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药学论文:糖尿病患者药学服务探析

药学论文:糖尿病患者药学服务探析

糖尿病患者药学服务探析

[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药学服务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12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6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办法,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同时采用针对性的药物服务,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1.7%,参考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5%,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药物依从性及糖化血红蛋白均明显优于参考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联合合理的药学服务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使用。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饮食结构的改变,糖尿病发病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临床治疗主要通过药物治疗,糖尿病病程较长且药物种类较多,同时患者对糖尿病认识不足等原因导致患者用药存在着严重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1]。因此在糖尿病患者用药期间给予患者全面有效的用药指导及药学服务有着重要的临床

意义,为探讨糖尿病患者药学服务效果。该研究对该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12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院选取收治的12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男61例,女59例,年龄46~77岁,平均年龄(61.5±7.2)岁,病程3.5~16.2年,平均病程(5.2±0.7)年。所有患者均符合WHO1999年关于糖尿病诊断标准,空腹状态下血糖均≥11 mmol/L,餐后血糖≥14 mmol/L。合并症:高血压86例,神经系统病变11例,视网膜病变15例,糖尿病肾病6例,血脂异常75例,其中采用1种降糖药物治疗56例,2种药物43例,3种及其以上27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60例。

1.2 方法

给予参考组患者常规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同时采用药学服务,具体操作如下:患者入院后均立即建立详细的登记病例档案,同时发放糖尿病科普宣传

材料,每半个月定期举办糖尿病相关知识,将糖尿病防治知识告知患者,患者每个月至少进行3次的面对面的药学服务,每次药学服务最少30 min,集中在每天上午8:00―12:00,患者提前预约。由该院专业的糖尿病护理医师进行讲解,主要内容包括:指导患者正确认识疾病发生、进展及相关影响因素等,合理选择用药,指导患者正确用药时间、用药量等,同时告知患者合理用药,避免用药不足或者过量所导致的药效下降或者不良事件[2]。医护人员将患者日常生活注意事项、生活方式告知患者,同时对患者的饮食结构进行合理配比,引导患者改变不良饮食习惯及结构,有效控制血糖。医护人员定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观察,同时随访记录患者医嘱执行情况,随时联系,并留下医院联系方式,保证患者疑难问题可及时得到解答。

1.3 观察内容

采用BMQ(The briefmedication question―naire)对患者用药依从性进行观察评价,同时记录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空腹状态下血糖、低血糖发生率等。

1.4 统计方法

为研究对象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c2检验。

2 结果

两组患者均接受为期3个月的治疗及指导,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药物依从性分数为(89.21±19.32)分,相较治疗前(45.36±15.68)分有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考组患者治疗后药物依从性分数为(70.41±17.33)分,相较治疗前(46.72±15.85)分有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评分明显优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糖化血红蛋白为(8.1±1.4)%,明显优于治疗前(6.6±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糖化血红蛋白为(7.2±1.2)%,明显优于治疗前(6.8±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参考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药学服务是新型的医疗工作模式,药师直接面对患者提供服务,将疾病及用药知识告知患者,为患者排除疑难,从而实现患者用药的科学性,提高药物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有效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3]。这就要求药师具有敏锐的眼光及过硬的专业知识,能够对疾病、药物相关知识进行详细掌握,并准确识别患者的疾病类型,给予针对性的帮助,引导患者正确用药。同时要求药师能够对已经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的不同药物之间引起的问题进行解决。药学服务在糖尿病患者治疗中应用有着重要意义,能够保证患者在众多降糖药中选择合适的药物,使患者对不同药物的作用及药物禁忌症及可能带来的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等详细了解,促进患者正确合理用药的实现,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有效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提高治疗效果。通过药学服务,患者在共同使用多种药物时,能够有效避免药物共同作用可能导致的毒副作用,减少对患者机体的损伤,保证患者可长期用药治疗,实现血糖的良好控制。

该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参考组,患者药物依从性及糖化血红蛋白指标均明显优于参考组(P<0.05),由此可知,在糖尿病患者的治

疗中同时运用药学服务有助于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值得推广。(弘利教育)

药学服务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

药学服务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 糖尿病是一种因为胰岛素作用障碍或者胰岛素分泌缺陷等引发的临床特征为高血糖的代谢性疾病。糖尿病的临床特点主要是临床发病率高,并发症多,起病缓慢,且症状一般不明显,非常容易出现漏诊与误诊等情况,需长期接受药物治疗进行维持[1]。本研究中为了探究药学服务应用于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效果,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84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7年1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84例作为观察对象,依照用药指导方法的不同随机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2例。试验组中,女20例,男22例,年龄31~82岁,平均(41.7± 2.3)岁;病程3~22年,平均(8.7±2.3)年。而对照组中,女17例,男25例,年龄32~86岁,平均(41.9±2.1)岁;病程4~21年,平均(8.5±2.1)年。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与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为:全部患者都满足WHO有关糖尿病的临床诊断标准;患者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为:排除合并严重认知功能障碍、脏器功能严重损害或者存在精神病史患者。 1.2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用药指导,讲解各种药物的具体使用方法(次数、剂量及时间等),且发放健康知识手册。而试验组给予药学服务,具体实施步骤如下:(1)为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对其健康需求进行评估,并对患者疾病认知度、生理状况、接受能力以及心理状况等有关信息进行收集[2]。(2)积极的普及宣传有关糖尿病知识,一般包含发放糖尿病健康知识手册,面对面辅导,上门随访指导或者定期组织患者授课等。(3)具体用药指导,充分的对降糖药的不良反应、

药学服务对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合理用药的作用分析

药学服务对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合理用药的 作用分析 摘要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糖尿病患者已逐渐成为社区中 重要的一类慢性病患者,且自我管理能力较差,易发生不合理用药问题。药学服务作为一种重要的药物治疗辅助手段,能够有效提高患者 的药物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降低医疗费用的负担。本 文主要介绍了药学服务在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合理用药中的应用现状 和作用分析,对其优化药物治疗效果、减轻患者负担、提高医疗资源 利用等方面进行综合阐述。同时,本文还提出了药学服务的发展趋势 与未来研究方向,以期为社区糖尿病患者的药物治疗提供参考。 关键词:药学服务;社区;糖尿病患者;合理用药;优化药物治疗;降低医疗费用。 Abstract 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aging in China, diabetes patients have gradually become an important type of chronic disease patients in the community, and their self-management ability is poor, which easily leads to irrational drug use. As an important auxiliary means of drug treatment, pharmaceutical services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medication effect of patients and improve their quality of life, and reduce the burden of medical expenses.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application status and role analysis of pharmaceutical services in rational drug use of elderly diabetes patients in the community, and comprehensively elucidates the optimization of drug treatment effect and the improvement of medical resource utilization. At the same time,

糖尿病患者药学服务论文

糖尿病患者药学服务论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本院收治的112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观察组中男34例,女22例;年龄37~69(53.36±2.79)岁;病程2~9.5(5.37±1.42)年。对照组中男31例,女25例;年龄34~70(52.54±2.04)岁;病程1~10(6.46±1.82)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患者健康教育需求 由专门工作人员采取问卷调查表,了解患者疾病相关知识以及遵循医嘱行为,根据调查结果,为患者制定个体化、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与药学服务方案。患者需求的具体药学服务形式包括:医务人员定期随访、开通咨询窗口与热线、定期召开座谈会等[2]。 1.2.2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 药师积极参与糖尿病病理机制讲解,介绍糖尿治疗方法、效果、目的等,定期召开座谈会,提高患者以及家属的糖尿病知识知晓率。健康教育内容包括:糖尿病预防并发症、饮食指导、运动指导、控制血糖及检测血糖方法等。医生上门随访,充分了解患心理变化,从而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使患者能按时服药,控制病情进展,并给予常规降糖药物进行治疗。 1.2.3落实全方位的药学服务

(1)药物咨询方法。由专业医师轮流坐诊,设置药物咨询服务窗口,同时开设电话药物咨询服务热线,方便患者随时咨询药物使用情况。在咨询后,详细登记患者咨询内容、联系方式、解答情况等。(2)采取合理药物治疗。磺脲类药物、双胍类药物、新型促胰岛素分泌剂作为糖尿病主要口服降糖药。肥胖患者适用双胍类药物治疗,以控制体重;体重偏轻患者可采取磺脲类药物治疗,其改善全身状况;为了缓解并发症发生,糖尿病并发心脑血管病患者可采取格列齐特治疗;肝肾功能较差患者,应采取强效、长效降糖药治疗,以改善肝肾功能。针对采取一种降糖药治疗效果不良的患者,可采取多种不同类型的口服降糖药,以控制血糖,增强治疗效果。(3)正确的用法和用量。药师认真告诉患者所用药物用量和用法,在睡前30min注射胰岛素制剂,餐前30min服用磺酰脲类药物,根据进餐时间,灵活服用非磺酰脲类促胰岛素,在饭后服用双胍类药物,同时服用缓释、控释制剂等。不同患者血糖不同,用药剂量也不同,应该采取合理的剂量。(4)降糖药的不良反应处理。口服二甲双胍易可能会出现胃部不适,针对严重患者可采取肠溶剂型治疗;提醒患者使用二甲双胍时不能服用大量乙醇,未吸收的α ̄葡萄糖苷酶抑制药在小肠中发酵引起的胃肠胀气、腹泻腹痛等不良反应,因此应该做到戒烟戒酒,饮食清淡食物等。 1.3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依从性、糖化血红蛋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

药学论文:糖尿病患者药学服务探析

糖尿病患者药学服务探析 [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药学服务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12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6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办法,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同时采用针对性的药物服务,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1.7%,参考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5%,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药物依从性及糖化血红蛋白均明显优于参考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联合合理的药学服务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使用。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饮食结构的改变,糖尿病发病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临床治疗主要通过药物治疗,糖尿病病程较长且药物种类较多,同时患者对糖尿病认识不足等原因导致患者用药存在着严重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1]。因此在糖尿病患者用药期间给予患者全面有效的用药指导及药学服务有着重要的临床

意义,为探讨糖尿病患者药学服务效果。该研究对该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12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院选取收治的12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男61例,女59例,年龄46~77岁,平均年龄(61.5±7.2)岁,病程3.5~16.2年,平均病程(5.2±0.7)年。所有患者均符合WHO1999年关于糖尿病诊断标准,空腹状态下血糖均≥11 mmol/L,餐后血糖≥14 mmol/L。合并症:高血压86例,神经系统病变11例,视网膜病变15例,糖尿病肾病6例,血脂异常75例,其中采用1种降糖药物治疗56例,2种药物43例,3种及其以上27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60例。 1.2 方法 给予参考组患者常规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同时采用药学服务,具体操作如下:患者入院后均立即建立详细的登记病例档案,同时发放糖尿病科普宣传

药学服务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干预研究

药学服务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干预研究 目的探讨药学服务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达标、用药偏差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156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药学服务干预组(n=78)及对照组(n=78)。干预组患者在传统医疗服务的基础上,开展糖尿病相关知识教育和用药教育在内药学综合服务;对照组患者仅按照医嘱接受常规医疗服务。与第二个月末进行电话回访,记录两组患者的血糖达标、用药偏差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药学服务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血糖水平较对照组患者的血糖水平降低[(6.62±1.17)vs (7.81±1.25)mmol/L],血糖达标人数显著增多(χ2=4.162,P<0.05);干预组患者的用药偏差率较对照组患者较低(χ2=5.981,P<0.05);干预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较对照组患者较低(χ2=3.1251,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药学服务干预措施,能够提高其血糖控制达标率,降低患者长期用药导致的用药偏差发生率及不良反应率,有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标签:药学服务;2型糖尿病;血糖达标;用药偏差;不良反应 Research on Pharmacy Service Intervening in Patients with Type-2 Diabetes YU Lei,HAN Jun-yun,LI Jing-fen,ZHENG Rui-xuan,JIANG Bin,ZHOU Chang-feng Department of Pharmacy,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Hohhot,Inner Mongolia,01005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pharmacy service on the blood sugar reaching standards,medication deviation and adverse reactions of patients with type-2 diabetes. Methods 156 cases of patients with type-2 diabetes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78 cases in each,the intervention group carried out the diabetes related knowledge education and medication educa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traditional medical service,the control group only received the routine medical service according to the doctor’s orders,and the blood sugar reaching standards,medication deviation and adverse reaction of the two groups were recorded by the telephone follow-up at the end of the second month. Results After the intervention of pharmacy service,the blood sugar level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6.62±1.17)vs (7.81±1.25)mmol/L],and the number of patients whose blood sugar reached standards was obviously increased,(χ2=4.162,P<0.05),and the medical deviation rate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χ2=5.981,P<0.05),and the adverse reaction rate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χ2=3.1251,P<0.05). Conclus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pharmacy service intervention measures for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can improve the blood sugar controlling standard-reaching rate,reduce the

药学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及药品不良反应的影响

药学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 及药品不良反应的影响 【摘要】目的:本文探析药学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及药品不良 反应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对象均是2020年12月至2021年11月在本院进行 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计85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以及血糖指 标的变化和用药不良反应率。结果:经过药学干预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服药依从性、血糖指标和不良反应方面均优于常规组,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药学干预在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指导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2型糖尿病;药学干预;应用效果 糖尿病是一种临床中常见的慢性疾病,该病目前无法治愈,治疗过程漫长, 随着病情进展,容易产生酮症酸中毒、引发神经病变、心脑血管病变以及视网膜 病变,更甚者危及生命,所以需要谨遵医嘱,合理用药【1】。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往往需要终生用药与终生血糖控制,患者可能会因为心理、经济 等各方面原因,降低用药依从性,影响药物的治疗效果。药学干预是针对患者用 药行为改善的一种管理方式,可以提升患者用药须知,提高患者依从度,缓解患 者病情。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对象均是2020年12月至2021年11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2型糖尿 病患者,共计850例,其中2020年12月初-2021年5月底期间我院未采用药学 干预的425例患者归为常规组,而2021年6月初-2021年11月底期间采取用药 学干预的425例患者纳为研究组,为保证此次研究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所有患者 均符合WHO关于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经尿糖测定、糖化血红蛋白及糖耐量试 验确诊为2型糖尿病,临床病例资料完整,患者对所研究知情同意并配合。入组

基于内分泌门诊糖尿病患者联合用药的数据统计的药学监护点分析论文

基于内分泌门诊糖尿病患者联合用药的数据统计的药学监护点分析论文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06-03--01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是由于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或体内胰岛素分泌相对缺乏,或不分泌,或胰岛素本身存在异常而导致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代谢紊乱的一种慢性疾病。由于体内长期呈现为高血糖状态,因此极易对其他组织造成伤害,尤其是心脏、血管、肾、眼的慢性损害。由于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正在逐年上升,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又一大疾病。本研究对糖尿病患者的用药种类、频率,及所用药物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分析,以期通过本研究可以为临床药师的药学监护提供科学客观的依据,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对我院2017年全年内分泌门诊糖尿病患者的处方进行抽取,每1周抽取1天,共52天。然后抽取周一到周五的处方5次,周六到周日的处方4次,最终

共抽取了2788例患者的3629张处方,共包括9912条药品记录覆,其中降血糖类药物记录共6281条,非降血糖类药物共3632条记录。抽取的患者中男性1499例,女性共1289例,年龄为26~83岁,平均年龄为(±)岁。覆盖率达%~%。对所抽取的糖尿病患者的用药种类、频率、并发症、适应症进行处理分析。 2 ?Y果 内分泌门诊糖尿病患者联合用药情况分析 数据分析显示联合使用5种以内的药物进行治疗的患者共有2623(%),使用5种以上的共有165例(%),详细结果见表1: 由比较结果可知,使用5种以内的药物进行治疗的患者占抽取总数的大部分。 2017年内分泌门诊糖尿病患者使用降血糖药物的情况分析 在门诊糖尿病患者中使用较多的降血糖药物分别为二甲双胍、阿卡波糖、格列美脲、格列齐特、甘精胰岛素。 2017年内分泌门诊糖尿病患者使用非降血糖类药物情况分析 由表3可知,在门诊糖尿病患者中使用较多非降血糖药物分别为阿司匹林肠溶片、甲钴胺、氨氯地平、

DRGs环境下2型糖尿病临床药学路径制定及应用成效分析

DRGs环境下2型糖尿病临床药学路径制 定及应用成效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医院糖尿病伴感染患者临床药学路径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21年收治的糖尿病伴感染患者14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临床药学路径品种。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住院时间、抗生素用药合理率、使用抗生素DDD数、静脉使用抗生素时间、抗生素用药合理率、不适宜医嘱率、不规范医嘱率、满意度。结果(1)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使用抗生素DDD数、静脉使用抗生素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抗生素用药合理率高于对照组,不适宜医嘱率、不规范医嘱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3)观察组患者对临床药学路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4)观察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DRGs环境下2型糖尿病临床药学路径的制定及其应用可在保证诊疗安全有效的前提下进一步控制药品费用,推动药品集采工作开展。 关键词:DRGs;2型糖尿病;临床药学 引言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s)是近年国家试行后推进的一种适合国情的较为科学的支付手段,目的是通过疾病分组规范诊疗行为,促进有限的医保基金的合理配置。临床路径则是DRGs付费模式中统一疾病诊治过程的规范,涉及到诊疗工作、检查项目、医嘱、护理等内容。临床药师能否通过制定适合本医疗机构的临床药学路径,维护医疗机构在DRGs环境下的运营效益、促进药学服务发展是医院药事管理的核心。2型糖尿病(T2DM)目前是全球致死、致残的主要慢性病之一,每年因T2DM及其并发症入院的患者是我国医保基金支付的重要群体。本研究构建院内T2DM临床药学路径并运用,从而观察该路径的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为DRGs支付模式下的医疗机构药事运营管理提供践行依据。

药学服务在糖尿病患者的影响

药学服务在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摘要:目的探讨药学服务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及血糖控制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予常规医嘱与护理,观察组患者予专业的药学服务。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规律用药率为81.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3.33%;用药偏差率和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5.00%和20.0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1.67%和36.67%(P<0.05);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开展药学服务,能改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减少药品不良反应,提高血糖控制效果。 关键词:药学服务;老年;2型糖尿病;用药依从性;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不良反应 糖尿病是以慢性高血糖为典型临床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长期的代谢功能紊乱与高血糖状态可致全身器官功能受损、衰竭,严重者甚至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生命健康[1]。科学、规范的药物治疗是有效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的关键[2],但糖尿病药物复杂多样、治疗时间长、费用高,导致患者用药依从性较低,影响治疗效果[3]。药学服务是一种临床药学工作模式,通过临床药师的专业用药指导,为患者提供科学、规范的药物治疗,改善疗效与生活质量[4]。目前,国外大部分医疗机构已建立糖尿病药学服务的规范流程[5],但国内尚处于尝试阶段。本研究中探讨了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开展药学服

务的效果,为糖尿病治疗的临床药学服务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纳入标准:符合世界卫生组织1999年制订的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年龄不低于60岁;本研究方案获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认知障碍、精神障碍性疾病;妊娠糖尿病;合并恶性肿瘤等严重疾病。病例选择与分组: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1.2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医嘱与护理,医师或护士按用药处方告知患者所用药物的服用时间、频次、注意事项等。观察组患者由临床药师提供专业的药学服务。具体措施:1)向患者详细讲解常用降糖药物的作用机制、服用方法与注意事项。如磺脲类、格列奈类药物应在餐前服用,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应在开始用餐时嚼服,控制空腹血糖的胰岛素应在夜晚睡前或清晨定时服用;对于用药方案复杂的患者,要求其复述用药时间、剂量等,确保患者正确理解用药方案。2)注意不同药物的配伍禁忌及药物与食物的相互作用。如二甲双胍与阿卡波糖同时服用可增加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风险,消渴丸不能与磺脲类药物同服等;嘱患者不要自行服用不合格药品、保健品等。3)指导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处理方法。(1)正确识别低血糖的主要症状(如出汗、心悸、饥饿感等)及诱发因素(如服药量过大、过度运动、食物摄入不足、饮酒等),应对方法为随身

药学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探析

药学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探析 目的探讨药学干预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病情的具体影响。方法2011年5月—2012年3月该院收治了80例2型糖尿病患者。将80例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治疗组即药学干预组和对照组即普通药物治理两组,每组40例。比较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用药偏差、出院入院时空腹血糖和饭后2 h血糖含量对比,以此衡量治疗效果和药学干预效果。结果治疗组的用药依从率为96%,而对照组的用药依从率仅为72%。两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用药偏差病例为9例,用药偏差率大约为11.25%,对照组的用药偏差病例为38例,用药偏差率为47.5%。两组患者的用药偏差次数和用药偏差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患者在药学干预之后出院之时,空腹血糖指标、饭后2 h的血糖指标较入院最初均大幅下降,两组患者的入院和出院时空腹血糖指标、饭后2 h血糖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学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降低用药偏差,有效控制患者血糖。 标签:2型糖尿病患者;药物依从;药学干预 糖尿病是全球范围内威胁人类健康最严重的疾病之一。这一疾病发病率极高,尤其在我国,糖尿病患者数量十分庞大,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已经居于世界第一。研究糖尿病的防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为了控制血糖与机体多个系统的并发症,常常需要采用多种药物联合治疗的方案,不少患者为了控制病情的发展甚至终生服药。由此可见,药物的用法用量、用药时间以及可能导致的不良反应都是十分关键的知识。如果患者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够,换句话说,如果药学干预工作不到位,患者缺乏对自身病情的科学全面认知,误信了社会上不当宣传,很可能直接影响用药的依从性,甚至影响到疾病的转归。作为临床药师,一定要树立药学干预的理念,积极展开药学服务,促进临床的合理用药。该研究主要探讨药学干预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不良反应发生率、用药偏差、血糖控制等各个方面的影响,这对于提高用药效率、控制患者病情具有深远的临床意义,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5月—2012年3月该院收治了80例2型糖尿病患者。现特整理这些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加以分析2型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和药物治疗方法以及药学服务干预效果。将80例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治疗组即药学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0例。该研究入选的病例资料是严格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的关于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加以甄别的。所有的研究对象都伴有三多一少等典型病症,研究对象均排除了妊娠糖尿病和1型糖尿病、药源性糖尿病以及合并肝病、肾病严重的糖尿病患者。所有的患者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紧张、心悸、怕热、多汗等症状。该研究对比了治疗组和对照组80例患者的年龄、性别、学历、

浅析糖尿病患者用药咨询及药学监护

浅析糖尿病患者用药咨询及药学监护 DOI:10.16658/https://www.doczj.com/doc/ee19059050.html,ki.1672-4062.2016.08.195 目的初步探讨用药咨询以及药学监护对临床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分析研究方法,探讨开展用药咨询及药学监护的重要作用及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疗效。结果开展用药咨询及实施药学监护是药学服务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结论在糖尿病患者中开展用药咨询及实施药学监护对于提高临床疗效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标签:糖尿病患者;药学监护;药学服务 糖尿病是以血糖指标不断增高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临床常见代谢性疾病。在城市中发病率约占10%左右,并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并发症发病率也逐年提高。 1 糖尿病患者的用药咨询 对糖尿病患者结合医院实际情况而开展用药咨询工作,尤其是伴随临床药学相关研究的深入,药师不局限于供药、调剂等业务在临床中结合患者实际情况提供有针对性地服务。因糖尿病目前在临床中尚未找到彻底治愈的方法,只能采取比较有的干预措施控制患者病情的发展。药物在临床治疗糖尿病患者效果及产生各类并发症的有效控制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所以,应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开展用药咨询服务。 1.1 对糖尿病治疗用药方案的优化 提供治疗药物的相关药物,为患者提供药品品种等提供耐心细致地指导药物使用、药物间相互作用、对患者机体可能产生一些损害及预期承担的风险等有关信息,在糖尿病患者临床用药过程中,结合患者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用类型不同的糖尿病治疗药物[1]。若患者体重超重明显,应选用双肌类或抑制α-糖昔酶类药物进行治疗,对于体重减轻十分有利,患者若偏瘦可采取磺脲类药物。合并心脑血管病的糖尿病患者可选用格列毗嗦,使产生并发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可采用格列喳酮药物治疗,经肝脏代谢不能使肾脏增加负担,餐后主要特征是高血糖的患者可采用如阿卡波糖等抑制α-糖昔酶类药物,具有良好的降糖效果。口服一种药物不能获得良好降糖效果的患者,降糖药可选用口服或类型不同的药物,以提高治疗效果。 1.2 药物不良反应及应用要点 该类患者在临床中具有一定的危害性,用药咨询服务的开展在药学监护中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也是使药物不良反应明显的一个主要途径。为使药物对患者的危害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药师应直接负责患者的用药安全。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应结合患者身体及是否存在并发症等状况对药物进行合理选择,抗糖尿

药学本科毕业论文选题(1105个)

药学毕业论文选题(1105个) 一、论文说明 本写作团队致力于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精通前沿理论研究、仿真编程、数据图表制作,专业本科论文300起,具体可以联系 二、论文参考题目 基于药学服务过程的高职药学专业《药学信息》课程改革 《中国中医药学主题词表》中医药学及其相关学科类主题词修订选词研究改革高等药学教育加强药学人才培养 以药学服务能力为本位的药学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思考 药学保健中药学心理学的作用 药学诊断在临床药学实践中的应用 高职药学专业增设药学心理学的意义 浅谈医院药学与药学人才的定位 从学科特点论临床中药学与中药临床药学 药学教育改革与医院药学发展的思考 从1例AECOPD合并支扩患者的药学监护探讨药学服务的切入点 国外临床药学教育模式对我国药学教育的启示 探讨分析循证药学应用于药学信息咨询的过程和效果 分析运用循证药学方式开展药学信息咨询的工作体会 分析循证药学应用于药学信息咨询的过程和效果 基层医院临床药学现状和开展临床药学的重点与困境 药学诊断在临床药学实践中的应用 基于“药学服务模式”的临床药学服务实践 分析药学心理学在药学保健中的应用

以社会药房药学服务为目标的药学实习前强化训练内容与方法探讨 探讨药学保健与临床药学的区别 第三届临床药学湘雅论坛暨第四届中南地区医院药学学术年会在长举行浅谈如何运用药学知识开展临床药学工作 药学服务与医院药学重新定位 针对药学专业《中药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考 循证药学新概念对药学教学工作的启发分析 建设药学信息应用与服务平台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高职药学专业人才浅析中法两国的药学教育与药学服务 加强医院药学管理创新医院药学服务 浅谈《药学英语》在民族地区药学本科的教学 从单方成药到“分子中药学”和“组合中药学” 循证药学在临床药学实践中的应用 药学(中药学)类本科生毕业论文的调查与分析 在药学实习生的带教过程中融入药学服务理念的探讨 分析运用循证药学方式开展药学信息咨询的工作体会 分析药学心理学在药学保健中的应用 强化药学服务意识做好医院临床药学管理 加强医院药学管理\创新医院药学服务 中药学专业《药学英语》教学体会 医药院校药学高职专业药学英语的教学探讨 药学网络信息在药学理论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临床药学在药学教育中的作用 药学服务模式在药学工作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高职药学专业《医院药学》课程开发与建设 加强医院药学管理创新医院药学服务 药学专业学生获取药学信息资源的方法探讨 转变药学服务理念改进药学管理系统 实行药学监护完善药学服务

糖尿病护理论文的参考文献

糖尿病护理论文的参考文献 [1]熊学勤,罗碧霞,郑李丹.糖尿病护理工作组在糖尿病患者临床实践里的功效[J].中西部医药学,2019,25(7):1095-1097. [2]常利侠.糖尿病护理工作组在糖尿病人临床实践里的功效探讨[J].深圳市中西医杂志期刊,2019,24(3):174-177. [3]李卓.糖尿病护理工作组在糖尿病人临床实践里的功效[J].中国社区医生医护著作,2019,33(22):143-144. [4]薛艳艳.糖尿病护理工作组在糖尿病人临床实践里的应用分析[J].吉林医学,2019,35(30):6798-6799. [5]王海莲.糖尿病护理工作组在护理质量管理工作中的实际效果探讨[J].大家健康,2019,5(6):47-49. [6]程俊玲,陈俊瑜.糖尿病护理工作组在临床医学里的应用效果[J].吉林医学,2019,34(17):3482. [7]郭艳,段刘秀兰,于莉.健康教育知识对糖尿病患者康复治疗的危害[J].我国好用神经疾病杂志期刊,2019,13(12):30-31. [8]李旭亚,王倩,周丹.糖尿病患者护理门诊在糖尿病健康教育知识里的功效[J].国际性护理学杂志,2019,30(3):421-422. [9]邱翠琼,吴秀燕,张广清.糖尿病护理工作组在护理质量管理工作中的功效和实际效果[J].中国医院管理,2019,2(3):58. 糖尿病护理参考文献二: [1]熊学勤,罗碧霞,郑李丹,等.糖尿病护理工作组在糖尿病患者临床实践里的功效[J].中西部医药学,2019,25(7):1095-1097. [2]徐勤容,陈育群,吴丽琴,等.标准化管理糖尿病护理工作组提升专科护理品质的感受[J].护士进修杂志,2019,29(1):27-29. [3]黄庆娟,韦翠英,王菊廷,等.糖尿病护理工作组实施方法和效果分析[J].广西医学,2019,34(8):1096-1097. [4]张亚玲.糖尿病护理工作组在糖尿病人医护里的功效剖析[J].当代中国药品运用,2019,9(21):231-232. [5]李卓.糖尿病护理工作组在糖尿病人临床实践里的功效[J].中国社区医生,2019,30(22):143-143,145.

糖尿病治疗方法论文

糖尿病治疗方法论文 摘要:目的探究社区药学干预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3年3月社区糖尿病患者4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基本降糖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社区药学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干预情况与血糖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经社区药学干预后在用药管理、饮食运动等方面,空腹、饭后2h 的血糖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持久,并发症较多,给予社区药学干预后有效控制血糖变化,提高患者用药的依从性。 关键词:社区药学干预;糖尿病;治疗应用 糖尿病是由多种因素引发的一种代谢性疾病,与不合理膳食,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因素有着紧密关系[1]。患病后需长时间在医院外进行治疗,有些患者对糖尿病用药治疗还存在着误区,缺乏相关知识,饮食得不到有效控制。认为饭后吃双倍的降糖药物就能使血糖恢复到正常范围,这样不仅对患者身体造成危害,还加大因滥用药物带来的风险[2]。为了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减少不合理用药带来的危险,增加药物依从性,给予糖尿病患者社区药学干预是非常有必要的[3]。选取2012年4月~2013年3月社区糖尿病患者43例,对患者给予社区药学干预后,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4月~2013年3月社区糖尿病患者43例,患者知情的情况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22例,其

中男性患者为14例,年龄为44.7~69.1岁,平均年龄为(57.81±2.94)岁;女性患者为8例,年龄为42.1~70.3岁,平均年龄为(54.05±2.84)岁;病程为2.9~16.4年,平均病程为(8.57±1.01)年。对照组患者21例,其中男性患者为13例,年龄为48.6~71.4岁,平均年龄为(56.78±2.39)岁;女性患者为9例,年龄为43.6~72.3岁,平均年龄为(55.17±3.14)岁;病程为2.2~15.7年,平均病程为(6.52±2.19)年。小学文化程度的患者为7例,初高中文化程度的患者为21例,中、大专文化程度的患者为10例,本科文化程度的患者为5例。43例患者均未发现脏器功能、认知障碍及精神疾病,所有患者病程、性别、文化程度等对比,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降糖药物治疗,根据患者身体病情状况,合理选择有效的降糖药物并给予相应的用药指导。观察组患者在降糖治疗的基础上从多方面进行社区药学干预治疗,具体干预方法如下。 1.2.1建立患者健康档案社区药学服务团队由全科医师、药剂师、护士等医务人员组成。对患者的病情、过敏史、家庭遗传病史、生活习惯等进行调查记录建立档案,根据患者不同情况给予针对性干预护理。并定期测量患者尿糖、血糖、体重等基本指标,询问饮食、运动、起居的改变情况。 1.2.2基本方法首先对患者心理进行护理,糖尿病患者治疗时间较长,需要通过长期的饮食、服药、运动等进行预防,给患者心理带来了较大的压力,极容易产生紧张、恐惧、焦虑等情绪。因此,医务

临床药学论文临床合理用药论文:自拟益肾降糖方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

临床药学论文临床合理用药论文: 自拟益肾降糖方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 摘要: 目的:观察中药自拟益肾降糖方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有效性。方法:对80例确诊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服自拟益肾降糖方,每日1剂,每日2次,连服8周;对照组不用自拟益肾降糖方,两组均治疗1个疗程(8周)后比较治疗前后的疗效及相关生化检测指标。结果:治疗组在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 05),尿微量白蛋白显著降低,对照组无明显改变,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自拟益肾降糖方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有效。 关键词:自拟益肾降糖方;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研究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系由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所致,是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在我国DN患者已经呈显著上升趋势。现代医学在控制血糖治疗血压等基础治疗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但在肾病治疗方向尚无特殊方法。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阻止DN进展,对于防止糖尿病患者发展成为终末期肾衰竭具有重要意义。笔者采用自拟益肾降糖方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40例,取得较为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 1一般资料

观察病例为本院及陕西省中医医院2007年12月-2009年12月住院确诊2型糖尿病患者80例。其中男50例,女30例,年龄42~66岁。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均为40例,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 2诊断标准 所有病例均参照1997年7月美国糖尿病协会(ADA)与WHO修订DM诊断标准[1];早期DN诊断采用Mogensen分期标准:尿蛋白排出率(UAE)在20~200μg/min或24h尿蛋白定量在30~300mg,6个月内检查3次, 2次均显示有微量白蛋白尿诊断标准才可诊断。并除外其他如发热、各种感染、运动、心功能不全、原发性肾脏病等原因引起的蛋白尿。 2 治疗方法 2.1对照组 采用糖尿病饮食,配合低蛋白饮食,蛋白质摄入量为0.6~0.8g·kg-1·d-1,并治疗高血糖控制高血压,选用降糖药为二甲双胍0.5g,口服,每日3次,选用降压药为钙离子拮抗剂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余降血脂及对症处理。 2.2治疗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益肾降糖方。方药组成:太子参10g,黄芪30g,黄精8g,生地12g,山药15g,茯苓24g,泽泻16g,当归12g,白芍10g,丹皮10g,山萸肉15g,

糖尿病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情况毕业论文

糖尿病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情况 【摘要】:糖尿病(DM)是一种在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如热量过剩、运动不足、肥胖、心理压力等共同作用下,引起体内糖、脂肪、蛋白代谢紊乱综合征。糖尿病是慢性、全身性疾病,是继心脑血管病及恶性肿瘤后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第三大非传染性疾病。在中国有糖尿病患者接近3000万,其中95%为2型糖尿病。多数患者需长期用药来控制血糖,而治疗糖尿病【关键词】:糖尿病;糖尿病药物;分类;应用 【正文】: 1 糖尿病的现状及其研究进展 1.1 糖尿病的定义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是因为胰岛素(Insulin)绝对或相对不足或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以糖代谢紊乱为主,继发脂肪、水、电解质代谢障碍[1]。糖尿病分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 又称1型)和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又称2型)。 1.2 糖尿病的现状我国糖尿病及其发病的现状凸显为高患病率,低知晓率。2001年中华医学糖尿病分会组织对糖尿病并发症状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合并高血压、心血管病、眼及肾病者约占1/3,神经病变占半数以上。 2004年数据表明,全球约64%的2型糖尿病的患者未达到美国糖尿病协会建议的7%。目前糖尿病低达标率更是全球性的突出问题。下面将分别介绍1型和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和最新治疗进展。 1.3糖尿病的研究进展1型糖尿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机体对胰岛素多种抗原成分免疫欠耐受,最终导致了胰岛素的绝对缺乏。目前1型糖尿病的主要治疗手段是终生注射胰岛素来控制血糖水平。近几年对1型糖尿病的治疗手段取得

了许多新的突破,如异种移植、新型胰岛素及药物治疗、1型糖尿病疫苗、基因免疫治疗以及致病基因的破译等方面的研究为1型糖尿病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2]。 2型糖尿病是指尚有一定程度胰岛素分泌的糖尿病,但其程度可从显著的胰岛素抵抗伴随胰岛素不足,到胰岛素分泌不足伴有胰岛素抵抗[3]。这是我们平时最常见的糖尿病类型,一般为后天因素造成。它可以导致眼睛、足、肾脏、心脏、神经系统、血管系统等多脏器和系统发生病变。随着对糖尿病研究的深入,使糖尿病防治从单纯降糖转向改善胰岛素抵抗,从而能够综合防治危险因素,降低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及与其相关的猝死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目前使用针对胰岛素抵抗和保护胰腺β细胞功能的降糖药物已成为控制2型糖尿病新策略的共识[4]。 2 糖尿病治疗药物的现状及其研究进展 糖尿病目前还没有一种有效的药物或手段能治愈,只能控制血糖达到一定的范围从而降低并延缓并发症的发生。目前降血糖的药物种类还是很多的,以下将把常见糖尿病药物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2.1 胰岛素、胰岛素的剂型、胰岛素类似物及胰岛素受体激动剂 胰岛素类似物及胰岛素受体激动剂 2.1.1 胰岛素(Insulin)胰岛素按其来源可分为动物胰岛素、半合成人胰岛素及重组人胰岛素三类。动物胰岛素大多用猪或牛的胰腺提取,而基因重组人胰岛素是由DNA基因重组技术制造的,安全性更高。 胰岛素在糖尿病治疗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是最有效的治疗糖尿病药物之一。 自1921年人类首次成功提取胰岛素以来,历经80年,从早期动物胰岛素到生物合成人胰岛素,由普通结晶胰岛素到单组分胰岛素,直至现在的胰岛素类似物,无不贯穿胰岛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