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饮食习惯现代生活方式与癌症的关系

饮食习惯现代生活方式与癌症的关系

饮食习惯现代生活方式与癌症的关系
饮食习惯现代生活方式与癌症的关系

饮食习惯现代生活方式与癌症的关系

文件编码(TTU-UITID-GGBKT-POIU-WUUI-0089)

茶与癌症的故事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喝茶也慢慢成为人们的一种习惯。茶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已有至少3000年的文化和历史。着名中医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茶苦而寒,阴之阳,沉也降也,最能降火,火为百病,火降则上清。而茶文化在我国古代的盛行,也说明茶在古人心中的地位。多数专家表示,饮茶还可以防癌、防、防心脏病。但是,最近有研究证明,多喝绿茶有致癌的危险!接下我们对喝茶与癌症的关系进行探讨。

一:饮茶可

茶的分类有很多,大体依据工艺和茶叶品质分为红茶、绿茶、乌龙茶、白茶、花茶、黑茶和再加工茶。茶叶中的营养物质非常多,但是鉴于每天的用量非常小,而很多营养物质溶于水的比例又非常有限,所以对于人类健康的贡献不大。在保健功能方面,主要还是其中的非营养物质发生作用,主要包括多酚类、色素、茶氨酸、生物碱以及芳香物质等等,作用最大的是多酚类物质。

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主要包括儿茶素、黄酮及黄酮苷类,花青素等,这些物质统称为植物化学物质,也叫植化素,是一大类具有抗氧化、抗衰老、预防肿瘤的物质。

据动物医学和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证明,茶具有防癌和抗癌作用,意大利的一项科学研究证明,茶对于人类口腔癌和咽癌更是具有预防效果。在这些对于癌症的预防作用中,绿茶的起效尤为明显。据我国研究证

明,常喝绿茶,食管癌的发病率可减少50%,胰腺癌和直肠癌的发病风险降低40%,胃癌、癌发病风险降低20-30%,结肠癌减少20%。不仅如此,还有研究报道,饮用各种茶都能降低吸烟所导致的氧化损伤和DNA损伤。看来茶在人类癌症的预防中,功不可没。

二:喝茶抗癌喝过量、不会喝可致癌

日常生活中不少人喜欢喝绿茶,这是一个不错的习惯,通过这种方式摄入的适量儿茶酸有益于人体。于是一些人就只服用儿茶酸,希望预防癌症。但日本三重大学医学系川西正估教授通过实验证明,如果人们摄取儿茶酸的浓度是绿茶所含儿茶酸的40倍,就会对DNA造成伤害,而DNA损伤与细胞癌变密切相关。喝绿茶能够防癌,原因在于它富含一种名叫儿茶酸的多酚。但是好东西也不能多吃,日本研究人员发现,过量摄入儿茶酸会对人体的DNA造成伤害,进而诱发癌症,这正是“过犹不及”的道理。

此外,很多人喜欢喝刚刚用开水冲泡的茶,觉得这样的茶水味道是最好的。也有人已经习惯了喝热茶,似乎口腔已经习惯了这个温度。但是你知道吗?口腔可以耐受的最高温度是将近70度,而试管可以耐受的问题却只有40度左右,也就是说,我们喝的时候觉得温度尚可的茶,对于食道粘膜有可能是一种伤害。食道粘膜在不断的破坏-修复-破坏-修复的过程中,极有可能发生异常增生,导致癌前病变,最终结果就是会发展成为食道癌。所以,喝茶不要贪热。

综上,茶文化是一门很深的学问,我们不仅要知道喝茶防癌,更要学会科学合理的饮茶,让有益的食物能更好的为了身体健康发挥最大的作用。

晚餐,你注意了吗?

现在很多人都把饮食的重心放在了晚餐了,那么你知道吃晚餐时要注意哪些禁忌么?

中国人的晚餐五花八门,的都有,有些人大鱼大肉,有些人又食不果腹,而且吃晚餐的习惯也是各有千秋,一起看看如何吃晚餐。

吃晚餐时必须要警惕的四大禁忌

1、加工肉太多,增加风险

烤肉是很多“肉食动物”们晚餐桌上的主角。晚餐食用过多烧烤、熏酱的肉类,如红肠、烤肉等,不仅营养欠佳,还会影响消化。在烧烤食物的过程中,会发生“美拉德反应”,气味虽香,但影响了蛋白质的消化吸收。此外,晚餐肉食当道、蔬菜不足,运动量又减少,易引发肥胖,甚至增加、结直肠癌等恶性肿瘤的风险。

因此,晚餐聚会应尽量远离烤肉,高血压、患者和消化吸收功能减退的更应注意。尽量用焖、煮、炖等少油少盐的方法。

2、不吃晚餐,胃喊饿,受累

在减肥圈子里“过午不食法”甚为流行,这样的饮食习惯减的不是肥,是你的。胃内食物的排空时间大概在4~6小时之间,排空之后,胃会继续分泌胃酸,如果没有食物中和,胃酸会长期侵蚀胃黏膜。多数减肥晚餐不吃主食之后,并没有增加动物性食品和豆制品,或者仅仅是增加了一点蔬菜、、黄瓜之类低碳水化合物食品,蛋白质摄入量严重下降,同时还导致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缺乏。此外,加班人群由于消耗能量大,不吃晚饭会使神经一直保持兴奋,得不到正常休息,影响第二天工作和学习效率。

3、喝酒过量伤神经,损肝胃

高兴也好,痛苦也罢,邀上三五好友“豪饮”是很多人的选择。专家表示,酒精会使人体的神经系统从兴奋到高度抑制,严重时还会破坏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啤酒虽然浓度较白酒低,进入胃后,可使胃壁减少分泌前列腺素E,造成胃黏膜充血和水肿,出现食欲减退、上腹胀满。白酒啤酒一起喝更可怕,会加速白酒中的酒精在全身渗透,伤害肝、胃、肠、肾等器官,有人晚餐后大醉不醒,极易在睡梦中出现意外。

因此,最好不要饮酒,尤其是睡前4到6小时内。如果酒局无法拒绝,喝酒前最好先来杯温牛奶保护胃黏膜。需要注意的是,白酒和啤酒千万别选冰镇的,喝醉了可以喝点绿茶解酒。适量的红酒要比白酒、啤酒好得多。

4、老吃剩菜当心亚硝酸盐

亚硝酸盐会在胃里与胺类结合成亚硝胺,为一级致癌物。有些犯懒和爱节俭的人会吃点中午的剩菜打发自己。曾有国内学者实验,将中午剩菜放入冰箱,6小时后(即晚饭时间)拿出加热,发现亚硝酸盐含量都有所增加,炒青菜增加16%,红烧肉增加70%,超过了国家《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标准》。而18小时后(即次日早饭时间),所有菜品亚硝酸盐含量均超过国家标准。所以,做饭最好一次吃完,如果剩菜了,凉透后应立即放入冰箱。存放时间不宜过长,以不隔餐为宜,最好能在5个小时内吃掉。鱼虾蟹贝等蛋白质高的最好一顿搞定,否则剩了再吃对胰腺不好。肉类一定要将其热透,最好加热10分钟以上,或微波加热1分钟以上。不要吃热水或菜汤泡的剩饭,以免加热不彻底。

健康晚餐的饮食原则

1、简单、定量为主

相比早餐和午餐,晚餐更应该吃得简单些,一般要求晚餐所供给的能量不超过全日膳食总能量的30%即可。在无法避免无限制地吃菜肴的同时保证主食的进食量,主食应“定量”,健康成人每天至少在300克以上,晚餐可以适当减少。另一方面在主食的选择上应该尽量偏向利于消化和营养保持良好的粗粮类。

2、素食晚餐更健康

晚餐一定要偏素,以富含维生素和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为主,尤其应多摄入一些新鲜蔬菜,尽量减少过多的蛋白质、脂肪类食物的摄入。晚餐必须得到很好的重视,但不要求量大,更不应该大鱼大肉。晚餐时应有两

种以上的蔬菜,既增加维生素又可以提供纤维。此外,面食可适量减少,适当吃些粗粮,可以少量吃一些鱼类。如果能在吃完晚饭的40分钟后外出散散步,将会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十分有利。

3、清淡、低脂、易消化

晚餐宜清淡,注意选择脂肪少、易消化的食物,且注意不应吃得过饱。晚餐营养过剩,消耗不掉的脂肪就会在体内堆积,造成肥胖,影响健康。晚餐时间过晚、过长、吃得过饱对睡眠不利,它容易致人体消化不良和失眠。

现代生活方式与癌症的关系-熬夜与癌症

熬夜对于都市人可能已经是习以为常的事情了,加上现在都市夜生活的丰富多彩,更是给很多熬夜的人以充分的理由,还有就是一些从事特殊职业的人,因为工作的原因,是必须熬夜的,比如出租车司机、医务人员、保安、工厂三班倒的工人,这些人群是一定要熬夜的,而且这种熬夜可能会成为一种常态,甚至可能是自己说了不算的,前面的娱乐是主动熬夜,而后面这叫被动熬夜,无论哪一种熬夜,对都有非常大的伤害,熬夜不仅可以导致很多,还容易导致。

这种说法具有非常大的权威性,因为是来自国际机构,曾经在国际癌症研究机构一份相关研究的报告归纳道:夜班会扰乱人体昼夜节律,抑制褪黑激素的分泌,而褪黑激素是一种具有重要抗癌作用的激素。报告的结论是:熬夜会扰乱昼夜节律,这种轮班工作,可能对人体具有致癌作

用。而且该报告将这种工作模式列为与含铅化学物、合成代谢类固醇、杂酚油、柴油机尾气和日光灯等具有同等致癌风险。

此外,“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长期以来人类适应环境的结果。熬夜会损害身体健康。因为,人体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生长激素都是在夜间睡眠时才分泌的。前者在黎明前分泌,具有促进人体糖类代谢、保障肌肉发育的功能;后者在入睡后方才产生,既促进青少年的生长发育,也能延缓中老年人衰老。故一天中睡眠最佳时间是晚上10时到凌晨6时。

报道说,哈佛大学研究人员指出,经常上夜班会使患病率提高50%。上夜班越多,患病风险也越高。其中,长时间接受人造灯光的照射是导致疾病的原因之一。长期熬夜会降低机体的免疫功能,易使人遭受癌症之害,因为癌细胞是正常细胞裂变过程中发生突变而形成的,夜间又是细胞分裂最旺盛时期,睡眠不好,人体很难控制细胞发生变异而成为癌细胞。同时熬夜使人的生理处于应激状态,一昼夜体内各种激素的分泌量会比正常早睡早起的人平均高出50%,过多地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使血管收缩比早睡早起的人高出50%,容易导致血压升高。熬夜者往往久坐少动,导致血液流动缓慢,血管内垃圾增加,黏稠度增加。

此外还有研究表明,每周熬夜2~3天的女性也同样易患乳腺癌。专家建议,睡觉时关闭所有灯光,因为睡在全黑的房间中有利于制造神经传递物质——血清素,这对制造褪黑激素至关重要;尽量保持9小时睡眠;早上起床后到户外走走。科学家指出,在夜间工作还容易导致心脏病、疲劳、情绪低落以及其他癌症。就死亡率来看,长时期上夜班对人体造成的损害相当于每天抽20根香烟。

久坐是一种“新癌症”

世界卫生组织行为危险因素研究表明,久坐方式是导致死亡和残疾的十大原因之一,可增加几乎所有疾病的死亡率,增加患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Ⅱ型糖尿病、肥胖、结肠癌、子宫内膜癌、乳腺癌、脂肪代谢紊乱、骨质疏松症、抑郁和焦虑等疾病的危险性。据统计,全球每年有接近200万人的死亡与久坐生活方式有关。自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大量的关于身体活动和癌症危险性方面的文章被发表。这些证据表明,进行有规律的、持续的身体活动能预防某些部位的癌症,比如运动可以减少结肠癌和雌激素相关性癌症(乳腺癌和子宫内膜癌)的发病都是已经被证实了的。可以确定,远离久坐生活方式对于降低癌症的发生是确实有效的。

为什么久坐会增加癌症风险呢?这是因为,人体中的数量随着活动量的增加而增加,久坐不动使人体缺少足够的免疫细胞。而久坐的人最可能增加的患癌风险主要集中在3个身体部位,分别是、子宫内膜和肺部。

另外,久坐的人腰围更粗,、和的水平都会升高。你动得越少,体内的血糖就会消耗得越少。研究表明,每天坐两个小时,患糖尿病的机率就会上升7%。由于分解血脂的酶也处于非活动状态,患心脏病的风险也会上升。此外,由于血流量减少,进入你的大脑里的提升情绪的荷尔蒙减少,你也更容易患抑郁症。德国雷根斯堡大学达妮埃拉·施密德教授和迈·利茨曼博士是该研究的作者,他们表示,久坐不动会挤占低强度运动的时间,能量消耗减少,导致体重增加、出现,这些会导致患癌

风险升高。此外,和与长时间坐着看电视有关,这可能是因为看电视时,人们更爱吃、喝含糖饮料。

此外,久坐使肠道,大便在中停留时间延长,致癌因子与结肠黏膜接触时间也相对延长,从而易患结癌等及多种妇科癌症。另人体的免疫细胞也是随着活动量的增加而增加的,久坐会妨碍免疫细胞的生成。

最后,久坐少动还是的危险因素。颈部是血液通往大脑的通道,颈部肌肉受血液濡养。长时间久坐不动,尤其是低头伏案工作,往往导致气血淤滞、气血不畅;颈部肌群痉挛,骨骼不能被濡养,从而加速颈椎病的发生。

那么长期久坐的人群要如何减轻久坐带来的危害呢:

1、定时走动,懂得运动

要避免连续长时间保持坐姿,多站起来活动一下,工作时可以在电脑上设置一个定时器,每小时提醒自己站起来走几步;找不出空闲的时间去专门运动,那么就可以在日常必要事务中找运动,比如下班后可以多做家务让自己动起来,做家务是一项很好的锻炼,有利于全身血流循环和生殖系统疾病的预防,为了避免做家务时的无聊感,可以放最喜爱的音乐或者唱歌来增添趣味!

2、敲打双腿

长期久坐会导致腿部血液流通不畅,敲打双腿,可以加速下肢的血液循环,有益身体健康。

3、小粒径负离子

小粒径负离子是生态级的负氧离子,长期吸收小粒径负离子能提高机体免疫力,且小粒径负离子能有效预防和抑制癌细胞再生与扩散;久坐的人可以通过增加居室或办公室内小粒径负氧离子含量。

赠送常用精致线性可编辑小图标

2020智慧树,知到《健康生活预防癌症》章节测试题完整答案

2020智慧树,知到《健康生活预防癌症》 章节测试题完整答案 智慧树知到《健康生活预防癌症》章节测试答案 第1章单元测试 1、很多人吸烟饮酒,身体也很健康,说明吸烟饮酒也不一定会影响健康 答案:错误 2、人体在受到外界致病因素的作用下,首先通过适应缓解作用压力,只有不能适应时,才会引起损伤。 答案:正确 3、瘤的广泛性是指各种人种各种年龄都可发生肿瘤 答案:正确 4、是否影响人身体健康,取决于以下因素: 答案:影响因素的性质、人的适应能力 5、以下不良生活方式与肿瘤发生密切相关 答案:肥胖、缺乏锻炼、经常暴晒、肝炎病毒感染 第2章单元测试 1、癌症是世界上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下列关于癌症的叙述错误的是 ( ) 答案:癌症就是绝症、从癌细胞发展到癌症需要很长的时间 2、癌症转移的途径有哪些?( ) 答案:血道转移、淋巴道转移、种植性转移

3、下列哪些是癌症的症状? 答案:异常肿块、疼痛 4、下列哪些是癌症的易患人群? 答案:家族有癌症患者的人群、中老年人群、职业易感人群、有癌前病变的患者 5、肿瘤发生率最高的是 ( ) 答案:增生最活跃的组织 6、致癌因素最容易作用于细胞周期的( ) 答案:S期、M期 7、增生是癌症发生的最重要的基础。( ) 答案:正确 8、只要一个细胞癌变,就是癌症。( ) 答案:错误 9、致癌剂作用于人体细胞主要是导致正常细胞快速生长 答案:错误 10、同样的生活环境下,有人患癌症最可能的原因 ( ) 答案:受到二次突变打击 11、基因突变是指 答案:基因的化学结构改变 12、细胞突变可发生在哪? 答案:生殖细胞、体细胞 13、肿瘤就是一种基因病。

-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

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 26. 勤洗手、常洗澡,不共用毛巾和洗漱用具。 用正确的方法洗手能有效地防止感染及传播疾病。每个人都应养成勤洗手的习惯,特别是制备食物前要洗手、饭前便后要洗手、外出回家后先洗手。用清洁的流动水和肥皂洗手。 勤洗头、理发,勤洗澡、换衣,能及时清除毛发中、皮肤表面、毛孔中的皮脂、皮屑等新陈代谢产物以及灰尘、细菌;同时还能起到维护皮肤调节体温等功能,防止皮肤发炎、长癣。 洗头、洗澡和擦手的毛巾,必须干净,并且做到一人一盆一巾,不与他人共用毛巾和洗漱用具,防止沙眼、急性流行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等接触性传染病传播;也不要与他人共用浴巾洗澡,防止感染皮肤病和性传播疾病。 27. 每天刷牙,饭后漱口。 提倡每天早、晚刷牙。如一天仅刷一次,应选择睡前。用正确方法刷牙,不共用牙刷。牙刷要保持清洁,最好每3个月更换一次牙刷。 吃东西后要漱口,以便清除口腔内食物残渣,保持口腔卫生。 28. 咳嗽、打喷嚏时遮掩口鼻,不随地吐痰。 肺结核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麻疹等常见呼吸道传染病的病原体可随患者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随地吐痰时产生的飞沫进入空气,传播给他人。所以不要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时要注意遮掩口鼻。这也是当今社会文明素养的表现。 29. 不在公共场所吸烟,尊重不吸烟者免于被动吸烟的权利。 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指出,接触二手烟雾(被动吸烟)会造成疾病、功能丧失或死亡。被动吸烟不存在所谓的“安全暴露”水平。在同一建筑物内,划分吸烟区和非吸烟区将吸烟者和非吸烟者分开、净化空气或装置通风设备等,都不能够消除二手烟雾对非吸烟者的危害。如吸烟区设立在同一建筑物

与生活方式关系密切的癌症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f15059827.html, 与生活方式关系密切的癌症 作者:力峻 来源:《保健与生活》2013年第11期 40%以上的癌症其实都是可以预防的!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和美国癌症研究院近日发布的一项报告第一次明确指出到底哪些癌症与生活关系最密切。 新报告中,研究者认为合理健康的饮食习惯,积极参加体育锻炼,避免肥胖,可能会避免:70%的子宫癌,69%的食管癌,63%的口腔癌,47%的胃癌,45%的结直肠癌,39%的胰腺癌,38%的乳腺癌,36%的肺癌,24%的肾癌,21%的胆囊癌,15%的肝癌,11%的前列腺癌。和生活方式越相关的癌症,也就意味着越能将这些癌症拒之门外。此外,英国的调查虽然与上述有些区别,但总体差别不大,位列最可以避免的癌症前3位的也是食管癌、口腔癌和子宫癌。 对此,专家告诉记者,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的确是不少癌症的主要诱因,如爱吃垃圾食品、饮酒过量以及缺乏运动等。针对与生活方式关系最密切的3种癌症,专家也提出了建议。 远离烫食快餐,防食管癌 少吃腌制食品和快餐能起到预防食管癌的作用。还要避免长期吃烫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否则会损伤食管,引起食管黏膜增生性病变,导致癌症。此外,吸烟、饮烈性酒也是食管癌的重要诱因。不过,美国最新研究显示,每天一杯葡萄酒可降低56%的食管癌癌前病变风险。 戒烟、戒酒防口腔癌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的报告显示,40%以上的口腔癌与酒精有关。因此,预防口腔癌,最重要的是要避免吸烟、饮酒和嚼槟榔。此外,还要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 饮绿茶可防子宫内膜癌,正常性生活可远离宫颈癌 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是最易发生在女性子宫部位的癌症。宫颈癌与早婚、多产、过早性生活、性生活紊乱等有一定关系。接种疫苗、定期做妇科检查是防治宫颈癌的有效方法。至于子宫内膜癌,究其原因,与人类寿命延长、营养过剩及滥用雌激素有关。此外,科学家建议少用电热毯,每天喝绿茶,多做家务等。 癌症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改变不好的生活习惯至少可以降低癌症发病率。

饮食习惯、现代生活方式与癌症的关系

茶与癌症的故事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喝茶也慢慢成为人们的一种习惯。茶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已有至少3000年的文化和历史。著名中医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茶苦而寒,阴之阳,沉也降也,最能降火,火为百病,火降则上清。而茶文化在我国古代的盛行,也说明茶在古人心中的地位。多数专家表示,饮茶还可以防癌、防糖尿病、防心脏病。但是,最近有研究证明,多喝绿茶有致癌的危险!接下我们对喝茶与癌症的关系进行探讨。 一:饮茶可预防癌症 茶的分类有很多,大体依据工艺和茶叶品质分为红茶、绿茶、乌龙茶、白茶、花茶、黑茶和再加工茶。茶叶中的营养物质非常多,但是鉴于每天的用量非常小,而很多营养物质溶于水的比例又非常有限,所以对于人类健康的贡献不大。在保健功能方面,主要还是其中的非营养物质发生作用,主要包括多酚类、色素、茶氨酸、生物碱以及芳香物质等等,作用最大的是多酚类物质。 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主要包括儿茶素、黄酮及黄酮苷类,花青素等,这些物质统称为植物化学物质,也叫植化素,是一大类具有抗氧化、抗衰老、预防肿瘤的物质。 据动物医学和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证明,茶具有防癌和抗癌作用,意大利的一项科学研究证明,茶对于人类口腔癌和咽癌更是具有预防效果。在这些对于癌症的预防作用中,绿茶的起效尤为明显。据我国研究证明,常喝绿茶,食管癌的发病率可减少50%,胰腺癌和直肠癌的发病风险降低40%,胃癌、皮肤癌发病风险降低20-30%,结肠癌减少20%。不仅如此,还有研究报道,饮用各种茶都能降低吸烟所导致的氧化损伤和DNA损伤。看来茶在人类癌症的预防中,功不可没。 二:喝茶抗癌喝过量、不会喝可致癌 日常生活中不少人喜欢喝绿茶,这是一个不错的习惯,通过这种方式摄入的适量儿茶酸有益于人体健康。于是一些人就只服用儿茶酸,希望预防癌症。但日本三重大学医学系川西正估教授通过实验证明,如果人们摄取儿茶酸的浓度是绿

生活方式与癌症

生活方式与癌症的关系 人们通常所说的癌症就是恶性肿瘤,它是100多种相关疾病的统称。现在人们的生活方式越来越不健康,患癌症率也日益增长。肺癌、胃癌和肝癌成为中国人最容易患的也是死亡率最高的三种癌症。 很多人对癌症的了解甚少,因此对“癌症”一词过分恐惧,甚至“谈癌色变”。其实只要了解癌症,正确对待癌症,很多癌症都可以避免。 易患癌人群:除了有些得癌是因个体存有遗传易患基因,其他患癌都是有诱导因 素的。在诱导因素中17%为环境污染和其他因素,其余83%均为不良生活方式所致。其中饮食不合理占41%,吸烟占34%,饮酒占5%,不良生活习惯占20%。因此生活方式不健康的人容易得癌症。 如何减少致癌机会: 一、远离致癌食物 ①腌制食品含致癌物,咸菜等 ②烧烤食品含强致癌物,烤鸭、烤羊肉串等 ③熏豆腐干等常食易患癌 ④油炸食品含致癌物 ⑤霉变食品含致癌物 ⑥隔夜熟白菜和酸菜、反复烧开的水会产生致癌物 二、调整生活方式 ①减少烟酒的使用 ②少饮含糖饮料 ③少熬夜 生活方式与癌症: 第一层次: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挡住致癌物质进入体内。这是目前最节约卫生资源和最有效的预防癌症举措。远离烟酒。养成良好饮食习惯。饮食要科学,要荤素搭配,少吃腌制、熏制、油炸及含硝酸盐类等食品;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多吃具有抗癌、防癌作用的食品,并提倡生食。 第二层次:对那些具有某种癌症的背景性疾病或癌前状态患者进行早期治疗,阻断其演 变过程。这些疾病本身不是癌,但演变为癌症的几率比较高,如果能及时有效的进行治疗, 阻断其演变过程,就可以大幅度降低一些癌症的发病率。 第三层次:提高健康意识,定期体检,力争早期发现、早治疗。 预防癌症注意那些事项: 1、保持身心。 2、增强个人防护意识

预防癌症的5种生活方式

预防癌症的5种生活方式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癌症的发生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个人生活因素相关。前两者我们个人不能左右,但后者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牢牢把握的。专家指出,每个人都具有完整的免疫系统和强大的自我调控、自我修复功能,只要合理维护并充分调动自身的免疫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很多癌症就会远离我们。要想如愿以偿,最简便易行,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从自己的日常生活入手,建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心态及人际关系,摒弃一切陋习。通常来讲,可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 一、合理膳食据有关研究显示,30%-50%的癌症发病要归咎于饮食不当,尤其是吃霉变食物、过烫食物与熏烤油炸食物等。因此,日常要注意食谱合理,营养均衡、粗细搭配,不偏食挑吃;努力做到“五低三高”:即低盐、低糖、低脂肪、低胆固醇、低热量与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纤维素;尽量远离“垃圾食品”(如油炸类、熏烤类、深加工食品及方便食品等),把住“病从口入”关。一日三餐要有饭有菜,定时定量,细嚼慢咽,每餐吃七八分饱。平时还应适当多吃些新鲜水果。因各种水果富含抗氧化剂、维生素及其他营养素,对人体非常有益。 二、适量运动生命在于运动。久坐不动的人易患癌症。德国科学家研究发现,在同一年龄组,坚持体育锻炼的人得癌症的几率仅为缺乏体育锻炼者的1/9。专家认为,每天参加10-15分钟的体育锻炼,就能使体内免疫力增强,其抵御癌症的能力也增强。但要注意,运动贵在适量——有恒、有序、有度。要多做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骑自行车、游泳等),少做无氧运动(如剧烈运动、暴发运动等),以保持良好的体质和免疫功能。 三、戒烟限酒吸烟致癌已被公认,但国内烟民人数并未见明显减少。研究证实,烟雾中含4000种化合物,有43种为确认致癌物,烟雾中的一氧化碳、氰化氢、甲醛和尼古丁等还会促使心脏病、高血压等病的发生。吸烟与肺癌关系密切,日本学者历时数年研究得出一条著名的“三个二十”定律——成人每天吸20支烟,连续吸20年,患肺癌的概率是不吸烟者

最新行为生活方式与健康教程考试答案

? 名 称 行为生活方式与健康 ? 对应章节 ? 成绩类型 分数制 ? 截止时间 2016-12-15 23:59 ? 题 目 数 50 ? 总 分 数 100 ? 第1部分 ? 总题数:50 1 【单选题】(2分) 血管病变是糖尿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 A.T B.F 2 【多选题】(2分) 日常生活中促进健康的行为包括 A.积极锻炼 B.合理营养 C.平衡膳食 D.适量睡眠 E.积极的休息 3 【单选题】(2分) 日常生活中基础代谢占总消耗能量的 A.20%~30% B.30~40% C.60~70% D.40~50% E.50%~60% 4 【单选题】(2分) 运动治疗是高脂血症治疗的基础。 A.F B.T 5 【多选题】(2 分) 合理营养的内涵包括 A.谷类是优质蛋白质的良好来源 B.动物性食品是膳食能量的基本来源 C.每日烹调用油20~30克 D.大豆中的植物蛋白质含8种必需氨基酸 E.保持每日食物的多样性 6 【单选题】(2分) 糖尿病人甜食不能吃,“无糖”食品多吃无 妨。 A.T B.F 7 【多选题】(2分 ) 可引起血脂升高的膳食因素 A.不饱和脂肪 B.膳食纤维 C.饱和脂肪 D. 维生素C 和 E E.碳水化合物 8 【多选题】(2分)肿瘤转移的主要途径有 A.种植性转移 B.非分泌型转移

C.淋巴道转移 D.血液转移 E.直接蔓延 9 【多选题】(2分) 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A.生育及性生活 B.抽烟酗酒 C.环境污染 D.不良的膳食结构 E.某些职业 10 【多选题】(2分) 大肠癌的常见症状 A.肠梗阻(晚期症状) B.腹部包块 C.腹痛、腹胀(早期症状) D.排便习惯改变(多表现为腹泻,便秘,便不尽感) E.大便的性状改变(大便变细、便中带血、脓或黏液) 11 【多选题】(2分) 下列哪些不良的膳食结构与肿瘤的发生关系密切 A.高胆固醇、低纤维膳食 B.高脂肪、低纤维膳食 C.低脂肪、高纤维膳食 D.低胆固醇、低热量膳食 E.高胆固醇、高热量膳食 12 【多选题】(2分 ) 吸烟是许多疾病的主要危害因子 A.冠心病 B.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C.脑血管病 D.心血管病 E.恶性肿瘤 13 【多选题】(2分 ) 下列血压属于正常值的是 A.105/65 B.125/80 C.105/85 D.115/75 E.115/86 14 【单选题】(2 分) 血糖是指血液中的 A.果糖 B.葡萄糖 C.蔗糖 D.多糖 E. 麦芽糖

行为生活方式与健康教程考试答案

名??????称?行为生活方式与健康 对应章节? 成绩类型?分数制 截止时间?2016-12-15 23:59 题??目??数?50 总??分??数?100 第1部分 总题数:50 1 【单选题】(2分) 血管病变是糖尿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 ?A.T ?B.F 2 【多选题】(2分) 日常生活中促进健康的行为包括 ?A.积极锻炼 ?B.合理营养 ?C.平衡膳食 ?D. 适量睡眠 ?E.积极的休息 3 【单选题】 (2分) 日常生活中基础代谢占总消耗能量的 ?A.20%~30% ?B.30~40% ?C.60~70% ?D.40~50% ?E.50%~60% 4 【单选题】(2分) 运动治疗是高脂血症治疗的基础。 ?A.F ?B.T 5 【多选题】 (2分) 合理营养的内涵包括 ?A.谷类是优质蛋白质的良好来源 ?B.动物性食品是膳食能量的基本来源 ?C.每日烹调用油20~30克 ?D.大豆中的植物蛋白质含8种必需氨基酸 ?E.保持每日食物的多样性 6 【单选题】(2分) 糖尿病人甜食不能吃,“无糖”食品多吃无 妨。 ?A.T ?B.F 7 【多选题】(2分) 可引起血脂升高的膳食因素 ?A.不饱和脂肪 ?B.膳食纤维 ?C.饱和脂肪 ?D.维生素C 和E ?E.碳水化合物 8 【多选题】(2分)肿瘤转移的主要途径有? ?A.种植性转移 ?B.非分泌型转移

?C.淋巴道转移 ?D.血液转移 ?E.直接蔓延 9 【多选题】 (2分) 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A. 生育及性生活 ?B. 抽烟酗酒 ?C. 环境污染 ?D.不良的膳食结构 ?E.某些职业 10 【多选题】(2分 ) 大肠癌的常见症状? ?A. 肠梗阻(晚期症状) ?B. 腹部包块 ?C.腹痛、腹胀(早期症状) ?D.排便习惯改变(多表现为腹泻,便秘,便不尽感) ?E.大便的性状改变(大便变细、便中带血、脓或黏液) 11 【多选题】 (2分) 下列哪些不良的膳食结构与肿瘤的发生关系密切 ?A. 高胆固醇、低纤维膳食 ?B.高脂肪、低纤维膳食 ?C. 低脂肪、高纤维膳食 ?D.低胆固醇、低热量膳食 ?E.高胆固醇、高热量膳食 12 【多选题】(2分) 吸烟是许多疾病的主要危害因子 ?A.冠心病 ?B.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C.脑血管病 ?D.心血管病 ?E.恶性肿瘤 13 【多选题】(2分) 下列血压属于正常值的是 ?A.105/65 ?B.125/80 ?C.105/85 ?D.115/75 ?E.115/86 14 【单选题】 (2分) 血糖是指血液中的 ?A.果糖 ?B.葡萄糖 ?C.蔗糖 ?D.多糖 ?E. 麦芽糖

导致癌症的八种生活方式与预防措施

癌症的引起与预防措施 八种生活方式是导致癌症多发的主要原因 一、吸烟。 吸烟者比不吸烟者患癌危险要高7—11倍。肺癌、喉癌、食管癌等超过三成以上的癌症发生与吸烟密切相关。香烟中还含有大量放射物质,如每天抽烟30支,一年中肺部受到相当于正常人经受300次X线胸透的放射剂量,其放射性损伤诱发肺癌的危害可想而知。 二、每天锻炼少于30分钟。 专家组认为,久坐的生活方式会增加患某些癌症的危险性。研究表明,进行有规律的、持续的身体活动,能预防某些部位的癌症,如结肠癌等。 三、饮酒。 无论是含有酒精的饮料,还是啤酒、葡萄酒和烈酒,随着摄入量的增加,患口腔癌、咽癌和喉癌的危险显著升高。如果一定要喝,男性每天应不超2份(1份含酒精10—15克),女性别超过1份。饮酒与口腔癌、咽喉癌、食管癌和结肠癌的发病相关,与胃癌和肝癌的发生也关系密切。按英国在20世纪前半叶的统计资料,随着酒类消耗量的下降则消化道癌症的死亡率也下降,此后又随着酒类消耗量的回升,消化道癌症的发病率又明显地上升。日本对曾住院的嗜酒者经长达7.5年的随诊观察,其嗜酒人群中口腔癌及咽喉癌的发病率是一般人群中的2.4倍,食管癌是3.9倍。 四、常饮含糖饮料。 含糖饮料提供了能量,却极易让人不知不觉就喝多了,导致肥胖。肥胖已成为导致癌症的“罪魁”。 五、蔬果摄入过少。 水果和蔬菜可降低咽癌、喉癌、食道癌等多种癌症的发生几率。每日应至少吃5份(至少400克)不同种类的蔬菜和水果,最好包括红、绿、黄、紫等不同颜色。 六、红肉摄入过多。 红肉含量过高的膳食可能导致胰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等多发。每周摄入量应少于500克,同时尽可能少吃加工的肉类制品。

谈行为生活方式与疾病健康的关系

谈行为生活方式与疾病和健康的关系 众所周知,日常的行为生活与疾病和健康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据相关资料显示,行为生活方式因素在人类死因中占45%左右,也就是说几乎有1/2人的死亡是由于自身不良行为生活方式所引起,并且其对健康的影响将越来越显著。 我们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职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是生病还是健康。下面,我将从生活方式和职业生活两个方面,浅谈行为生活方式与疾病和健康的关系。 一、生活方式与疾病和健康的关系 日常生活中,人们会有喝酒、吸烟、高盐高脂高糖饮食、不运动等这些不良生活方式: 1、高盐高脂高糖饮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人们的膳食结构中,过多摄入了高糖高脂的食物,产生了大量能量,成为高血压及心脑血管疾病的促发因素。更有研究发现,高盐饮食可使人的血压升高。 2、吸烟:吸烟已经成为人类的一个长期大问题,吸烟因与多种疾病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联。在烟草的燃烧过程中,可以产生4000多种已知的化学物质,期中有69种是致癌或促癌物质。吸烟可以导致肺癌及多种恶性肿瘤。有研究证明,每天吸10-20支者年死亡率为53.3/10万,每天吸20-40支者年死亡率为143.9/10万,每天吸40支以上年死亡率为217.5/10万,吸烟还可以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病,心脑血管病、消化系统疾病、口腔疾病等多种疾病。 3、过量饮酒:过量饮酒与慢性疾病有着密切的关系。过量饮酒导致酒精肝,严重损害肝脏,最终极有可能发展成肝癌,造成不可挽回的恶果。过量饮酒可导致民脑血管疾病,乙醇进入体内经过代谢,可引起心肌肥大和心律失常,最后可以导致机体重要器官缺血性病变。相关研究表明,酒精过多会严重损害精神系统。小剂量乙醇多表现为兴奋状态,但若浓度失调,乙醇可作用于小脑而引起共济失调,导致酒精性周围神经病。 二、职业生活对疾病与健康的影响。 我将以护士和中学教师为例说明 1、护士:有研究显示,护士是职业压力最大的3个群体之一。护士的工作

健康生活方式与防癌.

健康生活方式与防癌 班级:高一(8班姓名:卢晓媛谢玉莲 一、什么是生活方式? 我们所遵循的各种行为习惯。包括饮食习惯、起居习惯、日常生活安排、娱乐方式和参与社会活动等。 二、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 在正常情况下, 人体体液呈弱碱性, PH 值为 7.35一 7.45。食物分酸性食物和碱性食物, 其中酸性食物有猪肉、牛肉、鸡肉、大米等。碱性食物有蔬菜水果等。随着人们 生活水平的提高,动物性食物、精米、精面摄入过多,这样长期进食过多的酸性物质极易导致酸性体质, 影响人体酸碱平衡, 细胞在失衡的环境中生长,导致异常增生形 成癌症。事实证明,高脂肪饮食是导致癌症发生的因素,脂肪的摄入量过高可增加肠癌、乳腺、肺等癌症发生的危险性。长期进食腌制、熏烤食品可致食管癌、胃癌。 缺乏运动,生活无规律。有的人整天打麻将,有的人长时间坐在电脑前享受网络生活,有的人彻夜唱卡拉 0K 沉迷于夜生活。由于劳逸失度,娱乐过度造成睡眠不足,引起 机体代谢紊乱, 给癌细胞带来可乘之机。疲劳会降低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任何透支体力脑力的行为都是对健康的损害。 吸烟酗酒对健康有百害而无一利, 主动或被动吸烟均与癌症密切有关。吸烟者死于肺癌的危险性与每日吸烟量有明显关系, 每日烟量

越大,开始吸烟年龄越小,死于肺癌的危险性比不吸烟者大 2一 28倍。亲朋聚会都少不了酒来助兴, 酗酒可明显损伤肝脏导致肝硬化和肝癌。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 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可导致精神紧张。人们经常会因为人际关系冲突、家庭琐事、工作安排等问题造成抑郁、愤怒、忧愁等恶劣的情绪。如不能及时 消除,会影响机体功能,是体内代谢紊乱,免疫力下降,是癌细胞有机在体内生存、繁殖而导致癌症。 三、如何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1、生活节奏有规律:由于现代社会工作和生活节奏加快,负荷加重, 随之而来的是容易发生疲劳; 可以认为疲劳是目前和下一个世纪危害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据统计, 1994年上海地区科技人员的平均死亡年龄 (67岁比全市各类职业人群早死3.26岁,其中 15.6%发生在 35~54岁的早死年龄段。分析其原因是复杂的,其中的一条是生活 节奏不规律,经常不间断地工作,极易产生疲劳;生活节奏要有规律是预防和消除疲劳的一个重要方法, 除了饮食起居外, 不论多忙, 一定要给己留出一些时间,学会交 替使用人体各部分,培养一项业余爱好,周末娱乐半天,更重要的是少熬夜,要牢记健康的体魄来自睡眠,没有睡眠就没有健康。养成健康习惯:除了勤洗手、勤剪指甲、 勤换衣、勤理发、勤洗澡、不随地吐痰、不乱倒垃圾等一般卫生 习惯外,还要自觉养成不吸烟、少饮酒、多喝茶等良好的健康习惯。吸烟是引起很多疾病的元凶,全世界

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防癌

课题名称:《生活与癌》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健康是1,财富、名利、地位等等是跟在1后面的0,如 果健康没有了,也就是没有了1,再多的0也没有任何意义,也随之倒下。所以生命和健康是每个人生存的根本,当一个人失去健康时,才觉得拥有健康是最大的幸福,所以健康和生命才是对我们最重要的。所以我们要珍惜生命,保护健康。因此,我们要懂得健康的生活方式与癌症防治的关系,从而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为保护健康做更多的进步。 二、背景说明:什么是癌症呢?癌症是发生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癌症是有身 体细胞自动增值的异性新生物,这种新生物由一群不随生理需要而自由发展的癌细胞所组成,癌细胞并无正常细胞的功能。由于它的快速而无规律的增长,不但消耗人体大量营养,还破坏了正常组织器官的结构和功能。肿瘤细胞不断分裂形成新的肿瘤细胞,并由原发部位向周围组织浸润和播散,这种播散如无法控制,将进一步侵犯要害器官和引发衰竭,最后导致死亡。全世界每年死于恶性肿瘤者约620万,新发病例1000万,现患病例3710万,发达国家新发病例468万,发展中国家540万。许多研究表明,环境因素是肿瘤发病的重要因素,包括饮食习惯、营养摄入不足、摄入过多或营养间不平衡以及环境因素和情绪因素等。专家认为,50%.—60%癌症都与此有关,即生活方式癌。若选择科学的生活方式,去掉不良陋习,就可以有效的预防癌症,降低癌症的发病率。 三、国内外研究状况: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WCRF)与美国癌症研究院在2007 年底发表的《食物、营养、身体活动与预防癌症》研究报告,参与的专家们整理了7000篇顶尖癌症研究,历时5年才完成。报告指出,目前的医学与科技,对于癌症的认识仍有限。虽然知道癌症是正常细胞的DNA发生突变而失控,但是对于为什么会发生突变、为什么是某些器官长癌、以及为什么癌症好发在某些人身上,都还有很多疑团待解。已经证实的是,生活形态与癌症发生密切相关,极少数癌症有遗传基因关联性。美国癌症研究院出版的《癌症止步(Stopping Cancer before it starts)》指出,有77%的癌症根源与生活形态相关,与遗传相关的危险因子则占了14%,剩下的9%则与环境风险有关。综合最新报告与台湾本土状况,《康健》整理出10种人容易被癌找上,以及10种预防癌症的生活方式。 四、研究内容:吸烟与癌症、饮食习惯与癌症、情绪与癌症。 五、研究对象:高危人群、癌症患者、健康人群 六、研究设计: (一)、研究原则:实事求是的原则 (二)、研究方式: 1、调查研究分析法:回顾性研究和对照研究 2、比较研究分析法 (三)、调查方式和使用工具: 1、调查方式:访问员访谈法和调查问卷法 2、使用工具:健康的生活方式与癌症关系调查问卷 (四)资料收集方法: 1、肿瘤研究中心现存文献资料

饮食习惯现代生活方式与癌症的关系

饮食习惯现代生活方式与癌症的关系 文件编码(TTU-UITID-GGBKT-POIU-WUUI-0089)

茶与癌症的故事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喝茶也慢慢成为人们的一种习惯。茶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已有至少3000年的文化和历史。着名中医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茶苦而寒,阴之阳,沉也降也,最能降火,火为百病,火降则上清。而茶文化在我国古代的盛行,也说明茶在古人心中的地位。多数专家表示,饮茶还可以防癌、防、防心脏病。但是,最近有研究证明,多喝绿茶有致癌的危险!接下我们对喝茶与癌症的关系进行探讨。 一:饮茶可 茶的分类有很多,大体依据工艺和茶叶品质分为红茶、绿茶、乌龙茶、白茶、花茶、黑茶和再加工茶。茶叶中的营养物质非常多,但是鉴于每天的用量非常小,而很多营养物质溶于水的比例又非常有限,所以对于人类健康的贡献不大。在保健功能方面,主要还是其中的非营养物质发生作用,主要包括多酚类、色素、茶氨酸、生物碱以及芳香物质等等,作用最大的是多酚类物质。 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主要包括儿茶素、黄酮及黄酮苷类,花青素等,这些物质统称为植物化学物质,也叫植化素,是一大类具有抗氧化、抗衰老、预防肿瘤的物质。 据动物医学和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证明,茶具有防癌和抗癌作用,意大利的一项科学研究证明,茶对于人类口腔癌和咽癌更是具有预防效果。在这些对于癌症的预防作用中,绿茶的起效尤为明显。据我国研究证

明,常喝绿茶,食管癌的发病率可减少50%,胰腺癌和直肠癌的发病风险降低40%,胃癌、癌发病风险降低20-30%,结肠癌减少20%。不仅如此,还有研究报道,饮用各种茶都能降低吸烟所导致的氧化损伤和DNA损伤。看来茶在人类癌症的预防中,功不可没。 二:喝茶抗癌喝过量、不会喝可致癌 日常生活中不少人喜欢喝绿茶,这是一个不错的习惯,通过这种方式摄入的适量儿茶酸有益于人体。于是一些人就只服用儿茶酸,希望预防癌症。但日本三重大学医学系川西正估教授通过实验证明,如果人们摄取儿茶酸的浓度是绿茶所含儿茶酸的40倍,就会对DNA造成伤害,而DNA损伤与细胞癌变密切相关。喝绿茶能够防癌,原因在于它富含一种名叫儿茶酸的多酚。但是好东西也不能多吃,日本研究人员发现,过量摄入儿茶酸会对人体的DNA造成伤害,进而诱发癌症,这正是“过犹不及”的道理。 此外,很多人喜欢喝刚刚用开水冲泡的茶,觉得这样的茶水味道是最好的。也有人已经习惯了喝热茶,似乎口腔已经习惯了这个温度。但是你知道吗?口腔可以耐受的最高温度是将近70度,而试管可以耐受的问题却只有40度左右,也就是说,我们喝的时候觉得温度尚可的茶,对于食道粘膜有可能是一种伤害。食道粘膜在不断的破坏-修复-破坏-修复的过程中,极有可能发生异常增生,导致癌前病变,最终结果就是会发展成为食道癌。所以,喝茶不要贪热。

2021年生活方式与癌症相关性研究的最新进展(全文)

2021年生活方式与癌症相关性研究的最新进展(全文) 癌症是导致死亡的第二大原因,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癌症的方法。预防癌症发生尤显重要。癌症的发病出与遗传因素以外,最近发表的前瞻性队列研究和双盲随机对照研究的结果均提示,癌症的发病和死亡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生活方式主要包括:身体质量指数(BMI)、吸烟状态、酒精摄入量、体力活动和饮食习惯。这五个生活方式还被归纳为健康生活方式指数(healthy lifestyle index HLI)。如果用量化表示,每个因素的类别从0到4分,分值越高表示行为越健康,依次为吸烟(从不吸烟=4,以前吸烟=2,现在吸烟=0)、酒精摄入量(<6 g/d =4,6.0~11.9 g/d =3,12.0~24.9 g/d=2,24.0~59. 9 g/d=1,≥60 g/d=0)、体力活动(活跃=4,中度活跃=3,中度不活跃=1,不活跃=0)、BMI(22~23.9 kg/m2=4,<22=3,24~25.9=2,26~29.9=1,≥30=0)、饮食[改善的地中海饮食相对评分(mrMDS)从上至下五分位数得分4~0],HLI 从0到20不等[1-3]。生活方式是通过什么途径促使癌症发病,生活方式对癌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有何影响?回答这些问题应系统回顾近期发表的有关生活方式与癌症相关的研究。 Aleksandrova等[4]探讨了健康生活方式因素对结直肠癌的综合影响,该研究入选了347 237例25~70岁的男性和女性。研究结果显示,在校正了研究中心、年龄、性别和教育之后,与0或1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因素进行比较,坚持2种健康生活方式可使结直肠癌的危险降低13%(HR=0.87),坚持3种健康生活方式可使结直肠癌的危险降低21%(HR=0.79),坚持4种健康生活方式可使结直肠癌的危险降低34%(HR=0.66)和坚持5种健康生活方式可使结直肠癌的危险降低37%(HR=0.63)。坚持全部健康生活方式可使结肠癌的危险降低39%(HR=0.61),可使直肠癌的危险降低32(HR=0.68)。新的结肠癌病例中有16%(男性为22%,女性为11%)归因不健康生活方式。该研究结果提示,遵循了5种健康生活方式可使结肠癌的危险降低39%,直肠癌的危险降低32%。而新发的结肠癌16%归因于不健康生活方式。 Colditz等[5]进行了一项研究共纳入了89 571例女性和46 339例男性的数据。满足所有健康生活方式类型的参与者为风险最低组;余下的参与者为高风险组。研究结果显示,低风险组和高风险组中每100 000人中总癌症发生分别为女性463比618,男性283 比425。这些数据相当于女性的总癌症发生人群归因比(PAR)为25%,男性为33%。男性癌症死亡PAR为44%,女性为48%。癌症发生率有最高PAR的癌症类型为肺癌,其次为结直肠癌,胰腺癌,膀胱癌,肾癌,口腔癌和口咽癌,肝癌和食管癌。癌症死亡PAR与癌症发生PAR类似,不同的是乳腺癌(12%)、子宫内膜癌(49%)、男性肾癌(48%)和口腔癌及口咽癌具有更高的死亡PAR。结果得到了更高的PAR,比如乳腺癌(发生率, 15%; 死亡率, 45%)和结直肠癌(发生率,50%;死亡率, 60%)。该研究结果提示,15%的乳腺癌和50%结肠癌的发病与不健康生活方式相关。

你的生活方式,你的基因和癌症

Your Lifestyle, Your Genes and Cancer New research explores the complex interactions that cause our most dreaded disease. A look into some of the steps you can take to reduce your risk. By Robert A. Weinberg, Ph.D., and Anthony L. Komaroff, M.D. | NEWSWEEK Jun 23, 2008 Issue We've known for a long time that a high-fat diet, obesity and lack of exercise can increase the risk of developing heart disease and type 2 diabetes, two conditions that affect millions of Americans. What we are finding out now is that those same lifestyle factors also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cancer. That's the bad news. The good news is that you can do something about your lifestyle. If we grew thinner, exercised regularly, avoided diets rich in red meat (substituting poultry, fish or vegetable sources of protein) and ate diets rich in fruits and vegetables, and stopped using tobacco, we would prevent 70 percent of all cancers. The strongest evidence of the importance of lifestyle in cancer is that most common cancers arise at dramatically different rates in different parts of the globe. Several cancers that are extremely common in the United States—colon, prostate and breast cancer—are relatively rare in other parts of the world, occurring only 1/10th or 1/20th as often. Equally striking, when people migrate from other parts of the world to the United States, within a generation their cancer rates approach those of us whose families have lived in this country for a long time. Even if people in other parts of the world stay put, but adopt a U.S. lifestyle, their risk of cancer rises; as Japanese have embraced Western habits, their rates of colon, breast and prostate cancer have skyrocketed. What is it about our lifestyle that raises the risk of many types of cancer? The main culprits seem to be the Western diet, obesity and physical inactivity. While we've known about the importance of tobacco and cancer for more than 50 years, we are just beginning to understand how diet, a healthy body weight and regular exercise can protect us against cancer A striking example of the profound influence of diet was reported last summer in 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Doctors determined the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