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态心理学

  • 格式:doc
  • 大小:47.50 KB
  • 文档页数:6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莱昂娜为例对抑郁症的简要分析

一、案例简介

本案例选自《变态心理学案例教程》中的案例8:重症抑郁症。该案例主要内容如下:莱昂娜·巴鲁克,13岁西班牙裔女孩,正上7年级。由于想到自杀前来就诊。过去一年几乎每天感觉心情低落和抑郁,最近这种感觉加重且伴有其他症状,例如头疼、间歇性的人格解体症状、担心外表、担忧做错事情。过去6个月中,变得脾气暴躁、精力丧失和容易疲乏,且对日常活动兴趣降低,胃口变小并出现睡眠问题,易早醒。据其母亲反映,莱昂娜变得易怒、违拗、没有条理。

正由于莱昂娜的易怒,她和同伴间的矛盾变多,和父母及两个妹妹间的争吵也变多,且学业出现了问题。莱昂娜抑郁和自杀的想法似乎由她和同伴及家庭的冲突而引发,每次争吵过后自杀想法强烈,且在此次评估前已经出现过自杀的举动。

二、文献综述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在国内、外普遍存在,并且其发病率近年来呈上升趋势。

1.抑郁症的定义

抑郁症通常是指情绪障碍,是一种以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的综合症。这种障碍可能从情绪的轻度不佳到严重的抑郁,它有别于正常的情绪低落。抑郁症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以抑郁为主要症状的一组心境障碍或情感性障碍,是一组以抑郁心境自我体验为中心的临床症状群或状态。

在中国古代的中医文献中,早就有“郁症”这一类别。著名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曼将抑郁症称为精神病学中的“感冒”。但是,在今天,广义上的“抑郁症”其实指的是一大类心理障碍,我们把它们统称为“情绪障碍”。狭义上的抑郁症是指重症抑郁症[1]。

抑郁症是所有精神疾病最为常见的疾病,也是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常见病,它以情感低落,意志活动减退,思维迟缓,睡眠障碍,体重减轻为主要特征,见于各个年龄阶段,,女性多于男性,,常反复发作。

2.抑郁症的流行病学

抑郁症是一种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常见病,约13%~20%的人一生中曾有过抑郁的体验,其终生患病率为6.1%~9.5%[2]。年轻患者在首次诊断后的第1年内尤其容易发生自杀,25.9%~63%的抑郁症患者曾有过自杀行为,其中11%~19%自杀身亡;年龄超过55岁的抑郁症患者,自杀率再增加4倍。在中国,1982年和1993年进行的两次精神疾病流行病学多地区调查显示:躁郁性精神病终身患病率分别为0.17/1000和1.83/1000。中国抑

郁症发病率约为3%~5%,目前已经有超过2600万人患病。2004年一项在14个国家开展的有关抑郁症的15项调查结果显示,各国抑郁症的年患病率在0.9%~9.6%,其中美国最高,尼日利亚最低;中国北京、上海分别为2.5%和1.7%。《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报告》中提到,按如今发病率的增长速度,到2020年抑郁症可能成为仅次于心脏病的第二大疾病[3]。更值得关注的是,儿童、青少年患抑郁症的人数在不断增加,学龄前期患病率约0.3%,学龄期约2%,青少年期患病率明显增高到5%~10%。在10岁以前男女患病比例相似,以后随年龄的增加女性患病率逐渐增加,男女比约为1∶2[4],其中产后抑郁症是女性精神障碍中最为常见的类型。在中国的调查研究中,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为10%~38%[5]。同时,其子女患精神疾病的风险是正常母亲的子女的5倍。

3.临床诊断方法

3.1抑郁症的诊断标准

WHO正式公布的《国际疾病与健康问题分类·第10版》(ICD-10)诊断标准、美国精神病协会《精神障碍诊断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诊断标准和《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诊断标准。常用的诊断标准ICD-10指出,抑郁发作不包括发生于双相情感障碍中的抑郁状态,只包括首次发作抑郁症或复发性抑郁症。而DSM-Ⅳ对抑郁症的诊断主要描述为情绪低落,兴趣索然,愉悦消失持续至少两周,饮食、睡眠、体质量和思维的改变,精力减退,自罪自责,反复出现的自杀念头,常伴随社会功能的减退。

3.2产后抑郁诊断方法筛选

诊断方法主要有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可用于孕期筛查可能患有抑郁症的妇女,也可用于产后抑郁症的粗略诊断。此外,贝克抑郁问卷(BID)也是一种常见抑郁筛查工具[7]。

3.3诊断和评估儿童、青少年抑郁症

学龄期儿童情感障碍和精神分裂症评估进度表(K-SADS-PI)、雷诺兹青少年抑郁量表—2(RADs)、贝克抑郁问卷—2(BDI-2)等[8]。

4.抑郁症发病机理

现阶段主要认为遗传、生物化学、环境及个性等因素是导致抑郁症的主要病因。目前,抑郁症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主要有神经递质及神经环路两大学说。神经递质学说认为抑郁症为大脑神经递质在神经突触间的浓度相对或绝对不足,导致整体精神活动和心理功能的全面性低下状态。王永军[9]等一项研究指出甘丙肽在抑郁症病理机制中起到重要作用。同时蒋湘玲等[10]研究指出重度抑郁症患者海马容积缩小,NAA丢失严重,提示神经递质 N-乙酰天门冬氨酸-谷氨酸在抑郁症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冯国平提出神经回路学说指出“皮质-纹状体-丘脑-皮质回路”出现信息传导不畅是抑郁症的病理原因[11]。

同时研究也表明,重症抑郁是以HPA轴活动亢进和伴有IL-1、IL-2产物增加的免疫系

统激活为特征的。而IL-1β、IL-2能够增强HPA轴在免疫反应中的活性,TNF-α、IL-6等可活化中枢单胺类递质系统。所以,抑郁症发病不是由某种单一因素引起的,在抑郁症患者血清中不仅检测到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低下,而且细胞因子、免疫水平也发生异常。故抑郁症应是单胺类神经递质及其受体、HPA轴功能失调、免疫因素和细胞反应等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12]。

5.现存在的问题

目前,抑郁症的诊断还是以临床表现作为主要诊断依据,缺乏影像、实验诊断等客观指标。因此,抑郁症的诊断需要到正规医院进行专业判断,由于诊断概念和操作上的差异,造成抑郁症在不同医院或不同医生的诊断及其严重程度出现较大差异,导致抑郁症的误诊大多集中在疾病现象学的错误判断和评估上,不利于疾病的准确判断和正规治疗。

5.1关于诊断标准问题

目前抑郁症诊断主要根据量表标准评估,若过分强调情绪低落、思维迟缓、行为抑制这所谓的“三低”诊断标准,则对于那些抑郁心境表现不充分,或是“三缺一、三缺二”的非典型病例,往往轻率排除。故典型的抑郁症,诊断难度不大,但包括抑郁症在内的情感障碍性患者,其临床症状的变异现象普遍存在,非典型病例并不鲜见,给诊断增添了难度,误诊屡见发生,甚至导致自杀身亡等本可避免的严重后果。

5.2医生对抑郁症的识别能力

研究发现[13]非精神科专科医生对抑郁症的识别率与专科医生差异并不甚大,但误诊率却明显高于专科医生,非专科医生对抑郁症的识别和处理缺乏足够的专业经验,会因为其对抑郁症的治疗原则掌握不足,用药欠合理,且未进行足量足疗程治疗。进而使抑郁症状持续存在,延缓疾病的康复,导致健康功能、生存质量受损,最终造成患者疾病负担加重,社会功能和职业功能削弱。其次,我国尚无具体的对临床医师进行精神科知识培训的指导政策及实践指南,缺乏对非专科医生的规范化管理。

Kessler[1]等认为狭义上的抑郁症是指重症抑郁症。

重症抑郁症(MDD)[14]是一种以持续情感低落、思维迟缓、意志减退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精神障碍,通常伴有认知功能障碍和躯体症状,是一种高患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和高自杀率的精神疾病,对患者个人、家庭及社会造成巨大的负担。重症抑郁症是最为常见的一种精神障碍。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称重症抑郁症已成为伤残引起的健康寿命损失年(years lived with disability,YLD)的第一大原因。据估计在普通人群中重症抑郁症的终生患病率为13%[15]。然而由于许多重症抑郁症患者仍末得到诊断,因此我们所估计的终身患病率会偏低。

根据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IV)诊断标准,重症抑郁症主要具有以下特征:(1)明显的情绪改变,表现为悲伤或易激惹,并伴随一些生理改变,例如睡眠障碍、食欲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