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合理配置人力资源

如何合理配置人力资源

如何合理配置人力资源
如何合理配置人力资源

毕业论文

试论企业如何合理配置

人力资源

学生姓名蒋巧云

考籍号 911709102105

专业工商管理

助学点

湖南商学院

二零一零年八月十七日

目录

摘要(关键词) (1)

前言 (1)

一、企业人力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 (1)

(一)大材小用 (2)

(二)企业人力资源短缺与人力资源浪费并存 (2)

(三)不良的人力资源配置导致企业内耗严重 (2)

(四)计划配置滞后或滥用主观配置 (3)

(五)个人与岗位不匹配 (3)

二、如何有效配置企业人力资源 (3)

(一)人力资源配置原则 (3)

(二)人力资源配置模型 (4)

结语 (7)

参考文献 (7)

内容摘要

人力资源配置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环节。本文从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源配置的概念入手,讨论了人力资源配置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并提出要有效配置企业人力资源,就需要针对这些问题明确基本原则、建立通用模型,通过体制来解决。

关键词

人力资源配置;能级对应;大材小用;能级对应;动态调节

前言:人力资源是企业各项资源中最宝贵、最重要的资源,是物质资源的主宰,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企业中其它资源的组合、运用都需要靠人力资源来推动。但是,一个企业仅有人力资源的简单组合是不够的,必须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配置,才能很好地发挥其能力,形成良好的工作团队,从而给企业带来更高的效率,为企业带来更高的回报。否则,第一资源将会给企业带来内耗,使投入产出比降低。

人力资源配置既是人力资源管理的起点,又是人力资源管理的终点,其最终要达到两个目的:个人与岗位的匹配和个人与组织发展的匹配,提升组织的整体效能。人力资源配置效益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其它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整体配置效益,它是决定企业能否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

企业在人力资源配置方面一般面临哪些问题,如何有效配置呢?

一、企业人力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

人力资源配置如此重要,但在国内很多企业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的现象。

(一)、大材小用。“大材小用”的人力资源配置问题在许多企业都存在,它们不顾自身的实际情况,盲目追求高学历人才,但把高素质的人才招进来后,又将其放于低价值岗位上,从而造成企业成本的上升和人力资源的浪费。

(二)、企业人力资源短缺与人力资源浪费并存。我国的市场经济尚不完善,企业生存环境差,效益低下,企业发展所需人才引不进,现有人才留不住,企业发展所需的人力资源相当短缺。另外,某些领导者素质不高,在人才配置上不是考虑充分发挥企业人才的聪明才智,而是想方设法去卡住人才,使得人才学非所用或者用非所长,甚至被闲置,造成了企业现有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

(三)、不良的人力资源配置导致企业内耗严重。我国的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组织结构不合理,管理水平不高,有些领导班子成员之间不团结,工作上不是互相支持,而是互相拆台;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工作相互脱节或相互扯皮。尤其是实行家族化管理的企业,人力资源配置是用亲人而不是用能人,因人设岗而不是因事设岗,急功近利而缺少长期规划,削弱了企业内部凝聚力,人力资源利用效率低下。

(四)、计划配置滞后或滥用主观配置。计划配置跟不上企业的发展变化,导致人力资源布局结构性过剩与结构性短缺并存。而在有的企业,由于缺乏管理手段和管理机制,人力资源的配置完全由领导说了算。在计划配置与主观配置的情况下,岗位的硬性搭配与许多部门的职位空缺并存,往往使得应该配置人员的岗位和部门得不到所需人才,而已经达到人员饱和的岗位

和部门却又不得不接受某些上头的指派的人才。

(五)、个人与岗位不匹配。由于缺少科学的工作分析和人才测评手段,使得工作职责、任务及岗位对人员的要求不清楚,同时,对应聘者不能从其知识、技能、能力、个性等方面进行全面整体的把握,使得在招聘阶段就很难达到个人与岗位的匹配。而把人才招进来后,又对其实行静态的管理,忽视对现有人才的培训与开发,使个人与岗位的不匹配问题持续存在。

二、如何有效配置企业人力资源

我国企业在人力资源配置上存在的问题,是在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如企业缺乏系统、科学的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分析与人才测评手段等。要有效配置企业人力资源,就需要针对这些问题明确基本原则、建立通用模型,通过体制来解决。

(一)、人力资源配置原则

1、能级对应原则。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应使人力资源的整体功能强化,使人的能力与岗位要求相对应。企业岗位有层次和种类之分,它们占据着不同的位置,处于不同的能级水平。每个人也都具有不同水平的能力,在纵向上处于不同的能级位置。人员的配置,应做到能级对应,就是说每一个人所具有的能级水平与所处的层次和岗位的能级要求相对应。

2、优势定位原则。人的发展受先天素质的影响,更受后天实践的制约。后天形成的能力不仅与本人的努力程度有关,也与工作环境有关,因此人的能力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其个性也是多样化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有其总体的能级水准,同时也有自己的专业特长及工作爱好。优势定位内容有两个方面:一是指人自身应根据自己的优势和岗位的要求,选择最有

利于发挥自己优势的岗位;二是指管理者也应据此将人安置到最有利于发挥其优势的岗位上。

3、动态调节原则。动态原则是指当人员或岗位要求发生变化的时候,要适时地对人员配备进行调整,以保证始终使合适的人工作在合适的岗位上。岗位或岗位要求是在不断变化的,人也是在不断变化的,人对岗位的适应也有一个实践与认识的过程,由于种种原因,使得能级不对应,用非所长等情形时常发生。因此,如果搞一次定位,一职定终身,既会影响工作又不利于人的成长。能级对应,优势定位只有在不断调整的动态过程中才能实现。

4、内外兼顾原则。一般来说,企业在使用人才,特别是高级人才时,总觉得人才不够,抱怨本单位人才不足。其实,每个单位都有自己的人才,问题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因此,关键是要在企业内部建立起人才资源的开发机制和使用人才的激励机制。这两个机制都很重要,如果只有人才开发机制,而没有激励机制,那么本企业的人才就有可能外流。在内部挖掘潜力的同时,外部引进人才也同样重要,外部引进人员往往能带来新思路、新风气甚至带来一定冲击,甚至形成“鲶鱼效应”。

(二)、人力资源配置模型

据归纳,企业主要有以下五种人力资源配置形式:

1、人岗关系型。这种配置类型主要是通过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来保证企业内各部门各岗位的人力资源质量。它是根据员工与岗位的对应关系进行配置的一种形式。就企业内部来说,目前这种类型中的员工配置方式大体有如下几种:招聘、轮换、试用、竞争上岗、末位淘汰、双向选择。

2、移动配置型。这是一种从员工相对岗位移动进行配置的类型。它通

过人员相对上下左右岗位的移动来保证企业内的每个岗位人力资源的质量。这种配置的具体表现形式大致有三种:晋升、降职和调动。

3、流动配置型。这是一种从员工相对企业岗位的流动进行配置的类型。它通过人员相对企业的内外流动来保证企业内每个部门与岗位人力资源的质量。这种配置的具体形式有三种:安置、调整和辞退。

4、个人-岗位动态匹配模型

结合以上人力资源配置的三种形式,合理地进行企业内部人力资源配置,应以个人-岗位关系为基础,对企业人力资源进行动态的优化与配置,形成“个人-岗位动态匹配模型”:

这个个人-岗位动态匹配模型主要包括以下一些主要步骤与成分:

(1)人力资源规划。企业目标需要配置合格的人力资源来实现,人力资源的配置需要有科学的人力资源规划。人力资源规划是企业人力配置的宏观指导性工作,是一个对企业人员流动进行动态预测和选择应对策略的过程。人力资源规划将预测企业的人力资源需求和可能的供给,确保企业在需要的时间和岗位上获得所需的人员,在实现企业发展战略的同时,保证员工个人的利益。

(2)工作分析。企业仅有人力资源规划是不够的,还需要对这企业所设的岗位进行工作分析,形成规范的职务说明书。职务说明书通常由职位工作任务、职责及任职资格条件等组成。

(3)人才测评。进行工作分析后,基本可以确定岗位对人员在知识、技能、个性等方面的要求。在人才选拔时,配合适当的人才测评的指标,并选用相应的测量工具,对求职者所进行的科学的人才测评可让容易地了解他

(她)是否能胜任该职位,从而为人才合理配置提供最直接的依据。由于企业人力资源配置很多是在企业内部完成的,因此,通过人才测评与绩效考评等手段,对企业人力资源进行普查,在此基础上建立企业的人才库,将非常有利于企业进行人力资源配置。

(4)合理配置。进行了工作分析与人才测评后,就要对从企业内部或外部招聘来的人员进行合理配置,将合适的人安置在合适的岗位上,达到个人与岗位匹配。实际上,个人与岗位匹配包含着两层意思。一是岗位要求与个人素质要匹配;二是工作的报酬与个人的动力要匹配。

(5)动态优化与配置。通过内、外部招聘手段引进人才进行合理有效配置的同时,还必须通过调配、晋升、降职、轮换、解雇等手段对人力资源进行动态的优化与配置,因为随着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岗位的任职资格势必会有新的要求,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该岗位上工作的人,也可能变得不再适合这个工作岗位的要求或其能力已远远超出该岗位的要求。因此,有必要重新进行工作分析与人才测评,对岗位责任、岗位要求及现有人员的知识、技能、能力等进行重新的定位。因此,企业应跟踪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及时更新工作分析文件,各级管理者对岗位与下属应有全面、正确的了解,这样才有可能使企业整体的人力资源达到优化配置。

5、个人与组织发展的匹配

个人与组织发展相匹配,有两层含意,一是指个人的价值观与组织所奉行的价值观相一致,而不是偏差过大甚至相悖;二是个人与同事要易于形成强有力的工作团队,而不是一群个人与岗位相匹配的人简单地共同工作。研究表明,不同个性的人或相同个性的人共同工作,工作成效是不同的,所以,

需要进行合理的人才搭配。

结语:人力资源配置是否合理,无论是对企业的短期绩效还是长远发展都有重大影响,因此,应予以足够的重视。企业在完成人才招聘后,还应遵循人力资源配置的有关理论与方法,使人才达到与岗位匹配及组织匹配,尽量做到事适其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人事相配,这样才能减少内耗,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促进企业持续、稳定、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晓光.管理学原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

[2] 刘仲康.企业管理咨询.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年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