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整理20篇)
- 格式:doc
- 大小:86.50 KB
- 文档页数:73
第 1 页 共 73 页 数学教研组工作方案〔整理20篇〕
篇1:数学教研组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和教诲处工作要点为指导,以《数学课程标准》为根据,深化教学改革,以促使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开展为出发点。课堂中以学生的开展为本,高效课堂教学形式为主线,创新为主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理论才能为重点,充分表达新课程、新标准、新教法,以进步教学质量为目的,加强教学管理,标准教学行为,加强教学质量的调研与监控,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努力进步全体学生的数学素质。
二、主要工作思路
本学期继续加强学习《数学课程新标准》有着课程改革的材料和相关理论文章,增强课程改革的意识和自觉性,做到理论与教学理论相结合。课堂是落实课程改革的主阵地,努力追求真实、有效,高效的课堂,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从教材内容的特点出发,落实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努力锻造课改课,注重进步课堂教学的水准。继续加大对我校数学老师的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修改,课外辅导,考试与评价,课后反思等根本内容的教学常规管理。
三、工作目的: 第 2 页 共 73 页 1、深化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优化教研组活动,进步现代教育技术技能。
2、深化课堂教学研究,力争课堂教学学生知识稳固率100%。
3、加强师资队伍建立,认真学习领会新标准,积极开展新教材研究工作,充分发挥骨干老师的示范作用,加强与兄弟学校教学的交流与协作,进步青年老师的业务素质和教研才能。
4、在学生中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数学在生活中的体验,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开展。
5、全校学生数学期末统考成绩达学校要求。
四、工作重点:
1、开展以新课程、新标准、新教法为课程的教学研究。
2、强化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进步常规课的教学质量。
3、实在作好“培优补差”工作,建立优秀生与后进生的档案。
4、通过主题教研活动,促进数学老师整体素质的进步。
5、加强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篇2:数学教研组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第 3 页 共 73 页 本学期,我组成员将本着“努力工作,愉快工作,享受工作”的工作态度,认真学习贯彻学校工作要点,以教诲处工作方案为指导,加强本组的教研实效,精诚合作,齐心协力,互相学习努力进步自己,热爱、关心和帮助每一位学生,挖掘其潜能,让每一位学生在数学方面有进一步的开展与进步。
二、重点工作:
1、注重课改学习:每次教研活动要学习学科相关理论或课改施行中的热点问题等文章,使本组老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才能和教学程度进一步适应课改开展的新需要,从而进步课堂教学实效。
2、精心备课:坚持在每次教研组活动中进展集体备课,主讲人要对每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及课的整体环节设计充分准备,组内的其他老师要针对问题充分讨论,统一认识。
3、认真上课:在备好课的根底上,认真、灵敏施行,不超时、超前、超难。尤其要注意: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多给学生鼓励,对学有困难的学生要有耐心,防止急躁情绪,多采用表扬性评价,寻找其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对中等生要采用鼓励性评价,既提醒缺乏又指明努力的方向,促使他们积极向上;对优等生要采用竞争性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严谨、谦虚,不断超越自己。 第 4 页 共 73 页 4、作业的布置与修改:在作业布置上,要“关注统一与分层,关注显性作业的量与隐性作业的度——追求作业的有效度,以显性作业为点,隐性作业为面,抓点促面,以点带面”。并采用双分制对所布置的作业进展修改,努力做到修改及时,反应及时。对作业中的集中性问题可以采用集体讲评,个别性问题还要采用个别讲解,面批的方式。
5、继续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增强应用意识:在新授课中要充分有效地应用多媒体课件,让现代教育理论和技术更好地为教学效劳。
6、扎实有效的上好组内研究课:每位老师要认真准备组内研究课,力求表达课改新理念和自己的教学风格。课后要认真进展教学反思,及时记录点滴体会,为自我成长积淀一定理论经历,同时还要整理出优秀的教学设计。
7、珍惜每次校内、外数学教研活动的学习时机,积极参与,认真学习。
8、教研成果:学期末,中、青年老师要结合本组老师的组内研究课,写出优秀教学设计或论文〔至少一篇〕提交学校教诲处。
三、每月活动安排。
三月: 第 5 页 共 73 页 1、学习学校教诲处工作方案,讨论和拟订本组教研工作方案。
2、认真分析^p 教材,学习课标,制定教学方案和进度。
3、确定组内研究课内容和形式。
四月:
1、做好组内研究课的备课、听课和评课工作。
2、学习学科相关理论或课改施行中的热点问题等文章。
3、积极参与学校对外参赛课。
五月:
1、继续学习学科相关理论或课改施行中的热点问题等文章。
2、结合本组老师的组内研究课,写出优秀教学设计或论文〔至少一篇〕,在本组交流后提交教诲处。
3、继续尝试“走班制”教学〔不局限于组内研讨课,还要运用于平时的课堂教学中〕。
六月:
1、准备数学组校本培训工作。
2、制定期末复习方案。
3、进展期末口、笔算,应用才能测试工作。 第 6 页 共 73 页 4、对本学期的工作进展全面地回忆和总结,写好教研组工作总结。
篇3:数学教研组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国家根底教育工作的会议精神,以根底教育课程改革为契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继续以“关注课堂”为工作主线,并注意整合教学,更新教学观念,改革老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理论才能为重点,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大面积地进步教育教学质量。
二、工作重点
1、强根底教育课程改革工作
本学期将继续有方案的对老师进展有关新课程的培训,帮助老师更好的理解课程标准和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和特点,为教材施行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鼓励老师积累经历,并及时总结教学经历,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改革。
2、注课堂改革,抓好课堂质量
老师要转变教学观念,以新的理念指导课堂教学,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运用启发式教学,大力提倡研究性学习,提倡老师把日常的每一节课都当做开课来上,进步课堂的质量,并及时进展反思。
三、详细措施 第 7 页 共 73 页 1、格执行教学“五认真”
一如既往的执行教学“五认真”工作,在此根底上本学期还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进步老师的备课质量
一到五年级实行电子备课。老师备课要突出重点,既要关注老师的指导,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活动,在备课中要突出老师如何指导学生学习知识,打破重点和难点的方法,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而不是详细的介绍老师怎样把知识教给学生。
〔2〕改良作业的修改方式
对于一些学习较差的同学,提倡面批,边改边评,评语以鼓励性的语言为主。
2、抓好教研组的建议,发挥教研组长的作用
教研组的管理要标准化,要扎实地开展教研活动,营造浓浓的教研气氛。
〔1〕保证教研活动的时间,教研组长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教研活动的时间和地点。
〔2〕开展互听互评活动,要求组内每位老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5节,听后要有评议。
3、充分发挥备课组的作用,保证备课组的活动时间,以确定的时间相结合为主,充分表达备课小组的灵敏性。 第 8 页 共 73 页 4、做好培优补差工作,要有方案,定时间,定内容,把工作抓到实处。
四、行事历
三月份
第2周:制订工作方案
第3周:新教材培训
第4周:五年级集体备课
第5周:月考
四月份
第6周:六年级集体备课
第7周:开展互听互评活动
第8周:论文征集活动
第9周:期中测试
五月份
第11周:培优补差工作
第12周:常规检查
第13周:开展互听互评活动
第14周:观摩教学录像
六月份
第15周:制订毕业班复习方案
第16周:常规检查 第 9 页 共 73 页 第17周:制订复习方案
第18周:期末测试
第19周:期末总结工作
篇4:数学教研组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1、以全面施行素质教育为中心,以“常规管理、教学改革、减负增效”为工作重点,以探究小学数学常态化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为目的,进一步抓实教学常规管理;加强课堂教学研究;重视课题研究与学科工作的整合;探究进步老师专业素质的途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才能;积极开展“动感教学”和在小学数学“大问题”导学中培养学生思维习惯及才能的研究。
2、结合生活实际锻炼学生的数学运用才能,培养全体学生的数学热情。全面进步老师的业务程度和学生的综合素质,实在通过课堂教学来实现根底教育课程改革的目的。继续推进数学新课程改革的进程,努力进步我镇数学教学质量。
二、工作目的:
1、结合本学科认真施行新课程标准,用新课改精神和理念指导教学,进步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2、加大教研教改力度,鼓励每个老师进展教学、测评、作业等各方面的创新和改革,积极撰写各级各类论文。 第 10 页 共 73 页 3、催促老师学习新课程标准理论和新教法的研讨,学习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大力进步理论程度和教学才能,培养自身综合素质,争做科研型老师。
4、狠抓教学常规,进步教学质量,促进本组教育教学成绩再上新台阶。
三、主要工作
〔一〕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促进教学观念更新。
1、数学《课程标准》仍然是我们当前数学教学工作的指导思想,每位数学老师要继续认真研读《数学课程标准》,在寻找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标准》的理解和把握。根据《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帮助老师把握课改精神,不断更新观念,改善教育教学行为。鼓励老师以自学为主,坚持每双周为备课组集体备课活动时间、每单周为教研组活动,确保教研活动有成效,每次活动重点解决一、两个问题。
2、数学教研组组织老师阅读教育理论专著、读数学教育教学期刊,关注国内外数学教学研究中的重点、热点问题,做到有笔记,有心得。
〔二〕抓实教学常规管理,进步老师的业务程度。
1、课堂教学是落实教学改革的主渠道、主阵地。 第 11 页 共 73 页 扎实而有效地课堂教学,不仅为老师们才能的施展提供了一个自我挑战的舞台,更是培养、进步学生综合素质的学习理论基地。每位老师要认真地备好、上好每一堂课,向40分钟要质量。深化、扎实开展课题研究,要把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有机的整合起来;以课题促课堂教学,进步课堂教学的效率。使学生们能“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开展”。不断总结反思,坚持每每节课都有教学反思,每学期两篇优秀教学案例,全面推进根底教育课程改革。
2、教学常规管理工作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顺利进展的保障。
老师精心设计作业,要求学生作业要标准,学生作业要整洁。老师要及时地、认真地修改学生作业,监视学生及时地订正作业,对学困要及时地辅导,及时补缺补漏;作业及时评讲。评选优秀作业;合理地评价学习,做到培优补差,使每个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开展,注意鼓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要进一步加快信息技术学习进程,不断提升数学老师的信息素养,增强应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才能,推动数学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活泼校园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