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金矿深部矿体采矿方法选择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290.29 KB
- 文档页数:6
采矿方法与选矿技术的创新与提升研究摘要:采矿方法与选矿技术的创新与提升是矿业行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通过引入先进的工程技术、设备以及理论研究成果,可以不断改进传统的采矿方法和选矿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和材料消耗,减少环境污染。
创新和提升还可以推动矿业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为矿业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基于此,以下对采矿方法与选矿技术的创新与提升策略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采矿方法;选矿技术;创新与提升;研究引言采矿与选矿是矿山开采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其技术创新和提升对于提高矿产资源利用率、降低环境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矿产资源的逐渐枯竭,采矿方法与选矿技术也在不断进行创新和提升。
新的采矿方法和选矿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开采效率和矿石回收率,还可以降低能耗和环境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
1采矿方法与选矿技术创新的重要性以下是几个方面的详细解释:提高生产效率:通过创新采矿方法和选矿技术,可以更高效地提取和加工矿产资源。
这不仅可以减少生产时间,提高产量,还能降低采矿成本,增加矿业公司的经济效益。
降低环境污染:传统的采矿和选矿方法往往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
而通过技术创新,可以开发出更加环保、可持续的采矿方法和选矿技术,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保护生态环境。
资源充分利用:随着矿产资源的不断减少,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变得尤为重要。
通过技术创新,可以开发出更高效的采矿方法和选矿技术,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延长矿产资源的开采寿命。
推动行业发展:采矿方法和选矿技术的创新是矿业行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通过技术创新,可以推动整个行业的进步和发展,提高行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适应市场需求: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矿业公司需要不断调整和优化采矿方法和选矿技术,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通过技术创新,可以开发出更加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和服务,提高市场竞争力。
它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环境污染、充分利用资源、推动行业发展,还能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为矿业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薄和极薄矿体开采中的合理开采方法选择研究摘要:薄和极薄矿体的开采对于矿山行业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其特殊的地质特征和难以开采的困难性,合理选择适合的开采方法是确保矿山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本文通过分析薄和极薄矿体开采的特点和挑战,综述了常用的开采方法,并针对不同矿体特征和工程要求,提出了合理开采方法选择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研究结果表明,根据矿体的地质属性、物理性质和经济条件,结合工程技术和管理要求,综合考虑地下采矿和地面采矿等不同开采方法的优缺点,进行合理的开采方法选择,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矿山的产量和经济效益,同时降低环境影响和安全风险。
关键词:薄矿体;极薄矿体;开采方法选择引言:薄和极薄矿体的开采是矿山行业面临的重要挑战。
薄矿体一般指矿体的厚度在1米以下,而极薄矿体更为薄弱,厚度通常在几十厘米甚至更小。
这类矿体具有资源丰富、分布广泛的特点,然而,由于其开采难度大、能耗高、采用传统开采方法效果不佳等问题,薄和极薄矿体的开采成为矿山行业亟需解决的问题。
1.薄和极薄矿体开采的特点1.1地质特征薄和极薄矿体的地质特征通常包括矿体的厚度、赋存形式和空间分布等。
由于其相对较薄的厚度,薄矿体往往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矿石和废石之间的边界面积较大,导致矿石的损失和矿石与废石的混合问题。
极薄矿体更为薄弱,常常存在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较高的储量丰度,但开采难度更大。
1.2开采难度薄和极薄矿体的开采难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由于矿体的薄弱性和比表面积大,矿石易受破碎和破损,开采损失较大。
其次,薄和极薄矿体在采场中的稳定性较差,易发生塌方和崩落事故。
此外,薄矿体的采场空间有限,存在采场狭窄和采场倾斜的问题,给设备操作和矿石运输带来困难。
此外,极薄矿体的开采还面临着精细分选和废石处理等技术难题,增加了开采成本和能耗。
1.3能耗和环境影响由于薄和极薄矿体的开采困难和开采损失较大,相对于常规矿体开采,薄和极薄矿体的开采过程通常需要更大的能耗和资源投入。
金属矿山井下中深孔空场法采矿工法金属矿山井下中深孔空场法采矿工法引言:金属矿产是重要的矿产资源,矿山开采是金属矿产获取的主要途径之一。
随着科技的发展,传统的矿山开采方法已经不能满足需求。
中深孔空场法采矿工法作为一种先进的矿山开采方法,逐渐受到矿山行业的关注。
本文将介绍中深孔空场法采矿工法的原理和应用,以及与传统开采方法的对比。
一、中深孔空场法采矿工法的原理中深孔空场法采矿工法是一种在地下矿山中利用孔隙和空间来开采矿石的方法。
它通过在地下矿脉中钻探出一系列的中深孔,然后利用这些孔隙和空场来进行开采工作。
具体来说,中深孔空场法采矿工法包括以下几个基本步骤:1. 孔隙探测:首先,需要对地下矿脉进行孔隙探测,确定其中的空间状况。
这个步骤可以通过地质勘探和地下雷达等技术手段进行。
2. 孔洞钻探:根据孔隙探测的结果,选择适当的位置进行孔洞钻探。
钻探技术可以采用钻机、爆破等方式来完成。
3. 矿石开采:在孔洞钻探完成后,可以开始进行矿石的开采工作。
通过将开采设备和材料送入孔洞中,将矿石取出并运输至地面。
4. 空场固化:完成矿石开采后,需要对空场进行固化,以防止塌陷和安全事故发生。
这个步骤可以使用混凝土注浆等方式来实现。
二、中深孔空场法采矿工法的应用1. 提高开采效率:中深孔空场法采矿工法相比传统开采方法,可以更好地利用地下矿脉中的孔隙和空间。
通过钻探中深孔,可以直接将矿石从地下取出,无需挖掘大面积的矿井。
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开采效率,节约资源成本。
2. 降低环境影响:中深孔空场法采矿工法通过在地下进行开采,可以减少对地表环境的损害。
相比传统开采方法,不需要大规模开挖矿井和堆矿,减少了对地表土壤和水源的污染风险。
3. 安全性高:中深孔空场法采矿工法可以避免因地面矿井塌陷引发的安全事故。
通过将开采活动转移到地下进行,可以减少人员在地下的工作时间,降低了事故的发生概率。
三、中深孔空场法采矿工法与传统开采方法的对比1. 成本效益:中深孔空场法采矿工法需要投入大量的设备和材料进行孔洞钻探和矿石运输,相比传统开采方法成本较高。
M ine engineering矿山工程留矿全面采矿法在某金矿的研究与应用赵维浩摘要:金矿的采矿方式多种多样,不同的矿产类型、矿产形态所运用的采矿方式不同,本文的研究,主要结合矿山多年的生产实践经验,选择较为实用的采矿方式,包括全面留矿采矿法针对矿床的类型,水文工程的地质特征,探讨采矿过程中全面留矿采矿法运用的方案和存在的问题,为后期工程安全运营提供经验和参考。
关键词:留矿全面采矿法;金矿;应用留矿全面采矿法是空场采矿法的典型方案,是应对于采矿过程中生产效率较高,成本较低的采矿方式,该采矿法的特点是将矿块分为矿房和矿柱,开采矿使用矿柱及围岩的自然支撑力开展开采工作。
开采过程中始终保持空场的状态,该采矿方式适用急倾斜矿体,便于矿石的搬运和放矿。
全面留矿采矿法适用于微倾斜、微缓的矿体,综合运用留矿采矿法和全面采矿法,能够依据地质条件在采矿过程中合理的进行采矿方式的选择,并针对采矿过程中影响采矿的地质条件。
开采技术和经济条件进行有效的区分综合考量,选择合适的采矿方式来推动采矿工作有序进行,以更小的成本和更高的效率完成采矿工作。
本文的研究结合留矿全面采矿法在金矿中的应用展开分析,结合实际案例探讨该采矿方法,采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具体的采矿案例,为后期金矿矿山开采时安全生产工作提供借鉴。
1 金矿地质条件概括1.1 案例概况某近矿区位于华北地区,主要的矿岩是流纹岩区内的构造以断裂为主,矿体是从南北向进东西向断裂,矿体的形态分为层状和脉状,整体延伸部位较为稳定,矿体的厚度最大厚度是13m,最小厚度0.57m。
矿体岩部是流纹岩样,稳定性中等,稳固性较强。
由于金矿矿床本身的状态,需要借助不同的技术结合不同的矿床,按照相应的采矿方式来面对复杂的矿体。
由于采矿较为困难,所以要综合多方面的因素,针对矿床的倾斜角度、矿床的厚度,采取相关的采矿方式来推动工作的开展,采取留矿全面采矿法过程中,部分采矿时因底板坡度较大,人员在倾斜上的作业中解决此类问题。
论金属矿的采矿方法
金属矿是人类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资源,其采矿方法的选择和应用对于矿产资源的
高效利用和环境保护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金属矿的采矿方法。
1. 粗破和筛分:对于金属矿石,常常需要先进行破碎和筛分操作,将原矿石分为较
大的块状物和较细的颗粒,以方便后续的处理。
2. 露天采矿:这是一种常见的金属矿采取方法,适用于矿体分布较浅且较大的情况。
在露天采矿中,采矿场地会开挖成大型凹地,然后采用爆破和挖掘机等设备将矿石开采出来。
3. 地下开采:当金属矿体埋深较大或分布较不规则时,通常需要采用地下开采方法。
地下开采一般分为立井法和斜井法两种。
立井法是在地表钻立井,然后通过井下的巷道和
斜坡开采矿石。
斜井法是在地表钻斜井,通过井下的斜井和倾斜巷道进行开采。
4. 浮选:浮选是一种常用的金属矿选矿方法,适用于金属矿石中存在矿石和非矿石
的浮力差异的情况。
浮选一般分为粗浮选和精浮选两个阶段,通过酸碱法、捕收剂等控制
矿石和非矿石的浮力差异,从而实现对金属矿物的分离。
5. 磁选:磁选是一种利用矿石中的磁性物质与非磁性物质的差异而进行的选矿方法。
磁选常用于铁矿和某些锰矿的开采,并且可以通过不同的磁选工艺和设备来实现不同矿石
的选矿效果。
6. 重选:重选是一种利用矿石中密度的差异进行选矿的方法。
常常通过在水中进行
相互竞争来实现,密度大的矿石会沉降到底部,密度小的矿石则会浮到水面。
金矿半工业试验样品采样说明书为了开发某金矿原生矿,一矿业有限公司委托我单位进行半工业试验。
为了确保所采试样的代表性,使试验结果能反映所研究矿床的真实可选性,经研究由矿业有限公司、地质人员和选矿技术人员组成采样小组进行采样。
一、试验的目的试验的目的是为了开发该金矿原生矿,在该矿可选性研究和扩大连续试验的基础上进行该矿石的半工业试验的选矿验证,并为该矿的选矿厂设计提供必要的技术依据。
二、矿床开采技术条件该金矿的部分矿体出露,浅部矿山采用表面剥离法采矿,深部计划井下开采。
三、采样要求1.试样中主要化学组分的平均含量(品位)和含量变化特征与所研究矿体基本一致。
2.试样中主要组分的赋存形态,如矿物组分、结构构造、有用矿物嵌布特性等与所研究矿体基本一致。
3.试样的理化性质与所研究矿体基本一致,如矿石的碎散程度、含泥量等。
4.采样方案应符合矿山生产时的实际情况。
四、采样方法1.采样点的布置(1)采样设计中采样点的布置及计划采集重量根据采样要求,采样设计中主要结合二00六年本单位对该金矿原生矿实验室扩大连续试验样品采集情况,计划在SCM7601、SCM8001、SCM8401三条穿脉坑道和地表P84、P86 、P88等六个采样点进行矿样采集,并采取一定数量的顶底板及夹石作配样用,设计采样重量160.0吨。
采样设计中采样点的布置及计划采集重量见表1。
采样设计中采样点的布置及计划采集重量由于SCM7601、SCM8401穿脉坑道自2006年开拓采样之后一直未维护和使用,有很多地方出现冒顶,且地表P88线被公路和矿堆所覆盖,不便采样,出于“安全”考虑,未在SCM7601、SCM8401穿脉坑道和地表P88线中取样。
采样小组经过现场协商研究调整采样方案,决定主要采集首采地段即地表采样点P82、P84、P86和坑道采样点SCM8001样品作半工业试验样品,并采取一定数量的顶底板及夹石作配样用,在采集地表采样点P82、P84、P86线样品时有一定的氧化矿混入,也符合矿山首采地段生产时的实际情况,能确保样品代表性。
金属矿山地下采矿方法选择系统采矿方法是矿山建设和生产的核心内容,寻求安全、高效、经济、合理的采矿方法是矿山生产建设的迫切需要,也是矿山进行合理规划、经济开采和安全生产的坚实基础。
本文综述了现有采矿方法的选择方法,为弥补其不足和实现地下采矿方法选择的智能化,提出了金属矿山地下采矿方法选择系统。
在针对矿山的实际需要和充分分析矿块回采问题的基础上,建立了采矿方法知识库,编制了推理机、用户接口、解释器、知识库管理等程序模块,形成了金属矿山地下采矿方法选择系统的框架,为进一步开发奠定了基础。
首先,在大量研究和资料收集的基础上,建立了完整的采矿方法系统知识库,介绍了采矿方法知识库的建库构想、原则、知识库的结构等。
知识库中包含了采矿方法的分类和具体矿山资料。
将采矿方法分为五大类,共52种,包含了空场法、崩落法、充填法、地下组合式采矿法、联合式采矿法等,弥补了以往采矿方法只涵盖三大类采矿法的不足;矿山的具体资料分别存储在技术经济指标库、地质条件库和结构要素库中。
其次,在查阅众多资料的基础上,总结了国内外矿山选择采矿方法的成功经验,根据模糊推理原理建立了推理机,经过模糊聚类初选和模糊综合评判终选来确定出最优采矿方案。
初选采矿方法时,对各种影响采矿方法选择的指标进行模糊量化,并建立出相应的模糊评判矩阵,再对应选出较好的几种方案。
终选时,采用模糊综合评判,对每个方案的技术经济指标进行分析比较,在建立出评判矩阵和权重矩阵的基础上选出最优方案。
跟传统的综合经济比较法相比,采用模糊数学原理选择采矿方案更加的科学准确、简便易行,使方案选择和数据获取不受人为经验不足的限制。
最后,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建立了清晰直观的用户界面,而且通过具体的矿山实例验证了系统的合理有效性,用系统程序操作智能简便,计算准确可靠,为采矿方法智能化选择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某某金矿采选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_选矿专业文本根据可行性研究报告,金矿采选工程的选矿专业文本如下:一、选矿流程1.原料矿性分析:对金矿原料进行详细的物质成分分析,包括金矿的含金量、产状、矿物组成等。
2.矿石破碎:将原料矿进行预处理,采用破碎设备将原料矿破碎成适合选矿过程的颗粒度。
3.矿石磨矿:采用磨矿设备将破碎后的原料矿进一步细化,提高磨矿细度以便于后续选矿操作。
4.选矿浮选:通过浮选设备对磨矿后的矿石进行浮选分离,将金矿与非金属矿物进行有效分离和提取。
5.精矿处理:对浮选获得的金矿进行精矿处理,包括脱泥、脱硫、脱铁等步骤,提高金矿的品位和纯度。
6.尾矿处理:对选矿过程中产生的尾矿进行处理,包括排放治理、资源回收等措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二、选矿设备1.破碎设备:包括颚式破碎机、圆锥破碎机等,用于将原料矿破碎成合适的颗粒度。
2.磨矿设备:包括球磨机、条磨机等,用于将破碎后的矿石进一步细化,提高磨矿细度。
3.浮选设备:包括浮选机、离心机等,用于将磨矿后的矿石进行浮选分离,将金矿与非金属矿物分离开。
4.重选设备:包括重选机、震动台等,用于对浮选尾矿中的金矿粒子进行再次分选。
5.脱水设备:包括压滤机、螺旋分离机等,用于对精矿和尾矿进行脱水处理。
三、选矿技术1.浮选技术:通过调整药剂体系和操作条件,实现金矿与非金属矿物的选择性吸附和分离。
2.磨矿技术:通过选择合适的磨矿介质和磨矿工况,使得矿石在磨矿过程中达到适当的细化程度。
3.分级技术:通过合理设置分级设备,实现对磨矿后的矿石进行粒度分级,以便于后续选矿操作。
4.脱泥技术:通过有效的脱泥设备和工艺流程,去除粗砂、泥浆等杂质,提高精矿的品位和纯度。
四、选矿经济分析1.选矿工程投资估算:对选矿工程的设备、设施和劳动力等方面进行投资估算,以确定项目的投资规模。
2.选矿生产成本估算:根据选矿过程的能耗、原料成本、设备维护费用等因素,计算选矿生产过程中的成本。
3.选矿产出效益分析:根据金矿的产量、品位和市场价格等因素,分析选矿过程中的产出效益,以评估选矿工程的经济效益。
金矿采选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本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修改编辑!)目录1总论 (1)1.1概述 (1)1.2项目提出背景 (4)1.3设计依据 (5)1.4设计原则 (7)1.5建设条件 (7)1.6项目设计范围 (9)1.7建设方案 (9)1.8环保、安全卫生、水土保持 (18)1.9项目建设进度安排 (21)1.10投资估算 (21)1.11经济效果评价 (21)1.12建议 (22)2市场预测 (23)2.1金矿供应形势 (23)2.2金市行情回顾 (24)2.3金价格与未来需求 (26)3地质资源 (28)3.1矿区及矿床地质概况 (28)3.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33)3.3矿床地质勘探工作评述 (41)3.4矿产资源量 (43)3.5矿山基建与生产期地质勘查工作 (46)3.6地质资源综合评价 (46)3.7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47)4采矿 (48)4.1概述 (48)4.2采矿方法 (49)4.3矿山工作制度和生产能力 (53)4.4开拓运输系统 (55)4.5通风系统 (58)4.6基建工程量 (64)5矿山机械 (67)5.1提升运输 (67)5.3矿山供风及供水系统 (72)5.4简易机修 (73)6选矿及尾矿设施 (74)6.1选矿设施 (74)6.2尾矿设施 (82)6.3存在问题及建议 (89)7总图运输 (91)7.1概述 (91)7.2总体布置 (93)7.3矿山运输 (94)7.4绿化 (96)7.5警卫消防与其它 (96)7.6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96)8给排水 (98)8.1设计依据及范围 (98)8.2给水 (99)8.3排水 (103)9电力、电信 (105)9.1电力 (105)9.2电信 (109)10采暖通风及热力 (110)10.1概述 (110)10.2采暖 (111)10.3通风、除尘 (112)10.4锅炉房 (113)10.5热力管网 (113)11土建工程 (115)11.1设计依据 (115)11.2主要建(构)筑物的结构形式 (115)11.3主要建、构筑物结构特征 (117)12机、汽、电修与仓库 (118)12.1设计原则 (118)12.2车间设置 (118)12.3仓库 (118)13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 (119)13.1概述 (119)13.2主要污染源、污染物排放状况及治理措施 (120)13.4矿山水土保持方案 (123)13.5水土保持措施实施的保证措施 (124)13.6环境影响评价 (125)14劳动安全、工业卫生及消防 (126)14.1设计依据 (126)14.2影响矿山安全的主要因素及防范措施 (127)14.3对矿山安全现状及周边安全环境的总体评价 (136)14.4矿山安全机构及设施 (137)14.5消防 (138)15节能 (140)15.1矿山规模及耗能量 (140)15.2节能措施 (140)15.3能耗指标及分析 (142)15.4节能效果预测 (143)16项目实施进度 (144)16.1项目范围 (144)16.2项目实施进度 (144)17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 (146)17.1组织机构的设置 (146)17.2劳动定员 (146)17.3企业工作制度 (147)17.4劳动生产率 (147)17.5职工薪酬 (147)17.6职工来源与培训 (147)18投资估算 (150)18.1编制依据 (150)18.2概况及总建设投资 (151)18.3投资范围 (151)18.4投资分析(一期工程) (152)18.5投资估算表(一期工程) (152)18.6流动资金估算 (177)18.7投资使用计划 (177)19融资方案 (179)19.1总资金 (179)19.2资金筹措 (179)19.3资金使用计划 (179)20技术经济评价 (180)20.1项目基本情况 (180)20.3综合技术经济指标表 (180)20.4成本费用估算 (188)20.5损益计算 (194)20.6清偿能力分析 (198)20.7综合经济评价 (200)1总论1.1概述1.1.1项目名称某某矿业公司岗岔金矿采选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基于AHP-TOPSIS主客观评判的某深部小矿体采矿方法优选康国华;郭陈响;李华华
【期刊名称】《采矿技术》
【年(卷),期】2024(24)3
【摘要】针对云南某铅锌矿深部小矿体开采采切比较大、开采成本较高等问题,提出了4种适用的采矿方法,采用层次分析法逼近理想解(AHP-TOPSIS)主客观综合评判法,开展了采矿方法优选研究。
充分考虑安全、经济与技术3方面因素,提出了9种评判指标,通过决策矩阵计算出各方案贴近度。
结果表明:4种采矿方法的贴近度分别为48.61%、42.40%、64.90%和62.94%。
根据计算结果,推荐方案3为最优采矿方案,即伪倾斜两步骤分条回采嗣后充填采矿法。
研究结果可为类似矿山的小矿体开采提供参考依据。
【总页数】5页(P45-49)
【作者】康国华;郭陈响;李华华
【作者单位】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D8
【相关文献】
1.基于AHP-TOPSIS评判模型的紫金山深部采矿方法优选
2.四方金矿采矿方法的AHP-TOPSIS评判模型法优选
3.模糊综合评判优选深部高硫高品位矿体采矿方法
的研究4.基于AHP-TOPSIS评判模型的姑山驻留矿采矿方法优选5.基于AHP-TOPSIS综合评判的深部厚大矿体采矿方法优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