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各种数据库的比较和区别资料

各种数据库的比较和区别资料

各种数据库的比较和区别资料
各种数据库的比较和区别资料

各种数据库的比较和

区别

各种数据库的比较和区别

Access是一种桌面数据库,只适合数据量少的应用,在处理少量数据和单机访问的数据库时是很好的,效率也很高。但是它的同时访问客户端不能多于4个。Microsoft Access数据库有一定的极限,如果数据达到100M左右,很容易造成服务器iis假死,或者消耗掉服务器的内存导致服务器崩溃,表现为英文“Service Unavailable”。

MS SQL Server是基于服务器端的中型的数据库,可以适合大容量数据的应用,在功能上管理上也要比Microsoft Access要强得多。在处理海量数据的效率,后台开发的灵活性,可扩展性等方面强大。因为现在数据库都使用标准的SQL语言对数据库进行管理,所以如果是标准SQL语言,两者基本上都可以通用的。Microsoft SQL Server还有更多的扩展,可以用存储过程,数据库大小无极限限制。

MySql短小精悍,象access一样的文件型数据库,但比access强百倍,是真正多用户多任务的数据库系统,从Linux上移植过来的,安全性非常好,不过大部分操作是在dos下进行,虽然也有第三方开发的图形界面但并不好用。MySQL是跨多平台的数据库管理软件,可运行于LINUX、NT、UNIX等系统,可支持命令和图形化管理,对于一般的数据库足以应付了,占用系统资源较少,速度较快,而且是开源的。

Oracle各方面都比较成熟,但对硬件要求高,用于数据完整性、安全性要求较高的场合,能在所有主流平台上运行,完全支持所有的工业标准,采用完全开放策略。可以使客户选择最适合的解决方案,对开发商全力支持。平行服务器通过使一组结点共享同一簇中的工作来扩展服务器的能力,提供高可用性和高伸缩性的簇的解决方案,获得最高认证级别的iso标准认证,多层次网络计算,支持多种工业标准,可以用odbc,jdbc,oci等网络客户连接,较复杂,同时提供gui和命令行,在windows和unix下操作相同,如果windows不能满足需要,用户可以把数据库移到unix中。其操作和设置比较复杂,适用于有一定操作经验的用户。

数据库复习题

一、填空题 1.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位于用户和计算机操作系统之间的软件系统。 2.数据库系统中,实现数据管理功能的核心软件称为DBMS 。 3.关系数据模型作为数据模型的一种,由关系数据结构、关系数据操作和 关系的完整性约束三部分组成。 4.在关系数据库中,把数据表示成二维表,每一个二维表称为关系。 5.关系运算按其表达查询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两大类:关系代数和关系运 算。 6.关系数据模型定义的三类完整性分别是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和用户 自定义完整性。 7.在关系运算中,查找满足一定条件的元组的运算称之为选取。 8.实体完整性规则是对主键的约束,参照完整性规则是对外部链的约束。 9.在关系代数运算中,基本的运算有并运算、交运算、差运算和广义 笛卡尔积四个。 10.在E-R图中,两个实体之间的联系有一对一、一对多和多对多三种类 型。 11.E-R图中的冲突有三种:属性冲突、命名冲突和结构冲突。 12.SQL是 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 的缩写。 13.SQL的功能包括数据定义功能、数据操纵功能、数据查询功能和 数据控制功能四个部分。 14.在SQL Server2008中,数据库是由数据库文件和日志文件组成的。 15.每个触发器有插入表和删除表两个特殊的表在数据库中。 16.一个触发器由三部分组成触发事件、触发条件和动作。 17.索引可分为三类:唯一索引、聚集功索引和非聚集索引。 18.一个不好的关系模式通常存在的四个问题是数据冗余度大、插入异 常、删除异常和更新异常。 19._需求分析_是数据库设计的起点,为以后的具体设计做准备。 20.数据库设计分为六个阶段: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 设计、数据库物理设计、数据库实施和数据库运行和维护。 21.将E-R图向关系模型进行转换是逻辑设计阶段的任务。 22.重新组织和构造数据库是运行和维护阶段的任务。 23.数据流图(DFD)是用于描述结构化方法中需求分析阶段的工具。 24.在数据库设计中,把数据需求写成文档,它是各类数据描述的集合,包括数 据项、数据结构、数据流、数据存储和数据加工过程的描述,通常称为数据字典。 25.并发操作所带来的数据异常包括三类丢失修改、不可复读和读脏 数据。 26.根据备份的内容,可以将备份分为完全备份、事务日志备份、差 异备份和文件备份。 27.数据库中预防死锁的方法通常有一次封锁法和顺序封锁法两种。 28.DBMS提供的最常用的封锁类型有两种,分别是排他锁和共享锁。 29.数据库系统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事务故障、系统故障和介质故

气象大数据资料

1 引言 在气象行业内部,气象数据的价值已经和正在被深入挖掘着。但是,不能将气象预报产品的社会化推广简单地认为就是“气象大数据的广泛应用”。 大数据实际上是一种混杂数据,气象大数据应该是指气象行业所拥有的以及锁接触到的全体数据,包括传统的气象数据和对外服务提供的影视音频资料、网页资料、预报文本以及地理位置相关数据、社会经济共享数据等等。 传统的”气象数据“,地面观测、气象卫星遥感、天气雷达和数值预报产品四类数据占数据总量的90%以上,基本的气象数据直接用途是气象业务、天气预报、气候预测以及气象服务。“大数据应用”与目前的气象服务有所不同,前者是气象数据的“深度应用”和“增值应用”,后者是既定业务数据加工产品的社会推广应用。 “大数据的核心就是预测”,这是《大数据时代》的作者舍恩伯格的名言。天气和气候系统是典型的非线性系统,无法通过运用简单的统计分析方法来对其进行准确的预报和预测。人们常说的南美丛林里一只蝴蝶扇动几下翅膀,会在几周后引发北美的一场暴风雪这一现象,形象地描绘了气象科学的复杂性。运用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天气预报在数十年前便已被气象科学界否决了——也就是说,目前经典的大数据应用方法并不适用于天气预报业务。 现在,气象行业的公共服务职能越来越强,面向政府提供决策服务,面向公众提供气象预报预警服务,面向社会发展,应对气候发展节能减排。这些决策信息怎么来依赖于我们对气象数据的处理。

气象大数据应该在跨行业综合应用这一“增值应用”价值挖掘过程中焕发出的新的光芒。 2 大数据平台的基本构成 2.1 概述 “大数据”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 大数据技术的战略意义不在于掌握庞大的数据信息,而在于对这些含有意义的数据进行专业化处理。换言之,如果把大数据比作一种产业,那么这种产业实现盈利的关键,在于提高对数据的“加工能力”,通过“加工”实现数据的“增值”。 从技术上看,大数据与云计算的关系就像一枚硬币的正反面一样密不可分。大数据必然无法用单台的计算机进行处理,必须采用分布式架构。它的特色在于对海量数据进行分布式数据挖掘(SaaS),但它必须依托云计算的分布式处理、分布式数据库(PaaS)和云存储、虚拟化技术(IaaS)。 大数据可通过许多方式来存储、获取、处理和分析。每个大数据来源都有不同的特征,包括数据的频率、量、速度、类型和真实性。处理并存储大数据时,会涉及到更多维度,比如治理、安全性和策略。选择一种架构并构建合适的大数据解决方案极具挑战,因为需要考虑非常多的因素。 气象行业的数据情况则更为复杂,除了“机器生成”(可以理解为遥测、传感设备产生的观测数据,大量参与气象服务和共享的信息都以文本、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存储,符合“大数据”的4V特点:Volume(大量)、Velocity(高速)、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第2版)习题参考答案..

第1章数据概述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C A.数据库管理系统与操作系统有关,操作系统的类型决定了能够运行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类型 B.数据库管理系统对数据库文件的访问必须经过操作系统实现才能实现 C.数据库应用程序可以不经过数据库管理系统而直接读取数据库文件 D.数据库管理系统对用户隐藏了数据库文件的存放位置和文件名 2.下列关于用文件管理数据的说法,错误的是D A.用文件管理数据,难以提供应用程序对数据的独立性 B.当存储数据的文件名发生变化时,必须修改访问数据文件的应用程序 C.用文件存储数据的方式难以实现数据访问的安全控制 D.将相关的数据存储在一个文件中,有利于用户对数据进行分类,因此也可以加快用户操作数据的效率 3.下列说法中,不属于数据库管理系统特征的是C A.提供了应用程序和数据的独立性 B.所有的数据作为一个整体考虑,因此是相互关联的数据的集合 C.用户访问数据时,需要知道存储数据的文件的物理信息 D.能够保证数据库数据的可靠性,即使在存储数据的硬盘出现故障时,也能防止数据丢失 5.在数据库系统中,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操作系统之间的关系是D A.相互调用 B.数据库管理系统调用操作系统 C.操作系统调用数据库管理系统 D.并发运行 6.数据库系统的物理独立性是指D A.不会因为数据的变化而影响应用程序 B.不会因为数据存储结构的变化而影响应用程序 C.不会因为数据存储策略的变化而影响数据的存储结构 D.不会因为数据逻辑结构的变化而影响应用程序 7.数据库管理系统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它负责有效地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它位于用户和操作系统之间,属于A A.系统软件B.工具软件 C.应用软件D.数据软件 8.数据库系统是由若干部分组成的。下列不属于数据库系统组成部分的是B A.数据库B.操作系统 C.应用程序D.数据库管理系统 9.下列关于客户/服务器结构和文件服务器结构的描述,错误的是D A.客户/服务器结构将数据库存储在服务器端,文件服务器结构将数据存储在客户端 B.客户/服务器结构返回给客户端的是处理后的结果数据,文件服务器结构返回给客户端的是包含客户所需数据的文件 C.客户/服务器结构比文件服务器结构的网络开销小 D.客户/服务器结构可以提供数据共享功能,而用文件服务器结构存储的数据不能共享

分布式数据库管理系统简介

分布式数据库管理系统简介 一、什么是分布式数据库: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是在集中式数据库系统的基础上发展来的。是数据库技术与网络技术结合的产物。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有两种:一种是物理上分布的,但逻辑上却是集中的。这种分布式数据库只适宜用途比较单一的、不大的单位或部门。另一种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在物理上和逻辑上都是分布的,也就是所谓联邦式分布数据库系统。由于组成联邦的各个子数据库系统是相对“自治”的,这种系统可以容纳多种不同用途的、差异较大的数据库,比较适宜于大范围内数据库的集成。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DDBS)包含分布式数据库管理系统(DDBMS和分布式数据库(DDB)。 在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中,一个应用程序可以对数据库进行透明操作,数据库中的数据分别在不同的局部数据库中存储、由不同的DBMS进行管理、在不同的机器上运行、由不同的 操作系统支持、被不同的通信网络连接在一起。 一个分布式数据库在逻辑上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即在用户面前为单个逻辑数据库,在物理上则是分别存储在不同的物理节点上。一个应用程序通过网络的连接可以访问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数据库。它的分布性表现在数据库中的数据不是存储在同一场地。更确切地讲,不存储在同一计算机的存储设备上。这就是与集中式数据库的区别。从用户的角度看,一个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在逻辑上和集中式数据库系统一样,用户可以在任何一个场地执行全局应用。就好那些数据是存储在同一台计算机上,有单个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管理一样,用 户并没有什么感觉不一样。 分布式数据库中每一个数据库服务器合作地维护全局数据库的一致性。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是一个客户/ 服务器体系结构。 在系统中的每一台计算机称为结点。如果一结点具有管理数据库软件,该结点称为数据库服务器。如果一个结点为请求服务器的信息的一应用,该结点称为客户。在ORACL客户, 执行数据库应用,可存取数据信息和与用户交互。在服务器,执行ORACL软件,处理对ORACLE 数据库并发、共享数据存取。ORACL允许上述两部分在同一台计算机上,但当客户部分和 服务器部分是由网连接的不同计算机上时,更有效。 分布处理是由多台处理机分担单个任务的处理。在ORACL数据库系统中分布处理的例 子如: 客户和服务器是位于网络连接的不同计算机上。 单台计算机上有多个处理器,不同处理器分别执行客户应用。 参与分布式数据库的每一服务器是分别地独立地管理数据库,好像每一数据库不是网络化的数据库。每一个数据库独立地被管理,称为场地自治性。场地自治性有下列好处: ?系统的结点可反映公司的逻辑组织。

【推荐】大数据文献综述

信息资源管理文献综述题目:大数据背景下的信息资源管理系别:信息与工程学院 班级:2015级信本1班 姓名: 学号:1506101015

任课教师: 2017年6月 大数据背景下的信息资源管理 摘要:随着网络信息化时代的日益普遍,我们正处在一个数据爆炸性增长的“大数据”时代,在我们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大数据是数据分析的前沿技术。简言之,从各种各样类型的数据中,快速获得有价值信息的能力就是大数据技术,这也是一个企业所需要必备的技术。“大数据”一词越来越地别提及与使用,我们用它来描述和定义信息爆炸时代产生的海量数据。就拿百度地图来说,我们在享受它带来的便利的同时,无偿的贡献了我们的“行踪”,比如说我们的上班地点,我们的家庭住址,甚至是我们的出行方式他们也可以知道,但我们不得不接受这个现实,我们每个人在互联网进入大数据时代,都将是透明性的存在。各种数据都在迅速膨胀并变大,所以我们需要对这些数据进行有效的管理并加以合理的运用。 关键词:大数据信息资源管理与利用

目录 前言:大数据泛指大规模、超大规模的数据集,因可从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而倍受关注,但传统方法无法进行有效分析和处理.《华尔街日报》将大数据时代、智能化生产和无线网络革命称为引领未来繁荣的大技术变革.“世界经济论坛”报告指出大数据为新财富,价值堪比 石油.因此,目前世界各国纷纷将开发利用大数据作为夺取新一轮竞 争制高点的重要举措. 当前大数据分析者面临的主要问题有:数据日趋庞大,无论是入

库和查询,都出现性能瓶颈;用户的应用和分析结果呈整合趋势,对 实时性和响应时间要求越来越高;使用的模型越来越复杂,计算量指 数级上升;传统技能和处理方法无法应对大数据挑战. 正文: 大数据概念 大数据定义 维基百科对大数据的定义则简单明了:大数据是指利用常用软件工具捕获、管理和处理数据所耗时间超过可容忍时间的数据集。也就是说大数据是一个体量特别大,数据类别特别大的数据集,并且这样的数据集无法用传统数据库工具对其内容进行抓取、管理 大数据来源 1)来自人类活动:人们通过社会网络、互联网、健康、金融、经济、交通等活动过程所产生的各类数据,包括微博、病人医疗记录、文字、图形、视频等 信息. 2)来自计算机:各类计算机信息系统产生的数据,以文件、数据库、多媒体等形式存在,也包括审计、日志等自动生成的信息. 3)来自物理世界:各类数字设备、科学实验与观察所采集的数据.如摄像头所不断产生的数字信号,医疗物联网不断产生的人的各项特征值,气象业 务系统采集设备所收集的海量数据等 传统数据库和大数据的比较 现有数据处理技术大多采用数据库管理技术,从数据库到大数据,看似一个简单的技术升级,但仔细考察不难发现两者存在一些本质上区别。传统数据库时

文摘索引型数据库和全文数据库区别

通过对文摘索引型数据库和全文数据库的现状进行比较, 总结出两类数据库的相同和不同特征 两类数据库检索系统的相同特征 1,网络检索 无论是国外引进还是国内购置及自我开发,网络版数据库检索。网络检索方式有很多优势优势,读者可直接在任意具有权限的连接的计算机上利用通用的浏览器便捷地检索。可同时检索同一若干年代的累积数据或相关数据库的相关数据。 2,资源整合和集成检索 用户可以在同一平台上跨库检索,读者可在多个数据库的基础上跨库检索。 3,融菜单检索和高级检索于一体 文摘索引型和全文数据库都是直接面对大众读者,所以都能提供简单的菜单式检索,读者通过点击和选择菜单命令和利用检索窗口的功能键或功能词实现简单的检索。为了读者解决对复杂一点的检索往往无能为力的情况,两类数据库一般都提供了高级检索形式来实现。4,综合运用布尔检索、截词检索和位置检索等检索技术,这些传统检索技术功能就是在文摘索引型数据库检索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5数据库检索人性化,用户无论是普通读者还是非专业人士,对检索界面、检索过程、检索帮助、个性检索、结果输出等方面一目了然。 两类数据库检索系统的不同特征 文摘索引型数据库和全文数据库的最大差别就是前者结果只提供题录和文摘等二次文献信息,后者除可提供二次文献信息外,还能提供作者原文的一次文献信息。 1,检索途径存在着差异 检索途径有主题,分类及除此之外的作者、号码等其它辅助途径, 通过数据库设置的检索字段反映检索途径的实现。不同的数据库根据检索的实际需要设置检索字段。全文数据库设置的检索字段一般较文摘索引型数据库少 2,收录文献的原则和目的不同,数据库所起的作用不同。文摘索引型数据库一般收录特定时期的综合学科领域或某一学科分支的相同或不同出版类型的文献。文摘索引型数据库能反映某一段时间内某一学科某一领域的理论和方法的进展及技术与手段的应用。全文数据库以为用户提供利用一次文献为主要宗旨,其数据库商必须和着者或出版单位商谈着作使用权问题,只有双方达成协议签署合同,并履约支付着作权报酬才能使用文献原文而收录数据库。因此全文数据库不可能存在收录文献全面性问题。相对而言,全文数据库很难像文摘索引数据库那样从宏观上反映某一学科某一领域的学术进展情况, 更不可能充当学术评价的工具。 3 ,检索技术的运用不尽相同 检索原理的不同,文摘索引型数据库是以记录组织文献, 处理每一条记录依据基于文献内容的特征属性和文献外表的特征,体现传统的布尔检索、截词检索和位置检索等功能。全文数据库主要通过运用对整个文本信息的分析,利用将全部文本划分为主题紧凑的不同子段,用不同的关键字特征标注各子段的文本切分技术和计算机自动进行全文自动抽词标引来处理原始文献的。全文检索技术能体现关键词在子段和全文出现的频率和分布,处理的是典型的非结构化的非线性的数据。 4,主题检索特征不同 文摘索引型数据库在提供自然语言的同时,一般都有自己的主题词表反映数据库中各检索词之间的关系,依据主题词表对文献进行主题标引,对每篇文献给出若干个主题词。全文数据库一般没有自己的主题词表, 主题检索依靠不加规范的自然语言实现。使用自然语言主要是基于检索最终用户的大众化, 最大好处就是避免了人工标引的随意性、繁琐性,提高了处理数

(完整版)数据库原理与技术课程习题答案

数据库原理与技术课程习题答案 第1章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用文件管理数据的说法,错误的是D A.用文件管理数据,难以提供应用程序对数据的独立性 B.当存储数据的文件名发生变化时,必须修改访问数据文件的应用程序 C.用文件存储数据的方式难以实现数据访问的安全控制 D.将相关的数据存储在一个文件中,有利于用户对数据进行分类,因此也可以加快用户操作数据的效率 2.下列说法中,不属于数据库管理系统特征的是 C A.提供了应用程序和数据的独立性 B.所有的数据作为一个整体考虑,因此是相互关联的数据的集合 C.用户访问数据时,需要知道存储数据的文件的物理信息 D.能保证数据库数据的可靠性,即使在存储数据的硬盘出现故障时,也能防止数据丢失 3.数据库管理系统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它负责有效地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它位于用 户和操作系统之间,属于A A.系统软件B.工具软件 C.应用软件D.数据软件 4.数据库系统是由若干部分组成的。下列不属于数据库系统组成部分的是B A.数据库B.操作系统 C.应用程序D.数据库管理系统 5.下列关于数据库技术的描述,错误的是D A.数据库中不但需要保存数据,而且还需要保存数据之间的关联关系 B.数据库中的数据具有较小的数据冗余 C.数据库中数据存储结构的变化不会影响到应用程序 D.由于数据库是存储在磁盘上的,因此用户在访问数据库时需要知道其存储位置 二、简答题 1.试说明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数据库系统的概念。 答: 数据是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描述事物的符号可以是数字,也可以是文字、图形、图像、声音、语言等,数据有多种表现形式,它们都可以经过数字化后保存在计算机中。 数据库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中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的集合。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一个专门用于实现对数据进行管理和维护的系统软件。 数据库系统一般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相关的实用工具)、应用程序、数据库管理员组成。 2.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答: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因此也就经历了文件管理和数据库管理两个阶段。 最初对数据的管理是以文件方式进行的,也就是用户通过编写应用程序来实现对数据的存储和管理。后来产生了数据库技术,也就是用数据库来存储和管理数据。 3.文件管理方式在管理数据方面有哪些缺陷? 答: 文件方式管理数据有如下缺点。(1)编写应用程序不方便。(2)数据冗余不可避免。(3)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复习题

一、何为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一个分布式数据库系统有哪些特点? 答案:分布式数据库系统通俗地说,是物理上分散而逻辑上集中的数据库系统。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使用计算机网络将地理位置分散而管理和控制又需要不同程度集中的多个逻辑单位连接起来,共同组成一个统一的数据库系统。因此,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可以看成是计算机网络与数据库系统的有机结合。一个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具有如下特点: 物理分布性,即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中的数据不是存储在一个站点上,而是分散存储在由计算机网络连接起来的多个站点上,而且这种分散存储对用户来说是感觉不到的。 逻辑整体性,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中的数据物理上是分散在各个站点中,但这些分散的数据逻辑上却构成一个整体,它们被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所有用户共享,并由一个分布式数据库管理系统统一管理,它使得“分布”对用户来说是透明的。 站点自治性,也称为场地自治性,各站点上的数据由本地的DBMS管理,具有自治处理能力,完成本站点的应用,这是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与多处理机系统的区别。 另外,由以上三个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基本特点还可以导出它的其它特点,即:数据分布透明性、集中与自治相结合的控制机制、存在适当的数据冗余度、事务管理的分布性。 二、简述分布式数据库的模式结构和各层模式的概念。 分布式数据库是多层的,国内分为四层: 全局外层:全局外模式,是全局应用的用户视图,所以也称全局试图。它为全局概念模式的子集,表示全局应用所涉及的数据库部分。 全局概念层:全局概念模式、分片模式和分配模式 全局概念模式描述分布式数据库中全局数据的逻辑结构和数据特性,与集中式数据库中的概念模式是集中式数据库的概念视图一样,全局概念模式是分布式数据库的全局概念视图。分片模式用于说明如何放置数据库的分片部分。分布式数据库可划分为许多逻辑片,定义片段、片段与概念模式之间的映射关系。分配模式是根据选定的数据分布策略,定义各片段的物理存放站点。 局部概念层:局部概念模式是全局概念模式的子集。局部内层:局部内模式 局部内模式是分布式数据库中关于物理数据库的描述,类同集中式数据库中的内模式,但其描述的内容不仅包含只局部于本站点的数据的存储描述,还包括全局数据在本站点的存储描述。 三、简述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中的分布透明性,举例说明分布式数据库简单查询的 各级分布透明性问题。 分布式数据库中的分布透明性即分布独立性,指用户或用户程序使用分布式数据库如同使用集中式数据库那样,不必关心全局数据的分布情况,包括全局数据的逻辑分片情况、逻辑片段的站点位置分配情况,以及各站点上数据库的数据模型等。即全局数据的逻辑分片、片段的物理位置分配,各站点数据库的数据模型等情况对用户和用户程序透明。

气象领域的GIS应用

气象领域的GIS应用 1 GIS在气象领域的应用 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地貌复杂,气象的时空分布差异大,自然灾害频繁。从古到今我国人民既受益于天气,也受害于天气,与自然灾害进行了长期的斗争。随着经济的增长、人口的增加、环境的变化,气象问题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及人民的重视。因此在传统调查、规划、管理技术的基础上引进先进的技术,将更有助于加快信息的获取、更新,促进气象行业的发展。 地理信息系统(GIS),作为一门重要的空间信息技术,在越来越多的信息系统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气象信息既包括空间地理信息,又包括大量与空间密不可分的气象属性信息。气象数据本质上也是地理信息,因为气象中的风速、温度、气压等都是相对于具体的空间域和时间域而言,没有地理位置的气象要素是没有任何意义的。GIS技术优势在于可以海量管理和查询气象信息,可以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与数值模型计算相结合,还可以形象直观的可视化表达模型计算结果;GIS空间分析能力还可以与气象信息技术相结合,提供空间和动态的地理信息,并采用一定模型为决策服务提供科学依据。因此,在气象领域中引入GIS系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GIS在气象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并不觉限于空间数据的管理发布,它辐射到整个系统的各个环节,从数据组织、存储、管理到功能的实现与应用,能够与气象业务充分结合,为整个气象信息化系统提供一个全面的解决方案。GIS是一个功能强大的平台,针对气象领域的特点,提供数据组织策略、强大的GIS功能集成、丰富的Web展现、三维渲染和遥感处理等功能。 2 基于GIS的数据组织 GIS平台数据管理机制能够克服异构和分布式带来的气象数据使用障碍,建立一个理想的应用环境,既可以保留数据异构和分布性的优势,同时也可以为更多资源共享、处理协同与任务合作方面的用户提供一致化的服务接口和方式。 2.1 分布式数据管理 基于GIS的气象数据可以实现分布式数据管理,采取“纵向多级、横向网格”的组网方案。分布式数据的存取操作、增量式订阅和发布技术均采用面向“服务”方式进行,充分体现“面向服务”的最新设计思想。通过面向“服务”设计思想和面向“地理实体”的数据模型相结合,增量式订阅和发布技术使网络节点之间、父节点与子节点之间,因不同操作系统、不同数据库平台、不同数据大小而产生的“异构数据库”可实现增量更新与同步。 图2-1 气象GIS平台分布式数据管理原理图

国内三大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的比较

国内三大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的比较研究(建议新手查阅) 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资源系统数字化期刊》是国内影响力和利用率很高的综合性中文电子期刊全文数据库,这三个数据库已经成为大多数高等院校、公共图书馆和科研机构文献信息保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互联网中,这三大数据库也成为中文学术信息的重要代表,体现了我国现有的中文电子文献数据库的建设水平。 笔者结合工作和学习中的实践,就上述三大数据库的收录情况、检索功能、检索结果、检索界面、用户服务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比较,并通过检索实践举例进行比较分析,以供参考。 1 收录情况(数据较早,甚至不是2004年的数据,感觉更像2002年左右的数据,后面将尽可能给出最新的数据值。) 收录范围与数量 《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本文中简称“清华”)是由清华同方光盘股份有限公司、光盘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共同研制出版的综合性全文数据库。该数据库收录自从1994年来公开出版发行的6600余种国内核心期刊和一些具有专业特色的中英文期刊全文,累积全文文献618万多篇,题录1500万余条,按学科分为理工A(数理科学)、理工B(化学化工能源与材料)、理工C(工业技术)、农业、医药卫生、文史哲、经济政治与法律、教育与社会科学、电子技术与信息科学九大类,126个专题文献数据库。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本文中简称“维普”)由科技部西南信息中心主办,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制作。其前身为《中文科技期刊篇名数据库》。该数据库收录了自1989年以来国内出版发行的12000种期刊,其中全文收录8000余种,按学科分为经济管理、教育科学、图书情报、自然科学、农业科学、医药卫生、工程技术等7大类,27个专辑,200个专题,按《中图法》编制了树型分类导航和刊名导航系统,基本覆盖了国内公开出版的具有学术价值的期刊,同时还收录了中国港台地区出版的108种学术期刊,积累700余万篇全文文献,数据量以每年100万篇的速度递增。 《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数字化期刊》(本文中简称“万方”)是万方数据库资源系统三大组成部分之一,由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属下的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创办。万方期刊收录了我国自然科学的大量期刊以及社会科学的部分期刊,范围包括基础科学、医药卫生、农业科学、工业技术、人文科学等5大类,以及英文版期刊、中国科学系列杂志,共2500多

金融级分布式数据库架构设计

金融级分布式数据库架构设计

目录 1.行业背景 (3) 2.数据库分布式改造的途径 (3) 3.分布式数据库总体架构 (4) 4.两阶段提交的问题 (5) 5.CAP与BASE的抉择 (7) 6.raft的优势 (8) 6.1. Leader选举 (9) 6.2. 日志复制 (10) 6.3. 安全性 (11) 7.分布式数据库如何实现PITR (16)

1.行业背景 银行业从最初的手工记账到会计电算化,到金融电子化,再到现在的金融科技,可以看到金融与科技的结合越来越紧密,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新兴技术改变了金融的交易方式,为金融行业的创新前行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同时互联网金融的兴起是一把双刃剑,带来了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普惠金融使得金融的门槛降低,更多的普通大众参与到金融活动中,这让金融信息系统承受了越来越大的压力。于是我们可以看到大型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交易所等核心交易系统都在纷纷进行分布式改造,其中数据库作为有状态的应用,成为了信息系统中唯一的单点,承担了所有来自上层应用的压力。随着数据库瓶颈的凸显,进行分布式改造迫在眉睫。 2.数据库分布式改造的途径 数据库进行分布式改造主要有三种途径:分布式访问客户端、分布式访问中间件、分布式数据库。由于其分布式能力实现在不同的层次(应用层、中间层、数据库层),对应用程序有不同的侵入程度,其中分布式访问客户端对应用侵入性最大,改造难度最大,而分布式数据库方案对应用侵入性最小,但是架构设计及研发难度最大。

3.分布式数据库总体架构 其实当前市面上的分布式数据库总体架构都是类似的,由必不可缺的三个组件组成:接入节点、数据节点、全局事务管理器。总体架构如下,协调节点负责sql解析,生成分布式执行计划,sql转发,数据汇总等;数据节点负责数据存储与运算;全局事务管理器负责全局事务号的生成,保证事务的全局一致性。这个架构或多或少都受到了google spanner F1论文的影响,这篇文章主要分析了这几个组件在实现上有什么难点,该如何进行架构设计。

数据库 期末复习题(有答案)

数据库练习题 1、以下关于主键的描述正确的是(__)。 A.标识表中唯一的实体 B.创建唯一的索引,允许空值 C.只允许以表中第一字段建立 D.表中允许有多个主键 2、每个数据库有且只有一个(__)。 A、主要数据文件 B、次要数据文件 C、日志文件 D、索引文件 3、一个规范化的关系至少应当满足(___)的要求。 A、一范式 B、二范式 C、三范式 D、四范式 4.下列四项中,不属于数据库特点的是( )。 A.数据共享 B.数据完整性 C.数据冗余很高 D.数据独立性高 5、下列哪个不是sql 数据库文件的后缀(___)。 A、 .mdf B、 .ldf C、 .dbf D、 .ndf 6、下列标识符可以作为局部变量使用的是(___)。 A、 Myvar B、My var C、 @Myvar D、 @My var 7、在select 语句中,下列哪能一种子句用于将查询结果存储在一个新表中。 A、select 子句 B、from 子句 C、into 子句 D、 where 子句 8、看下面的语句 Declare @I int, @sum int Select @i=1,@sum=0 说出那一个语句是对的 A、语句;Declare @I int 功能定义变量I 是浮点变量 B、语句;Declare @I int 功能定义变量I 是整型变量 C、语句;Select @I= 功能定义变量I是字符变量 D、语句;Select @I= 功能定义变量I 是日期变量 9.SQL Server安装程序创建4个系统数据库,下列哪个不是( )系统数据库。 A.master B.model C.pub D.msdb 10、在select 语句中,下列哪能一种子句用于将查询结果存储在一个新表中。 A、select 子句 B、from 子句 C、into 子句 D、where 子句

分布式数据库实验报告

南华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实验报告 (2011 ~2012 学年度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软件设计模式 实验名称设计模式UML建模 姓名肖喜武学号20094350225 专业软件工程班级本09软件02班 地点8-212 教师余颖

一、实验目的 (1)学会如何根据站点的特点对数据库进行分片 (2)学会如何实验amoeba软件对数据库实现分片 二、实验内容 ?某个公司有三个计算机站点,站点B和站点C分别属于部门2和部门3现在希望在站 点B和C上分别频繁访问EMPLOYEE和PROJECT表中有关工作在该部门的雇员和该 部门管辖的项目信息。 ?雇员信息主要是指EMPLOYEE表的NAME,ESSN,SALARY和SUPERSSN属性。 ?站点A供公司总部(部门1)使用,经常存取为保险目的而记录的DEPENDENT信息 外,还定期地存取所有雇员和项目的信息。 请根据这些要求,对该公司关系数据库中的关系进行分片和分布 EMPLOYEE FNAME MINIT LNAME ESSN BDATE ADDRESS SEX SALARY SUPRESSN DNO DEPARTEMNT DNAME DNO MGRSSN MGRSTARTDA TE DEPT_LOCATION DNO DLOCA TION PROJECT PNAME PNUMER PLOCATION DNO WORKS_ON ESSN PNO HOURS DEPENDENT ESSN DEPENDENT SEX BDATE RELATIONSHIP 三、实验步骤 (1)理论分析 先根据DEPARTMENT表的主码DNO的值进行水平分片,然后基于外码部 门号(DNO)将导出的片段应用到关系EMPLOYEE、PROJECT和DEPPTLOCATIONS上,再在刚才得到的EMPLOYEE片段上进行垂直分片,得 到只含熟悉你给{NAME,ESSN,SALARY,SUPERSSN,DNO}的片段。图2.13给 出了EMPD2和EMPD3的混合分片,它包括了分别满足条件DNO=2和DNO=3 的EMPLOYEE元组。类似地,PROJECT、DEPARTMENT和DEPT_LOCATIONS 都按部门编号进行水平分片,这些片段根据其相应的部门号分别存储在站点B 和部门C上,如图所示: EMPD5 FNAME MINIT LNAME ESSN SALARY SUPERSSN DNO John B Smith 123456789 30000 333445555 2 Franklin T Wong 333445555 40000 888665555 2 Ramesh K Narayan 666884444 38000 333445555 2 Joyce A English 453453453 25000 333445555 2

数据库原理期中练习(答案)

一、选择题 1.同一个关系模型的任意两个元组值(A)。 A. 不能全同 B. 可全同 C. 必须全同 D. 以上都不是 2.关系模式R中的属性全部是主属性,则R的最高范式必定是(B )。 A. 2NF B. 3NF C. BCNF D. 4NF 3.下列哪个不是数据库系统必须提供的数据控制功能(B)。 A. 安全性 B. 可移植性 C. 完整性 D. 并发控制 4.若关系R的候选码都是由单属性构成的,则R的最高范式必定是( B )。 A. 1NF B. 2NF C. 3NF D.无法确定 5.下列哪些运算是关系代数的基本运算( D )。 A. 交、并、差 B. 投影、选取、除、联结 C. 联结、自然联结、笛卡尔乘积 D. 投影、选取、笛卡尔乘积、差运算 6.SQL语句的一次查询结果是( D )。 A. 数据项 B. 记录 C. 元组 D. 表 7.在关系R(R#, RN, S#)和S(S#,SN, SD)中,R的主码是R#, S的主码是S#,则S#在R中称为( A )。 A. 外码 B. 候选码 C. 主码 D. 超码 8.在DBS中,DBMS和OS之间关系是(D)。 A. 并发运行 B. 相互调用 C. OS调用DBMS D. DBMS调用OS 9.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和关系模型的划分根据是(D)。 A. 记录长度 B. 文件的大小 C. 联系的复杂程度 D. 数据之间的联系 10.下列哪个是单目运算( C )。 A. 差 B. 并 C. 投影 D. 除法 11.采用SQL查询语言对关系进行查询操作,若要求查询结果中不能出现重复元组,可在SELECT子句后增加保留字( A )。 A. DISTINCT B. UNIQUE C. NOT NULL D. SINGLE 12.下列SQL语句中,能够实现“给用户teacher授予查询SC的权限”这一功能的是( A )。 A. GRANT SELECT on SC to teacher B. REVOKE SELECT on SC to teacher C. GRANT SELECT on TABLE to teacher D. REVOKE SELECT on TABLE to teacher 13.设有关系S (SNO,SNAME,DNAME,DADDR),将其规范化到第三范式正确的答案是(B)。

分布式数据库设计报告

分布式数据库设计报告

目录 1案例背景 (1) 需求分析 (1) 2 分布式数据库设计 (2) 设计目标 (2) 总体设计目标 (2) (4)可靠性: (3) 完成方式及周期 (3) 分布式数据库架构图 (4) 物理设计施工 (5) 3 总结 (5) 4所用设备汇总 (7) 5所使用软件 (7)

成品车间分布式数据库设计 1案例背景 随着成品车间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我们的传统集中式数据库系统的缺点逐渐体现出来主要有: 1、所有数据处理、存储集中在一台计算机上完成,一旦机器损坏或系统崩 溃数据数据很难恢复。 2、单台机器写入/查询处理能力不足,一台机器既要读取数据,又要写入数 据,遇到大批量超过单台数据库的处理能力,就会出现卡顿,在生产时 间不敢批量制造/查询数据。 3、硬件性能瓶颈,包括(硬盘、CPU、内存),使用升级硬件的方法效果有限。 4、出现故障没有备用服务器可以替代。 5、当前成品车间存在2种数据库,oracle,sql sever,交叉使用不方便管 理维护,出现问题排查困难。 6、由于数据库初期创建数据库/表比较混乱,现在对数据的统计管理需要在 两台服务器之间交叉进行,统计难度高,效率低。 需求分析 成品车间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各个节点产生的数据量越来越大,对数据系统要求越来越高,我们所使用的传统集中式数据库已经无法从容应对越来越大的数据。 成品车间生产线数据库主要有oracle和sql server两种,分别分布在2台计算机中,柔性线、自动线、三相线交叉使用两种类型数据库,主要出现的问题有; 1、一旦其中一个数据库出现问题,那么就有很大的几率导致三条线体 的某个节点或全部节点失去数据服务,导致停线。 2、数据库出现故障,必须停线,故障修复之后才可以上线使用。

常用国外数据库及检索介绍

常用国外数据库详细介绍(按国家分类) 一、美国 (1) Wiley InterScience(英文文献期刊) 主页:https://www.doczj.com/doc/ef6616479.html,/ 简介:Wiley InterScience是John Wiely & Sons 公司创建的动态在线内容服务,1997年开始在网上开通。通过InterScience,Wiley公司以许可协议形式向用户提供在线访问全文内容的服务。Wiley InterScience收录了360多种科学、工程技术、医疗领域及相关专业期刊、30多种大型专业参考书、13种实验室手册的全文和500多个题目的Wiley学术图书的全文。其中被SCI收录的核心期刊近200种。期刊具体学科划分为:Business, Finance & Management (商业、金融和管理)、Chemistry (化学)、Computer Science (计算机科学)、Earth Science (地球科学)、Education (教育学)、Engineering (工程学)、Law (法律)、Life and Medical Sciences (生命科学与医学)、Mathematics and Statistics (数学统计学)、Physics (物理)、Psychology (心理学)。 (2)美国IEEE (英文文献期刊) 主页:https://www.doczj.com/doc/ef6616479.html,/ 简介:IEEE(Institute of Electrical & Electronics Engineers)是电子信息领域最著名的跨国性学术团体,其会员分布在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据IEEE统计,IEEE会员总数2001年比2000年增加3.1%,达到377342人,其中学生会员为65669人,增长12.6%。 随着人们的信息越来越多地来自Internet,IEEE需要为会员提供更加完善和全面的电子信息产品和服务。IEEE应成为IEEE会员获得信息的首选之地。IEEE必须识别正确的信息,并提供对它们的访问方法。实现这个目标的重要一步是通过IEEE Xplore与IEEE/IEE Electronic Library (IEL)连接。IEL包括了1988年以来IEEE和IEE的所有期刊杂志和会议录,以及IEEE的标准,可以通过题目、关键词和摘要进行查阅。 (3)美国EBSCO(英文文献期刊) 主页:https://www.doczj.com/doc/ef6616479.html, 简介:EBSCO公司从1986年开始出版电子出版物,共收集了4000多种索引和文摘型期刊和2000多种全文电子期刊。该公司含有Business Source Premier (商业资源电子文献库)、Academic Search Elite(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等多个数据库。 Business Source Premier收录了三千多种索引、文摘型期刊和报纸,其中近三千种全文刊。数据库涉及国际商务、经济学、经济管理、金融、会计、劳动人事、银行等的主题范围,适合经济学、工商管理、金融银行、劳动人事管理等专业人员使用。数据库中有较著名"华尔街日报"(The Walls Street Journal)、"哈佛商业评论"(Harvard Business Review)、"每周商务"(Business Week)、"财富"(Fortune)、"经济学家智囊团国家报告" (EIU Country Reports)、American Banker、Forbes、The Economist等报刊。该数据库从1990年开始提供全文,题录和文摘则可回溯检索到1984年,数据库每日更新。 学术期刊集成全文数据库(Academic Search Premier,简称ASP):包括有关生物科学、工商经济、资讯科技、通讯传播、工程、教育、艺术、文学、医药学等领域的七千多种期刊,其中近四千种全文刊。 EBSCO内含有两个免费数据库:

分布式数据库设计方案

1.大型分布式数据库解决方案 企业数据库的数据量很大时候,即使服务器在没有任何压力的情况下,某些复杂的查询操作都会非常缓慢,影响最终用户的体验;当数据量很大的时候,对数据库的装载与导出,备份与恢复,结构的调整,索引的调整等都会让数据库停止服务或者高负荷运转很长时间,影响数据库的可用性和易管理性。 分区表技术 让用户能够把数据分散存放到不同的物理磁盘中,提高这些磁盘的并行处理能力,达到优化查询性能的目的。但是分区表只能把数据分散到同一机器的不同磁盘中,也就是还是依赖于一个机器的硬件资源,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分布式分区视图 分布式分区视图允许用户将大型表中的数据分散到不同机器的数据库上,用户不需要知道直接访问哪个基础表而是通过视图访问数据,在开发上有一定的透明性。但是并没有简化分区数据集的管理、设计。用户使用分区视图时,必须单独创建、管理每个基础表(在其中定义视图的表),而且必须单独为每个表管理数

据完整性约束,管理工作变得非常复杂。而且还有一些限制,比如不能使用自增列,不能有大数据对象。对于全局查询并不是并行计算,有时还不如不分区的响应快。 库表散列 在开发基于库表散列的数据库架构,经过数次数据库升级,最终采用按照用户进行的库表散列,但是这些都是基于自己业务逻辑进行的,没有一个通用的实现。客户在实际应用中要投入很大的研发成本,面临很大的风险。 面对海量数据库在高并发的应用环境下,仅仅靠提升服务器的硬件配置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分布式网格集群通过数据分区把数据拆分成更小的部分,分配到不同的服务器中。查询可以由多个服务器上的CPU、I/O来共同负载,通过各节点并行处理数据来提高性能;写入时,可以在多个分区数据库中并行写入,显著提升数据库的写入速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