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课 第一节 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

第二课 第一节 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

第六章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一、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必修Ⅲ文化发展历程的“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这一单元中的第一部分。

本课教材主要从两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孙中山三民主义:三民主义的提出及影响、新三民主义的提出及影响。本课内容一方面表明三民主义的内容在不断充实和发展;另一方面反映出先进中国人的救国探索不断深入;同时还反映出孙中山能够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具有崇高的人格品质。由于本课内容理论性较强,所以在教学时充分利用与孙中山有关的文字与影视资料,增强学生对孙中山革命活动的感性了解,为深化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的发展历程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三民主义提出的背景、主要内容及评价;思想论战的主要内容及影响;新三民主义提出的背景、主要内容及评价。

过程与方法: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有关新旧三民主义的材料,培养学生阅读材料的能力;通过比较新旧三民主义,培养学生比较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新旧三民主义都是时代的产物,都是当时的先进思想;三民主义不能指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彻底胜利;孙中山先生具有与时俱进的伟大品质。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的内容。

难点:对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的分析与评价。

四、学情分析

1、认知基础:高二学生通过初中、高一的历史学习,对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内容已有初步的了解和掌握。但缺乏对孙中山和三民主义的理性认识。

2、心理特征:高中生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学习态度明确;自我意识趋向成熟,敢于提出不同见解;情感上具有正确的价值观;但面对大练兵专家评委,会有紧张感。

3、学习能力:自主阅读与语言文字、口头表达有一定的基础;具备一定的团结协作能力。

五、教学方法

1、采取多种教学方式,讲述法与讨论法相结合,启发式教学与创设情境相结合,接受式学习与探究式学习相结合。

2、以活动建构教学理论为指导,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利用图片、表格、视频、音乐、多媒体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通过对历史知识的探究、体验主动的建构。

3、适时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调控与激发,实现教学预设与动态生成的统一。

4、充分肯定学生的实际参与课堂能力、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5、鼓励学生归纳、总结和对比历史事件;评述做到论从史出。

六、课前准备

1、力图创造性地处理和使用教科书,用系列探究活动整合教材内容,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见教学过程)

2、努力做到转变教师角色,发展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师生互动,甚至师生角色互换,共同发展。

3、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课堂学习环境;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

4、鉴于“当教学内容能够用多种形式来呈现时,他们学得最好。”的理论,不同的主题采用不同的方式引导学生探究。(辩论、相互质疑)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流程

【导入】

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机提出了许多救国主张。洋务派提出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主张,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出了实行“君主立宪”的主张,但他们都不主张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的封建统治,而封建统治的腐朽是导致中国近代民族危机的根源,因此,洋务派和资产阶级维新派的社会实践都以失败而告终。历史的发展证明,要挽救民族危亡,就必须创立革命的理论,并在它的指导下用暴力推翻封建统治。这一历史任务的承担者就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

一、三民主义的提出

1、历史背景

【探究】引导学生新闻记者教材第78页的导言和正文,归纳三民主义提出的背景。

1)社会基础:19世纪末期,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改良方案失败;(出示《时局图》)2)阶级基础: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历史舞台;

3)思想来源: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特别受林肯“民有、民治、民享”思想的影响;

4)个人因素:上书李鸿章失败后,孙中山由改良走上革命道路。

孙中山(1866—1925),名文,字逸仙。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出生于广东香山县(今中山县)翠亨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孙中山在青少年时代先后在檀香山、广州、香港上学,接受西方资本主义教育。但甲午战争前,孙中山受早期维新思潮的影响,尚未形成反清革命的思想。1894年春,孙中山北上天津,投书李鸿章,希望清政府能实行资本主义改革,做到“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上书失败后,孙中山毅然弃去和平改革的幻想,走上了革命的道路。这年冬,孙中山在檀香山联合二十多位华侨人士,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革命小团体——兴中会。后策划在广州发动武装起义失败后流亡国外。在此期间,他大量阅读了有关政治、经济、外交、法律等方面的书籍,接触到了西方当代的一些社会学说和思潮。他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思想得到了深化。

2、三民主义的提出

1)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A 时间、地点、人物:1905年8月20日;日本东京;孙中山、黄兴、宋教仁;

B 性质: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区别:兴中会是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C 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2)三民主义的提出

1905年11月,同盟会机关刊物《民报》创刊。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第一次将同盟会的16字政纲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即三民主义。

3、三民主义的内容

【教学手段】因为本内容比较难于理解,所以教师用列表的方法,将本内容尽量简化,

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三民主义的内容。

【探究】阅读教材第79页的学思之窗,思考:孙中山为什么主张“民族革命”“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这三种革命和三民主义是什么关系?

孙中山已经意识到满清专制统治是中国处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源,通过民族革命、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首先是为了结束满清专制统治。这三种革命与三民主义是一种因果关系,或者说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为了完成三种革命,提出与之对应的三民主义。

4、对三民主义的评价

A 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同时也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B 它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

C 三民主义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也没有彻底的土地纲领。这是由民族资产阶级的局限性所决定的,这就决定了资产阶级革命派不可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

二、三民主义的实践

【教学手段】本内容学生在必修1中已经学习过,教学时主要引导学生回忆相关内容。

1、为实现民主共和而奋斗: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A 辛亥革命爆发:1911

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

B 中华民国成立: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成立。

C 1912年2月12日,清朝统治寿终正寝,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被推翻,这是孙中山三民主义实践取得的最大成果。

D 《临时约法》颁布:1912年春颁布,其主要内容有: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在政治上一律平等;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实行责任内阁制。《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它对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制度、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具有进步意义,大大推动了中国民主化的进程。

2、为维护民主共和而斗争:“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的失败。

三、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1、背景

【教学手段】指导学生速读本栏目内容,让学生归纳概括新三民主义提出的背景。培养学生从历史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对历史材料进行归纳概括的能力。教师总结:

A 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以失败而告终;

B 孙中山接受共产国际和中共帮助改组国民党;

C 国民党“一大”的召开(1924、广州)。

2、主要内容

【问题探究】

1)如何理解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的关系?

A 新三民主义的革命性和进步性在于蕴含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精神。

B 新三民主义是纲领,是奋斗目标;三大政策是实现此目标的方法和手段。

2)新三民主义为什么能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主要是因为新三民主义与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的基本原则相一致(即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反对封建军阀的统治)。

3、意义

进步性:新三民主义的提出标志着孙中山实现了一生中最伟大的转变;新三民主义同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在若干基本原则上是一致的,是国共两党的合作的政治基础,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发展和高涨。

局限性:新三民主义在理论上、纲领上仍然没有超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范畴。

小结:孙中山一生的两次转变

A 19世纪末20世纪初,放弃资产阶级改良走革命道路,提出指导革命的三民主义。

B 20世纪20年代,改三民主义为新三民主义,完成国共合作,实现其一生最伟大的转变。

九、板书设计

第1课孙中山三民主义

(一)、三民主义的提出(三)、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1、背景1、背景

2、内容2、内容

3、意义3、意义

二、三民主义的实践

1、辛亥革命和《临时约法》

2、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

十、教学反思

自主、合作、交流、探究是新课程改革中着力倡导的新型学习方式。本节课的设计正是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本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根据教材结构和学生的客观状况,创设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环境。

本课的理论性强,概念抽象,在课堂教学中应尽量避免枯燥的讲解,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强多种感官刺激,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在内容处理上,通过设置一系列探究问题,层层深入,层层递进,破重点,化难点,解疑点,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通过这次比赛让我深刻体会到:作为一名一线的历史教师,平时苦练基本功,踏踏实实地上好每一节课的重要性。只有平时一点一滴的积累,才能厚积薄发!

02第二章 中国民族概况

第二章中国民族概况 教学目的及要求:了解中国民族的基本情况。包括中国的民族构成、中国民族的历史和现状;中国主体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各少数民族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贡献等。着重了解各民族在共同缔造统一多民族国家和共同创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过程中的重要贡献。 第一节中国的民族构成和分布特点 我国的人口占世界第一位,约为世界总人口的五分之一。我国的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占世界第三位。 一、民族人口构成 1、人口特点: 中国各民族的人口数量很不平衡,不仅汉族和少数民族十分悬殊,各少数民族之间相差也很大。 据2000年人口普查统计,其中以汉族人口最多,共12.6583亿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91.59%,其余55个少数民族的人口共1.0643亿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8.41%,比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提高了0.40个百分点。由于汉族人口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其他民族的人口所占的比例很小。所以在中国习惯上把汉族以外的各民族统称为少数民族。(民族人口数量见下表) 从各民族人口时期增长率看,20世纪90年代,全国总人口增长率为9.92%,55个少数民族人口增长率为15.37%,比全国高5.45个百分点,各少数民族之间的人口增长幅度呈现出较大差异。 55个少数民族中,有31个民族人口增长高于少数民族人口增长平均幅度。其中,有5个民族的人口高速增长,分别是:高山族、羌族、毛南族、保安族和土家族,增长幅度分别达到55.06%、54.35%、48.08%、41.27%和40.23%。 有9个民族的人口增长低于全国平均幅度,分别是锡伯族、达斡尔族、满族、怒族、赫哲族、壮族、朝鲜族、塔塔尔族和乌兹别克族。其中塔塔尔族(-3.44)和乌兹别克族(-16.21)呈现负增长趋势。 2、分布特点:(1)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我国的民族分布形成了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局面。一方面是汉族遍布全国各地,各少数民族聚居区内,都有或多或少的汉族居民;另一方面,各少数民族又都有自己或大或小的聚居区,在汉族集中的地区又聚居或散居有少数民族,和汉族或其他少数民族交错杂居。即使在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区内,除有汉族居民外,也有其他少数民族居住。全国所有的省、市、

中华民族形成的三个阶段

1、中华民族发展的三个阶段? (民族起源与孕育)中华民族经历了古代的自在民族阶段、近代的自觉民族阶段、新中国成立后的民族发展新阶段。 2、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1、2) 1.中华民族是中国境内各民族的总称,是中国各民族在历史、文化、社会、共同利益 等多方面密切结合、密切交融的多民族共同体。 2.中华民族各成员具有共同的民族认同。 3、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认识(多元一体的特点)?7、9 1.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中华民族这个“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 修改的多元统一体。 2.“一体”是指我国各民族已结合成酵素依存、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各民族的发展 相互关联、相互交融、相互依存,具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和共同的民族利益,形成了既有个性又有共性的民族复合体。“多元”是指各兄弟民族各有其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文化、社会也各具特点。“多元”以“一体”为前提,是国家和民族统一条件下的“多元”,既有中华民族的同一性,又有各兄弟民族平等存在、各具特点的差异性。“一体”中饮食着“多元”,“多元”中又交融构成“一体”。 4、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1、2)核心是什么? 1.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2.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5、中华民族精神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意义?(航天精神) 1.中华民族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性,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结合时代发展,不断丰富和发展 民族精神的内涵。 2.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在五行多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优秀精神品质,反映 中华民族的利益和进步观念,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力量源泉。热爱祖国、报效祖国,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使中华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目标和请客的职责,同时也是爱国主义的本质所在。弘扬载人航天精神是失去中华民族直躺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6、1.当代爱国主义主题(44)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爱国主义主题。 2.为什么弘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14(~的重要意义16)(结合材料说明为什么必须弘扬61结合材料加些具体内容) 因为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压动力。 3.青少年如何弘扬爱国主义精神14(如何做一个理智忠诚的爱国主义者15) 作为青少年学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树立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必须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必须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的独立和主权,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增强民族自尊心,保持民族气节;必须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改造公民应尽的义务。 7、1.当代爱国主义主题(44)增添了以什么为重点的新的时代内容? 内容:在全面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爱国主义又增添了以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重点的新的时代内容。 2.呈现出哪些新时代特征?17(新时期爱国主义特征有哪些?16)

第二课 第一节 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

第六章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一、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必修Ⅲ文化发展历程的“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这一单元中的第一部分。 本课教材主要从两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孙中山三民主义:三民主义的提出及影响、新三民主义的提出及影响。本课内容一方面表明三民主义的内容在不断充实和发展;另一方面反映出先进中国人的救国探索不断深入;同时还反映出孙中山能够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具有崇高的人格品质。由于本课内容理论性较强,所以在教学时充分利用与孙中山有关的文字与影视资料,增强学生对孙中山革命活动的感性了解,为深化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的发展历程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三民主义提出的背景、主要内容及评价;思想论战的主要内容及影响;新三民主义提出的背景、主要内容及评价。 过程与方法: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有关新旧三民主义的材料,培养学生阅读材料的能力;通过比较新旧三民主义,培养学生比较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新旧三民主义都是时代的产物,都是当时的先进思想;三民主义不能指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彻底胜利;孙中山先生具有与时俱进的伟大品质。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的内容。 难点:对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的分析与评价。 四、学情分析 1、认知基础:高二学生通过初中、高一的历史学习,对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内容已有初步的了解和掌握。但缺乏对孙中山和三民主义的理性认识。 2、心理特征:高中生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学习态度明确;自我意识趋向成熟,敢于提出不同见解;情感上具有正确的价值观;但面对大练兵专家评委,会有紧张感。 3、学习能力:自主阅读与语言文字、口头表达有一定的基础;具备一定的团结协作能力。 五、教学方法 1、采取多种教学方式,讲述法与讨论法相结合,启发式教学与创设情境相结合,接受式学习与探究式学习相结合。 2、以活动建构教学理论为指导,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利用图片、表格、视频、音乐、多媒体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通过对历史知识的探究、体验主动的建构。 3、适时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调控与激发,实现教学预设与动态生成的统一。 4、充分肯定学生的实际参与课堂能力、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5、鼓励学生归纳、总结和对比历史事件;评述做到论从史出。 六、课前准备

历史课中华民族的起源与发展

历史课中华民族的起源与发展教案:中华民族的起源与发展 引言: 历史是一段段时光与记忆的交织,我们回顾历史,是为了认识人类的过去,了解我们的起源与发展。本节课我们将以中华民族为主题,探讨中华民族的起源与发展。 一、远古时期:共同起源 人类起源于非洲大陆,而中华民族的祖先也不例外。在远古时期,中华民族的祖先居住在中原地区,他们以狩猎和采集为生,形成了最早的中华文明。 1. 原始社会的形成与特点 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早阶段,中华民族的祖先在原始社会中具有哪些特点?他们的生活方式、经济活动和文化特征是怎样的? 2. 中原文明的孕育与绽放 中华民族的祖先生活在黄河流域,他们发展了农业,掌握了农业生产技术,逐渐形成了中原文明。中原文明的特点是什么?它对于中华民族的起源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古代社会:多民族交融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华民族逐渐发展壮大,与其他民族产生了交 流与融合,形成了多元的古代社会。 1. 夏、商、周:中华民族的起源 夏、商、周三代是中华民族的最初阶段,它们对于中华民 族的起源有着深远的影响。我们将重点探讨这三个朝代的兴衰与变革,以及它们对于中华文明的塑造作用。 2. 匈奴与汉族的对立与融合 匈奴是古代中原文明的重要对手,他们与汉族的对立与融 合给中华民族带来了重大影响。我们将深入研究匈奴与汉族之间的战争、婚姻与贸易关系,以及它们对中华民族历史的影响。 三、近代以来:团结与振兴 在近代以来的历史时期,中华民族经历了磨难和挫折,但也展现 出了团结和振兴的力量。 1. 近代中国的危机与启示 中华民族在近代遭受了殖民侵略和洋务运动的困扰,这些 危机给中国人带来了怎样的启示?我们将从中华民族的苦难中找到团 结和自强的力量。 2. 新中国的崛起与发展

初中历史教案: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

初中历史教案: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 一、中华民族的形成 以中华民族的形成为题,我们回望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深入探索中华民族文 化的源头。从远古时期开始,中华民族便经历了多次融合与演变,形成了具有独特精神和价值观念的中华文明。 1. 大禹治水与夏朝的建立 在人类社会进入农业文明阶段后,黄河流域逐渐发展起先进的农耕文化。这一 时期,自然灾害频繁席卷而来,黄河泛滥成灾严重影响人们生产和居住。大禹作为传说中的英雄人物,率领水利工程攻克洪涝之患,并奠定了夏朝国家政权基础。当时,“大禹治水”不仅代表了后来统治者对于灾害管理能力的评判标准,更是表现出古代先民追求自由、平等、公正和圣贤化社会理想的精神理念。 2. 周朝与封建制度 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确立封建制度并将其运用于国家治理的王朝。周文王 及其后继者成功地通过分封制度巩固了中原地区的统治,并使之形成永久性的政权。周朝时期不仅产生了孔子等众多先贤,还创造出著名的《尚书》等经典文献,奠定了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基础。此外,周朝还对社会进行严格的分工与职官制度安排,这一制度强调君臣、父子、兄弟和夫妻之间相互忠诚和尊重的道德规范。 3. 秦朝统一中国 历史长河中最为短暂而具有深远影响力的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实现全国统 一并称帝号的国家。“秦始皇焚书坑儒”除了显示出秦始皇专断残暴之外,也强调了当时皇帝集权思想和行政管理能力对于巩固国家统一以及推进社会进步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在整个秦朝时期,秦统治者通过集中权力、加强军事力量、进行土改和法

制建设等一系列措施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政治、军事和经济繁荣,不仅为后来的汉、唐两个大帝国提供了借鉴,更为中华民族的形成和传承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中华民族的发展 中华民族的发展是一个富有变革性和创造性的过程。从秦朝统一中国开始,到 近代以来经历了封建社会到帝国主义侵略时期,再到新中国的建立与发展,每一个阶段都映衬着中华民族在历史进程中觉醒、壮大和发展的点滴足迹。 1. 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分裂最严重、动荡最剧烈的一个阶段。同时,在 这一时期受佛教传入影响较深,并对社会思潮、文化习俗产生了深远影响。“众生 平等”、“舍己救人”、“布施行善”等佛教思想对于中华民族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有 着积极作用,并渐渐融入到当时社会生活之中。 2. 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两个封建王朝的统治时期。在这一阶段,中华民族 经历了一系列社会变革与文化繁荣。明代神宗、崇祯正剧和康熙帝等各自的执政之下,为全面发展了中国的福利事业,推动了科技进步,并拓展了海外贸易。而清朝则着重强调对礼仪、节俭以及品行修养的重视,形成了独特而广泛传承的中华文化。 3. 新中国的建立与发展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华民族从饱受外侮和内乱纷争的国家走向团结稳定和日益繁荣的道路。新中国在其发展过程中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在国家建设、农业改革、外交政策等方面取得了非凡成就。近年来,中国更是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对世界贡献巨大。 总结起来,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辉煌文明的民族,其形成与发展 是历史进程中一个绵延而富有时代性的过程。黄河文明和中央王朝的兴衰、封建社会和帝国主义侵略,以及新中国的崛起与发展等都是中华民族形成与发展的重要节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 序 在人类发展的长河中,民族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群体。而中华民族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民族之一,其形成和发展历经了漫长而复杂的过程。本文将从历史、文化和地理等多个维度,全面评估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并探讨其重要意义。 一、历史背景的铸就 1. 远古时期的族群融合:作为中华民族的基石,远古时期的华夏族群通过经济、文化和政治交流加强了彼此之间的联系,为后来的共同体奠定了基础。 2. 考古发现的证据:从史前文化遗址中的器物、文字和图案等方面,我们可以看到古代华夏人类群体逐渐形成统一的文化符号,显示出共同体形成的初步迹象。 二、文化传承的凝聚力 1. 传统价值的影响: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与儒家文化、孔子的思想以及道德观念等密不可分。这些价值观对于维系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2. 文化瑰宝的传承:中华文化拥有悠久的传统,如《诗经》、《论语》等文化瑰宝自古以来广泛传播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风貌,加深了民 众的共同认同感。 三、地理环境的独特性 1. 共同的地理环境: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与中国独特的地理环境密 切相关。长江黄河等大河的孕育作用、秦岭淮河一线的自然屏障等因素,促进了中华民族的统一发展。 2. 地理区域的融合:中国作为一个庞大的国土单位,不同地域间的交 流互动在形成共同体意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意义与价值 1. 国家的稳定与繁荣: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是国家的根本所在,只有强大的共同体意识才能使国家在风雨飘摇的时刻保持稳定, 迎来繁荣发展。 2. 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为民族文化 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重要的土壤和动力,促进了民族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3. 世界和平与发展:中华民族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民族之一,共同体的 形成不仅对中国,也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结语

历史导学案认识中华民族的源流

历史导学案认识中华民族的源流历史导学案:认识中华民族的源流 导学目标:通过学习中国历史,了解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认识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 导学内容: 一、中华民族的起源 中华民族是中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称谓,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传说 中的黄帝、炎帝、蚩尤等部落是中华民族起源的重要元素。同时,早 期的奴隶社会、农耕文明和城市文明的形成,也为中华民族的形成奠 定了基础。 二、中华民族的初期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华民族形成和初步发展的重要时期。不同地区的 诸侯国家展开割据争夺的同时,也为中国统一大业的开展埋下了伏笔。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伟大的思想家和理论家,如孔子、孟子、老子等,他们的思想对中华民族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中国统一的初期 秦始皇统一六国前后,中国历史上进入大一统的历史时期。秦朝的 统一不仅造就了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度,也奠定了中华民 族历史上的重要基石。秦朝对于中华民族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时也为后来的汉朝统治奠定了基础。

四、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 中国历史上众多的文化经典和思想理论,构成了中华民族的独特文 化传统。如《论语》、《道德经》、《周礼》等,这些经典书籍中的 思想观念与中华民族的传统价值观念密不可分。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墨家思想等思想流派的兴盛,都对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产生了深远的 影响。 五、中华民族的精神特质 中华民族的精神特质体现了中国人民在长期历史演进中所形成的独 特品质。勤劳、智慧、团结、坚韧等都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特质。这些 特质不仅在中国历史上得以体现,也将永远伴随中华民族前行。 六、中华民族的现代发展 中国近代史是中华民族历史中一个重要的阶段。19世纪以来,中国 遭受到列强的侵略和不平等条约的割地,但中国人民始终保持着对独 立和发展的渴望。辛亥革命的胜利,标志着中华民族开始奋起争取民 族独立和自主发展的道路。 综上所述,中华民族是一个经历了漫长历史演进的伟大民族。通过 深入了解中华民族的起源、发展和文化传统,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 理解中国,也能更好地继承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精神特质。 中华民族的源流与发展是我们了解和认识中国历史与文化的重要基础。

大一中国民族概论知识点

大一中国民族概论知识点 中国民族概论是讲解中国各民族的历史、特点、文化等内容的课程,它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多元民族文化。以下是大一中国民族概论课程中的几个重要知识点: 一、中国的少数民族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除了汉族以外,还有56个少数民族。这些少数民族分布在中国不同的地区,拥有独特的历史、语言、风俗和宗教信仰。了解少数民族的多样性和特点,可以增加我们对中国文化的全面认识。 二、民族的形成和发展 民族的形成和发展是中国民族概论中的重要内容。不同民族的形成有着各自的历史原因,比如地理环境、战争迁徙、文化交流等。中国历史上出现了各种民族的兴起和衰落,对了解中国历史的发展和多样性有着重要意义。 三、民族的语言和文字 不同民族拥有自己独特的语言和文字系统。汉族是中国最大的民族,使用汉语和汉字,而其他少数民族使用自己的民族语言和

文字。了解不同民族的语言和文字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交流和促进 民族之间的融合。 四、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少数 民族拥有着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如音乐、舞蹈、绘画、手工艺等。通过学习少数民族的文化,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尊重不同 民族的习俗和价值观。 五、民族地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 中国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同于其他地区。民族地 区的经济以农牧业为主,并且受制于地理环境和历史因素的影响。了解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关注和支 持这些地区的发展。 六、民族的节日和习俗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和习俗。了解不同民族的节日和 习俗,可以增进民族之间的交流与理解。比如,汉族的春节、藏 族的藏历年等都是一年中非常重要的节日,通过学习这些节日的 习俗和庆祝方式,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多民族的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交融的论述题

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交融的论述题 摘要: 一、引言: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性 二、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关系 1.民族融合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 2.汉族与内迁民族的相互影响 三、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 1.经济上的协作、相互依赖、互惠互利 2.各民族在交往中加深了解、取长补短、和谐共赢 四、结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中华民族自我完善发展的强大推力 正文: 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交融的论述题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民族,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民族交往、交流和交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各民族之间的互动不仅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发展,也使各民族在文化、经济、政治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首先,民族融合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重大。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通过不断的交往、交流和交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华民族文化。这种文化融合了各民族的优秀传统,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同时,民族融合还有利于增强各民族之间的团结与合作,为中华民族的繁荣与强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汉族与内迁民族的相互影响也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因素。历史

上,汉族与内迁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和交融,不仅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传播与融合,还推动了各民族在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发展。例如,汉族的农耕文明与内迁民族的游牧文明相互交融,形成了互补的经济结构,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同时,各民族在政治制度、科学技术等方面的交流与借鉴,也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此外,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还体现在经济上的协作、相互依赖、互惠互利。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在经济上形成了紧密的联系与依赖,通过互相贸易、互相投资等形式,实现了经济的互惠互利。这种经济交往不仅促进了各民族经济的发展,还为中华民族的团结与合作提供了物质基础。 综上所述,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中华民族自我完善发展的强大推力。从历史上看,我国各民族在交往中加深了解,在交流中取长补短,在交融中和谐共赢,每一次深度的交往交流交融后,都会产生更加强大的、比原来的民族更加优秀的群体,其结果都是形成更加强大的政权和更繁荣的国家。

从帝国体系到民族国家: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

从帝国体系到民族国家: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 今天存在于中国社会的所有民族,都有相当的历史,它们在历史潮流的推动和作用下,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以1911年的辛亥革命为界,将中华民族汇聚成为一个有机整体的政治共同体的形式是不同的。在1911年之前,这个共同体是传统的中华帝国体系;在1911年之后,随着清王朝的灭亡和帝国体系的瓦解,这个共同体就是逐渐确立和发展的现代民族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国的国家战略。这个战略的实现,既需要中国现代化的全面发展,也需要中华民族在现代化过程中实现更高程度的团结与统一。本文将通过对帝国体系与现代民族国家在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作用的考察,揭示中华民族形成发展与中国现代民族国家建设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趋势。 一、帝国体系下的民族关系与少数民族 著名历史学家吕思勉先生指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一个民族国家,这是无待于言的。一个大民族,固然总是融合许多少数民族而成,然其中亦必有一主体。为中国民族主体的,无疑是汉族了。”费孝通先生描述了这个过程:“距今三千年前,在黄河中游出现了一个若干民族集团汇聚和逐步融合的核心,被称为华夏,它像滚雪球一般地越滚越大,把周围的异族吸收进了这个核心。它在拥有黄河长江中下游的东亚平原之后,被其他民族称为汉族。汉族继续不断地吸收其他民族的成分日益壮大,而且渗入其他民族的聚居区,构成起着凝聚和联系作用的网络,奠定了以这疆域内部多民族联合成的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的基础,形成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经过民族自觉而称为中华民族”。吕思勉先生和费孝通先生对中华民族形成的历史逻辑的描述都共同展现出一个基本现实,即中华民族的形成过程是一个以汉族为核心,以华夏为中心不断吸纳和融合周围少数民族的历史过程;在近代以前,主导这个历史过程的是以汉族为主体、以中原为腹地发展起来的华夏文明,而华夏文明发展出来的,以秦统一国家为起点形成的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定义与概念 中华民族共同体作为一个重要的概念,是指由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以及海外华人组成的一个庞大社群。这一共同体形成于中国悠久 的历史、独特的文化,以及激发人们对中华民族认同感的共同体验。 二、历史背景:共同体的形成 1.古代中华文明的孕育 中国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100年前后的夏朝。在这个时期,中原地区涌现出了众多的部族和国家,他们之间形成了复杂的政治、 经济和文化关系。这种混合体系为中华民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历史融合及民族认同的形成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各个民族经历了许多战争、征服和统一的 过程。这些历史事件不仅在政治和领土上塑造了中国的版图,也逐渐 使不同的民族融合为一个整体,形成了共同的文化和价值观。 3.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还得益于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和传承。中国古

代的文化和哲学思想对于整个东亚地区乃至整个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孔子、老子到文艺复兴时期的中国瓷器和丝绸,中华文化展现了其辐射力和传播力。 三、共同体的核心:中华文化与价值观 1.儒家思想与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的核心是儒家思想,它强调孝道、仁爱、忠诚等价值观,对于塑造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些优秀的传统价值观在中国家庭和教育中得到传承,影响了每个人的行为和思考方式。 2.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与集体认同 共同体形成的过程中,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对于封建社会的压迫与剥削,还是对于抗日战争的英勇抵抗,这些历史事件都激发了民众对于中华文化的认同,使他们产生了一种坚定的集体认同感。 3.地域与文化的联系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离不开地域和文化的联系。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以及海外华人的地理和文化背景虽有差异,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和传承。这种地域和文化的联系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共同体形成和发展。

《中华民族大团结》(初中) 第2课 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 教案

第一单元伟大的中华民族 第2课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不断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 能力目标: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积极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 知识目标:知道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是一部壮丽的史诗,是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历史发展中交往交流交融的结果。理解各民族都为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观看视频《中华民族》,引入新课。 教师:中华民族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也是历史最悠久的民族之一。各族人民通过长期的交往交流交融,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多元体格局。经过古代的自在发展、近现代以来的自觉发展,中华民族日益成为心灵相通、血脉相连、生死相依的命运共同体。 【新课学习】 一.中华民族的起源和早期发展 ➢观看图片《黄炎结盟》和《黄帝》;知道 五六千年前,中国进入部落联盟时期。当 时黄河流域活动着的几个较大的部落逐 渐结成部落联盟,其中炎黄部落联盟后来 形成了华夏族。 ➢【民族花园】阅读书上P14--15页内容, 观看视频《黄帝祭祀文化》,知道为了表 达对传说中的中华民族人文始祖之一 ----黄帝的怀念之情,我国多地自古就有 祭祀黄帝的习俗,形成了著名的黄帝祭祀文化。祭祀黄帝已成为传承中华文明、凝聚中华儿女、增进中华民族认同感的重要活动。 ➢观看图片《甲骨文》,知道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见证了中华民族的早期发展。 归纳小结:华夏族不断发展壮大,建立了夏、商、周早期王朝国家。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华夏族经过千余年的政治、社会变革,经济、文化获得较高程度的发展,中原地区成为华夏族生活的中心地带。中原及其周边地区,共同构成古代中国的“天下”。华夏族和周边各族经济文化互有往来,通婚联姻,政治上统一的趋势不断加强。 二.古代中华民族的发展 观看图片和文字说明,知道古代中华民族的发展。

第2课 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教案)-《中华民族大团结》(初中)优质教学课件和教案

第2课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教案)-《中华民族大团结》 (初中)优质教学课件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历程; 掌握中华民族大团结的精神和内涵。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了解中华民族的发展规律和基本特征;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让学生能够清晰和准确地表述自己的观 点和理解。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团结精神的认同和理解,形成对民族复兴 的自豪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 1.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历程 2.中华民族大团结的精神和内涵 三、教学步骤 1.导入(5分钟) 展示中华民族多元的文化特色,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多元性。 2.新课讲解(30分钟) (1)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历程

了解中华民族的由来,以及经历了什么样的历史发展过程。 (2)中华民族大团结的精神和内涵 了解中华民族的团结精神和内涵,让学生理解和认同这种精神。 3.讨论交流(15分钟) 引导学生自由表达对中华民族的看法和认识,让学生发言表达 自己的看法和思考。 4.小结(5分钟) 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历程以及中华民族大团结的精神和内 涵进行简要总结。 5.拓展(10分钟) 查找相关的历史文献、图片、影像等资料,让学生发现更多有 趣的历史细节和故事,拓宽学生的历史视野和认知。 四、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教材、教具及媒体的选择应与教学目标相匹配,能够增加学 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参与度。 2.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注重启发和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 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辅助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看法和理解,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 观点和想法,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4.让学生积极参与拓展环节,探索更多有关的知识和信息,提 高学习兴趣并加深对中华民族的认识。

中华文化传统的形成与发展

中华文化传统的形成与发展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它的形成和发展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中华文 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石,是中华民族优秀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它不仅是中国的文化瑰宝,也是人类文明的宝库。中华文化传统呈现出较为丰富和多样的形式,这篇文章将探讨中华文化传统的形成与发展的历程。 一. 形成阶段 中华文化传统的形成可以分为几个阶段,首先是远古时期的原始文化阶段。在 这一阶段,先民们为了生存进行了狩猎和采集,交流和合作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原始形态的文化,比如说部落音乐、祭祀等。 其次是农业文化阶段,人们从狩猎采集向农耕生活的转变,不仅改变了人们的 生活方式和社会形态,也加速了文化的发展。农业的出现使得人们可以生产出更多的粮食,从而大大改善了生活条件,这也为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此时,人们开始有了家庭和村落,由此逐渐形成固定的社会形态和社会结构。 最后是封建社会文化阶段,这一阶段是中华文化传统的典型阶段,也是中华文 化的鼎盛时期。这段时期的中华民族经历了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等多个朝代,不仅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的许多壮丽的篇章,也遗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在这个阶段,中国的宗教思想、音乐艺术、诗歌旋律,以及许多文学书籍、哲学思想、科学技术等方面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形成了中华文化传统的核心内容。 二. 发展变革 随着时间的流逝和社会的不断变革,中华文化传统也经历了许多变化和发展。 其中包括两个重要的阶段:一是现代化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国经历了自己的广泛文化改革和发展,这也包括了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的推进等;二是当代时期,在这个阶段,中国正面临着来自全球性的文化竞争与挑战。

《中华民族大团结》知识点提纲(供初中使用)

中华民族大团结知识点提纲 第一单元伟大的中华民族 第一课爱我中华 一、中华民族的伟大之处体现在哪些方面?P2 1.中华民族有悠久的历史 2.中华民族有壮美的山河 3.中华民族有灿烂的文化 4.中华民族有多元一体的优势 二、怎样理解多元一体是中华民族的优势?P5 各民族丰富的多元特色,融合于大一统国家,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重要优势,使中华民族成为具有强大的包容性、凝聚力和创造力的伟大民族。 第二课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 一、中华民族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也是历史最悠久的民族之一。各族人民通过长期的交往交流交融,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多元一体格局。P10 二、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分为哪几个阶段? 1.中华民族的起源和早期发展 2.古代中华民族的发展 3.近现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发展 三、古代各时期我国各民族是如何交融发展的? 1.秦汉时期是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时期。 2.魏晋南北朝时期,多个政权并立,各民族不断迁徙、相互交融。 3.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繁荣发展,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杂居、通婚,民族之间的交融进一步发展。 4.辽宋夏金元时期,各民族在更大范围交融。 5.明清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渐趋稳定。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华民族有哪些新发展? 形成和发展了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第三课中华民族精神 一、中华民族精神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P19 二、爱国主义是中华儿女最自然、最朴素的情感,是中华民族的民族新、

民族魂,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P19 三、中华民族精神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领域有丰富的表现。(举例)建党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载人航天精神、脱贫攻坚精神、抗疫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等。 第二单元共同铸就美好国家 第四课共同开发建设祖国 一、简要说说我国各族人民是如何共同开发建设祖国的?P30 1.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开拓了祖国的疆域。 2.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开发建设美丽家园。 3.我国各族人民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第五课共同保卫伟大祖国 一、我国各族人民是怎样共同保卫伟大祖国的? 1.我国各族人民共同抵御外来侵略 2.我国各族人民坚决维护国家统一 3.牢记保卫国家主权和安全的神圣使命 二、请列举一两个典型事例,简要说明各时期以来我国各族人民是如何共同抵御外来侵略的?P38 1.明朝时期,名将戚继光依靠人民的力量,取得抗倭斗争的胜利。 2.1662年,郑成功在海峡两岸人民的支持下,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了宝岛台湾。 …… 三、举例说明我国边疆各族人民为维护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分裂作了哪些贡献?P40 1.清朝在平定新疆大小和卓分裂叛乱时,得到各族人民的大力支持。 2.20世纪30年代以来,“东突”分裂势力的各类分裂活动遭到新疆各族人民的反对。 …… 第六课共同筑牢民族团结基石 一、怎样共同筑牢民族团结基石? 1.贯彻民族平等团结原则 2.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依法治理民族事务 第三单元共同建设精神家园

第一课 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单元中华民族篇 第一课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 教学目标:识记中华民族的概念、构成要素、特点、形成的主客观条件 理解中华民族形成发展的过程 教学重点:对中华民族观的理解 教学难点: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学习加强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从而 把民族团结落实到实际行动中。 教学方法:老师讲解与学生自学相结合 课时安排:三课时 当前一再强调要把“四个认同”(对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作为民族团结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其中,强化中华民族的认同,就是要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是我国56个民族相互依存,共同发展凝聚而成的。 一、什么是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这在许多人看来,已经习以为常,不觉得有什么值得思考的问题。或者认为可以很轻易地回答:它无非是对中国境内各民族的一个总称。 但人们可以反过来提出一个问题:世界上存在着不少由多民族组成的国家,它的成员彼此可以承认是同一国家的国民,却未必在民族上认同有一个共同的总称、如:以往的罗马帝国、奥斯曼帝国,都是幅员辽阔、民族众多,但曾几何时便土崩瓦解,它的国民从来不把自己都称为罗马民族或奥斯曼民族。拿近现代来说,曾经号称“日不落帝国”的大英帝国的国民,当时包括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南非等地区的居民,但他们也从没有把自己称为不列颠民族;就是社会主义的苏联,它的国民依然把自己称为俄罗斯人、乌克兰人、哈萨克人、格鲁吉亚人等等,没有出现苏维埃民族之类的总称: 可见,中华民族这个被大家认同的总称,并不是同一国家的各族人民当然拥有的名称,更不是某个人所能任意制造出来或宣传而成的名词,而有着深厚的客观依据.是在千百年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并且有三大印记: 铲形门齿、青斑、内眥褶(zi、zhe)。据考古学家和人类学家近日研究发现,在炎黄子孙身上有三项区别於世界其他民族的特有的生理印记。

中华民族大团结知识点总结

中华民族大团结知识点总结 1两个共同: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富强。 2三个离不开: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相互离不开。 3四个认同:对祖国的认同;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4马克思主义五观: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 第一课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 1、中华民族经历了古代的自在民族阶段,近现代的自觉民族阶段和新中国成立后的新发展新阶段。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华大地上的各民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杂居交融,共生互补的格局,汇聚成了统一的中华民族。 2、当代中国人的宝贵遗产有三项:一是56个勤劳、勇敢、智慧的民族,形成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大家庭;二是960多万平方千米的陆地国土和473万平方千米的海洋疆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共有家园;三是异彩纷呈、相互包容的中华文化。 3、中华文明的起源是多源多流的。“华夷五方之民”交错居住,经济文化交流密切,通婚联姻不断出现,政治上统一的趋势不断加强,中华民族初具雏形。 4、中华民族的自在发展阶段 ①秦汉时期:同意的多民族国家初步形成。 ②魏晋南北朝至唐宋时期:各民族大融合。 ③元明清时期: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渐趋稳定。 5、在维护国家统一的领土完整的长期斗争中,中国各民族的国家意识、中华民族的自觉意识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成为各民族普遍认同和共同归属。 61949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中华民族”为族称的新型民族共同体获得了稳固的国家形态,标志着当代中国民族国家的构建完成。 第二课中华民族的内涵与中华民族精彩 1、中华民族的内涵:中华民族是中国境内各民族的总称,是中国各民族的历史、文化、共同利益等方面密切结合、相互交融的多民族共同体。 ①中华民族各成员具有共同的民族认同 ②中华民族具有“多元一体”的特点 “多元”是指兄弟民族都有其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文化具有多样性。“一体” 是指我国各民族已结合成相互依存、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整体,各民族的发展相互关联、 相互交融、相互依存,具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和共同的民族利益,形成了既有个性 又有共性的民族复合体。“多元”以“一体”为前提,是国家和名族统一条件下的“多 元”;既有中华民族整体的统一性,又有各兄弟民族平等存在、各具特点差异性。 ③中华民族内部不同层次的认同相互协调 中国56个民族既有自己的本族认同,又有对中华民族的高层次认同;对本族认同和 对中华民族的认同相互协调。 2、中华民族精神 ①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文化精华,是一个民族 最本质、最深刻的文化特征,集中反映了这个民族的特有性格、价值取向和共同信念,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和思想动力。 ②基本内涵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第三课爱国主义是推动中华民族前进的精神动力 1 爱国主义的内涵:爱国主义是对国家感情的提高和升华,是关于爱国的系统思想观念,一般表现为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对祖国前途和命运的关心,对祖国具有荣誉感和责任感。 2 弘扬爱国主义的重要意义: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 3 新时期爱国主义的特征: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爱国主义的主题。②坚持对外开放,是当代爱国主义的内在要求。③个人利益与社会主义祖国利益紧密相连,是当代爱国主义的具体体现。④紧跟时代节拍,改革创新,是当代爱国主义的崇高境界。 4如何弘扬爱国主义精神:①必须树立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②必须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为祖国的各项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③必须维护祖国的独立和主权,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增强民族自尊心,保持民族气节。④必须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履行公民应尽的义务。 第四课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1国家统一对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意义:国家统一是各民族团结合作的基础;是各民族发展进步的保障;是维护中华民族尊严的前提。 2 维护和巩固国家的安全和统一:①坚决捍卫国家的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②坚决进行反对分裂的正义斗争。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则政通人和,百业兴旺;国家分裂;民族纷争,则丧权辱国,人民遭殃。我们必须进一步巩固全国各民族人民的大团结,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3三股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暴力恐怖势力。 第五课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繁荣发展的基本保证 民族团结是马克思主义处理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之一,它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和核心内容之一。搞好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事关国家的长治久安,事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事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事关中华民族的统一和和谐和繁荣昌盛。 1 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繁荣发展的基本保证:是维护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生命线;是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根基;是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备因素。 2 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的实践证明:民族团结是福,民族分裂是祸。我们要高举各民族大团结的旗帜,把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团结起来,把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调动起来,把方方面面的力量和智慧凝聚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来,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