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章核酸

第四章核酸

第四章核酸

一、填空题

1.核酸的基本结构单位是 ________________。

2.DNA双螺旋中只存在________________种不同碱基对。T总是与

________________配对, C总是与 ________________配对。

3.两类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不同, DNA主要位于 ________________中,RNA 主要位于 ________________中。

4.核酸在 260nm附近有强吸收,这是由于 ________________。

5.变性 DNA的复性与许多因素有关,包括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

6.DNA复性过程符合二级反应动力学,其值与DNA的复杂程度成

________________比。

7.A.Rich在研究d(CGCGCG)寡聚体的结构时发现它为________________螺旋,称为 ________________形 DNA,外型较为 ________________。

8.常用二苯胺法测定 ________________含量,用苔黑酚法测

________________含量。

9.维持 DNA双螺旋结构稳定的主要因素是 ________________,其次,大量

存在于 DNA分子中的弱作用力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也起一定作用。

10.tRNA 的三级结构为 ________________形,其一端为 ________________,另一端为 ________________。

11.测定 DNA一级结构的方法主要有 Sanger 提出的 ________________法

和Maxam,Gilbert 提出的 ________________法。

12.T.Cech 和 S.Altman 因发现 ________________而荣获 1989 年诺贝尔化学奖。

二、是非题

1.[ ]脱氧核糖核苷中的糖环3′位没有羟基。

2.[ ]若双链DNA中的一条链碱基顺序为:pCpTpGpGpApC,则另一条链的碱

基顺序为: pGpApCpCpTpG。

3.[ ] 若种属 A 的 DNA Tm值低于种属 B,则种属 A 的 DNA比种属 B 含有更多

的 A-T 碱基对。

4.[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染色体均为DNA与组蛋白的复合体。

5.[ ]用碱水解核酸,可以得到2′与 3′- 核苷酸的混合物。

6.[ ]Z型DNA与B型DNA可以相互转变。

7.[ ]生物体内,天然存在的DNA分子多为负超螺旋。

8.[ ]mRNA是细胞内种类最多、含量最丰富的RNA。

9.[ ]tRNA的二级结构中的额外环是tRNA分类的重要指标。

10.[ ]真核生物成熟mRNA的两端均带有游离的3′ -OH。

11.[ ]目前为止发现的修饰核苷酸大多存在于tRNA中。

12.[ ]核酸变性或降解时,出现减色效应。

13.[ ]DNA样品A与B分别与样品C进行杂交实验,得到的杂交双链结构如

下图:

那么说明样品 A 与 C 的同源性比样品 B 与 C 的同源性高。

14.[ ] 在所有病毒中,迄今为止还没有发现既含有RNA又含有 DNA的病毒。

15.[ ] 基因表达的最终产物都是蛋白质。

16.[ ] 核糖核酸酶和脱氧核糖核酸酶分别作用于RNA和 DNA中的磷酸二酯

键,均属于特异性的磷酸二酯酶。

17.[ ] 核糖体不仅存在于细胞质中,也存在于线粒体和叶绿体中。

三、单选题

1.[ ]

A.3'-

B.5 胰核糖核酸酶水解

嘧啶核苷酸

’ - 嘧啶核苷酸

RNA,产物是:

C.3'-

D.5'-

E.3'- 嘧啶核苷酸和以 3'- 嘧啶核苷酸结尾的寡聚核苷酸嘧啶核苷酸和以 5'- 嘧啶核苷酸结尾的寡聚核苷酸嘧啶核苷酸和 5'- 嘧啶核苷酸

2.[ ] 左图中,哪一点代表双链DNA

Tm

值?

A.A

B.B

C.C

D.D

E.都不对

3.[ ]下列突变中,哪一种致死性最大?

A.胞嘧啶取代腺嘌呤

B.腺嘌呤取代鸟嘌呤

C.插入三个核苷酸

D.插入一个核苷酸

E.丢失三个核苷酸

4.[ ]双链DNA热变性后

A.粘度下降

B.沉降系数下降

C.浮力密度下降

D.紫外吸收下降

E.都不对

5.[ ]吖啶染料可以引起下列哪种突变?

A.转换

B.颠换

C.移码突变

D.嘧啶二聚体

E.GC与 AT的专一性转换

6.[ ]爱滋病病毒HIV是一种什么病毒

A.双链 DNA病毒

B.单链 DNA病毒

C.双链 RNA病毒

D.单链 RNA病毒

E.不清

7.[ ] 胸腺嘧啶除了作为 DNA的主要组分外,还经常出现在下列哪种 RNA 分子中

A.mRNA

B.tRNA

C.rRNA

D.hnRNA

E.snRNA

8.[ ]RNA经NaOH水解,其产物是:

A.5'-核苷酸

B.2'-核苷酸

C.3'-核苷酸

D.2'-核苷酸和3'-核苷酸的混合物

E.2'-核苷酸、3'-核苷酸和5'-核苷酸的混合物

9.[ ]反密码子UGA所识别的密码子是:

A.ACU

B.ACT

C.UCA

D.TCA

E.都不对

10.[ ]对DNA片段作物理图谱分析,需要用:

A.核酸外切酶

B.DNaseI

C.DNA连接酶

E.限制性内切酶

11.[ ]亚硝酸引起基因突变的机制是

A.还原作用

B.氧化作用

C.氧化脱氨作用

D.解链作用

E.染色体重排

12.[ ] 下列DNA序列中,哪一种复杂度最高?

A.

B.

C.

D.

E.

四、问答题

1.(1)噬菌体DNA,其双螺旋链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计算 DNA链的长度 ( 设核苷酸对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650) 。
(2) 相对分子质量为的病毒 DNA分子,每微米的质量是多少?
(3) 编码 88 个核苷酸的tRNA的基因有多长?
(4) 编码细胞色素 C(104 个氨基酸 ) 的基因有多长? ( 不考虑起始和终止序列 )
(5) 编码相对分子质量为 9.6 万的蛋白质的 mRNA,相对分子质量为多少? ( 设每个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120)
(6) λ噬菌

体 DNA长 17μm,一突变体 DNA长 15μ m,问该突变体缺失了多少碱基对?

2.对一双链 DNA而言,若一条链中 (A+G)/(T+C)=0.7 ,则
(1) 互补链中(A+G)/(T+C)= ?,
(2) 在整个 DNA分子中 (A+G)/(T+C)= ?
若一条链中(A+T)/(G+C)=0.7 ,则
(3) 互补链中 (A+T)/(G+C)= ?,
(4) 在整个 DNA分子中 (A+T)/(G+C)= ?

3.试述三种主要的 RNA的生物功能 ( 与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关系 ) 。

4.试述下列因素如何影响 DNA的复性过程。 (1) 阳离子的存在 (2) 低于 Tm的温度 (3) 高浓度的 DNA链

5.线粒体电子转移链中的一种重要蛋白质:酵母细胞色素氧化酶由 7 个亚基组成,但是只有其中的 4 种亚基的氨基酸顺序由酵母核内 DNA编码,那么其余

三种亚基的氨基酸顺序所需的信息来自何处?

6. 一条 DNA编码链的序列为写

出 :
(1) 由此转录得到的 mRNA序列
(2) 由此 mRNA翻译得到的多肽序列
(3) 如果缺失横线标明的 T 后,编码的多肽序列
(4) 如果横线标明的 C 突变为 G后,编码的多肽序列。

7.比较 DNA、RNA在化学组成上,大分子结构上,生物学功能方面的不同特点?

8.酵母 DNA的碱基组成中, T 的摩尔分数为 32.9 %,试计算此 DNA分子中其他碱基的含量?

9.DNA双螺旋结构是在什么时候,由谁提出的?试述 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基本要点有那些?

10.如果人体有 1014个细胞,每个细胞 DNA含量为 6.4 ×109 bp,试计算人体DNA(以双螺旋形式存在)的总长度为多少米?它相当于地球到太阳距离

( 2.2Gm)的多少倍?

11.RNA有那些主要类型,比较其结构与功能各有什么特点?

12.核酸的紫外吸收性质有何特点?如何应用来定性定量检测核酸和核苷

酸?

13.核酸的热变性有何特点?何谓 Tm? Tm有何意义?

14.什么叫核酸的分子杂交?此技术有何应用?

15.核酸的基本结构单位是什么?其组成如何?写出嘌呤和嘧啶的简化式。

16.比较 tRNA 、 mRNA、 rRNA 的分布、结构特点及功能。

17.比较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 mRNA一级结构的区别。

18.试述 Chargff 定律的主要内容。

19.试述碱基、核苷酸和核酸在结构上的关系。

20.DNA 双螺旋靠哪些化学键维系?其中最主要的作用力是什么?

21.写出真核生物 mRNA帽子结构的简式,并说明其功能。

22.简述 DNA三螺旋的特点。

23.重要的核蛋白体有哪些形式?它们在核酸和蛋白质的结合上有何特

点?

24.用简图表示 tRNA的二级结构和真核细胞 mRNA的一级结构。

25.何谓核酸探针?它有何用途?

26.解释下列名词 : 增色效应与减色效应、 DNA的变性与复性、回文结构与镜像结构、 Chargaff 定律、 Hoogsteen 配对、退火、碱基堆积力、熔解温度、核酸杂交。

第四章 核酸化学习题--生化习题及答案

第五章核酸化学 一、单项选择题 1.生物体的遗传信息储存在DNA的什么部位 A.碱基配对B.某个核苷酸 C.某种核苷 D.磷酸戊糖骨架 E.碱基顺序中 2.下列哪个是核酸的基本结构单位 A.核苷 B.磷酸戊糖 C.单核苷酸 D.多核苷酸 E.以上都不是 3.组成DNA分子的磷酸戊糖是: A.3’ -磷酸脱氧核糖 B.5’ -磷酸脱氧核糖 C.3’ -磷酸核糖 D.2’ -磷酸核糖 E.5’ -磷酸核糖 4.关于ATP生理功能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它是生物体内直接供能物质 B.可生成环腺苷酸(cAMP) C.作为物质代谢调节剂 D.RNA的合成原料 E.以上都不是 5.核酸分子中,单核苷酸连接是通过下列何化学键 A.氢键 B.糖苷键 C.3',5'-磷酸二酯键 D.疏水键 E.盐键 6.下列所述哪个是DNA分子的一级结构 A.脱氧核糖核苷酸残基的排列顺序 B.各种单核苷酸的连接方式 C.双螺旋结构 D.连接单核苷酸间的磷酸二酯键 E.以上都不是 7.关于DNA二级结构的论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两条多核苷酸链互相平行方向相反 B.两条链碱基之间形成氢键 C.碱基按A—T和G—C配对 D.磷酸和脱氧核糖在内侧,碱基在外侧

E.围绕同一中心轴形成双螺旋结构 8.有关tRNA结构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是RNA中最小的单链分子 B.其二级结构通常为三叶草形 C.分子中含有较多的稀有碱基 D.3’末端是活化氨基酸的结合部位 E.tRNA三级结构呈正“L”型 9.下列哪个结构存在于真核生物mRNA5'端 A.聚A尾巴 B.帽子结构 C.超螺旋结构 D.核小体 E.-C-C-A-OH顺序 10.下列哪个结构存在于tRNA3'端 A.聚A尾巴 B.帽子结构 C.超螺旋结构 D.核小体 E.-C-C-A-OH顺序 11.下列哪个结构存在于mRNA3'端 A.聚A尾巴 B.帽子结构 C.超螺旋结构 D.核小体 E.-C-C-A-OH顺序 12.上列何构型是溶液中DNA分子最稳定的构型 A.A型 B.B型 C.C型 D.D型 E.Z型 13.下列何物是在蛋白质合成中作为直接模板 A.DNA B.RNA C.mRNA D.rRNA E.tRNA 14.下列何物是在蛋白质合成中起“装配机”作用 A.DNA B.RNA C.mRNA D.rRNA E.tRNA

高中化学选修五第四章蛋白质和核酸知识点

第三节蛋白质和核酸 一、氨基酸 1、氨基酸的分子结构 氨基酸是羧酸分子烃基上的氢原子被氨基(—NH2)取代后的产物。氨基酸的命名是以羧基为母体,氨基为取代基,碳原子的编号通常把离羧基最近的碳原子称为α碳原子,离羧基次近碳原子称为β碳原子,依次类推。 2、氨基酸的物理性质 常温下状态:无色晶体;熔、沸点:较高;溶解性:能溶于水,难溶于有机溶剂。 3、氨基酸的化学性质 (1)甘氨酸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甘氨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氨基酸是两性化合物,基中—COOH为酸性基团,—NH2为碱性基团。 (3)成肽反应 两个氨基酸分子(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在酸或碱存在下加热,通过一分子的氨基和另一分子的羧基脱去一分子水,缩合形成含有肽键的化合物,称为成肽反应。 【习题一】 下列对氨基酸和蛋白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A.氨基酸和蛋白质遇重金属离子均会变性 B.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 C.α-氨基丙酸与α-氨基苯丙酸混合物脱水成肽,只生成2种二肽

D.氨基酸溶于过量氢氧化钠溶液中生成的离子,在电场作用下向负极移动【分析】A.重金属盐能使蛋白质发生变性; B.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 α-氨基丙酸与α-氨基苯丙酸混合物脱水成肽,生成4种二肽; D.氨基酸中-COOH和NaOH反应生成羧酸根离子,应该向正极移动。 【解答】解:A.重金属盐能使蛋白质发生变性,但不能使氨基酸发生变性,故A错误; B.氨基酸通过发生水解反应生成蛋白质,所以蛋白质最终水解产物是氨基酸,故B正确; C.氨基酸生成二肽,是两个氨基酸分子脱去一个水分子,当同种氨基酸脱水,生成2种二肽;是异种氨基酸脱水:可以是α-氨基丙酸脱羟基、α-氨基苯丙酸脱氢;也可以α-氨基丙酸脱氢、α-氨基苯丙酸脱羟基,生成2种二肽。所以共有4种,故C错误; D.氨基酸中-COOH和NaOH反应生成羧酸根离子,带负电荷,该向正极移动,故D错误; 故选:B。 【习题二】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氨基酸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缩聚反应 B.氨基酸具有两性 C.天然蛋白蛋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α-氨基酸 D.饱和Na2SO4、CuSO4溶液均可用于蛋白质的盐析 【分析】A.氨基酸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缩聚反应形成多肽; B.氨基酸中有氨基和羧基,氨基能与酸反应,羧基能与碱反应; C.天然蛋白质是α-氨基酸形成的; D.硫酸铜是重金属盐. 【解答】解:A.氨基酸可发生缩聚反应形成多肽,故A正确;

第四章 核酸

第四章核酸 一、填空题 1.核酸的基本结构单位是________________。 2.DNA双螺旋中只存在________________种不同碱基对。T总是与 ________________配对,C总是与________________配对。 3.两类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不同,DNA主要位于________________中,RNA 主要位于________________中。 4.核酸在260nm附近有强吸收,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 5.变性DNA的复性与许多因素有关,包括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6.DNA复性过程符合二级反应动力学,其值与DNA的复杂程度成 ________________比。 7.A.Rich在研究d(CGCGCG)寡聚体的结构时发现它为________________螺旋,称为________________形DNA,外型较为________________。 8.常用二苯胺法测定________________含量,用苔黑酚法测 ________________含量。 9.维持DNA双螺旋结构稳定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其次,大量存在于DNA分子中的弱作用力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也起一定作用。 10.tRNA的三级结构为________________形,其一端为________________,另一端为________________。 11.测定DNA一级结构的方法主要有Sanger提出的________________法和Maxam,Gilbert提出的________________法。 12.T.Cech和S.Altman因发现________________而荣获1989年诺贝尔化学奖。 二、是非题 1.[ ]脱氧核糖核苷中的糖环3′位没有羟基。 2.[ ]若双链DNA中的一条链碱基顺序为:pCpTpGpGpApC,则另一条链的碱 基顺序为:pGpApCpCpTpG。 3.[ ]若种属A的DNA Tm值低于种属B,则种属A的DNA比种属B含有更多的A-T碱基对。 4.[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染色体均为DNA与组蛋白的复合体。 5.[ ]用碱水解核酸,可以得到2′与3′-核苷酸的混合物。 6.[ ]Z型DNA与B型DNA可以相互转变。 7.[ ]生物体内,天然存在的DNA分子多为负超螺旋。 8.[ ]mRNA是细胞内种类最多、含量最丰富的RNA。 9.[ ]tRNA的二级结构中的额外环是tRNA分类的重要指标。 10.[ ]真核生物成熟mRNA的两端均带有游离的3′-OH。 11.[ ]目前为止发现的修饰核苷酸大多存在于tRNA中。 12.[ ]核酸变性或降解时,出现减色效应。 13.[ ]DNA样品A与B分别与样品C进行杂交实验,得到的杂交双链结构如

第四章 核酸 生物化学试卷

核酸习题 一、选择题 1、热变性的DNA分子在适当条件下可以复性,条件之一是B A 骤然冷却 B 缓慢冷却 C 浓缩 D 加入浓的无机盐 2、在适宜条件下,核酸分子两条链通过杂交作用可自行形成双螺旋,取决于D A DNA的Tm值 B 序列的重复程度 C 核酸链的长短 D 碱基序列的互补 3、核酸中核苷酸之间的连接方式是C A 2’,5’—磷酸二酯键 B 氢键 C 3’,5’—磷酸二酯键 D 糖苷键 4、tRNA的分子结构特征是A A 有反密码环和3’—端有—CCA序列 B 有反密码环和5’—端有—CCA序列 C 有密码环 D 5’—端有—CCA序列 5、下列关于DNA分子中的碱基组成的定量关系哪个是不正确的?D A C+A=G+T B C=G C A=T D C+G=A+T 6、下面关于Watson-Crick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叙述中哪一项是正确的? A A 两条单链的走向是反平行的 B 碱基A和G配对 C 碱基之间共价结合 D 磷酸戊糖主链位于双螺旋内侧 7、RNA和DNA彻底水解后的产物C A 核糖相同,部分碱基不同 B 碱基相同,核糖不同 C 碱基不同,核糖不同 D 碱基不同,核糖相同 8、下列关于mRNA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A A、原核细胞的mRNA在翻译开始前需加“PolyA”尾巴。 B、真核细胞mRNA在 3’端有特殊的“尾巴”结构 C、真核细胞mRNA在5’端有特殊的“帽子”结构 9、tRNA的三级结构是B A 三叶草叶形结构 B 倒L形结构 C 双螺旋结构 D 发夹结构 10、维系DNA双螺旋稳定的最主要的力是C A 氢键 B 离子键 C 碱基堆积力 D 范德华力 11、下列关于DNA的双螺旋二级结构稳定的因素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 A 3',5'-磷酸二酯键 B 碱基堆积力 C 互补碱基对之间的氢键 D 磷酸基团上的负电荷与介质中的阳离子之间形成的离子键 12、Tm是指什么情况下的温度?C A 双螺旋DNA达到完全变性时 B 双螺旋DNA开始变性时 C 双螺旋DNA结构失去1/2时 D 双螺旋结构失去1/4时 13、稀有核苷酸碱基主要见于C A DNA B mRNA C tRNA D rRNA 14、双链DNA的解链温度的增加,提示其中含量高的是D A A和G B C和T C A和T D C和G

生物化学试题核酸 填空题

第四章核酸的结构填空题 1.核酸可分为和两大类,前者主要存在于真核细胞的__ 和原核细胞____ 部位,后者主要存在于细胞的部位。 答案:1. DNA RNA 细胞核类(拟)核细胞质 解析:核酸在细胞内的分布 2.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是___ _,由_ _、和_ 3个部分组成. 答案:2.核苷酸戊糖含氮碱基磷酸 解析: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 3.在DNA和RNA中,核苷酸残基以____互相连接,形成不分枝的链状分子。由于含氮碱基具有__ ,所以核苷酸和核酸在__ nm处有最大紫外吸收值。 答案:3. 3'-5'磷酸二酯键共轭双键260 解析:核酸的结构 4.细胞的RNA主要包括、和_ 3类,其中含量最多的是,分子量最小的是_ ,半寿期最短的是。 答案:4. mRNA tRNA rRNA rRNA tRNA mRNA 解析:细胞内RNA的种类 5.核外DNA主要有、和。 答案:5. 线粒体DNA 叶绿体DNA 质粒DNA 解析:真核细胞内DNA的分布 6. RNA中常见的碱基是、、和_ 。 答案:6.腺嘌呤鸟嘌呤尿嘧啶胞嘧啶 解析:RNA中常见的碱基 7. DNA常见的碱基有、、和______,其中_ ___ 嘧啶的氢键结合性质类似于RNA中的______。 答案:7.腺嘌呤鸟嘌呤胸腺嘧啶胞嘧啶胸腺尿嘧啶 解析: DNA常见的碱基 8.在含DNA和RNA的试管中加入稀的Na0H溶液,室温放置24小时后,______被水解了。 答案:8.RNA 解析:DNA和RNA的结构特点 9.核苷中,核糖及脱氧核糖与碱基间的糖苷键是______键。 答案:9. C-N 解析:核苷的结构 10. Watson- -CrickDNA双螺旋每盘旋一圈有______对核苷酸,高度为_____直径为______。 答案:10. 10 3.4nm 2nm 解析:DNA的结构细节(形状) 11.组成DNA的两条多核苷酸链是______的,两链的碱基顺序____ ,其中____与__ ___配对,形成_____个氢键,____与_____配对,形成_____个氢键。 答案:11. 反平行互补G C 三 A T 二 解析:DNA的结构(内部结构)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第四章生命中的基础 有机化学物质 第三节 蛋白质和核酸

第三节蛋白质和核酸学习目标核心素养 1.了解氨基酸的组成和结构,知道氨基酸的两性。 2.了解氨基酸的组成、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知道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关系。 3.了解蛋白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盐析、变性、水解、颜色反应等)。了解氨基酸、蛋白质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认识蛋白质、酶、核酸等物质与人体健康的关系。1.从微观官能团的角度理解氨基酸、蛋白质性质和核酸的性质,形成结构决定性质的观念,能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视角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2.从蛋白质的性质出发,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设计实验方案,并能对实验进行评价和优化。(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 3.认识蛋白质和核酸在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要应用,感受化学对社会发展的重大贡献。(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一、氨基酸的结构与性质 1.概念和结构: (1)概念:羧酸分子中烃基上的氢原子被氨基取代的化合物。 (2)结构:α-氨基酸的结构简式为,官能团为氨基(—NH2)和羧基(—COOH)。 (3)常见的氨基酸。 俗名结构简式系统命名 甘氨酸α-氨基乙酸 丙氨酸α-氨基丙酸 谷氨酸2-氨基-1,5-戊二酸 苯丙氨酸α-氨基苯丙酸 2.氨基酸的性质:

(1)物理性质。 颜色状态熔点 溶解性 水强酸或强碱乙醇、乙醚 无色晶体较高大多数能溶能溶难溶 (2)化学性质。 ①两性。 氨基酸分子中既含有羧基,又含有氨基,是两性化合物,因而能与酸、碱反应生成盐。 a.α 氨基酸与盐酸的反应: 。 b.α 氨基酸与氢氧化钠的反应: 。 ②成肽反应。 两个氨基酸分子(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在酸或碱的存在下加热,通过一分子的氨 基和另一分子的羧基间脱去一分子水,缩合成含有肽键()的化合物的反应,称为成肽反应。例如, 氨基酸二肽或多肽蛋白质。 【微思考】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物质有哪些? 提示:氨基酸、Al、Al2O3、Al(OH)3、弱酸的酸式盐(如NaHCO3)、弱酸的铵盐[如(NH4)2CO3]。

2021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第4章第3节《蛋白质和核酸》word导学案

第四章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 第三节蛋白质和核酸 课前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 预习第四章第三节的内容,初步了解氨基酸和蛋白质的组成、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 二、预习内容 (一)、氨基酸的结构与性质: 1、氨基酸概念: 2.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几乎都是。 注意: (1) 氨基:氨分子(NH3)去掉一个氢原子后剩余的部分。氨基的电子式 (2) α—氨基酸(向学生介绍α、β位):羧酸分子里的α氢原子被氨基取代后的生成物。 (3) α—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石。 (二)、蛋白质 1、蛋白质的性质 (1)颜色反 应: 。 (2)变性 在等作用下,蛋白质的物理性质和生理 功能发生改变的现象,称为蛋白质的变性。 (3)盐析 蛋白质溶液加入某些溶液,可使蛋白质的溶解度降低而从溶液中 析出的过程叫盐析。 (4)水解 2、组成和结构: (1)蛋白质是由结合而成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2)组成:由C、H、O、等元素组成。 (3)蛋白质的结构 3、蛋白质的主要用途:组成细胞的基础物质、人类营养物质、工业上有广泛应用、酶是 特殊。 (三)、酶 (四)、核酸 三、提出疑惑 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课内探究学案 一、学习目标 1.了解氨基酸的组成、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 2.了解蛋白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盐析、变性、水解、颜色反应等)。 3.认识蛋白质、酶、核酸等物质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体会化学学科在生命科学发展中所 起的重要作用。 4.重点:氨基酸、蛋白质的性质。 5.难点:蛋白质的组成和结构、肽键的形成。 二、学习过程 (一)、氨基酸的结构与性质: 1.氨基酸的结构:α—氨基酸通式;既含有又含有羧 基。 2.氨基酸的两性: (1)与酸反应: (2)与碱反应: 思考:①写出:R—CH—COOH与过量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H3Cl 答: ②在所学过的物质中有哪些物质既能跟酸反应又能跟碱反应? 答: (3)成肽反应: (二)、蛋白质 1、蛋白质的性质 (1)颜色反应 (2)变性 (3)盐析 (4)水解:蛋白质水解的产物是

高中化学第四章生物大分子2蛋白质核酸学案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第二节蛋白质核酸 课程目标 1.了解氨基酸的组成、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 2.了解二肽、多肽的概念。 3.了解蛋白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 4.了解核酸的组成、结构和生物功能 图说考点 基础知识 [新知预习] 一、氨基酸的结构与性质 1.氨基酸的分子结构 氨基酸可看作是羧酸分子中______上的氢原子被______取代后的产物,分子中既含有______,又含有______,天然氨基酸全为______________,其通式可写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常见的氨基酸 甘氨酸(氨基乙酸):__________, 谷氨酸(2-氨基戊二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丙氨酸(2-氨基丙酸):______________, 苯丙氨酸(2-氨基-3-苯基丙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氨基酸的性质 (1)物理性质

①两性 在氨基酸分子中,—COOH是酸性基团,—NH2是碱性基团,甘氨酸分别与盐酸、氢氧化钠的反应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成肽反应 在酸或碱的存在下加热,两个氨基酸分子之间通过一分子的______和另一分子的______ 间脱去一分子水,缩合形成含有肽键的化合物。 例如: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蛋白质的组成和性质 1.蛋白质的组成 蛋白质的组成元素有________等,少量蛋白质还含有微量________等,属于天然有机高

大工生物化学第四章核酸习题

第四章核酸 1.组成核酸的基本结构单位是: A 核糖和脱氧核糖 B 磷酸和核糖 C 含氮碱基 D. 单核苷酸 2. DNA和RNA完全水解后,其产物的特点是: A 核糖相同,碱基部分相同 B 核糖不同,碱基相同 C 核糖相同,碱基不同 D. 核糖不同,部分碱基不同 3.自然界游离核苷酸中,磷酸最常见是位于: A .戊糖的C-5‘上 B 戊糖的C-2’上 C 戊糖的C-3‘上 D 戊糖的C-2’和C-5‘上 4.下列那种碱基只存在于RNA而不存在于DNA: A 腺嘌呤 B. 尿嘧啶 C 胞嘧啶 D 胸腺嘧啶 5. 核酸中核苷酸之间的连接方式是: A 2‘,3’磷酸二酯键 B 糖苷键 C 2‘,5’磷酸二酯键 D. 3‘,5’磷酸二酯键 6. 核酸对紫外线的吸收是由哪一结构所产生的? A 磷酸二酯键 B 糖苷键 C. 嘌呤和嘧啶环上的共轭双键 D 氢键 7.核酸分子中储存、传递遗传信息的关键部分是: A 核苷酸 B. 碱基序列 C 磷酸戊糖 D 戊糖磷酸骨架 8.关于DNA的二级结构,下列说法哪种是错误的: A DNA二级结构是双螺旋结构 B 双螺旋结构中碱基之间借氢键连接 C. 双螺旋结构中两条碳链方向相同 D 磷酸与脱氧核糖组成了双螺旋结构的骨架 9.关于tRNA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 tRNA二级结构呈三叶草形 B tRNA分子中含有稀有碱基 C. 反密码环上有CCA三个碱基组成的反密码子 D tRNA中有一个额外环 10.关于碱基配对,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嘌呤与嘧啶相配对, 比值相等 B A与T(U), G与C相配对

C. A与G, C与T相配对 D A与T之间有两个氢键, G与C之间有三个氢键 11.下列关于DNA碱基含量关系,哪个是错误的? A A=T, G=C B A+G=T+ C C. A+T=C+G D A+C=G+T 12. DNA变性是指: A 分子中磷酸二酯键断裂 B 多核苷酸链解聚 C 互补碱基之间氢键断裂 D DNA分子中碱基丢失 13. 某DNA分子中腺嘌呤的含量为15%,则胞嘧啶的含量为: A. 35% B 15% C 30% D 40% 14.下列关于DNA复制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 半保留复制 B. 两条子链均连续合成 C 合成方向5‘--->3’ D 以四种dNTP为原料 15. DNA复制时,模板序列5‘-TAGA-3’,将合成下列哪种互补结构 A. 5'-TCTA-3‘ B 5'-ATCA-3' C 5'-UCUA-3' D 5'-GCGA-3' 16. 遗传信息传递的中心法则是: A. DNA-->RNA-->蛋白质 B RNA-->DNA-->蛋白质 C 蛋白质-->DNA-->RNA D DNA-->蛋白质-->RNA 17. DNA复制时,子链的合成是: A 一条链5‘-->3’,另一条链3‘-->5’ B 两条链均为3‘-->5’ C. 两条链均为5‘-->3’ D 两条链均为连续合成 18.合成RNA的原料是: A NMP B NDP C. NTP D dNTP 19.模板DNA的碱基序列是3‘-TGCAGT-5’,其转录出RNA碱基序列是: A 5'-AGGUCA-3' B. 5'-ACGUCA-3' C 5'-UCGUCU-3‘ D 5'-ACGTCA-3' 20. DNA的遗传信息通过下列何种物质传递到蛋白质生物合成? A rRNA B tRNA C DNA本身 D. mRNA 21.下列哪种物质在蛋白质合成中起转运氨基酸的作用? A mRNA B rRNA C 延长因子 D. tRNA 22.下列关于反密码子的叙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A. 由tRAN中相邻的三个核苷酸组成 B 由mRAN中相邻的三个核苷酸组

高中化学第四章第三节蛋白质和核酸教案新人教版选修5

第三节蛋白质和核酸 [课标要求] 1.了解氨基酸的组成、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 2.了解二肽、多肽的概念。 3.了解蛋白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 4.认识人工合成多肽、蛋白质、核酸等的意义,体会化学科学在生命科学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1.α-氨基酸的结构为,氨基酸具有两性,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氨基酸分子间脱水可形成肽键。 2.蛋白质分子结构中含有肽键,天然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α-氨基酸。 3.蛋白质的性质可概括为水解、盐析、变性、颜色反应、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 4.蛋白质遇铵盐、轻金属盐可发生盐析,该过程为可逆过程,可用于蛋白质的提纯。 5.加热、强酸、强碱、重金属盐、乙醇、紫外线等能使蛋白质变性。 6.核酸分为核糖核酸(RNA)和脱氧核糖核酸(DNA)。 氨基酸的结构与性质 1.组成和结构 (1)组成 氨基酸可看作是羧酸分子烃基上的H被氨基取代后的产物。 (2)结构 α-氨基酸的结构简式可表示为,其官能团为—COOH和—NH2。 (3)常见的氨基酸

2.性质 (1)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 ①两性:氨基酸的化学性质主要由—NH2、—COOH和它们的相互作用决定。羧基是酸性基团,可与碱反应,氨基是碱性基团,可与酸反应,表现出两性。 a.与盐酸的反应: b.与NaOH溶液的反应: ②成肽反应: 两个氨基酸分子(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在酸或碱的存在下加热,通过一分子的氨基与另一分子的羧基间脱去一分子水,缩合形成含有肽键()的化合物,称为成肽反应。例如: ③二肽:由两个氨基酸分子脱水后形成的含有肽键的化合物称为二肽。 ④多肽:二肽可以继续与其他氨基酸分子脱水生成三肽、四肽、五肽以至生成长链的多肽。 [特别提醒] (1)—NH2是碱性基团,—COOH是酸性基团,故氨基酸既能与强酸反应,也能与强碱反应。 (2)分子式相同的氨基酸与硝基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 (3)二肽是指两分子氨基酸缩去1分子水形成含有肽键的化合物,n肽则是n分子氨基酸缩去n-1分子水形成的含有n-1个肽键的化合物。 1.有两种氨基酸,分别是甘氨酸和丙氨酸,两分子氨基酸之间脱水能形成几种二肽?试写出它们的结构简式。 2.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的物质有哪些? 提示:(1)单质:如Al、Zn等; (2)两性氧化物:如Al2O3、ZnO等;

4.3核酸(教案)-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第四章生物大分子 第三节核酸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核酸、核苷酸的组成、结构。(宏观辨识与与微观探析) 2.认识人工合成核酸等的意义,体会化学学科在生命科学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 【教学重难点】 核酸的组成和结构 【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导入]DNA结构的发现是20世纪最伟大的自然科学发现之一。自从杰弗里斯等人于1985年首次对一起移民纠纷中的母子关系作出肯定鉴定以来,用DNA指纹术进行亲子鉴定已有近10年的历史了。代表性的报道有:在一起无名尸的鉴定过程中,专家们将提取到的腐尸残血中的DNA,和假定受害人双亲的DNA进行DNA指纹鉴定后,成功地对这具无名尸的人身作出了鉴定。在常规血清学检验不能对亲子关系作出肯定结论的情况下,采用DNA指纹术便可轻易地作出结论。 [设计意图]通过介绍亲自鉴定、尸体鉴定等,突出DNA鉴定技术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讲授 [讲解]1869年,F. Miescher从脓细胞中提取到一种富含磷元素的酸性化合物,因存在于细胞核中而将它命名为“核质”(nuclein)但核酸(nucleic acids)这一名词在Miescher发现核质"20年后才被正式启用,当时已能提取不含蛋白质的核酸制品。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解释什么是核酸,什么是核苷酸,核酸和核苷酸之间的关系? [讲解]核酸是一种生物大分子,相对分子质量可达上百万。实验表明核酸可以发生水解反应,人们通过分析核酸水解的产物,认识到核酸是由许多核苷酸单体形成的聚合物。核苷酸进一

步水解得到磷酸和核苷,核苷继续水解得到戊糖和碱基。 [展示]核酸的水解的过程。 [补充]核酸是由C、H、O、N、P元素组成。 [学生活动]完成思考讨论。 [过渡]20世纪50年代初,沃森和克里克致力于研究DNA的分子结构。他们利用DNA晶体的X射线衍射等数据搭建分子结构模型。 [提出问题](纵向结构)核苷酸之间通过怎样的连接方式形成多聚核苷酸链?(横向结构)多聚核苷酸链之间又是怎样连接起来的呢? [学生活动]分组搭建核苷酸可能的分子结构模型。 [归纳总结]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具有的特点。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认识借助宏观模型认识微观结构是学习和研究有机化合物结构的一种重要而有效的方式。 [补充]RNA也是以核苷酸为基本构成单位,其中的戊糖和碱基与DNA中的不同,核糖替代了脱氧核糖,尿嘧啶(U)替代了胸腺嘧啶(T)。RNA分子一般呈单链状结构,比DNA分子小得多。 [过渡]早期的研究仅将核酸看成是细胞中的一般化学成分,没有人注意到它在生物体内有什么功能这样的重要问题。核酸在生物体内有怎么样的功能?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理解核酸的生物功能。 [资料]中国在核酸方面的研究成果。 3.课堂小结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 4.板书 4.3核酸

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三 第4章 第3节 核酸 讲义

一、核酸的组成和分类 1.核酸的分类 天然的核酸根据其组成中所含戊糖的不同,分为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2.核酸的组成 核酸是由许多核苷酸单体形成的聚合物。核苷酸进一步水解得到磷酸和核苷,核苷继续水解得到戊糖和碱基。因此,核酸可以看作磷酸、戊糖和碱基通过一定方式结合而成的生物大分子。其中的戊糖是核糖或脱氧核糖,它们均以环状结构存在于核酸中,对应的核酸分别是核糖核酸(RNA)和脱氧核糖核酸(DNA)。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3.戊糖结构简式 4.碱基 碱基是具有碱性的杂环有机化合物,RNA中的碱基主要有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和尿嘧啶(分别用字母A、G、C、U表示);DNA中的碱基主要有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和胸腺嘧啶(用字母T表示)。结构简式分别可表示为: 腺嘌呤(A): 鸟嘌呤(G):

胞嘧啶(C): 尿嘧啶(U): 胸腺嘧啶(T): 二、核酸的结构及生物功能 1.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具有以下特点:DNA分子由两条多聚核苷酸链组成,两条链平行盘绕,形成双螺旋结构;每条链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碱基排列在内侧;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作用,腺嘌呤(A)与胸腺嘧啶(T)配对,鸟嘌呤(G)与胞嘧啶(C)配对,结合成碱基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2.RNA也是以核苷酸为基本构成单位,其中的戊糖和碱基与DNA中的不同,核糖替代了脱氧核糖,尿嘧啶(U)替代了胸腺嘧啶(T)。RNA分子一般呈单链状结构,比DNA分子小得多。 3.基因 核酸是生物体遗传信息的载体。有一定碱基排列顺序的DNA片段含有特定的遗传信息,被称为基因。 4.DNA分子的生物功能 DNA分子上有许多基因,决定了生物体的一系列性状。在细胞繁殖分裂过程中,会发生DNA 分子的复制。亲代DNA分子的两条链解开后作为母链模板,在酶的作用下,利用游离的核苷酸各自合成一段与母链互补的子链,最后形成两个与亲代DNA完全相同的子代DNA分子,使核酸携带的遗传信息通过DNA复制被精确地传递给下一代,并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影响生物体特定性状的发生和发育。 5.RNA的生物功能 RNA则主要负责传递、翻译和表达DNA所携带的遗传信息。 6.我国在核酸的研究中取得的成绩 (1)1981年,我国科学家采用有机合成与酶促合成相结合的方法,人工合成了具有生物活性的核酸分子——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 (2)1999年,我国参与了人类基因组计划,成为参与该项计划的唯一发展中国家。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3有机化学基础第四章第三节核酸习题含答案

第三节核酸 A级必备知识基础练 1.(2021河北石家庄高二检测)下列不属于有机高分子的是() A.淀粉 B.油脂 C.纤维素 D.核酸 2.分子式为C1 864H3 012O576N468S21的化合物,最可能是() A.核糖核酸 B.脂类 C.蛋白质 D.肝糖元 3.如图表示不同化学元素所组成的生命大分子及其水解产物,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若①为某种大分子的组成单位,则①最可能是氨基酸 B.若②是人体中重要的储能物质,则②可能是脂肪 C.若③为能储存遗传信息的大分子物质,则③一定是DNA D.若④能够作为医疗注射物为人体提供能量,则④是葡萄糖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丙氨酸()与甘氨酸(H2NCH2COOH)缩合最多可得到四种链状二肽 B.生物体遗传信息的载体只有核糖核酸(RNA) C.蛋白质的一级结构的主键是肽键与氢键 D.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具有高效的催化活性,本身不能水解 5.有关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核酸对生物体的生长繁殖、遗传变异等起着决定性作用,是生命活动的控制者,大量存在于细胞核中 B.核酸指挥控制着蛋白质的合成,细胞的分裂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 C.生物体遗传信息的载体DNA,大量存在于细胞核中,决定蛋白质的合成 D.生物体遗传信息的载体RNA,大量存在于细胞质中,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6.下面是核酸的结构片段:

(1)根据该图分析,该核酸为(填“DNA”或“RNA”),图中的虚线表示。 (2)它在酶的作用下完全水解的产物中,含有、戊糖和碱基,该戊糖的分子式为,试写出水解生成的含氮原子数最少的碱基的结构简式:。 B级关键能力提升练 以下选择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 7.核酸检测为确认病毒感染提供了关键的支持性证据。某核糖核酸(RNA)的结构片段示意图如下,它在酶的催化作用下能完全水解生成戊糖、碱基和某酸。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核酸也可能通过人工合成的方法得到 B.酶是有机化合物,催化活性与温度有关 C.该核酸水解生成的碱基中含有氮元素 D.该核酸完全水解生成的酸是H3PO3 8.在自然界中,许多天然生物大分子或生物结构为螺旋状。下列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DNA的螺旋结构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排列构成基本骨架 B.破坏某蛋白质的螺旋结构一定不影响其功能 C.双链DNA分子的每个脱氧核糖上均只连着一个磷酸和一个碱基 D.核酸分子多样性取决于核酸中核苷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 9.(2021山东烟台高二检测)腺嘌呤核苷和腺嘌呤核苷酸是生产核酸类药物的中间体,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腺嘌呤核苷分子中有四个手性碳原子 B.腺嘌呤核苷酸分子中五个氮原子一定在一个平面上 C.腺嘌呤核苷酸只能与NaOH溶液反应不能与盐酸反应

核酸采样保存管理制度

核酸采样保存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医疗机构核酸采样保存管理工作,维护患者权益,保障疫情防控工作的顺利开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进行核酸检测的医疗机构,包括但不限于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检验中心等。 第三条核酸采样保存管理应遵守“谁采样、谁负责”的原则,明确责任岗位,确保操作规范,采样质量可控。 第四条医疗机构应严格执行本制度,做好核酸采样的全过程管理,保障采样标本的质量、准确性和安全性。 第五条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核酸采样保存管理的相关文件和记录,包括但不限于工作指引、核酸采样记录、质量控制记录等。 第六条医疗机构应加强对核酸采样保存管理工作的宣传教育,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责任意识,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二章核酸采样的程序和要求 第七条核酸采样应由具备相关资质的医务人员操作,操作前应佩戴防护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口罩、手套、防护服等。 第八条在进行核酸采样前,医务人员应核对患者的相关信息,确保患者的身份信息准确无误。 第九条核酸采样前应对采样工具和用品进行消毒处理,避免交叉感染。 第十条核酸采样应遵守操作规范,确保采样的质量和准确性,避免污染或误差。 第十一条采样后应及时将样本送往检验中心进行检测,严格保证样本的质量和准确性。 第十二条采样结束后应清洁和消毒采样工具和用品,并按规定妥善保存样本,确保安全。 第十三条对于特殊群体的核酸采样,应根据特殊情况进行特殊操作,并做好相关记录和报告。 第三章核酸样本的保存和管理 第十四条医疗机构应建立核酸样本保存和管理的制度和流程,确保样本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第十五条核酸样本的保存应按相关规定进行,确保样本的稳定性和可追溯性。

单位核酸检测管理制度内容

单位核酸检测管理制度内容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单位核酸检测工作,保障员工健康和单位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员工核酸检测工作。 第三条本制度应当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第四条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核酸检测工作组织机构,明确工作职责,为核酸检测工作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和经费支持。 第五条本单位应当加强对核酸检测工作人员的培训,使其熟悉相关法规和操作规程,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第二章核酸检测管理 第六条本单位应当与具备资质的医疗机构签订合作协议,确保核酸检测工作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第七条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核酸检测工作台账,记录核酸检测人员的基本情况和检测结果,做到有记录可查。 第八条单位应当设立专门的检测点,统一安排人员进行核酸检测,确保检测工作有序进行。 第九条对于需要进行核酸检测的员工,单位应当提前告知相关事项并做好检测的安排。 第十条对于检测结果为阳性的员工,单位应当及时通知相关部门,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隔离和治疗。 第三章核酸检测流程 第十一条核酸检测工作人员应当按照规定的操作流程进行检测,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操作指南进行操作。 第十二条核酸检测样本采集应当由专业人员进行,确保操作规范和样本的准确性。 第十三条核酸检测的设备和试剂应当具备相应的注册证,保证质量可控。 第十四条报告结果应当及时整理和归档,确保核酸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第四章核酸检测工作制度 第十五条对于需要进行核酸检测的员工,单位应当定期进行检测,确保员工健康和单位安全。

第十六条核酸检测工作人员应当每日进行体温测量和健康状况上报,确保工作人员的健康状况。 第十七条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核酸检测结果的通报制度,及时向相关部门通报检测结果。 第十八条单位应当定期进行核酸检测工作的总结和评估,及时改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第五章处罚与奖励 第十九条对于违反相关规定的人员,单位应当给予相应的处罚,严肃处理,保证核酸检测工作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第二十条对于核酸检测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和贡献的人员,单位应当给予相应的奖励和表彰。 第二十一条对于存在违规行为或者不遵守核酸检测工作制度的人员,单位应当进行相应的纠正,确保核酸检测工作的质量和权威性。 第六章附则 第二十二条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生效。 第二十三条对于本制度中未尽事宜,根据国家相关法规执行。 第二十四条本制度解释权归本单位所有。 以上就是单位核酸检测管理制度的全部内容,希望每一位员工都能认真遵守,并且积极配合工作,做好核酸检测工作,保障员工健康和单位安全。

人教版高中化学第四章第三节核酸练习高二化学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第三节核酸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核酸的组成 1.核酸检测是诊断新冠肺炎的重要依据。下列有关核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除病毒外,其他生物体内都有核酸存在 B.核酸是由C、H、O、N、P等元素组成的小分子有机物 C.核酸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 D.组成核酸的基本单元是脱氧核苷酸 2.核酸的基本组成单元核苷酸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比较组成DNA与RNA的④,只有②存在不同 B.若③是胸腺嘧啶,则④为胸腺嘧啶脱氧核酸 C.若③是尿嘧啶,则②是脱氧核糖 D.若②是脱氧核糖,则④构成的核酸是绝大多数生物体的遗传物质 3.(2021山东临沂一中月考)腺嘌呤核苷和腺嘌呤核苷酸是生产核酸类药物的中间体,结构如图所示。 腺嘌呤核苷

腺嘌呤核苷酸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腺嘌呤核苷分子中有4个手性碳原子 B.腺嘌呤核苷酸分子中5个氮原子一定在同一个平面上 C.腺嘌呤核苷酸只能与NaOH溶液反应,不能与盐酸反应 D.由腺嘌呤核苷合成腺嘌呤核苷酸的过程中发生取代反应并形成磷酯键 题组二核酸的结构 4.将双螺旋结构的DNA分子彻底水解,得到的产物是( ) A.两条脱氧核苷酸长链 B.四种脱氧核苷酸 C.磷酸、碱基、脱氧核糖 、H、O、N、P五种元素 5.在自然界中,许多天然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为螺旋状。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的螺旋结构由核糖和磷酸交替排列构成基本骨架 B.破坏某蛋白质的螺旋结构一定不影响其功能 C.双链DNA分子的每个脱氧核糖上均连着一个磷酸和一个碱基 D.核酸分子的多样性取决于核酸中核苷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 6.如图表示DNA分子结构中的一部分,其中连接碱基A与T的是( ) A.肽键 B.氢键 C.磷酯键 D.二硫键

2022年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三同步培优第四章生物大分子第三节核酸

第四章第三节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D) A.所有蛋白质遇浓HNO3均变黄 B.核酸是具有遗传信息的蛋白质 C.DNA是生物体遗传信息的载体,蛋白质合成的模板 D.RNA可以根据DNA提供的信息,控制蛋白质合成 2.核酸存在于一切生物体中,也是生命的基础物质。对核酸的研究是近年来科学研究最活跃的领域。以下关于核酸的论述正确的是(BD) A.核酸是核蛋白的非蛋白部分,也是由氨基酸残基组成的 B.核酸有核糖核酸和脱氧核糖核酸两类,共同对蛋白质的合成和生物遗传起重要作用C.核酸是高分子化合物,可以进一步水解得到核苷酸,核苷酸仍然是高分子化合物D.核酸水解产物中含有磷酸、戊糖和碱基 解析:核酸中没有氨基酸残基,A错误;核酸水解得到的核苷酸不是高分子化合物,C 错误。 3.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体内提取的新型冠状病毒(由蛋白质和遗传物质RNA组成)彻底水解后能得到(C) A.20种氨基酸、4种含氮碱基 B.20种氨基酸、4种脱氧核糖 C.多种氨基酸、1种核糖 D.多种氨基酸、4种脱氧核苷酸 4.某DNA分子的片段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片段的说法错误的是(AB) A.氢键的强度:①<② B.该片段中所有参与形成氢键的原子都共平面 C.该片段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水解反应 D.胞嘧啶与鸟嘌呤分子中酰胺基的化学活性并不完全相同

解析:氧元素的电负性大于氮元素,原子半径小于氮原子,形成的氢键更强,则氢键的强度:①>②,故A 错误;如图中“*”所标注的氮原子()成三 个价键,N 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5-3×12 =4,因此采用sp 3杂化,为四面体结构,单键可以旋转,因此该片段中所有参与形成氢键的原子不都共平面,故B 错误;该片段中含有肽键,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水解反应,故C 正确;胞嘧啶与嘌呤分子中酰胺基的氮原子化学环境不同,故酰胺基的化学活性并不完全相同,故D 正确。 二、非选择题 5.如图为C 、H 、O 、N 、P 等元素构成大分子物质甲~丙的示意图。 (1)若图中物质甲能与碘液发生反应显蓝色,则单体3为__葡萄糖__,由物质甲生成单体3的化学方程式为__(C 6H 10O 5 n 淀粉+n H 2O ――→酸或酶n C 6H 12O 6葡萄糖 __。 (2)若图中丁是由蛋白质和核糖核酸组成的细胞器,则单体1为__氨基酸__,单体2为__核糖核苷酸__。 (3)若物质丙可控制物质乙的合成,则物质丙通常为__DNA__,物质丙水解得到的糖为__脱氧核糖__。 解析:(1)由题图可知,单体3由C 、H 、O 组成,则可能是某种单糖,物质甲是多糖,若题图中物质甲能与碘液发生反应显蓝色,则甲为淀粉,单体3为葡萄糖。 (2)若题图中丁由核糖核酸和蛋白质构成,根据所含元素可知物质乙为蛋白质,单体1为氨基酸,物质丙为核糖核酸,单体2为核糖核苷酸。 (3)物质丙(DNA)可控制物质乙(蛋白质)的合成,则丙可以表示DNA ,水解得到脱氧核糖。 6.如图表示与核酸有关的物质或结构,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中填写对应的字母)。

第四章 核酸分子杂交技术

第四章核酸分子杂交技术 第一节核酸分子杂交的基本原理 原理: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一、核酸分子杂交(nucleic acid hybridization ) 来源不同的两条单链核酸分子通过碱基互补形成异源双螺旋分子,称为核酸分子杂交。 杂交可分成:DNA/DNA、RNA/RNA、DNA/RNA之间的杂交。 待测核酸序列 探针(probe):已知核酸序列 二、DNA的变性(denaturation) 定义:在某些理化因素作用下,DNA双链解开 成两条单链的过程。 方法:过量酸、碱、加热、变性试剂如尿素、 甲酰胺以及某些有机溶剂如乙醇、丙酮等。 变性后其它理化性质变化: OD260增高粘度下降 比旋度下降浮力密度升高 酸碱滴定曲线改变生物活性丧失 浮力密度buoyant density 是指通过用氯化铯等密度梯度离心法(平衡密度梯度法)所求的高分子物质的密度。氯化铯的浓度使用8mol/L,这时DNA具有与溶液大致相同的密度,即1.7g/cm^3由于在浓盐溶液中产生溶媒混合,所以与在稀盐溶液中的密度不一定相同。碱基组成不同的(GC含量不同)DNA,其浮力密度不同。DNA精确的浮力密度与(G+C)的含量成线性关系,因此这是一种有效的DNA分析方法:ρ=1.66+0.098%(G+C)。 DNA变性的本质是双链间氢键的断裂 例:变性引起紫外吸收值的改变 DNA的紫外吸收光谱 增色效应:DNA变性时其溶液OD260增高的现象。 热变性 解链曲线:如果在连续加热DNA的过程中以温度对A260值作图,所得的曲线称为解链曲线。 Tm:变性是在一个相当窄的温度范围内完成,在这一范围内,双链DNA变性一半所需要的温度称为DNA的解链温度,又称熔解温度(melting temperature, Tm)。其大小与G+C含量成正比。 Tm=(G+C)%×0.41+69.3 三、DNA的复性 DNA复性(renaturation)的定义 在适当条件下,变性DNA的两条互补链可 恢复天然的双螺旋构象,这一现象称为复性。 热变性的DNA经缓慢冷却后即可复性, 这一过程称为退火(annealing)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