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昆明市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含答案

昆明市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含答案

昆明市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含答案
昆明市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含答案

昆明市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考试须知:

1、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为100分(含卷面分2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学号。

3、不要在试卷上乱写乱画,卷面不整洁扣2分。

一、用心思考,正确填空(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1、时针在7和8之间,分针指向7,这时是()时()分。

2、你出生于()年()月()日,那一年是()年,全年有()天。

3、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①小明跑60米大约用了14( ) ②这场雨真大!整整下了3 ( )。

③学校一节课的时间是40( ) ④飞机从广州飞到上海大约用2 ( )。

4、46÷9=5……1中,被除数是(),除数是(),商是(),余数是()。

5、小明从一楼到三楼用8秒,照这样他从一楼到五楼用()秒。

6、早晨,面对太阳时,你的左面是( )方,你的后面是( )方。

7、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 面积是 ( )。

8、填“<”、“>”或“=”

4300米○4千米 800千克○8吨

4吨20千克○4200千克 9千米—2000米○7千米

9、有17个乒乓球,平均分给8人,每人分()个,还剩()个。

10、一个正方形的周长60厘米,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 )。

二、反复比较,慎重选择(共8小题,每题2分,共16分)。

1、()的质量大约是1千克。

A.20只鸡蛋 B.1袋大米 C.1个苹果

2、下面三个算式中,商是三位数的是()。

A.244÷6

B.356÷5

C.425÷3

3、最大的三位数是最大一位数的()倍。

A、111

B、110

C、100

4、两个数相乘的积一定()这两个数的和。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无法确定

5、最小三位数和最大三位数的和是()。

A、1

B、1099

C、899

6、下面各图的阴影部分能用0.3表示的是()。

7、要使314×□的积是一个三位数,□最大是()。

A.2

B.3

C.4

D.5

8、爸爸3小时行了210千米,他是()。

A、乘公共汽车

B、骑自行车

C、步行

三、仔细推敲,正确判断(共10小题,每题1.5分,共15分)。

1、()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12厘米,它的边长一定是6厘米。

2、()小明家客厅面积是10公顷。

3、()正方形的周长是它的边长的4倍。

4、()边长4米的正方形,它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5、()面积是100平方分米的正方形边长一定是1米。

6、()因为0×0=0,所以0÷0=0。

7、()10035读作十万三十五。

8、()1乘任何数都得1。

9、()一辆货车载重6克。

10、()一本故事书约重150千克。

四、看清题目,细心计算(共2小题,每题4分,共8分)。

1、把下面每一组算合合并为一个综合算式。

①25+15=40 40÷8=5

综合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24×4=96 180-96=84

综合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2、看图填空,然后列式计算。

五、认真思考,综合能力(共2小题,每题7分,共14分)。

1、实践操作:

(1)在方格纸上各画一个长方形、一个正方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

(2)在右边画一个同样的平行四边形。

2、手脑并用,做一做。

六、活用知识,解决问题(共5小题,每题5分,共25分)。

1、一个果园里栽了125棵苹果树,桃树的棵数比苹果树的4倍少20棵。这个果园一共栽了多少棵树?

答:这个果园一共栽了____棵树。

2、码头上有45吨黄沙要运往工地。大卡车每次只能运5吨,运一车要150元;小卡车每次只能运3吨,运一车要100元。用哪种车运便宜?一共能便宜多少元?

答:用____车运便宜。一共能便宜____元。

3、长方形操场,长55米,宽35米。小华沿操场的边跑两圈,跑了多少米?

答:跑了____米。

4、学校组织五、六年级学生去野炊, 4辆中巴车分别运送两次把五、六年级的240人送到河边,平均每辆车每次乘坐多少人?

答:平均每辆车每次乘坐____人。

5、超市运来一批运动服,卖了6天,平均每天卖了108件,还剩112件,这批运动服一共有多少件?

答:这批运动服一共有____件。

试题答案

一、用心思考,正确填空(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1、答案:7时35分

2、答案不唯一

3、答案:秒,小时,分钟,小时

4、答案:46,9,5,1

5、答案:16秒

6、北方,西方

7、答案:1

8、答案:大于,小于,小于,等于

9、答案:2,1

10、答案:15

二、反复比较,慎重选择(共8小题,每题2分,共16分)。

1、A

2、C

3、C

4、D

5、B

6、C

7、B

8、A

三、仔细推敲,正确判断(共10小题,每题1.5分,共15分)。

1、错

2、错

3、对

第6 页共7 页

4、错(单位不同,不等)

5、对

6、错

7、错

8、错

9、错

10、错

四、看清题目,细心计算(共2小题,每题4分,共8分)。

1、答案:(25+15)÷8=5 , 24x4-96=84

2、略

五、认真思考,综合能力(共2小题,每题7分,共14分)。

1、略

2、略

六、活用知识,解决问题(共5小题,每题5分,共25分)。

1、答:这个果园一共栽了480棵树。

2、答:用大车车运便宜。一共能便宜150元。

3、答:跑了360米。

4、答:平均每辆车每次乘坐30人。

5、答:这批运动服一共有760件。

第7 页共7 页

昆明市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附答案

昆明市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考试须知: 1、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为100分(含卷面分2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学号。 3、不要在试卷上乱写乱画,卷面不整洁扣2分。 一、用心思考,正确填空(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一只枕套长5分米,宽3分米,如果在它的四周镶上花边,至少需要()分米的花边。 2、妈妈到商场看中一件497元的上衣和一条276元的裙子,妈妈大约要带()元钱。 3、填上合适的单位。 果园的面积大约4();一本数学书厚约8(); 湖南省的面积大约是21万();教室面积约48()。 4、在括号里填上“〉”“<”或”=”。 56+35()76 8003()800+3 285+5()305 5、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6、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一支铅笔长20()学生课桌高80() 李成的体重35()一个乒乓球重6() 两个城市间的铁路长280()一辆汽车载质量是5() 7、甲数÷乙数=5……4,乙数最小是();如果乙数是6,那么甲数是()。 8、秒针走一小格是( )秒,走一圈是( )秒,也就是( )分。分针走一小格是( )分,走一圈是( )分,也就是( )时。 9、在O里填上“>”、“ <” 或“=”。 10、小刚买了一本笔记本用了7元8角,也就是()元。 二、反复比较,慎重选择(共8小题,每题2分,共16分)。 1、63是9的多少倍?正确的算式是( )。 A.63×9B.63÷9C.63-9 2、地球()绕着太阳转,太阳()从西边升起。 A. 一定 B.可能 C.不可能

小学三年级数学试题及答案

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9 一、口算(10分) 15×8=120 630-70= 560 18×40=720 75÷25=3 84÷12=723×6=138 80÷20=4 0×130= 0 121÷11= 11 98×20=1960 600×3=1800 84÷6=14 350÷50=7 72÷12= 6 13×50= 650 54+38=92 720÷90=8 25×8=200 400+350=750 810÷30= 27 二、填空(30分) 1.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的阴影部分. 5/8 2/3 2.①12平方分米=( 1200)平方厘米 ②8千米=( 8000)米 ③500毫米=( 5)分米 ④3千克=( 3000)克 ⑤6000平方分米=( 60)平方米 5 3.在( )中填上合适的单位 ①大楼高30( 米) ②轮船载重30( 吨) ③小红身高140( 厘米) ④轮船每小时行30( 千米) ⑤小明每小时走10( 千米) ⑥一块菜地有300( 平方米) 4.在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①60×( 4)<258 ②46×( 4)<217 ③(4)×24<100 ④( 5)×53<302 ⑤75×( 8 )<620 ⑥100×( 8)<900 5.在○里填上“>”、“<”或“=” ①300厘米○3米②800克○8千克 = < <<>

⑤小红买了20个本子,平均分成10份,每份占总数的( ). 三、计算(30分) 1.笔算(6分) ①3942÷73 = 54②1009÷43=23……20③312×57=17784 2.脱式计算(12分) ①190+360÷24×8 ②(140+60)×(26-8) =190+15×8 =200×18 =190+120 =3600 =310 ③78×7+828÷18 ④(359-42)×53+64 =546+46 =317×53+64 =592 =16801+64 =16865 3.列式计算(12分) ①24乘126与74的和,积是多少? 24×(126+74) =24×200 =4800 ②184减去210除以6的商,差是多少? 184-210÷6 = 184-35 = 149 ③94除2538的商加上826,和是多少? 2538÷94+826 = 27+826 = 853 四、应用题(30分) 1.植树队有3个小组,每个小组有14人,要植1554棵树,平均每人植多少棵? 1554÷3÷14 = 518÷14 = 37(棵) 答:平均每人植37棵。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毕业试卷(带答案)

小学数学毕业试卷一、填空 (共26分) 1、一个数是由3个十万、6个百、9个一、9个0.1和5个0.01组成的,这个数写作( ),读作( ),保留一位小数约是( )。 2、5.05L=( )L ( )ml 2小时15分=( )小时 3、在未来的2011年、2012年、2013年和2014年这四个年份中,( )年有366天。 4、小明在期中测试中,语文、数学和英语三科的平均分是a 分,语文和数学共得b 分,英语得( )分。 5、613的分数单位是( ),再添上(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最小的合数。 6、( )÷4= 75.0 9 ) (=( )∶20=( )% 7、8 3与0.8的最简单的整数比是( ),它们的比值是( )。 8、5是8的) ()( ,8比5多( )%。 9、一个3mm 长的零件画在图上是15cm ,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 10、下面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众数是( )。 8 10 6 4 10 21 4 32 17 4 11、在○里填“<”、“=”或“>” 1.5○1.50 -5○-1 1.3÷13 8○1.3 8.7×0.93○8.7 12、一个不透明的口袋里有大小一样的红、白、黄三种颜色的小球各10个。至少要摸出( )个才能保证有两个球的颜色相同;至少要摸( )个才能保证有两个球的颜色不同。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共8分) 1、最小的质数是1。 ………………………………………………………………………………………( ) 2、小明看一本书,看过的页数与剩下的页数成反比例。 ………………………………………………( ) 3、圆柱有无数条高,圆锥只有一条高。………………………………………………………………………( ) 4、15 12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 ) 5、李师傅做了95个零件,全都合格,合格率是95%。 ………………………………………………………( ) 6、折线统计图既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也可以表示数量的增减情况。……………………………………( ) 7、如果+300元表示存入300元,则-500元表示支出500元。 ………………………………………………( ) 8、口袋里有3个红球和2个白球,一次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是3 2。 …………………………………………( ) 三、选择(把正确答案前的序号填在括号里)(共5分) 1、把5 4米长的绳子剪成4段,平均每段占全长的( ) A 51 B 41 C 51m D 41m 2、把10克食盐溶解在100克水中,盐与盐水的比是( ) A 1∶11 B 11∶1 C 1∶10 D 10∶1

2020年昆明市小学三年级数学上期中一模试卷(含答案)

2020年昆明市小学三年级数学上期中一模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 1.3596加上2808的和是() A. 5394 B. 5304 C. 6404 D. 5404 2.340与150的和是()。 A. 390 B. 490 C. 180 3.测量马拉松长跑比赛全程应该用()做单位。 A. 厘米 B. 吨 C. 千米 4.4吨()4千米. A. 大于 B. 等于 C. 不能比较 5.一支钢笔长约14()。 A. 毫米 B. 厘米 C. 分米 6.与78最接近的一个整十数是()。 A. 60 B. 70 C. 80 7.估算398+389的得数与()最接近。 A. 800 B. 600 C. 700 8.小明一分钟能骑190米,21分钟大约能骑()米。 A. 200 B. 400 C. 4000 D. 2000 9.下面是四位同学跑200米的时间,跑得最快的是()。 A. 1分50秒 B. 100秒 C. 108秒 D. 2分10.下表为3个同学参加50米賽跑的成绩。()跑得最快。 小军贝贝丽丽 8秒7秒11秒 A. 小军 B. 贝贝 C. 丽丽 11.1秒可以() A. 读一篇文章 B. 写一个字 C. 跑50米 12.电影院共有610个座位,现在有280人看电影,还可以坐()人。 A. 790 B. 890 C. 430 D. 330 二、填空题 13.从0,1,3,4中任选三个不同的数字组成的三位数中,最大的与最小的相差________;最大的与最小的和是________. 14.7吨-3000千克=________吨 1千米=________米+________米 15.6厘米=________毫米 3千米=________米 ________米=80分米 9000千克=________吨 5吨=________千克 80毫米=________厘米 4分=________秒 1分米-5厘米=________厘米 16.在一个算式中,被减数是390,减数是240,差是________。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重点知识

2019年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重点 知识 学习是没有尽头的,只有在不断的学习中才能提高自己,快快拿起你漂亮的笔记本和笔开始加入到学习的队伍中吧!下面为大家分享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重点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三单元:四边形 1、四边形: (1)通过观察、比较,直观认识四边形的特征,能利用特征辨别哪些图形是四边形。 (2)能在点子图或方格纸中画四边形,能在钉子板上围四边形。 2、平行四边形: (1)结合生活情境,初步感知平行四边形的特征,能辨别哪些图形是平行四边形。 (2)能在点子图或方格纸中画平行四边形,能在钉子板上围平行四边形。 (3)渗透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的联系和区别。 3、周长: (1)结合具体实物和图形理解并准确掌握周长的概念,并能用数学语言描述给定图形的周长。 (2)能用不同的方法测量或计算给定图形的周长,能比较两个图形周长的大小。 4、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2)能选择恰当的方法熟练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并能在具体情境中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 5、估计: (1)在准确掌握长度单位的前提下,能合理、恰当的估测某线段或物体的长度(包括周长)。 “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试卷

小学三年级数学试卷(2012.12.23) 学校:班级:姓名:得分: 一、填空(每空2分计26分) 1、七千零六十是7个和6个组成的,写作。 2、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1个苹果重150 ,1箱苹果重15 。 3、□□÷□=10……7,当除数最小时,被除数是()。 4、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的周长相等。如果长方形的长和宽的和是12厘米,长方形的周长是厘米。正方形的边长是厘米。 5、3位老师带62名学生去郊游,每顶帐篷住6人,至少要()顶帐篷。 6、两个相同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周长比两个正方形周长的和少12厘米,每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厘米,长方形的周长是()厘米。 7、一张长方形纸长9厘米、宽6厘米。剪下一个正方形后(如图), 剩下图形的周长是()厘米 二、计算 1、直接写出得数10 54+32 = 80-14 = 33÷3 = 600×5 = 300×2= 23×2 = 6700-600= 7×700 = 104×2×3= 0÷100= 2、用竖式计算(最后两题要验算8+4=12) 263×9 = 608+392 =62÷3= 验算验算 三、右边每题的积大约是多少?用线连一连(8分) 4×397 497×9 3×809 698×4 2400 2800 1600 4500

四、求下列图形的周长。12分 6厘米 10厘米 五、解决实际问题(32分) 1. 小红看一本书,每天看25页,4天正好看完,另一本书的页数是这本书的3倍,另一本书有多少页? 2、淮安动物园今天上午接待了5批游客,平均每批130名。下午又来了804名,上午比下午少了多少名? 3. 王叔叔要在墙边用篱笆围一块长方形养鸡场,长方形养鸡场长28米、宽15米。这块地一边靠墙,另外三边用篱笆围。有两种围法可以选择(如下图)。哪一种围法用的篱笆少些?只要多少米? 4. 小强生日那天,妈妈给了她100元买玩具,小强能买哪两种玩具?还剩多少钱?(请 用算式解答说明)

小学数学毕业模拟试题(含答案)

一.填空(每空1分一共22分) 1.250200890读作(),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是()万,省略“亿”后面的尾数写作()亿。 2. 2.5时=()分,2元4分=()元。3.把一个棱长4厘米的大正方体切成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可以切成()个小正方体。 4.一间教室长12米,宽8米,画在比例尺是1︰400的平面图上,长应画()厘米,宽应画()厘米。 5.五年一班在上学期期末检测时,有2名学生不及格,及格率是95﹪,五年一班共有学生()名。 6.据调查,世界200个国家中,缺水的国家有100个,严重缺水的国家有40个。缺水的国家占()﹪,严重缺水的国家占()﹪。 7.一个长方形和一个圆的周长相等。已知长方形长10厘米,宽5.7厘米。长方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圆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8.将一个周长是16分米的平行四边形框架拉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分米。 9.在分数单位是的分数中最大的真分数是(),最小的假分数是()。 10.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是4厘米和3厘米,这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11.15、30和60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最大公因数是()。12.某家电商场“五?一”期间开展大酬宾活动,全场家电按80%销售,原价150元的电饭锅 ,现在售价是()元。 13.圆规两脚间距离为1厘米,画出的圆的周长是()厘米。14. 在3:a中,如果比的前项扩大3倍,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加上()。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1分)(6分) 1.100克盐放入400克水中,盐和盐水的比是1︰5。() 2.四年一班同学栽了50棵杨树,活了49棵。杨树的成活率是49﹪()。 3.25比20多25﹪,20比25少20﹪() 4.一个梯形的面积是36平方厘米,如果它的高是6厘米,那么它 的上底与下底的和是6厘米。() 5.2016年的第一季度是91天。() 6. 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三.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0分) 1.正方形的边长与它的周长成() A、正比例 B、反比例 C、不成比例 D、无法确定 2.一个圆柱体削去12立方分米后,正好削成一个与它等底等高的 圆锥体,这个圆锥体体积是()立方分米。

昆明市三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试卷新版

昆明市三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判断 (共5题;共5分) 1. (1分)电梯限乘13人,载重1kg 2. (1分) (2020三上·天桥期末) 一位数乘三位数,积一定是三位数.() 3. (1分) (2020三上·即墨期末) 把一个月饼分成了3等份,每份是这个月饼的。() 4. (1分)(2019·安国) 正方形和长方形的4条边都相等.() 5. (1分) (2019三上·李沧期末) 小明上学走这两条路的长度相等.() 二、选择(共10分) (共5题;共10分) 6. (2分)832÷4商是() A . 28 B . 280 C . 208 7. (2分) (2019三上·永福期中) 把35÷5=7,40﹣7=33合并成一道综合算式是() A . 40﹣35÷5 B . 35÷5﹣40 C . 35÷5﹣7 8. (2分) (2019三上·新会月考) 妈妈早上7:30上班,中午休息2小时,晚上5:30下班,妈妈一共工作() A . 7小时 B . 8小时 C . 9小时 9. (2分)丁丁读一本故事书,前3天平均每天读15页,以后每天比前3天多读5页,又读2天正好读完,这本故事书丁丁平均每天读了()页 A . 15

B . 16 C . 17 D . 18 10. (2分) (2018四上·浙江期末) 甲乙两同学看同样一本书,甲同学看了这本书的,乙同学看了这本书的,谁剩下的多些?() A . 甲同学 B . 乙同学 C . 同样多 D . 无法确定 三、填空(24分) (共10题;共24分) 11. (1分) (2018三上·青岛期末) 估算。 8×49 ≈________97÷5≈________802×6≈________182÷9≈________ 12. (4分)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1)一间教室的面积大约是50________. (2)北京天安门广场的占地面积大约是40________. (3)一个体育馆的占地面积是20000________. 13. (2分)下面的图形通过平移互相重合的有(________),通过旋转互相重合的有(________)。 14. (2分)()÷()=()….6,在这个除法算式中,除数最小是________; ()÷5=()…(),在这个除法算式中,余数最大是________。 15. (3分)减去________,差是最小的整数。 16. (5分) (2020三上·汕头期末) 在横线上填上“<”、“>”、或“=”。 ________ ________ 5吨________5200千克456×1________456+0 17. (2分)苏小牛在菜场买菠菜5斤,萝卜3斤,共付了8.7元;张老师在菜场买同样价格的菠菜3斤,萝卜5斤,共付了8.1元.问:菠菜每斤________ 元,萝卜每斤________ 元. 18. (3分)一个长方形宽是6厘米,长是宽的3倍,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19. (1分)看图回答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一、认真思考,仔细填写。(第5、6、7题每小题2分,其余每空1分,共30分) 1、我们学过的时间单位有()、()、()。 2、()表可以记录百米赛跑的时间。 3、08:35是()时()分()秒。 4、秒针从3走到5经过的时间是()。 分针从3走到5经过的时间是()。 时针从3走到5经过的时间是()。 5、唱一首歌需要的时间一般()1分钟。(填“多于”或“少于”)6、上午第一节课从8:05开始,这节课要上40分钟,第一节课在()下课。 7、一架飞机本应在上午10:15到达,现在要晚点30分,那么飞机会在上午()到达。 8、秒针走1小格是()秒,走1大格是()秒,走1圈是()秒,也就是()分。 9、3分=()秒2小时=()分 300秒=()分3时10分=()分 180分=()时2分5秒()秒 10、在()里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1)做数学作业要用30()。(2)吃午饭用了15()。(3)小明系红领巾大约用了18()。(4)一场足球赛用了2()。 二、判断题。12分

()1、昨天那场大雨可真大,整整下了3秒。 ()2、一个人唱一首歌需要4分钟,5个人合唱这首歌需要20分钟。()3、人的脉膊每秒跳动80下。 ()4、我眨一下眼睛大约需要1秒。 ()5、分针从上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秒针刚好转一圈。 ()6、分针从数字1走到数字4,经过了20分钟。 三、选择题。 1、分针从3走到9,经过了()。 A.6分 B.30秒 C.30分 2、100米赛跑,小刚用了15秒,小华用了18秒,()跑得快。 A.小刚 B.小华 C.无法确定谁 3、一场电影大约要播放()。 A.90秒 B.90分 C.9小时 4、从5:25起,再过()分钟是6:10。 A.25 B.35 C.45 5、分针走5小格,秒针走了 ( )。 A.5圈 B.50圈 C.5小格 四、比较题。(填“﹥”“﹤”或“=”)12分 150秒〇2分6时〇600分60分〇1时 12秒〇12分36分〇2时1分20秒〇80秒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试题大全(打印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试题 一、看清题目,细心计算。(36分) 1、直接写出得数。 35+24= 480-70= 160+240= 340-150= 78+22= 62-14= 700+80= 350+170= 430-280= 54÷9= 2、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457+348 802 - 633 526+274 46÷5 700 - 546 376+95 86÷9 406 – 237 二、认真读题,谨慎填空。(28分) 1、2米=()分米4000千克=()吨 20毫米=()厘米5吨=()千克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①一个西瓜重3000()②一车西瓜重4() ③数学课本厚约8()④教室的长约8() 3、比120少80的数是( )。( )比50千克多170千克。 4、14除以3,商是(),余数是()。 5、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4分米,它的周长是()。 6、在括号里填上最大的数 ()×9﹤70 26﹥4×()5×6﹤()

90﹥9×()()×2﹤16 ()×7﹤50 三、反复比较,慎重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8分) 1、一个鸡蛋重50( )。 【① 吨② 千克③ 克】 2、除数是8,余数最大是( )。 【① 6② 7③ 8】 4、用两个长8厘米,宽2厘米的小长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拼成的长方形周长最大的是( )厘米。 【① 40② 36③ 24】 五、走进生活,解决问题。(20分) 1、一块长方形菜地,长10米,宽6米,它的周长是多少? 2、有65块巧克力,每8块装一盒,可以装几盒?还剩几块? 3、粮店运来大米865千克,上午卖出278千克,下午卖出388千克,还剩下多少千克?

小学数学新课标测试题及答案)

小学数学新课标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 1、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 3 )的过程。 ①交往互动②共同发展③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 2、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学会(2)。 ①教教材②用教材教 3、算法多样化属于学生群体,(2)每名学生把各种算法都学会。 ①要求②不要求 4、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3) ①联系生活学数学②培养学习数学的爱好③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5、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解决问题的教学要贯穿于数学课程的全部内容中,不再单独出现(3)的教学。 ①概念②计算③应用题 6、“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数学思考②过 程与方法③解决问题 7、《数学课程标准》中使用了“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1)的动词。 ①过程性目标②知识技能目标 8、建立成长记录是学生开展(3 )的一个重要方式,它能够反映出学生发展与进步的历程。 ①自我评价②相互评价③多样评价

9、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2)的过程 ①单一②富有个性③被动 10、“用数学”的含义是(2) ①用数学学习②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③了解生活数学 11、下列现象中,(D)是确定的。 A、后天下雪 B、明天有人走路 C、天天都有人出生 D、地球天天都在转动 1 2、《标准》安排了(B)个学习领域。 A)三个B)四个C)五个D)不确定 13、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的主要条件是(D) A、坚持学习课程理论和教学理论 B、认真备课,认真上课 C、经常撰写教育教学论文 D、以研究者的眼光审阅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 14、新课程标准通盘考虑了九年的课程内容,将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分为(B)个阶段。 A)两个B)三个C)四个D)五个 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 A)《标准》并不规定内容的呈现顺序和形式 B)《标准》提倡以“问题情境一一建立模型一一解释、应用与拓展”的基本模式呈现知识内容 C)《标准》努力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 D)1999 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后,制订了中小学各学科的“教学大纲”,以逐步取代原来的“课程标

2020年昆明市小学三年级数学上期末试卷(附答案)

2020年昆明市小学三年级数学上期末试卷(附答案) 一、选择题 1.三(2)班同学们订报纸,订语文报纸的有30人,订数学报纸的有26人,两种报纸都订的有8人。订报纸的一共有()人。 A. 56 B. 48 C. 40 2.用90厘米长的铁丝围一个边长是16厘米的正方形,还剩多少厘米铁丝?列式()A. 90﹣16 B. 90﹣16×2 C. 90﹣16×4 D. 90﹣16÷4 3.从图中,我知道()的说法是错误的。 A. 蜜蜂只数÷3=蝴蝶只数 B. 8×3=蜜蜂只数 C. 蝴蝶只数是蜜蜂的3倍4.把一条长3米的彩带,截成同样长的6段,每段彩带长()。 A. 2米 B. 5米 C. 5分米 5.一张书桌的价钱是355元,一把椅子的价钱是249元,如果两种都买,大约带()元钱就足够了。 A. 600元 B. 650元 C. 550元 6.□96是一个三位数,□96×2的积是一个三位数,□里数字是() A. 4 B. 5 C. 6 7.电影院共有610个座位,现在有280人看电影,还可以坐()人。 A. 790 B. 890 C. 430 D. 330 8.1秒可以()。 A. 读一篇文章 B. 写一个字 C. 跑100米 9.三(1)班的男生占全班人数的,女生占全班人数的()。 A. B. C. D. 二、填空题 10.三(1)班同学们到动物园玩,参观水族馆的有30人,参观熊猫馆的有27人,两个馆都参观的有17人,去动物园游玩的一共有________人。 11.用分数表示图中涂色部分.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12.一个长方形的长是9分米,比宽长3分米,它的周长是________分米。 13.“六一”儿童节方块队表演,每个方块队52人,8个方块队共________人. 14.小兰今年8岁,妈妈今年32岁。今年妈妈的年龄是小兰的________倍,两年前妈妈的年龄是小兰的________倍。 15.甲数是306,比乙数少45,乙数是________,甲乙两数的和是________。 16.小青家离公园6000米,合________千米。 17.计算321+252,想:321接近________,252接近________,321+252接近________.18.7时=________分 6分=________秒 125秒=________分________秒 三、解答题 19.食堂这两天一共买了几种菜?试着用画图的方法表示出来。 20.一个长方形花坛的长是5米,宽是3米。这个长方形花坛的周长是多少米? 21.买衣服:一件羊绒大衣的价格是一件羊毛衫的3倍. (1)一件羊绒大衣多少元? (2)买这两件衣服一共要花多少元? 22.同学们大扫除.有2人擦黑板,4个人拖地,擦玻璃的人数是拖地人数的3倍.(1)拖地人数是擦黑板人数的多少倍? (2)你能再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23.今年比去年多收了多少千克苹果? 24.水果批发市场有40筐梨重600千克,20筐苹果重400千克,梨和苹果共重多少千克?合多少吨?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试题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 册第三单元试题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测试 班级姓名 一、填空: 1、常用的长度单位有()、()、()、()、()。 2、数学书的封面是()边形,也是()形。 3、四边形有()条直边,()个角。 4、长方形的周长=(),正方形的周长=() 5.图中共有()个平行四边形;图中有()个四边形. 6、伸缩门是运用了平行四边形的()特性。 7、一只枕套长5分米,宽3分米,如果在它的四周镶上花边,至少需要()分米的花边。 8、绕着一个边长为500米的正方形人工湖走一圈,走的路程是()米,合()千米。 9、周长是24厘米的正方形,边长是()厘米。 10、用两个边长是3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厘米。如图: 二、选择: 1、下面图形中()是平行四边形。 2、用软尺量得一个钟面的一圈的长是26厘米,也就是说这个钟面的()是26厘米。①长②宽③周长

3、右图中,图1和图2的周长比,结果正确的是( )①图1大 ②图2大 ③相等 4、把一个大长方形剪成两个小长方形后,周长之和比原来的长方形周长( ) ①增加 ②减少 ③相等 5、一块边长是4米的正方形菜地,从中间分成两个相同的长方形,其中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米。 ①16 ②12 ③8 6、一个长方形的长是6厘米,宽是4厘米,它的周长是( )分米 ①20 ②18 ③2 三、判断题。 1、用两块同样大小的长方形可以拼成一个正方形。( ) 2.长方形的周长就是它四条边长度的和。 ( ) 3.如果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20厘米,它的边长就是10厘米。( ) 4.用同一条铁丝先围成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再围成一个最大的长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相等。 ( ) 四、先量一量,再计算下面各图形的周长。(以厘米为单位) ( ) ( ) ( ) 五、实践操作: (1)在方格纸上各画一个长方形、一个正方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及答案.doc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 班级姓名成绩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104×3表示()。 2、小明从一楼走到三楼用了8秒,照这样他从一楼走到五楼用()秒。 3、一米长的绳子,截下它的1∕10,应截下()分米,截下它的1∕2, 应截下()分米。 4、因数、因数、积都是同一个数,这个数是()或()。 5、一天中的上午,有7时、11时、10时30分、6时、9时、8时,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把这些时间排列起来()。 6、 4700千克-700千克=()吨 1厘米-7毫米=()毫米 1吨-200千克=()千克 950米+1050米=()千米 7、(填“<”“>”或“=”) 2分()200秒 150分()3时 80毫米()8厘米 8、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是()秒。分针走1大格是(),时针走1大格是()。 9、下图(左)中有()个平行四边形。 20米 40米 10、上图(右)的周长是()米。 一、判断正误(对的画“√”,错的画“×”。)(每题1分,共10分。) 1、把1厘米的绳子平均分成10段,每段长1毫米。() 2、一个图形的四条边相等,这个图形一定是正方形。() 3、2与1的和、差、积、商中最大的是积,最小的是商。() 4、7×7和7+7的意义相同。() 5、一个正方形的边长增加2厘米,它的周长增加8厘米() 6、除数是3的除法,余数可能是1、2或3。() 7、120×5的积末尾只有一个0。() 8、如果A×B=0,那么A和B中至少有一个是0。() 9、7个1/7米是7米。() 10、小红和小颍比赛跳绳,小红2分钟跳了190下,小颍3分钟跳了240下, 小颍跳的快。() 二、快乐ABC(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中)(每题1分,共9分。) 1、把一个长方形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周长() A变大B不变 C 变小 2、把边长4分米的正方形剪成两个同样的长方形,其中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分米。 A 8 B 12 C 5 3、两个足球队进行比赛,结果()

小学数学理论试题(含答案)

4、教师是既定课程的阐述者和传递者,学生是既定课程的接受者和吸收者。这是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观。 () 5、在新课程中,课程评价主要是为了“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从而促进儿童的发展。() 6、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更加主动地参与教育教学、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和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 三、选择题 1、在新课程背景下,教育评价的根本目的是() A、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 B、形成新的教育评价制度 C、淡化甄别与选拔的功能 D、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理念 2、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是() A、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B、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C、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D、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 知识的现状 3、综合实践活动是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的_课程,自小学_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_课时。() A、必修33 B、必修11 C、选修33 D、选修3 4 4、“新教材一方面关注并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另一方面也注意及时恰当地反映科学技术新成果……”这主要说明新教材()

①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现成的结论。②强调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③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统一。④体现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④ 5、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的主要条件是() A、坚持学习课程理论和教学理论 B、认真备课,认真上课 C、经常撰写教育教学论文 D、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 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 四、简答题 1,关注学科还是关注人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教育价值观。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关注人,这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中的具体体现。在这里,“关注人”的含义是什么? 答:第一,关注每一位学生;第二,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第三,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6分) 2、学生的数感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五、案例分析题 教学设计一:在教学生求平行四边形面积时,教师讲授如下:连接AC,因为三角形ABC与三角形CDA的三边分别相等,所以,这两个三角形全等,三角形ABC的面积等于1/2底乘高,所以,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等于底乘高,命题得到证明。然后,教师列举很多不同大小的平行四边形,要求学生求出它们的面积,结果每个问题都正确解决了。下课前,教师又布置了十几个类似的问题作为家庭作业。 教学设计二: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即如何把一个平行四边形转变成一个长方形,然后组织学生自主探究,并获得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公式。

昆明市名校小学三年级数学300填空题狂刷集锦

一、填空题 1.把一张长方形纸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这张纸的(______),5份是这张纸的 (______). 2.在横线上填上”>””<”或“=”。 38×3________38+3 70+0________70×0 49×7________7×49 96×2________200 250×3________250×4 0.6元________0.8元 3.三(1)班参加跳远比赛同学的学号是2、3、7、9、10、12、18,参加跳高比赛同学的学号是1、6、7、9、11、12、15,两项比赛都参加的一共(_________)人。 4.比较、 、

这三个分数的大小,最大的是(______),最小的是(______)。 A. B.

C. 5.1分米=(______)毫米6000米=(______)千米120分=(______)时2分30秒=(_______)秒8000千克=(______)吨 6.在○里填上“>”“<”或“=”。 3时300分30分米

1米

7.下图中这些的 是(_____)个。

8.2平方米=(_________)平方分米4平方千米=(_________)公顷 9.星期日,平平和妈妈一起去姥姥家,早晨7:20从家出发,8:35到姥姥家,一共用了(______)小时(______)分钟. 10.用估算的方法填空。 54×7 80×8 63×5 75×9 78×8 42×9 积在300到400之间的算式:________ 积在600到700之间的算式:________ 1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质量单位。 一头蓝鲸重约100(______)一支牙膏重约90(______) 12.下表记录了林老师周一至周五开车上下班回家时汽车里程表读数(单位:千米)。林老师星期二行驶的里程是(______)千米,星期五行驶里程是(______)千米。 13.填上合适的单位. 跳20下绳约用10 汽车每小时行驶70 小东的身高约是135 一头大象约重4 一个5角硬币约厚1 . 14.学校为每个学生编学籍号,设定末位0表示男生,1表示女生,如“2014104091”表示“2014入学的一年级四班的9号女生”.按这样的方法编码,有一位同学的学籍号是2011102120,这位同学是2011年入学的一年级的班的号男生. 15.如图,长方形的长是20厘米,宽14厘米,中间的这条线段长16厘米.沿着中间的这条线段将长方形剪成完全相同的两块,其中一块图形的周长是厘米.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第2、5、6、7题每小题2分,其余每空1分,共30分) 1、我们学过的时间单位有()、()、()。 2、()表可以记录百米赛跑的时间。 3、08:3526是()时()分()秒。 4、秒针从3走到5经过的时间是()。 分针从3走到5经过的时间是()。 时针从3走到5经过的时间是()。 5、唱一首歌需要的时间一般()1分钟。(填“多于”或“少于”) 6、上午第一节课从8:05开始,这节课要上40分钟,第一节课在()下课。 7、一架飞机本应在上午10:15到达,现在要晚点30分,那么飞机会在上午()到达。 8、秒针走1小格是()秒,走1大格是()秒,走1圈是()秒,也就是()分。 9、3分=()秒2小时=()分 300秒=()分3时10分=()分 180分=()时2分5秒()秒 10、在()里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1)做数学作业要用30()。(2)吃午饭用了15()。(3)小明系红领巾大约用了18()。(4)一场足球赛用了2()。 二、判断题。12分

()1、昨天那场大雨可真大,整整下了3秒。 ()2、一个人唱一首歌需要4分钟,5个人合唱这首歌需要20分钟。()3、人的脉膊每秒跳动80下。 ()4、我眨一下眼睛大约需要1秒。 ()5、分针从上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秒针刚好转一圈。 ()6、分针从数字1走到数字4,经过了20分钟。 三、选择题。15分 1、分针从3走到9,经过了()。 A.6分 B.30秒 C.30分 2、100米赛跑,小刚用了15秒,小华用了18秒,()跑得快。 A.小刚 B.小华 C.无法确定谁 3、一场电影大约要播放()。 A.90秒 B.90分 C.9小时 4、从5:25起,再过()分钟是6:10。 A.25 B.35 C.45 5、分针走5小格,秒针走了( )。 A.5圈 B.50圈 C.5小格 四、比较题。(填“﹥”“﹤”或“=”)12分 150秒〇2分6时〇600分60分〇1时 12秒〇12分36分〇2时1分20秒〇80秒 五、解决问题。30分 1、一列高速列车上午7:05从杭州出发,7:59到达上海。这列高速列车行驶了多长时间?

小学三年级数学试卷

小学三年级数学试卷 1、填空:(每空1个评价点,共36个评价点) 1、早上起来面向太阳,后面是()面,左面是()面,右面是()面。 2、2015年是()年。(填“平”或“闰)二月份有()天,全年有()天,有()个星期零() 天。 3、3分米=米,还可以写成()米。 4、下午4:15用24时计时法表示是()。23:00用普通计时法表示是()。 5、当余数最大时,()里应填几? ()÷7=18......□()÷□=15 (4) 6、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24米,它的边长是()米,面积是 ()平方米。 7、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6厘米,宽是长的一半。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厘米。面积是()平方厘米。

8、18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13平方米= ()平方分米 27个月=()年()个月 5年= ()月 72小时=()天 9月份有()天 9、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⑴一支钢笔长16()。⑵电视屏幕的面积约是45()。 ⑶一张10元人民币的面积约是45()。⑷教室门的面积约是2()。 10、在○里填上“<”“>”或“=。” 0.25○0.50.36○0.63 8.0 7○0.87 30平方分米○3平方米 10厘米○9.99厘米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题1个评价点,共5个评价点)

1、被除数的末尾有零,商的末尾一定有 零。() 2、小红的妈妈6月31日去北京出 差。() 3、用8个相同大小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只有一种拼 法。() 4、在一个长为10米,宽为8米的长方形中,剪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8 米。 () 5、2月、4月、6月、9月、11月都是小月,都有30 天。()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写在括号里)(每题2个评价点,共20个评价点) 1、下面年份是闰年的是()。 A 2013 B 1990 C 2000 D 1900 2、805÷8的商是()位数。 A 1 B 2 C 3 D 4 3、妈妈买水果花了26元6角,如果用小数表示应是()。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试题及答案

小学数学新课标测试题 一、选择题(1-5题单选,6-10题多选,每题3分,共30分) 1.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 C ) A.联系生活学数学 B.培养学习数学的爱好 C.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2.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解决问题的教学要贯穿于数学课程的全部内容中不再单独出现(C)的教学。 A.概念 B.计算 C.应用题】 3.下列现象中(D)是确定的。 A.后天下雪 B.明天有人走路 C.天天都有人出生 D.地球天天都在转动 4.《标准》安排了(B)个学习领域。 A.三个 B.四个 C.五个 D.不确定 5.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的主要条件是(D) A.坚持学习课程理论和教学理论 B.认真备课认真上课 C.经常撰写教育教学论文 D.以研究者的眼光审阅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

6.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ACD)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 A.基础性 B.科学性 C.普及性 D.发展性 7.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ABC)也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A.动手实践 B.自主探索 C.合作交流 D.适度练习 8.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ABC)。 A.组织者 B.引导者 C.合作者 D.评价者 9.符号感主要表现在(ABCD)。 A.能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用符号来表示 B.理解符号所代表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 C.会进行符号间的转换 D.能选择适当的程序和方法解决用符号所表达的问题。 10.在各个学段中课程标准都安排了(ABCD)学习领域。 A.数与代数 B.空间与图形 C.统计与概率 D.实践与综合应用 二、是非题(每题2分,共20分) 1.内容标准是内容学习的指标。指标是内容标准的全部内涵。(X)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