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陕西西安市长安区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理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550.00 KB
- 文档页数:10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历史试题(理科)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近几年,“达人”成为热门词语,有人考证该词最早见于《论语》“己欲立而立人(立人:使他人站得住),己欲达(达:通达事理)而达人”,下列言论与此观点有直接关联的是()。
A.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B. “过犹不及”
C. “仁者爱人”
D. “有教无类”
2.①春秋时期,郑国发生了火灾,掌管祭祀的官员建议子产焚烧玉石向上天祈祷。
②子产说:“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
”
③于是积极组织灭火。
④这说明当时以祭祀为核心的宗教意识日益淡薄,而世俗理性逐渐占据上风。
上述材料中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A. ①
B. ②
C.③
D. ④
3.孔子主张“仁者爱人”,墨子提出“兼爱,非攻”,孟子主张“政在得民”。
三者主张的本质内涵都是重视( )
A.人的平等权利
B.人的善良本性
C.和谐社会的人际关系
D.人的自由平等
4.“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
这一学说()。
A. 反映了国家衰败在所难免
B. 成为皇权神化的理论依据
C. 对君权有一定的限制作用
D. 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5.近年来,“穿越”成为文学、影视艺术创作的热门题材。
如果让王守仁穿越时空与朱熹对话,他们可能达成共识的一项应该是()
A.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B.人的善性或美德往往被欲望蒙蔽
C.知和行都产生于心
D.只有探究万物,才能得到“其中的天理”
6.明末期思想家李贽是一个“离经叛道”的“异端”人物。
对其“离经叛道”理解准确的是
()
A.彻底否定孔孟之道
B.倡导君民共主思想
C.大力批判道家学说
D.挑战宋明理学权威
7.有学者认为“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
明朝时期的早期启蒙
思想家们先天不足,是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对此观点理解正确的
是()
A.“新的经济形态”微弱是由于商品经济水平落后
B.“先天不足”是指思想家的思想缺少必要的社会基础
C.“时代性的缺陷”是指没有提出象征时代发展趋势的思想学说
D.“中世纪末期的产物”说明早期启蒙思想并不具备启蒙作用
8.英国学者李约瑟在评论《九章算术》时说:“从它的社会根源来看,它与官僚政府组织有密
切联系,并且专门致力于统治官员所要解决的问题,土地丈量、谷仓容积、堤坝和河渠的修
建、税收、兑换率……‘为数学而数学’的场合极少。
”由此可见我国古代科技的特点是( )。
A.重实用
B.重理论
C.重民众
D.重实验 9.据《书林藻鉴》卷九记载:“(宋四家)蔡胜在度,苏胜在趣,黄胜在韵,米胜在姿。
”
下列关于图中书法艺术的表述,正确的是( )
蔡襄书法 苏轼书法 黄庭坚书法 米芾书法
A .反映当时复杂的社会矛盾
B .体现当时社会生活丰富多样
C.表现文人强烈的爱国情怀D.标志书法艺术的全面成熟
10. 陈寅恪的《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证序》认为:“华夏民族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下列叙述能够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①以理学为核心的新儒学形成②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取得重大进步③词成为文学的主流形式④风俗画成为画坛的亮点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②③
11.明清时期佛山剪纸有专门行业大量生产,甚至远销南洋各国。
佛山剪纸盛行的主要原因是( )
A.政府支持开辟海外市场
B.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航海技术的进步
12. 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评价某位诗人的成就,认为“盛唐艺术在这里奏出了最强音,痛快淋漓,天才极致,似乎没有任何约束,似乎毫无规范可循……却都是这样的美妙奇异、层出不穷和不可思议。
”获此评价的这位诗人应当是()。
A. 孟浩然
B. 杜甫
C. 李白
D. 王维
13. “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
绿酒初尝人易醉,一枕小窗浓睡。
紫薇朱槿花残,斜阳却照阑干。
双燕欲归时节,银屏昨夜微寒。
”这种艺术形式产生的社会根源是()
A.市民阶层壮大
B.农民娱乐的需求
C.文人士大夫的雅好
D.宫廷贵族的消遣
14. 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拟出一期题为“走进京剧”的墙报。
同学们就栏目标题提出四组方案,其中准确的是()。
A.乾嘉落户;同光扬名;民族瑰宝
B.戏曲之祖;生旦净丑;曲苑奇葩
C.元末初创;京城献戏;声名鹊起
D.四大徽班;康乾京化;独领风骚
15. 苏格拉底认为,天上和地上各种事物的生存、发展和毁灭都是神安排的,神是世界的主宰。
他反对研究自然界,认为那是亵渎神灵的。
他提倡人们认识做人的道理,过有道德的生活。
这主要反映了苏格拉底()。
A. 反对研究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B. 蔑视雅典城邦制度和法律权威
C.承认神灵的权威,反对发现“自我”
D. 反对智者忽视道德追求功利的主张
16. 梁启超说:“欧洲之所以有今日,皆由十四、五世纪时,古学复兴,脱教会之樊篱,一洗思想界之奴性,其进步乃沛乎莫能御”,对梁启超的话理解准确的是()。
A. 自然哲学使人们具有了自主意识
B. 智者学派树立了人的尊严
C. 文艺复兴打破了中世纪的神学桎梏
D. 宗教改革挑战了教皇的权威
17.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的宗教改革的不同点是()
A.新教不再受制于罗马教皇
B.实行政教合一的体制
C.都受文艺复兴的影响
D.都反对因行称义
18.对于美国《独立宣言》在大革命前法国的反响,有学者评论说:宣言中的学说来自哪里并不重要。
无论是来自卢梭,还是洛克(英国启蒙思想家),法国读者一定能在《独立宣言》的下述文字中看到法国哲人们的思想:“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被造物主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结合所学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有()。
①法国读者不了解洛克和卢梭的学说
②《独立宣言》与洛克和卢梭的思想无关
③法国社会中的等级观念已经动摇
④天赋人权思想已在大西洋两岸传播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③④
19.神创说和进化论是人类在生命起源问题上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进化论思想最终取代神创说的根本原因是()。
A.人类认识水平的提高
B.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C.思想解放运动的洗礼
D.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20.英国哲学家培根倡导一丝不苟地记录经验性的实验,促进科学的发展;法国哲学家笛卡尔
主张用数学法则作为表述人类理性的最高法则,从事科学研究。
17世纪一位科学家承袭了他们的传统,他创立的理论体系()。
A. 揭示了基本的宇宙法则
B. 奠定了现代物理学理论基础
C. 确立了太阳中心说理论
D. 阐明了时间空间的本质属性
21.某历史课外兴趣小组办了一期黑板报,有如下一段宣传材料:这个发明使人类从此开始拥有自己更明亮的“眼睛”,而不再害怕大自然的黑暗。
请你给宣传材料中的“发明”添加一个合适的标题()。
A. 信息时代的到来
B. 理性时代的到来
C. 蒸汽时代的到来
D. 电气时代的到来
22.在西方文学发展史上,某个流派的作家“行使了社会学家、社会史家以及社会批评家的职能,生动记录了这个时代纷至沓来的所有紧要事件,其中既有公共生活事件,又有个人生活事件,都市社会、工人状况、贫困、婚姻、妇女角色。
”这个流派是指()。
A. 古典主义文学
B. 浪漫主义文学
C. 现实主义文学
D. 现代主义文学
23.有学者认为,19世纪的音乐是和梦想与激情、生与死的深刻思想、人类的命运、神与大自然、对自由的期望以及善与恶的斗争联系在一起的,该音乐属于( )。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古典主义
D.现代主义
24.下图形象地刻画了1936年美国电影《摩登时代》的主题。
该电影()。
A.肯定了工业革命带来的巨大进步
B.揭示了工人被机器所异化的命运
C.宣传了《全国工业复兴法》的成效
D.以悲剧手法描绘了工人的生活状况
25.发生在欧洲的启蒙运动和发生在中国的维新运动都是宣扬民权民主的思想解放运动,但两
者的社会影响差别很大,其主要原因是( )
A.资本主义发展的程度不同
B.运动领导者的学识水平和宣传力度不同
C.宣扬民权民主思想的方式和途径不同
D.倡导者思想的丰富程度和成熟程度不同
26.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经历了"器物—制度—思想文化"等阶段,其中最早提出学习西方君主立宪制度的是 ( )
A.林则徐地主阶级抵抗派
B.李鸿章地主阶级洋务派
C.郑观应资产阶级早期维新派
D.康有为资产阶级维新派
27.有人说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继续,是对辛亥革命的“补课”。
其含义主要是指新文化运动()。
A. 主张民主共和
B. 深入学习西方思想文化
C. 挽救民族危亡
D. 彻底批判封建正统思想
28.有人在评价毛泽东时说:“综观中国历史,他是目前最伟大且最有智慧的人,因为他在无数仁人志士探索民族独立的失败中,找到了成功之道。
”这句话反映了毛泽东思想能够产生的原因之一是()
A.社会经济的发展
B.总结以往经验教训
C.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D.毛泽东的革命实践
29.某同学在历史小论文中引用了如下材料:“1961年,苏联人发射东方1号宇宙飞船进入太空,加加林成为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
美国政府十分震惊,马上着手制定雄心勃勃的太空计划。
1969年,美国人发射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阿姆斯特朗成为第一个登陆月球的人。
”这篇论文的题目应该是( )
A.“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B.“论科技造福人类”
C.“论科技与战争的关系”
D.“论科技与冷战的关系”
30.1946年,中国高等院校中工科学生仅占在校生总数的18.9%,到1952年达到35.4%,为各科学生之首。
1947年,政法科在校生占大学在校学生总数的24%,到了1952年这一比例下降到2%。
这一现象反映了()
A.人文社会科学的地位大大降低
B.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即将展开
C.贯彻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成果
D.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初步形成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
3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
材料二下图为北京孔庙大成殿,上有清康熙帝所题“万世师表”材料三韩国文化中有着传统儒家文化的因子,但这些传统因子已和韩国人的现代生活,以及他们从西方吸收来的现代思想观念揉和在一起,因而不仅这些传统因子被激活了,而且被赋予了新的生命。
“汉流”要走向世界,也必须走融合东西方文化、融合现当代生活的路。
——孙逊《“韩流”与“汉流”的内涵解读》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孔子所创立的儒学思想的核心内容。
(2)材料二中康熙帝题写“万世师表”的目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孔子被称为“万世师表”的主要原因。
32.材料一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材料二人是能够随心所欲地改造自己的。
——亚尔伯蒂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住在永恒中,……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奥古斯丁材料三人生来就是平等和自由的。
——伏尔泰国家的权力应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三权分立,彼此制衡。
——孟德斯鸠主权属于人民,统治者的权力来自他同人民签订的契约。
——卢梭请回答:
(1) 材料一的主张是谁提出的?如何评价他的思想主张?
(2) 根据材料二,指出文艺复兴运动的矛头指向。
(3) 根据材料三,概述启蒙思想家的主要观点,并指出这次思想解放运动的核心思想。
(4) 材料所述的三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共同特点有哪些?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材料二科学不仅刷新了我们的世界图景,也刷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
……然而,在科学成
功的背后,我们必须看到一个潜在的危险正在显露出来;人类通过大规模地开发大自然,虽然掌握了更高的能量,有了支配自然的能力,但却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
——吴国盛《科学的历程》(1)材料一中三幅图片分别代表了哪次科技革命的成就?(6分)其中图一、图三的发明分别推动人类进入到什么时代?(4分)
(2)“科学不仅刷新了我们的世界图景,也刷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
……一个潜在的危险正在显露出来”。
请任选三次科技革命中的一项发明,简述其利弊。
(4分)
高二历史参考答案(理科)
一.选择题:
1~5 CDCCB 6~10 DBABA 11~15 CCAAD 16~20 CBDBA 21~25 DCABA 26~30 CDBDB
二.非选择题:
31.(1)礼、仁、中庸之道。
(2分)
(2)目的:利用孔子思想维护统治。
原因: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
主流思想;孔子奠定了中国古代的教育系统;孔子整理和修订的“六经”是留给中国宝贵的
遗产。
(8分)
32(1)冲破神的意志束缚,树立人的尊严和权威,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4分)(2)思想武器:人文主义。
矛头指向:宗教神学。
(4分)
(3)主要观点:“自由平等”“三权分立”“主权在民”“社会契约论”。
核心思想:理性主
义。
(4分)
(4)共同特点: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起到思想启蒙作用。
(4分)
33. (1)成就: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6分)
时代:图一推动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图三推动人类进入电气时代(4分)。
(2)蒸汽机的发明、运用,利——为工业、交通运输提供新动力,弊——导致环境大气污
染;
汽车的发明、运用,利——促进地区间经济、文化、人员等交流,弊——导致交通拥堵、大
气污染;
计算机及网络的发明、运用,利——促进地区间、人员间交流沟通更加便捷,弊——网络沉
迷等。
(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