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理模型的光伏电站输出功率预测
- 格式:pdf
- 大小:295.67 KB
- 文档页数:4
光伏发电功率预测与模型分析摘要近年来,随着对可再生能源需求的日益提高,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大规模光伏发电系统的应用也日益广泛起来,但也随之出现了很多问题。
由于太阳辐射量与季度、阴晴及昼夜等气象条件密切相关,从而造成了光伏发电系统输出功率的随机性和间歇性的固有缺点,而且考虑到储能技术上的不成熟等因素,当大量的光伏发电系统接入电网时,势必会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和电能质量等带来严峻挑战,从而限制光伏发电产业的发展,所以对光伏发电系统输出功率进行预测对于电力系统运行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通过对影响光伏发电功率因素进行分析对目前现有的光伏发电功率预测方法进行分类,并根据统计方法和物理方法为依据,对太阳辐照量预测进行预测和直接对光伏发电系统的输出功率预测两种方法进行阐述和细化对比。
再根据各自所使用的数学模型不同将预测方法分为时间序列法、神经网络法、支持向量机方法、回归分析方法和智能预测方法[6]。
最后对不同分类的预测方法及相应的数学模型进行分析阐述和对比,说明其适用范围及精确度,并对其可行性进行分析,提出在功率预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光伏系统;功率预测;数学模型;方法Abstrackt\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demand for renewable energy increasing, solar photovoltaic technology has been rapid development of large-scale photovoltaic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applications are increasingly widespread up, but also will be a lot of problems. Since the amount of solar radiation quarter, Teenage and other weather conditions closely related to circadian, resulting in a power output of photovoltaic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and intermittent randomness inherent shortcomings, and taking into account factors such as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immaturity, when a large number PV system connected to the grid ,it must have a safe and stable operation of power systems and power quality pose serious challenges, thus limiting the development of photovoltaic power generation industry, so the output power of the photovoltaic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to predict in terms of the power system operation has a very important significance.Based on the impact of photovoltaic power factor analysis on currently available PV power prediction method for classification, and physical methods based on statistical methods and is based on the amount of solar radiation forecasts and projections directly to the output power of photovoltaic systems forecast describes two methods and refined contrast. And then according to their mathematical models used to forecast method is divided into different time series, neural networks, support vector machine, regression analysis and intelligent prediction method. Finally, the prediction of different classification methods and the corresponding mathematical model to analyze and compare elaborated, indicating its scope and accuracy, and its feasibility analysis, forecasting in power need to be resolved.Keywords: PV systerm;Power Prediction;Mathematical model;Method1前言1.1光伏产业国内外发展现状太阳能作为一种新型可再生能源,与传统能源相比具有可再生,无污染,来源广泛等优点是替代化石能源的主要选择。
光伏发电功率猜测方法探究综述一、引言光伏发电是一种以太阳能为源进行发电的清洁能源技术,具有环保、可再生、分布广泛等诸多优点,因此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和进步。
然而,由于太阳辐射的不稳定性以及天气变化的影响,光伏发电的功率输出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这使得光伏电站的电网接入和运行调度管理面临一定的挑战。
因此,准确猜测光伏发电功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能够提前调整发电规划、优化电网运行以及降低电力系统的不良影响。
二、光伏发电功率猜测方法分类依据猜测方法的不同,在光伏发电功率猜测领域已经出现了多种不同的探究方法。
这些方法可以大致分为气象数据法、数学模型法、机器进修法和混合方法等几个类别。
1. 气象数据法气象数据法是一种基于历史气象数据与光伏发电功率之间的干系进行猜测的方法。
主要基于样本数据分析、数据模型建立和参数拟合等过程实现。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简易易行,但受数据采集和模型假设的限制较大,可能无法准确猜测极端天气状况下的功率变化。
2. 数学模型法数学模型法接受物理模型或统计模型来描述光伏发电功率与气象参数之间的干系。
物理模型法基于太阳辐射传输、光电转换等原理构建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诠释性,但需要较多的实时气象数据和计算资源。
统计模型法则是通过历史数据的统计分析建立模型,并对将来的光伏功率进行猜测。
这种方法不需要太多的计算资源,但对样本数据要求较高,且无法抓取非线性干系。
3. 机器进修法机器进修法是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猜测方法,通过训练机器进修算法模型来建立猜测模型。
这种方法基于大量的历史数据,能够较好地抓取数据之间的干系和非线性特征。
常用的机器进修算法包括人工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决策树等。
机器进修法具有较高的猜测准确性,但对数据质量和样本数量要求较高。
4. 混合方法混合方法是将多种猜测方法结合起来使用,以提高猜测效果。
例如,可以将气象数据法与机器进修法相结合,利用气象数据法快速猜测,再利用机器进修法进行后续调整和优化。
光伏发电系统功率预测方法研究综述摘要:目前,光伏发电功率预测可分为依据历史数据建立的物理统计模型和运用智能算法建立的学习模型。
物理统计模型较多采用依据天气预报数据计算预期功率输出,此外还有多尺度软测量、多时间尺度测量等。
而学习模型有利用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Elman神经网络、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SVM)、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等。
但是这些模型受到自身参数少、预测时间长等影响,直接导致预测误差增大。
本文主要分析光伏发电系统功率预测方法研究综述。
关键词:光伏发电;功率预测引言太阳能是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光伏发电是太阳能利用的主要方式之一。
光伏发电能够减轻化石能源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空气、水污染等环境问题。
自20世纪80年代起,光伏发电量占不同国家总发电量的比例持续提升,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均研究光伏发电技术,以提升光伏发电能力。
光伏发电系统受太阳辐射强度与气象条件影响较大,导致系统发电功率存在较高随机性、波动性以及间歇性,这些均对电网稳定运行产生不利影响,因此预测光伏发电功率有重大意义。
1、光伏电站功率监测技术为了提高光伏电站的运行可靠性,减少光伏发电功率波动对电网带来的危害,目前主流的做法是采用由静止同步补偿器和储能系统构成的新型功率补偿器,即当光伏电站发电功率波动引起的电压跌落超过相应极限时,就及时采用该新型功率补偿器向电网提供无功功率。
另一种做法,则是借助短期功率预测算法,提前预判光伏电池板阵列的发电出力,再结合采用功率补偿装置,及时调整光伏电站的工作状态,以降低光伏电站功率波动对电网的危害性。
而以上预防和无功补偿措施的采取,都是基于功率监测结果开展的。
目前在光伏电站,有关功率监测方法和技术实现的研究,通常是与功率补偿策略、短期功率预测算法研究综合在一起进行的。
随着光伏发电项目的不断增多,部分地区在条件适宜的屋顶上也在积极推行小型光伏电站的建设。
如此,这部分屋顶拥有者既是电能的消费者,同时也成为电能的生产者。
光伏发电系统中的发电功率预测研究随着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光伏发电系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追捧。
在光伏发电中,发电功率的预测是十分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光伏发电的有效利用和经济效益。
因此,光伏发电系统中的发电功率预测研究逐渐成为一个热门的研究方向。
一、光伏发电系统发电功率预测的意义发电功率是评估光伏发电系统运行状况的重要指标。
然而由于天气的变化和光伏组件的老化等因素,每天的发电功率都不同,这给系统的监控和管理增加了很大的困难。
发电功率预测可以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和模拟计算,对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发电功率进行预测。
这对于光伏发电系统的优化、规划和管理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光伏发电系统需要对发电功率进行监控和管理,以确保其长期稳定运行。
发电功率预测提供了实时的发电数据,可以帮助系统管理者及时发现并处理运行异常情况。
其次,发电功率预测可以为光伏发电系统的规划和设计提供重要参考。
通过预测不同光伏组件的发电功率,可以对光伏发电系统进行模拟计算和优化设计,以期达到最大化利用中的经济效益。
最后,发电功率预测还可以为市场化运作提供参考。
利用准确的发电功率预测结果,可以实现光伏电价的实时调整,提高系统运行的经济效益。
二、光伏发电系统中的发电功率预测方法1. 统计方法统计方法是最为简单的发电功率预测方法,它基于历史发电功率数据进行预测。
例如,基于ARIMA(自回归综合移动平均)模型的预测方法,适用于具有周期性和趋势性的数据。
此外,还可以利用回归模型、神经网络模型等方法进行预测。
然而,统计方法的缺点也很明显,其预测精度受历史数据的影响较大,无法完全考虑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预测结果较为局限。
2. 物理模型方法物理模型方法是基于光伏组件特性、环境因素和气象数据等多项影响因素,进行光伏发电功率预测的方法。
例如,通过模拟光伏组件受到的日照、温度、湿度等因素的影响,来进行发电功率的预测。
物理模型方法可以较为准确地考虑多种因素的影响,预测精度比统计方法高,但是模型的建立和参数的确定需要大量的实验和数据支持。
《光伏发电功率预测方法研究综述》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变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可再生能源逐渐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向。
其中,光伏发电以其清洁、无污染、可持续等优点,受到了广泛关注。
然而,光伏发电受天气、时间、地理位置等多种因素影响,其输出功率具有较大的波动性。
因此,对光伏发电功率进行准确预测,对于提高光伏发电的利用率、减少能源浪费、优化电网调度等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综述当前光伏发电功率预测方法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二、光伏发电功率预测方法目前,光伏发电功率预测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方法、统计方法和组合方法等。
1. 物理方法物理方法主要是基于光伏电池的工作原理和光、电、热等物理特性进行预测。
该方法考虑了光伏电池的电气特性、光照强度、温度等影响因素,通过建立物理模型对光伏发电功率进行预测。
物理方法的优点在于预测精度较高,但需要大量的物理参数和复杂的计算过程。
2. 统计方法统计方法主要是利用历史数据和统计学原理进行预测。
该方法通过分析历史数据中的天气、光照、温度等因素与光伏发电功率的关系,建立统计模型进行预测。
统计方法具有简单易行、计算量小等优点,但受历史数据质量和数量的限制,预测精度可能有所降低。
3. 组合方法组合方法是将物理方法和统计方法相结合,充分利用两者的优点进行预测。
该方法通过建立混合模型,将物理特性和统计规律相结合,提高预测精度。
组合方法的优点在于综合考虑了光伏发电的物理特性和统计规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
三、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目前,国内外学者在光伏发电功率预测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
一方面,随着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将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深度学习等算法应用于光伏发电功率预测中,提高了预测精度和稳定性。
另一方面,研究者还在不断探索新的预测方法和模型,如基于数据挖掘的预测方法、基于多源信息的融合预测方法等。
未来,光伏发电功率预测方法将朝着智能化、精细化、实时化的方向发展。
电力系统中的光伏发电预测与调度策略研究光伏发电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正逐渐在电力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天气条件的不确定性以及光伏发电的波动性,光伏发电预测和调度成为实现光伏发电系统的稳定运行和有效利用的关键问题。
本文将研究光伏发电预测与调度策略,并探讨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1. 光伏发电预测光伏发电预测是指通过对光照强度、气温和云量等因素的监测和分析,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光伏发电的输出功率。
通过准确预测光伏发电的输出,可以为电力系统的调度和运营提供重要依据。
光伏发电预测的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模型和统计模型。
物理模型基于光伏电池的工作原理和环境因素对光伏发电的影响进行建模。
该模型需要考虑光照强度、气温、太阳辐射等因素,通过数学公式计算预测光伏发电的输出。
然而,物理模型需要大量的输入数据和复杂的计算,对环境参数的精确性要求较高。
统计模型则是通过对光伏发电历史数据的分析,利用统计方法来预测未来的发电量。
其中常用的统计模型包括时间序列模型、回归模型和神经网络模型等。
这些模型能够较好地处理光伏发电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然而,由于模型的参数调整和数据的选择等因素,统计模型的预测精度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2. 光伏发电调度策略光伏发电调度策略是指根据光伏发电的预测情况和电力系统的需求,合理安排光伏发电的输出功率,以实现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和最大化利用可再生能源。
在调度策略中,需考虑多种因素,如电力负荷、电网容量、负荷平衡和经济性等。
一种常用的调度策略是基于“供给优先”的原则,即优先利用光伏发电的电能满足电力负荷需求,剩余的部分再引入传统电力源。
这种策略能够有效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从而降低碳排放和环境污染。
另一种调度策略是基于电力负荷优先的原则,即根据电力负荷的需求来分配光伏发电的输出功率。
在调度过程中,首先根据电力负荷的需要调整发电的输出功率,然后根据光伏发电的预测情况来调整传统能源的供给。
《光伏发电系统功率预测方法研究综述》篇一一、引言随着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日益增强,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成为全球的关注焦点。
其中,光伏发电作为绿色、清洁的能源,已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
然而,由于光伏发电系统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其功率输出的不稳定性成为了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关键问题。
因此,光伏发电系统功率预测方法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全面综述光伏发电系统功率预测方法的研究现状、主要方法和挑战,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二、光伏发电系统概述光伏发电系统是利用太阳能电池板将光能转化为电能的一种系统。
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光伏效应,将太阳光转化为直流电,再通过逆变器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供给负载使用。
光伏发电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太阳能电池板、支架、逆变器等。
由于太阳能资源的随机性和波动性,光伏发电系统的输出功率也具有随机性和波动性,这对系统的功率预测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三、光伏发电系统功率预测方法1. 统计预测法统计预测法是利用历史数据和统计模型进行预测的方法。
在光伏发电系统中,可以通过收集历史气象数据、光照数据、系统运行数据等,建立统计模型,对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功率输出进行预测。
常用的统计模型包括线性回归模型、时间序列模型、神经网络模型等。
2. 物理模型法物理模型法是通过建立光伏电池的物理模型,根据环境因素(如光照、温度、风速等)对光伏电池的输出功率进行预测的方法。
该方法需要详细的物理参数和精确的环境数据,预测精度较高,但计算复杂度也较高。
3. 组合预测法组合预测法是将多种预测方法进行组合,充分利用各种方法的优点进行预测。
例如,可以将统计预测法和物理模型法进行组合,以提高预测精度。
此外,还有一些基于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的组合预测方法,如集成学习、深度神经网络等。
四、研究现状及挑战目前,国内外学者在光伏发电系统功率预测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
然而,仍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需要解决。
首先,由于环境因素的随机性和波动性,光伏发电系统的输出功率也具有随机性和波动性,这给功率预测带来了较大的难度。
《光伏发电功率预测方法研究综述》篇一一、引言随着社会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不断增长,光伏发电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形式,已逐渐成为全球能源结构转型的重要方向。
然而,光伏发电受天气、时间等因素影响较大,其功率的预测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光伏发电功率预测方法进行综述,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二、光伏发电功率预测的背景及意义光伏发电的功率预测是优化电网调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关键手段。
准确的预测模型能够为电力系统提供更为可靠的能源保障,减少因光伏发电波动带来的电力损失。
因此,研究光伏发电功率预测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三、光伏发电功率预测的主要方法1. 物理模型法物理模型法主要通过分析光伏电池的工作原理及环境因素,建立物理模型进行功率预测。
该方法考虑了光照、温度等实际环境因素对光伏发电的影响,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
然而,物理模型法需要大量的实验数据和复杂的计算过程,实现难度较大。
2. 统计模型法统计模型法主要通过对历史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建立光伏发电功率与相关因素之间的统计关系模型。
该方法简单易行,适用于短期和超短期功率预测。
然而,统计模型法的预测精度受历史数据质量和数量的影响较大。
3. 机器学习法机器学习法是近年来研究较为广泛的功率预测方法。
该方法通过训练大量数据,建立光伏发电功率与各种因素之间的非线性关系模型。
常见的机器学习方法包括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等。
机器学习法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和泛化能力,适用于各种复杂环境下的光伏发电功率预测。
四、各类方法的优缺点分析1. 物理模型法优点在于考虑了实际环境因素对光伏发电的影响,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
然而,其缺点在于需要大量实验数据和复杂的计算过程,实现难度较大。
2. 统计模型法优点在于简单易行,适用于短期和超短期功率预测。
但缺点在于预测精度受历史数据质量和数量的影响较大。
3. 机器学习法优点在于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和泛化能力,适用于各种复杂环境下的光伏发电功率预测。
光伏电站光伏功率预测方法光伏发电功率出具有明显的间歇波动特性,大规模光伏发电接入会给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一定冲击。
随着各地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比例的增加,弃风、弃光现象进一步加剧。
光伏发电功率预测是解决此问题的关键技术之一,因此开展光伏电站发电功率预测方法与系统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与应用价值。
德国之所以能接纳峰值出力高达70%的光伏发电,而国内基本只能接纳30%以内,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应归功于德国的光功率预测做的好,而国内这块才刚起步。
光伏发电功率预测方法的分类1、按时间尺度分超短期预测(4 小时以内) 主要采用统计、物理混合方法,主要原则是根据地球同步卫星拍摄的卫星云图推测云层运动情况,预测到达地面的辐照强度,通过太阳辐照强度与功率转换效率模型,从而对功率进行预测。
一般用于光伏发电控制、电能质量评估及光伏电站组件部分的研发设计等。
短期预测(48 小时以内) 主要以NWP(天气预报信息)数据为主,通过建立历史输入数据与历史输出功率的映射关系,进而获得光伏电站输出功率的预测值。
一般用于电力系统的功率平衡和经济调度、日前发电计划制定、电力市场交易、暂态稳定评估等。
中长期预测(大于1 周) 主要用于系统的检修安排、发电量的预测等。
2、按预测方式分直接预测:通过早8 点~晚5 点的输出功率曲线规律,直接对光伏电站的出力进行功率预测。
间接预测:先对太阳辐照量的预测,然后根据预测的太阳辐照量折算出光伏发电的出力。
3、按预测原理分物理方法:将NWP 数据作为输入,研究光伏发电设备特性( 包括光伏组件、逆变器等) ,建立光伏发电功率与NWP 数据的对应数学模型,进一步对光伏发电功率进行预测的一种方法。
物理方法的预测精度比统计方法略差,但优点在于该方法不需要大量历史数据的支持,适用于新建的光伏电站。
统计方法:通过找出其历史数据内在规律,排除病态数据点,建立历史数据与输出功率的函数映射关系,进一步对光伏发电功率预测的一种方法。
电力系统中的光伏发电功率预测与优化一、引言现代社会对电力的需求日益增加,而可再生能源作为一种清洁、可持续的能源形式,逐渐得到了广泛应用。
其中,光伏发电作为一种主要的可再生能源之一,其发电功率的预测和优化问题成为了研究的重点。
本文将探讨电力系统中光伏发电的功率预测与优化方法。
二、光伏发电功率预测光伏发电是利用光电效应将太阳辐射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在实际运行中,光伏发电的功率会受到天气、云量、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准确预测光伏发电功率成为优化电力系统运行的关键。
目前,常用的光伏发电功率预测方法主要有物理模型法和机器学习法。
物理模型法是基于光伏电池的物理原理建立数学模型,通过计算模型中各种参数的变化来预测光伏发电功率。
这种方法要求对光伏电池的特性、太阳辐射的分布等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但由于实际光伏发电系统较为复杂,物理模型法的预测精度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机器学习法是通过对历史数据进行训练,利用算法来预测未来光伏发电功率的方法。
该方法不需要对光伏电池的物理特性进行深入了解,仅需收集和分析历史数据即可。
常用的机器学习方法包括支持向量回归(SVR)、人工神经网络(ANN)等。
这些方法在光伏发电功率预测中表现出了较好的效果。
三、光伏发电功率优化光伏发电不同于传统的火力发电,其发电功率会受到天气等外界条件的影响,因此如何优化光伏发电功率的利用成为了研究的课题。
光伏发电功率优化主要涉及两个方面,分别是光伏阵列的布置和功率的调整。
光伏阵列的布置是指如何合理地安排光伏电池板的摆放位置和倾角,以使其获得最大的太阳辐射能。
目前,常用的方法有光照模型法和优化算法法。
光照模型法是通过计算太阳辐射在不同位置和倾角下的分布情况,从而选择出最佳的布局方案。
而优化算法法则是运用优化算法如遗传算法、粒子群算法等,通过搜索最优解来确定最佳布局。
功率的调整是指根据实际情况对光伏发电系统进行精准控制,从而使发电功率达到最佳状态。
功率调整主要包括功率平衡控制、功率预测调整和功率响应控制。
电力系统中光伏发电系统功率预测模型构建光伏发电系统是一种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技术,在电力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准确预测光伏发电系统的功率输出能够帮助管理者优化电力系统的运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因此,构建光伏发电系统功率预测模型是非常必要的。
在构建功率预测模型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光伏发电系统的基本原理。
光伏发电系统是通过光电转换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系统。
光伏发电系统由一系列太阳能电池板组成,当太阳光照射到太阳能电池板上时,光能被吸收并转换为直流电能。
随后,逆变器将直流电能转化为交流电能,供给给电力系统使用。
为构建光伏发电系统功率预测模型,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方法。
下面我将介绍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功率预测模型构建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收集光伏发电系统的历史数据。
这些数据包括太阳能辐射量、光伏电池板面积、温度、环境湿度等等。
这些因素对光伏发电系统的功率输出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收集大量的历史数据,我们可以建立一个充分的数据集,用于训练机器学习模型。
接下来,我们选择合适的机器学习算法进行训练与建模。
常用的机器学习算法包括线性回归、支持向量机、决策树、神经网络等等。
在选择算法时,我们需要考虑模型的准确性和计算效率。
然后,我们将收集到的数据集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
训练集用于训练模型,而测试集用于评估模型的准确性。
通过不断调整算法的参数和特征选择,我们可以得到一个最佳的模型。
一旦我们得到了一个准确可靠的模型,我们就可以使用这个模型来预测光伏发电系统未来的功率输出。
输入预测模型的因素包括太阳能辐射量、光伏电池板面积、温度、环境湿度等等。
通过这些输入因素,模型将能够准确预测未来光伏发电系统的功率输出。
此外,为了提高预测模型的准确性,我们可以考虑引入天气预测数据等其他相关因素。
天气预测数据可以提供更精确的太阳能辐射量等信息,从而提高功率预测模型的准确性。
总结来说,构建光伏发电系统功率预测模型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收集历史数据、选择合适的机器学习算法、训练模型并进行测试,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准确可靠的模型。
光伏发电系统发电功率预测摘要:太阳能的光伏发电并网运行能够有效的省去独立光伏体系储能的环节,以减少电站维护,对不同电路拓补结应该采取不同控制方法,实现光伏发电的顺利并网。
然而,在光伏发电系统并网中,怎样提升其功率的预测水平是关键技术,对提升光伏发电的开发利用,保证其电网安全稳定的运行有着积极的作用。
本文主要基于作者实际工作经验,简要的分析光伏发电功率的预测方法,以供借鉴。
关键词:光伏发电;并网系统;功率预测一、预测方法分类1.1按预测时间尺度分类从时间尺度上可以分为中长期功率预测、短期功率预测和超短期功率预测。
中长期功率预测的时间尺度大,一般为l周或1个月,主要用于光伏电站的规划设计和电网中长期调度等,短期功率预测的时间尺度一般为l~3d,超短期功率预测的时间尺度为叫h,短期和超短期功率预测对电网实时调度等具有重要的决定作用,对系统运行安全性和稳定性具有直接影响。
目前,中长期功率预测一般采用统计方法利用历史数据进行预测,短期功率预测一般需根据数值天气预报获得未来1—3d内气象要素预报值,然后根据历史数据和气象要素信息得到地面辐照强度的预测值,进而获得光伏电站输出功率的预测值,超短期功率预测的主要原则是根据地面拍摄的云图或地球同步卫星拍摄的卫星云图推测云层运动情况,从而计算出未来几h内太阳辐照强度,再通过光伏发电功率模型得到光伏发电输出功率的预测值。
1.2按预测空间尺度分类光伏发电功率预测方法按照空间尺度主要分为4种,分别是微尺度、小尺度、中尺度、大尺度功率预测方法口。
依次针对单个发电单元、单个光伏电站、由多个光伏电站组成的光伏电站集群和更大地理区域内的光伏发电站。
空间尺度越小,功率预测越难,这是因为预测时无法采用平均值,尺度越小对功率预测时的空间分辨率的要求越高。
近年来,小功率的分布式发电系统大量发展,其发电功率波动性很大,对电网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造成较大威胁,这对光伏发电系统功率预测提出了更高要求。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发电功率预测近些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以及能源危机的逼近,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逐渐成为了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
然而,尽管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具有众多优势,如可再生、环保等,但其发电不稳定性成为了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主要原理是通过光伏电池将太阳光转化为电能。
然而,太阳能的变化性导致了光伏发电系统的发电功率不稳定。
这一不稳定性不仅对供电系统的稳定性造成了困扰,也对市场化交易带来了不确定性。
因此,提高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发电功率的准确预测就显得尤为重要。
发电功率预测是指通过对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中多个关键参数的监测和分析,预测出未来一段时间内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发电功率。
准确的发电功率预测可以有效缓解不稳定的发电功率对电网的影响,提前制定供电调度策略以确保电力供应的稳定性。
目前,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发电功率预测主要通过物理模型和统计模型两种方法进行。
物理模型是基于光伏发电系统的结构和性能参数构建的模型,包括电池电压、光照强度、温度等参数。
物理模型预测准确度高,但对参数的采集和处理较为复杂。
统计模型则是基于历史数据分析和数理统计方法进行预测,相比于物理模型,统计模型的预测精度相对较低,但模型构建和参数获取相对简单。
在物理模型方面,进一步研究光伏电池的温度对发电功率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
普遍认为,光伏电池温度的增加会导致发电功率的降低,因此准确测量和预测光伏电池的温度是发电功率预测的关键之一。
此外,考虑到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季节性和气象条件对发电功率的影响,对气象数据进行适度的修正和处理也是关键。
在统计模型方面,目前常用的方法有回归分析、人工神经网络和时间序列分析等。
回归分析是根据历史数据建立回归模型,通过对影响因素的权重进行学习和调整,预测未来的发电功率。
人工神经网络是模拟人脑神经网络的模型,通过学习和训练网络节点之间的连接权重,实现对未来发电功率的预测。
时间序列分析则是基于历史数据的时间序列模型,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周期性分析和趋势分析,预测未来的发电功率。
光伏发电出力预测技术研究综述光伏发电是一种利用太阳能将光能转化为电能的技术,近年来逐渐成为可再生能源中的重要部分。
光伏发电具有环境友好、无噪音、可再生等特点,因此在能源发展和环境保护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光照、天气等因素的变化,光伏发电的出力也会有所波动,这给电网调度和光伏发电厂的经济效益带来一定的挑战。
因此,准确预测光伏发电出力对于电网调度和光伏发电厂的运营管理至关重要。
光伏发电的出力预测主要可以分为两类方法:基于物理模型的方法和基于数据驱动的方法。
基于物理模型的方法是通过建立光伏发电系统的数学模型,考虑光照、温度、光伏板等因素对出力的影响,从而预测光伏发电的出力。
这种方法需要大量的物理参数和较复杂的计算过程,但由于基于物理的原理,预测结果相对较准确。
然而,由于光伏发电系统的复杂性和光照等因素的随机性,物理模型的建立和参数的确定常常存在一定的误差和不确定性。
基于数据驱动的方法是通过收集历史光伏发电数据和相应的气象数据,应用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方法,建立一个从输入(气候数据)到输出(光伏发电出力)的映射模型,从而预测光伏发电的出力。
这种方法不需要事先建立物理模型,只需要大量的历史数据,并通过算法寻找其中的模式和规律。
数据驱动的方法简单直接,适用于实际应用。
然而,由于光伏发电系统的复杂性和数据的非线性特性,数据驱动的方法需要充分考虑数据的质量和特征提取的方法,以提高预测的准确性。
当前,光伏发电出力预测技术面临的挑战有以下几点:首先,由于天气因素随机性和光伏发电系统的复杂性,准确捕捉光伏发电特性和建立有效的预测模型是非常关键的。
其次,数据的质量和特征对预测结果具有重要影响,因此需要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和特征选择,提高预测的准确性和可解释性。
最后,光伏发电出力的预测与实时性也有一定关系,因此需要寻找一种快速和高效的预测方法,以满足电网调度和光伏发电厂的需要。
综上所述,光伏发电出力预测技术是实现光伏发电可靠和经济运营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