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病患者痰涂片及痰培养检测结果分析
- 格式:docx
- 大小:16.09 KB
- 文档页数:3
痰标本涂片培养的结果分析摘要】目的:通过对呼吸科患者进行痰涂片镜检测,探究痰涂片镜检对痰液细菌培养作用价值。
方法:从来我院诊治的2016年1月—2018年12月的呼吸科门诊患者中随机抽取1200份,并进行痰涂片染色和细菌培养,对痰涂片标本培养过程进行跟踪观察并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1200份标本中,含有500份革兰氏染色涂片,占总标本的41.67%,其中,含有230份检出细菌,占500分革兰氏染色涂片的46%,白细胞内有60份标本检出细菌,占230分检出细菌标本的26.09%;在1200分标本中有420份抗酸染色涂片标本,占35%,其中有10份抗酸杆菌,占420份抗酸染色涂片的2.4%。
结论:痰标本涂片镜检验痰培养的结果具有可靠性,对于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是一项值得推广使用的检验方法。
【关键词】涂片培养;痰标本;革兰染色;抗酸染色【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9)05-0349-01随着人们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各种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
在医院诊疗过程中,患者常需要进行各种检查,包括泌尿系统感染患者实施尿液检查,呼吸道感染患者实施痰液检查等。
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痰涂片是通过自然咳嗽所获取,痰涂片极易受到口腔内的正常细菌所污染,降低病原菌的检出率,还会导致细菌培养结果与临床症状不相符[1]。
痰涂片镜检的检验结果准确率高,痰涂片检验结果的阳性率有效提高[2],痰标本涂片为呼吸道感染的诊疗和诊断提供有效证据[3]。
笔者从来我院诊治的2016年1月—2018年12月的呼吸科门诊患者中随机抽取1200份,并进行痰涂片染色和细菌培养,获得临床效果较为显著,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从来我院诊治的2016年1月—2018年12月的呼吸科门诊患者中随机抽取1200份,主要分为A级、B级,C级标本送至科室重新采集。
1.2 方法(1)采集晨痰。
将收到的痰液,作为标本分为A、B、C类级:A类主要为浓痰,白细胞超过25,上皮细胞低于10,合格;B类有部分浓痰,白细胞超过25,上皮细胞低于25,较为合格;C类有口水或者泡沫痰,白细胞低于10,上皮细胞超过25,不合格。
结核杆菌痰涂片镜检的意义及其应注意的问题需知结核杆菌,是人类结核病的病原菌。
结核杆菌是专性需氧菌,无鞭毛,有荚膜,没有运动能力,典型的结核杆菌的形态为细长稍弯曲或直的、两端圆钝的杆菌,长1μm~4μm,宽0.3μm~0.6μm。
痰涂片经过抗酸染色阳性的标本,在100倍的生物显微镜下可在蓝色背景下看到紫红色的杆状菌,呈单个散在,有时也呈X、Y形或条索状、聚集成簇等。
痰涂片经金胺“O”染液染色后,在含有紫外光源的荧光显微镜下发出橘黄颜色,高倍镜(物镜40倍目镜10倍)下,可见结核杆菌产生黄绿色荧光,呈杆状或分枝状。
目前基层实验室多采用抗酸染色镜检。
(一)结核杆菌痰涂片镜检的意义1.诊断传染性肺结核结核病的控制是以发现和控制传染源为主,而痰涂片镜检阳性的肺结核患者是社会上最主要的传染源,故痰涂片镜检结果对诊断传染性肺结核具有重要意义。
2.评价化疗效果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针对结核病的治疗,现行化疗方案的制定也主要是以结核杆菌的生物学特性为依据,所以痰涂片镜检结果可以作为化疗效果的评估依据。
1.为流行病学疫情评价服务由于传染性肺结核在流行病学中有着特殊的意义,因此,涂阳患病率、涂阳发现率是反映某一国家或地区结核病疫情的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国际防痨及肺部疾病联合会(UNION)针对低收入且结核病疫情严重的发展中国家所制定的技术指南,痰涂片镜检是相应国家开展结核病控制项目时非常符合成本效益原则的细菌学试验技术。
相对于临床和实验室经常采用的其他诊断和检查项目,高质量的痰涂片镜检有其自身特殊的优势:作为诊断手段,对传染性肺结核的诊断比X线的准确性高;技术相对简单,操作容易标准化;建立结核杆菌检查室设备投入少;检查成本低,易于接受;从收到标本到报告结果的时间短,能够满足临床诊断的需要;对涂阳患者的治疗效果,能够作出及时和准确的评价。
(二)结核杆菌痰涂片镜检应注意的问题1.实验室布局原则结核杆菌检查需要有独立的实验室,不能和其他实验室混用;染液配置、镜检等相对洁净的操作与标本存储、涂片、染色等污染操作要有独立分开的场所,最好分别在专用的房间进行,中间通过传递窗连接;基层实验室若只从事涂片镜检的,在只拥有一间独立房舍的情况下,相对洁净区与污染区也要有明显区分。
结核菌的实验室检测实验室检查是确诊结核病、选择治疗方案、评价治疗效果的重要依据,也是发现传染源,控制结核病流行的重要手段。
目前,结核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查主要包括:痰涂片检查、痰结核菌培养及药物敏感性试验、分子生物学检查等。
1.痰涂片检查痰标本采集:一般应采集3种痰标本:即时痰:就诊即时咳出的痰清晨痰:清晨深咳出的痰夜间痰:就诊前夜间咳出的痰。
痰标本的要求:痰标本采集的时间、痰标本质量好坏和是否在使用抗结核药等均直接影响结核菌的检出。
痰标本应以脓样、干酪样或脓性粘液样性质的痰液为合格标本。
痰量为3ml~5ml。
晨痰涂片阳性率比较高。
当患者痰少时,可采用高渗盐水超声雾化导痰。
痰涂片结果:包括:阳性、阴性结果的意义:涂片染色阳性只能说明抗酸杆菌存在,不能区分是结核菌还是非结核分枝杆菌。
由于我国非结核分枝杆菌病较少,故检出抗酸杆菌对诊断结核病有极重要的意义。
直接涂片方法简单、快速,应作为常规检查方法。
涂片阴性不能排除肺结核,连续检查3次以上,可提高其检出率。
2痰结核菌培养确定诊断:临床怀疑肺结核,但直接痰涂片结果为阴性,为进一步明确诊断,可进行痰培养。
确定诊断的培养检查应采集2个合格的痰标本,即夜间痰和晨痰。
耐药监测:以耐药监测为目的的培养,主要是为了获得分枝杆菌的纯培养物用于药敏试验,所以一般选用涂片阳性的标本进行培养。
药敏试验:这是了解抗结核药物是否对结核菌敏感、诊断耐药结核以及指导结核病治疗的有效手段。
痰培养结果:包括:阳性、阴性痰结核菌培养的灵敏度高于痰涂片检查,可直接获得菌落,便于与非结核分枝杆菌鉴别。
未进行抗结核治疗或停药48-72小时的肺结核患者可获得比较高的检出率。
痰结核菌培养所需时间较长,一般需培养4-8周。
3、分子生物学检测目前,国内结核病的检测,绝大部分还是采用的是痰涂片镜检。
由于它敏感性差,漏检率可达40%-80%。
而结核菌培养通常需要1-2个月左右的时间才能出结果,这样,在实际工作中就会带来很多问题,有时,结果还没有出来,病人却已经不在了;或病人虽然在,但早已离开医院,这就要花大量时间和精力去追踪病人。
三种抗酸染色法检测痰结核分枝杆菌结果分析郑浩;柳晓金;齐海亮;冯建纯;朱桂云;郑立恒【摘要】Objective:To assess the value of applying three diverse techniques(direct smear method,flotation smear,centrifuging the liquored sputa and collecting bacteria method) to detection of the mycobacterium in sputum for diagnosis of pulmonary tuberculosis.Methods:The sputum samples were ob-tained from 1 500 suspected tuberculosis patients and respectively detected by the direct smear ,flotation smear and centrifuging the liquored sputa and col-lecting bacteria method for comparison of the positive sputum .Results:Direct smear,flotation smear,and centrifuging the liquored sputa and collecting bac-teria method revealed positive rate of 22.0% (244/1 500),22.0% (330/1 500) and 22.4% (336/1500),respectively.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between direct smear and flotation smear,and direct smear and centrifuging the liquored sputa and collecting bacteria method .Of the three techniques,flo-tation smear and centrifuging the liquored sputa and collecting bacteria method led to higher detection rate (χ2 =78.68,P<0.001 for the former;χ2 =2.50,P>0.05 for the latter).However,the positive results were not significant between flotation smear and centrifuging the liquored sputa and collecting bacteria method(χ2 =2.50,P>0.05).Co nclusion:Centrifuging the liquored sputa and collecting bacteria method can be rapid and simple in detection of the mycobacterium in sputum with higher positive findings,thus it is worthy of wider clinical recommendation for diagnosis of pulmonary tuberculosis.%目的:探讨涂片法、漂浮集菌法和夹层杯法三种方法检测痰中结核分枝杆菌对于肺结核的诊断价值。
结核分枝杆菌痰培养及耐利福平药敏试验分析发表时间:2018-07-13T13:57:23.327Z 来源:《心理医生》2018年16期作者:张婷[导读] 在进行结核分枝杆菌痰培养与耐利福平药敏试验的过程当中。
(甘肃省临夏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甘肃临夏 731100)【摘要】目的:研究结核分枝杆菌痰培养与耐利福平药敏试验的结果。
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0月临夏地区结核病定点医院接诊的痰涂片阳性病患200例,对所有病患都施以痰培养和耐利福平试验,并对其痰培养和药敏试验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结果:本组200例病患当中,有195例痰培养提示阳性,占总比例的97.5%;有1例为涂阳培阴,占总比例的0.5%;有4例污染,占总比例的2.0%。
患者耐利福平药敏试验的结果提示,新患者的耐利福平率为10.63%,复治者的耐利福平率为22.86%,初治失败者的耐利福平率为40.0%。
结论:严格按照相关的标准和流程进行结核分枝杆菌培养与药敏试验,复治者与初治失败者明显比新患者多。
【关键词】耐利福平;结核分枝杆菌;药敏试验;痰培养【中图分类号】R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6-0106-02在进行结核分枝杆菌痰培养与耐利福平药敏试验的过程当中,比较容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出现涂阳培阴亦或者是污染的情况[1],所以,在实际操作期间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步骤和标准进行,全面落实标本的收集、接种与保存等环节。
此研究,笔者将以200例痰涂片阳性病患(接诊于2016年1月—2017年10月)为对象,重点分析结核分枝杆菌痰培养与耐利福平药敏试验的结果,现作出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16年1月—2017年10月临夏地区结核病定点医院接诊的痰涂片阳性病患200例,包含男性患者104例,女性患者96例;年龄在18~76岁的范围之内,平均(46.28±11.34)岁;复发者,35例;新患者,160例;初治失败者,5例;职业为农民者,92例;无业者,11例;工人;60例;离退休人员,37例。
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分析[摘要] 目的了解洪雅县农村结核病的疫情现状,评价《洪雅县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执行效果。
方法2010年按照《全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计划及实施方案》,对东岳镇张庙村≥15岁以上所有常住人口进行结核病知晓率调查、症状调查、拍摄胸片和对可疑肺结核患者进行痰涂片及培养检查。
结果实检人数为1 370人,检出活动性肺结核患者9例,检出率为656.93/10万。
其中涂阳肺结核患者1例,检出率为72.99/10万:菌阳肺结核患者2例,检出率为145.97/10万。
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65.35%。
结论洪雅县农村肺结核疫情形势仍然严峻,还需继续加强结核病防治工作。
我国是全球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结核病发病人数位居世界第二位[1]。
2001年洪雅县政府制定了《洪雅县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规划》),十年来县政府投入人力、物力、财力进行结核病防治工作,启动相关结核病控制项目,发现并治疗大量结核病患者。
2010年全国开展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流调)[2] ,洪雅县东岳镇张庙村是国家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的调查点,洪雅县流调队对该村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
为了解该县农村结核病疫情形势,评价《规划》执行效果,现将流调结果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调查对象流调的调查对象为流调点15岁以上(出生时间在1995-12-31之前)的常住人口,主要包括2部分:①户籍人口:持有本地户籍的人口,如果离开本地6个月及以上的户籍人口不作为本次应检人口。
②外来常住人口:虽无本地户籍,但调查时在本地居住6个月及以上。
1.2 调查方法1.2.1知晓率调查使用统一设计的“全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知晓率调查问卷”对受检者进行面对面的询问式调查。
1.2.2结核病患者筛查对所有调查对象进行症状调查并拍摄X线胸片。
1.2.3细菌学检查对疑似肺结核病患者进行痰涂片和痰培养。
比较PCR结核分枝杆菌DNA检测与常规痰涂片对结核菌检出效果【摘要】目的:比较评价PCR结核分枝杆菌DNA检测与常规痰涂片对结核菌检出效果。
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110例肺结核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痰液标本采集,分别施以常规痰涂片检测以及PCR结核分枝杆菌DNA检测,对比两种检测方式对结核菌的确诊率。
结果:PCR结核分枝杆菌DNA检测的确诊率高于常规痰涂片检测(P<0.05)。
结论:PCR结核分枝杆菌DNA检测对于结核病的临床诊断精准度更高于的常规痰涂片检测,检测效果更好,能够较好的展现出病人的结核菌感染情况,更适用于结核病的早期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意义。
【关键词】PCR;结核分枝杆菌DNA检测;常规痰涂片;结核菌结核病在临床上属于一种非常常见的慢性传染病,其发病主要是病人感染了结核分歧杆菌所致,病情严重时可造成多器官的损伤,其中最严重的疾病损害是病人的肺,约占80%到90%的病人发病后,主要表现在肺部病变上,给病人的身心带来极大的伤害[1-2]。
本文比较评价PCR结核分枝杆菌DNA检测与常规痰涂片对结核菌检出效果,内容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110例肺结核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女比例为65:45,年龄35-80岁,平均(51.21±5.26)岁。
所有病人均为自愿参与此次研究,同时无任何检测相关禁忌,自愿签署了相关知情同意书。
1.2方法(1)常规痰涂片检查:需按照说明开展痰涂片检查,并应借助抗酸染色显微镜检查结果开展分级报告,抗酸杆菌检查阴性(-)结果表现为:油镜下多角度视野持续观察无抗酸杆菌。
抗酸杆菌阳性结果表现为:持续多角度观察到有 1到7个抗菌杆菌。
其中,抗酸杆菌检查阳性(+)结果表现为:油镜下多视野持续观察后发现3到8个抗菌杆菌;抗酸杆菌检查阳性(++)结果表现为:油镜下多个不同角度的视野持续观察后到1到8个抗菌杆菌;抗酸杆菌检查阳性(+++)结果表现为:油镜下多个不同角度的视野观察后发现1到7个抗菌杆菌;抗酸杆菌检查阳性(++++)结果表现为:任一视野抗菌杆菌数量均在10个以上。
临床检验中痰标本的采集存放和结果解读临床检验中痰标本的采集存放和结果解读冬春季节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属寒冷季节。
由于冷空气可使鼻咽部局部黏膜变得干燥,以致发生细小破裂,病毒、细菌容易趁虚而人,因此,冬春季节历来都是我国各地区呼吸系统疾病的高发季节。
及时又准确地做出呼吸道疾病的诊断,检测痰标本是手段之一。
相对于已经实现了标准化采集的静脉血标本而言,痰标本因为其采集部位和工具多样、采集要求与采集对象情况各异、标本保存运输难等原因,是标本采集中比较难于操作的一种。
下面是yjbys店铺为大家带来的关于临床检验中痰标本的采集存放和结果解读的知识,欢迎阅读。
一、痰标本的分析前阶段的操作痰标本的分析前阶段包括检验项目的申请、采集标本前的患者准备、标本采集、样本运送以及标本到达实验室后的标本处理、储存等内容。
有数据显示,标本采集缺乏标准化程序引起的差错占全部诊断过程发生差错的60%~70%[1,2,3]。
因此,规范化分析前操作,对减少实验误差,提高检验质量尤为重要。
临床检验中所说的"痰"比患者日常理解的痰概念更为严格。
日常生活中人们提到的痰成分较复杂,通常为鼻腔分泌物反流成分、唾液、口腔黏膜、咽部分泌物以及下呼吸道分泌物组成的混合物。
而临床检验中需要的痰仅指下呼吸道分泌物。
由于鼻、咽、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各部位定植和入侵致病的细菌种类不一样,因此,如果采集的痰标本混合了除下呼吸道分泌物以外的其他物质,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检验结果,甚至会造成检验结果的错误而误导医生。
1.痰标本采集的容器:标本采集容器需为灭菌、有盖的一次性容器;为标本采集方便,容器最好是广口。
灭菌容器保证了痰标本后续的细菌/真菌培养的准确性,有盖的要求主要是考虑到痰标本是有潜在致病性标本,采集后应密封运送至实验室。
现在国内临床最常用的痰采集盒为灭菌螺旋帽一次性塑料瓶。
2.痰标本采集前的患者准备:为除去口腔内杂菌的干扰,要求患者在采集痰标本前,在医生或护士的直接指导下,清洗咽部、刷牙或漱口(建议用3%H2O2及清水漱3次)[4]。
痰涂片镜检诊断肺结核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危害人体健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
结核分枝杆菌可侵及人体多个脏器,其中肺部感染后形成肺结核是最为常见的疾病表现。
我国是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2020年全球结核病报告显示,我国新发肺结核是83.3万,位居世界第二位。
早期诊断并通过隔离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是控制结核传播的重要手段。
目前结核病诊断方法主要有分子生物学检查、影像学检查、痰培养及痰涂片镜检等。
其中采集痰标本通过涂片采用显微镜进行抗酸杆菌检查是实验室常用的方式。
本文主要针对痰涂片镜检诊断结核病进行科普,帮助人们更多更好的了解结核病。
1 肺结核的临床症状(1)咳痰在肺结核患者群体中,典型症状包括咳嗽、咳痰,痰液主要以白色粘液状、黄脓痰为主,偶见坏死物。
(2)咳嗽当肺结核发生时,患者将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干咳,若其存在痰中带血情况,则高度怀疑为肺结核。
(3)咯血随着时间的推移,疾病将会进一步发展,病灶会影响肺部的毛细血管,从而引发咯血症状,若病灶损伤大血管时,将会出现大量咯血。
(4)胸痛在肺结核患者中,因为胸痛不是主要表现症状,该症状的发生主要是因为胸膜邻近病灶和胸膜产生粘连所导致的,患者会感受到明显的钝痛和刺痛,呼吸不会引起疼痛发生。
当发生结核性胸膜炎时,患者会感受到强烈疼痛,该阶段,呼吸会导致疼痛发生。
(5)呼吸困难随着疾病的进展,患者发生胸腔积液以及气胸时,累积的积液会对气管产生压迫作用,从而引起呼吸困难。
尤其是在疾病晚期,病灶的扩大会增加对肺部的影响,从而导致呼吸衰竭以及心功能不全,此时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会进一步加重。
(6)结核性变态反应某些患者因自身为高敏体质,在肺结核发作阶段,会出现全身性过敏反应,主要表现为结节性红斑、多发性关节疼痛等,在青年女性群体中较为常见。
由此得知,肺结核的临床症状有多种表现形式,在一般情况下,某些患者可能不具备典型症状,也有的患者可能会在体检的过程中被明确诊断,因此在肺结核的诊断当中,需要采用有效的诊断措施,以此方式达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目的。
痰培养报告单解读全文共四篇示例,供您参考第一篇示例:痰培养是一种用于检测痰样本中是否存在细菌、真菌或病毒的检测方法。
痰培养报告单是检验结果的书面汇总,它包含了对病原体的鉴定和对其对抗药物的敏感性测试结果。
对于医生和患者来说,正确解读痰培养报告单至关重要,它将指导医生合理地选择抗生素及治疗方法,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痰培养报告单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重要部分:1. 病原体鉴定:报告单会列出检测出的痰样本中的细菌、真菌或病毒,并根据其形态学、生理学、生化学特性对其进行鉴定。
这一部分的结果将告诉医生痰样本中是否存在致病微生物,从而指导后续的治疗方案。
2. 药敏试验:对于检测出的细菌,报告单会给出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测试结果。
这一部分的结果非常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着医生在后续治疗中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也能帮助避免不必要的抗生素滥用。
3. 结果说明:报告单会对上述两部分的测试结果进行说明。
这一部分的内容通常会向患者和医生解释检测结果的意义,指导后续的治疗方案。
对于患者来说,正确理解痰培养报告单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痰培养报告单结果的解读:1. 阳性结果:阳性结果意味着检测出了致病微生物,这时候医生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来判断是否需要治疗。
他们会根据药敏试验的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治疗。
2. 阴性结果:阴性结果意味着未检测出痰样本中的致病微生物。
这并不代表患者没有感染,可能是由于痰样本采集不当或者病原体量太少而未能检测出来。
在这种情况下,医生可能需要再次采集痰样本进行检测。
3. 药敏试验结果:这部分结果对于抗生素的选择至关重要。
如果细菌对某种抗生素敏感,医生可以选择该抗生素进行治疗;如果耐药或者中度敏感,医生可能需要选择其他抗生素或者采取其他治疗措施。
痰培养报告单对临床诊断和治疗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医生需要仔细阅读和理解报告单,并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判断。
而患者也应该主动了解自己的检测结果,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合理的治疗,以期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肺结核病患者痰涂片及痰培养检测结果分析
[摘要] 目的 分析肺结核患者痰涂片及痰分离培养抗酸杆菌检验情况,为确诊和控制结核
病提供科学诊断依据。方法 2008-06/2011-05四川省双流县结核病门诊就诊的可疑肺结核
(可疑者)2418例及化疗期间肺结核患者(治疗者)649例,总计3067例,分别对每例就诊
者进行痰涂片和培养检测。结果 3067例就诊者中查出抗酸杆菌阳性777例,总阳性率为
25.33%(777/3067),其中痰涂片阳性(涂阳)524例, 痰培养阳性(培阳)651例,阳性率分
别为17.09%和21.23%。2418例可疑者涂阳383例,培阳619例,阳性率分别为15.84%(383/2418)
和25.60%(619/2418),培阳高于涂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649例肺结核治疗者涂
阳141例,培阳32例,阳性率分别21.73%(141/649)和4.93%(32/649),涂阳高于培阳,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 可疑肺结核者痰培阳高于涂阳,而肺结核治疗者涂阳高于培
阳,痰涂片抗酸杆菌检测特异性高而敏感性低,分离培养敏感性、特异性均较高。
诊断肺结核病的主要手段是以细菌学检查为主,辅以拍摄X线胸片和结核菌素试验等检查
[1-2]。近年来,临床诊断结核病引进了3D快培、PCR法、基因检测、DNA探针等先进技术,
结核病快速诊断成为现实。但上述方法对实验室条件、技术、设备、耗材、质控都有较高要
求,且有一定假阳性和假阴性产生。迄今为止肺结核的诊断仍以痰中检查见抗酸杆菌为确诊
肺结核直接可靠的依据。抗酸杆菌检测,对诊断和鉴别诊断其他肺部疾病:如肺癌、非结核
分技杆菌肺病、肺化脓症及肺吸虫病也具有重要意义[3]。2008-2011年双流县实施结核病分
子流行病学研究,对因症就诊的3067例肺结核就诊者进行了涂片和培养检测,现将结果报
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 2008-2011年因肺结核病症状来双流县结防门诊就诊者共计3067例,对每
例就诊者连续3次痰(即时痰、夜间痰、晨痰)涂片及2次培养检测。
1.2 标本选择 同例就诊者3份痰标本均为涂阳,选择涂阳级别高的2份进行培养。2份
涂阳1份涂阴,选择2份涂阳进行培养。1份涂阳2份涂阴,选择1份涂阳及1份涂阴质量
较好的标本进行培养。3份均为涂阴,选择2份痰质量较好进行培养。3份标本均为阴性,
且性状大致相同,按晨痰,夜间痰的顺序,选择2份标本进行培养[4 ]。
1.3 检验方法 痰涂片和培养均采用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防痨联合会(WHO/IUATLD)推
荐的直接涂片萋-尼氏(Ziehl-Neelsen)抗酸染色法及罗氏(Lowenstein-Jensen,L-J)培养法。
1.4 观察及记录 培养:接种后24 h、第3天各观察1次,以后为每周观察1次,按《结核
病诊断实验室检验规程》记录。
1.5 统计分析 率的检验用 2检验。以 a = 0.05为检验水准。
2 结果
2.1 痰标本抗酸杆菌检出情况 3 067例就诊者涂阳524例,培阳651例,阳性检出率分
别为17.09%和21.23%,培阳高于涂阳(表1)。按配对计数资料的 2检验,培养和涂片的阳
性检出结果不同,培养高于涂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41.89,P<0.05),见表2。
2.2 可疑者涂片及培养检出情况 2 418例可疑者涂阳383例,培阳619例,阳性率分别为
15.84和25.60%,培阳高于涂阳(表1)。按配对计数资料的 2检验,培养和涂片的阳性检
出结果不同,培养高于涂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07.61,P<0.01),见表3。
2.3 肺结核患者涂片及培养检出情况 649例化疗期复查的肺结核患者涂阳141例,培阳
32例,阳性率分别为21.73%和4.93%,肺结核患者涂阳高出培阳340.63%,呈现涂阳和培阴
倒置现象(表1)。按配对计数资料的 2检验,痰培养和涂片的阳性检出结果不同,涂片阳
性高于培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03.22,P<0.01),见表4。
3 讨论
临床上通常将有肺结核症状,未查见抗酸杆菌或未查痰,X线胸片检查肺部有阴影者称为可疑
肺结核患者。而痰中查见抗酸杆菌,无论X线胸部影像表现如何均可确诊为传染性肺结核病
人[5 ] 。20世纪80年代,我国结核病的防治以涂阳肺结核病患者的发现、治疗及管理为重点
控制模式。20多年来相继实施世行贷款、全球基金、国家结核病控制项目和卫生部加强与
促进结核病控制项目,仍然是以痰涂片阳性的肺结核病患者为控制重点[6] 。由此可见,抗酸
杆菌涂片检查在结核病控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痰涂片检查,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以其
成本低廉、准确率高、时间快、符合成本效益等优点,被视为诊断结核病的经典之一,
WHO/IUATLD组织也积极向全球发展中国家推广使用。但痰涂片敏感性低,排菌量少的肺结
核患者不易被检出,从而影响菌阳肺结核病患者的发现。该研究提示肺结核可疑痰培养具有
较高的敏感性,可大大提高肺结核菌阳患者发现。
肺结核可疑痰者痰培养法在可疑就诊者中,比痰涂片法提高阳性检出率61.62%,具有非常
明显的优势,但化疗期间肺结核患者培阳比涂阳低340.63%,呈现培阳与涂阳倒置现象,这
说明抗结核药对结核病患者抗酸杆菌具有杀灭或抑制生长作用,成为肺结核病化疗常见的正
常现象[7],因此,痰分离培养的对象应以可疑就诊者为主。
痰培养法,设备要求不高,技术成熟、方法简单、极易推广,我国结核病防治“十二五”规
划已把痰培养列为诊断结核病的常规检验方法。因此,加强市、县(区)级结核病实验室基
础建设,普及开展培养技术,提高结核病实验室涂片、培养的检测能力和质量控制,是控制
结核病疫情和提高工作质量的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