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5级机电一体化《机电一体化概论》期末考试A卷

15级机电一体化《机电一体化概论》期末考试A卷

15级机电一体化《机电一体化概论》期末考试A卷
15级机电一体化《机电一体化概论》期末考试A卷

-------------------------------------密-----------------------封-----------------------线---------------------------------

系部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 考场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山东海事职业学院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 机电一体化概论期末试卷A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15级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用 考试时间80分钟

一、填空题(共10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

1.有自适应性的智能系统已进入采用 和 的研制阶段。

2.完善的机电一体化系统基本要素:机械本体、 、 、控制器,各要素之间通过接口相联系。

3.伺服系统的基本组成:包含控制器、 、执行机构和 、等四大部分。

4.按利用的能源执行装置大体上分为电动执行装置、 、 和 。

5.一个完整的气动或液压系统主要由以下几部分构成: 、控制元件、 、和辅助装置。

6.干扰的分类按性质分: 、 、固有干扰。

7.电磁干扰的抑制方法: 、隔离、滤波、接地、 和设备的合理布

局等都是控制或消除干扰的基本方法和有效措施。

8.工业机器人的结构一般由操作机、 、 及人工智能系统等部分组成。

9.数控机床一般由 、 和机床本体组成。

10.FMS 的有点表现为: ;主要设备利用率高、投资减少; ;

降低加工费用。

二、判断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计10分;正确打√,错误打×)

1.伺服控制系统的比较环节是将输入的指令信号与系统的反馈信号进行比较,以获得输出与输入间的偏差信号。( )

2.电气式执行元件能将电能转化成机械力,并用机械力驱动执行机构运动。如交流电机、直流电机、力矩电机、步进电机等。( )

3.对直流伺服电动机来说,其机械特性越硬越好。(

4.步进电机的步距角决定了系统的最小位移,步距角越小,位移的控制精度越低。( )

5.伺服电机的驱动电路就是将控制信号转换为功率信号,为电机提供电能的控制装置,也称其为变流器,它包括电压、电流、频率、波形和相数的变换。( )

6.20世纪80年代后机电一体化技术进入智能化发展阶段。( )

7.液压传动设备一般用于自动化程度比较高的食品加工企业。( )

得分 评卷人

得分 评卷人

8.在气、液压传动系统中执行元件是将流体所具有的压力能转换为机械能的能量转化装置。()

9.切断干扰源可减少电磁干扰。()

10.采用数控技术的自动化控制系统称为数控系统。()

三、选择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计40分)

1. 步进电动机,又称电脉冲马达,是通过()决定转角位移的一种伺服电动机。

A 脉冲的宽度

B 脉冲的数量

C 脉冲的相位

D 脉冲的占空比

2. 对于交流感应电动机,其转差率s的范围为()。

A.1

B.0

C.-1

D.-1

3.PWM指的是()。

A.机器人

B.计算机集成系统

C.脉宽调制

D.可编程控制器

4. PD称为()控制算法。

A.比例

B.比例微分

C.比例积分

D.比例积分微分5.在数控系统中,复杂连续轨迹通常采用()方法实现。

A.插补

B.切割

C.画线

D.自动

6.抑制干扰的措施很多,不包括:()

A.屏蔽

B.隔离

C.智能隔离

D.接地和软件处理等方法

7.伺服控制系统一般包括控制器、被控对象、执行环节、比较环节和()等个五部分。

A. 换向结构

B. 转换电路

C. 存储电路

D.检测环节

8.下面哪一个是工业机器人的核心部分()

A.操作机

B.智能系统

C.驱动系统

D.人工智能

9.下面哪一代机器人是智能机器人()

A.第一代

B.第二代

C.第三代

D.第四代

10.下面哪个是数控机床的核心()

A.信息载体

B.可编程序控制器

C.数控系统

D.计算机装置

11.一般CIMS包括多少个子系统()

A.5个

B.6个

C.4个

D.2个

12.在()系统中,计算机既是“决策者”,又是“操作者”。

A.DDC

B.SCC

C.DCS

D.FCS

13.( )是机电一体系统中各单元和传输环节之间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链接界面。

得分评卷人

----线---------------------------------

A.可靠度

B.传感器

C.接口

D.计算机 14.程序控制系统是( )机器人的控制系统。 A.第一代 B.第二代 C.第三代 D.未来

15.电涡流接近开关可以利用电涡流原理检测出( )的靠近程度。 A.人体 B.水 C.黄铜 D.玻璃 16.电容式接近开关对( )的灵敏度最高。 A.玻璃 B.塑料 C.纸 D.鸡饲料 17.工业机器人安驱动方式分类不包括( ) A.气动式工业机器人 B.液压式工业机器人 C.电动式工业机器人 D.磁控式工业机器人 18.数控系统功能水平分类不包括( ) A.经济型数控机床 B.普及型数控机床 C.高档型数控机床 D.智能型数控机床

19.下面哪种机床能同时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坐标轴进行连续相关的控制( ) A.轮廓控制数控机床 B.直线控制数控机床 C.点位/直线控制数控机床 D.点位控制数控机床 20.接口的功能不包括( )

A.变换

B.放大

C.控制

D.传递

四、简答题(共6小题,每题5分,共计30分)

1.机电一体化相关技术有哪些?

2.提高系统可靠性的途径有哪些?

3.为什么采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可以提高系统的精度?

5.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基本构成要素有哪些?

4.简述工业机器人的三个重要特征:

6.何为柔性制造系统?

机电一体化复习题(附答案)

机电一体化复习题(附答案)

机电一体化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机电一体化 2伺服控制 3闭环控制系统 4逆变器 5 SPWM 6单片机 7 I/O接口 8 I/O通道 9 串行通信 10直接存储器存取(DMA) 二、判断题: 1 在计算机接口技术中I/O通道就是I/O接口。 (×) 2 滚珠丝杆不能自锁。(√) 3 无论采用何种控制方案,系统的控制精度总是高于检测装置的精度。(×) 4 异步通信是以字符为传输信息单位。(√) 5 同步通信常用于并行通信。(×) 6 无条件I/O方式常用于中断控制中。(×)7从影响螺旋传动的因素看,判断下述观点的正确或错误 (1)影响传动精度的主要是螺距误差、中径误差、牙型半角误差(√) (2)螺杆轴向窜动误差是影响传动精度的因素(√)

(3)螺杆轴线方向与移动件的运动方向不平行而形成的误差是影响传动精度的因素(√)(4)温度误差是影响传动精度的因素(√) 三、单项选择题 1. 步进电动机,又称电脉冲马达,是通过( B )决定转角位移的一种伺服电动机。 A 脉冲的宽度 B 脉冲的数量 C 脉冲的相位 D 脉冲的占空比 2. 对于交流感应电动机,其转差率s的范围为(B)。 A.1

13级船电《船舶电气》期末考试B卷

-------------------------------------密-----------------------封-----------------------线--------------------------------- 系部_______ ____ 班级___________ 考场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山东海事职业学院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 (船舶电气)期末试卷B 13级船舶电气专业用 考试时间8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共60小题,每题 1分,共60分,请将正确选项填入下面答题卡) 1.可控硅自励恒压装置的特点是_____。 A.动态特性差.静态特性好 B.动态特性差.静态特性差 C.动态特性好.静态特性好 D.动态特性好.静态特性差 2.船舶接岸电时,不需考虑的因素是______。 A.电压等级 B.频率大小 C.相序 D.初相位 3.船舶照明器一般由分配电板(箱)引出单相支路供电。船舶每一防火区的照明至少要有______支路供电。其中______为应急照明线路。 A.两路/一路 B.一路/一路 C.两路/两路均 D.三路/两路 4.在进行电气设备安装或维修操作时,为了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叙述错误的是 ______。 A..进行电气设备的安装或维修操作时,要严格遵守停电操作的规定 B.必须在安装或维修设备的供电开关上悬挂’正在检修,禁止合闸!’的警告牌 C..在带电部位邻近处进行安装或维修设备时,必须保证有可靠的安全距离 D.预先与值班人员约定被安装或维修电气设备的送电时间 5._____采用分段汇流排供电的方式。 A.舵机 B.锚机 C.主机的两台冷却水泵 D.苏伊士运河探照灯 6 .如图所示的电动机正.反转控制路线,当电机正转时,要想改变其转向使电机反转,则正确的操作是_____。 A.按下SB R 反转按钮即可 B.断开QS 开关,使电机停转,然后再按下SB R 碑转按钮 C.先按下SB1停止按钮,然后再按下SB F 翻转按钮 D.同时按下SB R 和SB F 即可 7.配电板式兆欧表法适用于____带电测量对地绝缘。 A.中性点接地的三相四线制 B.船体做中线的三相系统 C.三相绝缘系统 D.中性点接船体的三相轰统 8.准同步并车条件规范指标是△U ≤±1%,fN______。 A.△δ≤±1°. B.△δ≤±10° C.△δ≤±15°' D.△δ≤±30°

机电一体化期末总复习试题含答案

填空题 1.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内涵是微电子技术和机械技术渗透过程中形成的一个新概念。 2. 机电一体化系统(产品)是机械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的有机结合。 3. 工业三大要素是物质、能量、信息;机电一体化工程研究所追求的三大目标是:省能源、省资源、智能化。 4. 机电一体化研究的核心技术是接口问题。 5. 机电一体化系统(产品)构成的五大部分(或子系统)是:机械系统、电子信息处理系统、能源系统、传感信息系统、执行控制系统。 6. 机电一体化接口按输入/输出功能分类机械接口、物理接口、信息接口、环境接口。 7. 机电一体化系统(产品)按设计类型分为:开放性设计、适应性设计、变异性设计。 8. 机电一体化系统(产品)按机电融合程度分为机电一体化系统(产品)按机电融合程度分为:机电互补法、机电结合(融合)法、机电组合法。 9.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在机械的主功能、动力功能、信息功能、控制功能基础上引入微电子技术,并将机械装置与电子装置用相关软件有机地结合所构成系统的总称。 10.机电一体化系统实现三大功能应具有的两大重要特征(转换作用方式): 以能源转换为主和以信息转换为主。 11. 丝杠螺母机构的基本传动形式有:螺母固定丝杆转动并移动、丝杆转动螺母移动、螺母转动丝杆移动、丝杆固定螺母转动并移动四种形式种形式。 12. 滚珠丝杠副按螺纹滚道截面形状分为单圆弧和双圆弧两类;按滚珠的循环方式分为外循环和内循环两类。 13. 滚珠丝杠副轴向间隙调整与预紧的基本方法有:双螺母螺纹预紧调整、双螺母齿差预紧调整、双螺母垫片调整预紧、弹簧自动调整预紧四种方式。14. 滚珠丝杠副常选择的支承方式有:单推——单推式、双推——双推式、双推——简支式、双推——自由式。 15. 机电一体化系统(产品)常用齿轮传动形式有定轴轮系、行星轮系和谐波轮系三种形式三种形式。 16. 在机电一体化系统机械传动中,常用的传动比分配原则有:重量最轻原则、转动惯量最小原则、传动精度最优原则等。 17. 常用导轨副的截面形式有:三角形导轨、矩形导轨、燕尾形导轨、圆形导轨四种形式。 18. 导轨刚度主要指:结构刚度、接触刚度和局部刚度。 19. 机电一体化系统(产品)中,常可选择的执行元件:电磁式、液压式、气压式和其他形式的执行元件。 20. 电动机的工作特性分为恒转矩工作和恒功率工作两个阶段,其转折点的转速和功率分别称为:额定转速和额定功率;伺服电动机用于调速控制时,应该工作在恒转矩工作阶段。 21. 步进电机按转子结构形式可分为:反应式(变磁阻式)步进电机、永磁式步进电机、混合式步进电机三种。 22. 步进电机的工作方式有:单拍工作方式和倍拍工作方式。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素质,知识,能力要求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素质、知识、能力要求 一、素质结构 1、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爱岗敬业,实事求是,敢于创新,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协作精神。 2、具有相应的文化科学知识,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具有较快适应岗位实际工作的能力和素质,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工作中的问题。 3、具有健康的体魄和美好的心灵,较强的文字表达与语言沟通能力、坚强的意志与坦荡的性格,良好的人际关系。 二、知识结构要求 根据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知识复合度高的特点,掌握本专业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如计算机基础知识、机械工程图的识图、绘图知识;机械设计与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知识;机电产品零部件的设计与制造基础知识;电气维修和PLC控制的基本知识;机电一体化设备安装、调试、使用、维护、修理的基础知识;数控原理、编程和数控机床结构与操作的基本知识等。 三、职业岗位与职业能力结构 1、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方向: (1)机电设备维护、修理企业 (2)机电设备和自动化生产线的科技开发公司 (3)各种从事机电产品的制造加工的工厂、企业 (4)与机电有关的各种高新技术产品的加工企业 (5)机电产品营销及与机电一体化技术有关的其他单位 2、职业岗位与主要工作业务分析 职业岗位与主要工作业务分析见表1

表1 职业岗位与主要工作业务分析 3、能力结构及要求 实施专业技能培养与职业标准对接;学生可考取绘图员、数控设备操作工、机修钳工、维修电工、PLC设计师等中级或高级职业资格证书。 (1) 具有较强的机械识图与绘图能力; (2) 具有较强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能运用绘图软件绘制机械工程图,并获得绘图员中级以上操作证; (3) 具有较强的电工操作能力和维修能力,并获得维修电工操作证书; (4) 具有一般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设计与计算能力; (5) 具有阅读本专业相关的一般英语资料的能力; (6)具有较强的数控机床等机电设备安装维护、检测及故障排除能力 (7)具有较强的普通机床与数控机床等机电设备操作能力; (8)具有机电产品营销和一般的企业管理能力; 职业岗位能力分析见表2。

机电一体化试卷及答案

1、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计算机接口电路通常使用光电耦合器,光电耦合器的作用有哪些 1. (1)能保护系统元件不受高共模电压的损害,防止高压对低压信号系统的损坏。 (2)泄漏电流低,对于测量放大器的输入端无须提供偏流返回通路。 (3)共模抑制比高,能对直流和低频信号(电压或电流)进行准确、安全的测量。 2、什么是三相六拍通电方式 2. 如果步进电动机通电循环的各拍中交替出现单、双相通电状态,这种通电方式称为单双相轮流通电方式。如A → AB → B → BC →C → CA →… 3、简述PWM 脉宽调速原理。 3. 在一个周期T 内闭合的时间为τ,则一个外加的固定直流电压U 被按一定的频率开闭的开关S 加到电动机的电枢上,电枢上的电压波形将是一列方波信号,其高度为U 、宽度为τ,如右图所示。电枢两端的平均电压为: U U Udt U T T T d ρτ=== ?01 式中 ρ=τ/T=U d /U ,(0<ρ<1) ρ为导通率(或称占空比) 。 当T 不变时,只要改变导通时间τ,就可以改变电枢两端的平均电压Ud 。当τ从0~T 改变时,Ud 由零连续增大到U 。 5.传感器是一种以一定的精确度把被测量转换为与之有确定对应关系的,便于应用的某种物理量 的测量装置。敏感元件、转换元件、基本电路。 2、滚珠丝杠副的轴向间隙对系统有何影响如何处理 答。如果滚珠螺旋副中有轴向间隙或在载荷作用下滚珠与滚道接触处有弹性变形,则当螺杆反向转动时,将产生空回误差。为了消除空回误差,在螺杆上装配两个螺母1和2,调整两个螺母的轴向位置,使两个螺母中的滚珠在承受载荷之前就以一定的压力分别压向螺杆螺纹滚道相反的侧面,使其产生一定的变形,从而消除了轴向间隙,也提高了轴向刚度。常用的调整预紧方法有下列三种。垫片调隙式 螺纹调隙式 齿差调隙式 答。1机电一体化--从系统的观点出发,将机械技术 、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控制技术等在系统工程基础上有机地加以综合,以实现整个系统最佳化的一门新科学技术。 2、柔性制造系统:柔性制造系统(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 )是由两台或两台以上加工 中心或数控机床组成,并在加工自动化的基础上实现物料流和信息流的自动化 5、感应同步器: 感应同步器是一种应用电磁感应原理制造的高精度检测元件,有直线和圆盘式两种,分别用作检测直线位移和转角。 2、伺服电动机是一种能够跟踪输入的指令信号进行动作,从而获得精确的位置、速度及动 力输出电动机 1.试分析图示传动系统中,齿轮减速器的传动误差对工作台输出精度的影响 解答:

15级期末正考试卷

密 封 线 密 封 线 内 不 能 答 题 学校 级 班 姓名 考号 , 简阳市高级职业中学升学部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 2015级升学部《word 2010》期末考试题 A 、首行缩进 B 、悬挂缩时 C 、左缩进 D 、右缩进 2、艺术字对象实际上是( ) A 、文字对象 B 、图形对象 C 、链接对象 D 、既是文字对象,也是图形对象 3、当一页内容已满,而文档文字仍然继续被输入,word 将插入( ) A 、硬分页符 B 、硬分节符 C 、软分页符 D 、软分节符 4、Word 中,在文档中选取间隔的多个文本对象,要按下的键是( ) A 、Alt B 、Shift C 、Ctrl+Shift D 、Ctrl 5、在word 2010中,删除行、列或表格的快捷键是( ) A 、回车键 B 、Delete C 、空格键 D 、Backspce 6、word 表格中,在某行下方快速插入一行最简便的方法是将光标置于此行最后一个单元格的右边,按( )键。 A 、Ctrl B 、回车 C 、Alt D 、Shift 7、“格式刷”的作用是用来快速复制格式,其操作技巧是( ) A 、单击可以连续使用 B 、双击可以使用一次 C 、双击可以连续使用 D 、右击可以连续使用 8、在word2010中,想打印1,3,8,9,10页,应在“打印范围”中输入( ) A 、1、3、8、9、10 B 、1、3、8-10 C 、1-3-8-10 D 、1,3,8-10 9、在word 中,每个段落的段落标记在( ) A 、段落中无法看到 B 、段落的开始处 C 、段落的中部 D 、段落的结尾处 10、Word2010文档的类型是( ) A 、DOC B 、DOCS C 、DOT D 、DOCX 11、在word 2010中如果某一段落的行距不特别设置,则由word 根据该字符的大小自动调整此行距称为( )行距 A 、单倍行距 B 、1.5倍行距 C 、固定值 D 、最小值 12、word 中插入图片的默认版式为( ) A 、紧密型 B 、嵌入型 C 、浮于文字上方 D 、四周型 13、在word 2010中,默认的视图方式是( ) A 、普通视图 B 、大纲视图 C 、页面视图 D 、Web 版式视图 14、在选定了整个表格之后,若要删除整个表格中的内容,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 A 、单击“表格”菜单中的“删除表格”命令 B 、按ESC 键 C 、按空格键 D 、按Delete 键 15、阿拉伯字号越大,表示字符越( ),而中文字号越小,表示字符越( ) 大,小B 、小、大C 、不变D 、大、大 16、在Word 的编辑状态, 按钮表示的含义是( ) A 、居中对齐 B 、分散对齐 C 、左对齐 D 、右对齐 17、在Word 的编辑状态,下面关于拆分表格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可以自己设定拆分的行列数 B 、只能将表格分为左右两部分 C 、只能将表格拆分为上下两部分 D 、只能将表格拆分为列 18、Word 2010允许用户选择不同的文档显示方式,如“阅读”、“页面”、“大纲”、“草稿”等视图,处理图形对象应在( )视图中进行。 A 、阅读 B 、草稿 C 、大纲 D 、页面 19、在Word 2010中,如果要把整个文档选定,先将光标移动到文档左侧的选定栏,然后( )。 A 、双击鼠标左键 B 、 双击鼠标右键 C 、单击鼠标左键 D 、连续击3下鼠标左键 20、在Word 2010文档中,要把多处同样的错误一次更正,正确的方法是( ) A 、用插入光标逐字查找,先删除错误文字,再输入正确文字 B 、使用“定位”命令 C 、使用“撤销”与“恢复”命令 D 、使用“开始”选项卡中的“替换”命令 21、在Word 中,若要改变选定的文字间距,则要( )。 A 、打开“字体”对话框 B 、打开“页面”对话框 C 、打开“段落”对话框 D 、用标尺 22、在Word 2010中,关于页眉页脚,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在页眉页脚编辑状态下,单击“页眉页脚—设计”选项卡中的“关闭页眉页脚”按钮,将返回正文的编辑状态 B 、在页眉编辑区内输入的内容可以是文字,但不可以是图片 C 、在“页眉页脚”编辑状态下,双击文档区域,将返回正文编辑状态 D 、在正文编辑状态下双击页眉页脚区域,可进入页眉和页脚编辑状态 23、在Word 2010中,设置字符长宽的比例为90%,将得到( )字 A 、紧缩字 B 、扁形字 C 、长形字 D 、以上均不对 24、在Word 2010中,要设置文字的边框和底纹,需要将应用范围定义为( ) A 、段落 B 、表格 C 、页面 D 、文字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期末复习题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期末复习题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期末复习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那些不是结构型传感器 A.弹簧管 B.双金属片 C.水银温度计 D. 电感电容 2.那些不是物理型传感器的特点 A.无中间转换机构 B.固体传感 C.集成 D.体积大 3.哪一项不是传感器指标 A.类型 B. 容量 C.体积 B.线性度 4.下列哪项对热电偶的说法不正确 A.不能测量绝对温度 B.利用的是温差效应 C.铂电阻属于热电偶 D.需要冷端补偿 5.传感器的环境参数不包括什么 A.环境温度 B.湿度 C.冲击 D.噪音 6.传感器的基本性能参数不包括什么 A.量程 B. 灵敏度 C.动态特性 D.尺寸 7.半闭环伺服结构的特点不包括: A.系统简单 B.稳定性好 C.调试困难 D.成本较低 8.际转速1350r/min、电源频率50Hz的交流感应电动机,其转差率是多少? A.0.05 B.0.1 C.0.15 D.0.2 9.某步进电动机三相单三拍运行时步距角为3°,三相六拍运行时步距角是多少?

A. 3° B. 6° C. 2° D.1.5° 10.采用PWM驱动系统的优点不包括 A.频率高、频带窄 B.电流脉动小 C.电源的功率因数高 D.动态硬度好 11.设丝杠导程5mm,2/4相步进电机的步距角为1.8度,半步驱动时的脉冲当量为多少? A. 0.00625mm B.0.0125mm C.0.025mm D.0.05mm 12.下列哪一项不是机电一体化系统的主要构成装置 A.电子装置 B.控制装置 C.驱动装置 D.机械装置 13.下列把一项是出现低速爬行现象不稳定的主要原因 A.电压不稳定 B.非线性摩擦力 C.负载扭矩不稳定 D.润滑不良 14.滚动导轨预加负载的目的是什么 A.防止超速 B.消除间隙 C.降低噪音 D.提高刚度 15.哪项不是滚珠丝杠副的主要尺寸参数 A.公称直径 B.长度 C.导程 D.行程 16.哪项不是机械传动要满足伺服控制的主要要求 A.传动精度 B.寿命长 C. 稳定性 D.快速响应性 17.下列哪一项属于变异性设计 A.没有参照样板的设计 B.根据故障查找故障原因 C.部更改,适应性变动 D.适应于量的方面变更要求,方案功能结构不变 18.哪项不是机电一体化产品概念设计的核心内容

发电厂电气部分期末考试题(含答案)(1)

《发电厂电气部分》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 依据一次能源的不同,发电厂可分为火力发电厂、水力发电厂、核电厂、风力发电厂等。 2. 火力发电厂的能量转换过程是:燃料的化学能 -> 热能 -> 机械能 -> 电能。 3. 目前世界上使用最多的是核电厂是(轻水堆)核电厂,即(压水堆)核电厂和(沸水堆)核电厂。 4. 对一次设备和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测量、控制、监控和保护)的设备,称为二次设备。 5. 隔离开关的作用是隔离电压、倒闸操作和分合小电流。 6. 发电厂的厂电率为发电厂厂用电耗电量与电厂的发电量之比。 7. 根据电气设备和母线布置特点,层外配电装置通常分为中型配电装置、 高型配电装置和半高型配电装置三种类型。 8. 使母线的电能损耗费用与相应设备维修费、折旧费的总和为最少的母线截面,称为经济电流密度截面。 9. 有汇流母线的接线形式可概括地分为单母线和_双母线两大类;无汇流母线的接线形式主要有单元接线、桥型接线和角型

接线_。 10. 防电气误操作事故的“五防”是指防止误拉合隔离开关、防止带接地线合闸、防止误拉合断路器、防止带电合接地开关和防止误入带电间隔。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题2分,26分) 1如果要求在检修任一引出线的母线隔离开关时,不影响其他支路供电,则可采用( C )。 A.内桥接线 B.单母线带旁路接线 C.双母线接线 D.单母线分段接线 2双母线接线采用双母线同时运行时,具有单母线分段接线特点( D )。 A.因此,双母线接线与单母线分段接线是等效的 B.但单母线分段接线具有更大的运行灵活性 C.并且两者的设备数量一样 D.但双母线接线具有更大的运行灵活性 3经技术经济比较,我国有关设计技术规程中规定,当发电机电压为10.5时,对于容量为( D )的机组,其高压厂用电电压可采用3。 A.100及以下 B.100~300 C.25以下 D.60及以下

机电一体化期末考试试题

一、简答题 1. 机电一体化技术(或产品)的定义。 定义:在机械的主功能,动力功能,信息功能,控制功能基础上引入微电子技术,并将机械装置与电子装置用相关软件有机的结合所构成的系统的总称。 2. 机电一体化系统或产品设计的目的是什么? 主要目的:增加机械系统或产品的附加值和自动化程度 3. 机电一体化系统(产品)的主要构成单元或组成部分有哪些? 机械系统,电子信息处理系统,动力系统,传感系统,执行控制系统 4、简述机电一体化系统或产品的机电结合(融合)设计方法。 机电结合设计方法是将个组成要素有机的结合为一体而构成专用或通用的功能部件,其要素之间机电参数的有机匹配比较充分 5、简述机电一体化系统(产品)的机电组合设计方法,特点是什么?。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机电组合设计方法是将用结合法制成的功能部件,功能模块,像积木那样组合成各种机电一体化系统,特点是可以缩短设计与研制周期,节约工装设备费用,且有利于生产管理,使用和维修。 6. 机械传动系统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产品)中的基本功能和作用是什么? 机械传动系统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基本功能是传递力/转矩和速度/转速。实质上是一种转矩,转速变换器。作用是使执行原件与负载之间在转矩和转速方面达到合理的匹配。 7. 简答机电一体化机械传动的主要功能,目的,基本要求。 功能:传递力/转矩和速度/转速 目的:使执行元件与负载之间在转矩和转速方面达到合理的匹配。 基本要求:转动间隙小,精度高,体积小,重量轻,运动平稳,传动转矩大。 8. 机电一体化系统(产品)的机械部分与一般机械系统相比,应具备哪些特殊要求? 1.较高的定位精度。 2.良好的动态响应特性-响应快,稳定性好,收敛时间合理。3。无间隙,低摩擦,低惯量,高刚度。4。高的消振频率,合理的阻尼比。 9. 简述滚珠丝杠传动装置的组成,结构和应用特点。 滚珠丝杠传动装置的组成由带螺旋槽的丝杆,螺母,滚动元件,回珠装置组成。

机电一体化技术基本精彩试题及问题详解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 1. 测量 2.灵敏度 3. 压电效应 4. 动态误差 5. 传感器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滚珠丝杆中滚珠的循环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指标和评价标准应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3. 顺序控制系统是按照预先规定的次序完成一系列操作的系统, 顺序控制器通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某光栅的条纹密度是50条/mm,光栅条纹间的夹角θ=0.001孤度, 则莫尔条纹的宽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连续路径控制类中为了控制工具沿任意直线或曲线运动,必须同时控制 每一个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它们同步协调到达目标点。 6. 某4极交流感应电机,电源频率为50Hz,转速为1470r/min,则转差率为_____________。 7. 齿轮传动的总等效惯量与传动级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累计式定时器工作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复合控制器必定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钻孔、点焊通常选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类型。 三、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 一般说来,如果增大幅值穿越频率ωc的数值,则动态性能指标中的调整时间ts ( ) A. 产大 B. 减小 C. 不变 D. 不定 2. 加速度传感器的基本力学模型是( ) A. 阻尼—质量系统 B. 弹簧—质量系统 C. 弹簧—阻尼系统 D. 弹簧系统 3. 齿轮传动的总等效惯量与传动级数( )

机电一体化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1.什么是“机电一体化”?以打夯机为例,内含机械与电器,问这是不是机电 一体化产品? 答:机电一体化又称机械电子工程,是机械工程与自动化的一种,英语称为Mechatronics,它是由英文机械学Mechanics的前半部分与电子学Electronics 的后半部分组合而成。 打夯机不属于机电一体化产品。因为打夯机只是普通的机械加电器,它属于硬连接或者称为机械连接只能应用在就地或者小范围场合使用,不能满足大面积和远程控制。而机电一体化就不一样了,它不光有硬连接、机械连接还有软连接。机电一体化属于同时运用机械、电子、仪表、计算机和自动控制等多种技术为一体的一种复合技术。它不光可以就地操作,小范围应用,还可以大面积使用操作,远程监测、控制。 2.机电一体化的技术构成是什么? 答: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 3.产品实现机电一体化后,可以取得那些成效? 答:产品实现机电一体化后可以取得的成效:产品性能提高、功能增强、结构简化、可靠性提高、节约能源、改善操作、提高灵活性等。 4.数字量传感具有哪三种类型?他们有什么区别? 数字传感器按结构可分成三种类型: 1.直接式数字量传感器——其分辨率决定于数字量传感器的位数。 被测物理量→数字编码器→信息提取装置→数字量输出 2.周期计数式数字传感器 它的结构示意图如下图1所示。此种结构的位移分辨率对低精度的周期计数式数字传感器而言,仅由周期信号发生器的性质决定。例如,光栅当长1mm有100条刻线时,其分辨率即为0.01mm;对高精度的周期计数式数字传感器而言,还要考虑到电子细分数。如在100倍电子细分数下,此光栅的分辨率就是0.1μm。此种结构属于增量式结构,结构的特点(位移方向的要求)决定它不但备有辨向电路,而且周期计数器还具有可逆性质。 图1 周期计数式数字量传感器的结构方框图 3.频率式数字传感器 其结构示意图如下图2所示。按振荡器的形式,可将此种数字传感器分成带有晶体谐振器的和不带晶体谐振器的两种。前者,按被测量的作甩点,又分作用在石

《机电一体化技术与系统》教学大纲教案

《机电一体化技术与系统》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机电一体化技术 学时/学分:32学时/1.5学分 先修课程:《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电工学》、《可编程控制技术》、《液压与气压传动》。 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开课教研室:机电一体化教研室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1.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选修课程,强调知识结构系统性和教学体系完整性的统一,使学生对机电一体化技术有较全面的认识,比较系统地掌握机电一体化系统各元部件的选择、计算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初步具备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设计能力。 2.课程任务:任务是使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的学生在机电一体化技术方面具有较广泛的知识,了解机电一体化系统(产品)涉及的相关技术,重点掌握典型机电一体化系统构建、设计,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具有综合应用多学科知识的能力。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1.要求掌握的基本知识 机电一体化的一般知识。机电一体化的组成,各部分的性能、特点。 2.要求掌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交流逆变技术,位置检测技术,plc控制系统基本原理。常用电动机基本工作原理,交流伺服电机特点及其调速方法,机械部件与气液控制技术基本原理。 3.要求掌握的基本技能 一、能设计电气电路图(就是控制电机启停、正反转,星三角这样的),并能完成配线。二、能进行PLC编程,能设计PLC控制电路。三、能用AUTOCAD画机械零件图,并进行简单的机械设计。三、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能看懂设备的说明书等。

4.考核方式以平时作业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平时占30%左右,期末占70%左右。 三、课程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 1.第一章绪论 内容: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意义;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工作的组织;机电一体化系统所代表产品的范围及分类;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的发展趋势。 2.第二章交流逆变技术 内容:熟悉电力电子器件,掌握整流电路的分析方法,熟悉PWM逆变原理。 重点:整流电路的分析方法。 难点:PWM逆变原理。 3.第三章位置检测技术 内容:熟悉包括行程开关、接近开关、光电开关检测开关原理及功能。 重点:在了解各种开关原理基础上会进行简单的设计。 难点:传感器接口技术,以及各传感器和plc输入模块连接。 4.第四章PLC控制系统 内容:PLC控制系统,系统组成与PLC结构,PLC的工作原理,PLC的规格与型号,PLC连接技术 重点:PLC连接技术,程序编制。 难点:PLC的应用与实践。 5.第五章伺服传动技术 内容:伺服系统的结构组成及分类,直流伺服系统结构和原理,直流伺服系统的稳态误差分析,直流伺服系统的动态校正,交流伺服系统的分类及应用。异步型交流电动机的变频调速的基本原理及特性,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步进电动机的结构、工作原理及使用特点,环形分配器;功率驱动器的种类及其工作原理。 重点: 直流伺服电机特性和调速原理,直流伺服系统组成的基本原理,交流伺服电机特点及其调速方法,变频调速装置的基本原理。 难点:直流伺服电机特性和调速原理,交流伺服电机特点及其调速方法。 6.第六章机械传动与支承技术

汽车电气试卷及答案

汽车电气试卷及答案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汽车电气试卷A 一、名词解释(每词3分,共15 分) 1.蓄电池初充电: 2. 正二极管: 3. 发电机的他励: 4.点火提前角: 5. 开环控制: 二、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蓄电池极板硫化的主要原因有:,,。 2、铅蓄电池电解液相对密度每下降,蓄电池容量约下降%的额定容量。 3、硅整流发电机按励磁绕组搭铁方式可分为搭铁式和搭铁式两种。 4、硅整流发电机充电前采用励发电,充电时采用励发电。 5、起动机电枢轴的轴向间隙不得过大,应为 mm,不合适时,可在转子前后端改变厚度进行调整。 6、常见的起动机单向离合器主要有、、 三种形式。 7、点火线 圈按其磁路 结构形式的不同,可分为式和 式两种。 8、汽车灯具按其功能可分为 和两类。 9、液晶显示器因为其自身不能发光,所以需要,它只能起到吸收、反射或透光的作用。 10、永磁式刮水电动机是利用三个电刷来改变正、负电刷之间 实现变速的。 11、空调鼓风机速度控制是通过在鼓风机电路中串联达到的。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装………………订………………线…………………………………………………………

()1、蓄电池液面过低,可用矿泉水添加。 ()2、普通铅蓄电池电解液面应高于防护板10~15mm。 ()3、硅整流发电机空载转速 不得大于1000r/min。()4、蓄电池放电终了,其单 格电压降到零伏。()5、换向器的作用是使直流电动机维持定向旋转。 ()6、发动机熄火后仍能工作一段时间并伴有敲击声。说明火花塞过“热”了。 ()7、前照灯的远光灯丝位于反射镜的焦点下方。 ()8、转向信号灯的闪光信号要求人行车辆在距车35m以外能看清楚。 ()9、发电机向铅蓄电池补充充电时,电流表指针应指向“+”侧。()10、里程表的计数器数码是随着里程的积累而增加。 四、单 项选择 1)有关。 2 C 3 、减少 4 、 ~600A 5 则应进行修磨。

机电一体化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章 1、机电一体化乃是在机械的主功能、动力功能、信息功能和控制功能上引进微电子技术,并将机械装置与微电子装置用相关软件有机结合而构成系统的总称。可以说,机电一体化是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及信息技术相互交叉、融合(有机结合)的产物。 2、机电一体化系统的五大要素及其相应的五大功能 3、机电一体化的目的是提高系统(产品)的附加价值,所以附加价值就成了机电一体化系统(产品)的综合评价指标。 4、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设计类型:(1)开发性设计它是没有参照产品的设计,仅仅根据抽象的设计原理和要求,设计出在质量和性能方面满足目的要求的产品(系统)。(2)适应性设计它是在总的设计方案、原理基本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对现有产品进行局部更改,或用微电子技术代替原有的机械结构或为了进行微电子控制对机械结构进行局部适应性设计,以使产品在性能和质量上增加某些附加价值。(3)变异性设计它是在设计方案和功能结构不变的情况下,仅改变现有产品的规格尺寸使之适应于量的方面有所变更的需求。 5、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设计准则主要考虑人、机、材料、成本等因素,而产品的可靠性、适用性与完善性设计最终可归结于在保证目的功能要求与适当寿命的前提下不断降低成本。 6、并行工程与串行工程的差异就在于在产品的设计阶段就要按并行、交互、协调的工作模式进行系统(产品)设计,就是说,在设计过程中对系统(产品)生命周期内的各个阶段的要求要尽可能地同时进行交互式的协调。 7、简述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并行工程、虚拟设计、快速响应设计、绿色设计、反求设计等的含义。答:1、计算机辅助设计是设计机电一体化产品的有力工具,用来设计一般机械产品的CAD的研究成果。2、并行工程是把产品的设计、制造及其相关过程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进行综合协调的一种工作模式。3、虚拟设计是虚拟环境中的产品模型,是现实世界中的产品在虚拟环境中的映像,是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新一代计算机辅助设计。4、快速响应设计是实现快速响应工程的重要环节,快速响应工程是企业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不断迅速开发适应市场的新系统,快速响应设计的关键是有效开发和利用各种系统信息资源。5、绿色设计是从并行工程思想发展而出现的一个新概念。绿色设计就是在新系统的开发阶段,就考虑其整个生命周期内对环境的影响,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资源的浪费、使用安全和人类健康等所产生的副作用。6、反求设计是以现代设计理论、方法和技术为基础,运用各种专业人员的工程设计经验、知识和创新思维,对已有的系统进行剖析、重构、再创造的设计。 7、网络合作设计是现代设计最前沿的一种方法。其核心是利用网络工具来汇集设计知识、资源以及知识获取的方法进行设计。 第二章 1、机械传动部件通常有螺旋传动、齿轮传动、同步带传动、高速带传动、各种非线性传动

《机电一体化技术基础》课程标准(茆林艳)

《机电一体化技术基 础》 课程标准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

机电一体化技术基础》课程标准 (80 学时 )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高等职业教育机电一体化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模块中的综合化基础课程。 二)课程基本理念 根据本课程在专业教学中的作用, 围绕本专业的培养目标, “以就业为导向, 以能力为 本位”的教学理念为指导,注重与实践相联系,以实用为主、够用为度展开设计。 三)课程设计思路 课程结构与内容根据高职教育特点, 面向机电类企业, 围绕常用的机电设备的结构原理 及应用展开,可操作性强。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系统的组成及其原 介绍,为学生今后的专业学习和发展服务。 二.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使学生对所学习的专业有个总体了解和掌握, 明 确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概念和内容, 为学 生后续的学习和将来的工作打好基础。 二)具体目标 1. 通过介绍和观察体会,懂得“机电一体化”的内涵, 同于传统的“机”和“电” 。 2. 掌握“机电一体化”系统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 3. 了解“机电一体化”技术中包含的机械、自动控制、 4. 了解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控制方式及其应用特点。 5. 了解“机电一体化”技术人员的主要任务及所应具备的基本技能。 三.课程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 导论 教学目标:掌握机电一体化的概念、技术体系的组成及其发展前景。 考核方式:采用教师评价和学生自评的评价方法。 第一节 概述 知识要点: 掌握机电一体化的基本概念, 了解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构成以及机电一体化的 理,机械和电子技术基础知识, 自动控制理论简介, 数控机床, 工业机器人, 自动生产线等。 课程教学把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放在突出的位置, 与实践密切相联, 注重新知识、 新技术的 它是“机”与“电”的有机融合,不 电机等技术基础知识。

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期末考试卷子

试卷一 一、填空题。( 分,每空 分) 、说明下列指令意义: 并联的常闭触点 电路块的串联指令 电路块的并联指令 装载指令 入栈指令 通电延时定时器指令 串联的常闭触点 加计数器指令 、继电器的线圈断电时,其常开触点断开,常闭触点闭合。 外部的输入电路接通时,对应的输入映像寄存器为 状态, 梯形图中对应的常开触点 接通 ,常闭触点 断开 。 、点动控制要变为长动控制,需在启动按钮上加上 自锁 环节。 、星形—三角形换接的采用是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中常用的 起动 方法。 、电气控制图一般分为论 主 电路和 控制 电路两部分。 、热继电器是对电动机进行 过载 保护的电器;熔断器是用于供电线路和电气设备的短路保护的电器。 、将编程器内编写好的程序写入 时, 必须处在 模式。( , ) 二、指出下列电路有何错误?应如何改进?(画图说明)( 分) 评分标准:能正确画出电气互锁的给5分。两个机械互锁画出的给10分,少画一个扣5分 三、写出下图语句表。(10分)

四、简答题(15分) 试比较交流接触器与中间继电器的相同及不同之处,并说明如果采用PLC控制,还需要中间继电器吗?(5分) 相同:电磁机构相同;(5分) 不相同:用途不同。接触器用于自动接通和断开大电流负荷电路。中间继电器用于增加控制点数或信号放大。 不需要。(5分) 五、设计控制一台电动机长动和点动的电气控制电路。 (主电路6分,控制电路9分,共15 分) 要求:1.有启动和停止及点动按钮; 2.有短路和过载保护。请画出主电 路和控制电路。 评分标准:画出主电路的给6分,没 有画保险的扣2分,没有画过载保护 的扣2分接接触器没有正确换向的扣 4分。 控制电路:没有启动按钮的扣分,没 有停止按钮的扣分。没有画自锁的扣 分 没有画电气互锁的扣分 六、试用PLC来实现第五题的控制。 要求1。画出I/O分配图;2。画出梯 形 图或写出语句表。(I/O分配图5分, 画出梯形图或写出语句表 10分) 评分标准:没有画出扣I/O分配图5 分,其中少一输入和输出扣1分。画出梯形图或写出语句表 10分)两个网络少一个扣5分,其中每网络少一环节扣1分

《机电一体化技术基础》试卷及答卷

一、填空题(0.5*84=42分) 1、工业机器人按手爪的运动形式可分为、、。 2、快速成型制造简称,其主要工艺方法有、、 、。 3、传感器是能够将外界的信号,按一定规律转换成输出的器件或装置。 4、MEMS是的英语缩写。WSN是的英语缩写。FMS是 的缩写。FMC是的缩写。 5、工业机器人的发展通常可划分为三代,第一代是指,第二代是指,第三代是指。 6、传感器是由、、三部分组成。 7、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内涵是和渗透过程中形成的一个新概念。 8、典型的机电一体化控制系统由、、、 等组成。 9、机电一体化系统(产品)是和技术的有机结合。 10、机电一体化的伺服控制系统一般包括、、、 、。 11、伺服系统的控制方式有、、。 12、工业机器人主要由、、、、 组成。 13、工业机器人根据动作方式,手臂可分为、、。 14、工业机器人按机构运动特征分为四种、、 、。 15、数控机床由、、、 、组成。 16、数控机床按工艺用途分为、、;按控制运动轨迹分为、、;按控制联动的坐标轴数分为、、、;按控制方式分

为、、、。 17、传感器按被测物理量可分为、、、、。 18、柔性制造系统通常由、、、组成。 19、根据自动生产线的组成,可以分为、、。 20、全自动洗衣机按其结构可分为、、、 、。 二、选择题(1.5*22=33分) 1、快速成型技术是3D打印技术中的一种() A、对 B、错 2、汽车安全气囊系统用的最好的传感器是() A、压电式传感器 B、开关式加速度传感器 C、微硅加速度传感器 D、弹性位移传感器 3、汽车仪表盘的油量指示表用的传感器是() A、电磁传感器 B、电容传感器 C、浮子液位传感器 D、电缆式浮球开关 4、下列()不能用做加速度检测传感器。 A、电容式 B、压电式 C、电感式 D、热电偶 5、下列关于传感器技术发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单一化 B、集成化 C、微型化 D、网络化 6、欲测量极微小的位移,应选择()自感传感器。 A. 变隙式 B. 变面积式 C. 螺线管式 7、机电一体化系统中,根据控制信息和指令完成所要求的动作这一功能的是()。 A、机械本体 B、动力部分 C、控制器 D、执行机构 8、FMS适用于下述何种生产类型()。 A、单件,小批量 B、大批量,多品种 C、A和B 9、在电容传感器中,若采用调频法测量转换电路,则电路中()。 A. 电容和电感均为变量 B. 电容是变量,电感保持不变 C. 电容保持常数,电感为变量 D. 电容和电感均保持不变 10、对处于钢板表面的缺陷宜采用()探伤。 A. 电涡流 B. 超声波 C. 测量电阻值 11、发现某检测仪表机箱有麻电感,必须采取()措施。 A.接地保护环 B.将机箱接大地 C.抗电磁干扰 12、传感器的输出量通常为() A.非电量信号 B. 电量信号 C. 位移信号 D.光信号 13、电子秤中所使用的应变片应选择()应变片. A. 金属丝式 B. 金属箔式 C. 电阻应变仪 D. 固态压阻式传感器 14、为提高集成度,测量气体压力应选择()。 A. 金属丝式 B. 金属箔式 C. 电阻应变仪 D. 固态压阻式传感器 15、应变测量中,希望灵敏度高、线性好、有温度自补偿功能,应选择() 测量转换电路。

机电一体化试题及答案汇总

目录 机电一体化复习题 (2) 机电一体化复习题参考答案 (6) 机电一体化技术试题 (11) 答案及评分标准 (14) 机电一体化复习题 (18) 一、名词解释 (18) 二、填空题 (19) 三、简答题 (20) 四、选择题。(无答案) (23) 五、应用题 (24) 《机电一体化技术》试卷(一) (27) 《机电一体化技术》试卷(一)答案 (29) 《机电一体化技术》试卷(二) (31) 《机电一体化技术》试卷(二) 答案 (34) 《机电一体化技术》试卷(三) (37) 《机电一体化技术》试卷(三)答案 (39) 《机电一体化技术》试卷(四) (42) 《机电一体化技术》试卷(四) 答案 (44) 《机电一体化技术》试卷(五) (47) 《机电一体化技术》试卷(五) 答案 (48)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试题 (52)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53) 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 (53) 三、计算题(共20分)(将本题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53) 四、综合分析题(共30分) (54)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试题答案 (54)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54) 二、简答(每题5分,共30分) (55) 三、计算题(共20分) (55) 四、综合分析题(30分) (55)

机电一体化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机电一体化 2伺服控制 3闭环控制系统 4逆变器 5 SPWM 6单片机 7 I/O接口 8 I/O通道 9 串行通信 10直接存储器存取(DMA) 二、判断题: 1 在计算机接口技术中I/O通道就是I/O接口。(3) 2 滚珠丝杆不能自锁。(√) 3 无论采用何种控制方案,系统的控制精度总是高于检测装置的精度。(3) 4 异步通信是以字符为传输信息单位。(√) 5 同步通信常用于并行通信。(3) 6 无条件I/O方式常用于中断控制中。(3) 7从影响螺旋传动的因素看,判断下述观点的正确或错误 (1)影响传动精度的主要是螺距误差、中径误差、牙型半角误差(√) (2)螺杆轴向窜动误差是影响传动精度的因素(√) (3)螺杆轴线方向与移动件的运动方向不平行而形成的误差是影响传动精度的因素(√) (4)温度误差是影响传动精度的因素(√) 三、单项选择题 1. 步进电动机,又称电脉冲马达,是通过( B )决定转角位移的一种伺服电动机。 A 脉冲的宽度 B 脉冲的数量 C 脉冲的相位 D 脉冲的占空比 2. 对于交流感应电动机,其转差率s的范围为(B)。 A.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