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语文《愚公移山》导学案第二课时(教师版)

  • 格式:doc
  • 大小:43.35 KB
  • 文档页数:2

下载文档原格式

  / 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展练”魅力课堂八年级语文导学案

班级组名姓名日期:编制:审核:编号:022

【自研课导学】

学习目标:晨读目标: 熟读课外,了解内容。

1、反复诵读,理解本文的深刻寓意;把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难点)

2、感受愚公的英雄气概,树立不畏困难、坚持不懈的愚公精神。(重点)

【魅力课导学】(课题:《愚公移山》课时:第二课时)书海拾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定向导学·互动展示

【练的环节】

基础题

1、愚公是怎样驳斥智叟的?

面对智叟的嘲笑,愚公驳斥了他的错误观点,阐述了人力无穷、自然能被改造的思想。愚公先是斥,接着驳,用顶真的修辞,气势宏大。

发展题

1、作者把歌颂的人物称为“愚公”,把批判的人物称为“智叟”,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这儿的“愚”,没有讽刺的意味,他看似“愚”,实则不愚,而是“大智”。这儿的“愚”不但没有讽刺意味,还有“贬词褒用”的作用,“愚”字中透露出顽强、坚毅、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拼劲。至于“智叟”的“智”,那是所谓的“小聪明”,自以为“智”,实则是“愚”,他没有克服困难的智慧,目光短浅,“智叟”的“智”有讽刺的意味,是“褒词贬用”。

2、有人说这个故事最后还是靠神仙的力量把两座大山搬走的,这样看来,愚公还是无能的,你同意吗?

不同意。愚公挖山不止的精神,使山神害怕,天帝感动,文章这样写,恰恰表现了愚公移山的精神感人至深,其移山之举有不可抗拒的力量。

提高题

1、结合本文说说愚公精神的实质是什么?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要不要发扬这种精神?

愚公精神就是不怕吃苦,不惧怕任何困难的精神;就是敢于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精神;就是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需要大力发扬这种精神。因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是一项极其伟大而艰巨的任务,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将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将有千万座“太行”“王屋”挡住我们前进的道路,如果我们缺乏这种精神,那么,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只能是纸上谈兵,一事无成。

【知识储备】

1、作者简介:

列子,名寇,又名御寇,郑国人,战国前期思想家,是老子和庄子之外的又一位道家思想代表人物。其学本于黄帝、老子,主张虚静、无为,被道家尊为前辈。

2、作品简介:

《列子》是列子、列子弟子、列子后学著作的汇编。全书八篇,一百四十章,由哲理散文、寓言故事、神话故事、历史故事组成。其中著名的有《愚公移山》《杞人忧天》《纪昌学射》等。

3、背景链接

本文选自《列子·汤问》(《列子集释》,中华书局1979年版)。题目是编者加的。《列子》成书于战国前期。当时生产力极不发达,人们在生活中会面临大自然的种种挑战,在与大自然斗争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只能幻想借助具有超人力量的神来实现征服自然的愿望。《愚公移山》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完成的。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