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2019年上海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最新2019年上海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最新2019年上海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最新2019年上海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9年上海秋季高考语文卷

一积累应用(10分)

1.填空(5分)

(1)子曰:“君子固穷; .”(《论语·卫灵公》)(1分)

(2)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李清照《》)(2分)

(3)《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两句描写梦中的声音;震动林泉;使人心惊胆战.(2分)

2.按要求选择(5分)

(1)下列选项中;各句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老吴七十学画;今天开画展;朋友发来短信:“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B、沈教授为人真挚;安然奉教数十年;深受学生爱戴;可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C、王老师备课总是深入而又全面;她知道“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不可能的.

D、小赵的论文缺乏独到的见解;他的导师给他写评语说:“言之无文;行之不远.”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3分)

艺术家可以活在艺术史中;;;;;艺术可以保持对于时代的冷漠;从而彰显艺术的自主性品格.

①艺术的独立性不是说艺术可以断绝与时代的关系

②他们生活在社会历史之中

③但更为普遍真实的是

④而是说一种抵抗方式

A、③①④②

B、③②①④

C、②①④③

D、②③①④

二、阅读 7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 3—7 题.(16分)

喜怒哀乐的经济逻辑

熊秉元

①十八世起的哲学家休谟说:“理智乃情感之奴.”也是说;人是情感、情绪的动物.

②哲学家大多认为;喜怒哀乐;爱恨情仇是驾驭人的原始力量;理智不是居于支配和奴役的地位;人的境况

..;还真是可悲可悯.

③然而;法国人类学家列堆·斯特劳斯提醒世人:原始都落里看来古怪甚至是荒诞不经的仪式举措;背后其实都是有逻辑的.这位大师的见解;相当程度上改变了学界和世人对原始部落的认知.

④既然原始部落那些古怪的仪式举措可以用新的方法得到解释;那么;情感、情绪是不是也可以用新的眼光得到新的、不同的解读呢?

⑤我们先从简单的例子说起;如果人真的是情感的动物;那么一旦受到处部环境的刺激;就应不加控制地将情感表达出来;可是;被师长责备时;有多少人会回嘴或怒目以对?对于上司或面试的主考官;有多少人会直接宣泄心中不满的情绪?大概不多;除非打定“此处不留人”的主意!可见;人并非情感的动物.情感的运用其实有规律可循.用经济学的话来说;就是对成本和效益的考量:对师长、上司、主考官等宣泄不满;成本高而效益低;做了不划算;因此不值得这么做.

⑥比较复杂的一种情况是:很多人把气往父母兄弟身上出;对朋友却格外客气有礼;家人似乎比不上朋友;这又是为什么呢?这种现象看起来奇怪;其实一点就明;还是成本效益的考量:家人被得罪;总还

是家人;血总是浓于水;可是朋友被得罪了;可能就不再是朋友了;甚至会变成敌人;因此;无需掰指头加减计算就知道;得罪朋友成本高而效益低;得罪家人则不然.万物之灵的人;自然会去彼取此.

⑦可是;另一种情况也屡见不鲜:得罪朋友时;不大会有罪恶感;做了对不起父母的事;负罪感往往很重;这同样不难解释.传统社会里;家庭要发挥生产消费、储蓄保险等功能;家人一起面对自然和社会的考验;一起度过天灾人祸.父母子女之间关系紧密;才能同舟共济.使关系紧密;最好在观念上发展出支持伦常结构的对应条件;“父慈子孝”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条.

⑧这两种情况不是有点矛盾?其实稍稍琢磨就可以体会;这种表面上的矛盾;正是人在处理情感时的精致细微处;朋友是一时的;父母是永久的.因此在小利小害上;可以以朋友为重;牺牲父母家人;在长远的考虑上;当然还是要呵护父母家人的权益.

⑨由此可見;对于情感的运用;人们还是有意无意地受到成本效益的影响.人不是情感的动物;而是成本效益的动物!不是情感役使着理智;反而是理智在驾驭、节制着情感!

⑩喜怒哀乐这些情感;值得仔细琢磨;追根究底;这些情感都是作为万物之灵的人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形成的结晶.

⑾在粗浅的层面上;生物有基本的生理需求;一旦需求得到满足;生物体自然发出讯号.胃里塞满食物之后;会有“饱”的感党;身上有衣物之后;会有“暖”的反应.喜怒哀乐等情感;也是生物体面对或经历情境时的一种生理反应.在河里捕着了鱼;会觉得欣喜;到嘴的肥肉丢了;会觉得愤怒…如此等等;都是生理上自然而然的反应.

⑿更重要的是;这些生理上的反应;除了宣泄之外;还有非常积极的作用.每个人的一生;都可以看成是多回合的赛局;这一回合所发生的事;会对未来产生影响.喜怒哀乐既是对已然之事的反应;对未来也有刺激、诱发、提醒、警示的作用;让人追加或停止新的成本投入.譬如;学习达成目标;得到嘉勉;有了“喜悦”的情绪;这种生理和心理上的状态;会诱发后续的行为;从而带来更多的类似情感.再如讨价还价;相持许久不能成功;再耗费心智也是徒增烦恼;一气之下转身而去;这时;情感等于是一种叫停规则;指示生物体放弃眼前的道路;转换到另一条轨道上.情感同理智互补合作;以保障和增进生物体的福社.

⒀原始社会里的仪式举措;有其背后的逻辑;同样;人类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等情感;也有隐藏其下的逻辑.这个世界是有意义的. (有删改)

3.第②段的“境况”在文中具体指的状况.(2分)

4.下列选项推理的过程与第⑤段画线部分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他只要是选手;就会进入赛场;现在他是选手;所以他会进入赛场.

B.他只要是选手;就会进入赛场;现在他没有进入赛场;所以他不是选手.

C.他只有在生病的时候才会缺席;现在他没有缺席;所以他没生病.

D.他只有在生病的时候才会缺席;现在他缺席了;所以他生病了.

5.能依据文意做出的一项推断是()(3分)

A、情感的运用与原始部落的仪式举措有相同的行为逻辑.

B、人类的理智能够对人类自身的某些生理反应加以节制.

C、朋友和家人有冲突时;在家人面前替朋友说话成本高、效益低.

D、生产消费、储蓄保险的社会化会导致现代社会家庭关系的疏离.

6.用本文的“成本效益”的观念;对第⑿段“学习达成目标”这一事例加以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概括本文的论证思路.(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8—11题.(15分)

错位之思凸凹

①记忆里;母亲有一双美丽的手;纤长、白皙;但却不善女红.纳鞋底时;常把针尖扎到自己的手上;布面上便血迹斑斑.但她依然要勤勉地纳;因为有三个顽皮小儿等鞋穿;她要怜惜他们的脚.待手艺渐渐娴熟起来;她的手也渐渐地变了形;手指短粗、弯曲;即便是抚在平展的几案上;也放不平.

②她自己都笑;自嘲说:“这是人手吗?”

③然而;现在的她;都到了七老八十的年纪;一双丑陋的手却异常灵巧;不仅把鞋垫纳得精美得让人不忍心穿;还能剪出线条繁复、构图精细的窗花;让人不忍心往窗上贴.

④母亲也曾有袅娜的身姿;即便是在硬冷的石头村路上;也走得柔软温暖.但这个柔美浪漫的身姿;却要负重——上山背粪肥;下山背苞米和谷黍.渐渐地把腰背驼了;把腿背撇了;到了现在;即便是走在平阔的街道上;也蹒跚而瘸;步态老丑;令人惋惜.

⑤她自己打趣道:“怜惜步子;就怜惜不了肚子;身子重了;日子才过得轻松;老天对人是公平的.”

⑥现在的她;虽身姿老丑;却不管不顾地在街上行走;好像回到了年轻的时光.她到建筑工地捡砖头瓦块、破铜烂铁;到商店酒肆门前捡包装盒和啤酒瓶子;且常跟收破烂的小贩计较斤两;眼睛发亮;乐在其中.

⑦儿女们碍于虚荣;纷纷劝阻;说;您腿脚已不灵便了;应该养在家里;却满世界捡;外人见了;会对我们产生质疑.母亲说;正因为腿脚不灵便了;才需要动;这跟年轻时不同;年轻时是为了过日子;不得不动;现在是为了心里盈满;乐意动.动一动就满心欢喜;不动反而不自在.

⑧从母亲身上;我似乎懂得了;所谓岁月;就是无论如何都要过的日子;这其中的行止;都是被迫的动作;人不能左右;生活的状态就常出现错位.随着阅历的增长;心灵的深处便多了生命的沧桑之感;即面对生活的种种错位;不再诧异、惊恐;更不再抱怨;而是以豁然的心境泰然处之;如此;人就自在了;从被动的顺应;到主动的顺生;最后进入乐生之地;俗生活也有了佛门禅意.母亲在捡荒中的乐此不疲;或许就有了个中意味.

⑨虽然她对此浑然不知;但我知.

⑩儿时的我;即便是瘦小无力;也莫名其妙地觉得强.母亲到山顶的堰田去点种;我也执意地跟去:“有我在;您会省不少力气.”

⑾堰田很窄;正容我与母亲并排点种.起初还与母亲保持相同的节奏;愈到后来愈跟不上母亲的步调了;便被母亲远远地甩在身后.母亲回过头来;看着她气喘吁吁的儿子;怜爱地微笑着.但在我眼里;她的笑疑似嘲弄;我便愤怒地追赶.到中午;我感到极端的疲乏;筋骨似被抽去.母亲将干粮摊在地头;我却无一点胃口.这时我看到一只蚂蚁爬进地隙里;呵呵地笑;看到一只小虫在树梢上蠕动;也呵呵地笑.神经有一种莫名的兴奋.

⑿“你是累脱了神经了啦.”她说.

⒀待我把下巴笑酸了;眼皮重的再也睁不开了;我极想睡上一觉.

⒁“你就在干草上仰一会儿吧;但千万别睡着了;四月的风还硬哩.”母亲说.

⒂母亲独自点种去了;我依旧在干草上仰着.不让睡;我就仰面望天空.山顶上的天空没有山树的遮蔽;就显得特别空阔.空阔之上;也无一丝云;就蓝得无边无际.一只苍鹰在上边翱翔;虽然不断振翅;却看不出在飞;好像一直就停在那里.

⒃再回看母亲——不老的山谷;一片空茫;荷镐而立的一介农妇;相映之下;渺小如蚁;几近虚无.

⒄现在的我;不仅身形伟岸;气壮如牛;而且还得到了许多额外的声名;在外人看来;是有力量、有分量的人了;是可以傲然挺立;纵横左右.但那空阔的天空、苍茫的大地上的生命暗示却从未离我远去.苍鹰之小、人力之微;是无声的天启;让人懂得敬畏;懂得了内敛.

(有删改)8.第②段和第⑤段是如何塑造母亲的形象的?请加以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第⑦⑧两段的语言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请结合内容加以赏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全文围绕“错位”进行构思;新颖独特;请结合内容加以赏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评析本文所表达的思想的意义.(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 12-14 题.(8 分)

从军行

唐·崔国辅

塞北胡霜下;营州索兵救.

夜里偷道行;将军马亦瘦.

刀光照塞月;阵色明如昼.

传闻贼满山;已共前锋斗.

12.下列关于本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从对仗的情况看;本诗不是一首律诗.

B.从诗歌的内容看;本诗是一首边塞诗.

C.“将军马亦瘦”句写粮草耗尽而战马变瘦.

D.“刀光照塞月”句写刀光与月光交相辉映.

13.以下评价适用于本诗的一项是().(2分)

A.慷慨激昂

B.清新流畅

C.深沉含蓄

D.刚劲凝练

14.扣住“传闻”二字;赏析“传闻贼满山;已共前锋斗”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 15-20 题.(18 分)

周鼎传

①公讳鼎;字实甫;自为童子时即以言动自持;趋立多中礼.早岁善属文;补邑诸生;坚意嗜读;贯综今古;而范诸先行;常倾.其伦辈.

②葵丑;成进士;为晋宁司理.居官廉正;吏惮其守;一切馈遗不敢入.治狱多平反;即疑案滞讼;一讯辄得其情.老胥巨猾皆咋舌退;周敢鬻法以上下其间.时有巡盐使者送犯拘罪;公讯无实;辄释之.其公方不阿类如此.

③典试山东;持鉴朗察;所得皆知名士.方在闱中;薛韩城时为莱郡司理;手一卷力荐之.公视其文疵谬不可入穀.比至再;乃与同事者搜阅得一卷;共为击节;及发牍;为郝君名晋者;实宿寒名士.既复捷去;公方以得人为慰.

④以左布政使调巡嘉湖;湖地剧难治;又多势家豪仆;飞舸肆掠;略无所忌.公一日过乌镇;见拥噪千人;号泣震远迩.询之;曰:“朱家奴掠人也.”立捕两奴及舟械至奴犹称相国从者意不下.公弗顾;益尽法惩之;民距.跃称快.自是豪强屏.息;终公之任;无敢暴掠为非.

⑤公孝友出于至性;廉于其身;而处人唯恐不厚.与人相接.无贫富长幼皆整容礼之.或人有非理之请;虽亲厚必直辞拒之;不妄徇也.其在任时;戚属间有所欲言;公对庄语;多意沮而寝..居家垂.二十年;敦伦赈乏;居德正俗;不出户庭而系天下之望;人以比之范文正云.

(节选自《孙光祀集》)15.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1)常倾.其伦辈(2)居家垂.二十年

16.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分)

(1)自是豪强屏.息()

A、屛住呼吸

B、收敛行迹

C、退避迁徙

D、抑止打压

(2)多意沮而寝.()

A、睡觉

B、丑陋

C、隐蔽

D、停止

17.第④段画线部分短剧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立捕两奴/及舟械至奴/犹称相国/从者意不下.

B、立捕两奴/及舟/械至奴/犹称相国/从者意不下.

C、立捕两奴/及舟械至奴/犹称相国从者/意不下.

D、立捕两奴及舟械/至奴/犹称相国从者/意不下.

18.将第⑤段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与人相接;无贫富长幼皆整容礼之;或人有非礼之请;虽亲厚必直辞拒之;不妄徇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分析第②段画线部分描写“吏”“胥”的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第③段“驳拒谬文”和“搜得佳作”分别反映了周鼎和的特点.(2分)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21-25题.(13分)

心源亭记

(明)李贤

①邓1之儒学;在古城巽隅2;规制宏敞;殿后曰“明伦堂”.堂前道中一井;其水湛然以清;有司作亭其上;御史项君题之曰“心源”.州守崔君富谓予郡人也;请记之.

②噫!旨□,心源之名;亭也!夫源者;井内之泉也;而必冠之以心者;何哉?湛然以清者;水之本体也.苟终日荡之;未有不浊者也.虚灵不昩者;心之本体也.苟私欲蔽之;未有不昏者也.水之荡而浊者;有时静焉;则本体之清于是乎出矣.心之蔽而昏者;有时静焉;则本体之明于是乎在矣.甚矣;水之清濁有似于人心之昏明也.

③清而明者;莫不皆由乎静;浊而昏者;莫不皆由乎动;然水之浊者;静则清矣;初无用力于其间.而心之明者;虽由乎静;必有主敬之功焉;此心之明德;无或昏也.故曰: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3而已矣.

④或曰:项君名亭之意;果出于此乎?曰:不可得而知也.据心源之名而推心源之理如此.然项君之意;虽不可知;要之不出此理之外也.

⑤于是乎记.

(李贤《古穰集·卷三》)【注】1邓:地名.邓州 2巽隅:东南角 3放心:丧失了的善良之心.

21.可填入第②段方框处的虚词是().(1分)

A、哉

B、也

C、焉

D、耳

22.第①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高大宽敞的邓州官学坐落于古城的东南角.

B、殿后通往明伦堂的道路上有一口清澈的井.

C、御史将当地官员修建的井命名为“心源”.

D、州守崔富吩咐李贤的同乡去邀请李贤作记.

23.对文中“心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性清明的心源;会因为被个人欲望蒙蔽而变混浊.

B、变得混浊的心源;可以通过适当的方法恢复本性.

C、寻找丧失了的善良之心;其实就是寻找清明的心源.

D、“学问之道”在于让道德不昏昧;进而让心源清明.

24.下面的句子是文中的原话;把它放回到文本中;合理的位置是().(3分)

居是学者;睹心源之明;宁不惕然有所警哉?

A、第①段末尾

B、第②段末尾

C、第③段末尾

D、第④段末尾

25.第③段的论述在第②段的基础上推进了一层;请加以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 70分

26.生活中;人们不仅关注自身的需要;也时常渴望被他人需要;以体现自己的价值.这种“被需要”的心态普遍存在;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2019年上海高考语文试卷答案要点及评分标准

一积累应用 10分

1.(5分)(1)小人穷斯滥矣(2)凄凄惨惨戚戚声声慢(3)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评分说明:答对一空给一分.

2.(2分)D (2)(3分)B

二阅读 70分

(一)(16分)喜怒哀乐的经济逻辑(熊秉元)

4.(3分)B

5.(3分)B

6.(4分)答案示例:在“学习达成目标”这一事例中;学习中的付出是成本;获得的喜悦情绪是效益;已获得的效益;会诱发新的成本的投入;从而带来新的效益;学习达成目标带来的喜悦;会诱发新的学习;从而带来新的喜悦.

评分说明:①准确识别成本要素;②准确识别效益要素;③正确分析成本、效益的关系;④正确得出对未来的影响.1点1分.

7.(4分)答案示例:本文先根据事例对“情感驾驭理智”这一观点进行反驳;然后给出“情感运用受成本效益考量的支配”的观点;再通过解释更多复杂现象进一步论证自己观点的合理性;最后从生物演化角度为自己的观点提供支持.

评分说明:①先根据事例对“情感驾驭理智”这一观点进行反驳;②给出“情感运用受成本效益考量的支配”的观点;③通过解释更多复杂现象进一步论证自己观点的合理性;④从生物演化角度为自己的观点提供支持.1点1分.

(二)(15分)(《错位之思》凸凹》

8.(3分)答案示例:这两段写母亲以“自嘲”“打趣”的话语面对因生活重负而变形的手和身姿;写出她对生活的体悟;塑造了乐观、豁达的母亲形象.

评分说明:“以‘自嘲’‘打趣’的话语面对因生活重负而变形的手和身姿”“写出她对生活的体悟”“塑造了乐观、豁达的母亲形象”为3个点;1点1分.

9.(4分)答案示例:第⑦段记录母亲和儿女的对话;体现了平实、质朴、自然等口语特点;符合人物特点和生活情境;第⑧段写作者对母亲生活态度的认识;语言凝重而厚重;与作者的思考相一致.对象不同;要达到的效果不同;两个段落便呈现出不同的语言特点.

评分说明:第⑦段语言特点“平实、质朴、自然等口语特点”、第⑧段语言特点“凝重而厚重”为必要的两点;1点1分;共2分;其他要点答对1点给1分;给满两分为止.

10.(4分)答案示例:作品将某些生活现象归结为“错位”;选材、组材都围绕“错位”来展开.先以母亲手与身姿的“错位”;写出母亲面对“错位”时的心态;进而引出作者对母亲为什么拥有顺生乐生这种态度所做的思考;并以“我”经历的“错位”加以呈现.这种构思;新颖独特.

评分说明:“将某些生活现象归结为‘错位’;选材、组材都围绕‘错位’来展开”“先以母亲手与身姿的‘错位’”“写出母亲面对‘错位’时的心态”“引出作者对母亲为什么拥有顺生乐生这种态度所做的思考”“以‘我’经历的‘错位’加以呈现”为5个点;答对1点给1分;给满4分为止.

11.(4分)

答案示例一:作者认为要怀着敬畏之心、持重内敛处事;这种态度对当下人有警醒的作用.在学习、工作中;我们应心平气和地对待生活中的种种“错位”;不怨天尤人;也不妄自尊大;这样才能坦然、乐观地生活.

答案示例二:作者认为面对生活中的“错位”要怀着顺生乐生的态度;不哀叹;不抱怨.这种观点总体而言有正面的意义;但是;面对生活中的“错位”;作为青年;我更愿意直面困难;改变现状;为之做出最大努力.

评分说明:评价对象的概括1分;评析的过程3分.

(三)(8分)《从军行》 (崔国辅)

12.(2分)C

13.(2分)D

评分说明:选D给2分;选A 给1分.

14.(4分)答案示例:“传闻贼满山;已共前锋斗”两句写行军途中得到消息;说贼兵人多势众;已与我军前锋交战.“传闻”二字;点出这些消息的来源.两句以听闻的方式侧面虚写;让人感受到行军者听到消息时紧张、担忧、关切的复杂情感;很有感染力.

评分说明:“两句写行军途中得到消息;说贼兵人多势众;已与我军前锋交战”“‘传闻’二字;点出这些消息的来源”“两句以听闻的方式侧面虚写”“让人感受到行军者听到消息时紧张、担忧、关切的复杂情感”为4个点;1点1分.

(四)(18分)(《周鼎传》)

15.(2分)(1)胜过(2)将近

16.(2分)(1)B (2)D

17.(2分)C

18.(6分)答案示例:周鼎和别人交往;无论贫穷富贵、年老年幼;都整肃仪容以礼相待.有时别人有不合理的请托;即便是关系亲密、感情深厚的人;周鼎也一定会用正直的言辞拒绝他;不随意屈从.

评分说明:“与人相接”“无贫富长幼”“皆整容”“礼之”“或人有非礼之请”“虽亲厚必直辞拒之”“不妄徇也”为7个点;1点有错扣1分;扣到0分为止.

19.(4分)答案示例:通过描述“吏”“胥”敬畏周鼎;不敢胡作非为;从侧面表现了周鼎廉洁正直;办案能力强.

评分说明:“敬畏周鼎;不敢胡作非为”“从侧面表现”“廉洁正直”“办案能力强”为4点;每点1分.

20.(2分)答案示例:坚持原则爱才识才

评分说明:两空分别评分;每空1分.

(五)(13分)(《心源亭记》)

21.(1分)A

22.(2分)D

23.(3分)D

24.(3分)C

评分说明:选C给3分;选D给1分.

25.(4分)答案示例:第②段论述了“心”和“源”的相似处;指出两者在本性及其变化上是相似的.第

③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心”和“源”的不同处;强调了“心”的由昏复明;除“静”之外;还必须有“主敬之功”.

评分说明:“第②段论述了相似处”;1分;写出“相似处”是什么;1分;“第③段指出不同处”;1分;写出“不同处”是什么;1分.

上海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语文试卷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16分) 应该认真对待文献综述熊易寒 ①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国内学术界都不太重视文献综述。近年来随着学术规范的逐步建立,这种情况有所转变,不过大多数综述都是罗列式的,报幕似的把相关研究一个一个列出来,丝毫感觉不到这些文献之间存在任何内在的关联,甚至也感觉不到这些文献与作者本人的研究有何相干。这样的综述机械、突兀,有生拼硬凑之嫌,称之为“伪综述”亦不为过。 ②阅读国际上的顶级学术刊物,有这么几个发现:一、书评以外的论文()有比较翔实的文献综述; 二、专门的文献综述性文章()是由该领域的一流学者撰写的;三、对相关著作的征引()采取间接引用的形式,很少直接引用。这与国内的情形很不一样,值得我们思考。 ③为什么必须有文献综述?一篇优秀的文献综述其实就是一幅学术谱系图。写文献综述不仅是为了陈述以往的相关研究,也不仅仅是为了表示对前辈、同行或知识产权的尊重,更是为了“认祖归宗”,对自己的研究进行定位。有时候只有把一篇文献放到学术史的脉络中去,放到学术传统中去,我们才能真正理解这个文本:作者为什么要做这项研究?他的问题是什么?他试图与谁对话?我们在开始一项研究时也同样要有问题意识和对话意识,不能自说自话。对话的前提自然是倾听,如果连别人说了什么都不知道,如何进行对话?正是在倾听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问题”,才需要与对方进行讨论,否则便无话可说。通过综述的写作,我们就会知道:别人贡献了什么?我打算或者能够贡献什么?我是否在重复劳动?从这个意义上讲,撰写文献综述首先是为了尊重并真正进入一个学术传统,其次才是利他主义功能——为他人提供文献检索的路线图。 ④为什么专门的文献综述性文章多由大家执笔?这类文献综述看似简单,其实是一项高难度的工作。首先,必须熟悉该领域的重要文献,了解最新的研究进展。在“知识大爆炸”的今天,要做到这一点,非有积年之功不可。其次,面对汗牛充栋的文献,必须具备高超的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从宏观上把握总的研究状况,否则就不是你在驾驭文献,而是文献在驾驭你。我们(特别是初学者)在阅读文献的时候,常常淹没在浩如烟海的文献之中,茫然不知所措,有时甚至感觉被人牵着鼻子走,面对不同观点的学术论争,觉得“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不免犯糊涂,此乃“段位”不够所致。最后,这类文献综述往往具有一定的导向性和前瞻性,除了要总结现有研究,还需要高屋建瓴,指出现状的不足及其根源所在,为这一领域甚至整个学科的发展方向提出建设性意见。如此看来,专门的文献综述性文章由德高望重、造诣深厚的学术权威撰写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⑤为什么要尽可能间接引用?间接引用就是作者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引文的核心观点。这样做至少有两个好处:一是重新表述需要我们先将对方的观点吃透,然后围绕自己的核心问题和行文思路,重新加以组织,这样可以使论述更加紧凑有力。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尽可能找出不同文本之间的内在关联,它们的分歧是什么,共识是什么,然后将众多的观点进行整合、归类。二是间接引用突破了原文的限制,可以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有效节省篇幅。 ⑥规范的文献综述,要求学者有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也需要学术刊物的大力倡导和支持。因为有了文献综述,论文的篇幅势必扩大,有限的版面会更加紧张,但论文质量将更有保障。因版面限制而砍去综述,实在是削足适履的不智之举。 ⑦认真对待文献综述,对于我们的社会科学研究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不能仅仅把文献综述看作论文写作的一个步骤、程序,或者是有关方面的一个规定,更应该看到,这是知识生产过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不是在重复别人,它是在说出自己。这不仅是一个合法性问题,也是一个有效性问题。可以说,扎实的文献综述是一篇论文成功的一半。

2018年全国卷I高考语文试卷【2020新】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I)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诸子之学,兴起于先秦,当时一大批富有创见的思想家喷涌而出,蔚为思想史之奇观。在狭义上,诸子之学与先秦时代相联系;在广义上,诸子之学则不限于先秦而绵延于此后中国思想发展的整个过程,这一过程至今仍没有终结。 诸子之学的内在品格是历史的承继性以及思想的创造性和突破性。“新子学”,即新时代的诸子之学,也应有同样的品格。这可以从“照着讲”和“接着讲”两个方面来理解。一般而言,“照着讲”主要从历史角度对以往经典作具体的实证性研究,诸如训诂、校勘、文献编纂,等等。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对以往思想的回顾、反思,既应把握历史上的思想家实际说了些什么,也应总结其中具有创造性和生命力的内容,从而为今天的思考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 与“照着讲”相关的是“接着讲”。从思想的发展与诸子之学的关联看,“接着讲”接近诸子之学所具有的思想突破性的内在品格,它意味着延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以近代以来中西思想的互动为背景,“接着讲”无法回避中西思想之间的关系,在中西之学已相遇的背景下,“接着讲”同时展开为中西之学的交融,从更深的层次看,这种交融具体展开为世界文化的建构和发展过程。中国思想传统与西方的思想传统都构成了世界文化的重要资源,而世界文化的发展,则以二者的互动为其重要前提。这一意义上的“新子学”,同时展现为世界文化发展过程中创造性的思想系统。相对于传统的诸子之学,“新子学”无疑获得了新的内涵与新的形态。 “照着讲”与“接着讲”二者无法分离。从逻辑上说,任何新思想的形成,都不能从“无”开始,它总是基于既有的思想演进过程,并需要对既有思想范围进行反思批判。“照着讲”的意义,在于梳理以往思想发展过程,打开前人思想的丰富内容,由此为后继的思想提供理论之源。在此意义上,“照着讲”是“接着讲”的出发点。然而,仅仅停留在“照着讲”,思想便容易止于过去,难以继续前行,可能无助于思想的创新。就此而言,在“照着讲”之后,需要继之以“接着讲”。“接着讲”的基本精神,是突破以往思想或推进以往思想,而新的思想系统的形成,则是其逻辑结果。进而言之,从现实的过程看,“照着讲”与“接着讲”总是相互渗入:“照着讲”包含对以往思想的逻辑重构与理论阐释,这种重构与阐释已内含“接着讲”;“接着讲”基于已有的思想发展,也相应地内含“照着讲”。“新子学”应追求“照着讲”与“接着讲”的统一。(摘编自杨国荣《历史视域中的诸子学》)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广义上的诸子之学始于先秦,贯穿于此后中国思想史,也是当代思想的组成部分。

(完整版)2018年上海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2018 年上海秋季高考语文卷 一积累应用(10 分) 1.填空(5 分) (1)子曰:“君子固穷,。”(《论语·卫灵公》)(1 分) (2)寻寻觅觅,冷冷清清,。(李清照《》)(2 分) (3)《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两句描写梦中的声音,震动林泉,使人心惊胆战。(2 分) 2.按要求选择(5 分) (1)下列选项中,各句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 分) A、老吴七十学画,今天开画展,朋友发来短信:“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B、沈教授为人真挚,安然奉教数十年,深受学生爱戴,可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C、王老师备课总是深入而又全面,她知道“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不可能的。 D、小赵的论文缺乏独到的见解,他的导师给他写评语说:“言之无文,行之不远。”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3 分) 艺术家可以活在艺术史中,,,,,艺术可以保持对 于时代的冷漠,从而彰显艺术的自主性品格。 ①艺术的独立性不是说艺术可以断绝与时代的关系 ②他们生活在社会历史之中 ③但更为普遍真实的是 ④而是说一种抵抗方式 A、③①④② B、③②①④ C、②①④③ D、②③①④ 二、阅读70 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 3—7 题。(16 分) 喜怒哀乐的经济逻辑 熊秉元 ①十八世起的哲学家休谟说:“理智乃情感之奴。”也是说,人是情感、情绪的动物。 ②哲学家大多认为,喜怒哀乐,爱恨情仇是驾驭人的原始力量,理智不是居于支配和奴役的地位, 人的境况,还真是可悲可悯。 ③然而,法国人类学家列堆·斯特劳斯提醒世人:原始都落里看来古怪甚至是荒诞不经的仪式举措,背后其实都是有逻辑的。这位大师的见解,相当程度上改变了学界和世人对原始部落的认知。 ④既然原始部落那些古怪的仪式举措可以用新的方法得到解释,那么,情感、情绪是不是也可以用 新的眼光得到新的、不同的解读呢? ⑤我们先从简单的例子说起,如果人真的是情感的动物,那么一旦受到处部环境的刺激,就应不加控制地将情感表达出来,可是,被师长责备时,有多少人会回嘴或怒目以对?对于上司或面试的主考官,有多少人会直接宣泄心中不满的情绪?大概不多,除非打定“此处不留人”的主意!可见,人并非情感的动物。情感的运用其实有规律可循。用经济学的话来说,就是对成本和效益的考量:对师长、上司、主考官等宣泄不满,成本高而效益低,做了不划算,因此不值得这么做。 ⑥比较复杂的一种情况是:很多人把气往父母兄弟身上出,对朋友却格外客气有礼,家人似乎比不 上朋友,这又是为什么呢?这种现象看起来奇怪,其实一点就明,还是成本效益的考量:家人被得罪,

2015年上海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详细解析

2015年上海语文 一阅读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17分) 地图与理论模型 ①工程师在设计汽车时会按比例制作汽车模型,这种实物模型可以直观地呈现出汽车的构造,而且可以让一些实验更加便捷。举办一场宴会前,我们会思考应该邀请谁参加、需要准备哪些食物等,这时我们其实也构建了一个模型。这种模型与汽车模型不同,它不是一种实物,而是一种“理论”。科学家的工作与此相似,也是构建某种理论模型,只是这类模型的特点理解起来比较困难。 ②地图也是一种模型。地图与理论模型的类比有助于我们了解理论模型的特点。我们先来做一个练习。请看一张某大学校园的局部地图: ③这张地图的右边画有一个箭头。请问:箭头指示的东西足什么? ④人们通常会回答:箭头指示的是一幢建筑。如果我说这答案不仅是错的,而且根本不着边,你会怎样想?你肯定会怀疑这是个把戏。没错,你的怀疑是正确的,但这个把戏的背后却是最为核心的问题。 ⑤正确的答案是,箭头指示的是一个矩形图框。这就是真正为箭头所指的东西。人们会回答箭头指向了一幢建筑物,是因为根据地图和与之对应的实际环境,矩形图框显然表示一幢建筑物。但建筑物只是矩形图框所表示的物体,而不是矩形图框本身。 ⑥这个练习的目的是指出地图与其所表示的对象不是一码事。当然,这只是一个把戏, ,你可以将一张街道生活中没有人会混淆地图上的一个矩形图框和现实中的一幢建筑。毕竟 .. 地图折起来放进你的口袋,却不可能把一个街道折起来放进口袋。而理论模型与客观对象间的差别却容易被人忽略,这需要我们格外注意。 ⑦我们都知道地图和它所表示的对象是不同的,但二者之间又存在着重要的联系。那么,地图是如何与一个特定空间发生联系的呢? ⑧第一,地图与它所表示的对象在结构上具有特定相似性。就地图而言,结构的特定相似性是空间上的。例如,地图中的线条的空间关系,与地图所表示的街道的空间关系相对应。 ⑨第二,我们拥有一套社会约定来绘制和阅读地图。没有这些约定,地图只是绘有不同线条的纸。这套约定十分浅显,并为人们熟知,所以大多数人在看地图时,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使用了这些约定。 ⑩理论模型也离不开约定,只是具体情况有所不同:没有几个人知道用来解释宇宙大爆炸这一理论模型的约定。人们需要了解更多的学科专业知识,才能“绘制”和“阅读”理论模型。 ?通过地图与理论模型的类比,我们还发现了值得进一步追问的有趣的问题:存在完美的地图吗?答案依赖于什么是“完美的地图”。如果“完美的地图”是指对一个地方的所有特

2018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8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Ⅰ及答案word 语文Ⅰ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中国古代的儒家经典,莫不是古圣人深思熟虑、的结晶。如果把经典仅仅当作一场的说教,那你永远进不了圣学大门。必得躬亲实践,才能切实圣人的心得,如此我们的修为才能日有所进。 A.特立独行耳提面命顿悟 B.特立独行耳濡目染领悟 C.身体力行耳提面命领悟 D.身体力行耳濡目染顿悟 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理性经济人”,把利己看作人的天性,只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这是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之一。,。,,,, 更倾向于暂时获得产品或服务,或与他人分享产品或服务。使用但不占有,是分享经济最简洁的表述。 ①反而更多地采取一种合作分享的思维方式 ②不再注重购买、拥有产品或服务 ③但在分享经济这一催化剂的作用下 ④人们不再把所有权看作获得产品的最佳方式 ⑤在新兴的互联网平台上 ⑥这个利己主义的假设发生了变化 A.③⑥⑤①④② B.③⑥⑤④②① C.⑤⑥③①④② D.⑤⑥③④②① 3.下列诗句与所描绘的古代体育活动,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乐手无踪洞箫吹,精灵盘丝任翻飞。②雾縠云绡妙剪裁,好风相送上瑶台。 ③浪设机关何所益,仅存边角未为雄。④来疑神女从云下,去似姮娥到月边。 A.①下围棋②荡秋千③抖空竹④放风筝 B.①抖空竹②荡秋千③下围棋④放风筝

C.①下围棋②放风筝③抖空竹④荡秋千 D.①抖空竹②放风筝③下围棋④荡秋千 4.对下面一段文字主要意思的提炼,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 偏见可以说是思想的放假。它是没有思想的人的家常日用,是有思想的人的星期天娱乐。假如我们不能怀挟偏见,随时随地必须得客观公正、正经严肃,那就像造屋只有客厅,没有卧室,又好比在浴室里照镜子还得做出摄影机前的姿态。 A.没有思想的人往往更容易产生偏见。 B.即使有思想的人也常常会怀挟偏见。 C.人无法做到随时随地保持客观公正。 D.对思想而言偏见自有其存在的价值。 5.下列选项中,对右图漫画寓意的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3分) A.过程特别艰难,可能预示着这一次收获很大。 B.在我们不注意的地方往往隐藏着巨大的困难。 C.对努力挣得的东西,人们会牢牢地抱住不放。 D.懂得知足常乐,会使生活中的困难更少一些。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 ~9题。 重到沭阳图记 袁枚 古之人往往于旧治之所三致意焉。盖贤者视民如家,居官而不能忘其地者,其地之人,亦不能忘之也。余宰沭阳二年,乙丑,量移白下。今戊申矣,感吕峄亭观察三札见招,十月五日渡黄河,宿钱君接三家。钱故当时东道主,其父鸣和癯而髯,接三貌似之,与谈乃父事,转不甚晓。余离沭时,渠裁断乳故也。 夜阑置酒,闻车声啍啍,则峄亭遣使来迎。迟明行六十里,峄亭延候于十字桥, 彼此喜跃,骈辚同驱。食倾,望见百雉遮迣,知沭城新筑。衣冠数十辈争来扶车。大概昔时骑竹马者,俱龙钟杖藜矣。 越翌日,入县署游观,到先人秩膳处,姊妹斗草处,昔会宾客治文卷处,缓步婆娑,凄然雪涕,虽一庖湢,一井匽,对之情生,亦不自解其何故。有张、沈两吏来,年俱八旬。说当时决某狱,入帘荐某卷,余全不省记。憬然重提,如理儿时旧书,如失物重得。邑中朱广文工诗,吴中翰精赏鉴,解、陈二生善画与棋,主人喜论史鉴,每漏尽,口犹澜翻。余或饮、或吟、或弈、或写小影,或评书画,或上下古今,或招人来,或呼车往,无须臾闲。遂忘作客,兼忘其身之老且衰也。 居半月,冰霰渐飞,岁将终矣,不得已苦辞主人。主人仍送至前所迎处,代为治筐箧,束缰靷毕,握手问曰:“何时再见先生”余不能答,非不答也,不忍答也。

(完整版)2019上海高考语文卷

2019上海高考语文试卷 一积累应用 10分 1.按要求填空。(5分) (1)士不可以不弘毅,______________。《〈论语〉七则》 (2)______________,尽西风,季鹰归未?(辛弃疾《水龙吟·________》(3)《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形象地写出了琵琶声的轻快与冷涩。 2.按要求选择。(5分) (1)学校举办诗词大赛,为激励选手,需张贴标语,以下内容合适的一项是()。 A.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B.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C.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D.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任何一幅画,都有一个最佳的观赏距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距离太近,美感就会减弱甚至消失。 ①隔着一定的距离才能见着美②距离本身能美化事物③更为准确地说 A.③①② B.②①③ C.②③① D.①②③ 二阅读 7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16分) 记忆与写作 ①我们一旦将“经验”区分为经历和对经历的体验,记忆在写作中究竟扮演何种角色,就不难理解了。经历是无法即时描述的,更无法使之客观化。我们所经历的事实,绝大部分转瞬即逝。我们无法做到一边经历某件事,一边将它书写出来。因此我们也可以这样说,作家所描述的经历无一例外都是记忆中的经历。 ②很多研究者都注意到了经历与写作之间的“时间距离”,将这种距离的作用极端化和简单化。看来也没什么道理。有一种说法,作家将个人的经历在记忆中保存得越久,写作将会越客观,就如同封在坛子里的酒,时间越长,其味道越醇正。如果情况果真如此,每位作家想必都应该在弥留之际才开始自己的创作。不过这样的说法也提醒我们,将刚刚经历的事件立刻表达出来,的确更容易受到社会意识以及作家个人的偏见、习惯、写作目的的影响。另外,经历在记忆中的发酵,也可以使经历的性质发生变化,在这个过程中,时间距离确实起到了某种作用。 ③有人十分形象的将写作比喻为反刍:草料进入牛腹,只是储存,未及消化,营养尚未被吸收,而写作则是对记忆中的经历进行反刍。当然,反刍并不是一次性的,可以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也就是说,在生命的不同时段,只要愿意,作家随时可以对记忆中的任何一种储存物进行反刍,从而完成对材料的多次使用。 ④你和父亲去钓鱼,河边开满了金银花,你们在烈日下坐了三个小时,最后在日落时分钓到了一条大鱼。第二天,你去上学,把这件事告诉同学的时候,由于钓到大鱼并享用美食的骄傲尚未消退,你讲述的重心也许会集中于那条鱼的大

(完整版)2018年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附答案)

浦东新区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 高三语文试卷 考生注意: 1.本场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共8页,满分150分,答题纸共2页。 2.作答前,在答题纸正面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答题纸指定位置。 3.所有作答务必填涂或书写在答题纸上与试装题号对应的区域,不得错位。在试卷上作答一律不得分。 4.用2B铅笔作答选择题,用黑色字迹钢笔,水笔或圆珠笔作答非选择题。 一积累应用 10分 1.按要求填空。(5分) (1)________________,断桥头卖鱼人散。(马致远《双调·______·远浦帆归》) (2)鸟雀呼晴,________________(周邦彦《苏幕遮》) (3)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以时空转换表现情感转折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要求选择。(5分) (1)下列对联中不适合挂在戏台上的是( )。(2分) A.辨忠奸不外人情天理,思果报即在目见耳闻。 B.六礼未成转眼洞房花烛,五经不读霎时金榜题名。 C.怒骂笑啼皆学问,悲欢归去尽人情。 D.琴瑟春常在,芝兰德自馨。 (2)阿尔法狗在业内的影响力并不像在大众中那么大。因为在人工智能领域每个方法都有局限性,没有一种方法是万能的。____________________,它的神秘感也就和现在的这些疑惑和担忧一起,烟消云散了。(3分) A.等到对新出现人工智能的每个部分都有比较清晰的了解时 B.所以对人工智能每个新出现的部分都有十分清晰的了解时 C.但是对人工智能的新出现的每个部分都有比较清晰的了解 D.虽然对新出现的每个人工智能的部分都有十分清晰的了解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16分) 诗与城市 孙琴安 ①诗人居住城市,在城市生活,天天面对城市,很自然地便会以城市为题材,写城市的诗也就日渐增多。难怪近些年来城市诗的观念不止一次地被提出, 诗与城市的关系也越发引起人们的关注。 ②如果从文学渊源上来说, 诗与城市的关系远不如小说密切。最初的诗多采自乡村田间,在古希腊则有“牧歌”,或称“田园诗”.而最初的小说则来自“街谈巷语”,天生就与城市有关,与城市并存共盛,无论是唐宋间的“说话人”,宋元间的“话本”,还是明代的“拟话本”,即“明之拟宋市人小说”如《三言》《二拍》等,都是为了满足市民的需求而在城市中产生的。至于近现代报刊杂志在城市的发轫,以及报纸所辟出的“小说林”、“小说连载”之类,也都是为了满足市民的需要而应运而生的。可以这样说:中国小说发展的每一步,都与城市有关。而诗歌却无这般幸运。随着城市的愈加发达,对诗的挑战会越大,对小说则更有利。 ③因为小说的艺术要件是人物和故事,而城市正是各种人群的聚集地,与人有关的各种故事每天都在发生,故小小说家入城,如鱼得水,有着写不完的人物与故事。难怪巴尔扎克面

上海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上海语文试卷 考生注意: 1.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和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2.答题前,务必用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纸正面清楚地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在答题纸反面清楚地填写姓名。 3.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4.答题时间150分钟。试题满分150分。 一阅读 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6题。(17分) ①近年来,艺术史研究者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对艺术品的理解和研究,不能局限于图像、风格等艺术范围之内,还应拓展到作品的物质性特征和存在方式。如果对中国传统的“卷轴”这一装裱方式加以考察,我们就会发现,这种物质性特征常常是文化精神的某种映射。 ②把卷轴和西方油画的装饰形式进行比较,两者的不同显而易见。油画完成后被嵌入硬质的四边画框,意味着一种强制性的“展开 ..”,体现出对静态的空间的占有意识。而中国书画所采用的卷轴形制,则自然引出一个“敛合”的结果。敛合意味着对空间尽可能的放弃,却隐含了时间性的要求。 ③卷轴提供的形制,保障了舒卷的权力和自由,而在长幅横式的卷轴作品中,舒卷过程本身就是观看活动的一个介入因素:它拒绝对全幅作即时性的呈现,而对观看范围进行必要的控制,使观看成为一个历时性的过程。具体而言,这类作品展示时,作品左侧部分随着观看的进行被陆续打开,与此同时,右侧部分则被不断收起,观看者视野所及,就是“舒”和“卷”所呈现的自然范围(约为一个手臂的长度)。这种观看方式,要求作品在展示过程中体现出“段落感”,以使观看者视野中的图像保持一个相对完整而又不完全重复的空间,这样的段落空间是逐步呈现和不断变换的,因而是由时间统领和支配之下的空间。这是此类卷轴作品与静态展示的油画作品的重要差别。 ④考察卷轴的敛合形制,我们会进一步联想到收藏的行为,因为敛合也正是收藏的一个基本动作。卷轴所支持的敛合形制,可使作品避免因长期暴露在空气和光线中而受到损伤,也暗示了对作品时间性要求的尽力满足。 ⑤敛合的意义还不止于此,它还可能是对观看者进行挑选的一种方式。卷轴的形制所隐含的既不是无条件的展示,也不是全然不允许观看,它暗示着古代士大夫艺术活动中那种“限制性”的观赏。“更起粉墙高百尺,莫令门外俗人看”,宋人孙少述这两句诗对理解这个问题或许有点帮助。该诗的题目是“栽竹”,考虑到竹子清幽绝俗的文化品性极其与文人墨客的精神关联,我们完全可以把这样的诗句看作古人艺术观念的隐喻。“粉墙”象征着艺术家及收藏者与世俗阶层的趣味隔阂,他们通过粉墙圈筑出自己的庭院,就等于塑造了趣味的共同体,正如布迪厄所说:“趣味是分等级的,它会区分出不同的级别群体。被分成不同等级的社会主体,通过自身制造的区阂,会在美与丑、杰出与庸俗之间区分自己。” ⑥既然这样的粉墙是由栽竹人有意构筑起来的,墙内的景观也就成了一种阶层身份的表征。当作品舒展开来的时候,它面对的不可能是公众,相反,其展示常常带有私密的色彩。通过大量的古代文献和图像资料可以知道,艺术品的展示通常是在一个称作“雅集”的小型

2018年高考全国卷1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8年高考全国卷1语文试题及答案 1 2 3 35 39 1~3题。 这一过程至今仍没有终结。 诸子之学的内在品格是历史的承继性以及思想的创造性和突破 体展开为世界文化的建构与发展过程。中国思想传统与西方思想传统 为其重要前提 了新的内涵与新的形态。 无助于思想的创 https://www.doczj.com/doc/f04147962.html,应地内含“照着讲”。“新子学”应追求“照着讲”与“接着讲”的统 一。 13 A

当代思想癿组成部分。 B 上思想家癿思想内涵。 C 下形成创造性癿思想。 D 既有思想演进癿过程。 23 A 子之学癿差异。 B 癿关系进行论证。 C 癿必要和可能。 D 实癿顺序推进癿。 33 A 上是互相隔膜癿。 B 国和世界文化癿建构。 C 劣亍促进新思想生成。 D 逐渐过渡到“接着讱”。 315 4~6题。 赵一曵女士阿成 他人的风度。 赵一曼女士率领的抗联活动在 寒……战士们哟”……这些都给躺在病床上的赵一曼女士留下清晰回忆。 赵一曼女士喜 丁香花现在已经成为这座城市的“市花”了。 对赵一曼女士进行了严刑拷 很没面子。

可能澄清中共与苏联的关系。 1936 《滨江省警务厅关于赵一曼的情况》扼要地介绍了赵一曼女士从 市立医院逃走和被害的情况。 赵一曼女士是在6月28 点了一颗烟。 道上山。 20天时间。 幼年丧母、恋 情的、甜蜜的。 韩护士真诚地 20 一曼、韩勇义、董 赵一曼女士淡淡的笑了。 赵一曼女士是在珠河县被日本宪兵枪杀的。 一 些松树。 前夕了。

!赶快 地下的母亲!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 的! 一九三六年八月二日 4 3A 引起了读者癿注意。 B 到有价值癿回答。 C 曵仍活在人们癿记忆里。 D 了赵一曵癿英雄本色。 5 6 6 6 312 79题。 科学实验卫星提前并圆 引领世界量子通信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信安全是国家信息安全和人类经济社会生活的基本需求。千百 突破经典信息技术的瓶颈。” 量子通信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量子密钥分发和量子隐形传态。量于 2017年8月10

2015年上海高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2015年上海高考语文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2.答卷前,务必用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纸正面清楚地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在答题纸反面清楚地填写姓名。 3.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4.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一阅读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17分) 地图与理论模型 ①工程师在设计汽车时会按比例制作汽车模型,这种实物模型可以直观地呈现出汽车的构造,而且可以让一些实验更加便捷。举办一场宴会前,我们会思考应该邀请谁参加、需要准备哪些食物等,这时我们其实也构建了一个模型。这种模型与汽车模型不同,它不是一种实物,而是一种?理论?。科学家的工作与此相似,也是构建某种理论模型,只是这类模型的特点理解起来比较困难。 ②地图也是一种模型。地图与理论模型的类比有助于我们了解理论模型的特点。我们先来做一个练习。请看一张某大学校园的局部地图: ③这张地图的右边画有一个箭头。请问:箭头指示的东西足什么? ④人们通常会回答:箭头指示的是一幢建筑。如果我说这答案不仅是错的,而且根本不着边,你会怎样想?你肯定会怀疑这是个把戏。没错,你的怀疑是正确的,但这个把戏的背后却是最为核心的问题。 ⑤正确的答案是,箭头指示的是一个矩形图框。这就是真正为箭头所指的东西。人们会回答箭头指向了一幢建筑物,是因为根据地图和与之对应的实际环境,矩形图框显然表示一幢建筑物。但建筑物只是矩形图框所表示的物体,而不是矩形图框本身。 ⑥这个练习的目的是指出地图与其所表示的对象不是一码事。当然,这只是一个把戏,生活中没有人会混淆地图上的一个矩形图框和现实中的一幢建筑。毕竟 ..,你可以将一张街道地图折起来放进你的口袋,却不可能把一个街道折起来放进口袋。而理论模型与客观对象间的差别却容易被人忽略,这需要我们格外注意。 ⑦我们都知道地图和它所表示的对象是不同的,但二者之间又存在着重要的联系。那么,地图是如何与一个特定空间发生联系的呢? ⑧第一,地图与它所表示的对象在结构上具有特定相似性。就地图而言,结构的特定相似性是空间上的。例如,地图中的线条的空间关系,与地图所表示的街道的空间关系相对应。

最新2019年上海高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2019年上海秋季高考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应用(10分) 1.填空题(5分) (1)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王羲之《兰亭集序》)(2)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选自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健康赏心亭》(3)柳永《雨霖铃》中;“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两句;直抒胸臆;感情深厚;陆游《书愤》中;也有直抒胸臆的一联是:“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2.按要求选择.(5分) (1)小明做事马虎;他想写一句话来警醒自己;以下句子合适的一项是( C )(2分). A. 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B.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C. 患生于所忽;祸起于细微. D.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2)填入下面语段空白处的词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3分) 吴人的祖先很会唱歌;这是人所共知的. ;而且被民间文艺工作者收集保存.可是吴地的舞蹈呢?我们祖先的那种伴有呜呜歌声的舞蹈哪里去了呢? A. 吴歌、白茅山歌从古到今都有人会唱. B. 吴歌、白茅山歌有人从古到今都会唱. C. 有人从古到今都会唱吴歌、白茅山歌. D. 从古到今有人都会唱吴歌、白茅山歌.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3-7题(16分) 常识与理论 ①依据我们的常识;桌面是光滑的;物理学的理论却告诉我们;桌子是由原子组成.原子之间有间隙;桌面其实坑坑洼洼.很多人疑惑:理论和常识冤家碰头时;我们是该相信理论还是该坚守常识? ②其实;理论和常识很难笼统地拿来比较.因为平时说的“常识”一词;所称的内容十分繁杂.鲸鱼是一种鱼;这份常识保存在“鲸鱼”这个词里;但鲸鱼是哺乳动物;这也是大家都知道的常识.太阳东升西落是常识;而地球围着太阳转也是常识.为了区分;我们把“鲸鱼是哺乳动物”“地球围着太阳转”这一类常识称做“科学常识”.本文要讨论的常识;是指来自日常经验的常识而非科学常识.“常识”这个词也不能指称错误的东西;错误与否不以科学为标准;而以日常经验为标准;一旦发现某些原本相信的东西不符合日常经验;我们也就不再称之为“常识”. ③常识是由正常的情况培养起来的.我们看到水往低处流;火焰向上窜;那就是水往低处流;火焰向上窜.常识并非没有道理.金星、牛郎星都是星星;而太阳、月亮不是;其中的道理是明显的.鲸鱼和鲨鱼是一类而不与老虎同类;道理也是明显的.常识通常是以事实的方式给予我们的;我们接受这些事实;同时就逐渐明白了其中包含的道理.当出现反常情况时;我们会寻求将反常转化为正常.这就是常识解释.爹妈个子大;子女也大;这是正常情况.爹妈个子大;孩子怎么这么矮?小时候没吃的;营养不够;这也是正常情况.

2018年全国一卷语文高考真题及答案解析

绝密★启用前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 本试卷共22题,共150分,共10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诸子之学,兴起于先秦,当时一大批富有创见的思想家喷涌而出,蔚为思想史之奇观。在狭义上,诸子之学与先秦时代相联系;在广义上,诸子之学则不限于先秦而绵延于此后中国思想发展的整个过程,这一过程至今仍没有终结。 诸子之学的内在品格是历史的承继性以及思想的创造性和突破性。“新子学”,即新时代的诸子之学,也应有同样的品格。这可以从“照着讲”和“接着讲”两个方面来理解。一般而言,“照着讲”主要是从历史角度对以往经典作具体的实证性研究,诸如训诂、校勘、文献编纂,等等。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对以往思想的回顾、反思,既应把握历史上的思想家实际说了些什么,也应总结其中具有创造性和生命力的内容,从而为今天的思考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 与“照着讲”相关的是“接着讲”,从思想的发展与诸子之学的关联看,“接着讲”接近诸子之学所具有的思想突破性的内在品格,它意味着延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以近代以来中西思想的互动为背景,“接着讲”无法回避中西思想之间的关系。在中西之学已相遇的背景下,“接着讲”同时展开为中西之学的交融,从更深的层次看,这种交融具体展开为世界文化的建构与发展过程。中国思想传统与西方思想传统都构成了世界文化的重要资源,而世界文化的发展,则以二者的互动为其重要前提。这一意义上的“新子学”,同时表现为世界文化发展过程中创造性的思想系统。相对于传统的诸子之学,“新子学”无疑获得了新的内涵与新的形态。

(完整word版)2018年上海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8年上海秋季高考语文卷 一积累应用(10分) 1.填空(5分) (1)子曰:“君子固穷,。”(《论语·卫灵公》)(1分) (2)寻寻觅觅,冷冷清清,。(李清照《》)(2分) (3)《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两句描写梦中的声音,震动林泉,使人心惊胆战。(2分) 2.按要求选择(5分) (1)下列选项中,各句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老吴七十学画,今天开画展,朋友发来短信:“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B、沈教授为人真挚,安然奉教数十年,深受学生爱戴,可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C、王老师备课总是深入而又全面,她知道“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不可能的。 D、小赵的论文缺乏独到的见解,他的导师给他写评语说:“言之无文,行之不远。”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3分) 艺术家可以活在艺术史中,,,,,艺术可以保持对于时代的冷漠,从而彰显艺术的自主性品格。 ①艺术的独立性不是说艺术可以断绝与时代的关系 ②他们生活在社会历史之中 ③但更为普遍真实的是 ④而是说一种抵抗方式 A、③①④② B、③②①④ C、②①④③ D、②③①④ 二、阅读 7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 3—7 题。(16分) 喜怒哀乐的经济逻辑 熊秉元 ①十八世起的哲学家休谟说:“理智乃情感之奴。”也是说,人是情感、情绪的动物。 ②哲学家大多认为,喜怒哀乐,爱恨情仇是驾驭人的原始力量,理智不是居于支配和奴役的地位,人的境况 ..,还真是可悲可悯。 ③然而,法国人类学家列堆·斯特劳斯提醒世人:原始都落里看来古怪甚至是荒诞不经的仪式举措,背后其实都是有逻辑的。这位大师的见解,相当程度上改变了学界和世人对原始部落的认知。 ④既然原始部落那些古怪的仪式举措可以用新的方法得到解释,那么,情感、情绪是不是也可以用新的眼光得到新的、不同的解读呢? ⑤我们先从简单的例子说起,如果人真的是情感的动物,那么一旦受到处部环境的刺激,就应不加控制地将情感表达出来,可是,被师长责备时,有多少人会回嘴或怒目以对?对于上司或面试的主考官,有多少人会直接宣泄心中不满的情绪?大概不多,除非打定“此处不留人”的主意!可见,人并非情感的动物。情感的运用其实有规律可循。用经济学的话来说,就是对成本和效益的考量:对师长、上司、主考官等宣泄不满,成本高而效益低,做了不划算,因此不值得这么做。 ⑥比较复杂的一种情况是:很多人把气往父母兄弟身上出,对朋友却格外客气有礼,家人似乎比不上朋友,这又是为什么呢?这种现象看起来奇怪,其实一点就明,还是成本效益的考量:家人被得罪,总还

2018年上海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76277

2018年上海高考语文试题 一积累应用10分 要求填空。( 分) ( )子曰: 君子固穷, 。 (《论语 卫灵公) (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李清照 《 》) ( )《梦游天姥吟留别》中, , 两句描写梦中的声音,意动林泉,使人心胆战。 .按要求选择。( 分) ( )下列选项中,名句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分) .老吴七十学绘画,今天开画展,朋友发来短信: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沈教授为人诚挚,默默奉献数十年,深受爱戴,可谓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 .王老师备课总是深入而又全面,她知道 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是不可能的。 .小赵的论文缺乏独到见解,他的导师给他写评语说: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 )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 分)艺术家可以活在艺术史之中, , , , ,艺术可以保持对于时代的必要的冷漠,从而彰显艺术的自主性品格。 艺术的独立性不是说艺术可以断绝与时代的关系 他们也活在社会历史之中 但更为普遍而真实的是 而是说作为一种抵抗方式

. . . . 二 阅读 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 - 题,( 分) 自怒哀乐的经济逻辑 熊秉元 十八世起的哲学家休谟说: 理智乃情感之奴。 也是说,人是情感、情绪的动物。 哲学家大多认为,喜怒哀乐,爱恨情仇是驾驭人的原始力量,理智不是居于支配和奴 役的地位,人的境况,还真是可悲可悯。 然而,法国人类学家列堆 斯特劳斯提醒世人:原始都落里看来古怪甚至是荒诞不 经的仪式举措,背后其实都是有逻辑的。这位大师的见解,相当程度上改变了学界和世人对原始部落的认知。 既然原始部落那些古怪的仪式举措可以用新的方法得到解释,那么,情感、情绪是不是也可以用新的眼光得到新的、不同的解读呢? 我们先从简单的例于说起,如果人真的是情感的动物,那么一旦受到处部环境的刺激,就应不加控制地将情感表达出来,可是,被师长责备时,有多少人会回嘴或怒目以对?对于上司或面试的主考官,有多少人会直接宣泄心中不满的情绪?大概不多,除非打定 此处不留人 的主意!可见,人并非情感的动物。情感的运用其实有规律可循。用经济学的话来说, 就是对成本和效益的考量:对师长、上司、主考官等宣泄不满,成本高而效益低,做了不划算,因此不值得这么做。 比较复杂的一种情况是:很多人把气往父兄弟身上出,对朋友却格外客气有礼,家人 似乎比不上朋友,这又是为什么呢?这种现象看起来奇怪,其实一点就明,还是成本效益的考量:家人被得罪,总还是家人,血总是浓于水;可是朋友被得罪了,可能就不再是朋友了,甚至会变成敌人,因此,无需掰指头加减计就知道,得罪朋友成本高而效益低,得罪家人则不然。万物之灵的人,自然会去彼取此。 可是,另一种情况也屡见不鲜:得罪朋友时,不大会有罪恶感;做了对不起父母的事, 负罪感往往很重,这同样不难解释。传统社会里,家庭要发挥生产消费、储蓄保险等功能,家人一起面对自然和社会的考验,一起度过天灾人祸。父母子女之间关系紧密,才能同舟共 济。使关系紧密,最好在观念上发展出支持伦常结构的对应条件, 父慈子孝 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条。

上海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2020

上海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2020 延伸阅读: 高考作文题 作文阅卷细则 (1)整体要求:有字即不给0分;无标题扣2分;每缺50字(3行) 扣1分;错别字每1个扣1分。 (2)审题:偏离题意的,如果能判断是完全离题的作文,给20分以下;如文章前后有适当点题的文字,在30分上下酌情给分,但不 能超过36分。 (3)基准分:作文评分的基准分都定在42分。达到了基本要求,基本符合题意,语言也过得去,比较平一些的文章,就可以打42分。 (4)打分的程序:打分采取“综合判断,分等参照”的原则,首 先应该从总体上综合打分,看它属于哪一档的文章。 (5)评分重点:评分标准中以题意、内容、语言和文体为重点。 我们主张在这四项中,以内容和语言为重点。除了审题,文体也可 以适当降低要求。这里的文体,不是指议论文、记叙文和说明文, 而是指更广泛的文体概念。 (6)抄袭等情况的处理: 抄袭,原封不动或稍微改变了几个字的默写公开发表的文章。凡是抄袭的作文,只能在20分以下给分,抄袭作文必须给出证据,不 能凭想当然办事。 套用,也可以称为改写。故事是别人的,但用自己的语言重新叙述,个别地方根据题目要求,作了一定的修改。这类作文,如果再 创造的成分教多,且能判断该考生的确有较强的写作能力,可以在 及格分以上给分,但不能超过40分。

仿写。模仿与套用卷相像,但不一样。模仿卷的再创造成分更多,所以,如果立意、语言等方面出色,这类卷子可以打二类分,但不 得超过50分。 问题作文 若作文具备以下四点之一,则视为问题作文:内容上有严重政治倾向性错误;作文雷同;前后笔迹不一致;在文中有特殊标记。问题作 文提交组长或阅卷大组处理。 阅卷教师的特点 (1)工作量大,易产生疲劳:不愿意仔细看,主题不清,立意不 明的,直接打入低类。看得费力,主题句没找到或不好找到的,打 低分;电脑阅卷,字迹模糊,扫描不清失信息,老师看得吃力影响分。 卷面“容颜”须装扮,要讨“考官”心喜欢。 必须用专用笔答题,浓淡适度;少涂抹、轻涂改,即使涂改,也 要按规定(将所修改的内容用双横线划掉,然后在其上或下写上应改 成的内容)轻轻地涂,清晰地改;字不要写得太大、太松散,有格的 也不要写得太饱满,字体要端正,不要太歪斜(斜度大的扫描出来很 朦胧,模糊不清),字距行距也不要太大。千万注意:模糊不清难以 辨识的无论是简答题还是作文一律判零分。 (2)阅卷老师易产生主观性。我们必须想办法使阅卷老师的主观 能动性向着有利于你的方面发展,否则便会造成直接排斥。 隔皮猜瓜原有“道”,作文写作有“诀窍”。 俗话说得好:“宁可丢了芝麻捡西瓜,不许捡了芝麻忘西瓜。”我们常常形象地把“作文”比作“西瓜”,因为它在150分的语文 卷中占据了60分,比重之大显而易见。当然作文“网阅”的打分也 就成了大家关照的重中之重。为公平、公正起见,各地招考委制定 了作文“网阅”的新规则:两个阅卷老师打分差距超过7分(7分以 内的取两人的平均分)以上,交由第三人批阅打分,如果第三人打分 与前两人打分差距还是较大(不大的就取三个人的平均分)就交由第 四人(终评人)批阅,并以第四人所打的分为终结分(一锤定音)。关

2018年天津市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8年高考语文试题天津卷及答案 第Ⅰ卷 注意事项: 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转过山角,悄无声息地盘垣一段古潭般______的河湾。一片暗绿扑上眉睫,浑身一阵清凉。溪水到这里更加澄澈,像一汪流动的绿玻璃。夹岸竹树环合,上面是翠盖蓊郁,中间的虬藤柔曼,纠挽披拂。只有两头逆射出的波光云影,参差画出流水的_______。一棵倔强的老柳树,偃卧在河面,_____的枝叶梢头,兀立着一只鹭鸶,侧头睥睨着岸边的林子。 1. 文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悄(qiāo)无声息盘垣(huán)澄澈(chè) B. 蓊(wēng)郁虬(qiú)藤柔曼(màn) C. 披拂(fú)参差(cī)倔拗(ào) D. 偃(yǎn)卧兀(wù)立睥(pì)睨 2.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A. 深邃蜿蜒荒疏 B. 幽邃蜿蜒稀疏 C. 深邃曲折稀疏 D. 幽邃曲折荒疏 【答案】1. D 2. B 【解析】

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字音和字形。A,悄(qiāo)无声息——(qiǎo),盘垣——盘桓;B,蓊(wēng)郁——(wěng);C,倔拗(ào)——(niù)。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深邃:深远、.深奥、深沉;幽邃:幽深、深远。根据文中“悄无声息”,形容环境的安静,选“幽邃”合适。蜿蜒:指(山脉,河流,道路等)弯弯曲曲地延伸的样子。曲折,指弯曲、复杂的、不顺当的情节,违背自己本意的奉承。第二空修饰的是“流水”,选“蜿蜒”合适。荒疏:指浮躁、荒唐;没有注意而失礼。稀疏:(物体、声音等) 宽松;不稠密。第三空修饰的是“枝叶梢头”,选“稀疏”合适。所以本题选B。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尤瓦尔?赫拉利写作了《人类简史》一经上市就登上了以色列畅销书排行榜第一名,蝉联榜首长达100周,30多个国家争相购买版权。 B. 英国著名物理学家霍金通过自己杰出的大脑,倾尽毕生精力,以整个宇宙为研究对象,试图解开关于时空和存在的本质。 C. 文化创意产业属于知识密集型新兴产业,具有高知识、高融合性、高带动性等优势,是创建宜居“智慧新城”的有力推手。 D. 无论是在天津,还是在比赛现场,都有支持热爱天津女排的一批球迷与这支队伍同呼吸共命运。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能力。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A,主语不一致,应该把“写作了”改为“写作的”;B,语序不当,把“倾尽毕生精力”调至到“试图解开关于时空和存在的本质”这句的前面;D,关联词语误用,把“无论”改为“不论”。 4. 下面所列名著与信息,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A. 《论语》四书语录体舍生取义逝者如斯夫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