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云南绿大地公司会计造假案例分析

云南绿大地公司会计造假案例分析

云南绿大地公司会计造假案例分析

【摘要】近年来,公司财务会计造假案例屡见不鲜,本文以云南绿大地公司会计造假案为例,介绍了其事件发生的背景、具体的造假手段以及带来的经济后果,从而由会计造假引发相关思考。

【关键词】绿大地;会计造假;上市

一、背景简介

云南绿大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建于1996年,2001年完成股份制改造,2006年11月申请深交所上市失败。时隔一年,公司股票在深交所成功上市,成为国内绿化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公司主要从事云南独有珍稀花卉苗木培植,城市园林绿化工程业务。2004年至2009年间,绿大地在不具备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情况下,未达到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目的,经过一系列精心策划,登记注册了一批由绿大地实际控制或者掌握银行账户的关联公司,并利用相关银行账户操控资金流转,采用伪造合同、发票、工商登记资料等手段,少付多列,将款项支付给其控制的公司组成人员,虚构交易业务、虚增资产、虚增收入。

二、会计造假手段简析

(一)虚增资产

2004年2月,绿大地购买马龙县旧县村委会土地960亩,金额为955.20万元,虚增土地成本900.20万元。2005年4月,云南绿大地公司在马鸣乡购买土地3500亩,支付了3360万元的土地款,此宗土地交易,虚增交

易成本3190余万元;2007年一季度,马鸣乡基地土壤改良又虚增价值2124万元;同年六月,绿大地在马龙县马鸣基地灌溉系统、灌溉管网等项目价值虚增797.20万元。2007年,绿大地会计报告披露,对马鸣乡基地实施的土壤改良,合计投入2529.13万元,经鉴定确认马鸣乡基地土壤改良价值虚增2124.00万元。2010年一季度,固定资产虚增5983.67万元。

(二)虚增收入

通过虚增上市的绿大地上市后通过伪造合同等方式虚增业绩。2007至2009年间,绿大地通过伪造合同和会计资料,虚增马龙县月望乡猫猫洞9000亩荒山土地使用权、月望基地土壤改良及灌溉系统工程、文山州广南县12380亩林业用地土地使用权资产共计2.88亿元。

云南绿大地公司2004年到2007年上半年累计营业收入为6.26亿元,公司虚增营业收入29610.29万元,公司前5名大客户对营业收入与利润增加贡献巨大,但公司上市后大客户却陆续注销。2007年绿大地公司营业收入2.57亿元,虚增营业收入0.97亿元;2008年,绿大地会计报告披露的购买马龙县月望乡900亩土地使用权8370.00万元;2008年,绿大地会计报告披露,构建月望基地灌溉系统4270.00万元,经鉴定虚增构建月望基地灌溉系统3438.02万元。同年,绿大地会计报告披露的月望基地土壤改良投入4527.30万元,经鉴定虚增价值4527.30万元。2009年,绿大地会计报告披露购置广南林地使用权价值11011.05万元,虚增林地使用权价值10407.06万元。经认定,绿大地在2007年上市后,至2009年累计虚增收入2.51亿元。

(三)虚增数据

2009年下半年,绿大地公司资金链条逐渐紧绷,自救方式则采取了定向增发。根据绿大地在当年8月份的增发方案,公司拟定向增发2500万股,价格不低于18.64元,融资4.66亿元。为使这次增发成功,绿大地通过编造假账的手法,将花了600多万元购买的广南林地使用权,虚增至1亿元。但这次,证监局不但驳回了绿大地的增发申请,更提出了严厉的整改意见。

(四)现金流量异动频繁

云南绿大地公司 2010 年度 1-3 月合并现金流量表项目出现 26 项差错,数千万元与数亿元的差错分别为 8 项和12 项。2010 年 4 月云南绿大地公司对 2008 年销售退回实施差错更正,追溯调整减少 2008 年母公司及集团合并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分别为 2 348.52 万元和 1 194.74 万元,追溯调整增加 2008 年母公司及集团合并应付账款 1 153.78 万元,调减母公司及集团合并年初未分配利润、年初盈余公积分别为 1 038.40 万元、115.38 万元[1]。

三、造成的后果

公司公告的2010年业绩实现扭亏,实现净利润1447.79万元。然而,2011年4月30日晚间绿大地同时公布的2011年一季报中,2011年前三个月中累计实现净利润-1732.99万元,同比减少212.57%。另外,预计2011年1-6月净利润亏损900万-1400万元。云南绿大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因财务混乱被证监会立案调查面临退市风险。

四、由会计造假引发的相关思考

由过去的“银广夏”、“蓝田”会计造假,再到近来发生的“云南绿大

地”会计造假,其实都有相近的地方,如都为农业领域,特点是都以土地作为生产要素,而农业资源的扩张要以土地资源作为约束,不像工业企业那样能够实现公司规模的高度扩张。但股市的投资者希望公司能够高度扩张,若不能实现这个目标,则公司必然是不受欢迎的,股票的估值也会受到很大影响。因而,也就会产生了“银广夏”事件利用沙漠和“蓝田”事件利用洪湖水的荒谬事件。自然资源的缺陷,决定了农业企业很难满足资本市场业绩迅速扩张的需求,造假也就成为了他们迎合投资者需要的选择。同时,农业企业造假也具有相应优势,因为农产品的交易很多为零散的现金交易,给做假账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从资本市场的制度设计来看,让会计师、律师、投资银行家参与股票发行的目的,是希望专业人士能够通过专业知识甄别公司的好坏,将真正优秀的公司输送到市场中。而实际上却是中介结构与上市公司串通起来蒙骗监管者及投资者,原因就在于犯罪的成本与收益不对称,与上市公司串通可以获得很多好处,而一旦被发现,处罚却很有限。

因而,解决中介机构的诚信问题,就要加大对中介机构的监管力度,并且在监管体制上作重大改革。我国现行上市公司监管主要是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上市公司发展迅速,监管部门的人员数量受到限制,监管体制效率低下,应创造条件使投资者成为监督上市公司的主要力量,可以让中小投资者有足够的手段和渠道维护自己的利益,同时吸收国外资本市场的监管经验,引进集体诉讼制度,使得上市公司和中介机构的违规成本加大。

【参考文献】

[1]刘晓波,王?.云南绿大地公司财务舞弊案例研究[J].会计之友,2013(05).

作者简介:李悦宁,现在西南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

绿大地造假案始末

绿大地造假案始末 作为中小板首例欺诈发行股票案例,云南绿大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现股票简称*ST大地,股票代码002200.SZ,下称“绿大地”)案并未终结。 2月17日,在上诉截至期限之前,绿大地原董事长何学葵向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同时也将绿大地推向了暂停上市的悬崖边。 此前的2月7日,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对绿大地欺诈发行股票案做出一审判决,认定绿大地犯欺诈发行股票罪、伪造金融票证罪、故意销毁会计凭证罪,判处罚金1040万元;公司原实际控制人何学葵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原财务总监蒋凯西、原财务顾问庞明星、原出纳主管赵海丽、原大客户中心负责人赵海艳等人分别被判处6年至2年3个月不等的有期徒刑并处相应罚金。 绿大地欺诈发行股票一案曾经由昆明官渡区人民法院审理,官渡区人民法院判决何学葵有期徒刑3年,缓期4年。2012年3月,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做出裁定,撤销了官渡区人民法院对绿大地案的刑事判决,发回原审官渡区人民法院重新审理,致使绿大地一案再度“穿越”回了原点。

2012年5月7日,绿大地案在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重审开庭。何学葵当庭翻供,并辩称之前的供述是诱供的结果。何学葵当庭不仅全盘否认公诉机关的指控,而且推翻了以前在侦查机关的供述。在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重审9个月之后,何学葵等嫌疑人均被加重判决。 《证券市场周刊(微博)》获得的司法机关资料显示,何学葵控制绿大地时,在绿大地上市前和上市后都曾有过多次虚增资产的造假,先后通过注册和购买方式共计35家关联公司,进行虚增资产和收入。在被监管机构立案稽查后,又在短期内发布五度变脸的巨亏业绩报告。本刊独家获取了绿大地涉嫌欺诈发行股票案的司法资料,完整还原轰动资本市场的绿大地造假案。 村庄里的造假故事 上市前虚增收入3个亿 绿大地于2007年12月21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首次发行股票并上市,募集资金达3.46亿元。 公诉机关指控称,2004年至2009年间,绿大地在不具备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情况下,未达到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目的,经过被告人何学葵、蒋凯西、庞明星的共谋、策划,由被告人赵海丽、赵海艳登记注册了一批由绿大地实际控制或者掌握银行账户的关联公司,并利用相关银行账户操控资金流转,采用伪造合同、发票、工商登记资料等手段,少付多列,将款项支付给其控制的公司组成人员,虚构交易业务、虚增资产、虚增收入。 其中,在上市前的2004年至2007年6月间,绿大地使用虚假的合同、财务资料,虚增马龙县旧县村委会960亩荒山使用权、马龙县马鸣乡3500亩荒山使用权以及马鸣基地围墙、灌溉系统、土壤改良工程等项目的资产共计7011.4万元。绿大地还采用虚假苗木交易销售,编造虚假会计资料,或通过绿大地控制的公司将销售款转回等手段,虚增营业收入总计2.96亿元。绿大地的招股说明书包含了上述虚假内容。

绿大地案例分析

绿大地案例分析 一、案例始末 云南省绿大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绿大地”)被称为信誉度最 差的A股上市公司,成立于1996 年,上市前每股净资产元,于2007年12月21 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发行价元,以绿化工程和苗木销售为主营业务, 是云南省最大的特色苗木生产企业。它是国内绿化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号称园 林行业上市第一股,其复权后股价曾一路飙升到元。2010年3月因涉嫌信息披 露违规被立案稽查。证监会发现该公司存在涉嫌“虚增资产、虚增收入、虚增利润”等多项违法违规行为。2011 年3 月17 日,绿大地创始人兼董事长何学葵 因涉嫌欺诈发行股票罪被捕,自此股价一路下跌,半年多跌幅超过75%。由此逐 步揭开了绿大地的财务“造假术”。 绿大地于2011年12月5日发布公告称,2011年12月2日,公司收到昆明 市官渡区人民法院《刑事判决书》[ (2011)官刑一初字第367号]。根据判决 结果,公司犯欺诈发行股票罪被判处罚金人民币400万元;原董事长何学葵犯欺 诈发行股票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被告人原财务总监蒋凯西犯欺诈 发行股票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外聘财务顾问庞明星和公司员工赵 海丽获刑两年,缓刑三年;公司员工赵海艳获刑一年,缓刑两年。 伴随着一个个“第一”进入公众视野的绿大地公司,是云南省第一家上市的 民营企业、A 股第一家园林上市公司、董事长是云南省女首富等,但就是这么一 家头顶众多“第一”光环的企业,为什么最近陷入了财务舞弊的泥潭 二、审计查处 (一)五度变更业绩 绿大地的财务手段已经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创下了中国证券市场年报变脸新纪录,2009年10月到2010年4月,对于2009年的全年利润变动之快,之频繁,令人咂舌: 1.2009年10月30日,绿大地发布2009年第三季季报称,预计2009年度净利润同比增长20%至50%; 2.2010年1月30日,绿大地将2009年净利润增幅修正为较上年下降30%以内。 3.2010年2月27日,第三次发布2009年度业绩快报,净利润变为6212万元。 4.2010年4月28日,再次将净利润修正为-12796万元。 5.2010年4月30日,最终发布2009年年度报告,披露公司2009年净利润为-15123万元。仅仅两天,数据又相差了两千多万。 绿大地披露的业绩经过五次反复,由之前的预增过亿,变更为最后的巨亏亿元。正是它“恶搞”般的财务报告,引发了监管部门的注意。

上市公司绿大地造假案例分析

上市公司绿大地造假案例分析 [摘要]云南绿大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绿大地”)是一家国内绿化苗木行业首家上市公司。然而,上市不到三年,绿大地就因信息披露严重违规等问题被证监会调查发现其存在严重财务欺诈。本文试通过分析其财务造假手段及对其财务舞弊的迹象与原因分析,对上市公司预防舞弊和监管部门监管有一定积极意义。 [关键词]绿大地;财务欺诈;公司治理 云南绿大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02200)(简称“绿大地”)前身是云南河口绿大地实业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年6月,公司注册资本1.5亿元,2001年3月以整体变更方式设立为股份有限公司,公司于2007年12月21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2010年3月,绿大地因信息披露严重违规等问题被证监会调查。2010年12月,董事长何学葵持有的4325.8万股云南绿大地股票被冻结,引起连锁反应,四个交易日内公司市值蒸发12.2亿元,超过80%的投资人损失惨重。2011年4月,财务总监李鹏因信息披露违规被公安机关控制。2011年12月,云南省官渡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决:云南绿大地公司因犯欺诈发行股票罪,被判处罚金人民币400万元。 1造假手段 1.1虚增资产 在上市之前,绿大地公司通过一系列造假手段来谋求上市。2004年2月,绿大地购买马龙县旧县村委会土地960亩,金额为955.20万元,虚增土地成本900.20万元。2005年4月,绿大地购买马龙县马鸣土地四宗,共计3500亩,金额为3360.00万元,虚增土地成本3190.00万元。2007年1—3月,绿大地对马鸣乡基地土壤改良价值虚增2124.00万元。在上市之后,绿大地公司仍然没有停止造假粉饰业绩的脚步。2008年,绿大地会计报告披露的购买马龙县月望乡9000 亩土地使用权价值8370.00万元,经司法机关鉴定,马龙县月望乡9000亩土地使用权价值虚增8370.00万元,购建月望基地灌溉系统4270.00万元,经鉴定虚增购建月望基地灌溉系统3438.02万元。2009年,绿大地会计报告披露的购置广南林地使用权11011.05万元,经鉴定虚增林地使用权价值10407.06万元。 1.2虚构收入 在上市前的2004—2007年6月,绿大地使用虚假的合同、财务资料,虚假苗木交易销售,编造虚假会计资料或通过其实际控制的公司将销售款转回等内部交易手段,营业收入虚增达到2.96亿元。公司上市后陆续注销了这期间对其营业收入增长作出重要贡献的前几名客户,企图以此掩人耳目;上市之后,绿大地公司因为业绩上的压力,不思悔改,如法炮制,又虚构收入2.5亿元,绿大地企业用此方法如同吹泡泡一样,泡沫越来越大,但越来越难以支撑,最终免不了破

绿大地财务造假论文(优秀2篇)

绿大地财务造假论文(优秀2篇) 由“绿大地”事件思如何防止会计事务所财务造假 【摘要】随着近几年爆出的上市公司财务数据造假事件不断增多,历时两年多的“绿大地”事件于今年二月做出了二审判决。处罚力度的加大表现出我国整顿造假事 件的决心,会计师事务所是否承担相应的责任成为有效防止财务数据造假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绿大地会计事务所造假 一、绿大地事件概述 (一)绿大地事件简介 云南绿大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简称绿大地)建于1996 年,2023年股票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上市至今,绿大地多次出现违规行为,2004年至2023年 间绿大地通过使用虚假合同、伪造银行票证、转回销售款等方式虚增资产、收入、利润,共计虚增营业收入2.96亿元。 (二)两次不同的判罚结果 2023年12月2日,昆明市官渡区人民法院对绿大地案件一审的《刑事判决书》 的结果是,公司因欺诈发行股票罪被判处罚金400万元,董事长何学葵因欺诈发 行股票罪被判有期徒刑3年、缓刑4年。蒋凯西犯欺诈发行股票罪,判处有期徒 刑3年,缓刑4年;庞明星、赵海丽、赵海艳犯欺诈发行股票罪,判处有期徒刑 2年,缓刑3年。 对于造假数据庞大,情节恶劣的案件只处以400万元的罚款,这是对道德底线的 挑战还是对法律的无视?如此量刑给了造假者继续造假的希望。这样的判决结果引起了轩然大波,2023年2月8日,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重新审理了绿大地事件, 并做出如下判决。 法院认定,绿大地公司犯欺诈发行股票罪,判处罚金1000万元;犯伪造金融票证罪,判处罚金人民币20万元;犯故意销毁会计凭证罪,判处罚金人民币20万元;决定执行罚金人民币1040万元。 第二次的判罚结果明显重于第一次。这样的判罚结果或许可以起到警示的作用,对现在混乱的证券交易市场以威慑,同时也维护了法律的尊严。但是司法机关并没有在一审判决时做出合适的判罚,而是在社会舆论的发酵中,在证券市场频频爆出造假丑闻时,中级人民法院又做出如此判决。司法机关的办案效率和公正判决还是需要一个更加完善的法律环境来实施。 如此重罚只是涉及到绿大地公司本身,参与财务造假的深圳鹏程会计师事务却并没有为此一并受到重罚,只是对签字的注册会计师取消职业资格并进行了罚款。鹏程

绿大地财务舞弊案例分析

绿大地财务舞弊案例分析 绿大地财务舞弊案例分析 1. 引言 财务舞弊案例在企业界屡见不鲜,而这些案例对公司及其相关利益相关者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本文将通过对绿大地公司财务舞弊案例的分析,探讨其原因和影响,并提出预防和应对财务舞弊的建议。 2.案例描述 绿大地是一家以环保设备销售为主的公司,其财务舞弊案例在业界震动。在审计师的调查中,公司发现了以下几种财务舞弊行为: 2.1.虚构销售额 公司高层为了追求业绩增长,通过虚构销售额来提高公司的业绩。他们将一些未发生的销售额记录为实际销售额,从而虚增利润和收入。 2.2.资产虚增与巨额欠款 公司通过虚增资产的方式来掩盖财务问题。他们包括虚增存货、固定资产以及资本支出等,使公司的总资产看起来更高。此外,公司还设立了一些虚假的供应商账户,并通过给这些供应商支付巨额的虚假账款来造成账户余额的虚增。 2.3.财务信息滞后与遗漏 公司高层刻意滞后披露财务信息,以掩盖财务状况的真实情况。此外,他们还删除或遗漏了一些重要的财务信息,使公司的财务报表更加有利于他们的利益。 3.案例分析 3.1.原因分析

绿大地公司财务舞弊案例的发生与公司高层的利益驱动密不可分。高层追求业绩、股东利益和个人利益最大化,将财务舞弊作为达成这些目标的手段。 3.2.影响分析 财务舞弊对公司和其相关利益相关者产生了严重的影响。首先,公司的声誉受到了严重打击,投资者信心受到了严重影响。其次,公司的股价暴跌,市值大幅缩水,给股东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同时,由于财务信息失真,公司的财务状况难以准确评估,进而影响了公司的股票流动性和融资渠道。此外,供应商和员工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使得公司的业务运营受到了极大的阻碍。 4.预防和应对财务舞弊的建议 4.1.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系统 公司应该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系统,包括制定明确的职责分工、审计和监督机制,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4.2.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公司应该加强对企业价值观和道德规范的培养和弘扬,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注重诚信和透明度,树立正确的利益观念。 4.3.制定严格的财务制度和规范 公司应制定严格的财务制度和规范,并加强对员工的财务培训,提高员工对财务舞弊的认识和识别能力。 4.4.加强内部外部监督 公司应加强内部监督机制的建设,包括成立内部审计部门、设置举报渠道等,还应积极接受外部机构的审计和监督,如请专业的第三方审计师对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独立审计。 5.结论 财务舞弊对企业和社会造成了极大的伤害,所以防范和应对财

绿大地公司财务舞弊案例研究

绿大地公司财务舞弊案例研究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金融等行业的繁荣,上市公司的数量持续增长,越来越多的企业希望通过股市进行融资和获利。但是,上市公司的“质量”并没有相应提高。近年来,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件屡见不鲜。企业经营的效率效果关系着一系列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尤其是上市公司直接参与到股市的运作中,其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更加重要。 财务舞弊行为不仅会给投资者、债权人等带来危害,还会严重影响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研究我国资本市场上具有典型意义的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件,可以更好地洞察财务舞弊的原因和动机,提出防范和治理财务舞弊的建议,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云南绿大地公司财务舞弊和欺诈上市的案件就是这样一个具有典型性的案例。绿大地公司于2007年登陆中小板市场,成为国内首家绿化苗木上市公司,曾经取得“不俗业绩”。 然而,事后经调查得知,这些“成绩”竟然是建立在财务舞弊和欺诈上市基础上的空中楼阁。在连续多年时间里,绿大地频繁变更公司高管和注册会计师,运用关联方交易等多种手段虚增收入,虚增资产,隐瞒负债实际金额,并多次随意篡改财务报表数据。究其原因,我们可以结合财务舞弊三角理论等分析该公司的作案动机、机会、借口等因素,从内部管理和外部监督两个角度探求绿大地财务舞弊的动因,力求详尽、透彻。对于绿大地公司欺诈上市的作案动机等原因的分析是建立在舞弊三角理论、财务舞弊风险因子理论等学说的基础之上。 而对于防范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对策和建议,主要是针对绿大地公司欺诈上市的动机和原因进行提出。具体做法包括完善企业组织结构,加强内部控制活动和内部监督的有效性,完善法律监督体系和注册会计师审计监管等措施。同时应加强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营造干净有序的市场环境。

会计财务分析资料绿大地财务造假启示

2022 年 3 月 15 日,因昆明市检察院抗诉,被称为“银广夏第二”的绿大地造假案将被重新审理。 云南绿大地生物科技股分有限公司(代码 002200,简称绿大地) ,号称“云南省最大的绿化苗木种植企业”。 3 个多月前,昆明市官渡区法院以欺诈发行股票罪判处绿大地罚金 400 万元(约为其上市募集资金的 1%) ,判处前董事长何学葵、财务总监蒋凯西、庞明星等五人有期徒刑一到三年,缓期执行,所有案犯当庭释放。 这意味着这家欺诈上市的公司从投资者手中圈走 3.46 亿元之后,无人获得实刑。消息一出,市场哗然,包括新华社在内的舆论界质疑判决过轻。十天之后,负责此案前期调查的中国证监会,罕见召开“媒体通气会”,披露了法院判决中未认可的更多涉嫌犯罪内容。 越来越多的质疑之声,最终推动了此案抗诉程序的启动。 绿大地造假案,浓缩了中国证券市场过去十年的积弊。一位资深市场人士强调,对这一案,不应仅仅停留在“抓坏蛋”的简单思维里,而应更加深入剖析“坏蛋是怎样炼成的”。南方周末记者在昆明、深圳等地进行了详尽调查,立体还原绿大地变“黑”的秘密。 这原本是一个卖花女变身女企业家的励志故事 2022 年 9 月 6 日的法庭庭审,是绿大地前董事长何学葵最后一次浮现在公众面前。一年多阶下囚的生涯,何学葵变化很大。一位与她有着多年联系的人士向南方周末记者表示,何的头发在案发后很快就白了,“四十多岁的人看起来像六十多的老太太。” 20 年前, 23 岁的何学葵抛却了成为公务员的机会“下海”创业时,给人的印象却是“年轻有为,事业心极强”。 1992 年从一家小花店开始,到 1996 年创办绿大地公司期间,何学葵以自己的勤奋赢得了尊重。直至今日,在当年共同创业的员工口中,她还有着“卖花女”的绰号。 绿大地现任总经理王光中向南方周末记者表示,在十多年前认识何学葵时,就眼看着她“自己下田、自己跑市场,吃了不少苦受了不少累”。因此在出事后,他出于对何的恭敬与朋友义气,硬着头皮接下烫手的“总经理”头衔。 1999 年是何学葵的跨越之年:当年在昆明举办的世界园艺博览会上,绿大地公司抓住商机赢得多个项目,一跃成为云南园艺和绿化行业的领头羊。

上市公司舞弊案例

上市公司虚假财务信息案例 ——以“绿大地”公司为例 1. “绿大地”造假事件背景及发生状况 云南绿大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绿大地”)于2001年3月28日在云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登记,注册资本为3196万。主营业务为绿化工程设计及施工、绿化苗木种植及销售。2007年l2月21日,成为国内绿化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2011年3月l7日,“绿大地”发布公告称,控股股东、董事长何学葵女士因涉嫌欺诈发行股票罪被公安机关逮捕。该公司自2007年上市以来,连换两任财务总监,三次更换会计事务所,五次变更业绩报告,高管频繁辞职。2011年3月22日,中国证券会在官网上表示,证券会2010年3月因绿大地涉嫌信息披露违规立案稽查,发现该公司存在涉嫌虚增资产、虚增收入、虚增利润等多项违法行为。2011年4月9日,公安机关以涉嫌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名对该公司董事、财务总监李鹏采取强制措施。2011年5月4日,深交所对该公司股票002200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特别处理。

2. 财务造假手法透视 2.1利用关联方虚增收入 据相关资料显示,在绿大地上市前三年,公司每年前五大客户的采购比例总和在其全年销售收入中占据主导地位,而同为绿大地客户的晓林园艺工程公司的法人在持有本公司80%股份的情况下,还担任了鑫景园艺 工程公司的股东,拥有公司10%的股份,并多次向绿大地购买苗木,采 购金额在300万元以上。随着绿大地上市,天绿园艺公司,鑫景园艺工程公司,自由空间园艺公司这些与绿大地有大量业务往来的公司均由于不知明原因接二连三地办理了公司注销手续,让人不得不怀疑绿大地存在暗箱操作和严重的关联方交易。 2.2虚增资产 2.2.1虚增存货 绿大地的总资产从开始到公司发布招股说明书止共有4.5亿元左右,其中存货这一项目竞高达1.8亿,然而作为其主营项目的苗木在财务报表上的报价(300元)与市场价格(60元)有着近五倍的差额。 2.2.2虚增固定资产 绿大地在马鸣基地有三口深水井,共计固定资产216.83万元,平均下来每口井将近72万元。但是从披露中看出绿大地位于金殿基地的一口深水井仅需8.13万元,同样的深水井为什么存在着这么一个庞大的数字差,它里面究竟隐藏着什么?

云南绿大地公司会计造假案例分析

云南绿大地公司会计造假案例分析 【摘要】近年来,公司财务会计造假案例屡见不鲜,本文以云南绿大地公司会计造假案为例,介绍了其事件发生的背景、具体的造假手段以及带来的经济后果,从而由会计造假引发相关思考。 【关键词】绿大地;会计造假;上市 一、背景简介 云南绿大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建于1996年,2001年完成股份制改造,2006年11月申请深交所上市失败。时隔一年,公司股票在深交所成功上市,成为国内绿化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公司主要从事云南独有珍稀花卉苗木培植,城市园林绿化工程业务。2004年至2009年间,绿大地在不具备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情况下,未达到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目的,经过一系列精心策划,登记注册了一批由绿大地实际控制或者掌握银行账户的关联公司,并利用相关银行账户操控资金流转,采用伪造合同、发票、工商登记资料等手段,少付多列,将款项支付给其控制的公司组成人员,虚构交易业务、虚增资产、虚增收入。 二、会计造假手段简析 (一)虚增资产 2004年2月,绿大地购买马龙县旧县村委会土地960亩,金额为955.20万元,虚增土地成本900.20万元。2005年4月,云南绿大地公司在马鸣乡购买土地3500亩,支付了3360万元的土地款,此宗土地交易,虚增交

易成本3190余万元;2007年一季度,马鸣乡基地土壤改良又虚增价值2124万元;同年六月,绿大地在马龙县马鸣基地灌溉系统、灌溉管网等项目价值虚增797.20万元。2007年,绿大地会计报告披露,对马鸣乡基地实施的土壤改良,合计投入2529.13万元,经鉴定确认马鸣乡基地土壤改良价值虚增2124.00万元。2010年一季度,固定资产虚增5983.67万元。 (二)虚增收入 通过虚增上市的绿大地上市后通过伪造合同等方式虚增业绩。2007至2009年间,绿大地通过伪造合同和会计资料,虚增马龙县月望乡猫猫洞9000亩荒山土地使用权、月望基地土壤改良及灌溉系统工程、文山州广南县12380亩林业用地土地使用权资产共计2.88亿元。 云南绿大地公司2004年到2007年上半年累计营业收入为6.26亿元,公司虚增营业收入29610.29万元,公司前5名大客户对营业收入与利润增加贡献巨大,但公司上市后大客户却陆续注销。2007年绿大地公司营业收入2.57亿元,虚增营业收入0.97亿元;2008年,绿大地会计报告披露的购买马龙县月望乡900亩土地使用权8370.00万元;2008年,绿大地会计报告披露,构建月望基地灌溉系统4270.00万元,经鉴定虚增构建月望基地灌溉系统3438.02万元。同年,绿大地会计报告披露的月望基地土壤改良投入4527.30万元,经鉴定虚增价值4527.30万元。2009年,绿大地会计报告披露购置广南林地使用权价值11011.05万元,虚增林地使用权价值10407.06万元。经认定,绿大地在2007年上市后,至2009年累计虚增收入2.51亿元。 (三)虚增数据

云南绿大地公司财务舞弊案例研究

云南绿大地公司财务舞弊案例探究 近年来,财务舞弊案件层出不穷,给企业经营、社会信任等方面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其中,云南绿大地公司财务舞弊案例备受关注。本文将通过案例分析,探讨该公司财务舞弊的原因、影响及应对之策。 一、案例背景 云南绿大地公司成立于2000年,是一家主要经营绿化工程、园林景观设计等业务的企业。由于其卓越的市场表现和投资价值,该公司在上市后吸引了大量投资者的关注。然而,2018年,云南绿大地公司却突然陷入了财务舞弊的丑闻中。 二、财务舞弊原因分析 1. 高速扩张导致现金流压力:为了迅速扩大规模和市场份额,云南绿大地公司在短时间内大量投资于绿化项目,并扩展了业务范围。这种高速扩张导致了巨大的资金压力,从而促使公司管理层实行不合规的财务操作手段。 2. 高额利润承诺引发压力:为吸引投资者,云南绿大地公司在其上市规划中承诺了过高的利润预期。然而,公司实际业绩与承诺的利润存在较大差距。为应对这一压力,管理层不得不通过虚增利润等手段来掩盖实际业绩的不达预期。 3. 监管不到位缺乏有效制度:云南绿大地公司在面临财务舞弊时,监管部门的检查以及内部控制体系的不健全等因素催生了财务舞弊。管理层发现监管不力,相对容易实施欺诈行为。 三、财务舞弊影响分析 1. 投资者信任受损:财务舞弊案件暴露后,投资者对云

南绿大地公司失去信心,纷纷撤离。公司股价暴跌,市场价值大量缩水。这无疑对公司的进步和声誉造成了严峻的打击。 2. 资金链断裂和拖累供应商:财务舞弊导致公司原本脆 弱的资金链完全崩溃,无法向供应商及债权人付款。这使得供应商陷入逆境,并扩散至了整个供应链,进一步恶化了企业的形势。 3. 高管追责和法律风险:财务舞弊属于犯罪行为,管理 层涉嫌虚假陈述、隐瞒重要信息等违法行为将面临刑事诉讼和经济赔偿责任。高管的股权和名誉也将受到极大的恐吓。 四、应对之策 1. 加强监管力度:监管部门应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管能 力和监管措施,准时发现和防范财务舞弊行为。加强对财务报表的审计工作,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提高治理效能。 2. 提升企业诚信意识:企业应增强诚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熟识到财务舞弊对企业、行业和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加强内部管理,建立透亮、规范的财务制度,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 3. 加强投资者教育:投资者应增强风险意识,不仅关注 企业的盈利状况,还要了解企业的治理结构和运作模式,降低投资风险。同时,合理分离投资风险,不把全部的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4. 提高信息透亮度:企业应准时、真实地公布财务信息,提高信息披露的透亮度。同时,相关部门应加强对企业财务信息的监测和验证,确保信息公布的真实性与准确性。 总之,云南绿大地公司财务舞弊案是一个具有教训意义的案例。通过深度分析该案例,我们不仅可以熟识到财务舞弊的

审计案例——绿大地审计失败案例

审计案例——绿大地审计案例 1.绿大地在内部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 2.对财务造假有效的审计方法有哪些? 3.导致会计事务所审计失败的原因有哪些?会计事务所和审计人员如何预防审 计失败? 答: 1.内部控制上 企业内部控制有五个要素: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以及内部监督 内部环境设定了一个企业组织的基调,影响其员工的控制意识。内部环境的具体内容包括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化、法律环境等。 绿大地在公司治理结构、人力资源等方面具有不同程度的问题。具体表现为:绿大地自从2007年上市以来,公司高管频繁变动。董事会成员只余胡虹、谭焕珠两位。监事会则是遭遇全部清洗,公司上市短短几年间更换了四任总经理、三任财务总监,四任董秘。高管人员的频繁变动导致公司内部控制环境混乱,内部控制制度不能得到有效持续地延续。权责分离上,公司董事长和总经理的职务一直由董事长何学葵兼任总经理,董事会秘书则从2010年4月起也由董事长兼任。这样的治理结构严重影响了公司信息披露的规范运行。 同时,公司员工学历普遍不高,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使用了基地周边的农民工,但没有对他们进行培训。公司员工无论在专业背景、专业知识结构等方面,都难以支撑公司未来的发展。 风险评估方面,公司并不能从主营业务中获得足够支撑公司成功运转的资金流,并且为了上市,公司方面多次篡改财务报表,虚增利润,粉饰太平的做法降低了公司面临风险的抵御能力。对风险的掌控能力也明显之后,2009年至2010年的持续干旱天气对公司业务造成严重影响,公司对于这种情况没有任何的措施去减轻自身的损失。存货管理控制同样不到位,存货积压严重导致资金积压严重。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方式、动因及治理研究——基于云南绿大地财务舞弊案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方式、动因及治理研究——基于云南 绿大地财务舞弊案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方式、动因及治理研究——基于云南绿大地财务舞弊案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股票市场越来越成为投资者获取财富的新渠道。在这样的背景下,上市公司成为一种公司的发展趋势。大量的企业涌入股票市场,但是这其中也出现了不少财务舞弊等诸多问题。 “财务舞弊”一般指企业在财务会计报告中,通过虚构收入或资产,隐瞒负债或损失,从而达到虚高利润、暴力涨价等一系列欺骗行为。根据数据统计,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事件也不是个例,多年来这些事件络绎不绝。本文以云南绿大地的财务造假事件为例,对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方式、动因及治理进行一定分析和探讨。 一、案例梳理 云南绿大地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种植和销售水果、蔬菜和中草药的上市公司,成立于2002年。随着公司的快速发展,其股票于2014年12月11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绿 大地上市后,业绩逐年攀升,2015年至2017年,归母净利润 分别为16.79亿元、23.72亿元和53.81亿元,取得了非常优异 的成绩。然而,这一切业绩增长都是建立在虚假信息基础之上的。

据深交所的数据披露,2017年3月15日,云南绿大地种业股 份有限公司收到深圳证券交易所的“问询函”,要求公司就近期股价波动较大、涉及公司重大事项的公告所披露的状况、公司实际经营情况与公告披露情况是否存在重大差异、相关事项是否属实、是否存在虚假陈述、不实描写等问题进行说明。在接到问询函后的第二天,公司董事长已经提前知道了问题的问题,并向一些重要股东建议,以“完成减持”为由将股份转让给另外一名股东。这引起了深圳证监局的高度关注,经过调查,发现了大量的财务造假,绿大地对外披露的财务信息全部虚构。随后,公司股票被停止交易,并被深圳证监局立案调查。 根据深圳证监局的披露,绿大地制造的财务造假涉及掩盖减值损失、虚增固定资产、采用“卖菜”形式虚增销售收入、虚假抵扣增值税、出租土地收入虚计等方式,金额之巨惊人,达到了530亿元人民币,实为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惨烈一例。 二、财务舞弊的动因 1.经济利益动因 经济利益是企业轻易陷入财务舞弊的动因。这是由于失去了经济利益的企业是难以生存的,资本市场在逐利的原则下,如果企业盈利能力强,其股票的价格也能上涨,董事长将更容易获得更多的股份或者股东分红,得到更多的回报。此外,在云南等经济欠发达地区,企业对于市场发展抱有 great 憧憬,一心 想要占领市场。为了出现更多的需求,企业就会制造虚假销售收入或其他假账目。在绿大地的案例中,虚增固定资产、虚构

从绿大地案看上市公司会计造假治理与防范-精品文档

从绿大地案看上市公司会计造假治理与防范 、案例:绿大地会计造假欺诈上市 会计造假,本文中主要是指通过人为有意干涉,使披露的会计信息和数据违背客观事实的违法违规行为。 纵观中外,会计造假的案例比比皆是,例如2011 年我国证 券市场最轰动的事件之一,莫过于云南绿大地生物科技XX公司涉嫌欺诈发行一案。该公司主营绿化苗木种植销售及绿化工程设计施工等业务,于2007年12月21日登陆深市中小板。然而,2011 年伴随着公司董事长何学葵的被捕,绿大地涉嫌欺诈发行案也浮出水面。 调查发现,绿大地涉嫌欺诈发行,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伪造国家机关公文、有效证明文件和有关单据、凭证,隐匿、销毁会计资料等多项违法犯罪行为。2004 年至2007 年,绿大地利用其控制的多家公司,采用阴阳合同等方式虚增资产;以虚构银行回款方式虚增收入;以虚增资产、虚假采购方式将资金流出,再通过其控制公司将资金转回方式虚增销售收入。调减后,公司连续三年亏损。在招股说明书中,绿大地虚增2006 年末银行存款,虚增金额占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一半以上。上市后,绿大地继续采取上述做法影响公司利润。 二、会计造假成因分析 目前会计造假的违法违规行为屡禁不止,对经济发展和社会 进步造成了较大程度的危害。要想从多方面遏制上述行为,就必须追根溯源,找到其成因。从上述绿大地一案中不难看出,上市公司会计造假有着多重因素的驱动。 1、公司治理结构主体单一是“温床” 纵观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不难看出大多数上市公司均存在着主体单一化的弊病。大多数股权只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这也使得公司内部的治理结构主体较为单一。诚然,这种方式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上市公司的决策权的集中,但其也有不合理之处。一方面,代表不同群体的相关利益者无法直接有效参与监督管理,使得内部治理“一枝独大”,实际上无法做到管理公开和财务透明。另一方面,我国的股市有

绿大地财务造假案例分析(3000字审计学期末高分作业)

绿大地财务造假案例分析 上市公司为了圈钱,不惜财务造假的事件发生屡见不鲜,而绿大地公司就是其中之一。在2011年3月17日,绿大地公司发布公告称,董事长何学葵因涉嫌欺诈发行股票罪被公安机关逮捕。四天后,中国证监会在其官网上表示,证监会在2010年3月就因绿大地涉嫌信息披露违规立案稽查,结果发现公司存在涉嫌虚增资产,虚增收入,虚增利润等多项违规违法行为。由此,绿大地财务造假事件正式浮出水面,并引起了社会的轩然大波。 绿大地全称为云南绿大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始建于1996年,2001年完成股份制改造,2007年12月21日公开发行股票,并在深圳证券交易所的中小板块挂牌上市,募集资金3.46亿元,成为A股唯一的一个园林行业上市公司。公司主营业务为绿化工程设计及施工绿化苗木种植及销售。注册资本15108.71万元人民币。拥有自主苗木生产基地2.9万余亩,是国内领先的特色苗木生产企业。 就是这样一个前途无量的大企业,竟然被爆出严重的财务造假。起初为了实现绿大地公司的快速扩张,野心十足的何学葵已经把目光转向了资本市场,意图通过发行股票来获取巨额额资金,但是想要发行股票上市,就必须通过证监会设立的一道道门坎。2006年11月,绿大地首次IPO,虽然被证监会发审委否决,但是此后不久绿大地却丧失成功,在其上市成功的背后,必然有着更多的机构推波助澜,保荐人和会计事务所显然都难辞其咎。 绿大地事件产生如此深远,影响并不是作案手段多抹高深,反而都是一些司空见惯的手段罢了。 一、虚增资产和收入 根据绿大地2007年上市时的招股书显示,截止到2007年6月30日,公司资产合计为4.5亿元人民币,其中流动资产的存货一项达到1.8亿元人民币。绿大地的主要货物为各类苗木,但根据绿大地的财务报表显示,苗木价格与市场价格完全不一致。某种苗木的市场报价为60元,但是到了绿大地就变成了300元。除了货物价格造价外,他们的地价也是假的。在昆明二环外偏远郊区的绿大地总部,他们自己的报价为100万元每亩,而实际价格为20万元每亩。根据媒体报道,绿大地上市前一共有一二十枚假公章用于伪造上市材料。根据绿大地2010年年报显示,全年收入总额为35905.95万元,而其中绿化工程占了34484.67万元,此项目中无疑是需要重点审计的项目。 二、玩弄现金流 尽在绿大地,2010年第一季度财务报告中,光是合并现金流量就有大小共计27项错误。在这27项错误中,差错千万元级别的就占八项,差错上亿元的更

云南绿大地财务舞弊案例分析

云南绿大地财务舞弊案例分析 作者:张宣洪战雪梅鹿麓 来源:《时代经贸·北京商业》 2017年第24期 一、案例背景云南绿大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大地”)成立于2001年3月,前身为云南河口绿大地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其主营业务是绿化苗木种植及销售、绿化工程 设计及施工,是云南省绿化苗木种植龙头企业。2006年11月,绿大地第一次闯关深圳证券交 易所中小企业板以失败告终。2007年12月绿大地终于通过了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核准,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企业板上市。然而,好景不长,2010年3月17日,绿大地就因涉嫌信 息披露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2010年12月23日,云南绿大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表 公告称控股股东、董事长何学葵持有的4 325.8万股(占总股本28.63%)绿大地股票于12月20 日被公安机关依法冻结。2011年3月17日,绿大地再次发表公告称其董事长何学葵因涉嫌欺 诈发行股票罪被逮捕。绿大地财务舞弊案逐渐浮出水面。二、案例分析(一)财务舞弊手法透 析1.伪造会计凭证,虚增资产2004年至2007年间,绿大地公司在不具备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 上市条件的情况下,为达到上市目的,使用虚假合同、财务资料,虚增云南省马龙县旧县村委 会960亩荒山使用权、马龙县马鸣乡3500亩荒山使用权以及马鸣基地围墙、灌溉系统、土壤改良工程等项目的资产共计人民币7011.4万元。其中,“马鸣”基地的围墙作为固定资产的价值为686.9万元,而该基地4块地总共3500亩,如果围墙只围地块的周长,则其每米的造价高达1268.86元。另外,该基地的三口深水井也以每口72.27万元的价值计入固定资产,而其在招 股说明书中记载的位于“金殿”基地的另一口深水井的价值却只有8.13万元,相差近十倍。正是这些被堂而皇之的写进了上市招股书中的虚增资产,帮助绿大地顺利通过上市审核。 2.关联方交易,虚增收入和利润绿大地公司通过登记注册一批由其实际控制或者掌握银行 账户的关联企业,并利用关联方银行账户操控资金流转,采用伪造销售合同、发票和工商登记 资料等手段,虚构交易,虚增收入和利润。2004年到2007年绿大地上市前为绿大地经营业绩 做出巨大贡献的几家采购大户陆续在世间神秘蒸发,使得绿大地通过关联方交易虚增利润的嫌 疑陡增。比如有两家成都的“孪生”采购大户——成都贝叶园艺有限公司与成都万朵园艺有限 公司,之所以称其为“孪生”,是因为这两家公司是在2005年11月15日同一天注册成立,注册资金是相同的100万元,经营范围也是相同的“种植、销售、租赁、养护花卉苗木;花卉苗 木的技术咨询;园林绿化工程的设计、施工(凭资质证经营)”,又同时于2008年6月5日进行了工商注销。另外,2007年上半年最大的采购客户鑫景园艺公司,当期向绿大地的采购金额 为755万元,占绿大地同期销售收入的5.69%,2010年2月3日,鑫景园艺的股东大会也同样 做出了解散公司的决议并进行了工商登记注销。同时令人生疑的是持有鑫景园艺的10%股份的 自然人股东晁晓林是绿大地另外一家采购大户——晓林园艺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同样神秘消失 的绿大地的大客户还有北京都丰培花卉,自由空间园艺,天绿园艺等公司。因此,不难推断出 绿大地公司很可能通过关联方交易来粉饰财务报表。 3.肆意更改业绩2009年绿大地业绩预告和快报由开始的业绩大幅预增到后来的巨额亏损,历经五次反复。2009年10月30日绿大地预计当年度净利润同比增长20%~50%。之后绿大地的 业绩预告及快报披露的业绩信息每况愈下,最后竟然巨亏15 123万元(见表1)。绿大地的业 绩预告五度反复引起了监管者的注意,并对其进行立案调查,同时,其2009的财务报表被审计机构出具了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并受到深圳证券交易所的谴责。然而,绿大地并没有吸取教训,在绿大地2010年第一季度披露的财务报表中,除营业收入少计10万元,营业利润多计 67.57万元,净利润多计52.57万元外,更是将一份错的离谱的现金流量表展现在世人面前, 其中居然有27项差错,千万级别的差错达8项,亿元级别的差错更是达12项之多。表1 绿大 地2009年预告经营业绩变化过程公告时间2009年10月30日2010年1月30日2010年2月 27日2010年4月28日2010年4月30日经营业绩(预告)预计2009年利润同比增长20%-50%预计2009年利润同比下降30%以内业绩快报预告2009年利润6 212万元业绩快报修正为亏损

财务舞弊案例的分析--以云南绿大地为例

财务舞弊案例的分析--以云南绿大地为例 LT

信息作为分析的基础,就会导致投资决策失误和监管无效。任何事物都是相对存在的,财务舞弊者把正确的会计信息扭曲,给使用者的分析和做决策带来了阻碍。会计报表使用者只有努力加强自身的专业知识,提高判别能力,才能降低投资决策的失误。如果研究出一种可以有效分析并正确判别财务会计信息是否正确的对策,不论对个人还是社会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2 研究思路和方法 本文将用国内外的案例进行分析,了解舞弊人员的动机,分析舞弊行为对本单位及其他方面的影响,以及研究探讨相应的措施来减少这种行为的发生等相关内容,用他们的前车之鉴来警醒后人,合理合法的进行经济运转,保护我们的家园持续发展。 我的论文主要以国外和国内两个财务舞弊案例为研究对象,进行整理、分析,综合运用归纳、和推理等方法进行系统研究。在国内外的文献研究基础上,分析财务舞弊产生的动因和舞弊行为特征,通过两个典型的财务舞弊案例分析了它们财务舞弊的共性,从而总结出我国财务舞弊治理问题的政策建议,使整篇论文说理通透。 2 文献综述及理论回顾 2.1 财务舞弊的概念、危害及常用手段 2.1.1 财务舞弊的概念 从古到今,国内外很多上市公司都存在着财务舞弊行为,世人对舞弊的定义也各不

相同。在美国的审计准则当中定义为:舞弊就是随意改变正确的财务会计信息。财务舞弊是在财务会计领域中,制造虚假信息的人根据正确的会计信息进行篡改、加工、整理成可以实现某种不正当利益的虚假财务信息。具体的做法有:填写虚假的会计分录、记账凭证,将某些对自己不利的经济事项隐瞒或者直接删除,对一些业务进行虚假登记,不惜违反相关的法律法规,运用明知道错误的会计政策进行编制虚假的财务报告等。在我国的审计准则当中对舞弊的定义是:企业当中凡是涉及到财务内容的全部人员使用不正当的手段制造虚假的财务信息来欺骗信息的使用者。[1] 在我看来,所谓“舞弊”就相当于所谓的“作弊”,为了某种不正当的利益而采取的欺骗、造假行为,财务舞弊就是在财务会计中的欺骗行为,故意编制虚假的财务报表,以欺骗性手段获得不正当的经济利益。 2.1.2 财务舞弊的危害 财务舞弊行为对他人,企业和社会都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具体可归纳为以下三点。 (1) 损害虚假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利益。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投资人在做出某种投资和信贷决策前,必须掌握一定的财务信息,如果企业向市场提供不真实的财务信息,就会导致投资者经济决策失误,最后会造成经济损失。 (2) 影响国家宏观调控的准确性。 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会计信息是国家制定各项经济政策的重要依据,而会计造假会使会计信息不真实,失真的会计信息将影响国民收集数据的准确性,使国家作出不正确的宏观经济决策。虚假的会计信息使政府宏观调控失效,使社会秩序不能正常运转,给国家造成巨大损失。 (3) 影响上市公司的持续发展。 一个健康良性的市场,应该起到促进宏观实体经济的平稳、健康、持续发展。真实的会计信息,使投资者做出正确的决策,给公司本身带来了效益;虚假的会计信息,却可能会为那些造假者提供了条件,扭曲了正常的社会发展秩序。 由以上三点可以看出,虚假的财务信息不仅损坏了投资者的合法利益,而且影响了

绿大地审计案例分析

日前,由上海市李国机律师事务所龙静文律师代理的上海周姓股民诉绿大地虚假陈述索赔案获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立案,原告要求绿大地公司以及为绿大地上市做审计工作的瑞华会计师事务所共同赔偿投资者损失。记者采访的两位法律人士认为,该案件是上市公司审计机构首次被列为第一被告并被立案。 绿大地早在2004年就开始计划实施上市,2006年冲刺资本市场,只可惜折戟IPO。2007年12月21日,二次闯关终成功,登陆中小板,成为A股唯一一个绿化行业的上市公司。今年3月17日,绿大地公司发布公告称,董事长何学葵因涉嫌欺诈发行股票罪经昆明市人民检察院批准,于3月17日由云南省公安局执行逮捕, 有可能成为国内首例IPO欺诈发行股票罪案例。 4天后,中国证监会在其官网上表示,证监会在2010年3月就因绿大地涉嫌信息披露违规立案稽查,发现公司存在涉嫌虚增资产、虚增收入、虚增利润等多项违法违规行为。继公司前董事长何学葵被捕之后,绿大地近日再曝危机,公司董事、财务总监李鹏因涉嫌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已于2011年4月7日被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施。 绿大地案例分析 一、引言 云南省绿大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002200.SZ,下称“绿大地”)被称为信誉度最差的A股上市公司,成立于1996 年,上市前每股净资产4.43元,于2007年12月21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发行价16.49元,以绿化工程和苗木销售为主营业务,是云南省最大的特色苗木生产企业。它是国内绿化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号称园林行业上市第一股,其复权后股价曾一路飙升到81.05元。2010年3月因涉嫌信息披露违规被立案稽查。证监会发现该公司存在涉嫌“虚增资产、虚增收入、虚增利润”等多项违法违规行为。2011 年3 月17 日,绿大地创始人兼董事长何学葵因涉嫌欺诈发行股票罪被捕,自此股价一路下跌,半年多跌幅超过75%。由此逐步揭开了绿大地的财务“造假术”。 伴随着一个个“第一”进入公众视野的绿大地公司,是云南省第一家上市的民营企业、A 股第一家园林上市公司、董事长是云南省女首富等,但就是这么一家头顶众多“第一”光环的企业,为什么最近陷入了财务舞弊的泥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