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操作系统教程》孙仲秀第4版习题及解答

《操作系统教程》孙仲秀第4版习题及解答

《操作系统教程》孙仲秀第4版习题及解答
《操作系统教程》孙仲秀第4版习题及解答

《操作系统教程》习题及解答

习题一(操作系统概论)

二.应用题

1.有一台计算机,具有1MB内存,操作系统占用200KB,每个进程各占用200KB。如果用户进程等待I/O的时间为80%,若增加1MB内存,则CPU的利用率提高多少

答:设每个进程等待I/O的百分比为P,则n个进程同时等待I/O 的概率是n P,当n个进程同时等待I/O期间CPU是空闲的,故CPU的利用率为1-n P.由题意可知,除去操作系统,内存还能容纳4个用户进程,由于每个用户进程等待I/O的时间为80%,故:

CPU利用率=1-4

(=

80

%)

若再增加1MB内存,系统中可同时运行9个用户进程,此时:

CPU利用率=1-9

80

(=

%)

故增加1MB内存使CPU的利用率提高了47%:

87%/59%=147%

147%-100%=47%

2.一个计算机系统,有一台输入机和一台打印机,现有两道程序投入运行,且程序A先开始做,程序B后开始运行.程序A的运行轨迹为:计算50ms,打印100ms,再计算50 ms,打印100 ms,

结束.程序B 的运行轨迹为:计算50 ms,输入80 ms,再计算100 ms,结束.试说明(1)两道程序运行时,CPU 有无空闲等待若有,在哪段时间内等待为什么会等待(2)程序A,B 有无等待CPU 的情况若有,指出发生等待的时刻.

答:(1)两道程序运行期间,CPU 存在空闲等待,时间为100至150ms 之间

(2)程序A 无等待现象,但程序B 有等待.程序B 有等待时间段为180ms 至200ms 间.

3.设有三道程序,按A,B,C 优先次序运行,其内部计算和I/O 操作时间由图给出.

A B C

11C =30 ms 21C =60 ms

31C =20 ms

12I =40 ms 22I =30 ms

32I =40 ms

13C =10 ms 23C =10 ms

33C =20 ms

试画出按多道运行的时间关系图(忽略调度执行时间).完成三道程序共华多少时间比单道运行节省了多少时间若处理器调度程序每次进行程序转换花时1 ms,试画出各程序状态转换的时间关系图.答:(图略)

1)忽略调度执行时间,多道运行方式(抢占式):

抢占式共用去190 ms,单道完成时间需要260 ms,节省70 ms 忽略调度执行时间,多道运行方式(非抢占式):

非抢占式共用去180 ms,单道完成时间需要260 ms,节省80 ms 2)(略)

7.

单道时CPU的利用率为:(190-80)/190=%

多道时CPU的利用率为:(140-30)/140=%

11.

应时钟中断频率为60HZ,所以时钟频率为:1/60=50/3 ms. 在每个时钟周期CPU花2ms执行中断任务。所以CPU用于时钟中断处理的时间比率为:2/(50/3)=12%

习题二(处理器管理)

二.应用题

1.下列指令中哪些只能在核心态运行

(1)读时钟日期;(2)访管指令;(3)设时钟日期;

(4)加载特殊寄存器;(6)改变存储器映象图;(7)启

动I/O指令。

答: (3),(4),(5),(6),(7).

8.对某系统进行监测后表明平均每个进程在I/O阻塞之前的运行时间为T。一次进程切换的系统开销时间为S。若采用时间片长度为Q的时间片轮转法,对下列各种情况算出CPU利用率。

1)Q=无穷大 2)Q>T 3)S

答:

1)Q=无穷大 CPU利用率=T/(T+S)

2)Q>T CPU利用率=T/(T+S)

3)S

4)Q=S CPU利用率= Q /( Q +S)]

5)Q接近于0 CPU利用率—>0

9.按照最短作业优先的算法可以使平均相应时间最短。X的取值不定,按照以下情况讨论:

1)x<=3 次序为 x , 3 , 5 , 6 , 9

2)3

3)5

4)6

5)9

11.有5个批处理作业A到E均已到达计算中心,其运行时间分别为10,6,2,4和8分钟;各自的优先级分别规定为3,5,2,1和4,这里5为最高级。若不考虑系统切换开销,计算出平均作业周转时间。(1)按FCFS(按A,B,C,D,E);(2)优先级调度算法,(3)时间片轮转法。

答:

(1)FCFS调度算法

(2)优先级调度算法

(3)时间片轮转法

按次序ABCDEABDEABEAEA轮转执行.

13.请你设计一种先进的计算机体系结构,它使用硬件而不是中断来完成进程切换,则CPU需要哪些信息请描述用硬件完成进程切

换的工作过程。

答:该计算机有一个专用硬件寄存器,它始终存放指向当前运行进程的PCB的指针.当系统中发生了一个事件,如I/O结束事件,CPU 便可把运行进程的上下文保存到专用硬件寄存器指针指向的PCB中保护起来,然后,CPU转向中断向量表,找到设备中断处理程序入口,让专用硬件寄存器指针指向(设备)中断服务例程,于是,便可启动中断服务例程工作.

15.单道批处理系统中,下列三个作业采用先来先服务调试算法和最高响应比优先算法进行调试,哪一种算法性能较好,请完成下表:

答:

FIFO

HRN

可见HRRF比FIFO要好.

19.有一个具有两道作业的批处理系统,作业调度采用短作业优先的调试算法,进程调度采用优先数为基础的抢占式调度算法,在下表所示的作业序列,作业优先数即为进程优先数,优先数越小优先级越高。

作业名到达时间估计运行时

优先数

A10:0040分5

B C D 10:20

10:30

10:50

30分

50分

20分

3

4

6

答:

每个作业运行将经过两个阶段:作业调度(SJF算法)和进程调度(优先数抢占式).另外,批处理最多容纳2道作业,更多的作业将在后备队列等待.

各作业周转时间为:作业A 70, 作业B 30, 作业C 90, 作业D 90.平均作业周转时间为70分钟

24.实时任务可调度应满足:

35/50+20/100+10/300+x/250<1

x<250(1-28/30)=250*=

习题三(并发进程)

二.应用题

1. 有三个并发进程:R 负责从输入设备读入信息块,M 负责对信息块加工处理;P 负责打印输出信息块。今提供:

1) 一个缓冲区,可放置K 个信息块; 2) 二个缓冲区,每个可放置K 个信息块; 试用信号量和P ,V 操作写出三个进程正确工作的流程。 答:

1) var B:array[0,k-1] of item; sread:semaphore:=k; smanage:semaphore:=0; swrite:semaphore:=0; rptr:integer:=0; mptr:inerger:=0; wptr:inerger:=0; x:item cobegin process

reader; begin

L1: reader a message into x; P(sread);

B[rptr]:=x;

rptr=(rptr +1) mod k; V(smanage); Goto L1; End;

process manager; begin

L2: P(smanage); x=B[mptr];

mptr=(mptr+1) mod k;

manager the message in x;

B[mptr]:=x

V(swrite)

Goto L2;

End;

Process

writer;

Begin

L3:P(swrite)

;

x=B[wptr];

wptr=(wptr+1)

mod k;

V(stread);

Print the

message in x;

Goto L3;

End;

Coend

2)var A,B:array[0,k-1] of intm; sput1:semaphore:=k;

sput2:semaphore:=k;

sget1:semaphore:=0;

sget2:semaphore:=0;

put1:integer:=0;

put2:integer:=0;

get1:integer:=0;

get2:integer:=0;

cobegin

process reader; begin

L1: read a

message into x;

P(sput1);

A[put1]=x;

Put1:=( put1+1) mod k;

V(sget1);

Goto L1;

End;

Process manager;

Begin

L2:P(sget1);

X:=A[get1];

Get1:=(get1+1)

mod k;

V(sput1)

Manage the

message into x;

P(sput2);

B[put2]:=x

Put2:=(put2+1)

mod k;

V(sget2);

Goto L2;

End;

Process

writer;

Begin

L3:P(sget2);

X:=B[get2];

Get2:=(get2+1)

mod k;

V(sput2);

Print the

message in x;

Goto L3;

End;

coend

3.有两个优先级相同的进程P1和P2,各自执行的操作如下,信号量S1和S2初值均为0。试问P1,P2并发执行后,x,y,z的值各为多少

P1: P2:

begin

begin

y:=1; 1 x:=1; 5

y:=y+3; 2 x:=x+5; 6

V(S1);

P(S1);

z:=y+1; 3 x:=x+y; 7

P(S2);

V(S2);

y:=z+y; 4 z:=z+x; 8

end. end.

1,2,5和6是不相交语句,可以任何次序交错执行,而结果是唯

一的。接着无论系统如何调度进程并发执行,当执行到语句7时,

可以得到x=10,y=4。按Bernstein条件,语句3的执行结果不受

语句7的影响,故语句3执行后得到z=25。最后,语句4和8并发

执行,最后结果为:

答语句4先执行 :x=10,y=9,z=15.

语句8先执行 x=10,y=19,z=15

5.在一个盒子里,混装了数量相等的黑白围棋子。现在用自动分拣系统把黑子,白子分开,设分拣系统有二个进程P1和P2,其中P1拣白子,P2拣黑子。规定每个进程每次拣一子;当一个进程在拣时,不允许另一个进程去拣;当一个进程拣了一子时,必须让另一个进程去拣。试写出两个进程P1和P2能并发正确执行的程序。答:实质上是两个进程的同步问题,设信号量S1 和S2分别表示可拣白子和黑子,不失一般性,若令先拣白子.

Var S1,S2:semaphore;

S1:=1,S2:=0;

Cogegin

{

process P1

begin

repeat

P(S1);

拣白子

V(S2);

Until false;

End

Process p2

Begin

Repeat

P(S2);

拣黑子;

V(S1);

Until false;

End

}

coend.

17.吸烟者问题

答:用信号量和P,V操作

Var s,s1,s2,s3;semaphore;

S:=1;s1=s2=s3=0;

Flag1,flag2,flag3: Boolean;

Flag1=flag2=flag3=TRUE ;

Cobegin

{

Process 供应者

Begin

Repeat

P(S);

取两样香烟原料放桌上,由flag i标记;flag1/flag2/flag3

分别代表烟草,纸、火

If flag2 & flag3 then v(s1) ;、供应纸和火

Else if flag1 & flag3 then v(s2);、供应草和火 Else v(s3);

Untile false ;

end

Process 吸烟者 1

Begin

Repeat

P(s1)

取原料,做香烟;

v(S);

吸香烟;

Untile false;

Process 吸烟者 2

Begin

Repeat

P(s2)

取原料,做香烟;

v(S);

吸香烟;

Untile false;

Process 吸烟者 3

Begin

Repeat

P(s3)

取原料,做香烟;

v(S);

吸香烟;

Untile false;

}

Coend

27.

答:(1) 系统处于安全状态,存在安全序列:p0,p3,p4,p1,p2;

(2)不能分配,否则系统会处于不安全状态。

33.

(1)系统四个进程需要使用的资源数为R1各2台,R2各1台。可见资源数不足。同时各进程申请资源在先,有可能产生死锁发生的四个条件,故系统可能产生死锁。

(2)当三个进程执行完申请资源R1,开始申请资源R2时,第四个进程会因没有资源R1而被阻塞。当三个进程执行完申请资

源R2后,系统还剩1个R2资源。而这三个进程因执行申请第二个资源R1而全部被阻塞,系统进入死锁。

习题四(存储管理)

二.应用题

3.一个页式存储管理系统使用FIFO,OPT和LRU页面算法,如果一个作业的页面走向为4,3,2,1,4,3,5,4,3,2,1,5。

当分配给该作业的物理块数分别为3和4时,试计算访问过程中发生的缺页中断次数和缺页中断率。

答:作业的物理块数为3块时,使用FIFO为9次,9/12=75%

使用LRU为10次,10/12=83%

使用OPT为7次,7/12=58%

作业的物理块数为4块时,使用FIFO为10次,10/12=83%

使用LRU为8次,80/12=66%

使用OPT为6次,6/12=50%

其中,出现了Belady现象,增加分给作业的内存块数,反使缺页中断率上升.

4.在可变分区存储管理下,按地址排列的内存空闲区为:10K,4K,20K,18K,7K,9K,12K,和15K。对于下列的连续存储区的请求:(1)12K,10K,9K。(2)12K,10K,15K,18K试问:使用首次造应算法,最佳造应算法,最差适应算法和下次适应算法,哪个空闲区被使用

答:空闲分区如图所示:

传热学练习题

传热学练习题 一、填空题 1、在范德瓦耳斯方程中, 是考虑分子之间的斥力而引进的改正项,V an 2 2 是考虑到分子之间的 而引进的改正项。 2、在等压过程中,引进一个函数H 名为焓则其定义为 ,在此过程中焓的变化为 ,这正是等压过程中系统从外界吸收的热量。 3、所在工作于一定温度之间的热机,以 的效率为最高,这是著名的 。 4、一个系统的初态A 和终态B 给定后,积分 与可逆过程的路径无关,克劳修斯根据这个性质引进一个态函数熵,它的定义是 ,其中A 和B 是系统的两个平衡态。 5、在热力学中引入了一个态函数TS U F -=有时把TS 叫做 ,由于F 是一个常用的函数,需要一个名词,可以把它叫做 。 6、锅炉按用途可分为电站锅炉、___________ 锅炉和生活锅炉。 7、锅炉按输出介质可分为、___________ 、__________ 和汽水两用锅炉。 8、锅炉水循环可分为___________ 循环和_________ 循环两类。 9、如果温度场随时间变化,则为__________。 10、一般来说,紊流时的对流换热强度要比层流时__________。 11、导热微分方程式的主要作用是确实__________。 12、一般来说,顺排管束的平均对流换热系数要比叉排时__________。 13、膜状凝结时对流换热系数__________珠状凝结。 二、判断题 1、系统的各宏观性质在长时间内不发生任何变化,这样的状态称为热力学平衡态。 ( ) 2、温度是表征物体的冷热程度的,温度的引入和测量都是以热力学定律为基础的。 ( ) 3、所谓第一类永动机,就是不需要能量而永远运动的机器。 ( ) 4、自然界中不可逆过程是相互关联的,我们可以通过某种方法把两个不可逆过程联系起来。 ( ) 5、对于处在非平衡的系统,可以根据熵的广延性质将整个系统的熵定义为处在局域平衡的各部分的熵之和。( ) 6、 测量锅炉压力有两种标准方法,一种是绝对压力,一种是相对压力都称为表压力。( )

工程热力学 第四版思考题答案(完整版)(沈维道)(高等教育出版社)

工程热力学第四版沈维道 思考题 完整版 第1章 基本概念及定义 1.闭口系与外界无物质交换,系统内质量将保持恒定,那么,系统内质量保持恒定的热力系一定是闭口系统吗? 答:否。当一个控制质量的质量入流率与质量出流率相等时(如稳态稳流系统),系统内的质量将保持恒定不变。 2.有人认为,开口系统中系统与外界有物质交换,而物质又与能量不可分割,所以开口系不可能是绝热系。这种观点对不对,为什么? 答:不对。“绝热系”指的是过程中与外界无热量交换的系统。热量是指过程中系统与外界间以热的方式交换的能量,是过程量,过程一旦结束就无所谓“热量”。物质并不“拥有”热量。一个系统能否绝热与其边界是否对物质流开放无关。 ⒊平衡状态与稳定状态有何区别和联系,平衡状态与均匀状态有何区别和联系? 答:“平衡状态”与“稳定状态”的概念均指系统的状态不随时间而变化,这是它们的共同点;但平衡状态要求的是在没有外界作用下保持不变;而平衡状态则一般指在外界作用下保持不变,这是它们的区别所在。 ⒋倘使容器中气体的压力没有改变,试问安装在该容器上的压力表的读数会改变吗?在绝对压力计算公式 中,当地大气压是否必定是环境大气压? 答:可能会的。因为压力表上的读数为表压力,是工质真实压力与环境介质压力之差。环境介质压力,譬如大气压力,是地面以上空气柱的重量所造成的,它随着各地的纬度、高度和气候条件不同而有所变化,因此,即使工质的绝对压力不变,表压力和真空度仍有可能变化。 “当地大气压”并非就是环境大气压。准确地说,计算式中的P b 应是“当地环境介质”的压力,而不是随便任何其它意义上的“大气压力”,或被视为不变的“环境大气压力”。 ⒌温度计测温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答:温度计对温度的测量建立在热力学第零定律原理之上。它利用了“温度是相互热平衡的系统所具有的一种同一热力性质”,这一性质就是“温度”的概念。 ⒍经验温标的缺点是什么?为什么? 答:由选定的任意一种测温物质的某种物理性质,采用任意一种温度标定规则所得到的温标称为经验温标。由于经验温标依赖于测温物质的性质,当选用不同测温物质制作温度计、采用不同的物理性质作为温度的标志来测量温度时,除选定的基准点外,在其它温度上,不同的温度计对同一温度可能会给出不同测定值(尽管差值可能是微小的),因而任何一种经验温标都不能作为度量温度的标准。这便是经验温标的根本缺点。 )( )( b v b b e b P P P P P P P P P P <-=>+=;

工程热力学答案

工程热力学答案 一、填空题 第一章 1.功和热量都是与过程有关的量。 2.热量的负值代表工质向外放热。 3.功的正值代表工质膨胀对外作功。 4.循环中各个过程功的代数和等于循环净功。 5.循环中作功与耗功的绝对值之差等于循环净功。 6、热效率ηt定义为循环净功与消耗热量的比值。 7.如果工质的某一热力学量的变化量与过程路径无关,而只与过程的初态和终态有关,则 该热力学量必是一个状态参数。 8.如果可使工质沿某一过程相同的途径逆行回复到原态,并且与之相关的外界也回复到原态、不留下任何变化,则该过程为可逆过程。 9.不存在任何能量的不可逆损耗的准平衡过程是可逆过程。 10.可逆过程是指工质能经原过程路径逆向进行恢复到初态,并在外界不留下任何改变的过程。 11.平衡过程是整个过程中始终保持热和力的平衡的过程。 12.热力系统的平衡状态是指在不受外界影响的条件下,系统的状态能够始终保持不变。 13.系统处于平衡态通常是指同时具备了热和力的平衡。 14.被人为分割出来作为热力学分析对象的有限物质系统叫做热力系统。 15.热力系统中称与外界有质量交换为开口系统。 16.热力系统中称与外界无热交换为绝热系统。 17.热力系统中称既无能量交换又无质量交换为孤立系统。 18.热力系统中称仅与外界有能量交换而无质量交换为闭口系统。 19.大气压力为Pb,真空度为Pv,系统绝对压力P应该是P= Pb-Pv 。 20.大气压力为P b,表压力为P g则系统的绝对压力P= 、P=P b+P g。 21.在大气压力为1bar的实验室里测量空气的压力时,若真空表的读数为30000Pa,则空气的绝对压力为 7×104Pa 。 22.制冷系数ε定义为在逆向循环中,低温热源放出的热量与循环消耗的净功之比。23.供暖系数ε'定义为在逆向循环中,高温热源得到的热量与循环消耗的净功之比。

传热学题目

传热学题目

传热学 1.热流密度q 与热流量的关系为(以下式子A 为传热面积,λ为导热系数,h 为对流传热系数):( ) (A)q=φA (B)q=φ/A (C)q=λφ (D)q=hφ 2.如果在水冷壁的管子里结了一层水垢,其他条件不变,管壁温度与无水垢时相比将:( ) (A)不变(B)提高(C)降低(D)随机改变 3. 当采用加肋片的方法增强传热时,最有效的办法是将肋片加在哪一侧? ( ) (A)传热系数较大的一侧(B)传热系数较小的一侧 (C)流体温度较高的一侧(D)流体温度较低的一侧 4. 导温系数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 ) (A)表明材料导热能力的强弱 (B)反映了材料的储热能力 (C)反映材料传播温度变化的能力

(D)表明导热系数大的材料一定是导温系数大的材料 5. 温度梯度表示温度场内的某一点等温面上什么方向的温度变化率? ( ) (A)切线方向(B)法线方向 (C)任意方向(D)温度降低方向 6. 接触热阻的存在使相接触的两个导热壁面之间产生什么影响? ( ) (A)出现温差(B)出现临界热流 (C)促进传热(D)没有影响 7. 金属含有较多的杂质,则其导热系数将如何变化? ( ) (A)变大(B)变小 (C)不变(D)可能变大,也可能变小 8. 物体之间发生热传导的动力是什么? ( ) (A)温度场(B)温差 (C)等温面(D)微观粒子运动

9. 通过大平壁导热时,大平壁内的温度分布规律是下述哪一种?( ) (A)直线(B)双曲线 (C)抛物线(D)对数曲线 10. 已知某一导热平壁的两侧壁面温差是30℃,材料的导热系数是22W/(m. K),通过的热流密度是300W/m2,则该平壁的壁厚是多少? ( ) (A) 220m (B)22m (C)2.2m (D)0.22m 11. 第二类边界条件是什么? ( ) (A)已知物体边界上的温度分布。 (B)已知物体表面与周围介质之间的传热情况。 (C)已知物体边界上的热流密度。 (D)已知物体边界上流体的温度与流速。12. 在稳态导热中,已知三层平壁的内外表面温 度差为120℃,三层热阻之比R λ1、R λ2 、R λ 3 =1:2:3,则各层的温度降为( )

工程热力学例题答案解

例1:如图,已知大气压p b=101325Pa ,U 型管内 汞柱高度差H =300mm ,气体表B 读数为0.2543MPa ,求:A 室压力p A 及气压表A 的读数p e,A 。 解: 强调: P b 是测压仪表所在环境压力 例2:有一橡皮气球,当其内部压力为0.1MPa (和大气压相同)时是自由状态,其容积为0.3m 3。当气球受太阳照射而气体受热时,其容积膨胀一倍而压力上升到0.15MPa 。设气球压力的增加和容积的增加成正比。试求: (1)该膨胀过程的p~f (v )关系; (2)该过程中气体作的功; (3)用于克服橡皮球弹力所作的功。 解:气球受太阳照射而升温比较缓慢,可假定其 ,所以关键在于求出p~f (v ) (2) (3) 例3:如图,气缸内充以空气,活塞及负载195kg ,缸壁充分导热,取走100kg 负载,待平 衡后,不计摩擦时,求:(1)活塞上升的高度 ;(2)气体在过程中作的功和换热量,已 知 解:取缸内气体为热力系—闭口系 分析:非准静态,过程不可逆,用第一定律解析式。 计算状态1及2的参数: 过程中质量m 不变 据 因m 2=m 1,且 T 2=T 1 体系对外力作功 注意:活塞及其上重物位能增加 例4:如图,已知活塞与气缸无摩擦,初始时p 1=p b ,t 1=27℃,缓缓加热, 使 p 2=0.15MPa ,t 2=207℃ ,若m =0.1kg ,缸径=0.4m ,空气 求:过程加热量Q 。 解: 据题意 ()()121272.0T T m u u m U -=-=? 例6 已知:0.1MPa 、20℃的空气在压气机中绝热压缩后,导入换热器排走部分热量,再进入喷管膨胀到0.1MPa 、20℃。喷管出口截面积A =0.0324m2,气体流速c f2=300m/s 。已知压气机耗功率710kW ,问换热器的换热量。 解: 稳定流动能量方程 ——黑箱技术 例7:一台稳定工况运行的水冷式压缩机,运行参数如图。设空气比热 cp =1.003kJ/(kg·K),水的比热c w=4.187kJ/(kg·K)。若不计压气机向环境的散热损失、动能差及位能差,试确定驱动该压气机所需功率。[已知空气的焓差h 2-h 1=cp (T 2-T 1)] 解:取控制体为压气机(不包括水冷部分 流入: 流出: 6101325Pa 0.254310Pa 355600Pa B b eB p p p =+=+?=()()63 02160.110Pa 0.60.3m 0.0310J 30kJ W p V V =-=??-=?=斥L ?{}{}kJ/kg K 0.72u T =1 2T T =W U Q +?=()()212211U U U m u m u ?=-=-252 1.96010Pa (0.01m 0.05m)98J e W F L p A L =??=???=???={}{}kJ/kg K 0.72u T =W U Q +?=g V m pq q R T =()f 22g p c A R T =620.110Pa 300m/s 0.0324m 11.56kg/s 287J/(kg K)293K ???==??()111 11111m V m P e q p q P q u p v ++?++() 1 2 1 22222m V m e q p q q u p v ++Φ?Φ++水水

工程热力学课后思考题答案__第四版_沈维道_童钧耕

工程热力学课后思考题答案__第四版_沈维道_童钧耕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1.闭口系与外界无物质交换,系统内质量保持恒定,那么系统内质量保持恒定的热力系一定是闭口系统吗 不一定,稳定流动系统内质量也保持恒定。 2.有人认为开口系统内系统与外界有物质交换,而物质又与能量不可分割,所以开口系统不可能是绝热系。对不对,为什么 不对,绝热系的绝热是指热能单独通过系统边界进行传递(传热量),随物质进出的热能(准确地说是热力学能)不在其中。 3.平衡状态与稳定状态有何区别和联系 平衡状态一定是稳定状态,稳定状态则不一定是平衡状态。 4.倘使容器中气体的压力没有改变,试问安装在该容器上的压力表的读数会改变吗绝对压力计算公式 p=p b+p g (p> p b), p= p b -p v (p< p b) 中,当地大气压是否必定是环境大气压Array当地大气压p b改变,压力表读数就会改变。当地大气压p b不一定是环境大气压。 5.温度计测温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热力学第零定律 The zeroth law of thermodynamics enables us to measure temperature. In order to measure temperature of body A, we compare body C — a thermometer — with body A and 4题图 temperature scales (温度的标尺,简称温标) separately. When they are in thermal equilibrium, they have the same temperature. Then we can know the temperature of body A with temperature scale marked on thermometer. 6.经验温标的缺点是什么为什么 不同测温物质的测温结果有较大的误差,因为测温结果依赖于测温物质的性质。 7.促使系统状态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举例说明。 有势差(温度差、压力差、浓度差、电位差等等)存在。 8.分别以图1-20所示的参加公路自行车赛的运动员、运动手枪中的压缩空气、杯子里的热水和正在运行的电视机为研究对象,说明这些是什么系统。 参加公路自行车赛的运动员是开口系统、运动手枪中的压缩空气是闭口绝热系统、杯子里的热水是开 口系统(闭口系统——忽略蒸发时)、正在运行的电视机是闭口系统。 9.家用电热水器是利用电加热水的家用设备,通常其表面散热可忽略。取正在使用的家用电热水器为控制体(但不包括电加热器),这是什么系统把电加热器包括在研究对象内,这是什么系统什么情况下能构 9题图

工程热力学第四版课后思考题答案

1.闭口系与外界无物质交换,系统内质量保持恒定,那么系统内质量保持恒定的热力系一定是闭口系统吗? 不一定,稳定流动系统内质量也保持恒定。 2.有人认为开口系统内系统与外界有物质交换,而物质又与能量不可分割,所以开口系统不可能是绝热系。对不对,为什么?不对,绝热系的绝热是指热能单独通过系统边界进行传递(传热量),随物质进出的热能(准确地说是热力学能)不在其中。 3.平衡状态与稳定状态有何区别和联系?平衡状态一定是稳定状态,稳定状态则不一定是平衡状态。 4.倘使容器中气体的压力没有改变,试问安装在该容器上的压力表的读数会改变吗?绝对压力计算公式 p =pb +p g (p > p b), p = p b -pv (p < p b ) 中,当地大气压是否必定是环境大气 压? 当地大气压p b 改变,压力表读数 就会改变。当地大气压 pb 不一定是环境大气压。 5.温度计测温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6.经验温标的缺点是什么?为什么? 不同测温物质的测温结果有较大的误差,因为测温结果 依赖于测温物质的性质。 7.促使系统状态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举例说明。 有势差(温度差、压力差、浓度差、电位差等等)存在。 8.分别以图1-20所示的参加公路自行车赛的运动员、运动手枪中的压缩空气、杯子里的热水和正在运行的电视机为研究对象,说明这些是什么系统。 参加公路自行车赛的运动员是开口系统、运动手枪中的压缩空气是闭口绝热系统、杯子里的热水是开口系统(闭口系统——忽略蒸发时)、正在运行的电视机是闭口系统。 9.家用电热水器是利用电加热水的家用设备,通常其表面散热可忽略。取正在使用的家用电热水器为控制体(但不包括电加热器),这是什么系统?把电加热器包括在研究对象内,这是什么系统?什么情况下能构成孤立系统? 不包括电加热器为开口(不绝热)系统(a 图)。包括电加热器则为开口绝热系统(b 图)。 将能量传递和质量传递(冷水源、热水汇、热源、电源等)全部包括在内,构成孤立系统。或者说,孤立系统把所有发生相互作用的部分均包括在内。 4题图 9题图

传热学习题

习题(2009年10月9日) 1.平壁与圆管壁材料相同,厚度相同,在两侧表面温度相同条件下,圆管内表面积等于平壁表 面积,试问哪种情况下导热量大?(圆管壁) 2.一个外径为50mm的钢管,外敷一层8mm、导热系数λ=0.25W/(m·K)的石棉保温层,外面又 敷一层20mm厚,导热系数为0.045W/(m·K)的玻璃棉,钢管外侧壁温为300℃,玻璃棉外测温度为40℃,试求石棉保温层和玻璃棉层间的温度。(275.2℃) 3.一个外径为60mm的无缝钢管,壁厚为5mm。导热系数λ=54W/(m·K),管内流过平均温度为 95℃的热水,与钢管内表面的换热系数为1830W/(m2·K)。钢管水平放置于20℃的大气中,近壁空气作自然对流,换热系数为7.86W/(m2·K)。试求以管外表面积计算的传热系数和单位管长的换热量(7.8135 W/(m2·K),110.4W/m) 4.无内热源,常物性二维导热物体在某一瞬时的温度分布为t=2y2cosx。试说明该导热物体在x=0, y=l处的温度是随时间增加逐渐升高,还是逐渐降低?(升高) 5.两块厚度为30mm的无限大平板,初始温度为20℃,分别用铜和钢制成。平板两侧表面的温 度突然上升到60℃,试计算使两板中心温度均上升到56℃时两板所需时间之比。铜和钢的热扩散率分别为103×10-6m2/s,12.9×10-6m2/s。(0.125) 6.用热电偶测量气罐中气体温度。热电偶的初始温度为20℃,与气体的表面传热系数为 10W/(m2·K)。热电偶近似为球形,直径为0.2mm。试计算插入10s后,热电偶的过余温度为初始过余温度的百分之几?(16.6%) 要使温度计过余温度不大于初始过余温度的1%,至少需要多长时间? (25.6s) 己知热电偶焊锡丝的λ=67W/(m·K),ρ=7310kg/m3,c=228J/(kg·K)。 7.一直径为5cm的钢球,初始温度为450℃,突然被置于温度为30℃的空气中。设钢球表面与 周围环境间的表面传热系数为24 W/(m2·K),试计算钢球冷却到300℃所需的时间(570s)。已知钢球的λ=33W/(m·K),ρ=7753kg/m3,c=480J/(kg·K)。 8.一温度计的水银泡呈圆柱形,长20mm,内径为4mm,初始温度为t0,今将其插入到温度较 高的储气罐中测量气体温度。设水银泡同气体间的对流传热表面传热系数为11.63 W/(m2·K),水银泡一层薄玻璃的作用可以忽略不计,试计算此条件下温度计的时间常数(148s),并确定插入5min后温度计读数的过余温度为初始过余温度的百分之几(0.133)?水银的物性参数如下:λ=10.36W/(m·K),ρ=13110kg/m3,c=138J/(kg·K)。 9.有一各向同性材料的方形物体,其导热系数为常量。已知各边界的温度如图1所示,试求其 内部网格节点1、2、3和4的温度。(t1=250.04℃;t2=250.02℃;t3=150.02℃;t4=150.01℃)10.如图2所示,一短直肋二维稳态导热体,肋高H=10cm,肋厚δ=10cm,肋宽b=1m,沿肋宽 无温度梯度。已知肋材料λ=0.4W/(m·K),肋基温度t0=500℃,对流传热边界条件h=400W/ (m2·K),t f=20℃。(1)建立各节点的温度方程式并求各节点的温度;(t1=144.1℃;t2=27℃;t3=20.09℃;t4=22.38℃) (2)计算该直肋的散热量。(9931.2W) t=100℃ t = 1 ℃ 4 图1 图2

工程热力学经典例题-第二章_secret

2.5 典型例题 例题2-1 一个装有2kg 工质的闭口系经历如下过程:过程中系统散热25kJ ,外界对系统做功100kJ ,比热力学能减少15kJ/kg ,并且整个系统被举高1000m 。试确定过程中系统动能的变化。 解 由于需要考虑闭口系统动能及位能的变化,所以应用第一定律的一般表达式(2-7b ),即 2 f 12 Q U m c m g z W =?+?+?+ 于是 2 f 1K E 2 m c Q W U m g z ?= ?=--?-? (25k J )(100k J )(2k g )(1 =----- 2 -3 (2k g )(9.8m /s )(1000m 10) -?? = +85 .4k 结果说明系统动能增加了 85.4kJ 。 讨论 (1) 能量方程中的Q ,W ,是代数符号,在代入数值时,要注意按规定的正负号含 义 代入。U ?,mg z ?及 2 f 12 m c ?表示增量,若过程中它们减少应代负值。 (2) 注意方程中每项量纲的一致,为此mg z ?项应乘以310-。 例题2-2 一活塞汽缸设备内装有5kg 的水蒸气,由初态的比热力学能 12709.0kJ/kg u =,膨胀到22659.6kJ/kg u =,过程中加给水蒸气的热量为 80kJ ,通过 搅拌器的轴输入系统18.5kJ 的轴功。若系统无动能、位能的变化,试求通过活塞所做的功 解 依题意画出设备简图,并对系统与外界的相互作用加以分析。如图2-4所示,这是一闭口系,所以能量方程为 Q U W =?+ 方程中是总功,应包括搅拌器的轴功和活塞膨胀功,则能量方程为 p a d d l e p i Q U W W =?++ p s i t o n p a d d l e 2 ()W Q W m u u =--- (+80kJ)(18.5kJ)(5kg)(2659.62709.9)kJ/kg =---- 350kJ =+ 讨论 (1) 求出的活塞功为正值,说明系统通过活塞膨胀对外做功。

工程热力学第四版课后思考题答案解析

1.闭口系与外界无物质交换,系统内质量保持恒定,那么系统内质量保持恒定的热力系一定是闭口系统吗? 不一定,稳定流动系统内质量也保持恒定。 2.有人认为开口系统内系统与外界有物质交换,而物质又与能量不可分割,所以开口系统不可能是绝热系。对不对,为什么?不对,绝热系的绝热是指热能单独通过系统边界进行传递(传热量),随物质进出的热能(准确地说是热力学能)不在其中。 3.平衡状态与稳定状态有何区别和联系?平衡状态一定是稳定状态,稳定状态则不一定是平衡状态。 4.倘使容器中气体的压力没有改变,试问安装在该容器上的压力表的读数会改变吗?绝对压力计算公式 p =p b +p g (p > p b ), p = p b -p v (p < p b ) 中,当地大气压是否必定是环境大气 压? 当地大气压p b 改变,压力表读数 就会改变。当地大气压 p b 不一定是环境大气压。 5.温度计测温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6.经验温标的缺点是什么?为什么? 不同测温物质的测温结果有较大的误差,因为测温结果依赖于测温物质的性质。 7.促使系统状态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举例说明。 有势差(温度差、压力差、浓度差、电位差等等)存在。 8.分别以图1-20所示的参加公路自行车赛的运动员、运动手枪中的压缩空气、杯子里的热水和正在运行的电视机为研究对象,说明这些是什么系统。 参加公路自行车赛的运动员是开口系统、运动手枪中的压缩空气是闭口绝热系统、杯子里的热水是开口系统(闭口系统——忽略蒸发时)、正在运行的电视机是闭口系统。 4题图

9.家用电热水器是利用电加热水的家用设备,通常其表面散热可忽略。取正在使用的家用电热水器为控制 体(但不包括电加热器),这是什么系统?把电加热器包括在研究对象内,这是什么系统?什么情况下能构成孤立系统? 不包括电加热器为开口(不绝热)系统(a 图)。包括电加热器则为开口绝热系统(b 图)。 将能量传递和质量传递(冷水源、热水汇、热源、电源等)全部包括在内,构成孤立系统。或者说,孤立系统把所有发生相互作用的部分均包括在内。 10.分析汽车动力系统(图1-21)与外界的质能交换情况。吸入空气,排出烟气,输出动力(机械能)以克服阻力,发动机水箱还要大量散热。不考虑燃烧时,燃料燃烧是热源,燃气工质吸热;系统包括燃烧时,油料发生减少。 11.经历一个不可逆过程后,系统能否恢复原来状态?包括系统和外界的整个系统能否恢复原来状态? 经历一个不可逆过程后,系统可以恢复原来状态,它将导致外界发生变化。包括系统和外界的整个大系统不能恢复原来 状态。 12.图1-22中容器为刚性绝热容器,分成两部分,一部分装气体,一部分 抽成真空,中间是隔板, (1)突然抽去隔板,气体(系统)是否作功? p 1 9题图

传热学例题

例4-1某平壁厚度为0.37m,内表面温度t1为1650℃,外表面温度t2为300℃,平壁材料导热系数(式中t的单位为℃,λ的单位为 W/(m·℃))。若将导热系数分别按常量(取平均导热系数)和变量计算时,试求平壁的温度分布关系式和导热热通量。 解:(1)导热系数按常量计算 平壁的平均温度为: 平壁材料的平均导热系数为: 由式可求得导热热通量为: 设壁厚x处的温度为t,则由式可得: 故 上式即为平壁的温度分布关系式,表示平壁距离x和等温表面的温度呈直线关系。 (2)导热系数按变量计算由式得:

或 积分 得(a) 当时,,代入式a,可得: 整理上式得: 解得: 上式即为当λ随t呈线性变化时单层平壁的温度分布关系式,此时温度分布为曲线。 计算结果表明,将导热系数按常量或变量计算时,所得的导热通量是相同的;而温度分布则不同,前者为直线,后者为曲线。 例4-2燃烧炉的平壁由三种材料构成。最内层为耐火砖,厚度为150mm,中间层为绝热转,厚度为290mm,最外层为普通砖,厚度为228mm。已知炉内、外壁表面分别为1016℃和34℃,试求耐火砖和绝热砖间以及绝热砖和普通砖间界面的温度。假设各层接触良好。

解:在求解本题时,需知道各层材料的导热系数λ,但λ值与各层的平均温度有关,即又需知道各层间的界面温度,而界面温度正是题目所待求的。此时需采用试算法,先假设各层平均温度(或界面温度),由手册或附录查得该温度下材料的导热系数(若知道材料的导热系数与温度的函数关系式,则可由该式计算得到λ值),再利用导热速率方程式计算各层间接触界面的温度。若计算结果与所设 的温度不符,则要重新试算。一般经5几次试算后,可得合理的估算值。下面列出经几次试算后的结果。 耐火砖 绝热砖 普通砖 设t2耐火砖和绝热砖间界面温度,t3绝热砖和普通砖间界面温度。 , 由式可知: 再由式得: 所以

工程热力学课后思考题标准答案第四版沈维道童钧耕

1.闭口系与外界无物质交换,系统内质量保持恒定,那么系统内质量保持恒定的热力系一定是闭口系统吗? 不一定,稳定流动系统内质量也保持恒定。 2.有人认为开口系统内系统与外界有物质交换,而物质又与能量不可分割,所以开口系统不可能是绝热系。对不对,为什么? 不对,绝热系的绝热是指热能单独通过系统边界进行传递(传热量),随物质进出的热能(准确地说是热力学能)不在其中。 3.平衡状态与稳定状态有何区别和联系? 平衡状态一定是稳定状态,稳定状态则不一定是平衡状态。 4.倘使容器中气体的压力没有改变,试问安装在该容器上的压力表的读数会改变吗?绝对压力计算公式 p =p b+p g (p > p b), p = p b -p v (p < pb ) 中,当地大气压是否必定是环境大气 压? 当地大气压p b 改变,压力表读数就会改变。当地大气压 p b 不一定是环境大气压。 5.温度计测温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热力学第零定律 Th e zerot h l aw of the rmodyn amics ena ble s u s to m ea sure temp erature . In ord er to m easure temperatur e of bo dy A, w e compare body C — a thermometer — with body A a nd tempe ratu re scal es (温度的标尺,简称温标) separately. W hen th ey are in th er mal e quili brium, t hey have the sa me tempera ture . Then we can know th e temp erat ure of b od y A wit h te mperat ur e scal e m ark ed on t hermometer. 6.经验温标的缺点是什么?为什么? 不同测温物质的测温结果有较大的误差,因为测温结果依赖于测温物质的性质。 7.促使系统状态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举例说明。 有势差(温度差、压力差、浓度差、电位差等等)存在。 8.分别以图1-20所示的参加公路自行车赛的运动员、运动手枪中的压缩空气、杯子里的热水和正在运行的电视机为研究对象,说明这些是什么系统。 参加公路自行车赛的运动员是开口系统、运动手枪中的压缩空气是闭口绝热系统、杯子里的热水是开口系统(闭口系统——忽略蒸发时)、正在运行的电视机是闭口系统。 p 2=p g 2+p 1 p b p g 2 p g 1 p 1=p g 1+p b 4题图

(完整版)工程热力学习题集附答案

工程热力学习题集 一、填空题 1.能源按使用程度和技术可分为 能源和 能源。 2.孤立系是与外界无任何 和 交换的热力系。 3.单位质量的广延量参数具有 参数的性质,称为比参数。 4.测得容器的真空度48V p KPa =,大气压力MPa p b 102.0=,则容器内的绝对压力为 。 5.只有 过程且过程中无任何 效应的过程是可逆过程。 6.饱和水线和饱和蒸汽线将压容图和温熵图分成三个区域,位于三区和二线上的水和水蒸气呈现五种状态:未饱和水 饱和水 湿蒸气、 和 。 7.在湿空气温度一定条件下,露点温度越高说明湿空气中水蒸气分压力越 、水蒸气含量越 ,湿空气越潮湿。(填高、低和多、少) 8.克劳修斯积分 /Q T δ?? 为可逆循环。 9.熵流是由 引起的。 10.多原子理想气体的定值比热容V c = 。 11.能源按其有无加工、转换可分为 能源和 能源。 12.绝热系是与外界无 交换的热力系。 13.状态公理指出,对于简单可压缩系,只要给定 个相互独立的状态参数就可以确定它的平衡状态。 14.测得容器的表压力75g p KPa =,大气压力MPa p b 098.0=,则容器内的绝对压力为 。 15.如果系统完成某一热力过程后,再沿原来路径逆向进行时,能使 都返回原来状态而不留下任何变化,则这一过程称为可逆过程。 16.卡诺循环是由两个 和两个 过程所构成。 17.相对湿度越 ,湿空气越干燥,吸收水分的能力越 。(填大、小) 18.克劳修斯积分 /Q T δ?? 为不可逆循环。 19.熵产是由 引起的。 20.双原子理想气体的定值比热容p c = 。 21、基本热力学状态参数有:( )、( )、( )。 22、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是温度的( )函数。 23、热力平衡的充要条件是:( )。 24、不可逆绝热过程中,由于不可逆因素导致的熵增量,叫做( )。 25、卡诺循环由( )热力学过程组成。 26、熵增原理指出了热力过程进行的( )、( )、( )。 31.当热力系与外界既没有能量交换也没有物质交换时,该热力系为_______。 32.在国际单位制中温度的单位是_______。

《工程热力学》(第四版)习题提示及答案01章习题提示与答案

习题提示与答案 第一章 基本概念及定义 1-1 试确定表压力为0.1 kPa 时U 形管压力计中的液柱高度差。(1)液体为水,其密度为1 000 kg/m 3;(2)液体为酒精,其密度为789 kg/m 3。 提示:表压力数值等于U 形管压力计显示的液柱高度的底截面处液体单位面积上的力,g h p ρ?=e 。 答案:(1) mm 10.19=?水h (2) mm 12.92=?酒精h 。 1-2 测量锅炉烟道中真空度时常用斜管压力计。如图1-17所示,若=30°,液柱长度l =200 mm ,且压力计中所用液体为煤油,其密度为800 kg/m 3 ,试求烟道中烟气的真空度为多少mmH 2O(4 ℃)。 提示:参照习题1-1的提示。真空度正比于液柱的“高度”。 答案:() C 4O mmH 802v =p 。 1-3 在某高山实验室中,温度为20 ℃,重力加速度为976 cm/s 2,设某U 形管压力计中汞柱高度差为30 cm ,试求实际压差为多少mmHg(0 ℃)。 提示:描述压差的“汞柱高度”是规定状态温度t =0℃及重力加速度g =980.665cm/s 2下的汞柱高度。 答案:Δp =297.5 mmHg(0℃)。 1-4 某水塔高30 m ,该高度处大气压力为0.098 6 MPa ,若水的密度为1 000 kg/m 3 ,求地面上水管中水的压力为多少MPa 。 提示:地面处水管中水的压力为水塔上部大气压力和水塔中水的压力之和。 答案:Mpa 8 0.392=p 。 1-5 设地面附近空气的温度均相同,且空气为理想气体,试求空气压力随离地高度变化的关系。又若地面大气压力为0.1 MPa ,温度为20 ℃,求30 m 高处大气压力为多少MPa 。 提示: h g p p ρ-=0 → T R h g p p g d d - =,0p 为地面压力。 答案:MPa 65099.0=p 。 1-6 某烟囱高30 m ,其中烟气的平均密度为0.735 kg/m 3。若地面大气压力为0.1 MPa ,温度为20 ℃,现假设空气密度在烟囱高度范围内为常数,试求烟囱底部的真空度。 提示:烟囱底部真空度为该处压力与大气压力之差;烟囱顶部处的内部烟气压力与该处外部空气压力相等。不同高度处流体的压差为ρΔhg 。 图1-17 斜管压力计工作示意图

工程热力学课后答案

《工程热力学》沈维道主编第四版课后思想题答案(1?5章)第1章基本概念 1.闭口系与外界无物质交换,系统内质量将保持恒定,那么,系统内质量保持恒定的热力系一定是闭口系统吗? 答:否。当一个控制质量的质量入流率与质量出流率相等时(如稳态稳流系统),系统内的质量将保持恒定不变。 2.有人认为,开口系统中系统与外界有物质交换,而物质又与能量不可分割,所以开口系不可能是绝热系。这种观点对不对,为什么? 答:不对。"绝热系”指的是过程中与外界无热量交换的系统。热量是指过程中系统与外界间以热的方式交换的能量,是过程量,过程一旦结束就无所谓“热量”。物质并不“拥有”热量。一个系统能否绝热与其边界是否对物质流开放无关。 3.平衡状态与稳定状态有何区别和联系,平衡状态与均匀状态有何区别和联系? 答:“平衡状态”与“稳定状态”的概念均指系统的状态不随时间而变化,这是它们的共同点;但平衡状态要求的是在没有外界作用下保持不变;而平衡状态则一般指在外界作用下保持不变,这是它们的区别所在。 4.倘使容器中气体的压力没有改变,试问安装在该容器上的压力表的读数会改变吗?在绝对压力计算公式 P 二P b P e (P P b) ;P = P b - P v (P :: P b) 中,当地大气压是否必定是环境大气压? 答:可能会的。因为压力表上的读数为表压力,是工质真实压力与环境介质压力之差。环境介质压力,譬如大气压力,是地面以上空气柱的重量所造成的,它随着各地的纬度、高度和气候条件不同而有所变化,因此,即使工质的绝对压力不变,表压力和真空度仍有可能变化。 “当地大气压”并非就是环境大气压。准确地说,计算式中的Pb应是“当地环境介质”的压力,而不是随便任何其它 意义上的“大气压力",或被视为不变的“环境大气压力”。 5.温度计测温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答:温度计对温度的测量建立在热力学第零定律原理之上。它利用了“温度是相互热平衡的系统所具有的一种同一热力性质”,这一性质就是“温度”的概念。 6.经验温标的缺点是什么?为什么? 答:由选定的任意一种测温物质的某种物理性质,采用任意一种温度标定规则所得到的温标称为经验温标。由于经验温标依赖于测温物质的性质,当选用不同测温物质制作温度计、采用不同的物理性质作为温度的标志来测量温度时,除选定的基准点外,在其它温度上,不同的温度计对同一温度可能会给出不同测定值(尽管差值可能是微小的),因而任何一种经验温标都不能作为度量温度的标准。这便是经验温标的根本缺点。 7.促使系统状态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举例说明答:分两种不同情况:⑴若系统原本不处于平衡状态,系统内各部分间存在着不平衡势差,则在不平衡势差的作用下,各个部分发生相互作用, 系统的状态将发生变化。例如,将一块烧热了的铁扔进一盆水中,对于水和该铁块构成的系统说来,由于水和铁块之间存在着温度差别,起初系统处于热不平衡的状态。这种情况下,无需外界给予系统任何作用,系统也会因铁块对水放出热量而发生状态变化:铁块的温度逐渐降低,水的温度逐渐升高,最终系统从热不平衡的状态过渡到一种新的热平衡状态;⑵若系统原处于平衡状态,则只有在外界的作用下(作功或传热)系统的状态才会发生变。 &图1-16a、b所示容器为刚性容器:⑴将容器分成两部分。一部分装气体, 一部分抽 成真空,中间是隔板。若突然抽去隔板,气体(系统)是否作功?⑵设真空部分装 有许多隔板,每抽去一块隔板让气体先恢复平衡再抽去一块, 问气体係统)是否作功? 图1-16 .吾苦翹E附團 ⑶上述两种情况从初态变化到终态,其过程是否都可在P-V图上表示? 答:⑴;受刚性容器的约束,气体与外界间无任何力的作用,气体(系统)不对外界作功; ⑵b情况下系统也与外界无力的作用,因此系统不对外界作功;

传热学计算例题

、室内一根水平放置的无限长的蒸汽管道,其保温层外径d=583 mm,外表面 实测平均温度及空气温度分别为,此时空气与管道外 表面间的自然对流换热的表面传热系数h=3.42 W /(m2 K),墙壁的温度近似取为 室内空气的温度,保温层外表面的发射率 问:(1)此管道外壁的换热必须考虑哪些热量传递方式; (2)计算每米长度管道外壁的总散热量。(12分) 解: (1)此管道外壁的换热有辐射换热和自然对流换热两种方式。 (2)把管道每米长度上的散热量记为qi 当仅考虑自然对流时,单位长度上的自然对流散热 q i,c =二d h t =二dh (j - t f ) = 3.14 0.583 3.42 (48 - 23 ) 二156 .5(W / m) 近似地取墙壁的温度为室内空气温度,于是每米长度管道外表面与室内物体及墙壁 之间的辐射为: q i厂d (T; -T;) = 3.14 0.583 5.67 10》0.9 [(48 273)4-(23 273)4] = 274.7(W /m) 总的散热量为q i = q i,c +q i,r = 156.5 +274.7 = 431.2(W/m) 2、如图所示的墙壁,其导热系数为50W/(m- K),厚度为50mm在稳态情况下的 墙壁内的一维温度分布为:t=200-2000x 2,式中t的单位为°C, x单位为m 试 求: t (1) 墙壁两侧表面的热流密度; (2) 墙壁内单位体积的内热源生成的热量 2 t =200 —2000x

解:(1)由傅立叶定律: ① dt W q ' (―4000x) = 4000二x A dx 所以墙壁两侧的热流密度: q x _. =4000 50 0.05 =10000 (1)由导热微分方程 茫?生=0得: dx 扎 3、一根直径为1mm 勺铜导线,每米的电阻为2.22 10 。导线外包有厚度为 0.5mm 导热系数为0.15W/(m ? K)的绝缘层。限定绝缘层的最高温度为 65°C,绝 缘层的外表面温度受环境影响,假设为40°C 。试确定该导线的最大允许电流为多 少? 解:(1)以长度为L 的导线为例,导线通电后生成的热量为I 2RL ,其中的一部分 热量用于导线的升温,其热量为心务中:一部分热量通过绝热层的 导热传到大气中,其热量为:门二 1 , d In 2 L d 1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知:l 2RL -门 述二厶E = I 2RL -门 即 E = — L dT m = I 2RL - t w1 _tw2 4 di 1 , d 2 In 2 L d 1 q v 、d 2t ——' 2 dx =-(7000)= 4000 50 二 200000 W/m 3 t w1 - t w2 。 2 q x 卫=4000.: 0 = 0

工程热力学经典例题-第三章_secret

3.5 典型例题 例题3-1 某电厂有三台锅炉合用一个烟囱,每台锅炉每秒产生烟气733 m (已折算成标准状态下的体积),烟囱出口出的烟气温度为100C ?,压力近似为101.33kPa ,烟气流速为30m/s 。求烟囱的出口直径。 解 三台锅炉产生的标准状态下的烟气总体积流量为 烟气可作为理想气体处理,根据不同状态下,烟囱内的烟气质量应相等,得出 因p =0p ,所以 烟囱出口截面积 32V 299.2m /s 9.97m q A = == 烟囱出口直径 3.56m 讨论 在实际工作中,常遇到“标准体积”与“实际体积”之间的换算,本例就涉及到此问题。又例如:在标准状态下,某蒸汽锅炉燃煤需要的空气量3V 66000m /h q =。若鼓风机送入的热空气温度为1250C t =?,表压力为g120.0kPa p =。当时当地的大气压里为b 101.325kPa p =,求实际的送风量为多少? 解 按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同理同法可得 而 1g1b 20.0kPa 101.325kPa 121.325kPa p p p =+=+= 故 33V1101.325kPa (273.15250)K 66000m 105569m /h 121.325kPa 273.15kPa q ?+=?=? 例题3-2 对如图3-9所示的一刚性容器抽真空。容器的体积为30.3m ,原先容 器中的空气为0.1MPa ,真空泵的容积抽气速率恒定为30.014m /min ,在抽气工程中容器内温度保持不变。试求: (1) 欲使容器内压力下降到0.035MPa 时,所需要的抽气时间。 (2) 抽气过程中容器与环境的传热量。 解 (1)由质量守恒得 即 所以 V d d q m m V τ-= (3) 一般开口系能量方程 由质量守恒得 out d d m m =- 又因为排出气体的比焓就是此刻系统内工质的比焓,即out h h =。利用理想气体热力性质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