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矿井下采矿方案设计(薄矿体)
- 格式:doc
- 大小:594.00 KB
- 文档页数:14
世界有色金属 2020年 3月下64采矿工程M ining engineering河北大白阳金矿缓倾斜薄矿脉采矿方法综合技术研究李 闯(长春黄金研究院有限公司,吉林 长春 130000)摘 要:大白阳金矿有限公司为变质岩浆热液型金矿床,目前矿山开采缓倾斜薄矿脉采用的采矿方法存在损失率、贫化率较高,顶板支护方式过于单一,工班、台班效率低,机械化程度不高的问题。
采用合理的采矿方法降低采矿损失率、贫化率,提高生产能力对矿山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选用的机械化液压支柱护顶连续回采采矿法能够解决其问题,同时达到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延长矿山服务年限的目的。
矿块综合生产能力80t/d;损失率5.16%;贫化率8%。
关键词:缓倾斜;极薄矿脉;机械化连续回采中图分类号:TD8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0)06-0064-2Study on the comprehensive technology of mining method for gently inclined thin veinin dabaiyang gold mine, Hebei ProvinceLI Chuang(Changchun Gold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Changchun 130000,China)Abstract: Dabaiyang Gold Mine Co.,Ltd. is a metamorphic magmatic hydrothermal type gold deposit. At present, the mining method used in mining gently inclined thin vein has the problems of high loss rate, high dilution rate, too single roof support mode, low efficiency of work team and platform team, and low mechanization degree.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adopt reasonable mining methods to reduce mining loss rate and dilution rate and improve production capacity.The continuous mining method with mechanized hydraulic prop can solve the problem,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rate of resources and extend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mine. The comprehensive production capacity of ore block is 80t / D, the loss rate is 5.16%, and the dilution rate is 8%.Keywords: gently inclined; extremely thin vein; mechanized continuous mining河北大白阳金矿有限公司位于河北省宣化区赵川镇安家窑村,前身为河北省宣化县大白阳金矿,是一座集采、选、冶为一体的黄金矿山,于1987年建成投产。
目录金属矿床地下开采课程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1、采场地质条件概述 (2)1.1矿体赋存位置及矿体形态特征 (2)1.2主要构造 (2)1.3矿化特征 (2)1.4围岩 (2)1.5脉带 (2)1.6两矿块获得的B级矿量 (2)2、采矿方法选择论述 (3)2.1技术方面 (3)2.2经济方面 (3)2.3安全方面 (3)2.4效率方面 (3)2.5采矿设备的选择 (3)2.6验算矿块储量 (4)3、采场结构参数选择论述 (5)4、采准切割工程的合理性论述 (5)5、采场通风系统论述 (6)6、各种计算表格的编制及计算过程和结果 (6)6、1采准切割工程量 (6)6、2矿块采出矿量计算 (7)6、3采准切割巷道进度计划 (8)6、4采准系数的计算 (9)7、施工组织及安全措施 (9)8、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汇总 (9)9、参考文献 (11)1、采场地质条件概述1.1矿体赋存位置及矿体形态特征617-3,617-4采场位于103中段17-19线间,均属于II-5脉带,其上部为517-2矿块,南部为619-2矿块,北部为615-4,615-5矿块。
1.2主要构造该矿块构造比较简单,较大的断层少见,但小的断裂也改变了脉带的产状,617-4矿块的东侧有明显的控制,而且和围岩分明。
1.3矿化特征多以黄铁矿化为主,少量为绿泥石化和绢云母化。
1.4围岩该矿块的西侧多为斜长角闪岩,少量为硅化斜长角闪岩;东侧多为斜长角闪片麻岩,绿泥石化斜长角闪岩和斜长角闪岩。
1.5脉带617-3矿块以绿片岩石英脉为主,绿片岩纳长石英脉次之。
1.6两矿块获得的B级矿量617-3矿块6620t,平均品位5.53g/t,金属量36.634kg;617-4矿块29013t,平均品位9.76g/t,金属量283.038kg,矿石坚固性系数f=7-8,矿石体重2.78t/m³。
深孔(中深孔)阶段矿房采矿法在金属矿床薄矿体中的应用石 良(新疆地矿局第七地质大队,新疆 乌苏 833000)摘 要:中厚及厚矿体采矿过程中,主要应用深孔及(中深孔)阶段矿房采矿法,而此方法在薄矿体开采过程中的应用,有效解决了深孔(中深孔)阶段矿房法在薄矿体中应用受到的局限性。
现结合实例展开分析。
关键词:中深孔;阶段矿房;采矿法;薄矿体中图分类号:TD8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5004(2019)02-0027-2收稿日期:2019-02作者简介:石良,男,生于1969年,汉族,河南项城人,大学,探矿工程师,研究方向:坑探、矿山建设及采矿工程。
厚大矿体(急倾斜)及极厚的水平和缓倾斜矿体开采过程中,多是应用深孔(中深孔)阶段矿房采矿法,在薄矿体中应用较少。
而本文采用深孔(中深孔)阶段矿房采矿法对新疆某铁矿平均厚度为5.58米的薄矿体进行开采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为同类型矿山开采提供了有益参考,现结合实践展开分析。
1 新疆某铁矿中矿体及矿石特性概述矿体长度1032米,厚度2.03m~9.96m,平均5.58m ;形态呈层状;矿体平均品位TFe26.74%,为贫铁矿石,倾向150°~165°,倾角60°~70°;矿体埋深0~253米。
矿石结构主要呈现粒状(中粗)结构以及自形-及半自形粒状变晶结构和斑状变晶结构与柱粒状变晶结构等。
矿石构造主要呈现浸染状以及条带状和板状构造特点。
尤其是条带状构造在矿区内分布广泛,有互层的磁体矿条带(浸染状)和磁铁矿(致密)和脉石矿物共同组成,条带多在0.2m~1.35m 左右,混合分布的脉石矿物以及磁铁矿等共同组成板状构造的矿石,板状层理构造呈成层性在矿区也有分布[1,2]。
2 几种采矿方案的比较和采矿方案的选择2.1 浅孔留矿采矿法在空场采矿法中,浅孔留矿采矿法是其中一个重要的采矿方法,该方法将阶段进行多个矿块划分,并将矿块进行矿房与矿柱进行二次回采。
53中国的黄金资源大部分储存在地下,中国黄金资源的储存环境相当恶劣,这就要求我们在地下黄金开采过程中选择合适的开采方法和技术。
在选择开采技术时,应以生产率为导向,确保黄金开采的安全,减少矿产资源的浪费。
未来,中国的黄金开采技术将逐步提高,越来越多的大型设备将用于黄金开采。
未来,黄金开采将逐步向智能化方向发展,黄金开采深度也将增加,黄金开采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将越来越小。
一、金矿井下采矿技术1.深井开采技术这项技术通常被称为深部地下开采技术,是目前地下开采中应用最广泛的技术之一。
在应用这项技术时,矿工应特别注意卸船机的有效应用。
在采矿作业的深部开采中,岩层和煤层的压力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因此开采人员应综合考虑煤层之间的垂直距离,准确计算岩层的承载能力,指定巷道的具体位置,科学使用卸压设备卸压,真正达到提高深部开采安全水平的目的。
此外,深层开采将使用大量的水。
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用水量也在增加。
在具体的采矿过程中,采矿者应尽可能合理用水,以确保更安全的地下环境。
深井中的温度相对较低,矿工可以使用HEMS冷却换热系统来很好地控制温度,以确保深井中的温度低问题能够得到更好的解决。
由于对矿产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我国的矿产资源储量越来越少。
为了获得更多的矿产资源,需要适当增加矿山的开采深度,以保证深部矿产资源的高效开采和利用。
在此背景下,地下开采将向深部开采发展。
2.缓倾斜开采技术对于走向复杂的矿层,应用该技术可以保证地下矿产资源的高效开采。
开采人员应结合矿井的具体地质条件,包括煤层倾角,制定科学的开采方案。
矿工在进行地下开采工作前,应了解矿体的结构特征,将其分为矿段和盘区两部分,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地下开采。
矿产开采重点开采地段的矿产资源可采用侧向崩落法开采,不采用二次破碎法开采。
对于采矿人员来说,需要结合矿区的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地下开采技术,并进行有效的改进,以确保地下开采更加安全可靠。
3.空场采矿法在露天采矿法中,一般有三种方式,即综合采矿法、留矿采矿法和留矿综合法。
根据矿体厚度划分的采矿方法根据矿体厚度划分的采矿方法一、极薄矿体采矿方法(矿体厚度小于0.8米)1、留矿采矿法该法适用于倾角大于55°的急倾斜矿体,矿石及围岩稳固到中等稳固,矿体产状较规整,矿石不结块,无不自然现象2、削壁充填及选别充填采矿法该法适用于矿石品位较高,极薄的贵金属或稀有金属矿床,以及附产其他矿物的矿床。
该法采下损失率低,工作面手选能有效地提高出矿品位、减少提升、运输、选矿费用;废石充填采区,有利地压管理和防止地表陷落,安全上合理,对于稀有、贵重金属极薄矿体,特别是深部开采矿山中,经济上合理,有一定适应性。
缺点是生产能力低下,工艺及管理较复杂,工作面劳动强度大,采矿成本高,难予实现机械化。
二、薄矿体采矿法(矿体厚度在0.8-4米之间)1、壁式崩落采矿法该法主要适用于矿体厚度1.1米至3.5米的缓倾斜矿体,大于3.5米厚的矿体,支护困难,一般留0.5米护顶矿石不采,控制采高实际为2.8-3米,另一方式采用锚杆矿柱联合护顶,将壁式法转为房柱法。
2、房柱采矿法该法主要适用于矿体厚度小于8-10米范围,大于10米的矿体是偶尔采用。
要求矿石及围岩稳固和中等稳固,矿体倾角以缓倾斜矿体为主,倾斜矿体次之。
由于留矿柱损失金属和矿石,所以一般用于低价或贫矿之中。
3、全面采矿法该法适用于围岩较稳固,矿体倾角小于40°-45°,矿厚2-4米的矿床(矿厚大于4-5米,一般应用房柱法)4、其他采矿方法薄矿体留矿采矿法,其采场结构和采准切割工程布臵及落矿工艺基本同极薄矿体留矿法,但有几个明显的技术发展。
第一是电耙留矿法的采用,使留矿法适应的范围扩大到30°以上的倾斜矿体。
第二是各种新型锚杆用于采场支护,使留矿法从适用于较稳固的岩石,扩大到中等稳固以下的岩石。
第三是振动放矿技术用于留矿法采场,节约漏斗木材,大大提高放矿效率,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有利实行快采快放。
三、中厚矿体采矿方法(矿体厚度在4-10米之间)1、分段崩落采矿法(可以分为有低柱和无低柱)有低柱分段崩落法主要适用条件:(1)厚度大于5米,、倾斜矿体和厚度大于10米的缓倾斜矿体;(2)对矿体形态及矿岩接触面情况没有严格要求,但矿体形态规整,矿岩界线明显或围岩矿化程度较高,是比较好的条件。
华泰矿业分采分出采场开采实验方案一、开采技术条件开采技术条件表1—1二、实验采矿方法选择及目的根据以上矿山开采技术条件, 矿体顶底板相对稳定,矿区的开采水文地质条件属简朴型。
为追求更大效益, 决定使用削壁充填法进行局部试采, 由于设计运用的矿体平均倾角23-37°, 厚度较小, 且厚度变化不大, 具体参数将针对采场给出。
采矿方法实验内容及目的:(1)适应本矿开采技术条件的采矿方法及采场结构参数、工艺参数优化研究。
(2)针对本矿的围岩及矿石条件, 进行顶板维护及控制爆破技术的实验研究。
(3)采场稳定性分析及地压控制措施的研究, 使之达成技术、安全高效经济合理。
(4)在中段运送能力得到保证的前提下使实验研究的采场出矿生产能力达成8-12t/d, 保证矿山500t/d的生产能力。
(5)实验研究的采场损失达成8%以下, 采幅达成0.5米以下(矿厚超过0.5另算)。
(6)地质品位不变, 采出矿石品位提高近一倍, 吨矿品位达成5克以上。
(7)吨矿成本控制在240元/吨-280元/吨之间。
(8)必须一方面满足生产安全这一规定。
(9)适应公司管理、结算、地质条件具有双方互利的经济性。
三、采矿工艺简述1.采场布置和构成要素单个采场可划分多个矿房, 有助于采矿单价结算。
沿走向划提成矿块(矿房和矿柱), 矿房内留有规则矿柱。
矿块长度30m-50m左右, 间柱宽度2-3m, 可根据局部条件进行加密。
本次实验布置为走向30-45米每个矿块, 垂直高度30米左右, 斜长45米-65米之间。
2.采准切割工程在中段水平掘脉内沿脉探矿平巷兼中段运送平巷, 控制矿块后在矿块中部布置人行通风天井与上中段沿脉探矿平巷贯通;(1)、沿脉平巷布置在下盘接触线处;(2)、采准上山布置在间柱内, 脉内上山, 本次局部加密;(3)、单个矿房间布置2-3个错车道。
(4)、根据采矿难度局部施工切割或者人工拉底(5)、人行通道布置在安全空区及自由面内(6)、溜矿井布置在采场内, 或使用人工溜井, 视矿体情况待定。
金矿开采方案金矿开采是一项复杂而又具有挑战性的工程。
为了确保最大化地提取金矿资源并保护环境,制定一个科学有效的开采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个金矿开采方案,旨在实现高效、可持续的金矿开采。
一、背景分析1. 地理环境金矿位于大陆板块边缘,地形复杂,存在山脉和河流等地质特征。
2. 矿产资源金矿资源丰富,储量大,但分布不均匀。
3. 环境保护开采过程中需要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减少对水源和土地的污染。
二、开采方案1. 勘探与测量在正式开采前,进行详细的地质勘探与测量工作,确定金矿矿体几何形态、规模和金属品位等关键参数。
2. 选矿工艺根据金矿矿石的性质和品位,选择适宜的选矿工艺,包括破碎、磨矿、浮选等步骤,以提取金属矿物。
3. 设备选型针对金矿特点,选用适宜的开采设备,包括矿山运输设备、破碎设备、磨矿设备等,以确保开采过程的高效和安全。
4. 采矿方法根据矿体规模和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采矿方法,例如露天采矿、地下开采等,以最大化地提取金矿资源。
5. 运输与储存设计合理的运输方案,确保金矿从采矿现场运送到选矿厂或加工厂,同时采取必要的储存措施,防止金矿资源的损失与污染。
6. 环境管理采取严格的环境管理措施,减少开采过程对地表水和土壤的污染,确保当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
7. 安全生产制定健全的安全生产制度,加强培训与管理,保障工人在开采过程中的人身安全。
三、效益和可持续性1. 经济效益通过高效的开采方式和选矿工艺,提高金矿开采的产量和品位,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2. 社会效益金矿开采过程中,为当地提供就业机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当地人民生活水平。
3. 环境可持续性通过严格的环境管理措施,减少对当地环境的污染,保护水资源、土地资源,实现金矿开采的可持续发展。
结论:金矿开采方案的制定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综合考虑地质环境、资源分布、环境保护等因素。
通过科学合理地设计勘探、选矿、采矿、运输等步骤,并加强环境管理和安全生产,可以实现金矿开采的高效、可持续发展。
中国矿山工程ChinaMineEngineering2018年10月第47卷㊀第5期玲珑金矿急倾斜薄矿体开采工艺研究StudyonminingtechnologyofsteeplyinclinedthinorebodyinLinglonggoldmine杜㊀鑫ꎬ王春龙(山东黄金集团玲珑金矿ꎬ山东招远265419)摘㊀要:针对山东黄金集团玲珑金矿的急倾斜薄矿体赋存状况及开采技术条件ꎬ在原浅孔留矿采矿法的基础上优化设计出新的浅孔留矿嗣后充填采矿法ꎮ优化后的采矿方法采用保留间柱㊁构筑人工假底的方式增加了采场的稳定性ꎬ减少了上盘围岩大块滑落的情况并提高了生产效率ꎬ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ꎬ是一种安全㊁高效的急倾斜薄矿体采矿方法ꎮ关键词:浅孔留矿法ꎻ嗣后充填ꎻ人工假底ꎻ优化设计ꎻ工艺研究Abstract:AccordingtotheoccurrencestatesandminingtechnicalconditionsofthesteeplyinclinedthinorebodyofLinglongGoldMineꎬthenewshallowholeshrinkageandsubsequentfillingmethodwasdesignedoptimallyonthebasisoftheoriginalshallowholeshrinkageminingmethod.Themethodofretainingspacerpillarandconstructingtheartificialbottomwasadoptedbytheoptimizedminingmethodtoincreasethestabilityofstopeꎬandreducethebulkslidingofthesurroundingrockfromhangingwallꎬandimprovetheproductionefficiencyꎬandobtaingoodeconomicbenefitsꎬandwhichwasasafeandefficientminingmethodforthesteeplyinclinedthinorebody.Keywords:shallowholeshrinkagemethodꎻsubsequentfillingmethodꎻartificialbottomꎻoptimizeddesignꎻsteeplyinclinedthinorebody文章编号:㊀1672 ̄ ̄609X(2018)05 ̄ ̄0060 ̄ ̄04中图分类号:TD823 2+5文献标志码:A收稿日期:2018 ̄ ̄08 ̄ ̄02作者简介:杜㊀鑫(1988-)ꎬ男ꎬ助理工程师ꎬ从事采矿技术管理工作ꎮ1㊀前言玲珑金矿矿田位于胶东西北部ꎬ处于华夏构造系第二隆起区北部[1]ꎮ破碎的钾化花岗岩和绢英岩为矿区矿体上下盘围岩的主要成分ꎬ围岩和矿体稳固性均为较稳固[2]ꎬ开采矿石密度2 8t/m3ꎬ围岩密度为2 6t/m3ꎮ矿石大部分赋存于含铁的石英岩中ꎬ其次赋存于含金的黄铁绢英岩中[3]ꎮ矿体的平均品位1 62g/tꎬ平均厚度为1 24mꎮ目前ꎬ矿山采矿方法以平底结构的浅孔留矿法为主ꎬ在矿山的开采中主要存在损失率高㊁采场不稳定等安全技术问题ꎮ为得到更好经济效益和保证良好的作业条件ꎬ拟对现有的浅孔留矿采矿方法进行优化设计ꎮ为此在对当前浅孔留矿法存在的安全和技术经济问题进行评估分析后ꎬ提出技术可行㊁经济上更优的浅孔留矿嗣后充填采矿方法ꎮ2㊀矿山开采现状及存在的问题2 1㊀现行留矿法简述浅孔留矿采矿方法因其采场结构和采矿工艺简单ꎬ采矿成本低ꎬ通风条件好ꎬ管理方便ꎬ并且采场矿石生产能力较大的优点广泛应用于中型小型矿山[4~5]ꎮ浅孔留矿法开采一般使用普通采掘工具ꎬ国产化采矿设备ꎬ设备使用方便并且耗材较低ꎮ目前ꎬ根据矿体的赋存状况和矿山的生产技术条件ꎬ玲珑金矿急倾斜薄矿体开采采用平底结构的浅孔留矿法ꎬ采矿方法见图1ꎮ先对出矿穿脉施工ꎬ再掘进切割巷和脉内顺路ꎮ凿岩均采用06㊀第5期杜㊀鑫等:玲珑金矿急倾斜薄矿体开采工艺研究㊀㊀㊀㊀㊀㊀㊀YSP-45型上向凿岩机ꎬ炮孔排列为 之 字型ꎬ炮眼深度㊁间距㊁抵抗线依次为1 8㊁1 0㊁0 8mꎬ炮眼的上盘围岩距离为0 3mꎬ距离下盘围岩为0 2mꎬ 之 字形炮眼布置见图2ꎬ引爆炸药采用导爆管和电子引爆机远程引爆ꎬ并采用微差起爆ꎬ采用串并联混联网络[1]ꎮ每次浅孔爆破落矿后ꎬ放出矿石量为留存矿石的1/3ꎮ每分层自层中央向两翼回采ꎬ爆破后依次进行通风㊁除尘㊁撬顶㊁平场ꎮ控制采幅为1 1mꎬ采下矿石不得大于350mm块度ꎮ如采场上部围岩破碎ꎬ则沿顺路保留2m宽度间柱ꎮ底部结构为装岩机出矿的平底结构ꎬ采场不留间柱㊁顶柱及底柱ꎮ1 沿脉运输巷ꎻ2 穿脉平巷ꎻ3 顺路天井ꎻ4 底柱ꎻ5 间柱ꎻ6 采下矿石ꎻ7 炮孔图1㊀浅孔留矿法示意图图2㊀ 之 字型炮眼布置示意图2 2㊀存在问题由于近年来急倾斜薄矿体开采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矿山地压管理的需要ꎬ浅孔留矿法的应用需要简化ꎬ不断提高作业机械化程度ꎬ进一步降低矿石损失贫化率和提高采场矿石生产能力[6~7]ꎮ在玲珑金矿的开采过程中ꎬ随着矿体赋存倾角增大ꎬ矿体上下盘的稳定性和损失率问题受到更多重视ꎮ以下几个问题比较突出ꎮ(1)存在安全隐患ꎮ在回采的过程中ꎬ由于上盘围岩稳定性的降低导致上盘顶板出现大块围岩滑落ꎬ增加了采场矿石贫化率的同时对采场内的作业人员造成较大的安全隐患ꎮ(2)放矿引起顶板塌落ꎮ失去留存矿石的支撑ꎬ使得上盘顶板失稳进而引起塌落ꎬ顶板塌落的大块围岩可能夹滞在采场ꎬ此时施工必须停止ꎮ人员无法进入㊁矿石无法放矿ꎮ(3)回采困难ꎮ回采不留间柱和顶底柱ꎬ在实际实施过程中有很大的困难ꎮ大面积的不留顶底柱和间柱会引起采场上下盘稳定性降低ꎬ导致后采矿房回采稳定性差ꎬ施工困难ꎮ3㊀采场底部结构优化设计3 1㊀优化原则(1)类框架结构的运用ꎮ对玲珑金矿采空区状况进行评估后ꎬ提出了采空区处理构想:采用创新的技术或工艺ꎬ对于连续矿体开采形成的采空区ꎬ运用人工假底的方式将上下中段开采所形成的连续空区在垂直方向按矿房高度将其隔离[8]ꎮ隔离后的采空区增加了稳定性ꎬ在减少损失率的同时ꎬ也为后续矿房开采和充填空区做准备ꎮ(2)回采须考虑采空区的处理[9]ꎮ未处理的采空区会带来危害ꎬ如地表塌陷㊁地质资源损失㊁增加矿石贫化率等ꎬ可能危及巷道安全并恶化通风效果ꎮ所以ꎬ回采施工必须考虑空区的治理ꎬ优化后的采矿方法应该有助于增大矿房的生产能力ꎬ有效提高出矿质量ꎬ并满足采空区综合处理的采矿方案ꎮ3 2㊀底部结构优化设计在浅孔留矿法开采中ꎬ矿房的底部结构是采场的重要组成部分ꎮ矿房底部结构的形式会直接影响矿山的采切量㊁矿房出矿效率及工人作业环境[10]ꎮ绝大多数地下矿山在采用浅孔留矿法开采矿房时ꎬ采用的底部结构一般为普通漏斗结构和平底结构两种形式ꎮ根据玲珑金矿开采实际ꎬ为增加回采率ꎬ结合采矿方法优化原则ꎬ在现有留矿法的基础上使用类框架结构设计铺设人工假底ꎬ以满足回采安全性及后续充填工作的要求ꎮ人工假底的设计施工分两部分组成ꎬ包括人工假底准备工作和施工工作ꎮ采场底部采准工程施工完毕ꎬ先进行切巷挑矿至设计高度ꎬ再布置采场下一茬炮孔ꎮ人工假底施工按照自下向上的顺序依次进行ꎮ首先在切巷铺设200mm的矿石垫层并在碎石垫层上铺设塑料薄膜ꎮ再在塑料布上铺设11kg铁道㊁ϕ12钢筋和30mm圆钢垫层ꎬ见图3和图4ꎮ上述工作结束后测试钢筋结构的稳定性ꎬ在钢筋结构上施工1m的混凝土垫层(C20)ꎬ同时施工各出矿穿及出矿穿间的混凝土斜坡ꎬ并保证碎石块度不大于50mmˑ50mm[2]ꎬ在混凝土假底砌筑结束养护7d后回采ꎮ人工底柱剖面如图5所示ꎮ16中国矿山工程㊀2018年(第47卷)图3㊀人工假底平面图(单位:mm)1 ϕ12钢筋ꎻ2 11kg铁道ꎻ3 30mm圆钢图4㊀钢筋网敷设图(单位:mm)图5㊀人工底柱剖面图(单位:mm)4㊀采矿方法优化设计4 1㊀浅孔留矿嗣后充填采矿法统计结果表明ꎬ在全国地下岩金矿山中浅孔留矿法开采急倾斜薄矿体占比40%左右[11~12]ꎮ结合现在矿山地压管理的要求[13~14]ꎬ嗣后充填广泛应用于采空区的处理中ꎬ浅孔留矿嗣后充填采矿法大量应用到各金矿床的开采中[8]ꎮ玲珑金矿浅孔留矿嗣后充填采矿法开采以-130中段595597矿房为例ꎬ经上下中段沿脉㊁穿脉控制ꎬ已基本探明了矿体的赋存状态和矿化特征ꎬ该矿体主要为石英黄铁矿及绢英岩ꎮ矿化比较连续ꎬ品位较不均匀ꎬ矿体北倾ꎬ倾角在88ʎ左右ꎮ平均品位为3 49g/tꎬ矿体平均厚度为1 24mꎮ提交矿量为6494tꎬ金属量22 66kgꎮ矿体上下盘为破碎钾化花岗岩ꎮ经过采矿方法优化后浅孔留矿嗣后充填采矿法如图6所示ꎮ根据急倾斜薄矿体赋存状况及玲珑金矿急倾斜薄矿体生产技术条件ꎬ在对矿房底部结构按照设计原则及技术条件优化设计后ꎬ得到更加适用于目前开采技术经济条件的浅孔留矿采矿嗣后充填采矿法ꎬ底部结构为铲运机出矿的平底出矿底部结构及人工假底图6㊀浅孔留矿嗣后充填采矿法设计图结构ꎬ保证底部结构的稳定性的同时增加了矿房和采区的稳定性ꎬ解决了上部围岩不稳定大块顶板塌落的问题ꎬ嗣后充填进一步优化了地压管理ꎮ优化后的采矿方法减少了贫化率ꎬ并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生产效率ꎮ设计西顺路脉外顺路ꎬ东顺路为原597599矿房西顺路ꎬ均通过联络穿与采场贯通ꎮ4 2㊀采矿通风与安全工作人员在进入工作面前ꎬ开动局扇通风并使工作面风流满足作业要求ꎬ要求局扇状态良好ꎮ该采场采用混合式通风方式ꎬ局扇型号FDN04/5 5kWꎬ压入风筒㊁抽出风筒分别选用ϕ300㊁ϕ350mm的阻燃风筒ꎮ局扇开启时ꎬ压入式风筒距轨道面0 3mꎬ抽出式风筒距轨道面0 9mꎬ吊挂高度需满足风筒距轨道面要求ꎬ局扇与风筒保持平直ꎬ压入和抽出风筒应上下平行布置ꎬ不得交错ꎮ抽出局扇接力通风时ꎬ接力局扇与风筒出口距离不超过0 1mꎮ新鲜风流清洗完采场工作面后ꎬ污风由东顺路巷道抽出局扇排至-90回风巷ꎮ①安全规程遵循«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16423-2006)执行ꎬ采场共两个安全出口并保证安全出口的通畅ꎬ定时清理障碍ꎻ②向上钻孔分层采用横撑㊁木板架设工作平台ꎮ横撑间距不大于1 5mꎬ横撑上铺设木板ꎬ木板必须铺严ꎬ长度与两边撑相搭且长出边撑不小于0 1mꎬ铺板厚度不少于两26㊀第5期杜㊀鑫等:玲珑金矿急倾斜薄矿体开采工艺研究层ꎬ木板边缘距边帮不大于0 2mꎬ木板之间用扒锔扒牢ꎻ③横撑撑窝应打在稳固的岩石上ꎬ禁止挖在浮石或松石上ꎬ窝深0 05m以上ꎬ硬度系数低的地点窝深要增加ꎻ④采场爆破及处理浮石时ꎬ应及时撤掉相对应位置工作台台板ꎬ以防损坏ꎬ损坏的台板及横撑应及时恢复ꎬ保证工作平台及顺路强度ꎬ确认安全方准作业ꎻ⑤发现有冒顶预兆ꎬ须立即停止施工作业并进行处理ꎻ大冒顶危险征兆时ꎬ立即撤离工作区域ꎻ⑥采场防坠措施必须到位ꎬ钢丝绳吊挂孔间距不大于5mꎬ钢丝绳吊挂平直㊁牢固ꎬ作业时须系安全带并佩戴安全帽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ꎻ⑦爆破后待采场安全后方准许进行回采作业ꎬ回采前须先处理顶板和两帮的浮石ꎻ⑧凿岩作业人员须戴好防尘口罩ꎬ使用YSP-45凿岩机湿式作业ꎬ爆破时和装卸矿岩时进行喷雾洒水除尘操作ꎬ降低工作面的尘量保障良好的通风效果ꎬ污风通过局扇排出工作面ꎻ⑨依照支护设计对采场及掘进巷道进行支护ꎮ采场内采用横撑对上下盘进行支护ꎮ脉外顺路不大于1 0mꎮ横撑直径小头不小于0 16mꎮ4 3㊀采空区及矿柱的处理浅孔留矿嗣后充填采场不设顶底柱ꎬ但留间柱ꎬ间柱保留后不进行回收ꎮ在保障回采率的同时保障采场结构稳定性ꎬ防止上盘围岩塌落ꎮ由于上部中段对应矿房已施工人工假底ꎬ采场采至距上部中段3m时ꎬ先在中间上掘一观察井ꎬ确认现场情况后ꎬ由中间向两翼后退式将矿房与上部中段采透ꎮ采场结束ꎬ验收合格后即可进行大量出矿ꎮ4 4㊀技术经济指标通过对试验采场进行现场标定ꎬ采用人工假底结构的采场各项经济指标得到大幅改善ꎮ由不留顶底柱㊁间柱的采矿方法优化设计为留间柱㊁构筑人工假底的浅孔留矿法ꎮ增强了采区的稳定性ꎬ留下的间柱和构筑的人工底柱构成的框架体系保证了采场的稳定性ꎬ减少了上盘围岩大块滑落的情况ꎮ其次ꎬ不采间柱使得生产效率有一定程度的增加ꎮ增设人工底柱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损失率ꎬ并有利于采空区的充填ꎬ降低了空区垮塌的概率ꎮ矿山在实施此留矿法的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ꎬ其基本经济指标如表1所示ꎮ5㊀结语针对玲珑金矿急倾斜薄矿体浅孔留矿法开采采表1㊀经济技术指标指标名称一次损失率%一次贫化率%二次损失率%二次贫化率%总损失率%总贫化率%采切比m/kt采矿工效t/工班掘进工效m/工班生产能力t/d指标0 480 621 01040 2120 4760场不稳定以及顶底柱㊁间柱回采困难的问题ꎬ在原有留矿法的基础上采用人工底柱㊁不留间柱的浅孔留矿嗣后充填采矿法ꎮ采矿方法优化后取得了良好的安全和经济效益ꎮ改进后的浅孔留矿嗣后充填采矿法解决了当前采矿方法存在的问题ꎬ并适应玲珑金矿目前的矿体赋存环境ꎬ是一种安全㊁高效的采矿方法ꎮ[参考文献][1]㊀林吉田.山东玲珑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深部找矿潜力分析[J].世界有色金属ꎬ2018ꎬ(5):107-108. [2]㊀樊满华.浅孔留矿法的新工艺和新技术综述[J].黄金科学技术ꎬ2002ꎬ(2):6-12.[3]㊀杜㊀鑫ꎬ李海磊ꎬ生显军ꎬ王㊀兵ꎬ张祥红.玲珑金矿中厚倾斜矿体浅孔留矿法开采[J].现代矿业ꎬ2013ꎬ29(6):71-72.[4]㊀黄文福.留矿采矿法在潘洛铁矿的应用[J].中国矿山工程ꎬ2005ꎬ(4):21-22ꎬ37.[5]㊀宁彦红.进路式无底部结构浅孔留矿法在清南矿的应用[J].中国矿山工程ꎬ2014ꎬ43(2):38-40.[6]㊀宋㊀甫ꎬ周益龙ꎬ江飞飞.浅孔留矿法在急倾斜薄至极薄矿脉开采中的应用[J].现代矿业ꎬ2015ꎬ31(6):32-33ꎬ36.[7]㊀孙刚友.铀矿山浅孔留矿法与水平分层充填法的比较与分析[J].中国矿山工程ꎬ2015ꎬ44(4):28-32ꎬ37. [8]㊀韦章能.安庆铜矿缓倾斜薄矿体采矿工艺研究[J].有色金属(矿山部分)ꎬ2006ꎬ(3):10-11. [9]㊀王㊀群.浅孔留矿法采矿设计若干原则的探讨[J].黄金科学技术ꎬ2004ꎬ(1):29-33.[10]㊀王科洪ꎬ陈星明.厚大矿体浅孔留矿法底部结构的改进及实践[J].矿业研究与开发ꎬ2016ꎬ36(1):19-22.[12]㊀金英豪.浅孔留矿采矿法回采工艺技术探讨[J].有色矿冶ꎬ2003ꎬ(4):1-4.[13]㊀严积松.浅孔留矿法应用工程实践[J].采矿技术ꎬ2010ꎬ10(3):27-28.[14]㊀魏学松ꎬ程海勇ꎬ张修香.浅孔留矿法开采倾斜薄矿脉时围岩稳固性研究[J].有色金属(矿山部分)ꎬ2013ꎬ65(1):30-36.36。
采矿工程M ining engineering 石湖金矿急倾斜中厚破碎矿体采矿方法优选刘龙琼(长春黄金研究院有限公司,吉林 长春 130012)摘 要:针对石湖金矿101采区急倾斜中厚破碎矿体,通过对各初选的方案进行比较,最终选择了平行中深孔分段充填回采方案(下向凿岩)。
关键词:急倾斜;破碎矿体;采矿方法;中深孔中图分类号:TD8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0)19-0049-2Optimization of mining method for steeply inclined medium-thick broken orebody in Shihu Lake Gold MineLIU Long-qiong(Changchun Gold Research Institute,Changchun 130012,China)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101 mining area of the Shihu Lake Gold Mine, the parallel medium-deep Hole sublevel filling stoping scheme (downward drilling) is finally selected by comparing the primary selection schemes.Keywords: Steeply inclined; crushed ore body; mining method; medium to deep hole1 采矿方案初选针对石湖金矿101采区急倾斜中厚破碎矿体[1,2],提出了以下三种采矿工艺,分别为“平行中深孔分段充填回采方案(下向凿岩)”、“平行中深孔分段充填回采方案(上向凿岩)”、“上向水平分层胶结充填回采方案”,方案介绍具体如下:方案一:平行中深孔分段充填回采方案(下向凿岩)。
关于缓倾斜薄矿体采矿方法分析摘要:在开采缓倾斜薄矿体时,一般会选用全面法、房柱法、壁式崩落法等,但针对此些方法而言,均存在不足的地方。
本文依据某金矿的矿体特点及赋存状态,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房柱全面矿块空场法,以此将此矿所存在的采矿难问题给解决掉。
关键词:薄矿体;缓倾斜;采矿方法1.矿区分析1.1地层矿区出露地层从南到北可划分成三个岩性段:其一,硅质岩段。
于矿区西南部分布,呈现为西北向分布,而从总体上来讲,呈现为北东倾斜,倾角区间为20~40°,以硅质板岩居多。
其二,二云母石英片岩。
此层实为金矿的赋矿层位,以整个矿区的中部较多分布,呈现为从北向西方向分布,局部呈现为从南向西分布,而在具体倾角上,达到了25~70°,出露宽度的区间值为450~500米;还需要指出的是,无论是矿体,还是矿化蚀变带,均来源于此岩段中;岩石组合的主体是二云母石英片岩,而在相应夹薄层上,主要是绢云石英砂板岩。
其三,绢云石英片岩。
此层主要分布于整个矿区的北部,主体为绢云石英片岩,夹薄层主要有钙质片岩、二云母片岩等。
1.2矿区构造特征分析针对矿区地层来讲,其主体呈现为一单斜层,从总体上来讲,呈现为缓倾(北东),部分区域还呈现为南西向缓倾,倾角达到了15~50°;另外,还需要明确的是,由于地层受区域多期次构造的长期作用与影响,局部出现被复杂化的情况。
在整个矿区当中,各个岩段与岩性层小褶曲构造比较多见。
而在具体的断裂构造上,主要可划分成三组:(1)北西向。
其在整个矿区当中,实为一组韧性剪切带,突出表现为强揉皱及强片理化,长度可达数千米,宽度区间为25~95米,总体上呈现为北东倾斜,最小倾角为15°,最大倾角为50°,实为一种以低角度为典型特点的韧性逆冲推覆剪切带。
还需要说明的是,此组在整个矿区中,是十分重要的控矿构造。
(2)近东西向。
多见于浅部探矿坑道中,或是地表,基本走向为东西向,最小倾角为60°,最大78°。
金矿井下采矿技术及方法的选择发布时间:2021-07-05T11:19:58.497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0期作者:赵长春[导读] 摘要:金矿对于人类而言一直是尤为真贵的自然资源,其年采矿量能够极大限度的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
陕西太白黄金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陕西省宝鸡市 721607摘要:金矿对于人类而言一直是尤为真贵的自然资源,其年采矿量能够极大限度的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
金矿山体一般地理环境较为复杂,具有矿体厚度不均匀的特点。
面对恶劣的金矿采矿条件,先进的采矿技术及方法是保障采矿效率的有效途径。
因此,本文对金矿井下采矿技术及方法的选择进行探讨。
关键词:金矿井下;采矿技术;采矿方法;发展趋势1常用的金矿井下采矿方法1.1空场采矿法在空场采矿法中,一般分为三种方式,也就是全面采矿法,留矿采矿法、留矿全面法。
其中,全面采矿法主要应用于倾斜薄矿体及极薄矿体中。
自身具备采矿便利等特点,但是在应用该方式的过程中,需要在采矿现场设定矿柱当作支撑,从而减少矿石贫化率,该方式一般以人为操作为主,使得整体采矿质量和效率偏低;留矿采矿法则是基于结构参数和回采方式的基础上进行改革,留矿采矿法方案类型比较多,可以有效降低采矿损失,但是该方式消耗的工作强度高,安全性小,在二次采矿过程中,发生损坏的几率大。
留矿全面法可以有效的减少矿石损耗率,在应用过程中,采用人工混凝土柱方式当作支撑,该方式操作比较繁琐,安全性比较低,且回采难度大。
现阶段,我国金矿采矿主要以地下为主,在金矿开采过程中,需要采用空场采矿法及填充采矿法等,根据岩体影响情况,采矿方式多以浅孔留矿法及空场采矿法为主。
1.2填充采矿法填充采矿法一般是在采空区域内进行回填施工,在做好地表杂物清理工作以后,对采矿区域地压进行控制。
填充采矿法一般包含了上向分层尾砂充填采矿法及削壁充填采矿法两种形式,其中,削壁充填采矿法即便在操作强度上比较大,并且操作繁琐,但是在采矿过程中,形成的废石可以进行填充,并及时实现对采场帮壁的维护,自身具备矿石采矿效率高等特点。
华泰矿业分采分出采场开采实验方案一、开采技术条件开采技术条件表1—1二、实验采矿方法选择及目标根据以上矿山开采技术条件,矿体顶底板相对稳定,矿区的开采水文地质条件属简单型。
为追求更大效益,决定使用削壁充填法进行局部试采,由于设计利用的矿体平均倾角23-37°,厚度较小,且厚度变化不大,具体参数将针对采场给出。
采矿方法实验容及目的:(1)适应本矿开采技术条件的采矿方法及采场结构参数、工艺参数优化研究。
(2)针对本矿的围岩及矿石条件,进行顶板维护及控制爆破技术的试验研究。
(3)采场稳定性分析及地压控制措施的研究,使之达到技术、安全高效经济合理。
(4)在中段运输能力得到保证的前提下使试验研究的采场出矿生产能力达到8-12t/d,保证矿山500t/d的生产能力。
(5)试验研究的采场损失达到8%以下,采幅达到0.5米以下(矿厚超过0.5另算)。
(6)地质品位不变,采出矿石品位提高近一倍,吨矿品位达到5克以上。
(7)吨矿成本控制在240元/吨-280元/吨之间。
(8)必须首先满足生产安全这一要求。
(9)适应公司管理、结算、地质条件具有双方互利的经济性。
三、采矿工艺简述1、采场布置和构成要素单个采场可划分多个矿房,有利于采矿单价结算。
沿走向划分成矿块(矿房和矿柱),矿房留有规则矿柱。
矿块长度30m-50m左右,间柱宽度2-3m,可根据局部条件进行加密。
本次实验布置为走向30-45米每个矿块,垂直高度30米左右,斜长45米-65米之间。
2、采准切割工程在中段水平掘脉沿脉探矿平巷兼中段运输平巷,控制矿块后在矿块中部布置人行通风天井与上中段沿脉探矿平巷贯通;(1)、沿脉平巷布置在下盘接触线处;(2)、采准上山布置在间柱,脉上山,本次局部加密;(3)、单个矿房间布置2-3个错车道。
(4)、根据采矿难度局部施工切割或者人工拉底(5)、人行通道布置在安全空区及自由面(6)、溜矿井布置在采场,或使用人工溜井,视矿体情况待定。
3、回采矿房回采采用自下而上的回采顺序,工作面为逆倾斜直线工作面。
设计削下盘围岩,落两次矿削一次岩,为提高施工效率,可根据矿、岩稳定性,集中出毛或者集中出矿;用YSP-45型或YT-27型凿岩机钻凿“之”字形或梅花形上向孔,上斜角度23°-37°与矿体保持一致;落矿前在充填料上铺胶带,防止岩矿混合。
本法分以下几个步骤:(削毛石)落矿→出矿→撤垫板→削底盘废石充填→平场→铺垫板→落矿;采场运用7.5KW电耙子(本次主要以人工)出矿、人工清理粉矿,漏斗放矿;单个回次可根据现场进行调节,根据设计班次循环作业。
采场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可能挑选毛石。
本次实验将根据采幅控制及毛石挑拣进行考核。
以下几点需要注意:⑴在回采过程中,矿石和设计允许开采的围岩可以同时打眼,但必须分别爆破;⑵矿石崩落后,应做好场分选,选出的废石进行充填或者运出。
⑶技术人员不仅应对矿石进行取样,还应对毛石进行取样分析,以控制贫化率。
⑷削壁充填后,要把削下的围岩在采场平整好,大块突出的棱角,要用大锤砸平;为了减少贫化和损失,要在平整好的充填料上铺上旧胶带,要求铺垫平整,不露充填料,胶带铺不严的地方,可以用草袋铺垫;铺胶带时,要沿搬运矿石的方向顺茬搭接,搭接的长度不小于200mm,平行铺垫胶带的搭接宽度不小于150mm;为了牢固,胶带的搭接处可以用螺钉固定;出完矿后,将胶带撤出,待下一分层重复使用。
4、凿岩爆破(本次实验重点控制)⑴削废石炮眼爆破参数削下盘废石上向炮孔按梅花形交错布置。
炮孔参数:排距0.6—0.9m,眼距0.9—1.0m,眼深1.5—1.8m;炮孔装药密度为0.4—0.5kg/m,柱状反向连续装药结构,孔口炮泥填塞长度不小于0.2m,采用岩石粉末炸药,电毫秒导爆管,同排同段排间跳段(即1、3、5、7段或2、4、6、8段)来实现微差控制爆破,连线方式为分区束把,电雷管一次点火起爆。
针对本矿的矿石物理力学性质,试验中不断调整爆破参数,使之达到最佳效果,尽可能少装药,以减少出毛量及对采场结构的破坏。
⑵落矿炮眼爆破参数试验时,根据矿岩的稳固情况来决定先采矿石或先削岩石;落矿炮孔均要与矿体倾向平行,按“一”字形或“之”字形布置;炮孔间距为0.4—0.6m ,矿石硬度较大时取小值,反之取大值;炮孔线装药密度0.45—0.6Kg/m.为达到理想爆破效果,在工艺试验的同时,需进行爆破参数试验,寻求最佳的排间距。
导爆器几种爆破方案示意图5、出矿采用人工出矿,建议使用小功率电耙出矿以增加施工效率。
爆破下的矿石大于300 mm的大块需二次破碎,并向矿石堆上洒水,撬下顶板及两帮的浮石,对局部不稳固岩帮采取临时木点柱支护或者人工浆砌石进行支护,采场用人工或用7.5KW电耙运搬矿石,辅以耙子、簸子和独轮小推车等工具;要把垫板上的粉矿清扫干净,并负责接铁溜井,平场和铺垫板,支护等。
6、空区处理、安全通风尽可能选择排,总体比例为66.67%。
其他与原采矿方法保持一致。
采场通风一般利用矿井总风压通风,为缩短回采作业循环时间,可采用JK58-1 No4.5型局扇加强通风。
7、建议劳动组织与作业循环劳动组织采用综合工作队的形式,即凿岩工3人,出矿工4人,运搬及平场工2人,共计9人;要求工人一专多能,业务熟练,生产协调能力强;该综合工作队由凿岩工任班组长,负责凿岩、爆破并组织协调运搬矿石、铺撤垫板、削壁平场充填及支护、接铁溜井等工作。
采场按循环制作业,采场按配置2台凿岩机考虑。
四、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以下数据包含目的指标及工作中统计数据。
由采矿厂负责审核填写统计。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表2五、日常技术管理(待完善)⑴坚持一采一充(条件允许可两采一充),加快回采进度,减少上下盘和顶板暴露时间;⑵铺垫要严密,胶带搭接处应搭压200mm以上。
对于上下盘胶带铺不严处应用草袋铺严。
确保矿石和废石严格分开,减少高品位粉矿损失和贫化;⑶要严格控制落矿宽度及削壁宽度,降低贫化率和采充成本;⑷采场应加强手选,既要在出矿时选出废石,又要在削壁充填时从充填料中选出矿石,并应建立奖励制度,严格管理;⑸在接铁溜井时,应沿矿体倾斜方向倾斜,在削壁时,尽量使爆破方向背离铁溜井。
⑹落矿:根据现场实地情况,选择合理的爆破参数,凿岩工要正规作业,掌握矿体的上下盘边界,严禁采矿炮孔的孔底扎入上盘岩石中和削壁的炮孔孔底扎入矿脉中;落矿前应检查好垫板铺设是否严密,采幅全宽都要铺垫,以免漏矿混矿;⑺运搬工作:将落下的矿石从垫板上运到铁溜井,在铁溜井上口应架设300×350mm2 格筛,严禁大块矿石进入溜井,块度不应大于300mm,以减少对井壁的冲击;同时将大块废石选出,留在采场作充填料;⑻充填工作:在接高铁溜井时,应保持井筒与矿体倾向相同,严禁有来回折返形状;削废石时炮孔布置要合理,对矿脉不稳定的地段,消废孔要远离矿脉,避免带矿混入,增加运搬工作量及造成粉矿损失;充填前要将充填料中混入的矿石选出。
六、质量监督与考核(暂定)⑴采场上采时,要保证顺路畅通,通风行人井上下口畅通,确保安全;⑵上采过程中可采取一采一充或两采一充,悬顶高度不应大于3.5m,采场在每月验收时必须保证采场整个采掘迹的近似等高;⑶铁溜井架设,应沿矿脉倾向平行架设(特殊情况下除外),保证上下畅通,同时两个铁溜井应连接牢固,严禁铁溜井架设不及时强行上采;⑷充填过程中,应保证充填面平整、夯实,避免垫板的损坏和粉矿的损失;⑸每季度或半年进行一次出矿量与采下矿石量比值计算,相差不超过矿块地质矿量5%为合格;⑹应按照“贫富、厚薄、大小、难易”兼采的原则,避免采富弃贫盲目追求上采速度及采高品位矿石而丢弃低品位矿石的现象;⑺采矿损失、贫化管理由肉眼鉴定、抓样办法来管理;肉眼鉴定以不埋矿石、不丢矿石及粉矿较少无法回收为标准;对于粉矿过多、埋矿者,予以停采清理、罚款及停产整顿处罚;⑻回采应遵循:落矿-出矿-清垫-充填-铺垫的工艺过程;清垫和充填两个工序需经技术人员检查许可方可进行下一工序。
⑼本次实验结算参考大矿七、本次实验重点及人员编排上次实验存在问题及改正办法:1、爆破存在破坏顶板围岩,导致毛石混入量过多,出渣量变多。
直接原因为打眼角度存在问题,现场实验过于仓促。
本次严格控制爆破,采矿钎杆长度控制在1-1.3米之间,剥毛钎杆长度控制在1.2-1.5米之间。
装药量严格控制,多次实验。
2、经常遇到采矿1-2班的时候矿体尖灭。
导致贫矿混入较多,掏槽眼过多,矿块总体地质品位估算不准确。
本次将重新划分单个作业面布置参数,提前做好各种采切工程,工程控制密度增大,以保证统计数据的可用性。
3、本次实验对象具有代表性,要求矿体具有现存储量大、品位相对较高、未来主要采矿对象三个特点。
初步分为3个对象进行实验。
由于人员有限,综合矿石场地、井下存矿溜井等各种原因,暂定地点900平硐一中段西(红娘子沟矿块)、900平硐一中段东盲矿体、900平硐五、六中二号脉(已经开始做采切工程)三个地点进行依次实验。
4、本次实验可能需要调度室、生产技术处等相关部门进行配合。
5、本次实验产生费用有以下几个结算方案:按照用工进行结算;按照工程验收进行结算;参照本坑口采矿单价进行结算。
6、采矿厂成立攻关小组对本次实验全面负责。
人员编排如下:附表1-现场统计表采矿厂2015/11/5 实验工作笔记:1、11月16日更新,根据11-东1现场情况开口先剥离矿和围岩并不重要,底部巷道围岩均会被破坏,底部结构做好后会有好转。
2、11月19日更新,根据11-东1现场情况,做底部结构时,可以将剥毛眼布置松散,装药量加大,这样可以产生大块毛石,用于砌筑挡墙,周围有其他工作面大块可以使用。
3、11月20日更新,盲矿体矿岩层分界变不明显,现场商议局部破顶,会导致不良后果。
4、11月21日更新(重要),矿块长度对开采的影响:实际开采矿块走向长度不够45米,现阶段符合设计标准的矿块没有。
对本次实验影响较大,会导致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①走向短,采场长度变短,导致台班作业拥挤,钻孔布置有限,台班效率过低,各项均摊明显高出,其中人工成本已经超过预期。
②采场长度短不利于人工顺路架设,出矿效率低下,且排毛石量有限,出渣费用增加。
③采场长度短各种工程布置繁琐,掘进单耗较高。
需要找到合适矿块进行实验,本项工作量较大,已经与生产技术处沟通。
5、11月22日更新(重要),矿块高度对开采的影响:造成上采过程中遇到脉石过多,整体矿石品质受到很大影响。
所以针对高品位区域加密上山工程必要性很大。
此项工作需要时间较长,单个采场约为1-1.5月时间。
6、11月26日更新,切割中采取实验难度会降低,已经选择采场动工。
7、11月25日爆破设计更新:8、12月1日更新,由于采矿方法实验需要占用大量资源,例如溜矿井、单独出矿时间、现场管理人员、单独提升时间,地表矿石场问题,导致对生产有一定影响,且12月炸药影响导致采矿存矿量不足,现阶段暂停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