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式气流牵伸器工艺条件初探
- 格式:pdf
- 大小:391.50 KB
- 文档页数:2
90%的纺织人不了解的知识——空气变形加工技术空气变形又称吹捻变形,是指利用压缩空气喷射处理长丝,以获得蓬松性而使其具有类似短纤维特性的加工方法。
其产品为空气变形丝(ATY),ATY的外观与DTY完全不同。
DTY赋予丝条螺旋状的卷曲变形,具有较好的弹性,但其织物不能改变合成纤维特有的闪光、蜡感、透气性差、易起球等缺点;ATY表面具有稳定的丝圈及外伸的纤维头,织物具有较高的蓬松性及抗起球性,克服了弹力丝织物的缺点,外观酷似短纤纱,加工流程比短纤纱短,设备简单,经济效益明显。
空气变形技术是20世纪50年代初由美国杜邦公司首先研究成功,其产品为“Taslan”,故又称“塔斯纶”技术。
该技术在发明后的25年里进展缓慢,主要原因在于当时只能加工中粗线密度丝,不适合衣着用,而且喷嘴结构不理想,产品均匀度差,压缩空气消耗量太大,成本高。
随着喷嘴结构的不断改进,变形速度不断提高,成本日益降低。
空气变形技术可加工的原丝品种多、线密度范围大,拉伸、变形、混纤可同时进行,省去加捻工序,操作简单,且产品具有类似短纤纱的天然纤维外观,可灵活多变。
相对于DTY和网络丝,ATY 占的密度较小,2000年其产量只有假捻变形丝的1/13。
但其发展很快,全世界的空气变形锭子数1982年为1.6万锭,1988年为3.5万锭,1990年为7.0万锭,2000年为12.8万锭,2003年接近15.0万锭。
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空气变形机制造商只有3家,即德国EItex和Barmag公司以及美国Enterprjse公司。
目前,空气变形机制造商增多好几家,如日本AiKi公司和Murata公司、意大利Giudici公司和RPR公司、法国ICBT公司、德国Erdmann公司以及瑞士Heberlein公司等。
一、空气变形原理空气变形主要通过空气变形喷嘴来实现,如图13一14所示。
丝条经喷水后进入喷嘴,在喷嘴内受压缩空气气流喷射而被吹开、吹乱,随后在加速送丝管(文丘里管)中被加速。
名词解释握持力:罗拉钳口对须条的摩擦力。
牵伸力:牵伸区内前钳口握持的快速纤维从慢速纤维中抽引出来时所需克服摩擦阻力的总和称牵伸力。
控制力:以后罗拉速度运动的慢速纤维作用于牵伸区内某一根浮游纤维整个长度上的力称控制力。
引导力:以前罗拉速度运动的快速纤维作用于牵伸区内某一根浮游纤维整个长度上的力称为引导力。
摩擦力界:在牵伸区内,纤维与纤维之间,纤维与牵伸装部件之间的摩擦力所作用的空间称为摩擦力界。
管导:粗纱机采用锭翼加捻,依靠筒管与锭翼之间的转速差异而实现卷绕。
筒管的转速大于锭翼转速时称管导。
翼导:粗纱机采用锭翼加捻,依靠筒管与锭翼之间的转速差异而实现卷绕。
锭翼的转速大于筒管转速时称翼导。
捻回重分布现象:当张力和截面粗细改变时,捻回重新发生转移,称为捻回重分布现象。
粗纱伸长率:以同一时间内,筒管上卷绕的实测长度与前罗拉输出,计算长度之差对前罗拉输出的计算长度之比。
L1——前罗拉输出的计算长度。
L2——同一时间内筒管上卷绕的实际长度.胶辊滑溜率:胶辊与下罗拉表面速度产生的差异,用滑溜率ξ(%)表示: Vb ——罗拉线速,Vt ——胶辊线速粗纱张力:一般筒管的卷绕速度略大于前罗拉的输出速度,这样能保证粗纱有一定的张力,而使粗纱成形良好,这个张力称粗纱张力。
捻度:纱条相邻截面间相对回转一周称为一个捻回,单位长度纱条上的捻回数称为捻度。
当线密度(细度)用Tex 时,捻度单位为:捻回数/10cm 。
用Tt 表示。
假捻:当纱条两端被握持,中间加捻时,纱条的两端所加捻回相等而方向相反,当加捻的外力除去后,纱条上的捻回即相互抵消。
这种暂时存在的捻回称为假捻。
捻幅:单位长度纱线加捻时,截面上任意一点在该截面上相对转动的幅长。
简答题☆1、并合工序的任务答:并合:改善条子的长,中片段均匀度,使熟条的重量不匀率降到1%以下。
牵伸:提高纤维的伸直度和分离度。
混和:保证条子的混棉成分。
尤其是混纺纱线,通过并合的方法,使纤维充分混和,避免了染色的“色差”。
《非织造学》复习题/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绪论1、非织造工艺过程由哪些步骤组成?答:非织造工艺过程一般可分为以下四个过程:纤维准备、成网、加固、后整理。
2、试阐述非织造工艺的技术特点,并阐明非织造材料的特点。
答:技术特点:1)多学科交叉。
突破传统纺织原理,综合了纺织、化工、塑料、造纸以及现代物理学、化学等学科的知识。
2)过程简单,劳动生产率高。
3)产速度高,产量高。
4)应用纤维范围广。
5)艺变化多,产品用途广。
6)金规模大,技术要求高。
非织造材料的特点:1)传统纺织品、塑料、皮革和纸四大柔性材料之间的材料。
2)织造材料的外观、结构多样性3)非织造材料性能的多样性:感刚柔性;机械性能;材料密度;纤维粗细;过滤性能;吸收性能;透通性等。
3、试按我国国标给非织造材料给予定义。
答:国标定义:定向或随机排列的纤维通过摩擦、抱合或粘合或者这些方法的组合而相互结合制成的片状物、纤网或絮垫(不包括纸、机织物、簇绒织物,带有缝编纱线的缝编织物以及湿法缩绒的毡制品)。
所用纤维可以是天然纤维或化学纤维;可以是短纤维、长丝或当场形成的纤维状物。
4、试根据成网或加固方法,将非织造材料进行分类。
答:(1)按成网方法分:1)干法成网(包括机械成网和气流成网)、湿法成网聚合物挤压成网(2)按纤网加固方法分:机械加固,化学粘合,热粘合第二章非织造用纤维原料1、试述纤维在非织造材料中的作用。
答:1)纤维作为非织造材料的主体成分。
2)纤维作为非织造材料的缠结成分。
3)纤维作为非织造材料的粘合成分。
4)纤维既作非织造材料的主体,同时又作非织造材料的热熔粘合成分2、试述纤维性能对非织造材料性能的影响。
纤维特性对非织造材料性能的影响规律1)细度和长度:细度↓长度↑→非织造材料强度↑2)卷曲度: 纤维卷曲度影响抱合力、弹性、压缩回弹性。
3)纤维截面形状:过滤材料采用多叶截面,孔径↓,表面积↑,非织造材料强度↑。
4)表面光滑程度: 影响强度,影响加工工艺性能,如静电、针刺力等。
中国纱线网中国纱线网中国纱线网纺纱牵伸胶辊胶圈应用技术概要倪 士 敏全国棉纺织科技信息中心摘要: 阐述棉纺企业胶辊胶圈应用技术,包含牵伸原理和WRC系列胶辊WRA系列胶圈的牵伸工艺特性以及两者的合理配置,胶辊制作和胶辊胶圈的周期管理、质量管理、使用管理,机械波分析,纺纱环境和挡车擦作水平对纺纱性能的影响,胶辊胶圈有关机件的质量要求等。
关键词: 牵伸原理;WRC胶辊WRA胶圈牵伸工艺特性与牵伸工艺;胶辊胶圈的周期、质量、使用管理;纺纱环境1. 前 言纺纱牵伸技术是棉纺工程技术的关键技术之一。
牵伸技术由牵伸原理的应用和牵伸元件的工艺特性以及两者的合理配置共同组成。
牵伸原理主要是正确处理握持力大于牵伸力、引导力大于控制力这两对力的关系。
两对力的大小、稳定除了牵伸工艺与胶辊胶圈牵伸工艺特性合理配置外,涉及牵伸机构型式,牵伸加压的结构,加压的压力源,前、中、后胶辊在机台运转时的平行度,下罗拉,上、下罗拉轴承,上胶圈架及其弹簧,握紧胶辊脚爪弹簧,钳口隔距块,下销,下胶圈张力架部件,牵伸传动机构等,上述众多牵伸元件的质量与维护保养。
虽这众多因素都会影响两对力的大小与稳定,但在这众多因素中只有胶辊胶圈是唯一的接触纤维直接控制须条牵伸的纤维变速运动,胶辊与握持力、引导力有关,胶圈与牵伸力、控制力有关。
2.应用技术范畴胶辊胶圈应用技术范畴除了胶辊胶圈为主外又涉及各有关方面:(1) 牵伸原理;(2) WRC胶辊WRA胶圈的牵伸工艺特性;(3) 牵伸工艺与WRC胶辊WRA胶圈牵伸工艺特性的合理配置;(4) 胶辊制作的技术管理;(5) 胶辊胶圈的周期管理、质量管理、使用管理;(6) 胶辊胶圈缺陷形成的机械波分析;(7) 纺纱环境和挡车操作水平对胶辊胶圈纺纱性能的影响;(8) 胶辊胶圈有关机件的质量。
棉纺工程技术是庞大的、多级的、复杂的、细微的系统工程,在组织实施上述各项应用技术过程,应用以下各个方面扩大广度与深度有助于提高应用技术水准。
粘胶短纤维生产中产生超倍长纤维的因素及解决办法初探(唐山三友集团化纤有限公司 河北063305)[摘要] 讨论分析在粘胶短纤维生产中产生超倍长纤维的因素和一些解决方法。
[关键词] 切断机 超倍长 丝束 刀盘转速在粘胶纤维生产中,超倍长纤维是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
其对后序纺织加工有较大影响,会造成纱的结构不均匀,强度随之下降。
因此在纺织部粘胶短纤维标准中将其列为主要项目之一。
避免产生超倍长纤维一直是各粘胶短纤维生产厂努力解决的问题,我厂也不例外,切断岗自然成为控制该项指标的关键岗,在几年的工作中,我总结分析了一些产生超倍长纤维的因素,并提出且实施了一些相应的解决办法,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一、 工艺原理简介我厂使用的切断机为从奥地利LENZING 公司引进的水流式切断机,其基本结构如下图: 丝束切断水冲毛水物料出口切断刀底刀工艺原理如下:由牵伸机过来的丝束经三辊牵引机引入切断机,切断三辊将丝喂入入丝器,通过切断水将丝束绷直,刀盘高速旋转,带动切断刀旋转,切断刀与底刀剪切将丝束切断。
切丝后的切断刀在磨环上自磨刀。
切断机传动系统采用变频调速,调速简便,运行平稳,装刀数可选择2、3、6把刀,以适应不同品种、不同长度的需要。
二、产生超倍长纤维的因素通过几年的生产运行,我总结分析认为产生超倍长纤维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1、设备设备本身的性能和状况决定了生产质量,在切断机上,有以下的部件影响着切断效果:1.1切断刀片的质量:切断刀片直接决定着切丝质量,切断刀片要有良好耐磨性和耐腐性。
耐磨性决定了刀片的质量,只有优质的刀片才能确保切丝平稳。
1.2扭力弹簧:切断刀靠扭力弹簧的压力将刀片贴紧在磨环上,压力过大刀磨损快,压力过小刀片不能与底刀配合,出现夹丝现象,影响切断效果,容易产生超倍长纤维。
1.3底刀:底刀为定刀,在切丝中底刀起夹持作用,在切断过程中,底刀与切断刀剪切部分要有一定的刃度,要求底刀研磨后的平面保持一定宽度以保证不出现超长。
气流纺工艺流程
《气流纺工艺流程》
气流纺是一种先进的纺纱工艺,其主要原理是利用气流将纤维在旋转的钢丝环内进行纺纱。
这种工艺具有生产效率高、纺纱质量好、机械损耗小等优点,因此在纺织工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气流纺工艺流程主要包括原料处理、预纺、整理、捻合四个步骤。
首先是原料处理,纤维在进入气流纺纱机之前需要进行预处理,以确保纤维的质量。
这包括对纤维的清洗、卷曲解开、拉直等步骤,以确保纤维的质量和纺织后的产品质量。
接着是预纺,气流纺机通过气流将纤维吸入到空气管道中,并在旋转的钢丝环内进行捻合,形成纱线。
在这个过程中,气流要精确控制,以确保纤维的顺畅进入钢丝环中,再通过捻合形成纱线。
然后是整理,纺好的纱线需要进行整理,以确保纱线的密实度和光泽度。
整理包括对纱线的拉伸、扭转、剪切等处理,最终使得纱线变得更加紧密、平整、光泽。
最后是捻合,纺好的纱线需要进行捻合,将多股纱线合并成强度更大的精纺纱线。
这个过程中,需要控制捻度、捻向等参数,以确保最终的纱线质量。
通过以上的工艺流程,气流纺可以生产出质量优良的纱线,广泛应用于纺织工业中。
这种工艺的优点在于生产效率高,纱线质量好,且对原料的要求低,适合于各种纤维的生产。
随着纺织工业的发展,气流纺工艺将会有更广阔的前景。
展会与论坛1-r技术纺织品C NITA
管式气流牵伸器工艺条件初探
丛奎春
(大连欧科膜技术工程有限公司,辽宁大连116035)
摘要:管式气流牵伸器是聚酯纺粘布工程的核心设备。选择合适的牵伸器,不仅能提高产品质量,还能降低生
产成本。本文通过改变单丝纤度、牵伸管的长度、舌管及中心管之间配合直径进行实验,确定气流牵伸器
的设计必须要结合纺制的产品品种、结构进行优化设计。
关键词:聚酯纺粘布;牵伸器;喷口缝隙
中图分类号:TS173_3+3 文献标识码:A
聚酯纺粘布的技术核心除了纺丝技术、成网技术外,最
重要的还在于牵伸工艺。牵伸器性能的优劣将直接关系到
纺粘生产线的生产能力、能量消耗、产品质量、产品的市场
竞争力等。但由于影响气流牵伸的因素比较多,气流牵伸器
无论从设计到加工、组装都有待于完善提高,同时更要结合 产品进行针对性的设计、实验,才能投入最后的实施阶段。 1实验设备 空压机、f45螺杆挤压机、2.4cc/rev计量泵、l151DP型 差压变送器、LWQ一25涡轮气体流量计、LUGB-2302涡流 上封头 舌管喷口缝隙 下封头 引丝口 流量传感器、压力表0 ̄1.0MPa、显微镜。 2实验 图1为牵伸器简图,当一定压力的压缩空气通过进气FI 进入到牵伸器内腔,气流经过导流板,在喷口缝隙处形成高
速喷射气流。该气流与引丝口进来的低压气流在中心管内混
合成为强烈湍流气团,形成牵伸作用力,作用在由引丝口进
来的丝束上,致使丝束在中心管和牵伸管内被拉伸变形,纤
维直径变细,达到牵伸目的。
导流板
t
进气口
图1牵伸器简图
出丝口
wvw cn_t al。rg cn 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J 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