莱士的出现是一种必然更是一种结果;华莱士的口号是表现精神领袖最重要的特征--为自由而战。

I am William Wallance and I see a whole army of my countryman here in defiance of tyranny.You're come to fight as free man.And free man you are.What will do with that freedom?Will you fight?-No.Against that? -NO!We will run,and we will live.Aye,Fight,and you may die.Run,and you 'll live...at least awhile.And dying in your beds many years from now,would you be willing to trade all days from this day to that for one chance,just one chance to come back here and tell our enemies that they may take our lives,but they'll never take our freedom...从这个阵前鼓舞战士的演讲中,能充分体现出华莱士所追求的精神向导--为自由而战。正是这个简单的口号成为了苏格兰争取自由的精神信仰。“为自由而战”在华莱士生前只是一种鼓舞人心的“集结号”,而在他死后这句简单的口号上升为全苏格兰的精神信仰,指引每一个苏格兰人为自由而奋斗,这就是精神领袖的力量:人不在了,精神长存。这就是信仰,超越了信念上升成为全苏格兰的精神向导,这股力量是不可磨灭的,是无法战胜的,是充满强大精神力量的。信仰的力量是精神力量中最强大的,最难以估量的,发挥人的能动性潜质也是最强大的。信仰不应该被人简单的理解为宗教信仰。当你追寻一种事物的信念成为一种执着时,那么他已经成为了一种信仰。华莱士追寻自由的信念不仅指引他个人也鼓舞、激励、引导其他崇尚自由的苏格兰人,那么这种被大众广泛相信并且追随的口号就不再是信念而是信仰。信仰是一种不可动摇的东西,我们会用任何东西去证明他、捍卫他、丰富它以及神话他。就像华莱士杀了10个人,被传诵成50个甚至是100个。最

典型例子我国的英雄:关羽关云长,活着为人,死后为神。信仰是为追求一种不存在而做的努力,在精神范围内的空白补缺。正是这种缺失我们才努力奋斗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付出来添补这项缺失。苏格兰受英格兰压迫和等等的不公正待遇,简单的汇成一句话就是“没有自由”,所以自由才成了苏格兰起义的口号,自由才成了信仰,因为苏格兰没有这种东西。信仰是需要代言人的,就像宗教信仰中基督教需要耶稣像和人间的发言人教皇一样,自由需要的是精神领袖。华莱士的出现是一种必然更是一种结果。他死后曾经用过的那把大剑更是继承这种精神上的传扬,就像“神像”,有了他每个人就有了希望,有了他就能集结更多的自由人,有了他就象征了胜利。在最后汉密斯掷出华莱士的那把大剑在天空中划出完美的曲线最后稳稳的插在地上时,胜利已经被预示了。其实不需要后面的旁白我们也能猜得到结局--苏格兰赢得了自由。没有自由我们还能做什么... 当你追寻一种事物的信念成为一种执着时,那么他已经成为了一种信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