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年中考生物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1期):专题05-生物圈中的人(含解析)生物

2018年中考生物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1期):专题05-生物圈中的人(含解析)生物

2018年中考生物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1期):专题05-生物圈中的人(含解析)生物
2018年中考生物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1期):专题05-生物圈中的人(含解析)生物

2018年中考生物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1期):专题05-生物圈中的人(含解析)生物

专题05 生物圈中的人

1.【湖北省恩施州2018年中考生物】科考队在某地山洞发掘人类祖先活动遗迹化石时,发现存在大量使用火的痕迹,能使用更先进的工具,专家推测,化石群对应的人类祖先至少进化到了()阶段。

A. 南方古猿

B. 能人

C. 直立人

D. 智人【答案】C

【解析】南方古猿出现在距今420万-150万年前,只能使用天然工具,A不符合题意;能人出现在距今200万-150万年前,能制造简单的工具,B不符合题意;直立人出现在距今200万-20万年前,会打制不同用途的石器,学会了用火,C符合题意;智人出现在距今1万-20万年前,已学会人工取火,会制造精细的石器和骨器,能用骨针缝制兽皮衣物,可用标枪和长矛进行狩猎、捕鱼,D不符合题意。

2.【湖北省襄阳市2018年中考理综生物试题】亲爱的同学们,你们现在正处于青春期。下列对青春期生长发育特点和生活方式描述错误的是

A. 身高突增

B. 性意识开始萌动,对异性产生好感是不健康的心理

C. 保持愉快的心情

D. 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不吸烟、拒绝毒品

5.【湖北省黄冈市2018年中考生物试题】“关注健康,快乐成长”。下列关于健康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蛋白质是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高蛋白食品吃得越多越好

B. 血液中白细胞的吞噬作用不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C. 流感流行的时候在教室喷洒消毒液,在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D. 艾滋病病毒主要通过血液、母婴和蚊虫叮咬等途径传播

【答案】B

【解析】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参与损伤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青少年要多吃含蛋白质的食物,但是要合理搭配,不是吃得越多越好,A错误。血液中白细胞的吞噬作用不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白细胞是生来就有的,这属于非特异性免疫,B正确。流感可以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流感流行的时候在教室喷洒消毒液,在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中属于切断传播途径,C错误。艾滋

病病毒主要通过血液、母婴和不安全的性行为等途径传播,蚊虫叮咬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D错误。

6.【山东省聊城市2018年中考生物试题】对于中学生来讲,下列所叙述的生活、学习行为与健康生活要求不相符的是

A. 合理膳食,加强锻炼,提高免疫力

B. 保持愉悦心情,及时调节不良情绪

C. 随温度变化提前服用非处方药,以预防生病

D. 参加社会活动,搞好人际关系

【答案】C

【解析】对于健康人来说,避免得传染病的最积极的方法是合理膳食,加强锻炼,提高免疫力,A正确;多参加集体活动、社会活动,搞好人际关系,保持愉悦的心情和积极向上的心态有助于身体健康,B、D正确;

安全用药,才能维护身体健康,生病时,处方药须按医嘱服用,非处方药按使用说明书要求服用,不能随温度变化提前服用非处方药,C错误。

7.【2018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生物试题】下列关于人体消化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

B. 食物无需经过消化即可被吸收

C. 胃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部位

D. 肠液中只含有消化蛋白质的酶

【答案】

A

8.【浙江省宁波市2018年中考科学生物部分试题】下列实验或活动中,实验用品与使用目的不相符的是

实验或活动名称实验用品使用目的

A 观察和解剖花刀片剖开子房

B 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

消化作用

碘液检验淀粉

C 种子呼吸释放二氧化

氢氧化钠溶

检验二氧化

D 制作临时装片,观察细

显微镜

观察细胞结

【答案】C

【解析】观察和解剖花时,要用刀片将子房纵切,这样看以观察子房内的胚珠,A正确;碘液遇淀粉变蓝,所以研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中,碘液是检验淀粉是否被消化,B确;二氧化碳能使石灰水变浑浊,检验种子

呼吸释放二氧化碳用石灰水,C错误;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观察细胞的结构,D正确。

9.【黑龙江省绥化市2018年中考生物试题】肺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有

A. 肺泡壁溥

B. 肺泡数量多

C. 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

D. 以上三项都对

【答案】D

【解析】肺是主要的呼吸器官,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肺泡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数目很多,增加了气体交换的效率;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气体交换,D正确。10.【湖北省荆门市2018年中考生物试题】下列关于人体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胃腺、胰腺和小肠腺属于消化道内的消化腺

B. 小肠内表面的环形皱裂和小肠绒毛壁的单层上皮细胞,有助于小肠消化食物

C. 人体为保证呼吸道通畅,会厌软骨除吞噬外均益住喉口

D. 平静吸气时,膈肌收缩,胸廓上下径增大

【答案】D

11.【湖北省荆门市2018年中考生物试题】下列关于人体血液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人体各处组织中的毛细血管,一端连接小动脉,一端连接小静脉

B. 左心房收缩将血液压送至送至左心室,此时,主动脉基部的瓣膜打开着

C. 冠脉循环开始于主动脉基部,终止于右心房,为心肌供氧和营养物质并运走废物

D. 清晨,血液流经小肠壁后,O

2减少,CO

2

增加,养料增

【答案】C

【解析】并不是所有的毛细血管都是一端连着小动脉,一端连着小静脉,如肾小球两端连接的都是小动脉,A 错误;左心房收缩将血液压送至左心室,此时,房室瓣打开,主动脉基部的瓣膜关闭,B错误;血液由主动脉基部的冠状动脉流向心肌内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静脉流回右心房的途径称为冠脉循环。冠脉循环的意义是为心肌供应氧和营养物质并运走废物,C正确;清晨没有进食,血液流经小肠,营养物质的含量不增加,D错误。

12.【湖北省恩施州2018年中考生物】图中a、b、c表示流经人依某部位的血管,箭头表示血液流动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若b为小肠处毛细血管网,则c内流含营养物质丰富的动脉血,血液流回右心房

B. 若b为肺部毛细血管网,则c内流营养物质减少的动脉血血液流回右心房

C. 若b为肾小球毛细血管网,则c中为代谢废物浓度不变的动脉血,血液流向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

D. 若b为胰腺周围毛细血管网,则c中营养物质减少、胰液增多的静脉血,血流流向右心房

【答案】C

13.【江苏省扬州市2018年中考生物试题】学校医务室

组织学生检查身体,小华用肺活量计测了几次肺活量,数据如下表所示,小华的肺活量是()

测量次数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

肺活量/mL 3300 2900 2800

A. 2800mL

B. 2900mL

C. 3000ml

D. 3300mL 【答案】D

【解析】测量肺活量时,为了减少误差一般测三次,取最大值。因为肺活量是肺的最大通气量。所以“小华测了三次肺活量,数据分别是3300mL,2900mL,2800mL”,则小华的肺活量是“3300毫升”。

14.【山东省聊城市2018年中考生物试题】下图为人体内气体交换示意图,人体内二氧化碳浓度最高的位置应是

A. 肺泡

B. 血管Ⅰ

C. 血管Ⅱ

D. 组织细胞【答案】D

【解析】人体跟其他大多数生物一样也在进行呼吸作用,而人体进行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在组织细胞内。组织细

胞把体内的有机物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且释放出能量供生命活动需要,少部分用来维持体温。在分解有机物时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因此人体内二氧化碳浓度最高的地方是组织细胞。

15.【山东省聊城市2018年中考生物试题】下列有关血液中各种成分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血浆具有运输血细胞、营养物质和废物的作用

B. 红细胞能够快速分裂产生新的红细胞

C. 白细胞能够吞噬病菌,具有防御作用

D. 血小板能在伤口处凝血,具有保护作用

【答案】B

16.【山东省潍坊市2018年中考生物试题】以下示意图不能正确表示健康人的心脏收缩、舒张状态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心脏有四个腔: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左心房连通肺静脉,右心房连通上下腔静脉,左心室连通主动脉,右心室连通肺动脉。心房收缩,心室舒张,这时房室瓣处于打开状态,保证血液由心房进入心室,A正确;心室收缩时,房室瓣关闭,动脉瓣打开,血液由心室流向动脉,所以B图不能正确表示健康人的心脏收缩、舒张状态,B错误;心房和心室都舒张,房室瓣打开,动脉瓣关闭,血液由静脉进入心房,由心房进入心室。心脏就这样不停地收缩和舒张,推动血液在血管内循环流动,C正确;心室收缩,心房舒张,房室瓣关闭,动脉瓣打开保证血液由心室进入动脉,同时由于心房处于舒张状态,静脉中的血液进入心房,D正确。17.【江苏省淮安市2018年中考生物试题】在某同学的静脉血、动脉血以及组织细胞中,二氧化碳和氧气含量的相对值如下表所示,其中,表示动脉血的是()(假设其它气体含量相同)

A B C

二氧化碳

100/86 100/250 100/67

/氧气

【答案】B

18.【浙江省嘉兴市2018年中考生物试题】模型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为了更好地学习理解人类的ABO血型系统,如图是某同学绘制的A型血和B型血的模型图。据此推测,O型血的模型图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ABO血型系统是根据红细胞上A、B凝集原的不同,将血型分为O、A、B及AB血型。A凝集原和抗A凝集素、B凝集原和抗B凝集素互相反应,能使红细胞发生凝集,利用标准的抗A、抗B凝集素或标准的A、B凝集原可进行血型鉴定。A型血红细胞上含A凝集原,血清中

含抗B凝集素;B型血红细胞上含B凝集原,血清中含抗A凝集素;AB型血红细胞上含A、B两种凝集原,血清中则不含抗A及抗B凝集素;O型血红细胞上则没有A、B 凝集原,血清中含抗A及抗B凝集素。故A模型图为O 型血。

19.【浙江省台州市2018年中考生物试题】体外膜肺氧合装置俗称人工肺(如图),用于肺功能丧失患者的急救。使用时,先用一根导管将血液从人体静脉引出,通过该装S后,血液经另一根导管回到人体的动脉或静脉内。人工肺中的氧合器作用是

A. 可直接为人体提供能量

B. 为病人血液循环提供动力

C. 过滤流经血液的含氮废物

D. 使流经的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答案】D

20.【山东省济宁市2018年中考生物试题】今年“世界献血者日”的主题是”捐献热血,分享生命”。全国无偿献血金奖获得者赵少军,18年时间几乎把全身血液献了两遍。献血时针头刺入的血管是

A. 桡动脉

B. 肱动脉

C. 浅表静脉

D. 毛细血管

【答案】C

【解析】动脉血管压力太大,抽血以后不容易止血,毛细血管一般比针头还细、血量少,且流动最慢,静脉血管一般都位于浅表部位,且压力小,容易止血,所以医生抽血时针刺入体表的静脉血管。

21.【山东省济宁市2018年中考生物试题】连续发生的生理活动可用流程图表示。毅豪同学归纳梳理的四个流程图中,有待改正的是

A. 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体

B. 尿液形成:血液→肾小球→原尿→肾小管→尿液

C. 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的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

D. 红灯成像: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一视网膜→视神经→视觉中枢

【答案】A

【解析】植物体结构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由不同的组织构成器官,由六大

22.【江苏省扬州市2018年中考生物试题】当尿中发现大分子蛋白质和血细胞时,肾脏发生病变的部位是

A. 肾小囊

B. 收集管

C. 肾小球

D. 肾小管【答案】C

【解析】由于肾小球不能滤过大分子的蛋白质和血细胞,因此正常的尿液中不会有蛋白质和血细胞。当尿中发现蛋白质和血细胞时,可能是肾小球有炎症导致肾小球的通透性增大使本来不能滤过的蛋白质和血细胞被滤过到原尿内,而肾小管对蛋白质和血细胞没有重吸收作用,因此在尿液中出现蛋白质和血细胞。所以当尿中发现蛋

白质和血细胞时,肾脏中发生病变最可能的部位是肾小球。

23.【福建省2018年中考生物试题】下图是反射弧五个组成部分关系示意图,下列反射与其反射弧组成部分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反射反射弧的组成部分

A 手被针刺立刻缩

①是手臂肌肉

B 司机看到红灯刹

②是视神经

C 谈虎色变③位于脊髓

D 膝跳反射④使膝盖下方韧带

【答案】B

24.【福建省2018年中考生物试题】耳结构中听小骨的作用是

A. 收集声波

B. 传导振动

C. 感受刺激

D. 产生听觉

【答案】B

【解析】将声波转换成振动的是鼓膜。听小骨有三块,分别是锤骨、砧骨、镫骨,他们组成一条“听骨链”。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导到内耳,耳蜗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着听神经传导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可见听小骨能够传导振动。

25.【福建省2018年中考生物试题】下列属于预防近视的做法是

A. 课间远眺几分钟

B. 强光下看书

C. 在公交车上看书

D. 躺着看手机

【答案】A

【解析】预防近视要做到:三要、五不看,可有效地预防近视眼的发生。三要是:读书写字的姿势要正确,读书写字时眼与书的距离保持在33cm左右;看书写字40分钟后要到室外活动或向远处眺望一会儿;要认真做眼

保健操,所按穴位要准确。五不看是:不要在暗弱光线下和直射的阳光下看书写字;不要躺在床上、在公共汽车上或走路时看书;不要看字体过小、字行过密、字迹印刷不清的读物;做作业不要用淡色铅笔;看电视时间不要太久。所以A正确。

26.【福建省2018年中考生物试题】胰岛素分泌不足,可能导致的疾病是

A. 侏儒症

B. 糖尿病

C. 艾滋病

D. 夜肓症【答案】B

【解析】胰岛素是由胰岛分泌的,它的主要作用是调节糖的代谢,具体说它能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分解,从而降低血糖浓度。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时,血糖合成糖元和血糖分解的作用就会减弱,结果会导致血糖浓度升高而超过正常值,一部分血糖就会随尿排出体外,形成糖尿,糖尿是糖尿病的特征之一。所以胰岛素分泌不足,可能导致的疾病是糖尿病。

27.【黑龙江省绥化市2018年中考生物试题】在眼的结构中,能感受光的刺激,形成物像的部位是

A. 角膜

B. 晶状体

C. 巩膜

D. 视网膜

【答案】D

【解析】视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经过晶状体和玻

璃体的折射作用,形成一个倒置的物像。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接受物像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然后通过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可见,在眼球的结构中,感受光的刺激、形成物像的部位是视网膜,D 正确。

28.【湖北省恩施州2018年中考生物】下图为在吃梅、看梅谈梅时的部分生理反位,属于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是

A. 吃梅子分泌睡液

B. 看到的子分泌睡液

C. 嗅到梅子气味分泌唾液

D. 谈论悔子分泌睡液【答案】D

29.【江苏省扬州市2018年中考生物试题】下列关于眼睛使用和保护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近视眼可以配戴凹透镜进行矫正

B. 长久在摇晃的车船上用手机阅读电子书籍

C. 连续用眼1小时日后,休息一下,远眺几分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