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传统媒体优势

传统媒体优势

传统媒体优势
传统媒体优势

深度报道:传统媒体的优势论文

关键字:舆论受众社会信息媒体传统深度报道新闻问题

一、深度报道的基本概念。

深度报道源于西方,被称为in-depth reports(深入报道)和interpretativereporting(解释性报道)。它是一种系统而深入地反映重大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阐明事件因果关系,揭示实质,追踪与探索事件的发展趋势的报道方式。它要求“以今日的事态核对昨日之背景,从而说出明日的意义来”。除了传统的新闻五要素When(何时)、Where(何地)、Who(何人)、What (何事)、Why(何因)外,它更加关注How(怎么样)的挖掘。与一般报道方式相比,它更侧重于揭示事物、现象的全面真实、实质及意义,提供其发生发展的历史背景、与之相关的事物现象的互动关系的解释和分析以及对前景趋势的预测等。

深度报道在我国于本世纪80年代以“全息摄影”式报道的名义崛起。80年代以《大学毕业生成才追踪记》、《第五代》、《关广梅现象》、《鲁布革冲击》、《中国改革的历史方位》、《西部地区贫困探源》、《命运备忘录》、关于大兴安岭森林大火的报道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文字深度报道开始出现。它们采用立体化的手法,全方位多层次地思考、解剖新闻事实,极大地突破了因袭多年的平面化、简单化、两极化的新闻思维习惯,确立了辩证的新闻报道的方法。相对于以往的公报式新闻、图解政策式新闻,它们具有重大的革命性意义,为我国新时期新闻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奠定了基础。

二、深度报道,传统媒体应对新兴媒体的重要举措。

20世纪末“第四媒体”互联网的崛起,打破了传者和受众的界限,在相当大程度上实现了传播权利的平等。在网上,传统媒体不再是信息的独家发言人,任何个人或组织都可通过网络发布新闻信息,尤其是突发性新闻信息。在网络等各种新兴媒体的直接冲击下,传统媒体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数字化传播时代传统媒体地位的改变,决定了深度报道才是传统媒体的优势所在。因为对非突发性事件如社会现象、社会问题的报道及深入挖掘,是传统媒体的专长。虽然网络上的受众能自由地占有大量信息,但由于普通受众缺乏把关人的素质,尤其是缺乏职业的新闻敏感、宏观的透视角度以及对信息材料的过滤和二次加工能力,故进行深度报道,深入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这项工作,是受众无法胜任的,它是传统媒体的专长和优势。可见,在数字化传播时代,深度报道仍大有可为,是传统媒体不可替代的优势所在,也是传统媒体扩大影响力的必然选择。

1、为受众解疑释惑。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社会日益多元化和复杂化。新旧体制交替,新旧观念不断撞击,新生事物层出不穷,这些复杂的社会现实使我国受众感到困惑,使他们产生更高的信息需求。受

众已不满足于仅停留在信息的表层意义上,而是迫切希望知道一些现象出现的深层原因是什么,这都需要有人作出解释和引导。而深度报道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其释义性和解惑性,因此在社会转型时期,深度报道能够承担起释疑解惑、引导舆论的社会认识和社会思辨职能,帮助受众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中评判、选择、分析、认识,建构新的理念和价值观;不仅向受众提供信息,而且告诉他们怎样认识这些信息,从而满足受众对于信息深度的需求。

深度报道重在对社会疑难问题、热点问题的探讨和解释,通过记者对新闻背景及大量材料的分析、思辨,对某一社会现象采取由表及里、由点及面,全方位、多层次的透视,通过追溯历史,预测未来来说明现在,对其复杂构成进行剖析和解释。通过这一层层的挖掘,将事物的本质和问题的症结暴露在受众面前,解释他们对现实问题的迷惑,让他们了解新闻后面的东西,从更广阔的历史背景上,从更长远的角度来分析事物的发生、发展、演变,从而得到深刻的理性启迪。

2、充分开发利用新闻资源。

新闻资源是当前尚未引起新闻界重视的一个重要课题。尽管现实生活中新闻信息层出不穷,新闻单位每天都面临大量来稿,但是从深层次看,新闻资源多数处于浪费、无序的状态。一个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新闻工作者,应该敏锐捕捉影响人们生活的社会热点问题;一个思考型的新闻工作者,应该学会从纷纭复杂的新闻现象中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并把它放到社会、历史的座标中深刻分析,给人以启迪。这个捕捉热点、总结规律的过程,就是对新闻资源进行集约开发、利用的过程。西方大众传播理论中“议程设置”(Agend—Setting Therory)学说指出:在客观世界发生的无数个事实中,新闻媒介总是根据自己报道面的选择、报道量的多少,来凸现某些新闻事实,引起受众的注意,使之成为舆论的中心议题,并进而影响大众的观念与行为。而深度报道能够以其力度和密度强烈影响、引导受众,并进而“设置”出可操作的舆论“议程”,这是对新闻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的过程。深度报道是充分开发、利用新闻资源的有效途径。

3、对重大题材形成舆论强势,引导舆论导向。

一般来讲,深度报道大都涉及重大题材或社会舆论关注的重点、热点、难点、疑点问题。因为正是现实生活中这些最集中、最真实、最典型的新闻事实,才能揭示出生活的本质规律,并探究到新闻所涵纳的真理,了解到那些熟而未察的社会生活底蕴及社会生活的发展规律,并给人以启迪。

深度报道在抓住重大的社会问题后,反映该问题深层次的原因,并对它的未来走向作出预测,在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工作中常常起着导向引路的作用。这是因为深度报道,特别是那些集中的连续和系列报道,能在一定的时间内对重大题材营造出强大的舆论氛围,形成“轰动效应”,并造成舆论强势。这对于引导舆论、影响舆论,能够起到其它新闻样式所起不到的作用。深度报道既可发挥消息“短、平、快”的作用,又能充分运用通讯、评论、图片等多种灵活表现形式;既向人们叙述客观事实,吸引读者,又能在其中揭示某种深刻的道理。由于上述优势,深度报道能在一定时期内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再加上新闻媒介的正面引导,

便会在受众中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从而保证了以正面宣传占据舆论阵地。深度报道是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有力保障。

4、更好地进行舆论监督。

深度报道往往与批评性报道、舆论监督三位一体,深度报道是实施舆论监督的重要武器。舆论监督要做好,深度报道是必不可少的表现手法。社会问题的热点、难点和敏感点都是新闻深度报道深入挖掘的重点。深度报道通过观察生活、深入生活,大胆切入社会焦点,针砭时弊,抓取具有震撼力的事实,使受众产生认同感。

舆论监督主要是通过批评性报道进行的。而一般性批评报道与批评性深度报道有所不同。主要区别在于前者是批评单一的事与人,后者则突破了“一人一地一事”的模式,对新闻事实进行跨时空、由里到外的综合反映、分析;前者仅仅回答发生了一个什么事件,后者则回答出这个事件产生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内在规律;前者为单一成篇,后者则多可以为连续性、系列性报道,特别是系列性报道能追踪事件的发展过程,有较大的悬念性和引人入胜感。另外,从内容上说,批评性深度报道也往往要比一般性批评报道更加热门和厚重。因此,深度报道能够更好地进行舆论监督。

5、激发受众的参与意识。

深度报道不仅会给受众以强刺激,形成人们的热门话题,还可以唤起各界的参与意识,合力共举,促进问题的解决。这是因为深度报道不是针对个别情况,而是具有普遍性,它所揭示的,大多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重大问题,自然会唤起社会关注,并随着报道的逐步深入,不由自主的参加进来,进行思考,或采取必要行动。

四大传统媒体的特点

传统的四大广告媒体的优缺点 报纸、杂志、广播、电视是广告传播活动中最为经常运用的媒体,通常被称为四大广告媒体。 (一)报纸 1、报纸的类型 从报纸容分,有综合性报纸,专业性报纸。 从报纸出版时间分,有日报、早报、午报、晚报、夜报。 从发行围分,有全国性报纸、地方性报纸。 从报纸的风格分,有严肃性较强的报纸、通俗化报纸。 2、报纸读者 所有收入阶层、受教育程度、年龄、民族背景不同的人都是报纸的读者。他们广泛分布在城市、郊区、小镇、旅游胜地和农村地区。所有的人口统计指标都表明,报纸是一种坚实的大众传播媒体,大约68%的成年人都受其影响。 3、报纸广告 报纸上的广告大致分为三类:分类广告、展示广告和增刊广告。 分类广告。分类广告通常包含所有形式的商业信息,这些信息根据读者的兴趣被分成若干类。这类广告大约占全部广告收入的40%。 展示广告。这是报纸广告最重要的一种形式。 增刊广告。所谓增刊广告,是在一个星期,尤其是在报纸的周日版出现的广告插页。 4、报纸广告的优势

传播围大,读者众多且相对稳定。通常情况下,报纸的发行量都比较大,尤其是全国发行的综合性报纸,而且这些读者是相对稳定的。 读者对象选择性强。许多报纸都拥有自己特定的读者群。 可信度高,印象深刻。一般来说,报纸在读者的心目中享有较高的信誉,它所发布的新闻消息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借助报纸刊登广告,能赢得读者信任。 灵活性。这往往是报纸能吸引广告主的另一重要原因。报纸广告不需要复杂的制作程序,从稿件处理到制版印刷时间很短。同时广告版面的大小、颜色和有关细节可灵活掌握,广告主可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及市场对产品、对广告的反应随时对广告讯息进行修改。 报纸广告不像电视、广播广告那样转瞬即逝,不可追踪,它以“白纸黑字”的书面语言把广告信息准确地传达给受众,便于消费者收集有关资料,事后可进行保存、查阅。 5、报纸广告的劣势 生命周期短。人们读报时倾向于快速浏览,而且是一次性的。一份日报的平均生命周期只有短短的24小时,因此,其生命周期是很短的。 干扰度高。很多报纸因为刊登广告而显得杂乱不堪,过量的信息削弱了任何单个广告的作用。即使是增刊广告,现在也因为太厚而显得更加混乱。 产品类型限制。报纸和所有的印刷媒体一样有着共同的缺陷。有些产品不能在报纸上做广告,例如要演示的产品。 印刷质量欠佳。印刷质量欠佳是各种报纸普遍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广告讯息以图片形式出现时为甚。报纸通常印刷不够精美,且多数是黑白报纸,难以造成强烈的视觉美感。但近年来,随着报纸彩印化趋势的加强,报纸的美感正在加强。

传统媒体广告的优缺点

传统媒体广告优缺点 一、报纸广告 1、优势: ①传播范围大,读者众多且相对稳定。通常情况下,报纸的发行量都比较大,尤其是全国发行的综合性报纸,而且这些读者是相对稳定的。 ②读者对象选择性强。许多报纸都拥有自己特定的读者群。 ③可信度高,印象深刻。一般来说,报纸在读者的心目中享有较高的信誉,它所发布的新闻消息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借助报纸刊登广告,能赢得读者信任。 ④灵活性。这往往是报纸能吸引广告主的另一重要原因。报纸广告不需要复杂的制作程序,从稿件处理到制版印刷时间很短。同时广告版面的大小、颜色和有关细节可灵活掌握,广告主可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及市场对产品、对广告的反应随时对广告讯息进行修改。 ⑤易保存、可重复。报纸广告不像电视、广播广告那样转瞬即逝,不可追踪,它以“白纸黑字”的书面语言把广告信息准确地传达给受众,便于消费者收集有关资料,事后可进行保存、查阅。 ⑥传播速度较快,信息传递及时。对于大多数综合性日报或晚报来说,出版周期短,信息传递较为及时。有些报纸甚至一天要出早、中、晚等好几个版,报道新闻就更快了。一些时效性强的产品广告,如新产品和有新闻性的产品,就可利用报纸,及时地将信息传播给消费者。 ⑦信息量大,说明性强。报纸作为综合性内容的媒介,以文字符号为主,图片为辅来传递信息,其容量较大。由于以文字为主,因此说明性很强,可以详尽地描述,对于一些关心度较高的产品来说,利用报纸的说明性可详细告知消费者有关产品的特点。 ⑧阅读主动性。报纸把许多信息同时呈现在读者眼前,增加了读者的认知主动性。读者可以自由地选择阅读或放弃哪些部分;哪些地方先读,哪些地方后读;阅读一遍,还是阅读多遍;采用浏览、快速阅读或详细阅读。读者也可以决定自己的认知程度,如仅有一点印象即可,还是将信息记住、记牢;记住某些内容,还是记住全部内容。此外,读者还可以在必要时将所需要的内容记录下来。 2、劣势 ①生命周期短。人们读报时倾向于快速浏览,而且是一次性的。一份日报的平均生命周期只有短短的24小时,因此,其生命周期是很短的。 ②干扰度高。很多报纸因为刊登广告而显得杂乱不堪,过量的信息削弱了任何单个广告的作用。即使是增刊广告,现在也因为太厚而显得更加混乱。除非广告信息与读者有密切的关系,否则读者在主观上是不会为阅读广告花费很多精力的。 ③产品类型限制。报纸和所有的印刷媒体一样有着共同的缺陷。有些产品不能在报纸上做广告,例如要演示的产品。 ④印刷质量欠佳。印刷质量欠佳是各种报纸普遍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广告讯息以图片形式出现时

浅谈网络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影响

浅谈网络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引言 随着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和互联网经济进一步增长,人类的生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数字化生存”的概念正在改变着人们的传统价值观念并逐渐成为社会的主流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在这个时代,以互联网、IPTV、数字电视、移动电视、手机电视、博客等为代表的视听新兴媒体迅速崛起,充分满足着受众的多样化传媒需求。 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在传播的过程中都显示出了很大的优势。在这样一个新媒体兴起的时代,传统媒体的地位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传统媒体将会同新媒体并存,还是在新媒体不断发展的情况下逐渐消失,都将取决于传统媒体采取什么样的应对方法。传统媒体在日后的发展中要保留自己的地位,需要审视自身的优劣势,并及时找出应对措施。到目前为止,网络媒体风生水起,带到大众传媒的又一次革命,对传统的纸制媒体尤其是电视媒体的冲击与影响无疑是巨大的。最近一项调查显示,中国网民在网上停留的时间是一千分钟,大大高于电视收视的时间。博客、播客、威客、网络视频点播、手机电视等等各种新兴媒体风起云涌、迅速成长,网络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史无前例,随着互联网网民人数的不断增加,传统媒介的受众人数和接触频率开始有所减少。在这里,我主要谈谈网络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影响。 一、网络媒体的发展现状 1、满足受众多样的心理及实际需求 相比传统媒体,网络媒体能够极大满足受众多种需求。网络为人们提供了新的行为方式和沟通方式,使得人们在网络生活中的心理和行为与现实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关联和反差。这种关联和反差既能让人自由的远离现实社会,又能让人无界限的融入现实社会,这是网络所呈现的丰富世界,它能最大化的满足受众多样的心理及实际需求。尤为值得关注的是,网络世界带给人们精神上的满足感,其实远大于所谓信息海量、快速检索、电子商务等实用功能,这种依赖感之强是传统媒体所不能企及的。 2、更多样的互动形式 是网络媒体在信息传播、接收、反馈的过程中,改变了受众旁观者的身份,受众可以相对自由地在媒体上检索、接收、分享、传播信息,最大程度地满足了受众参与信息传播过程的需要。因此,许多新媒体的传播和互动功能都是以受众为核心而开展,与传统媒体“一切从传播者角度出发”的惯性思维形成了鲜明对比。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当受众由被动地位转向主动地位,受众的表达权、参与权等也就得到了更大的实现,互动的形式也更为多样化。 3、网络媒体对人类生活产生巨大影响 网络媒体以强大的信息狂潮,不仅对信息传播产生影响,同时对人类生活也

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影响

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影响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信息科学技术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信息技术催生了新媒体也诞生与发展,大众传媒的传播方式也在不断更新进步,传媒也逐渐由传统媒体向新媒体的发展方向过度,新媒体从诞生之日起便显示出其卓越的领导力量和非同寻常的影响力,在对舆论的控制力上也叫传统媒体更胜一筹,随着电子信息设备的不断更新和普及,新媒体的传播已经深深植入人们的脑海中,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要内容。新媒体与纸质媒体、广播电视媒体共同组成了当今世界三大传播媒体,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影响也在逐渐加深,新媒体的传播速度、传播方式、传播内容与传统媒体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过几年,5G信息网络将会为我们带来更多更快的新闻信息,我们的获取信息途径将会越来越多,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影响近些年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关注,本文针对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概念入手,对两者进行比较分析,进而对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影响展开解读,并针对这些影响给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新媒体;传统媒体;传播手段;传播载体;传播效果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媒体不断出现,新媒体的发展壮大对传统媒体的冲击越来越大,随着新生代力量逐渐步入社会,互联网和手机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彻底颠覆了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和管理方式,“网络反腐”“微信众筹”“朋友圈代购”等现象已经司空见惯,受众群体可以通过新媒体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利用社交平台表达自己的诉求,人们的发声渠道变得多样化,生活、生产、消费也在新媒体的发展下彻底进行变革;新媒体也带动了媒体产业的不断更新和升级,人们的信息获取方式也变得不同,人们阅读习惯和表达方式也在发生着深刻变化,电视、报纸、广播等传统媒体在新媒体面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传统媒体经营者要改变原有的经营管理理念,与时俱进为传统媒体开创新的未来,但是新媒体在蓬勃发展的今天,也遇到了诸多难题和困扰,如何有效管控好这些弊端,让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得益彰,共同促进媒体产业的欣欣向荣,是值得所有从业者思考的问题。 1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概述 1.1新媒体概念 新媒体的定义较为宽泛,人们公认的定义是依靠数字信息,利用计算机、手机和互联网等新电子信息技术下催生出来的一种媒体形态,新媒体的核心技术是网络平台,人们通过强大的信息平台获取信息、形成社交网络,它不同于报纸杂志、书籍、电视等传统意义上的媒体,其中计算机和手机成为新媒体传播的主要媒体,互联网成为新媒体传播的新途径,新媒体传播具有数字化、互动性、自发性等特点。新媒体的出现形态越发多样化,例如:手机报纸、电子期刊、网络小说、随身电子书等。新媒体已经成为人们工作生活娱乐不可缺少的必备品,新媒体的价值和未来的发展潜力是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人们可以在坐公交车、锻炼身体、购物等过程中任意选择播放新媒体,很多原创性的内容都是兴起于新媒体上,新媒体传播门槛非常低,很多草根能够通过媒体表达自己的诉求和才艺;新媒体具有互动性的特点,读者和作者之间能够随意沟通和交流,对作者内容能够第一时间反馈受众群体的信息,但这些特点也导致很多新媒体上的内容严重失实,很容易对读者关注产生误导。 1.2传统媒体概念 传统媒体定义基本等同于平面媒体,早起起源于报纸、杂志、广告等平面媒体,传统媒体随着电视广播的发明,逐渐演变成通过某些电子设备或纸张作为媒体,定期向社会大众发布新闻、广告、招聘、娱乐等咨询的平台,电视、报纸、广播被称为三大传统媒体。其中报纸是以文字记录为主,主要记载记者对某些易于引起大众关注的新闻、消息报道的一种客观分析。报纸由于篇幅有限,一般只选择最具有阅读价值的内容进行报道,每个类型的报纸都有固定的受众群体,报纸的更新速度一般是按“日”计算,因此,报纸的信息报道时效性较

从第四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优劣势

从第四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优劣势 看“融媒”时代的到来 刘舒 中国科协信息中心,北京 100038 摘要随着信息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第四媒体正逐渐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传播作用。与 此同时,传统媒体的发展则面临着更大的冲击与挑战。本文介绍了第四媒体的发展现状和传统媒体的困境,结合传统媒体 自身优势与缺陷,分析了两者融合的必然趋势以及表现形式。 关键词新闻;第四媒体;传统媒体;融合1998年5月,联合国新闻委员会举行年会,正式提出“第 四媒体”概念,时任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会议上指出:互联网 已成为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在加强传统媒体 的文字和声像传播手段的同时,应利用最先进的第四媒体—— 互联网,以及加强新闻传播工作。 如今,随着新一代数字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第四 媒体已逐渐在人们的传播活动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 种由因特网和未来的信息高速公路为主体的媒体被认为是人 类献给21世纪的一份厚礼。对第四媒体的发展,完全可以用 “爆炸”一词来形容,来自网络的信息正在以几何数级的速度 增长着。 在第二届亚太地区报刊与科技和社会发展研讨会上,信息 产业部副部长周德强指出,目前全球因特网用户已达到1.5亿 户。因特网的迅速发展对全球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领域 带来深远的影响,对新闻传媒业的影响同样深刻。美国《科 学》杂志主编鲁宾斯坦发言指出,因特网为记者提供了前所未 有的丰富信息和机遇。第四媒体的崛起正在改变新闻从业人员 的工作方式。 这所有的变化,让人们对传统媒体的前景开始忧心忡忡。 如何应对第四媒体的挑战与威胁已经成为电视、报纸等传统媒 体不可避免的艰巨任务之一。 对这一现象,笔者认为,尽管第四媒体集中了文字、音 频、视频传播等多种展现手段及方式,甚至被称为是迄今为止 所有媒介表现形式与优点的集大成者,但传统纸质媒体也不必 因此对前途、对未来失去信心。二者的融合是一个必然的趋 势,新老媒体终将在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共生、共赢状态将 长期保持。 对于二者的融合,业内早有讨论。的确,传统媒体应顺应 互联网潮流积极调整和变革,通过加大对信息网络技术的应 用,实现采编、广告销售、发行等流程的信息化和网络化管 理;网络媒体也应进一步注重内容的建设,凭借所具有的大容量、及时性、互动性和超越性等优势,形成网络媒

传统四大媒体的优势和劣势

传统四大媒体的优势和劣势,移动通信进入成都市场如何整合 各种媒体的运用情形可以用媒体的广告费投入来衡量。我国各种媒体费用投入的发展。情况大致如下:报纸广告营业额在80年代一直处于第一位,到91年以后就被电视超过。总体趋势是80年代保持相对稳定,而90年代则开始下降,到90年代末降到低谷,21世界以后,随着房地产和汽车产业的发展,又略有回升,成为与电视媒体并驾齐驱的两大龙头媒体。电视广告费所占比例额在几年时间增长很快,有83年的6.9%增长到97年大的24.8%,从四大媒体中所处的第三位跃居到首位,并远远超出杂志和广播媒体,此后一直保持稳定。四大媒体之外的其它广告费所占比例有所下降。总体上说,电视和报纸仍是广告的最主要媒体。广播与杂志,作为传统四大传播媒体的另两大媒体,与电视和报纸相比,一直都处于比较次要的地位。 以下是四大传统媒体各自的优势与劣势比较: (一)报纸 报纸是一种静态媒体 优势:1.阅读的主动性,报纸把许多信息同时呈现在读者眼前,增加了读者的认知主动性,读者可以自由选择阅读。此外读者还可以在必要时将所需要的的内容记录下来。 2.易保存报纸本身是一种读者的脑外记忆储存器,读者可以把有关信息部分剪下保存起来已被以后查阅。可信性高,报纸消息准确可靠,是报纸获得信誉的重要条件。 3.灵活性,在广告版面的大小、颜色和有关细节可灵活掌握,广告主可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以及市场对产品、对广告的反应随时对广告讯息进行修改。 4.高认知度,报纸读者的广告阅读程度比较低,不过当读者愿意阅读时,他们对广告内容的了解就会比较全面、彻底。 劣势:从广告形式上看,不具动感,形式空间小,却反动态感、立体感和色泽感。因而对读者的吸引力不大,同事也难以使读者产生情感联想。相对呆板和局限,视觉冲击不足.且由于油印的缘故,有时刊登质量也有误差;从报纸的受众看,由于发行量等问题,相对有局限性,广泛度少弱电视等;从观看习惯上看,受版面影响,被动收看率低,只能依靠主动阅读,相对效果弱了点。 (二)杂志 杂志与报纸一样,同属印刷媒体。它也具备了报纸的某些优势。但是两者之间也存在很大的差别。 优势:1.读者针对性强。大多数的杂志都是针对一定范围的读者,级每一种杂志都可能有其独特的读者群。 2.重复性。杂志的内容丰富多彩,读者毕竟要仔细阅读,而且常常会分多次阅读,深知保存下来日后阅读。读者多次翻阅增加了他们与杂志广告接触的机会。 3.视觉吸引力强。与报纸广告相比较,杂志广告能印上色彩精美的照片和图

说说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影响

说说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影响。 ①新媒体(网络媒体)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中国网民到2010年,预计绝对数字将达到全球第一(当然相对数字还是小)。 ②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相互存在的关系。近年来,受网络冲击最大的是电视。当然,电视的娱乐功能,服务功能不全受网络影响。我这儿有5月10日美国一家公司的调查:2000人中,23%的人少看电视了,20%少看杂志了,9%少听广播了,11%少看报纸了。电视观众的减少量最多。但是,我认为任何媒体是相互不可替代的,“网络媒体会替代传统媒体”的说法是不成立的。报纸、广播、电视,三者能和平共处,现在也会是这样。以前电视刚出现后,有人预言它会替代广播,事实是和平共处。各种媒体有它的优势,有它自身的不可替代性——报纸不要任何电子设备就能阅读;广播,可以边干其他事边接收。受众在选择媒体上不存在排他性、应有多种选择。以后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新媒体还可以刺激传统媒体的发展,相互融合,出现网络广播、网上视频等。 一个新媒体要超越一个传统媒体,成为一个时代最具影响力的媒体,至少要经过一代人。2250万,这是中国的网民数。这样一个相对比例很小的数字,完全能说明:今天在中国,互联网对传统媒体远不足以构成冲击。 说说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的差异: ①市场的差异。传统媒体目前是国家垄断性的,要有“准运证”。垄断带有保护性,能赚钱,能带来高利润。而互联网却是没有垄断保护的,互联网一产生,它就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②受众的区别。传统媒体是“主导受众型”,而网络媒体是“受众主导型”的。在网络媒体那里,受众有更大的选择权。 ③管理的不同。传统媒体发展至今已经有非常清晰的管理机制和结构。编辑至上,轻视市场。而网络媒体的管理机制相对模糊。网站的老大是总经理而不是总编。对技术的重视也有区别。在网站决策层中技术人员的份量重,而传统媒体则不然。 ④内容的不同。传统媒体分级管理,网络媒体的编辑职权相对大于传统媒体的编辑。记者—编辑—总编辑,这样一种“三审制”,没办法在网站上实行。总编把关的模式很难在网站实现,一天滚动发2000条新闻,你总编辑一个人哪里看得过来。所以网站编辑的职权大,也要求他有更强的把关意识。 ⑤时效的不同。传统媒体有明确的发布时效、时段。定时定量。这种传播时效,决定了受众的关注也有了时段性:每天有一次性的关注。而网络媒体24小时在滚动,每天必须N 次关注,才不会漏掉重要新闻。滚动新闻这种形式,对于习惯了每天一次性关注的受众来说,很可能会漏掉重要新闻。 ⑥版面不同。报纸有版面的规律,报纸版面的轻重、主次,标题的处理、版面区域的安排,在网站上不存在。网络媒体是以时间流分配信息的。没有平面布局的概念。网络媒体还没有形成像报纸一样成熟的版面语言。 ⑦写作的不同。网络新闻文稿关注的是速度快,文章要短。一弄就几千字的新闻稿,在网上是行不通的。网络标题的制作是大白话,直接了当,突出重点。什么标题的对仗、平仄、工整、文乎,做得再好也没人看的。 ⑧采访。网络媒体基本是编辑为主,少量的采访新闻,少量的原创。而传统媒体是以自采为主。一个特派记者,花多少多少费用写回来的稿子,如果到网上一发,全给人抄走了。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依存度分析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依存度分析 内容摘要:对于媒介世界而言,任何一种重大媒介技术的形成和发展都意味着相当大程度上媒介利益、媒介关系和传播格局的重构与再造。随着社会的日益进步、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成熟,新媒体如雨后春笋般迅速涌现,新媒体带来的传播格局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威胁着传统媒体的生存。但同时,我们应该看到作为一把“双刃剑”,新媒体也为传统媒体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两者间唇亡齿寒的相互依存局势成了当下的传播现实。本文将全面分析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依存关系。 莎士比亚的戏剧中有一句经典台词:“T obeornottobeisaquestion”,如今,这句台词套用在对传统媒体未来命运的关注上最合适不过了。在数字化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呈现多元化,报刊、广播、电视三大传统媒体遭遇着网络、手机等新兴媒体的一波又一波的冲击,如2006年,传统媒体广告遭遇“寒流”,新兴媒体却活力日显就是例证。落寞与火爆的相互映衬,将传统媒体如何与新媒体相处的问题,愈发严峻地摆在人们面前。 一、新媒体发展现状 (一)新媒体概述 在展开分析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依存度之前,有必要给出这两种媒体的定义。传统媒体的定义与范畴在人们脑海里已经明朗,而对于新媒体的界定,学者们可谓众说纷纭,至今没有定论。 清华大学的熊澄宇教授认为,新媒体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概念。“在今天网络基础上又有延伸,无线移动的问题,还有出现其他新的媒体形态,跟计算机相关的。这都可以说是新媒体”。① 也有专家提出:“只有媒体构成的基本要素有别于传统媒体,才能称得上是新媒体。否则,最多也就是在原来的基础上的变形或改进提高。”“目前的新媒体应该定义为在电信网络基础上出现的媒体形态———包括使用有线和无线通道的方式。”② 还有学者把新媒体定义为“互动式数字化复合媒体”。③ 目前,在我国出现的新媒体主要有网络、手机、博客、播客等等。 互联网2006年1月17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十七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05年12月31日,我国上网用户总数达1.11亿人。目前,我国网民数和宽带上网人数均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每天打开网络看新闻、联络同事朋友,已成为相当数量年轻人的生活习惯。④ 手机统计显示,到2005年底,全国手机用户总量已超过3.93亿户,手机普及率达到每百人30.3部,手机的普及为其担当媒体重任奠定了基础。同时,随着技术的进步,手机进入了彩色多媒体时代,能提供声音与图文并茂的多媒体信息,手机报、手机影视、手机搜索也一一闯入人们的生活。⑤ 播客播客是英文Podcasting的音译,是一种在互联网上发布音频或视频文件并允许用户免费或订阅接收的传播形式。播客的迅猛发展势头进一步突出了它作为传统广播强有力竞争者的地位,尤其是最近一年,播客发展呈现出“井喷”态势。据菠萝网统计,2006年1月15日的中文播客数量是19876

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

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 湖北大学肖笛 科技的进步诞生了新媒体,人们把从前看报纸的时间拿来刷微博,看电视的时间改成了看网络电视。新媒体具有的多样性、实效性深深吸引着受众,它不受地理限制,将第一时间获取新闻传播给受众,它交互性强,一个问题可以引发全民讨论,人们可根据喜好选择想看的栏目资讯。当人们把实现转移向新媒体时,传统媒体必然受到冲击。报刊、广播电视这样单一的传播渠道已经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由于受众流失,广告也大大减少,传统媒体面临巨大考验,在新媒体的冲击下迎来了新一轮变革。 一.新媒体冲击下传统媒体的变革 对于新媒体,传统媒体从业者抱着两种不同的心态,一种是威胁论,事物有新旧交替,认为传统媒体已死,不再有未来,一种是乐观派,认为传播注重的是内容,而传统媒体拥有精干的队伍从事新闻和文化产品的生产,应该扬长避短。简单来说,威胁论是从渠道角度出发,传统媒体渠道单一,而渠道正是新媒体的优势,这就有了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型的变革。而新媒体由于成军晚,缺乏过硬的技术,制造的内容粗糙,不具备权威性,使得传统媒体得以发挥特长。 其实,新媒体和传统媒体一直都在相互影响,相互取经。传统媒体在冲击下向新媒体转变,最有代表性的当属湖南广电集团,在保证广播电视节目内容制作一流的情况下,向下发展芒果TV、金鹰网、芒果粉丝圈等,逐步构建全媒体网络生态模式。以互联网思维经营媒体,《我是歌手》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节目全程由经理人控制生产流程、制造原理、观众反应,从单纯的节目制作,发展成粉丝效应商业链,这些是在经理人的推动下完成的。《我是歌手》还引起了一个现象,让许多不看电视的人重新回归银幕,大家守在电视前看直播,人们同步用手机在微信上讨论,带动社交网络进行图文直播。这说明了好的内容在媒介传播中的重要性,值得许多传统媒体思考学习。 然而,受新媒体打击最大的当属报业集团。网络的渗透,新媒体信息的迅速传播,使得报纸失去时效性。人们一打开手机就能受到最新的实时资讯,对比之下,刊登前一天新闻的报纸成了“旧闻”。在严重的市场冲击下,报纸开始了革新,其中最成功的当属南方报业集团,旗下有南方周末报系、南方都市报系、21世纪报系,主打深度报道,开辟独到的评论

自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区别

自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区别 近来,自媒体越来越获得企业宣传公关业务的青睐,企业越来越倾向于花钱请自媒体做传播。自媒体的出现源自互联网,个人通过博客、微博、微信公共账号等平台发布信息,发展迅速,涉及各个领域。其特点是发布流程快、言论空间大,内容形式不受限制,具有个人风格,更重要的是,盈利模式渐渐清晰。自媒体与传统媒体有什么区别呢? 第一,内容的生产方式不同。这里包括获取信息的方式和内容生产周期。自媒体发布内容之前,自媒体经营者也必然会通过采访等形式(传统媒体常用的方式)来获得信息,但往往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采访,可以说是“无证上岗”,而往往是通过博主、自媒体经营者个人的行业经验、以及圈子人脉获得信息;在内容发布周期上,基本上无规律可循,不像传统媒体按照日、周、月等间隔周期性发布,自媒体发布信息往往更加随机和及时。 第二,脱离了传统意义上的“审查”环节。自媒体的信息、内容常常是直接到达读者。自媒体相比传统媒体,更加强调个人观点,像是传统媒体(某报纸或杂志)上某一个「专栏」的放大。但不可否认,尽管自媒体脱离了传统意义上的审查,但以微博、微信等SNS 工具为载体的自媒体,仍然面临另一层面上的审查。 至于二者的关系,我认为自媒体是对传统媒体的补充。我看报纸、看杂志,往往是冲着媒体品牌的公信力而去的,而SNS网络上信息泛滥,真假难辨,再加上社交的方式传播的不可控,导致读者无法甄别信息的权威性和准确性。而在这方面,不少业界具有权威性的个人通过自媒体,发布观点和信息,为大众提供了相对具有“公信力”的社交媒体入口。 相对于传统媒体,志欣合众公司认为自媒体自我操作性强、细分人群能力强、人群共振效应强。自媒体具有平等、开放和共享的特点,这些决定了自媒体人能根据自己的目标来自主决定媒体内容,自主操控媒体运作方式。凭借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渗透效应,自媒体能实现最大化的潜在客户吸引力度,不喜欢的就不会看你的内容,但是喜欢你的内容和风格的,会源源不断的聚拢而来。围绕自媒体相聚集的人群是基于共同的爱好和关注点的,因此当自媒体在一个方向上行动时,其群体成员会因为有共同的经历和想法,相互感染而产生“共鸣”,进而形成一致的集体行为,这种共振效应影响力极大,对创造商业价值具有重大意义。

传统媒体与自媒体的互动与融合

传统媒体与自媒体的互动与融合 文 / 原煜海 自媒体,是不是媒体?自媒体发展之初, 很多传统媒体对自媒体这个概念嗤之以鼻, 不屑一顾,甚至认为,像微博这样的社交平 台,功能在于娱乐、交流和制造鸡零狗碎的 话题,无力进行新闻生产。然而事实是,个体 作为事件发布的主体,在某种程度上具备了 媒体的特质,某些时候甚至在时效性上、在 事件的核心价值上起到了传统媒体不可替代 的作用。从BBS到博客,从微博到微信,自媒体层出不穷,渐成规模。探索还在继续,但趋势已经明了,自媒体时代正在到来。传统媒体面对自媒体的扩张趋势,应积极面对,因势利导,在互动与融合中寻求发展,扩大自身影响力。 一、传统媒体与自媒体在新闻事件中扮演不同角色 2012年6月,中山市沙溪镇发生了一起聚集事件,本来是一个普通的治安案件,因为自媒体的传播而发酵成一个群体性的聚集事件。 2012年6月25日傍晚6时许,一名13岁本地小学生与一名15岁辍学的社会青年(重庆籍)发生争执。两名路过的村民随即制止,并使用绳索捆绑社会青年,导致其面部受伤。公安介入后,按照一般的治安案件进行处理。然而,涉事一方川籍人怕处理不公,陆续有家人、亲属以及外地人在龙山村委会聚集。当天22时30分左右,已经增加至300多人。23时许,部分人向村委会和政府办公地投掷石块,以示不满。第二天中午,大批四川民工包围沙溪镇政府,政府出动防暴警察。事件发展到这个阶段,报纸、电视、电台等传统主流媒体一直没有报道。而网络上、微博里,事件从一开始就受到关注。然而,随着关注度提升,谣言也开始蔓延。有的说事件起因是“争芒果”,有的说是“收保护费”,更有甚者编造外地青年“被本地人打死”“警察镇压”“死7人,伤无数,附近医院都挤爆了”等言论;还有好事者发微博贴了一张女青年被打得头破血流倒在地上的照片,并配有“女孩被警察打死”的文字。因为信息的不对称,网络上谣言满天飞。虽然也有市民质疑:“电视新闻到现在也没有相关的报道,希望能有媒体记者对此做一下详细报道,还原事件真相!”但是,此时主流媒体还未见消息,于是误解政府、攻击警察、挑动本地人和外地人对立的情绪充斥着 网络。 事件发生20个小时后,第二天中午,传统媒体开始发声。电视台推出滚动新闻,“中 山电视新闻”“城市零距离”“中山日报” 等官方微博启动,对事件进展进行直播,对 谣言进行揭露和澄清。网上传播的“被当地 人打死”的重庆籍少年公开接受采访,承认 其脸部受了轻微外伤,并对之前网上流传的“摘芒果”、“收保护费”等谣言予以否认。警方将一名就该事件在网上散布治保会打死人谣言的嫌疑人甘某依法拘留,并在微博上称“有女孩被警察打死倒地”的谣言制造者也向当地公安机关自首,并承认是“为了炒作”。这些信息通过电视频道和官方微博滚动报道,不断更新。网络舆情在当天下午发生了变化,由网友们发起“中山,我撑你”、“万人晒爱,力撑中山”等主题帖子,得到了网友、市民的大力支持和跟贴,很多市民纷纷表示不会再去参与聚集围观。事件发生的第二天晚上,警方将仍然在现场滋事的20名违法犯罪嫌疑人强制带离现场。48小时候后,“沙溪事件”得以平息。 “沙溪事件”足以说明:自媒体影响力巨大,不容小觑;同时也印证了自媒体与生俱来的特点,其进一步发展亟需要制度的制约和规范,更需要传统媒体的介入和矫正。 二、差异是互动的基础 如上文案例中所呈现的事实,自媒体因其固有特点,呈现出难以克服的缺陷:首先,自媒体的新闻生产者没有任何准入标准。自媒体的信息发布者是个人,人人可以向外界发布信息,但个人的道德素质无法甄别评价,特别是一些网络水军混迹其中,发布虚假信息兴风作浪,搅乱了人们的视线。因此,准入门槛的消失使自媒体新闻的真实性失去了专业和道德的保障。其次,自媒体不受宣传管理部门的监管,监管制度的缺失使自媒体新闻的真实性失去了制度上的约束。第三,有些“自媒体”过分追求新闻发布速度或者为了追求点击率而忽略了新闻的真实性,导致“自媒体”信息的可信度降低,而微博的传播机制,也让很多人在无意中当了谣言的“二传手”。网民们的猎奇心理、热血心理、跟风心理等导致他们转发信息时丧失责任意识。种种原因,使得自 媒体权威性远远低于专业的传统新闻机构。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 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挑战 1.表现 虽然对新媒体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统一的定论,但可以肯定的是,市场蛋糕的大小是不变的,新媒体的出现必然与传统媒体产生竞争,分流一部分受众。美国去年5月公布的一项针对2600位网络使用者所进行的媒体消费行为调查显示,有60.9%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比起前一年花在网络上的时间更多了,而减少时间看电视的人有35.5%、看杂志的有34.1%、听收音机的有27.1%、看报纸的有30.3%。 2.原因 虽然新媒体并没有形成对传统媒体的大规模替代之势,但新媒体的种种优势确实使传统媒体正在失去一些传统优势。 (1)新媒体提升新闻时效性 以报纸为例,报纸的内容一向被要求具有时效性强的性质,报业竞争也主要表现为时效性的比拼。以南京地区的报纸为例,为了增强时效性,许多原本应该在傍晚发行的晚报都赶在了清晨发行。而新媒体的出现,使报纸的这一优势明显削弱。电子媒体在技术上的绝对优势使其时效性远远胜过报纸的时效性。 如今,许多受众已经习惯通过网络来获取信息,通过这种途径得知的新闻往往比随后浏览报纸、观看电视所获知的要新鲜很多。 (2)新媒体增强受众主动性 报纸新闻的阅读受报纸发行时间和地点的限制,电视新闻的收看受播出时间段的限制,传统媒体的受众不可能在自己所希望的任何一个时间段随心所欲地接受信息。新媒体的出现则大大改变了这样的格局,受众可以在任何时间段通过网络了解国内外动态,可以通过手机短信接收所希望获知的资讯。新媒体无形中改变了人们与生活对话的方式。 (3)新媒体降低信息成本 报纸真正成为大众传播媒体,不仅因为它是新闻纸(newspaper),还因为它是廉价纸(cheappaper)。以低廉的价格获得大量的信息曾经是报纸的极大优势。现在,随着新技术的发展,新媒体的成本大幅度下降,无论是在获得信息的量上,还是在获得信息的价格上,报纸都在失去其传统优势。特别是,报纸的低价格还依赖于发行网络的低成本,而新媒体传输技术和终端设备技术的长足进步导致其价格大幅度下降,而且基本不受传输距离、范围和信

传统媒体如何应对_自媒体_时代

自媒体的出现主要依赖与科技的发展,网络技术的进步,区别于传统媒体有着较大的区别。自媒体的出现,完全推翻了从传播到互播的传统新闻生产流程和媒体价值观的定位。 1 自媒体的发展与特点 自媒体的主要载体为博客、微博、播客、论坛、即时通讯等。iphone和ipad等智能终端用户的增加,使得越来越多的用户通过移动阅读终端来获取资讯,自媒体得到蓬勃发展。 1.1 自媒体所具备的优势 首先,自媒体的传播是比较接近平民化、私人化、自由灵活的信息传播。自媒体反映的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心声的吐露,也受到了国家的重视,具有一定 的价值导向。 在自媒体发展中,传播主体与传播 客体所体现出的是共同的价值观,这也 对展现出的新闻所表现出了相同的特 点,也就是更接近与生活,具有趣味 性、动态性,被广大的群众所接受。此 外最为重要的是自媒体多对多的网状模 式,有着很强的时效性。即自媒体时 代,人人都可以成分为记者,而且传播 的速度也是其他媒体不能相比的。 1.2 自媒体在传播中的缺陷 首先,自媒体新闻的真实性缺乏道 德的标准衡量,更为体现出的是随意性 和失真。其次,缺乏有效的监管或者监 管制度不健全。直接造成了“自媒体” 信息的失真和降低了可信度,也造成 了广大群众成为了了谣言的间接传播载 体。 最后,网民们的好奇心和跟风心理等 直接隐埋了责任心,还有就是网民们对新 闻真实性缺乏有效的辨识,容易形成子午 须有的谣言和假新闻,从而,自媒体和专 业新闻机构相比,并没有权威性。 2 传统媒体如何应对新形势 和自媒体其所据有的优势也将成为 报纸将来开展的容身点。自媒体生产的 信息,极大丰富了传播,但从价值判断 到编辑加工,显然缺乏专业化的选择与 处理,带给公众的,反而是一种焦虑或 传统媒体如何应对“自媒体”时代 文丨刘 洁 摘 要:互联网的发展普及,已经使全球成为一个公共信息平台。Web2。0引领了新一轮的媒体革新,就是博客、微博等广泛实现,让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记者,从而自媒体时代出现。然而,传统媒体与自媒体相比之下,有一定的优越性,这也使得传统媒体在新形势下,能发挥自身独特作用,从而获得新的生命力。 关键词:传统媒体; 自媒体; 挑战 文化建设方案。最具代表性的是数字导航仪,它是一个很大的液晶显示屏,有视频播放,人机互动等功能。数字导航仪的内容有:校园概况,学校地图,学生活动宣传,学生作品展示,重大事情的介绍,还有娱乐等等,学生们可以在很短的时间获得有效信息。另外一种就是用于教学设备的改进的数字设备—双板。双板就是取代传统黑板,通过电子显示屏来书写,播放课件内容,也可以通过网络来获取信息。上课内容更加丰富、生动,效果也更加的好。 4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对校园文化建 设中存在的问题 新媒体环境下的校园文化的创建加速的改变着学生的思维方式、价值观、 世界观。面对这样一个开放的校园环 境,学校要面对的是多元化的冲击。首 先,学校不再是全部信息的管理者,它 只能管理一部分的信息。其次,信息的 内容太杂,有很多的色情的、反动的信 息充斥在网络上,学生容易受影响,甚 至是被一些不良的舆论误导做出一些错 误的事情。最后,学生可能会泄露个人 信息,导致学生受到不必要的伤害。 5 结束语 尽管新媒体在信息的传播上给大学 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但是利用新媒 体在信息传播方面的优势来加强校园文 化建设仍是十分必要的。恰当的利用新 媒体在传播信息方面的优势,校园文化 一定会更加丰富和繁荣。 参考文献 [1] 张雷.对新媒体条件下思想政 治教育传播效果的思考[J].新媒体思 政,2013,第444期:80-81. [2] 杨肸.新时期高校网络宣 传探析[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 报,2009,22:144-145. [3] 刁永峰.数字化学习教育传播 模式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3,第202 期:22-24. [4] 廖祥忠.何为新媒体[J].现代传 播,2008,第5期:121-125. (华中师范大学,武汉 430079) 47 下/04/2013 SCIENCE & TECHNOLOGY FOR CHINA'S MASS MEDIA

四大传统媒体广告的优缺点

一、报纸广告 (1) 1、优势: (1) 2、劣势 (1) 二、杂志广告 (2) 优势 (2) 2、劣势 (2) 三、电视广告 (2) 1、优势 (2) 2、劣势 (3) 四、广播 (3) 1、优势 (3) 2、劣势 (3) 一、报纸广告 1、优势: ①传播范围大,读者众多且相对稳定。通常情况下,报纸的发行量都比较大,尤其是全国发行的综合性报纸,而且这些读者是相对稳定的。 ②读者对象选择性强。许多报纸都拥有自己特定的读者群。 ③可信度高,印象深刻。一般来说,报纸在读者的心目中享有较高的信誉,它所发布的新闻消息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借助报纸刊登广告,能赢得读者信任。 ④灵活性。这往往是报纸能吸引广告主的另一重要原因。报纸广告不需要复杂的制作程序,从稿件处理到制版印刷时间很短。同时广告版面的大小、颜色和有关细节可灵活掌握,广告主可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及市场对产品、对广告的反应随时对广告讯息进行修改。 ⑤报纸广告不像电视、广播广告那样转瞬即逝,不可追踪,它以“白纸黑字”的书面语言把广告信息准确地传达给受众,便于消费者收集有关资料,事后可进行保存、查阅。 2、劣势 ①生命周期短。人们读报时倾向于快速浏览,而且是一次性的。一份日报的平均生命周期只有短短的24小时,因此,其生命周期是很短的。 ②干扰度高。很多报纸因为刊登广告而显得杂乱不堪,过量的信息削弱了任何单个广告的作用。即使是增刊广告,现在也因为太厚而显得更加混乱。 ③产品类型限制。报纸和所有的印刷媒体一样有着共同的缺陷。有些产品不能在报纸上做广告,例如要演示的产品。 ④印刷质量欠佳。印刷质量欠佳是各种报纸普遍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广告讯息以图片形式出现时为甚。报纸通常印刷不够精美,且多数是黑白报纸,难以造成强烈的视觉美感。但近年来,随着报纸彩印化趋势的加强,报纸的美感正在加强。

新媒体对传统媒体产生的巨大影响

新媒体对传统媒体产生的巨大影响 自新媒体成为一个“话题”以来,人们所看到的是传统媒体在各条战线上的节节败退,阵地正以不能扭转之势失守于新媒体,于是一个“结论”诞生了:新媒体的诞生,就是要来革传统媒体的命的。 这个命题似是而非。 诚然,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具有诸多层面的不同。如笔者在以往文章中所论述,新媒体“依托新的技术手段、适应新的交互模式、融合新的商业机会”,然而这些都只是表象而已。 归于根本,新媒体并没有颠覆“传统媒体”的概念,相反却是回归了媒体的本质:作为信息传播的媒介。 仔细观察可见,新媒体的每一项特点,都有助其更好的承担媒体使命: 依托新的技术手段,新媒体可以更好的到达目标受众; 适应新的交互模式,新媒体可以更好的生产、传播内容; 融合新的商业机会,新媒体可以更好的将营销与媒体相连。 所以我们不妨如此来看所谓的“传统媒体”与“新媒体”: 人们所指的“传统媒体”,是人类所能运用的“信息传播媒介”在某一特定技术条件下的产物,其本身亦是一度替代“更传统”媒体形态的“新媒体”形式。每一次技术革命,媒体都向着更好承担“信息传播媒介”的方向演化,原有的落后、过时的技术与相伴的媒体业态随之落伍,新的符合社会需求的媒体形态随之产生,媒体的固有职能在更高水准、更广范围、以更加专业、更贴合用户的方式加以实现。 一、新媒体减少了信息传播成本,让“媒体阶层”显得业余 一个行业的存在总有其理由。在最易于理解的意义上,“不可替代”及“非此不能行”便是一个行业可以堂而皇之为自己的存在正名并且收取费用的理由。在传统媒体时代,没有编辑的策划组织(尽管这种闭门造车的组织很多时候显得一厢情愿),读者就难以从浩如烟海的信息中判断出真正有价值的那一部分;没有记者的采集加工,新闻当事人的观点便不可能进入信息传播管道从而为人所知;而没有报刊亭的满街遍布,读者就无法接触到以上内容。由此,一个“选取——采集加工——传播”的价值链条得以形成,形成了广告买卖网等广告门户,从而构成了传统媒体运行的基石,多少就业饭碗的存在全赖于此。 在新媒体时代的逻辑却全部被改写了。在微博上,一个有公信力的大V,可以轻而易举

浅谈传统媒体在当今新媒体兴盛的环境下如何应对挑战

浅谈传统媒体在当今新媒体兴盛的环境下如何应对挑战 1、传统媒体应对新兴媒体的重要举措。网络对传统报纸的冲击 20世纪末“第四媒体”互联网的崛起,打破了传者和受众的界限,在相当大程度上实现了传播权利的平等。在网上,传统媒体不再是信息的独家发言人,任何个人或组织都可通过网络发布新闻信息,尤其是突发性新闻信息。在网络等各种新兴媒体的直接冲击下,传统媒体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数字化传播时代传统媒体地位的改变,决定了深度报道才是传统媒体的优势所在。因为对非突发性事件如社会现象、社会问题的报道及深入挖掘,是传统媒体的专长。虽然网络上的受众能自由地占有大量信息,但由于普通受众缺乏把关人的素质,尤其是缺乏职业的新闻敏感、宏观的透视角度以及对信息材料的过滤和二次加工能力,故进行深度报道,深入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这项工作,是受众无法胜任的,它是传统媒体的专长和优势。可见,在数字化传播时代,深度报道仍大有可为,是传统媒体不可替代的优势所在,也是传统媒体扩大影响力的必然选择。 越来越多的报纸读者正在将目光转向网络,这意味着更多的注意力资源正在从传统媒体流失。而对报纸生存威胁最大的,是更新快、内容多、访问人数日益膨胀的网络新闻。网络的发展对传统报纸原有的社会注意力资源进行了大规模的分化,有的报纸甚至面临着三五年后注意力资源枯竭的困窘。以上这些表现了网络的勃兴对传统报纸的巨大冲击和传统报纸未来生存环境的紧张。 网络的兴起,之所以能对传统报纸产生摧毁式的冲击,是因为它与传统报纸媒介相比,具有很明显的优越性:(1)广容性。网络中的超链接方式可以将无限丰富的材料立体式的发布,而且其内容不受限制,所以网络可以称得上资源最丰富的数据库。网络还会提供一些相关的新闻链接,将同类新闻或当前消息的背景材料告知受众,以方便受众查询。(2)及时性。网络更新速度快,不受印刷、运输、发行、编制等因素的限制,网络信息几乎可以做到同步发送。(3)交互性。报纸的传播方式通常是单向的,网络却可以做到即时的双向互动。网络集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大众传播于一体,网络中的传者与受者的界限模糊,每个受者在上一秒钟可以是传播者。(4)多媒体传播。网络集合了文字、声音、图片、视频来传达信息。网络借助它们中任何一种或是几种组合进行信息传播,打破了传统媒体单一的传播方式。(5)人性化。以往,人们只是被动地阅读、收听、观看他们所不讨厌的内容,传播者积极地把信息推向受众,受众消极地等待信息的到来。网络中,人们有了更高的主动性、个人参与性和操作性。受众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主动掌握和控制媒介传递的信息。(6)“开放性”。网络是没有边界的,不受地域限制。(7)“个性化”。这是互联网媒体的一个本质的特征,由于技术的局限,以往所有的媒体都是大众化的,而互联网却可以做到面向特定的受众,面向个人。 另外,网络中自由的表达、强有力的主张、反馈的及时以及匿名性等都让这一新兴媒体充满了诱惑,而这些诱惑轻易地对传统报纸素来的形式构成了威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