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氟比洛芬酯---李仁虎
- 格式:ppt
- 大小:5.64 MB
- 文档页数:32
氟比洛芬的功能主治1. 氟比洛芬简介氟比洛芬,又称布洛芬,是一种非处方药,属于非甾体抗炎药物(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NSAIDs)。
它是最常用的解热镇痛药之一,也具有抗炎和抗过敏作用。
氟比洛芬广泛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的头痛、牙痛、肌肉痛、关节痛、痛经等引起的不适。
2. 氟比洛芬的功能主治•解热作用:氟比洛芬能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降低体温,起到解热作用。
它对治疗发热引起的不适非常有效。
•镇痛作用:氟比洛芬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减少疼痛神经末梢的敏感性,从而起到镇痛作用。
它可以缓解头痛、牙痛、肌肉痛、关节痛等不适。
•抗炎作用:氟比洛芬能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减少炎症介质的释放,从而减轻组织炎症反应。
它常用于治疗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炎症引起的不适。
•抗过敏作用:氟比洛芬可以通过抑制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减少过敏反应。
它常用于缓解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炎等过敏引起的不适。
3. 用法用量•成人用法:每次口服200400毫克,每日23次。
如医生另有指示,可适当调整用量。
•儿童用法:因儿童个体差异较大,用药前最好咨询医生,按医嘱使用适当剂量。
•注意事项:–氟比洛芬需饭后服用,以减少胃肠道刺激。
–将氟比洛芬片剂整片吞服,不要咀嚼或咬碎。
–遵医嘱使用,不得超量使用,以免产生不良反应。
–孕妇、哺乳期妇女、老年人、有胃肠道疾病或其他慢性疾病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4. 不良反应•常见不良反应: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不适(如恶心、呕吐、腹痛等)、头痛、食欲减退等。
•严重不良反应:罕见的但较严重的不良反应包括消化道出血、肝功能异常、过敏反应等。
如有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注意事项:–在使用氟比洛芬时,应密切关注不良反应的出现情况。
–不宜与其他NSAIDs类药物同时使用,以免增加不良反应风险。
–不能长期使用氟比洛芬,应密切监测药效和药物不良反应。
5. 注意事项•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氟比洛芬能通过胎盘屏障,存在一定的胎儿风险,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慎用。
氟比洛芬酯对晚期癌症患者作用的研究发表时间:2012-09-20T09:14:03.030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7期供稿 作者: 武杰 韩元福 张佳雷[导读] 癌痛是癌症患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严重影响着癌症患者尤其是晚期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武杰 韩元福 张佳雷 ( 山西省长治市人民医院麻醉科 山西长治 0 4 6 0 0 0 )
癌痛是癌症患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严重影响着癌症患者尤其是晚期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据不完全统计,有70% 的癌症患者会受到不同程度的疼痛折磨。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炎性因子与疼痛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氟比洛芬酯系环氧化酶抑制药,其具有明显抑制局部炎症反应、降低炎性损害的作用。本研究通过使用舒芬太尼复合氟比洛芬酯联合用于晚期癌症患者镇痛进行研究,探讨其有效性和不良反应。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60 例消化道肿瘤术后化疗间歇期患者,男35 例,女25 例,年龄50-65 岁,术后1 年。随机分为两组,舒芬太尼组(S组)、舒芬太尼复合氟比洛芬酯组(F 组)。伴有肝肾功能异常、严重心脏病、血液病、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者除外。
1.2 镇痛方法 使用静脉连接机械静脉镇痛泵(上海怡新医疗器械)。镇痛泵的配制方法:S 组舒芬太尼500u g、昂丹司琼8m g 稀释至100ml;F 组舒芬太尼500ug、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凯纷)100mg、昂丹司琼8mg 稀释至100ml。背景流量均为2ml/h,锁定时间15min,追加计量1ml/ 次。
1.3 观察指标 分别观察安装镇痛泵后2、4、8、12、24h 采用VAS(Visual Analogue Scale,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估两组患者疼痛程度,0 分,无痛;1 ~ 3 分,轻度痛;4 ~ 6 分,中度痛;7 ~ 9 分,重度痛;10 分,剧痛。记录24h 舒芬太尼总用量、PCA(Patient
ControlledA n a l g e s i a,患者自控阵痛)总按压次数和有效按压次数,同时采用Ramsay 镇静评分法观察术后各时点患者镇静程度,观察术后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分析 采用SPSS17.0 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x-±s)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抗炎药氟比洛芬酯脂质体(Liposomal Flurbiprofen Axetil)徐积恩
【期刊名称】《国外医药:合成药.生化药.制剂分册》
【年(卷),期】1993(14)6
【摘要】化学名(±)-2-(2-氟-4-联苯基)丙酸1-(乙酰氧基)-乙酯异名 Lipo-Flurbiprofen Axetil,LFP-83,Lipfen,Ropion 药效分类抗炎药开发单位绿十字公司(日),科研制药有限公司(日) 合成 2-(2-氟-4-联苯基)丙酸(Ⅰ)在DMF中在无水
K_2CO_3存在下经1-(乙酰氧基)乙基氯(Ⅱ)或1-(乙酰氧基)乙基溴(Ⅲ)酯化制取本品,Ⅰ也可在苯中与亚乙基双醋酸酯(Ⅳ)进行酯基转移制取本品。
【总页数】2页(P363-364)
【关键词】抗炎药;氟比洛芬酯;Lipfen;脂质体
【作者】徐积恩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71.1
【相关文献】
1.依托咪酯复合氟比洛芬酯与依托咪酯复合地佐辛在无痛人流术中的应用比较 [J], 屈文平;马丽娟;邢春花;
2.新型非甾体抗炎药--氟比洛芬制剂学研究进展 [J], 钟延强;王春燕
3.依托咪酯复合氟比洛芬酯与依托咪酯复合地佐辛在无痛人流术中的应用比较 [J],
屈文平;马丽娟;邢春花
4.抗炎药氟比洛芬酯脂质体 [J], 徐积恩
5.气相色谱法测定氟比洛芬酯中杂质1-溴乙基
乙酸酯及2-溴乙基乙酸酯的限度 [J], 徐家根;浦迎秋;顾琦欣;傅辰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氟比洛芬酯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刘俊乐;金建文;熊利泽;孙静;董海龙;汪晨【期刊名称】《临床麻醉学杂志》【年(卷),期】2008(24)2【摘要】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FA)对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五组,即A组(I-R)、B组(I-R+FA5 mg/kg)、C组(I-R+FA 10 mg/kg)、D组(I-R+FA 20 mg/kg)和E组(脂微球对照组).采用颈内动脉丝线栓塞致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再灌注后24、48、72 h观察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评分)并于72 h后处死动物,取大脑切片行10 g/L 2,3,5-氯化三苯四唑(TTC)染色,测量并计算脑梗死容积百分比.结果 72 hNDS评分:B、C、D组明显高于A、E组(P<0.05);梗死容积百分比,B、C、D组明显低于A、E组(P<0.01),B、C、D组间24、48、72 h N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梗死容积百分比B组明显高于C、D组(P<0.05).结论 FA可明显减轻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总页数】3页(P161-163)【作者】刘俊乐;金建文;熊利泽;孙静;董海龙;汪晨【作者单位】710032,西安市,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麻醉科,全军临床麻醉中心;沈阳军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全军心血管研究所;710032,西安市,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麻醉科,全军临床麻醉中心;710032,西安市,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麻醉科,全军临床麻醉中心;710032,西安市,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麻醉科,全军临床麻醉中心;710032,西安市,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麻醉科,全军临床麻醉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相关文献】1.氟比洛芬酯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J], 彭娜;鲁瑶;师晓琴;董辉;侯立朝;汪晨2.局灶性脑缺血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J], 程道宾;孙圣刚;陈小武;田有勇;王岚;苏颖3.谷氨酰胺联合氟比洛芬酯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J], 辛志祥;姜虹;朱也森4.茴拉西坦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 [J], 柴娟;张潇潇;李丹;徐沙丽5.槲皮素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J], 林雪梅;王小林;唐春红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实验诊断学2020年12月第24卷第12期2009文章编号:1007 —4287(2020) 12 —2009 — 03氟比洛芬酯自控镇痛用于截肢术后幻肢痛的临床观察杨静远,刘宗明,张熙桐,王东昕,倪春艳(吉林省肿瘤医院麻醉科,吉林长春130012)幻肢痛(phantom limb pain)是神经痛的一种类 型,是主观感觉已切除的肢体仍然存在,并有不同程 度、不同性质疼痛的幻觉现象,是截肢患者术后最常 见的并发之一[1],常伴有幻肢觉和残肢痛[2]。
截肢 术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躯体残疾和缺陷,同时造 成严重的生理功能障碍和心理失衡反应[3],甚至危 及患者的生命。
截肢术后既有切口的疼痛,还会发 生幻肢痛。
目前,阿片^受体激动剂(如芬太尼)和 阿片受体混合激动-拮抗剂(如地佐辛)是临床治疗 疼痛的主要药物,但因阿片激动剂类药物的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促使人们寻求更佳的镇 痛方法。
而氟比洛芬酯是以脂微球(l i p i d microspheres ,L M)为 药物载 体的非 甾体类 抗炎药 ,可以 在手术切口及炎症部位靶向聚集,更好地发挥镇痛 作用,并且减少了相关并发症w。
我们联合应用氟比洛芬酯与阿片类药物行静脉自控镇痛(PCIA),观 察其对骨肉瘤患者截肢术后切口疼痛及幻肢痛的有 效性及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 _般资料选择经放射影像学及病理诊断为骨肉瘤的患者 60例。
男42例,女18例,年龄25-65岁,体重45-75 kg,A S A I-I I级,随机双盲分为3组。
I组(对照 组,F组)20例患者术后采用单纯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n组20例患者术后采用芬太尼、地佐辛合剂 (F D组)术后自控镇痛;瓜组20例患者术后采用芬太尼、地佐辛、氟比洛芬酯合剂(F D F组)术后自控 镇痛。
患者的纳人标准:①经过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愿意加入临床观察的患者。
②经临床影像学和病理 学检查确诊为骨肉瘤需截肢手术患者。
帕瑞昔布钠和氟比洛芬酯应用于重症肌无力胸腺切除术后镇痛的效果比较张晓平; 祁富军【期刊名称】《《实用临床医药杂志》》【年(卷),期】2019(023)019【总页数】4页(P79-82)【关键词】帕瑞昔布钠; 氟比洛芬酯; 重症肌无力; 胸腺切除; 镇痛【作者】张晓平; 祁富军【作者单位】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麻醉科陕西西安 71003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6.1重症肌无力是一种获得性自然免疫性疾病,主要是由神经肌肉接头突触后膜的乙酰胆碱受体受累导致[1]。
胸腺切除治疗是现今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主要方法,但术后患者因伤口疼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会导致呼吸、咳嗽、排痰等功能受到一定影响,严重时可导致患者出现呼吸功能衰竭[2]。
临床中常用的镇痛药物为阿片类药物,但相关研究[3-4]结果显示,传统的阿片类镇痛药可导致患者呼吸抑制,诱发肌无力危象,故临床中重症肌无力患者多禁用该药。
氟比洛芬酯是一种以脂微球为药物载体的非甾体类抗炎药,有研究[5]表明其对术后患者有显著的镇痛效果。
近年来有研究[6]显示,帕瑞昔布钠对重症肌无力患者术后的镇痛效果更佳,且副作用较少。
本研究选取118例重症肌无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组比较帕瑞昔布钠、氟比洛芬酯对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4月—2018年3月收治的重症肌无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麻醉镇痛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
观察组患者60例,男34例,女26例,年龄20~55岁,平均38.9岁, Osserman分型Ⅰ型31例、Ⅱa型16例、Ⅱb型10例、Ⅲ型3例; 对照组患者58例,男31例,女27例,年龄21~53岁,平均39.3岁, Osserman分型Ⅰ型29例, Ⅱa型14例, Ⅱb型11例, Ⅲ型4例。
2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 ① 患者符合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中Ⅰ~Ⅱ级标准[7]; ② 年龄20~<60岁; ③ 手术前24 h 未使用过相关镇痛药物; ④ 患者临床资料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