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小学作文启蒙指导

浅谈小学作文启蒙指导

浅谈小学作文启蒙指导

浅谈小学作文启蒙指导

发表时间:2018-08-17T14:12:03.633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27期作者:董长玉[导读] 《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语文水平怎样,作文是一个衡量的重要尺度。”可见作文在语文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吉林省洮南市万宝乡中心小学137114 《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语文水平怎样,作文是一个衡量的重要尺度。”可见作文在语文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要从弄清作文“写什么”和“怎么写”的关系入手,回到生活中去,积极做好基础工作,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注重语言积累,学会反思,最后使每一个学生都愿意写作、善于写作,老师乐于教作文、乐于改作文,让作文真正成

为陶冶情操、提升个人素养的主阵地。

一、解决好“写什么”和“怎么写”的问题 “写什么”是解决写作兴趣问题,有东西可写才能乐写;“怎么写”是解决写好的问题。传统的作文教学中,过分强调“怎么写”的问题。作文特别害怕形式的约束,三年级学生刚刚学习写作文,如果一味强调形式,告诉学生应该怎样写、不应该怎样写、怎样好、怎样不好……这样做无异于首先给学生带上一个枷锁,然后还要学生展开想象,结果可想而知。我在教学过程中不强调学生“怎么写”,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样写就怎样写,只要把自己要说的话表达清楚就可以,不强调文章结构的完整性,不过分强调句逗,这样使学生在作文时没有条条框框的约束,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写作潜能,不扼杀学生的写作兴趣,提倡自由表达,让学生感到写作是一件愉悦的事,从而爱上写作。

二、联系生活,写生活作文

陶行知先生说:“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它离不开生活。作文要说真话,说实在话,说自己的话。”作文是现实生活的反映,生活是作文的源泉,我们教师要激发学生对现实生活的热爱,教学生学会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引导学生写熟悉的人、事、景、物,做到说真话、吐真情,少说空话、假话。作文和生活是紧密联系的,作文要靠生活积累,生活是作文的源泉,作文是现实生活的反映。语文教学和作文教学过程中,我注意打破封闭式的课堂教学为开放的活动教学,有目的、有计划、有要求地引导学生到野外活动,在家中参加一些有意义的家庭和社会活动,在学校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学生对周围事物的认识,让学生把所见、所闻、所感不拘字数地写出来。这样就能培养学生作文的兴趣。

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练好写作基本功

李吉林老师提倡习作情境教学,强调培养观察能力,注重“观察情境,提供源泉”。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第一步。如果学生对身边的事物缺乏直观感性的认识就让他们去描写、去评论,无疑是很难的。对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观察,只有亲身去接触事物,仔细地观察事物,才能获得真实、深刻、细致的第一手资料,写作时才能有话可写,写出的文章才真实生动。因此,作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引导学生有重点地观察,培养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周围有各种各样的人、物、事情,观察对象数不胜数,要通过对生活中的事物进行观察,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他们懂得观察的重要性,逐步养成细致观察的好习惯。学生学会了观察,学会了表达,写起作文就不会觉得难了。

四、结合阅读教学,以阅读引导写作

以读导写,是作文启蒙教学的一条成功经验。丁有宽老师用了近三十年的时间进行了“读写结合”研究,形成了独有的读写结合、导练结合新体系和“读写结合教学法”,给了我们借鉴。阅读与写作是相通的,读与写结合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之一。阅读能解决小学生习作“无米之炊”和“有米难炊”的难题。因此,我在各种各样的阅读课文教学中多角度、多元化地进行解读,重在感悟,在感悟、内化文本的基础上进行求新、求异的说话、写话、习作系列训练。这样,每一篇课文乃至每一处好段、每一个佳句都是我引导学生习作训练的范例、素材和着力点,为习作提供了有效的借鉴对象和创造依据,使语言的学习与运用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

五、激发学生的想象思维

丰富的想象力是写好作文的不竭源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经常为学生创设激发想象的情境,引发他们的想象思维,培养他们的想象创造能力。《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作文要“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不少学生觉得“作文苦”“作文难”,甚至流传着这样一首童谣:“作文,作文,一作头疼,绞尽脑汁,还是不行……”学生的写作兴趣不高,写出来的文章空洞无物、千篇一律,原因是孩子缺乏丰富的想象力。丰富的想象力来源于生活,丰富、深厚的生活积累是想象丰富的物质基础。教会学生观察生活、体味生活、感悟生活,课堂上尽量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激发想象思维,这样才能写出有感情的作文。

六、学会写前交流、写后反思

学会在写作前交流,将自己所想说出来,和同学们分享,接受同学们的评价和建议,是丰富个人想法的有效途径,要学会好东西和别人分享,学会吸收别人的长处,学会用别人的语言发展自己的语言。写作之后,要及时对学生的作文开展形式多样的学生自评、互评、师生评讲等办法,多表扬多鼓励,调动其作文的兴趣和写作积极性。要让学生学会接受点评,接受别人的批评,及时发现不足,改正缺点,更快地进步。在作文展示中让孩子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孩子会更加喜欢写作文。

学生写不好作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只要深入研究,因人而异,展开针对性教学,作文就会从一件难事变成一件乐事;如果我们教师尽可能多地给他们展示习作的机会,让成功的感觉融入孩子的血液,让温情的阳光照亮孩子的心间,小学生写起作文来一定会从“山穷水尽”走向“柳暗花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