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电产品创新方法综述

机电产品创新方法综述

机电产品创新方法综述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f14601226.html,

机电产品创新方法综述

作者:吴俊锋

来源:《学习与科普》2019年第19期

摘要:机电产品的创新是一种具有经济性,时效性的创新性活动,其核心就是创新思维,通过多种创新设计的方法聚集各个领域的知识和经验于一体,完成低成本高效率的机电产品创新设计的过程,最终达到应用的目的。机电产品作为中国工业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领域,追求创新设计的方法以用来谋求发展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战略举措。

关键词:机电产品;创新设计;优化设计;功能方法树;广义特征

产品的设计过程是一个创新思维的过程,所谓的机电创新设计主要就是指充分发挥创造者的主观的能动性和创造力,利用人类已经存在的相关的科学技术成果,其中包括理论、方法、技术原理等等,进行创新性的构思,设计出具有新颖性、创造性以及实用性的机电产品的一种实践活动。它包含有两大部分:一部分是改进和完善生产生活中已经存有的机电产品的技术性能、实用性能、适用性能、经济性能、可靠性能、便捷性能等等;另一部分则就是创造设计出全新的机器,全新的产品,以用于满足全新的生产和生活的需求和需要。由于机电创新设计的过程高度地凝结了人们的创造性的智慧和结晶,因为机电创新的产品无疑是现代科学技术和艺术之间互相结合的产物,具有超高的完美的品性。

1. 功能分析系统技术

在面对已经存在的产品进行创新设计或者面对反向求解工程概念设计的相关问题当中,设计者必需要完成的工作就是在原有的产品的基础上再做补充的工作,因此在概念设计的功能分解时,要对现有存在的产品的系统进行充分地了解,并将其逐步细化,在此基础上建立起系统的功能模型,在模型当中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进行产品改进的概念设计。根据此类设计的特点,适合面向已经存有的产品改进创新功能。

这种方法是由拜瑟韦学者建立在价值工程的基础上,将功能分析方法进一步发展成为功能分析系统技术,后经众多学者的研究和发展后,逐渐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的功能分解方法。它可以被用来定义、分析、和理解产品的功能,功能之间的联系,以及哪些方面的功能需要加以改善以增加产品的价值,并把功能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和优先次序排列用以测试他们之间的从属关系。此方法是一种自顶向下的功能分解的方法,设计者在功能分解的过程中,从最基本的功能开始,逐步将产品的各种功能展开后并且合并,从而搭建起系统的功能模型,该模型可以清楚的反映出产品功能之间的因果关系和层次关系,这有利于设计者充分了解产品的机理和需要改进的部分,适用于对已有的产品的改进或者反向求解工程中的概念设计。但是,显然确定各的种功能的过程依赖于已经存在的产品,因此此类方法不适用于新产品的设计当中。

2. 功能方法树

机电产品创新设计(二)模板

机电产品创新设计(二)课程设计题目(宋体三号,居中) 学院(全称,宋体三号,居中) 专业(全称,宋体三号,居中) 班级(宋体三号,居中) 学生(宋体三号,居中) 学号(宋体三号,居中) 指导教师(宋体三号,居中) 二〇一年月日(宋体三号,居中)

目录(黑体小三,中间空四格,居中,段后1行,1.5倍行 距) 1前言(宋体小四) (1) 1.1 (宋体小四)×××......××× (1) 1.2 ×××......×××.. (1) 1.3 ×××......×××.. (2) 1.3.1 (宋体小四)×××......××× (2) 2×××......××× (3) 2.1 ×××......××.. (3) 2.2 ×××......××× (4) 2.2.1(宋体小四)×××......××× (4) 2.2.2(宋体小四)×××......×××. (5) ∶ ∶ 2.5 ××× (9) ∶ ∶ 5结论(宋体小四) (20) 致谢(宋体小四) (22) 附录(宋体小四)................................. . ...... ...... .. (23) (目录中汉字的一级标题为小四号宋体,英文的一级标题为Times New Roman 小四;其他级别标题为小四号宋体。阅后删除。)

1前言(黑体小三,1.5倍行距,段后1行,新起一页,居中, 独占行,末尾不加标点) 1.1××××(黑体四号,1.5倍行距,段前0.5行,独占行,左侧顶格书写,末尾不加标点) ×××……×××××××××××××××××××××××××××××××××××××××××××××××××××××××××××××× ×××……××××××××××××××××××××××××××××××××××××××××××××××××××××(正文:段落起始空两个字符,宋体,小四(英文、数字:Times New Roman,小四),1.25倍行距) 1.2××××(黑体四号,1.5倍行距,段前0.5行,独占行,左侧顶格书写,末尾不加标点) ×××……××××××××××××××××××××××××××××××××××××××××××××××××××××(正文:段落起始空两个字符,宋体,小四(英文、数字:Times New Roman,小四),1.25倍行距) 1.3××××(黑体四号,1.5倍行距,段前0.5行,独占行,左侧顶格书写,末尾不加标点) ×××……××××××××××××××××××××××××××× ×××××××××××××××××××××××××(正文:段落起始空两个字符,宋体,小四(英文、数字:Times New Roman,小四),1.25倍行距) 1.3.1 ××××(黑体小四,1.5倍行距,段前0.5行,左侧顶格书写,可根据标题的长短确定是否独占行,若独占行,则末尾不使用标点,否则,标题后必须加句号。) (1)×××××××××××××××××××××××××××××××××××××××××××××××××××××××××××××××××××××××××××××××××……(正文:段落起始空两个字符,宋体,小四(英文、数字:Times New Roman,小四),1.25倍行距) (2)××××××××××××××××××××××××××××××

论技术创新理论研究的进展及其发展趋势

论技术创新理论研究的进展及其发展趋势 1、引言 自奥地利经济学家瑟夫?阿罗斯?熊彼特(Joseph.A.Scohumpeter)在其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创新基本概念和思想以来,世界各国的一批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创新与技术进步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和实证分析,对传统经济理论中忽视技术进步和创新的研究思路与观念进行了批评,创立了以创新为核心的经济发展理论以及创新经济学(Innovation Economic)理论体系,使技术进步和创新因素开始从外生变量过渡成为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进入21世纪,科技发展和知识创新在人类经济生活、社会进步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技术创新理论的研究与应用也成为了国内外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本文根据中、加合作开展的“中外技术创新理论发展与应用比较研究”课题阶段性研究的成果,回顾了国内外技术创新理论研究走过的历程,对目前技术创新理论研究及其应用取得的进展和若干重要领域的发展动向进行了述评,并就未来技术创新理论研究的趋势进行了探讨,以期能够对促进国内技术创新理论研究及其应用的深入发展有所帮助。 2、国外技术创新理论研究的进展 经过近一个世纪的时间,尤其是在20世纪5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技术创新对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影响日益加深的背景下,许多学者沿着熊彼特的创新思想对技术创新理论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研究,使其内容更加丰富、完善,并逐步形成了以技术变革与技术推广为对象的技术创新经济学和以制度变革与制度形成为对象的制度创新经济学两大分支。 西方国家的技术创新理论研究与发展,是从对占主流地位的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中无视技术创新与变革对经济发展影响的弊端进行批评开始的。熊彼特于1912年提出“创新理论”以后,又于1939年和1942年分别出版了《经济周期》、《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两部专著,对创新理论加以补充完善,逐渐形成了以创新理论为基础的独特的创新经济学理论体系。但是,由于西方经济学家认为熊彼特的学说具有社会主义倾向,在相当长的时期中,创新经济学理论一直受到西方国家的冷遇,未能引起理论界的关注。20世纪50年代以后,以微电

贸易保护理论发展综述

贸易保护主义的经济学理论发展综述 贸易保护主义的经济学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五个基本阶段:重商主义阶段、幼稚工业保护阶段、凯恩斯主义阶段、战略性政策阶段和新保护主义阶段。重商主义者托马斯·孟从贵金属或财富积累的角度,汉密尔顿、李斯特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梅纳德·凯恩斯从宏观经济稳定的角度,都对一国保护贸易作出了比较详尽的阐述,新贸易保护理论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它从公平贸易的角度对一国保护贸易进行了解释。 一、 重商主义 “重商主义”(Mercantilism)产生于16世纪中叶,盛行于17-18世纪中叶,它是历史上第一种比较有系统的经济思想。这种思想的要点是,相信货币的重要,把贵金属看作财富的标志,因为金银(特别是黄金)可以交换各物,为人所普遍接受与重视。重商主义者认为,一个国家拥有金银越多,这个国家便越富,因而千方百计要求获致金银,所以重商主义亦称“重金主义”。重商主义者认为,一个国家本土或殖民地如果没有金银矿可开采,就得循其他途径获致金银,这主要是靠对外贸易,因为国内贸易无法使国外金银流入,只有从事对外贸易,争取贸易的有利差额,国外金银才能源源而来。而要维持贸易出超,就得奖励输出限制输入,前者采发给出口补助金的办法,后者采提高关税的办法(夏炎德1991,p198)。重商主义的发展有两个历史阶段,一是早期的“货币差额论”;二是晚期的“贸易差额论”。无论是早期还是晚期的重商主义,它们都强调货币是财富的唯一表现形式,一国可以从对外贸易差额中获得货币财富,而且对于国内的保护政策也一直没有改变。 二、幼稚工业保护理论 我们常论及的传统贸易保护的理论和政策主要指幼稚工业保护论,它的思想至今还被很多国家所沿用。幼稚工业保护理论是由亚历山大·汉密尔顿提出的,后来由德国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希·李斯特进行了系统地阐述。汉密尔顿明确提出了征收保护关税的重要性,目的是保护本国处在成长过程中的产业。在汉密尔顿看来,制造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它不仅能够使特定的生产部门发展起来,还会产生连带效应,使相关部门也得到发展,从而给一个国家带来生产力,或生产能力和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但是,保护不仅是有产业选择的,

机电产品创新设计竞赛策划书

第八届山东省大学生机电产品创新设计竞赛 策划书 烟台大学文经学院 机电工程系团委

第八届山东省大学生机电产品创新设计竞赛策划书 一、前言: 这是一支为青春编排的舞蹈,这是一首为收获谱写的欢歌,这是一个展示大学生青春风采的舞台! 我们共同筑梦,我们携手扬帆,我们翘首企盼,我们定能成功!我们的舞台需要您的支持,我们的远航需要您来起锚! 二、活动名称: 第八届山东省大学生机电产品创新设计竞赛 三、活动目的: 响应“ 第八届(2011年)山东省大学生机电产品创新设计竞赛”组委会的号召,强大学生创新意识、合作精神、实践能力培养,促进大学生基础知识与综合能力、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实现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四、活动对象: 烟台大学文经学院本、专科在校学生。参赛作者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团体,鼓励团队协作参赛。 五、竞赛主题: 节能低碳绿色健康 六、具体内容: 1. 现代家庭生活、生产中有助于提高效率、降低能耗与劳动强度,提升生活质量、减少浪费的实用机具的创新设计与制作。 2. “泰丰奖学金”主题

绿色新能源车辆(乘用、场地、矿用、搬运及其特种车辆)的创新设计: (1)绿色新能源车辆动力、传动及悬挂系统的创新设计; (2)绿色能源车辆或功能部件及实验台/装置的创新设计; (3)新型电池结构的封装、散热、防振、防爆等结构的创新设计; (4)绿色能源车辆控制策略及电源管理系统的创新设计; (5)绿色能源车辆造型的创新设计; (6)绿色能源车辆生产制造系统和技术的创新设计。 绿色新能源车辆中小企业创业规划与设计。 3. 五征奖学金主题 新型农机装备与农业设施等的创新设计: (1)大型多功能农田作业装备; (2)设施农业装备与农机智能装备; (3)小型轻便作业装备与植保机械; (4)畜牧业装备与设施。 4. 作品形式 样机模型;数字控制与管理系统作品(软件);工业设计创意作品。必须有作品的设计说明书(具体格式见附件3)。 七、活动宣传: 1、在餐厅门口挂条幅,展览展板,并在文经学院各个宣传栏内张贴海报; 2、由科技部负责在文经学院网站及机电系网站进行宣传展示,加大网络宣传力度;

创新设计方案

创新设计方案 创新产品的名称: 多功能太阳能手电筒 创新的由来: 太阳能手电筒的概念很早就被人们所提出,许多人提出来基于趣味,或当作笑话看待。因为认为以太阳能作为能源来源的机械只能在有光源的情形下运作,这和手电筒一般于无光情形下运作的概念相违背,认为会大大的降低它的实用性。因此这个概念常常被人用来取笑,或当作不可行概念的代名词。例如在恒春兮里面就以太阳能手电筒作为取笑的对象;在哆啦A梦里面,也有出现过太阳能手电筒;在电影国产凌凌漆大战金枪客里面;太阳能手电筒也是出现作为笑点。 然而,太阳能手电筒并不是不切实际的构想,只要设计上能适当的储存足够太阳能,手电筒一样可以在无光的情形下使用一段时间。尤其在野外,要得到阳光比找到新的电池容易得多,所以许多太阳能手电筒是设计为野外使用的。只要有充足的存电能力,省电的灯泡,太阳能手电筒就是一个很好的发明,这也是为什么市面上许多的太阳能手电筒采用LED灯泡。白天放到太阳底下晒晒,晚上就可以用几个小时,不需要更换电池,不会造成环境污染;是真正的低碳环保绿色产品。 而鉴于目前主流的太阳能手电筒,要么尺寸过小,使用范围受限;要么功能单一,无竞争优势。因此我们设计出一款多功能太阳手电筒,以弥补市售太阳能手电筒的不足。 创新产品的用途: 1、太阳能发电。

2、照明。 3、FM收音机。 4、可对手机及各类数码产品充电。 5、指南针。 因此该产品适用于家庭或户外照明、狩猎者、徒步旅行者以及露营者,军事、警卫、交通勘查和从事紧急情况的工作。 实施方案: 1、外壳组件:上壳体、中壳体、下壳体及按钮开关等组成。 2、发电组件:由附在上中下壳体的太阳能极板、镍氢电池及控制线路等组成。 3、照明组件:LED若干只。 4、FM收音机组件:FM收音机电路、开关等组成。 5、充电组件:由充电电路、镍氢电池开关等组成.。 6、指南针组件:指南针一只。 采集光线,将光能转换为电能。并由安定器转变,带动LED发光,FM收音机工作,以及对手机及各类数码产品充电。 使用方法: 1、太阳能极板正对着太阳光下照射给蓄电池充电。 2、按动按钮灯点亮进行照明或者使用其它功能。 使用注意: 1、请勿将本品放置在高温,高湿的地方。 2、太阳能极板充电时要正对着太阳,否则会大大影响充电效果。 产品特点: 1、绿色环保,本产品由于用太阳光作为能源,不产生废物、不污染环境、绿色、环保。 2、使用成本低,由于太阳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使用成本低廉。

技术创新理论概述

目录 摘要 (1) 一、技术创新理论概述 (1) (一)企业需要技术创新的必要性 (1) (二)技术创新理论的提出及其发展 (2) 二、基于技术创新理论的海尔集团核心竞争力分析 (4) (一)技术创新是海尔的核心竞争力 (4) (二)技术创新在海尔的成功运用及管理 (5) 三、海尔集团成功经验的启示 (7) (一)提高企业创新管理水平与能力,是企业技术创新成功的重要保障 7 (二)建立学习型组织,培养企业家型人才,为技术创新提供思路与方向7(三)进一步转变观念,实现思维和观念创新 (7) (四)构建与创新先进的企业文化,对企业文化不断进行创新、发展.. 7(五)加大制度创新的力度,促进完整的创新生态体系的建立 (7) (六)利用外部资源,加快发展步伐 (8) 结束语 (8) 参考文献 (9) 海尔集团核心竞争力分析及启示 —基于技术创新理论视角 学生:指导老师: 摘要: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企业需要技术创新的必要性以及技术创新理论的

提出与发展,在强调了企业需不断创新的必要性基础上,着重从技术创新角度分析了海尔集团成功的宝贵经验,总结了海尔集团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全球化时代能够持续、稳步发展的关键所在。通过对其基于技术创新理论的分析,得出启示性建议与措施,以探索出适合我国企业自身发展的新道路。 关键词:技术创新、企业核心竞争力、海尔集团 Abstract The passage brifly introduce the necessity that companies nee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propose the innovation theory and development firstly. Base on the necessity of the emphasis that companies nee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t emphasises on the precious experience of the successd of Haier Group from the new view. And it summaeizes why Haier Group could develop continuly and steadily during the fierceful goldlization period. Through the anylysis of the new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theory, it gets revelational suggestion and arrangement to search the new way of their own that fit to our country's companies. key words: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enterprise core competitiveness 、Haier Group 一、技术创新理论概述 (一)企业需要技术创新的必要性 21世纪是创新制胜的世纪,在全球经济迅猛发展、社会环境急剧变化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人确信变是唯一不变的真理。而如今,“创新”也已成为全球范

创新的“六种基本方法”

创新的“六种基本方法” 一、脑力激荡法 脑力激荡就是利用集体思维的方式,使思想相互激荡,发生连锁反应,以引导出创新思维的方法。脑力激荡会议,通常以18人以下组成为宜。在班级中,可以小组方式或分组实施,也可以全班参加,有时也邀请对这一问题有研究的人士参加;或邀请一些新人来,以转变班级的气氛,使讨论的方式不会呆板。 在教室中使用脑力激荡的步骤如下: 1、选择说明问题 选择的问题范围要狭小,且能具有分歧性的答案。例如“怎样使班上保持整洁?”或“替辅导室的信箱取一个名字”等问题,以一般小朋友所熟悉,且较简单,又可随便谈论的问题最恰当。 问题选妥后,老师应对这个问题加以说明,例如“信箱的名字”,希望愈新奇活泼愈好,让大家都喜欢。 2、说明必须遵守的规则 (1)不要批评别人的意见。 (2)观点、意见越多越好。 (3)自由思考,应用想像力,容许异想天开的意见。 (4)能够将别人的许多观点,加以组合成改进的意见。 3、组织并激发团体的气氛 班级人数一般比较多,使用脑力激荡术比较困难。因此,用分组的方式,并由学生推选一位主持人,教师进而激发她们讨论的气氛,也就就是造成一个自由、愉快而又愿意表达的情境。 4、主持讨论会议 各小组分开讨论,教师可提供下列问题,供脑力激荡时采用: (1)其她用途 它有哪些其她用途? 将它改良后有何其她用途? (2)改变 它像什么? 它提供哪些启示? (3)修改 如何将它扭曲成新的形状? 如何改变它的颜色、大小、形状、声音、气味? (4)扩大 能增加些什么而使它改变? (5)缩小

能不能使它变小、变短、变轻、变低? 能不能使它分割或删去某一部分? (6)代替 能不能将它改作其它用途? 能不能用其她材料代替? (7)重组 能不能将各部分交换? 能不能改变程序或重组因果关系? (8)反转 能不能将它反转? 能不能扮演相反的角色? (9)联合 能不能将各部分联合? 能不能将目标合并? (10)变形 能不能改变其形式? 能不能将它烧灼、钻洞、涂漆? 5、记录大家所提出的意见或观点 每一小组应推选一位或二位记录,将小组成员的意见记录下来。 6、共同定标准并评估,以选取最好的意见 脑力激荡术的使用,特别强调转缓判断及批评,以克服对于创造力的阻碍。这种技巧重在鼓励学生产生许多构想,包括荒诞与愚蠢的想法。希望这些构想能够引导学生想出具有创造力的构想,但最后仍须依据问题的目标定下评估的标准,以选取好意见采用。 以下举一实例说明此种方式: 讨论的问题:母亲节买什么礼物送给妈妈? 当问题提出后,尽量鼓励学生发表意见,教师将学生的意见条列在黑板上, 例如学生提出的构想有:化妆品、自制卡片、购买卡片、鞋子、洋娃娃等礼物。教师询问母亲节送礼物给妈妈需要考虑哪些事,师生可共同提出一些评估的标准,然后依标准,按照①暂时保留;②修改;③放弃;④决定采用等评估的结果来选取适当的构想。 二、属性列举法 属性列举法就就是列举所研究问题或物品的各种属性,然后提出各种改进属性的办法,使该物品产生新的用途。 1、特性列举法 依物品的构造及其性能,按名词(物质、材料、制法……)、形容词(形状、颜色……)、动词(技能、相关动作……)特性列出,然后检讨每一特性可改良处。

机电产品创新设计

机电产品创新训练 任务书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时间:2011.01.11 学院:飞行器工程学院

目录 1、引言---------------------------------------3 2、创新方案的提出----------------------------4-5 3、产品概念以及原理介绍----------------------5 3.1、产品原理图----------------------—--6 3.2、零、部件草图----------------------—-—-6-9 4、产品具体参数及结构计算-------------------9-19 5、实训总结与心得----------------------—-—20 6、参考资料及文献----------------------—-———--21 7、附录:运动简图

1.引言 为期两周机电产品创新实训拉开了帷幕,我们小组经过三次小组会议讨论,总共规划了三种方案,经过与老师的讨论和论证,最终确定创新产品为“多功能行星轮搅拌机”。经过分工与讨论,初步确定了机构的原理图,并且设计出了整套传动机构的方案,并且论证了其可行性,符合机电产品创新设计要求。 小组成员: 组长: 组员:

2.方案提出: 在现今日益发展当今社会,到处林立着高楼大厦,而在混凝土结构中,混凝土的制造工艺和水平,往往直接影响着房屋结构的质量,而在混凝土的制造中,混凝土搅拌机的性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一方面,旧式搅拌机在结构设计上有很多不合理之处:1 )结构型式过于粗糙,传动支架与上横梁采用灰口铸铁,这种薄壁支架强度低,在复杂的施工现场极易在碰撞中断裂,没有配件则整机瘫痪。2 )皮带轮安装在传动支架内部轴承座与上横梁之间,而上横梁与支撑架为螺栓连接,这种不稳定的支架结构对设备损害极大,两轴承之间的纵向位移将使轴卡死或损失动力能。对于常规单铲叶片式搅拌机,在冲击载荷大和单纯双螺带式搅拌装置中易出现“抱轴”现象,这会会严重影响电动机的工作,甚至出现烧毁电动机的事故。 另一方面,尽管搅拌机的种类繁多,但目前使用最多的是带有一个或两个固定在垂直轴上的三叶螺旋桨搅拌机。这种螺旋桨搅拌机旋转时,形成沿搅拌容器的内壁由下向上和中心由上向下的连续翻转液流.同时悬浮体还进行旋转运动。搅拌机运行时,在螺旋桨与搅拌容器的底部之问,构成一个搅拌强度最小的区域因此,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达到必要的混合质量,从而浪费了电能,降低了搅拌机的工作效率。 所以在这基础上,我们创新开发了“新型多功能行星轮式搅拌机”,这种新式搅拌机主搅拌轴由行星轮带动,可根据需要选用单个或者多个搅拌轴(即加装行星轮),可以达到充分混合物料的目的,而另一个创新之处,在于利用电动机输出的动能,链接到一个竖直方

产品进化过程及进化定律(创新设计)

第4章产品进化过程及进化定律 4.1 概述 从历史的观点研究一类产品,如汽车、计算机、自行车、机床等,会发现这些产品今天的实现形式与其刚诞生时相比已有很大或根本性的变化。但这些产品的主要功能并没有变化,如汽车与自行车的主要功能是“运送货物与人”,计算机的主要功能是“代替人进行计算”,机床的主要功能是“加工零件”。人类需求的质量、数量及对产品实现形式的不断变化,迫使企业不得不根据需求变化及实现的可能,增加产品的辅助功能、改变其实现形式。即从历史的观点看,产品处于进化之中。 为了生存与发展,快速、有效地开发新产品是企业在竞争中取胜的重要武器。世界上大多数的新产品是在老产品或当前产品的基础上开发出来的。企业在新产品研发决策过程中,要预测当前产品的技术水平及新一代产品可能的进化方向,这种预测的过程称为技术预测(Technology Forecasting)。 技术预测的研究起始于半个世纪以前。最初应用于军工产品,即对武器及部件的性能进行技术预测,后来也用于民用产品。在长期的研究过程中,理论界提出了技术预测的多种方法,图4—1被祢为Worlton逻辑树,其内涵为不同预测方法的抽象描述。 树的最高层为预测方法,该方法被分为两大类:规范化方法(Normative)与探索性方法(Exploratory)。规范化方法的核心是“发现某个特征,确认使该特征能够实现的活动。”,即该方法倾向于堤出促使理想特征实现的策略与过程,该类方法中的核心方法是形态分析法(Morphologic Analysis)。探索性方法通过对过去与将来从低级到高级进化的过程预测未来,该类方法中的核心方法为S——曲线及Delphi法,前者为客观、定量法,后者为主观、小组法。 上述各种方法是西方世界提出的方法。MIT的Frauens 2000年指出西方传统的技术预测存在如下3条缺点: 1)预测所需要的准则太弱。 2)支持提出及实现可能特征的工具集是有限的。 3)确定目前产品功能的潜力主要取决于专家。 Frauens还指出:前苏联TRIZ中的技术系统进化(Technology System Evolution)理论已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预测工具,这些工具包括产品进化定律及进化路线等。 本章系统地介绍TRIZ中的产品进化理论成果及应用实例。 4.2 产品进化过程实例 4.2.1 潜艇 公元前332年,亚历山大大帝命令其部下建造一只防水的玻璃桶,自己进入桶里,让部下们把桶放到海水下面,他记录了所见到的各种动物。亚力山大是早期进行水下探索的人之一。 1624年,德雷贝尔建造了一个能在水中被驱动的防水舱,他让12人进入船体,并划六支桨推动这个装置。 1776年,布什内尔建造了一潜水器,用来攻击停在美国纽约港的英国军舰。这是第一艘参加战斗的潜水器。该潜水器像一只大木筒,里面有一张条凳,像自行车脚蹬似的东西驱动船体。该潜水器还配有罗盘、深度尺、驾驶装置、可变压舱、防水船体配件和一只锚。 19世纪末,现代潜艇之父霍兰主持建造了“霍兰”号潜艇。该潜艇在水下使用电动机,在水面巡航时使用蒸汽机,是第一艘能够下沉、潜行、上浮并发射鱼雷的潜艇。该潜艇没有潜望镜,艇员们要从平板玻璃向外观察。为了监测氧气含量,艇员们常把老鼠装在笼子里带上潜艇,如果老鼠死亡或接近死亡,说明氧气不足了,应赶快返航。1900年,美国海军购

2010年机电产品创新设计大赛总结

2010年机电产品设计大赛总结 2010年机电产品设计大赛于2010年8月19日至21日在淄博职业技术学院举行,共有近60所高校参赛,参赛作品420件,其中工业设计组共有32件。参赛的院校涉及中国海洋大学,山东大学。青岛大学,青岛科技大学等重点知名院校。 通过本次大赛,我们与周围的几所高校的参赛选手进行了相关的交流与探讨,可以说是受益匪浅,通过交流我们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同时也寻找到了自己的优势。在这里向大家做一下陈述性的总结。 首先,就大赛而言,我们的模型质量与其他院校相比还是有差距的,当然这与学校情况有一定的关系,我们不方便下太多结论。像潍坊学院,他们的模型费用是7000多元,可以说工设专业在他们学校收到了极大的重视。本次答辩过程我要做深深的检讨,因为我们的ppt做的有点偏,我是按照毕业设计的思路来整理的,而看了其他院校的答辩情况,他们上来就直接介绍产品或者很少介绍前提及背景。在这里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尤其是08级的同学,你们作为下一届机电大赛的主力,一定要吸取这次的教训,在制作ppt时,在设计的创新点上下功夫就行。答辩过程并不是那么呆板的,方式灵活多样,可以以动画的形式来体现,绝大多数院校采用了动画的形式来展现自己的产品,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我们在以后要学习与借鉴。上面说的是我们的不足,但也有我们的强项,像展板,展板在前期评委审查的过程中也会起到不小的作用,我们展板做的就比较抢眼,有好多赛友说我们的展板很“唬人”。 在软件使用上,我咨询过其他院校的很多老师和同学,他们基本上用犀牛建模用Keyshot 渲染,效率高,效果好。这一点值得我们借鉴,但是基本上大多数院校不擅长用V –ray和3d max,所以我们还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增强咱们的竞争力。 在手绘方面,通过我的观察,几乎所有的院校不太重视手绘的练习,所以我们一定要加强手绘的训练,这个不论对于找工作还是考研都有极大的帮助。 再就是我们一定要利用好咱工作室这个平台,有这样类似机会的院校不是很多,所以大家在大学期间对于工作室安排的任务一定要积极的参与,不断提高自身的设计水平及综合素质。 对于下一节机电产品设计大赛的主体已经公布:与节能节能降耗和新能源的利用有关,地点安排在潍坊科技学院,所以大家要尽早准备,提前下手,争取来年夺得好成绩。 上面就是我参加今年机电产品设计大赛的一些心得体会,在这里写出来与大家分享,希望大家要看到自己的长处,又要明确自身的不足,做到取人之长而补己之短。在新的学期。一定服从老师的安排,把工作室办好,提高设计水平,为下一届机电产品设计大赛打下坚实基础。

技术创新理论研究趋势综述

技术创新理论研究趋势综述 【摘要】技术创新是新技术的产生和商业化应用。本文根据技术创新理论研究的趋势,将其研究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单个企业创新行为、创新企业与企业的合作关系、创新企业与国家关系的研究阶段,并将各阶段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技术创新理论;演变趋势;综述 1.技术创新的概念界定 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J.A.Schumpeter,1912)的《经济发展理论》的出版,首次提出了“创新”这一概念,他认为:“所谓创新,是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a new combination)引入生产体系。”其内涵包括:(1)引入新产品;(2)引入新工艺;(3)开辟新市场;(4)控制原材料新的供应来源;(5)实现工业的新组织。熊彼特的创新概念既包括了技术性变化的创新,又包括了非技术性变化的创新,其创新理论开辟了技术创新理论的先河。下表列举了以往研究者对“技术创新”的概念界定(见表1)。 表1 以往研究者的“技术创新”的概念界定列举 2.技术创新理论研究的发展阶段 20世纪熊彼特最早提出了技术创新理论,从此,拉开了技术创新研究的序幕。根据相关研究文献,从时间上可把技术创新理论研究划分为三个阶段。 2.1第一代技术创新理论 第一代技术创新理论研究阶段为单个企业创新行为研究阶段。20世纪50年代初到60年代,在世界新技术革命浪潮的推动下,技术创新研究迅速发展,逐步突破新古典经济学的限制与束缚,形成对技术创新起源、效应和内部结构与过程等方面的专门研究。但研究主要停留在对单个企业创新行为的研究上,如熊彼特于1934-1944强调企业家的作用(见图1)。此后,技术创新理论形成了以技术创新和市场创新为研究对象、组织变革和组织形式为研究对象的两个分支。该时期并未形成完整的理论框架。 图1 熊彼特的企业家创新模型 (Mark Dodgson,Roy Rothwell,2000) 2.2第二代技术创新理论 第二代技术创新理论研究阶段为创新企业与企业的合作关系研究阶段。时间为20世纪70年代初至80年代初,该阶段研究强调创新企业与企业的合作关系

技术创新理论概述精编版

技术创新理论概述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目录 摘要 (1) 一、技术创新理论概述 (1) (一)企业需要技术创新的必要性 (1) (二)技术创新理论的提出及其发展 (2) 二、基于技术创新理论的海尔集团核心竞争力分析 (4) (一)技术创新是海尔的核心竞争力 (4) (二)技术创新在海尔的成功运用及管理 (5) 三、海尔集团成功经验的启示 (7) (一)提高企业创新管理水平与能力,是企业技术创新成功的重要保障 (7) (二)建立学习型组织,培养企业家型人才,为技术创新提供思路与方向 (7) (三)进一步转变观念,实现思维和观念创新 (7) (四)构建与创新先进的企业文化,对企业文化不断进行创新、发展 (7) (五)加大制度创新的力度,促进完整的创新生态体系的建立 (7) (六)利用外部资源,加快发展步伐 (8)

结束语 (8) 参考文献 (9) 海尔集团核心竞争力分析及启示 —基于技术创新理论视角 学生:指导老师: 摘要: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企业需要技术创新的必要性以及技术创新理论的提出与发展,在强调了企业需不断创新的必要性基础上,着重从技术创新角度分析了海尔集团成功的宝贵经验,总结了海尔集团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全球化时代能够持续、稳步发展的关键所在。通过对其基于技术创新理论的分析,得出启示性建议与措施,以探索出适合我国企业自身发展的新道路。 关键词:技术创新、企业核心竞争力、海尔集团 Abstract The passage brifly introduce the necessity that companies nee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propose the innovation theory and development firstly. Base on the necessity of the emphasis that companies nee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t emphasises on the precious experience of the successd of Haier Group from the new view. And it summaeizes why Haier Group could develop continuly and steadily during the fierceful goldlization period. Through the anylysis of the new technological

拟剧论理论发展综述

拟剧论就是借助戏剧的类比而对日常生活进行的研究,其倡导者是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他把社会比做舞台,把社会成员比做演员来解释人们的日常生活。运用戏剧语言对人们之间的相互交往进行的社会学分析,充分肯定了社会体系这一剧作者及其剧本期望对表演者的决定性作用,也即承认社会结构对个人行动的制约性。提出“戴假面具的人”、“故意演戏”等概念,也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人际关系的真实一面。对社会互动进行研究时,拟剧论的研究方式显然是一种“别样”的选择。 一、拟剧理论产生发展 (一)历史演变 早在17世纪,大文豪莎士比亚就在他的文学作品中分将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互动就描述了出来,莎士比亚《皆大欢喜》中有句经典的话:“整个世界是一个舞台,所有男女不过是这舞台上的演员,他们各有自己的活动场所,一个人在其一生中要扮演很多角色。” 到20世纪的许多社会学家将关注放到研究人们社会互动中去,而其中戈夫曼更是将喜剧的理论创新的运用到符号互动论之中,系统的提出拟剧理论。 拟剧论是从符号互动论中发展出来的、具有自身特点的、说明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理论,戈夫曼把社会比作舞台,把社会成员比作演员来解释人们的日常生活,其代表作是《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演》。 (二)思想背景 拟剧论的思想背景来源于亚当.斯密、休谟、弗格森、詹姆斯关于人的思想;鲍德温、杜威的社会思想;库利的“镜中我”理论,托马斯、米德和布鲁默的符号互动论思想。 1、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这一短语,是用来说明人(被设想为在本能上是自私的动物)的令人难以理解的能力,即能判断克制私利的能力。因此,具有利己主义本性的个人﹝主要是追逐利润的资本家﹞是如何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中控制自己的感情和行为,尤其是自私的感情和行为,从未而建立一个有必要确立行为准则的社会而有规律的活动。 2、休谟主张人类(以及其他动物)都有一种信赖因果关系的本能,这种本能则是来自我们神经系统中所养成的习惯,长期下来我们便无法移除这种习惯,但我们并没有任何论点、也不能以演绎或归纳来证明这种习惯是正确的,就好像我们对于世界以外的地方一无所知一样。休谟主张所有人类的思考活动都可以分为两种:追求“观念的连结”(Relation of Ideas)与“实际的真相”(Matters of Fact)。前者牵涉到的是抽象的逻辑概念与数学,并且以直觉和逻辑演绎为主;后者则是以研究现实世界的情况为主。而为了避免被任何我们所不知道

专业创新设计报告

德州学院 学生专业创新设计报告 实习名称九阳豆浆机市场营销策略 实习时间2013.10.13-2013.10.31 实习地点山东省德州市 专业班级学生姓名指导教师 教学单位经济管理学院 二O 一三年十月三十一日

目录 一、专业设计目的 (2) 二、专业设计引言概述 (3) 三、专业设计内容及进度 (3) (一)九阳公司背景介绍 (3) (二)主要业务和产品 (3) (三)企业环境分析 (4) (四)SWOT分析 (6) (五)市场营销策略分析 (8) 四、专业设计体验与心得 (9) 五、提案改进与建议 (10) 六、结论 (10) 九阳豆浆机德州市场营销策划

一、专业设计目的 工商管理学是研究盈利性组织经营活动规律以及企业管理的理论、方法与技术的学科。 这个专业的范围比较广,所学课程也较多,涵盖了经济学、管理学的很多课程。因此,工商管理是一门基础宽的学科,个人可以就此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专业方向。比如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财务管理、会计、企业投资等。 市场营销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中比较实用的类型,在市场经济逐步完善的今天,对于作为独立经济实体的企业、公司,如果没有专业的市场营销人才,以科学、现代化的营销手段来“做生意”,肯定无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生存。市场营销人员是各个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不可缺少的人才,但由于培养数量一直跟不上,所以毕业生供不应求。为了更好地学习市场营销,我们必须进行一些必要的创新设计。 二、专业设计引言概述 "吃得粗糙"、"活得精致"成为当今主流生活方式,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意每日摄入的食物中一定要有大豆、玉米、红薯等杂粮、粗粮。每天喝上一杯新鲜的豆浆反映出中国人独特的生活习惯和对营养的追求,九阳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黄淑玲女士曾说过:"希望有一天,豆浆机就像西方人的咖啡壶一样,会成为中国人生活方式的象征。" 随着人们健康认识的增强,为了卫生,喝的放心,纷纷选择家庭自制豆浆,从而拉动家用全自动豆浆机市场。豆浆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是一种非常理想的健康食品。据专家介绍,在豆浆里含有多种优质蛋白、多种维生素、多种人体必须的氨基酸和多种微量元素等。无论成年人、老年人和儿童,只要坚持饮用,对于提高体质、预防和治疗病症,都大有益处。春秋饮豆浆,滋阴润燥,调和阴阳;夏饮豆浆,消热防暑,生津解渴;冬饮豆浆,祛寒暖胃,滋养进补。 自己在家里做豆浆,这在以前是不能想象的。DIY豆浆既便捷又健康,王旭宁看到了这一产品广阔的市场前景。当时年仅25岁的他果断下海开始了自己的“豆浆梦”——与最初的创业团队联合成立了济南九阳电器有限公司,主要从事豆浆机等家用电器的生产和销售,而如今,九阳豆浆机已走进千家万户,成为中国人健康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三、专业设计内容及进度 第一阶段:(2013-10-13到2013-10-14对九阳公司的背景和产品调研内容如下)(一)九阳公司背景介绍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九阳公司),前身为山东九阳小家电有限公司,1994年,九阳创始人王旭宁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全自动家用豆浆机。“家庭自制熟豆浆”使九阳家用全自动豆浆机很快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人们的豆浆消费习惯随之开始由传统的“外出购买”转变为“家庭自制”,自此,九阳成为豆浆机行业的首创者,在这个前人尚未涉足的领域开疆辟土。2004年,九阳建立了多个生产基地,开始朝着集团化方向发展。2007年9月正式改制为股份公司,2011年11月份所监控的十个城市(广州、深圳、成都等十个城市),豆浆机市场仍将高速发展,年度增长率可能超过50%,销量达到1500万台。从长远来看,豆浆机市场潜力巨大。目前中国市场家庭豆浆机占有比仅为3%至4%,相比其它主流小家电50%至60%家庭占有比,豆浆机市场仍有非常大的空间。九阳现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企业、国家AAAA级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企业、国家诚信典型示范企业,入选“国家名片”,九阳品牌被评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小家电品牌”、“国家重点保护品牌”,九阳商标是中国驰名商标,九阳豆浆机是中国名牌产品。2010年九阳营养王豆浆机更荣获“中国小家电原创奖”行业最高殊荣。品牌、营销、技术是九阳的三大竞争九阳豆浆机是中国名牌产品。 (二)主要业务和产品 九阳在小家电领域不断拓展,官方网站新产品层出不穷,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目前,九阳的主要产品有豆浆机、电磁炉、料理机、榨汁机、开水煲、紫砂煲、电压力煲等七大系列一百多个型号,同时还开发了专供酒店、写字楼的商用豆浆机,开拓了新的市场空间。其中,九阳豆浆机已成为业

技术创新理论

技术创新理论 技术创新理论(Technical Innovation Theory) [编辑] 技术创新理论的提出 技术创新理论(Technical Innovation Theory)的首次由熊彼特(Joseph A·Schumpeter)的《经济发展理论》系统的提出。”创新”就是“一种新的生产函数的建立(the setting up of a new product in function),即实现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一种从未有过的新结合。并将其引入生产体系。创新一般包含5个方面的内容(1)制造新的产品:制造出尚未为消费者所知晓的新产品(2)采用新的生产方法:采用在该产业部门实际上尚未知晓的生产方法(3)开辟新的市场开辟国家和那些特定的产业部门尚未进入过的市场:(4)获得新的供应商获得原材料或半成品的新的供应来源(5)形成新的组织形式创造或者打破原有垄断的新组织形式 创新并不仅仅是某项单纯的技术或工艺发明.而是一种不停运转的机制.只有引入生产实际中的发现与发明.并对原有生产体系产生震荡效应。才是创新。 [编辑] 技术创新理论的发展 后来熊彼特的创新理论被他的追随者发展成为当代西方众多经济学理论的两个分支一是新古典经济学家为将技术进步纳入到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主要成果就是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和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二是侧重研究技术创新的扩散和技术创新的轨道”和范式等理论问题。从熊彼特提出创新理论至今已有将近100年的时间.这期间有众多学者对技术创新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形成了许多有特色的理论。但是由于这些研究的出发点和前提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

异.再加上技术创新是一个设计面广。影响很大十分复杂的过程.所以至今各专家学者以及研究机构对“技术创新概念的定义莫衷一是。 1、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和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1)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1976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索罗(Robert Solow)于1956年提出了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该经济使用两类投入(资本和劳动)生产一种均质产品.首先假定技术保持不便.集中考察资本在经济增长中所起的作用(资本累计模型)。 (2)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1986年罗默(Paul·Romer)在《收益增长和长期增长》中,提出了一个与收益递减的传统模型不同的收益递增的增长模型。他把技术进步视为经济的内生变量和知识积累的结果认为知识积累才是经济增长的原动力。 在罗默的模型里.知识被分解为一般知识和专业知识。一般知识产生经济外部性.使所有企业都能获得规模收益.专业知识则产生经济内部效应.给个别企业带来垄断利润.从而为这些企业提供了研究与开发的基金和内在的动力。因此,知识作为一种内生的独立因素不仅可以使知识本身产生递增收益,而且使资本、劳动等其他投入要素的收益递增。这就为经济的长期增长提供了条件。技术与众不同的一个特点在于它是公共品,产出这种技术发明的费用昂贵,但复制它很廉价。 新增长理论的贡献在手改变了我们关于增长途径的思维方式。如果技术水平的不同是导致各国生活水平的诧异的主要原因.并且假定技术知识是一个可以生产出来的要素,那么需要着重研究的方面就有:国家怎样才能提高技术水平7怎样有效的进行技术的转移、扩散和增值等。这就引发了有关国家创新系统的探索。 2、技术创新的”轨道和范式“ (1)从线性范式到网络范式 2O世纪7O年代,在熊彼特的影响下形成了创新研究的”线性范式“。该范式认为技术创新一般经历发明一开发一设计一中试一生产一销售等简单的线性过程.局限于单个企业内部的技术过程。后来的研究发现外部的信息交换及协调对于创新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有效克服单个企业技术创新时的能力局限.降低创新活动中的技术和市场不确定性。此后.创新研究的视野从单个企业内部转向企业与外部环境的联系和互动.导致网络范式的兴起。阿歇姆(Asheim T.1998)对线性范式与网络范式的特征进行了比较。 (2)区域创新与集群创新 ”网络范式”最初应用在国家层面,形成了”国家创新系统”理论.随着全球化的发展.经济意义上的”国家状态”日益让位于“区域状态”.区域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利益体.关键的商业联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