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住宅楼冬季施工方案及方法

住宅楼冬季施工方案及方法

住宅楼冬季施工方案及方法
住宅楼冬季施工方案及方法

住宅楼冬季施工方案及方法

一、冬期施工部署

进入冬期施工前,技术人员应熟悉设计图纸,有必要的话会同设计单位,建设单位对图纸进行会审,对不适宜冬期施工的分项工程,提早与设计单位和建设单位进行协商,提出合理的施工方案。

二、现场准备及实施计划

(一)热源设备计划

1、进入冬期施工前,由项目经理安排有关人员进行冬期的施工准备工作,混凝土、砂浆搅拌机处用脚手架搭设好保温棚,周围用草帘子包裹,以保证搅拌棚温度。

2、水泥库把门窗封闭严实,除正常使用水泥外,门禁止打开,并接好电源,发现温度低于5℃时,用电炉取暖。

3、及时接收天气预报,掌握天气变化情况,防止寒流突然袭击。

4、水箱底部用50mm厚木板垫起,用草帘子裹二层保温,水箱口盖木板。

5、根据材料计划,提前组织水泥、砂、石、钢筋、模板、石灰膏、麻袋、塑料布等材料的进场。

6、进入冬期施工前,对掺外加剂人员、测温保温人员,专门组织技术业务培训,学习本工作范围内的有关知识,明确职责。

(二)现场准备

1、施工准备

(1)排除施工现场内积水,对现场内的布置本着节省人力,减少周转的原则进行必要修整,做好排水措施,消除现场施工用水造成地冻结现象。保证消防道路的畅通。

(2)施工现场的供水管道应埋入地下不小于50cm,地上部分的主要管道采用岩棉或草袋进行保温。

(3)物资准备:采用锅炉加热施工用水,购买5000m2草帘子,塑料薄膜3000m2做保温设备,温度计50支,混凝土搅拌棚除出料口、进料口处,均先在搅拌棚上覆盖一层塑料布绑扎牢固,顶部用模板压实,草帘子、塑料布长于搅拌棚30cm,用粘土砖压实,防止被风吹起。

(4)技术准备:组织工人学习冬期施工规程,并进行详细交底,及时收听天气预报,当最低温度低于-6℃时停止混凝土和砖砌体施工。

2、外加剂添加

工程采用外加剂法,砌筑砂浆内掺和LB-D型防冻剂,掺加量由实验室配比而定,同时采用加热水的方法,使用砌筑砂浆温度不低于5℃,砌筑完毕后,用草帘子等保温材料覆盖。

3、技术要求

本工程在冬期施工期间,主体采用M10、M7.5混合砂浆砌筑页岩多孔砖。

4、材料要求

(1)采用防冻剂,材料应有出厂合格证、说明书,测试合格后方可使用。

(2)砌块:经检验合格后,表面挖霜雪,不得受水浸和遭冻。

(3)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32.5级水泥且实验合格。

(4)白灰:符合标准,熟化期符合要求,无冻结。

(5)砂:采用中砂,不得含有大于1cm冰块和冻块,且不含有机杂物。

(6)水:清洁自来水,加热使用水温≤80℃,水温经常检查,每小时不少于一次,温度计停留水中不少于1分钟。

(三)、人员技术培训

冬期施工管理人员,通过培训了解本工程的冬期施工任务、特点、在组织生产中能够统筹安排劳动力,适时做好冬期施工准备工作,使生产从常温顺利转入冬期施工,避免因气温变化造成工程质量事故或者停工事故发生。

1、培训内容

(1)学习有关冬期施工规范,规定。

(2)学习冬期施工的理论、冬期施工技术。

(3)学习、理解本单位冬期施工的总方案和具体工程项目的冬期施工方法、措施。

2、培训方式

(1)利用业余时间定期或不定期的对技术人员和其他的管理人员进行集中培训;

(2)利用班前会的形式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

(3)通过黑板报的形式进行冬期施工知识的宣传。

3、测温人员培训

通过学习各种方法,明确学习测温的意义和测温数据的重要性,提高测温人员的责任心。通过培训,人员必须作到以下几点:

(1)每天记录天气温度,报告给工地负责人。

(2)混凝土的出机温度,入模温度。

(3)混凝土养护温度的测量,按要求测温孔、绘制测温分布图及编号,按规定测量养护温度、大气温度。

(4)做好测温记录的填写和整理工作。

4、劳动力计划

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确定各分项工程的劳力需用计划,具体施工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在行调整。

三、冬期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1、钢筋工程

(1)本工程中使用的钢筋均选用由建设单位指定的I、Ⅱ级热轧钢筋不得有锈斑,并经监理见证送检合格后方可使用。

(2)钢筋在运输、加工、绑扎过程中注意防止撞击、刻痕等缺陷,雨雪天气应在室内进行钢筋加工、制作。

(3)钢筋焊接后的接头,严禁立即碰到冰雪,电渣压力焊,接头药盒的拆除时间延长2min,接头的渣壳延长5min后方可打渣;搭接焊采用铁皮遮盖。

(4)负温电弧焊时,必须防止产生过热、烧伤、咬肉和裂纹等缺陷,在构造上应防止在接头处产生偏心受力状态。

(5)为防止接头热影响区的温度梯度突然增大,进行搭接电弧焊时,第一层焊缝,先从中间向上方运弧,再从下端向中间运弧,以使接头端部的钢筋达到一定的预热效果。在以后各层焊缝的焊接时,采取分层控温施焊。层间温度控制在150~350度之间,以起到缓冷的作用。

(6)Ⅱ级钢筋电弧焊接头进行多层施焊时,采用“回火焊道施焊法”,即最后回火焊道的长度比前层焊道在两端各缩短6mm,以改善接头的性能。

(7)钢筋原材及半成品应放置于垫板上,分类堆放,雨雪天气覆盖蓬布、草帘子防雨雪。木工加工场地应搭设焊棚,用石棉瓦挡风。

(8)未注明的钢筋方法按常规方法施工。

2、模板工程

(1)楼梯、柱采用木模板及胶合板模板。梁、板采用大模。

(2)配备两层的梁、板、柱模板,以供周转使用,延长拆模的时间。

(3)支模前,将模板上的冰冻、雪团清除掉,冬期施工应注意严格控制混凝土拆模

时间。

(4)冬期施工应严格控制梁、柱、板拆除时间,梁、板应经现场回弹,同条件试块检测合格后方可拆模,拆模时应按顺序进行拆除(后支先拆,先支后拆),模板严禁集中堆放。

(5)施工方法按常规方法施工。横立杆1.5m,顶设支撑、底设支托。顶板下横杆间距0.2m/道,纵杆0.7m/道。

3、混凝土工程

3.1、原材料要求

(1)、混凝土冬期施工使用3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用量严格按试验室提供的配比施工。

(2)、拌制混凝土所用保温材料、应根据工程类型、结构特点、施工条件和当地气温情况选用。保温材料不必须保持干燥,特别要加强堆放管理,注意不要与冰雪混杂在一起堆放。

(3)、骨料必须清洁,不得含有冰雪等冻结物,含泥量不得超过规定值。严格控制水灰比不得大于0.6,每立方米混凝土水泥用量不少于300㎏,设专人对混凝土组材进行计量,并做好记录。混凝土搅拌必须在保温性能较好的搅拌棚内进行。

(4)、混凝土拌制前,应用热水冲洗搅拌机,混凝土搅拌时间取常温搅拌时间的1.5倍,并不得少于150S。混凝土的运距要尽量缩短。要求混凝土出搅拌机的温度不低于10℃,入模温度不低于5℃。

(5)、混凝土的浇筑,及时收听天气预报,选择有利的时间,要尽量避免雨雪天气及下午4时以后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前,要清除模板和钢筋上的冰雪和污垢,对于脚手架作业平台上的冻块及时清除,以防工人滑倒坠落。

(6)、在施工中,采用加热水的施工方法,控制混凝土入模深度,使用温度就计盘进行测量,并留有记录,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先盖一层塑料布保湿第二层为棉毡子,最上为草苫子覆盖保温,防止混凝土受冻,达到设计强度。

(7)、混凝土养护保温:用塑料薄膜包裹覆盖,外围双层草帘保温,所有混凝土裸露的外表面及时覆盖一层塑料薄膜,上加双层草帘保温。其草帘保温层的厚度根据热工计算及现场温度测量记录,随时增减,以保证当时混凝土强度所需的混凝土养护温度。养护持续时间必须保证混凝土在正温下达到4.0N/m㎡。

3.2、混凝土测温:

(1)、测温孔设置在有代表性的部位,采用底部封闭的铜管,孔深10-15cm可为板厚的一半,管内不得有水。

(2)、测温时温度计放入测温孔内大于3min而且温度计表面与外界气体隔离,测温应详细认真记录。在混凝土达到受冻临界强度前每间隔2小时测温一次,达到受冻临界强度每隔6小时测量一次,撤除保温后停止测温。

3.3、测温方法及要求

1)测温人员工作前,应检查所需用具是否齐全。夜间测温还应带好手电筒。

2)混凝土浇筑后,立即不把钢筋棍,插上标志测孔位置的三角旗。

3)测温时,按测温孔编号顺序进行。温度计插入测温孔后,堵塞住孔口,留置在孔内3-5min,然后迅速从孔中取出,使温度计与视线成水平,仔细读数,并计入测温记录表,同时将测温孔用保温材料按原样覆盖好,把三角旗插入测孔内。

(3)、最高最低温度计的测温方法:

测量大气温度时,应使用最高最低温度计。使用方法是:U型水银柱左右两侧所指的温度读数不同,左侧蓝色浮动筹码的下端所指的刻度为上次测温以后到此次测温期间温度变化的最高点,即最高温度。记录好大气温度和再高最低温度后,用磁铁将蓝色浮动筹码的下端吸至水银柱两侧的顶点。

(4)、当发现施工部位温度变化异常时,应及时向技术人员反映情况,采取措施。

3.4、试块留置

混凝土试块除按GB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验收规范》留置试块外再多设两组与混凝土同条件养护的试块,一组用以检验受冻临界强度,一组用来确定常温条件下混凝土强度。

4、砌体工程

4.1、施工方法

本工程采用外加剂法,砌筑砂浆内掺用LB-D型防冻剂,掺加量由试验室配比而定,同时采用加热水的方法,使用时砌筑砂浆是温度不低于5℃。砌筑完毕后,用草帘子等保温材料覆盖。

4.2、施工方案

(1)砌筑前检查原材料,当砌块或百灰膏有冰块时,应用热水清除。

(2)施工准备:热锅炉加热施工用水,温度计50支,砌体用塑料薄膜2000m2,草

帘子4000m2,冬期施工前进场。

(3)砂浆拌制:砂浆拌制必须保证配比正确,严格计量,外加剂加入必须有专人负责掺加,防冻剂和水泥一同加入,水温加热≤80℃,防止水泥出现假凝现象,拌制时应先加入部分砂子。再加入水泥及其余的砂,拌制时间宜适当延长,稠度适量加大。

(4)为减少砂浆在搅拌运输、存放过程中的热量损失,应采取如下措施:

①砂浆搅拌棚除出料口、进料口处,均先在搅拌棚上覆盖一层塑料薄膜,再覆盖二层草帘子保温,并用铁丝将草帘子及塑料布绑扎牢固,顶部用模板压实,草帘子、塑料布长于搅拌棚30cm,用粘土砖压上实,防止被风吹起。冬期施工砂浆随搅拌运,不可积存和二次倒运。

②砂浆的运输和储存采用双轮车外覆保温、泡沫板(厚度50mm)包裹保温,储存时间不得大于20分钟。

③如砂浆搅拌棚温度低于5℃后再进行搅拌。并保持温度高于5℃。

(5)砌筑工艺

烧结砖砌筑:240厚多空砖按一顺一丁组砌,上下皮竖缝相互错开1/4砖长,砌筑时应试摆,多空砖的孔洞应垂直于受压面,砌多空砖采用“三一”砌砖法,竖缝宜采用刮浆法,灰缝应横平竖直,水平灰缝和竖向灰缝度应控制在8—10mm内。

(6)砌体保温

砌体每天收工后,上面覆盖不少于一层塑料布两层草帘子,将墙体包严,应用砖压实,塑料布和草帘子长于墙体不少于30cm。

(7)试块留设

冬期施工除常规留置的试块,尚留置设二组与砌体同条件养护的试块。

(8)砌体测温

冬期施工应加强对大气温度的测量,并应测量水的使用温度搅拌棚温度,砂浆是使用温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