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跨国经营基本理论

  • 格式:docx
  • 大小:649.02 KB
  • 文档页数:9

下载文档原格式

  / 2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跨国经营基本理论

第一节传统跨国经营理论

一、垄断优势理论(Theory of Monopolistic Advantage)

代表人物:海默(Stephen Hymer)、金德伯格(Charles P.Kindleberger)

-对国际资本流动理论的批判

-代表作品:《国内企业的国际化经营:一项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海默1960年博士论文)

海默运用西方厂商垄断竞争的原理实证分析了美国1914—1956年的对外投资,发现:(1)1914年前,美国有大规模的直接投资,而对外证券投资则没有;

(2)20年代,二者都迅速增长;

(3)30年代,对外直接投资下降小,对外证券投资则较大;

(4)二战后,直接投资增长快,证券投资发展慢;

(5)地区分布,1929年在加拿大的直接投资与证券投资相差不大,同期,美国对欧洲的比例却为2.5:1。

垄断优势理论——市场不完全是导致对外投资的主要原因。具有垄断优势是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基本条件。其核心内容是“市场不完全”和“垄断优势”。

对垄断优势理论的发展

约翰森(Harry G.Johnson,1970):资产专有论(Appropriability thesis)

凯夫斯(R.E.Caves,1971):产品差异论(Differentiated product)

尼克博克(Frederick T.Knickerbocker,1973):寡占反应论(Follow the Leader Hypothesis)

对垄断优势理论的评价

1. 积极影响

A.突破了从资本流动的角度分析国际直接投资的分析模式

B.把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间接投资明确地区分开来

2.局限性

A.不足以说明为什么技术优势的企业一定要对外投资

B.不能解释跨国公司在直接投资中的地理布局和区位选择问题

C.无法解释60年代以后,发达国家没有垄断优势的中小企业以及一些发展中国家的企业也开始对外进行直接投资的现象

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Theory of Product Life Cycle)

代表人物: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雷蒙德·弗农(Raymond Vernon)

代表作品:《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Vernon,1966 )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关于产品生命周期不同阶段决定生产和出口该产品的国家转移理论,是一种动态经济理论。从产品要素密集度角度上讲,在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时期,其生产要素比例会发生规律性变化;从不同国家角度上讲,在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时期,其比较利益将从一个国家转向另一个国家(这是对赫—俄要素禀赋论的补充)。

作用机制:首先在创新国生产(新产品阶段:创新国生产),然后传递和扩散到其它发达国家(成熟阶段:创新国、模仿国生产),最后到发展中国家(标准化阶段:创新国进口、其它发达国家出口、发展中国家由进口转出口)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意义

A.将垄断优势、产品生命周期和区位因素结合起来解释国际直接投资的动机、时机和区位选择。

B.从动态角度分析对外直接投资,增添了时间因素,弥补了静态分析的局限。

C.为制造业跨国公司的成长提供了有力工具。把美国的宏观经济结构、企业的产品创新取

向以及公司海外生产的动机较好地联系了起来。

D.使国际投资理论既可以解释对外直接投资,也可用来解释新产品的国际贸易。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缺陷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缺陷

A.将跨国公司的产品开发、市场营销渠道和市场竞争手段这三项相互依存的决策程序分开,与跨国公司同时考虑这三项决策的实际不符。

B.由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以特定时期美国制造业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活动为背景展开研究的,所以这一理论对非制造业企业、对发展中国家、对非出口替代领域和高科技与研发领域的对外投资行为无法做出科学解释。

C.无法解释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现的,发达国家企业直接在发展中国家从事新产品研发的行为。

三、(市场)内部化理论(The Theory of Internalization)

代表人物:英国学者巴克利(P.J.Buckley)和卡森(M.Casson)及加拿大学者拉格曼(A. M. Rugman)

-代表作品:《跨国公司的未来》(Buckley & Casson,1976)

内部化理论的三个重要概念

(1)转移定价(transfer pricing)

是跨国公司内部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调拔中间产品时的定价。

(2)市场失灵(market failure)

指市场无法有效率地分配商品和劳务的情况。由于市场不完全,以致企业在让渡中间产品时难以保障其权益,也不能通过市场来合理配置其资源,以保证企业最大经济效益的情形。(3)交易成本(transaction cost)

企业为克服外部市场的交易障碍而付出的代价。

内部化理论:

导致对外直接投资的原因不仅仅在于最终产品市场的不完全性,更重要的在于中间产品(intermediate products)市场的不完全竞争。市场内部化就是把市场建立在公司内部的过程,以内部市场取代原来固定的外部市场,以最小化内部资源转移时的交易成本,消除市场的不利影响。

该理论不是强调企业特有的技术优势本身,而是强调企业通过内部组织体系和信息传递网络以较低成本在内部转移这种优势的能力。

市场内部化的决定因素

产业特定因素、区位特定因素、国家特定因素、公司特定因素

其中产业特定因素是最关键的决定因素!

市场内部化的动机——知识产品为例

知识产品具有特殊性质,知识产品的市场结构和知识产品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决定其市场内部化的动机最强。知识产品及其交易有如下特点:

(1)形成耗时长、费用大,有“自然垄断”性质。

(2)难以确定知识产品的价值,难以估价。

(3)具有公共产品属性,阻止他人使用代价巨大。

(4)有利于减少政府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