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缆敷设作业指导书(新版本)..知识分享

电缆敷设作业指导书(新版本)..知识分享

电缆敷设作业指导书(新版本)..知识分享
电缆敷设作业指导书(新版本)..知识分享

全站电缆敷设及二次接线作业指导书

批准:日期:年月日

审核:日期:年月日

日期:年月日编写:日期:年月日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建设第三工程公司

霞浦延亭风电场工程土建施工及设备安装调试工程项目部

年月日

目录

一、适用范围 0

二、编制依据 0

三、作业流程: 0

四、工艺流程说明及主要质量控制要点 (3)

五、危险点辨识及预控措施: (6)

六、工艺质量要求: (7)

七、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8)

八、强制性条文: (9)

一、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霞浦延亭风电场工程土建施工及设备安装调试工程。

二、编制依据

三、作业流程:

电缆敷设作业流程图

电缆二次接线施工流程图

四、工艺流程说明及主要质量控制要点

4.1作业准备

4.1.1、人员配备

4.1.2、材料准备

4.1.3、主要工器具及仪器准备

4.2电缆辅助设施

4.2.1电缆埋管在施工前应净管,除去管内铁屑和毛刺,管口应胀成喇叭形,并涂防锈漆,以

防锈蚀和便于施工。电缆埋管材料采用热镀锌钢管,管子的弯曲半径不小于公称直径的10倍,每根管路弯头不宜超过3个,直角弯头不宜超过2个,埋管深度不宜小于0.5米。

4.2.2固定电缆支架、层架用的扁钢,应全部不间断地焊牢,并与主接地网相连;所有固定电

缆支架,层架用的扁钢及其钢构埋件均需热镀锌处理。电缆沟中,两个沟架的水平距离不超过

0.8米。

4.3电缆布置设计

4.3.1电缆排列应符合下列要求:

电力电缆和控制电缆不应配置在同一层支架上。

4.3.2电力电缆敷设在同一通道中位于同侧的多层支架上时,由下至上为高压电力电缆、低压电力电缆、直流电缆、照明电缆、控制电缆、通讯电缆。动力电缆相互间保持一倍电缆外径的空隙,控制电缆可以紧靠敷设或多层叠置,但严禁将1kV以上的动力电缆与控制电缆同时配置在同一层支架上。

4.3.3编制电缆敷设顺序表,作为电缆敷设和布置的依据。电缆敷设顺序表应包含:电缆的敷设顺序号、电缆的设计编号,电缆敷设的起点、终点,电缆的型号规格,电缆的长度。

编制电缆敷设顺序表的要求:

4.3.4应按设计和实际路径计算每根电缆的长度,合理安排每盘电缆,减少换盘次数。

4.3.5应使得电缆敷设时排列整齐,走向合理,不宜交叉。

4.3.6在确保走向合理的前提下,同一层面应尽可能考虑连续施放同一种型号、规格或外径接近的电缆。

4.4电缆的敷设

4.4.1按照电缆敷设顺序表或排列布置图逐根施放电缆。电缆敷设时,电缆应从盘的上端引出,不应使电缆在支架上及地面摩擦拖拉。电缆上不得有压扁、绞拧、护层折裂等机械损伤。电缆敷设时应排列整齐,不宜交叉,及时加以固定,并装设标志牌。标志牌的装设应符合下列要求

4.4.2在电缆终端头、隧道及竖井的上端等地方,电缆上应装设标志牌。

4.4.3标志牌上应注明电缆电缆编号、电缆型号、规格及起讫地点。标志牌应使用微机打印,字迹清晰不易脱落,挂装应牢固,并与电缆一一对应。

4.4.4电缆线路路径上有可能使电缆受到机械性损伤、化学作用、地下电流、振动、热影响、腐植物质、虫鼠等危害的地段,应采取保护措施。

4.4.5电缆的最小弯曲半径应符合表的要求:

电缆最小弯曲半径

注 D为电缆外径

4.4.6所有电缆敷设时,电缆沟转弯、电缆层井口处的电缆弯曲弧度一致、过渡自然,敷设时人员应站在拐弯口外侧。所有直线电缆沟的电缆必须拉直,不允许直线沟内支架上有电缆弯曲或下垂现象。

4.4.7电缆敷设完毕后,应及时清除杂物,盖好盖板。必要时,尚应将盖板缝隙密封。

4.4.8光缆敷设应在电力电缆、控制电缆敷设结束后进行。对于非金属加强型进所光缆,应按照有关规定全线穿设PVC保护管,对于厂家提供的尾纤光缆,应穿设PVC软管,有条件时

可在电缆层中安装弱电线缆专用金属屏蔽槽,所有通信网络线,光纤等弱电线路全部进入该屏蔽槽中,以保证电缆层中电缆敷设工艺。

4.5电缆的固定和就位

4.5.1电缆固定应符合下列要求:

(1)垂直敷设或超过45度倾斜敷设的电缆在每个支架上;桥架上每隔2米处固定。

(2)水平敷设的电缆,在电缆首末两端及转弯、电缆接头的两端处;当对电缆间距有要求时,每隔5-10米处固定。

(3)单芯电缆的固定应符合设计要求,单芯电力电缆固定夹具或材料不应构成闭合磁路。4.5.2电缆就位应符合下列要求:

(1)端子箱内电缆就位的顺序应按该电缆在端子箱内端子接线序号进行排列,穿入的电缆在端子箱底部留有适当的弧度。电缆从支架穿入端子箱时,在穿入口处应整齐一致。

(2)屏柜电缆就位前应先将电缆层电缆整理好,并用扎带或铁芯扎线将整理好的电缆扎牢。根据电缆在层架上敷设顺序分层将电缆穿入屏柜内,确保电缆就位弧度一致,层次分明。4.6电缆接线

4.6.1电缆接线:严格按照电缆接线图、原理图进行接线与查线。

电缆接线流程:电缆整理→电缆固定→接线→挂电缆号牌。

4.6.2电缆的整理及固定:一批电缆敷设完毕,在同一个控制柜的已敷设电缆根据接线图中的位置,把在端子排上部的电缆固定在离接地排最远的位置,并依据这一原则有序地固定完整个盘的电缆。

4.6.3电缆接线:电缆剥好并固定后,根据线的颜色即蓝BU、红RD、灰GY、黄YE、棕BN、黑BK六种颜色(或线芯上的标号)与接线图上所标注的颜色(编号)对应一根根到位,并应保证每根线有150mm的余度。线布完后接入接线柱才能操作。有线时应按顺序布线,不能有交叉。接线时二次电缆芯线套头必须标以电缆编号、回路编号、端子号。

4.6.4接完线后,在靠近接地排的地方挂上带有电缆编号、规格、始端的电缆号牌。

4.6.5就地设备和中间接线盒的接线:电缆穿过保护管到就地设备接线盒或中间接线盒后,在进入接线盒的地方剥掉电缆皮及保护层,屏蔽线压接完包扎黄绿相间色带后接到接地排。在剥电缆皮的地方用绝缘自粘带做好电缆头。根据图纸及线的颜色布好线,并在每根线上套上白色标志芯号的套管,用螺丝刀把剥好的芯线紧紧地固定在端子上。

4.6.6电缆接地:

把电缆拉到所要接的端子位置,并在接地排的地方做个标记,接着这个标志把电缆皮及保护层剥掉,把电缆的屏蔽线从切口处绕着芯线长度缠绕约为20mm,绕完后用电缆夹夹住所绕的屏蔽固定在接地排上。屏蔽电缆的屏蔽层在电缆两端应同时接地。

按部颁反措要求,将控制室内每块盘(屏)位下设置一条100平方毫米的接地铜排用软铜线首末相连成网,然后在该网上一点经铜排与控制室接地网相连。

在每个户外端子箱内设一条100平方毫米的接地铜排,该铜排通过120平方毫米的软铜排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