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结构设计中的解构主义
- 格式:doc
- 大小:15.00 KB
- 文档页数:3
服装设计理念范例服装设计是一门充满创意与个性的艺术,它不仅仅是关于裁剪和缝制布料,更是关于表达设计师的思想、情感和对美的独特理解。
每一位设计师都拥有自己独特的设计理念,这些理念如同灵魂一般赋予服装生命和魅力。
以下为大家呈现一些服装设计理念的范例,希望能为您带来灵感和启发。
一、简约主义简约主义是一种以简洁、清晰的线条和形状为核心的设计理念。
设计师在色彩、材质和细节的选择上都力求精简,去除多余的装饰和复杂的结构。
这种理念注重服装的功能性和舒适性,强调“少即是多”的原则。
例如,一件简约的白色衬衫,采用高质量的纯棉面料,剪裁合身,没有过多的褶皱和花边,仅仅通过精致的领口和袖口设计展现出优雅与精致。
简约主义的服装设计适合各种场合,无论是日常穿着还是正式场合,都能展现出穿着者的自信和品味。
二、复古风格复古风格的服装设计理念是从过去的时代中汲取灵感,重现那些具有代表性的元素和特征。
这可能包括 20 世纪 20 年代的 flapper 风格、50 年代的蓬蓬裙、60 年代的迷你裙等等。
设计师会研究特定时代的服装款式、图案、色彩和材质,并将其与现代的审美和制作技术相结合。
比如,一件复古风格的波点连衣裙,采用经典的收腰设计和及膝裙摆,搭配上现代的柔软面料和精湛的缝制工艺,既展现了过去时代的浪漫与优雅,又符合现代人对于舒适度的追求。
三、自然主义自然主义的服装设计理念强调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从大自然中获取灵感。
这可能体现在使用天然的面料,如棉、麻、丝等,或者采用与自然相关的色彩和图案,如花卉、树叶、动物纹理等。
设计师还会注重服装的环保性和可持续性,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比如,一件用有机棉制成的宽松长袍,上面印着手绘的花朵图案,色彩柔和自然,让人仿佛置身于春天的花园中。
这种设计理念不仅让人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也传递了保护环境的重要信息。
四、解构主义解构主义的服装设计理念打破传统的服装结构和形式,通过拆解、重组和变形来创造出独特的服装形态。
解构主义风格服装的特征及设计方法曲义;郝云华【摘要】针对解构主义风格的服装设计,论述了解构主义风格服装的兴起和发展,分析了解构主义风格服装设计主体多元化、结构破形、注重服用舒适度等特征,归纳总结了解构主义风格服装的设计方法:通过对传统款式造型的解构来改变服装的外部轮廓与内部组织关系,借助于对服装不同缝制工艺的解构来产生内外工艺的视觉反差,通过对作为服装载体的面料进行解构来改变款式的肌理效果,利用对服装色彩和图案的解构来赋予服装张力与活力.在解构主义风格的服装设计中,应理性地看待服装与人的正确关系,发挥服装设计主体和着装状态设计主体的自我主观能动性的想像力和着装乐趣,以求在探索中有新的发现.%Based on the deconstruction style in fashion design, this study discussed the ris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deconstruction-style fashion, analyzed its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design subject diversification, structure broken and emphasis on the wearing comfortableness, and summarized the design methods of the deconstruction-style fashion. The design method was that: change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external outlines and the inner structure of clothing by reconstructing the traditional fashion style, generate the inside and outside visual contrast by reconstructing the different sewing handicraft of clothing, alternate the texture effect of the style by reconstructing the fabrics of clothing, cultivate the tension and vigor by reconstructing the colour and patterns of clothing. Designer should be more sensible in treating the right relationship between clothing and people, visualizing the imagination and the dressing delight of the fashion design object and thedressing status design object, and look forward to new discoveries in the exploration.【期刊名称】《丝绸》【年(卷),期】2012(000)004【总页数】4页(P49-51,64)【关键词】解构;造型;风格;服装设计【作者】曲义;郝云华【作者单位】昆明理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昆明650093;四川音乐学院绵阳艺术学院造型与设计艺术系,四川绵阳621000;云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昆明6505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941.11解构一词首先出现于哲学范畴,进而延伸到了美学领域。
解构主义与服装设计20世纪80年代,解构主义理论及解构主义设计有了较大的发展。
解构主义在手法上打破了原有结构的整体性、转换性和自调性,强调结构的不稳定性和不断变化的特性,在形式上则运用错位、叠合、重组等手法,解构主义最早运用在建筑设计中,使建筑反映生成新形式机遇的模式。
形式语言上倾向于抽象,更多地倾向于从表层语汇转向深层结构的探索。
标签:解构主义;反形式;反美学1 解构主义理论与解构主义设计解构主义(deconstruction)这个字眼是从“结构主义”(constructionism)一词演化而来,它的实质是对于结构主义的破坏和分解。
由法国著名哲学家雅克德里达(Jacques Derida,1930-2004)在1967年提出,二十世纪80年代解构主义正式形成为一种特定的艺术风格。
解构主义最早在建筑中开始,重要代表人物有弗兰克·盖里(Frank Gehry),柏纳德·楚米(Bernard Tschumi),彼德·埃森曼(Peter Eisenmen),扎哈·哈迪特(Zaha Hadit),丹尼·雷柏斯金(Daniel Libeskind),庫柏·辛门布劳(Coop Himmelblau)等人。
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弗兰克·盖里。
“解构”(Deconstruction)在哲学、语言学和文艺批评领域译作消解哲学、解体批评、分解及解构主义等。
建筑界译作解构主义、解构、散构等。
“解构”一词,根据来自马丁·海德格尔的名著《存在与时间》,具有“分解”、“翻掘”、“揭示”之意。
2 解构主义的形式形象特征解构主义设计的主要特征是把完整的现代主义、结构主义、建筑整体破碎处理进行重新组合,形成破碎的空间和形态,具有很大的个人性和随意性,是对正统的现代主义、国际主义原则和标准的否定及批评。
否定任何假定的、自我相同的文化体,对以往的艺术存有疑问。
孙甜甜田宏一、研究的背景与意义在今天的21世纪,服装造型在变,时代在变,人的要求在变,服装也要随之变革,但不管怎样变化,都是以人为核心,为了不禁锢设计者思维,解构主义设计就提供了解决办法[1]。
解构主义服装无论是在其造型的独特性、结构的特殊性、传达给人视觉的神秘感方面都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因此针对服装结构设计中解构原理的分析尤为重要,本课题的研究为服装的研究带来新的思路。
二、研究的内容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是对解构主义服装中的结构原理进行分析,通过对下文列举的两个案例和其它大量案例的分析和分解,探求解构主义服装造型的结构规律和造型方法,然后进行记录与总结,之后再结合文献,深刻理解解构主义服装常用造型或结构的设计方法,最后对分析的案例进行一个归纳。
三、研究方法本文使用的方法有文献研究法、观察法、个案研究法、思维方法等[2]。
文献研究法主要是前期对文献进行大量的阅读与总结,找出对自己研究有价值的内容,并运用到论文的撰写中,例如本文参考了《顶级品牌服装设计解读》中分析案例的手法对下文的案例进行分析。
本文所选用的案例是顶级解构主义服装设计师加里亚诺和山本耀司的作品,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
四、案例分析1.案例一。
如图1,这件服装是2007年春夏加里亚诺的Dior 作品[3];图2是解构主义设计师山本耀司的作品。
〔摘要〕在时代的推动下,人们想要通过服装表现自己独一无二的一面,此时解构主义服装进入大众的视野。
特别是具有独特的结构设计、功能性的设计、立体造型设计的服装更能满足现今消费者的需求。
通过对知名设计师解构主义服装案例进行分析,对服装的外部造型、内部结构以及外部拓展等方面进行分析,并进行总结,得出解构主义服装在结构上的设计特点和规律。
〔关键词〕解构主义;结构设计;立体造型设计;功能性设计〔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3389(2019)02-41-02服装结构设计中解构原理分析(辽东学院,辽宁丹东118000)图1图2辽宁丝绸2019年第2期·41·这两件衣服的立体造型的设计运用了“折纸”的艺术设计手法。
解构主义艺术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论文解构主义艺术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论文1解构主义概念解构主义是由“结构主义”衍生出来,由物件内部结构的改变得以解构。
曾有一位西方艺术家以自己的艺术行为来解释,他先是用中提琴演奏了一段古典音乐后,再将手中的提琴狠摔地上,用脚猛踩踏,然后又快速将已经惨碎的提琴碎片拼贴出一幅抽象画,使得原来完整的中提琴不复存在,而残缺的碎片拼贴出另外一种艺术形式。
解构主义是对现代主义正统原则和标准批判地加以继承,运用现代主义的语汇,以颠倒、重构等方式,从逻辑上否定传统的基本设计原则,而产生新的概念。
用分解的观念,强调打碎、叠加、重组,重视个体、部件本身,反对总体统一而创造出支离破碎和无规则的不确定感。
解构主义理论出场后,在西方文化界引起了一阵解构热,影响到文学、艺术、社会学、伦理学、政治学以至神学等领域,从解构主义哲学下进行新的探究。
它作为一种设计风格应用于艺术范围内的探索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
2解构主义与当代服装2.1解构主义服装概念解构主义可以说是后现代时装审美和设计手法的重要表现,在时装设计中解构是对服装传统的颠覆,是不断打破旧解构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创作的感觉比创作和谐更重要,新的服装从合成过程到观赏过程,其意义处在一个不断流变的过程中。
因此,其结构和含义都难以把握,设计师的作品不仅仅因为自身的理念所转移,还在于观众在欣赏作品过程中的参与,通过欣赏者对作品的欣赏角度出发去理解新产生的解构思绪。
当我们看到解构主义服装的时候,我们的视觉会有压力,这种压力来源于非传统手段以及反常规的所谓优雅之类,而是有点摇滚的感觉、波普的刺激以及朋克文化的感官影响。
这些作品激发出人类潜伏的另外一种情感和美感,一种类似破坏后的快感。
解构主义的分离特征和破碎感不是随心所欲而为之的,是一种精心处理的最后表现。
2.2以设计师代表作为例解析解构设计在服装中的具体表现时装中的解构主义重视对服装本身结构的研究,其设计理论是对服装原有的造型、款式等进行大胆改造,把服装原有的结构(肩、领、胸、腰等部位)分解拆散,然后重新组合,形成一种新的结构。
结构主义风格和解构主义风格的服装结构设计比较蒋红英【摘要】结构主义风格和解构主义风格在后现代服饰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两者有着对立的设计理念.本文运用立体裁剪与平面裁剪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具体作品的分析、比较,归纳出两者在服装结构设计的出发点、内部结构线设置、整体外观、运动机能性方面均有着显著的差异和对立,但二者对结构意识的强调则是一致的.要在服装设计中更好地把握结构主义风格和解构主义风格的特征,必须深刻理解两者在结构设计上的本质差异.%Structuralism and deconstruction style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post-modern fashion,which have opposite design bining draping and paper pattern making,some works are analyzed and compared,then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re are distinguish differences in their starting points for construction design,setting internal construction lines,appearance,and function.However,they both emphasize on constructional sense.Deeply understand their essential difference on construction design can help in mastering the character of structuralism and deconstruction styles.【期刊名称】《西安工程大学学报》【年(卷),期】2011(025)002【总页数】5页(P206-210)【关键词】结构主义风格;解构主义风格;结构设计;人体【作者】蒋红英【作者单位】厦门理工学院设计艺术系,福建厦门,36102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941.12在后现代服饰的发展和演变过程中,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风格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们是从两种对立设计理念出发的设计风格.结构主义服装风格也可称之为建筑主义或构成主义服装风格,它以人的肢体造型为基础,强调服装造型的立体感、扩张感、比例感与层次感,并具有极强的秩序感,充分反映了西方传统服装的审美理念[1].从 13世纪哥特式风格服装以来,西方服装就形成了从人体体型出发、注重服装三维效果的适体塑形的结构主义服装风格特征.传统西方服装设计师们的设计理念和手法都带有结构主义的痕迹.如迪奥、夏奈尔、巴伦夏加、维奥内特、阿玛尼等.相比漫长的结构主义服装风格的发展史而言,解构主义服装风格只有短短几十年的历史.解构主义作为一种服装风格起步于 70年代,在 80年代传播,至今还保留着对世界服饰文化的广泛影响.解构主义风格服装的结构设计不再强调服装的适体、塑形,它建立在东方及现代服装审美理念的基础上,以逆向思维进行服装设计构思,将服装结构造型的基本元素进行拆分、组合,形成奇突的外形结构特征[1].近年来,许多研究者从设计理念、风格、手段等方面对服装中的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进行比较和研究,但鲜少有人从结构设计的角度来比较二者的差异.本文通过立体裁剪与平面裁剪相结合的方法来解析二者结构设计的差异,旨在填补这方面的空白.结构主义风格的服装结构以人体为出发点.设计者依照人的整体曲线来设计和立体裁制服装,使之成为一个具有三维空间的、动态的软雕塑艺术体,要让穿着者从任何角度看都有表现力和美感[2].人体是立体的,但布料却是平面的,因此制衣的秘诀就在于把平面的布料通过裁剪和缝制变成立体的东西,以适应人体形状.因此,服装可以看作是穿在人身上的“建筑”.结构主义设计师在设计服装时,以人体为出发点,但真正关心的是处理人体曲面的方法,通过省道、分割线、折裥、褶皱和衬垫等结构设计语言,赋予服装一种独立的三维立体效果,这种注重精巧结构的服装能达到塑造体型,美化并改变人体外观的效果.图 1为结构主义大师乔治·阿玛尼 09春夏高级定制发布会作品的结构分解图,充分体现了阿玛尼服装的一贯结构设计特征.服装的支撑点在肩部,采用垫肩来塑造完美的肩型,强调和夸张腰臀曲线.线条流畅精准,在传统与时尚之间找到一个很好的平衡点,服装给人的立体感、块面感特别强,给穿着者自然舒适的感受,给观者高雅潇洒的感觉.《VOGUE》对他的评价是:“设计服装时不拘一格,随意发挥,特别注重从身材的立体角度去设计,如同给一座建筑物进行包装那样.因此,所设计的服装能显示立体美.”解构主义风格服装则解构了服装结构设计要从人体出发这一基础.解构主义设计师们认为,只有突破人体对服装的束缚,服装结构才能更有突破与创新.但东西方的设计师的表现手法却有着根本差异.西方的服装设计师不再关心人体各部位美妙的比例、起伏与转折,而是醉心于运用空间形式法则如量感、空间感、尺度感、层次感和视错来赋予服装建筑物一般的空间结构,这样的服装并不一定适体或塑形,有时甚至是反性感的.东方的设计师则以三宅一生倡导的无结构模式为代表.三宅一生的许多设计采用了直线式的结构设计,无省道和分割线,利用折裥的可变性和包容性来满足人体起伏转折及运动变化的需要.三宅一生曾说过:“我的服装不似欧式时装那样有预期的造型.”他习惯于在服装中使用连接、折叠、伸展、打褶、包裹、卷曲、压印等平面结构手法[3],是对西方结构明确的体形型服装结构传统的反叛,也是对日本和服半成形型服装结构的传承.试用一个普通人台来复制或完成一件解构主义风格服装,可能会有一定困难,有时可能要使用特殊撑架或对人台做一定程度的变形.解构主义风格服装不塑造人体美或者不以塑造人体美为惟一目的,更重要的是反映一种时代精神,即打破人们对人体和服装关系的原有的概念和常规的审美取向,从而获得一种设计和结构方面的极大的自由度.结构主义风格服装的结构设计是理性的、节制的,符合版型优化的设计原则.其内部结构设计大多遵循着这样的原则:通过平面的衣片去尽可能精确地拟合人体曲面,运用省道、分割线、褶裥等结构设计要素来达到收紧腰部,突出胸部和臀部的立体效果.这些省道、分割线、褶裥都是按照跟人体对应的位置来合理安排的.如省尖指向胸点,分割线尽量通过人体曲率最大处,褶裥一般位于腰间、袖山等处.出于结构合理化考虑,衣片大致可以按照人体曲面的区域分成上身的前衣身、后衣身、袖片、领片,下身的裙片、裤前片、裤后片,表现出合理严谨的对应关系.通过对比尺度、结构关系、分割比例及呼应关系的把握,表现服装外廓型和内造型的平衡与协调的设计理念[4].解构主义风格服装内部结构线有时则表现出某种非理性特点,注重趣味性、自由性、复杂性、反常规.内部结构线不再按照传统结构设计的教条放在最合理、最能美化人体的位置.对于解构主义服装的结构来说,服装根本不必按照与人体曲面的对应关系来划分前片、后片、部件,它可以不受任何限制而力求自由.比如,可以根据线条自身运动规律和形式美法则来设置衣片,打破传统前后衣身拼接方式,模糊侧缝概念,以斜线或螺旋线分割人体胸腰和腰臀曲线,创造出一种更柔和、更女性化的线条.或者打破传统的结构设计将多余的褶裥量折叠,而是以余量塑造一个离体的、外观感较强的第二空间[5].传统结构设计的手段如省道、分割线、折裥、褶皱、波浪、垂荡、堆积、编拼、层叠等往往采用偏移、扭曲、旋转、夸张、重复、交叉等方式非常规组合和表现,故解构主义服装大多是用立体构成方式完成的,如图 2所示 (图 2是厦门理工学院设计艺术系 06级学生陈婵娟作品,指导老师:蒋红英、王士林).人体是对称的,从人体出发的结构设计也往往是对称的或是均衡的.结构主义风格的典范是男式西服套装,通过历代设计师和结构专家的共同努力,其结构的审美已经程式化难以改动,整体外观呈现对称、均衡、完成度好的显著特点.结构主义风格的服装其结构设计可以简洁如夏奈尔,巧妙如巴伦夏加,富于变化如迪奥,但一般都具备对称均衡和完整度良好的外观特征.结构主义风格服装,还注重细节上的局部调整变化、精良的做工、高品质的面料,往往看似简单但蕴含着丰富的变化,只是很低调地吸引人.解构主义有着反中心、反权威、反二元对抗的特点.这是一种反对权威而重视个人思想的设计挑战,颠覆了古典美学中统一完整的标准,均衡和谐的视觉传统经验,被差异、破碎、突兀、错位的全新审美体验所代替[6].解构主义服装作品,往往采用衣片融合、聚集、消解、拆分、增减、非常规组合的方式营造整体外观的一种反常规、非对称和反完整的结构特征.布料扭曲、缠绕、纠结,具有偶然性和随意性,甚至很难解析出二维的平面衣片.解构主义服装在结构处理上极度自由,有时故意做成残缺状、破损装、不了了之状,令人愕然又耐人寻味,这就需要高超的形式处理技巧才能使服装达到一种风格上的完美,如果处理得当,有时会有一种突破常规的视觉冲击力和恰如其分的缺陷美[7].因为其形式貌似凌乱,实质上形与形之间,元素与元素之间却具有高度的协调性、联系性,是内在的而不是表面的,是有机的而不是机械的[4],如图 3所示(图3为厦门理工学院设计艺术系05级学生华夏作品,指导教师:郑晶、蒋红英) 结构主义的服装结构严谨,追求雕塑体型和严整外观,有时要牺牲结构处理的自由度和良好的运动机能性,显得过于拘谨.而解构主义风格服装对服装的运动机能性诠释各不相同.某些解构主义风格服装可以完全不考虑服装的运动机能性.因为,解构服装的运动机能也是解构的目的之一.另外一些解构主义风格服装则由于设计的不拘一格,不必为外观而牺牲机能,故活动机能良好.如近来流行的哈伦裤,大胆吸收了伊斯兰女装宽松、随和的样式,在裆部加入了大量松量,彻底解构了裤子的裆结构,宽腿掉裆,将解放了的身躯和精致的丝绸搭配,打造出一种轻松优雅的感觉.虽然该裤不能像贴体牛仔裤那样帮助穿着者塑造出苗条的腿形和性感的腰臀曲线,但令穿着者无拘无束活动无碍.许多解构风格的时装都深具这一特点,以无形求有形,穿着后轻松随意,还能在某种程度上掩饰体型的缺陷.时装界的怪才约翰·加里亚诺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成衣品牌的服装结构就深得这一精髓.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在结构设计上采用的具体手段和方法往往恰恰对立,但他们在服装设计的根本点上却有着一致性:那就是二者都有很强的“结构”意识[4].解构主义看似反叛了“结构”,但真正反叛的是结构主义僵化的设计理念、技巧、方法,而不是“结构”意识的本身.解构主义在服装结构设计中所表现出的自由度和随意性,意在打破服装结构进行重组,形成新的视觉状态;打破正常熟悉的视觉语言,不再按照逻辑中的次序,进而形成新的结构关系;解构主义更重视个体部件本身,反对统一稳定的形式,反对结构主义的公式化和秩序化.极端的解构主义者,如被称为“美的结构大师”的山本耀司、马丁·马吉拉等人,总是围绕着衣服本身的结构做文章,不大考虑色彩、纹样等要素,而是代之以永恒的黑色.他们认为,与色彩、纹样等相比,服装结构是服装更本质的东西.黑色几乎成为许多解构设计大师的标志性色彩.中国的设计师们在服装设计中擅长以夸张的外部造型、美妙的色彩搭配、巧妙的面料肌理再造来夺人眼球,但对服装内部结构设计创意的关注度始终不足.注重结构设计的服装才是可以穿着的时装,而非舞台上昙花一现的时装秀.国外设计师无论是结构主义风格还是解构主义风格的作品,或精致适体,或貌似无形却疏而不散,都对服装内在结构设计进行了高度理性化的思考.对中国设计师来说,从概念到成衣实现,也许最大的障碍就在结构设计创意的突破.结构主义风格和解构主义风格是从两种对立设计理念出发的设计风格.结构主义风格服装和解构主义风格服装在结构设计的出发点、内部结构线的设置、外观的对称均衡性和完成度、对服装结构运动机能性的诠释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和对立,但它们在强调结构意识这一服装设计的根本点上却有着高度一致性.正因为如此,只有深刻理解这两者在结构设计上的差异,才能在服装设计中更好地把握这两种风格的本质特征.【相关文献】[1] 陈建辉.论服装设计风格中的结构与解构[J].装饰,2005(1):105-106.[2] 谢锋.时尚之旅[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7.[3] 徐俭,张宇霞,张竞琼.森英惠、三宅一生、川久保玲之研究比较[J].天津纺织工学院学报,2000,19(5):36-39.[4] 朱琴.服装设计教学中树立“结构”意识的重要性探讨[J].内江科技,2005(4):90.[5] 姜睿,刘瑜.现代女装中的非常规结构线的研究[J].国际纺织导报,2009(4):68-74.[6] 卫东风,曹建宁.解读新现代主义服装流派特征[J].艺术研究,2007(4):7-9.[7] 卞向阳.服装艺术判断[M].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06:115.。
浅谈“解构主义”设计风格在休闲装中的应用龚雯欣(武汉纺织大学,湖北武汉430000)摘要:在服装设计中解构是打破常规与传统,把传统的设计分割使其拥有一个全新的形式,通过错位、颠倒、交叉,使它无规则和非常规化,从中寻找耳目一新的变幻与动感之美。
本论文归纳了解构主义的背景以及他的设计方法。
从服装的色彩,造型,面料上来了解解构的审美功能,以此阐述了解构主义在设计中的价值与财富。
解构主义设计风格的研究,可以认识到解构主义对设计的头脑形成过程和具体特性,推测解构主义在未来的发展,可以扩展设计者的思路,也可以扩大思维空间,更加可以丰富设计者的文化内涵和表达形式。
关键词:解构;设计;休闲装中图分类号:TS 94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602(2019)23-0044-01作者简介:龚雯欣(1995—),女,汉,研究生,武汉纺织大学,艺术设计。
1背景1.1解构主义理论概述设计风格不断地在发生变化,后现在主义非常的重视个人、强调细小的零部件,并且反对整体与统一,这种思想的解构哲学在那一时期得到了部分服装设计师的认可,因此,解构主义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青睐。
解构主义并不是为了标新立异而把服装随意分割拆解,破坏服装本来的结构与美感,而结构是注重理性的,围绕人体传统的设计服装的结构,重点突出人体美学。
解构主义需要打破传统,不能出现对称的,经常见到的解构;可以很好地转移服装中的某个部件,使其显得造型夸张新颖,给人一种趣味性,反传统的感觉。
1.2解构主义设计风格对服装的影响在20世纪后期,解构主义对艺术影响特别广泛,国外纷纷涌出了很多涉及“解构主义”的服装设计大师,并且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服装设计风格。
这些“解构主义”服装大师有:川久保玲、英国设计师侯赛因?查拉扬、山本耀司等。
胡赛因?查拉扬在1993年推出的时装秀被人称为“硬壳下的时装实验”,这场秀的开场是模特穿戴着一件所有都是铁锈制作成的夹克开的场,这场秀使得他名声大振,因此他成为了打破常规、挑战传统的典范设计师。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服装结构设计中的解构主义
作者:贾露露
来源:《大东方》2015年第10期
摘 要:解构主义风格和结构主义风格是服装的主要风格。后现代服装受到人们的热烈欢
迎,同时,在后现代服装结构设计理念中充分运用了解构主义的思想。本文主要从服装结构设
计的款式和构成服装的面料以及服装的装饰图式还有服装的内外结构进行分析,阐释服装结构
设计中的解构主义。
关键词:服装结构设计;解构主义;研究
如今,后现代服饰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后现代服饰中充分展现了解构主义的元素,尽管解
构主义运用在服装设计中的时间不是很长,但是解构主义它解放了传统服装设计中要求设计出
的服装应该做到实体和塑性的思想。它让服装不仅满足东方审美的要求,同时还具有现代服饰
审美的特点。
一、服装款式中的解构主义
服装结构设计中运用解构主义的思想,能够让设计出的服装更符合人们对服装的需求,因
为它坚持以人为本,即从人体出发。服装结构设计中运用解构主义的思想可以改变传统服装结
构设计中对人体的束缚,将人体从束缚中解脱出来,使得服装结构不断创新不断发展。因为在
服装的面料上在人们发明了布料之后就没有什么很大的改变,服装设计师就开始在服装款式上
下功夫。服装设计师们可以对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域的服装进行随意的结构再造。让设计出来的
服装更适合人们的生活,三宅一生是日本著名的服装设计师,他是服装解构主义设计的鼻祖。
他在服装设计中充分运用了东方制衣技术,在剪裁技术使用包裹缠绕的方式,他追求服装结构
挥洒自如,不能刻意束缚人们的身体,他给服装赋予了一种狂放不羁的思想[1]。所以在他设
计出的服饰中极致体现了解构主义,在市场上受到人们的热捧。同时服装中结构还蕴含了哲学
中自然和人生的思想。它使得服装的款式各式各样,并且衣服的款式在总体上对于男女之间的
区别也不是非常明显,同时服装在年龄之间的区分也不是很大,这是因为人们的思想得到了解
放,人们不再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使得服装款式也与时俱进。解构主义不仅改变了人们对服装
款式的态度,同时也帮助人们思想的解放。
二、服装面料中的解构主义
服装面料中的结构主义主要体现在服装面料的结构与再造上,在原始社会,人类还没有发
明织布技术,为了避免身体暴露在空气中,人们就用树叶或者动物皮毛包裹身体,这是最原始
的服装。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人类智慧的成熟,人们开始将植物麻和动物皮毛揉成线制成简单
的服饰。到如今这个科技的不断发展,物质不断丰富人们发现了大量的新型材料,例如:纳米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材料高分子纤维材料等。解构主义可以让服装设计中材料不断创新,主要是解构主义发展了服
装的解构和再造能力[2]。对材料的色彩或者机理进行结构就可以创造出不同风格不同色彩的
服饰,同时也可以对服装面料本质进行解构。
服装面料的搭配上运用解构主义,可以通过对服装进行解构,设计出的服装具有平整光洁
的特点,如果想要达到肌理的效果,也可以对服装面料进行解构。解构主义对服装设计来说没
有什么是不符合科学的,设计的服装使用解构主义的思想,能够服装材料的来源不受限制,甚
至还有大胆的设计师运用香蕉片纤维去设计服装,服装结构设计中运用解构主义,使得服装设
计不受限制,并且能够满足人们对服装的不同要求。
三、服装装饰图式中解构主义
服装设计中也常使用一些图形来装饰服装,使得服装更有特色。著名的符号理论决定世界
就是由不同符号构成的,并且人们之间的交流也是通过符号进行的[3]。符号出现的比较早,
在我国,原始人们用圆圈来计数,这就表明圆圈这个符号代表着数量,经过人们文明不断的发
展,越来越多形象生动的符号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这些符号被解构主义服装设计师灵活的运
用在服装设计中。他们为服装设计提供了富饶了素材。我国的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符号
的类型也成千上万,例如书法,篆刻以及著名的京戏脸谱等还有一些著名的文学作品,例如
《离骚》和《红楼梦》这些都是属于符号的犯错,并且有些符号可以代表不同时期的文化历
史,例如清朝的大辫子以及明朝的皇冠。符号之间也有各自的特色,这是因为符号来源于不同
时期,不同地域。所以在对服装进行设计时,设计师们可以无限制的使用。
四、内部结构和外观对称中的解构主义
服装设计中运用解构主义进行设计,使得服装的内部结构具有非理性特点,非理性特点包
括趣味性和自由行以及复杂性和反常规性,现在的服装中不再遵循传统服装结构设计的要求,
它让服装不再仅仅追求一种美的效果,使得设计出来的服装不再不是与人体曲线相符,它主要
是追求一种自由,让人们更舒服,并且也不再通过拼接的方式来完成前后衣之间的连接。在传
统服装设计中,设计师总是尽可能将多余的布料隐藏,但是解构主义中,则是对余料进行重新
设计,有时候余料还可以增添整件衣服的亮点。
服装结构设计中运用解构主义,衣服组合通常是通过衣片融合和聚集或者是消除等非常规
组合的方式完成的,使得服装不再追求对称。这样就打破了传统的常规,给人眼前一亮的感
觉,使得人们的审美也不断提高[4]。同时服装结构设计中运用解构主义也能够满足人们对服
装运用技能上的要求,其中最有代表的就是现今流行的哈伦裤,哈伦裤中充分体现了解构主
义。它的设计灵感来源于伊斯兰女装宽松随和的特点,所以在对哈伦裤进行设计时,设计师在
裤子的裤裆处加入了许多的松量,这样就改变了传统裤子的结构,但是它让人们能够感觉到轻
松,释放出人优雅的气质。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衣食住行,所以服装在时代的变迁中也发生的重大的变化,解构主义可
以让服装结构设计不再受传统服装的影响,解构主义设计的服装主要就是将人们从传统服装中
解放出来,打破传统对称的要求,运用各种符号在服装上,使得服装不再仅仅是一个遮羞掩体
的工具,更是寄托人们的思想,表达人们的感情,展现人们的个性的工具。
参考文献:
[1]蒋红英.结构主义风格和解构主义风格的服装结构设计比较[J].西安工程大学学报,
2011,02:206-210.
[2]陈洁,裴婷.浅论创意造型类服装的设计与生产平衡性——以结构主义在服装中创意运
用为例[J].纺织报告,2015,06:74-77.
[3]余鹏.浅析服装设计中的结构与解构[J].天津纺织科技,2015,02:56-57+59.
[4]陈宇刚.解构艺术在服装结构设计中的应用[J].纺织科技进展,2014,03:60-62.
(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