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辅助手术与人工关节外科:数字化骨科技术的临床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626.54 KB
- 文档页数:2
2024年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微创技术在骨科手术中应用新进展》试题1. 骨科微创手术的主要优势是什么? [单选题]A. 减少手术时间B. 减少术后疼痛C. 加速康复D. 所有以上(正确答案)2. 以下哪项不是微创手术的特点? [单选题]A. 创伤小B. 恢复快C. 并发症多(正确答案)D. 住院时间短3. 骨科微创手术中常用的内窥镜是什么? [单选题]A. 腹腔镜B. 关节镜(正确答案)C. 胸腔镜D. 所有以上4. 微创手术中,哪种技术常用于脊柱手术? [单选题]A. 椎间孔镜技术(正确答案)B. 开放手术C. 骨折内固定D. 人工关节置换5. 以下哪项不是微创手术的优点? [单选题]A. 减少出血B. 减少感染风险C. 增加术后疼痛(正确答案)D. 提高患者满意度6. 微创手术在哪个骨科领域应用最广泛? [单选题]A. 创伤骨科B. 脊柱外科C. 关节外科D. 所有以上(正确答案)7. 以下哪项技术不是用于微创脊柱手术的? [单选题]A. 经皮椎体成形术B. 椎间盘镜手术C. 开放脊柱融合术(正确答案)D. 经皮脊柱内固定术8. 微创手术中,哪种设备用于提高手术精确度? [单选题]A. 导航系统(正确答案)B. 传统手术刀C. 手动牵引器D. 普通手术钳9. 微创手术中,哪种技术用于治疗膝关节疾病? [单选题]A. 膝关节镜手术(正确答案)B. 开放膝关节置换C. 膝关节开放手术D. 膝关节物理治疗10. 以下哪项不是微创手术的潜在风险? [单选题]A. 感染B. 出血C. 神经损伤D. 完全无风险(正确答案)11. 微创手术在哪个骨科手术中应用较少? [单选题]A. 骨折内固定B. 脊柱手术C. 手部手术D. 开放骨折复位(正确答案)12. 微创手术中,哪种技术用于治疗肩关节疾病? [单选题]A. 肩关节镜手术(正确答案)B. 肩关节开放手术C. 肩关节置换术D. 肩关节物理治疗13. 以下哪项不是微创手术的器械? [单选题]A. 微创手术钳B. 微创手术刀C. 传统手术锯(正确答案)D. 微创手术钻14. 微创手术中,哪种技术用于治疗髋关节疾病? [单选题]A. 髋关节镜手术(正确答案)B. 髋关节开放手术C. 髋关节置换术D. 髋关节物理治疗15. 以下哪项不是微创手术的优势? [单选题]A. 减少住院时间B. 增加术后疼痛(正确答案)C. 提高关节活动度D. 减少术后瘢痕16. 3D打印技术在骨科领域的应用中,以下哪项不是其作用? [单选题]A. 人体解剖教育B. 医患沟通C. 临床治疗方案D. 组织替代E. 药物研发(正确答案)17.在骨科治疗中,3D打印技术被用作以下哪些导板? [单选题]A. 骨切割导板B. 钢板定位导板C. 骨折固定导板D. 以上都是(正确答案)18.以下哪项不是微创手术的适应症? [单选题]A. 椎间盘突出B.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C. 严重骨质疏松(正确答案)D. 肩袖损伤19.微创手术中,哪种技术用于治疗腕关节疾病? [单选题]A. 腕关节镜手术(正确答案)B. 腕关节开放手术C. 腕关节置换术D. 腕关节物理治疗20. 微创手术中,哪种技术用于治疗踝关节疾病? [单选题]A. 踝关节镜手术(正确答案)B. 踝关节开放手术C. 踝关节置换术D. 踝关节物理治疗。
骨科手术中自体血回输技术的临床应用骨科手术是一种需要大量血液供应的手术,患者通常需要接受输血以满足手术所需。
但是,输血有很多不利影响,如输血反应、传染疾病风险等。
因此,在手术中使用自体血回输技术是一种颇受欢迎的方法,来减少患者接受外源性输血的需求。
本文将重点介绍骨科手术中自体血回输技术的临床应用。
自体血回输技术是一种采集患者自己的血液,在手术期间回输给患者使用的一种技术。
它有助于缓解因输血而出现的副作用,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有关治疗费用以及患者手术后发生的心理紧张程度。
在骨科手术中,使用自体血回输技术也是可行的。
在骨科手术中,自体血需要在手术前准备。
根据手术类型的不同,医生需要确定需要采集的血量。
一些常见的骨科手术类型包括人工关节置换手术、骨折修复、颈椎手术以及脊柱手术等。
针对不同类型的手术,自体血采集会有所不同。
例如,在人工关节置换手术中,通常需要在患者自己的股骨头或腓骨采集血液。
而在脊柱手术中,则采集血液的部位通常是脊椎神经丛。
无论是采集血液的位置,还是采集血量的计算,都需要手术医生和护士积极参与,以确保采集和回输计划的准确性。
采集到自体血后,血液需要进行处理,以使其适合在手术期间回输。
在处理血液之前,需要进行血液化学和微生物学检测,以确保血液安全。
处理血液的过程通常涉及血浆的分离和过滤。
处理后的血液会在手术期间作为输血的替代品使用。
使用自体血回输技术有许多好处。
最主要的好处之一是减少了患者接受外源性输血的需求。
外源性输血存在诸多不利因素,如输血反应和感染风险等。
通过使用自体血回输技术,骨科手术可以减少外源性输血的需求,让患者更加安全。
此外,使用自体血回输技术可以缩短住院时间和减少有关治疗费用。
使用自体血回输技术,还可以减少出血风险,帮助手术更好地进行。
在骨科手术中,出血是常见的问题,可能会导致手术失败或延迟。
通过使用自体血回输技术,可以帮助减少出血风险,提高手术成功率。
总之,自体血回输技术是一种在骨科手术中广泛应用的技术,能够减少外源性输血的需求,并改善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康复状况。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骨科中的应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Enhancerecoveryaftersurgery,ERAS)最早由HenrikKehlet在90年代提出,其目的在于促进结直肠手术患者的术后康复。
Kehlet认为手术创伤、代谢和内分泌紊乱以及长时间制动与术后器官功能障碍相关,其可导致患者出现多种术后并发症,不利于术后康复。
近年来,随着麻醉学、疼痛控制以及外科等方面新技术的发展,加速康复外科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模式在欧美国家中广泛开展,并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其中心思想是在围手术期采取一系列积极措施以加速恢复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率、节省住院时间与治疗费用。
ERAS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良好的麻醉、镇痛技术以减少术中及术后应激反应,减轻疼痛等不适,以利于早期活动。
(2)具有微创外科理念,尽量减少手术创伤,降低术后应激反应,有利于胃肠蠕动的恢复。
(3)强化术后康复治疗,包括术后早期下床活动。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实施需要外科医师、麻醉医师、康复医师和专科护士组成的团队的相互协作。
目前,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普通外科、妇科、泌尿外科、血管外科的临床诊疗过程中得到了广泛地医用,在骨科领域也逐渐被接受和应用,相关数据表明应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可以在临床诊疗过程中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以及更高的经济效益。
Sharrock以及其团队的工作可以被认为是ERAS理念在骨科领域的早期应用,其主要由术前、术中以及术后的多项干预措施所构成,该项临床工作需要骨科医师、麻醉医师以及护理人员共同参与完成,其主要内容包括有术前患者教育、术中提供合适的麻醉方式和术后提供合理的多模式镇痛方案以及术后康复治疗等。
早在1995年,Sharrock以及其团队便提出应当对择期行人工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进行一系列的干预,干预措施包括有:将麻醉方式由全身麻醉更改为硬膜外麻醉,术中常规使用血流动力学监测设备,为高危患者提供必要的术后重症监护及特级护理,术后由麻醉医师提供持续性硬膜外阻滞镇痛和管理。
3D打印技术在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行全髋置换术中的应用研究立项依据髋臼发育不良是由于髋臼发育缺陷造成髋臼对股骨头的覆盖不良,导致长期生物力学的异常而逐渐出现股骨头半脱位或完全脱位、负重区软骨退变及股骨头局灶性坏死、严重骨关节炎的一种疾病[1-5]。
成人髋臼发育不良所致髋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生,中晚期者除髋部明显疼痛外,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活动受限[6-7]。
人工关节置换是目前公认的有效的治疗方式[4,8-12]。
但对行全款关节置换手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HA)有较高的技术难度和要求:因为存在明显的骨发育异常,特别是髋臼侧,髋臼未发育或发育极差、假臼不同程度骨缺损等,这更增加了手术的难度。
因此,对髋关节发育不良初次THA手术,术前进行髋臼形态大小、发育状况以及骨缺损的正确评估,确定髋臼安放位置、拟选择髋臼假体大小、是否需要特殊型号髋臼假体、髋臼骨缺损重建以及重建材料的选择等术前计划,将有助于指导手术操作及特殊材料、假体的准备。
目前所采用的术前X线、CT扫描重建检查虽然可以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骨缺损程度,但在精确的骨缺损评估、术前假体选择、假体位置准确安放、骨缺损重建计划方面仍存在不足,但这些因素对THA成功至关重要。
近年来,快速发展的3D打印技术对于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可能。
3D打印技术(Three-dimension Print,3DP)是快速成型技术(Rapid prototyping manufacturing,RP)一种。
RP又称快速原型技术,是一项利用加法制造技术精确地重建物体。
是国外8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技术,是指在计算机的控制下,根据物体的CAD模型或CT等数据,不借助其他设备,通过材料的精确堆积,制造原型的一种基于离散、堆积成型原理的新的数字化成型技术,集中体现了计算机辅助设计、激光加工、数控和新材料开发等多学科、多技术的综合应用[13]。
使用RP在骨科手术和医学模型仍处于其早期。
人工膝关节置换技术管理规范(2012年版)为规范人工膝关节置换技术的临床应用,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为医疗机构及其医师开展人工膝关节置换技术的基本要求。
本规范所称人工膝关节置换技术包括全膝关节置换及部分膝关节置换技术,不包括膝部肿瘤切除后的假体重建技术。
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一)医疗机构开展人工膝关节置换技术应当与其功能、任务相适应。
(二)三级医院,有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骨科诊疗科目及其他相关科室和设备。
1.骨科。
(1)开展骨科临床诊疗工作10年以上,床位不少于50张,设有关节外科专科病房或专业组,关节外科床位不少于20张。
(2)每年完成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50例以上。
2.开展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的手术室。
(1)有至少1间手术室达到I级洁净手术室标准(手术区100级层流、周边区1000级)。
(2)手术室使用面积30平方米以上,布局合理。
(3)配有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满足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需要的手术器械。
(4)配备符合放射防护条件的C臂X线机。
3.其他相关科室和设备。
(1)设有麻醉科、重症监护室、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内分泌科及康复科等专业科室或专业医师,具备全身合并症、并发症的综合处理和抢救能力。
(2)具备CT、床边X线摄影机、术后功能康复系统。
(三)具有专业骨科医师队伍,其中包括至少2名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人员梯队结构合理。
(四)拟开展人工膝关节置换技术的新建或者新设骨科的三级医院,应当符合本规范的人员、科室、设备、设施条件,并向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通过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临床应用能力评估后方可开展。
二、人员基本要求(一)开展人工膝关节置换技术的医师。
1.取得《医师执业证书》,执业范围为外科专业。
2.有10年以上骨科临床诊疗工作经验,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3.近3年每年参与完成膝关节置换手术至少20例。
中⾦⼿术机器⼈:医疗⾰命,⽆限未来摘要⼿术机器⼈,颠覆传统医疗与重构未来⼿术。
2015年,达芬奇腔镜⼿术机器⼈展⽰葡萄⽪缝合⼿术后,⼿术机器⼈以其更精准、更微创、更简便的优势开始被中国市场熟知,国内⾏业加速发展。
除发展最为成熟的腔镜⼿术机器⼈外,⼿术机器⼈还包括⾻科、经⽪穿刺、经⾃然腔道、泛⾎管等。
随着技术的逐步成熟,2010年后各⼿术领域陆续开始进⼊机器⼈时代。
我们认为传统医疗正被颠覆,未来⼿术即将重构。
未来⼿术机器⼈的⾰命,是使传统⼿术从⼀个定性的动作转变为定量的标准化数据,为⼿术开启数字化与智能化时代带来可能。
此外,作为直接作⽤于患者的治疗⽅式,我们预期平台化将进⼀步打开⾏业成长空间。
近年来我国⼿术机器⼈⾏业发展迅速,2020年国内市场规模为4.3亿美元,占全球⽐例为5.1%。
我们认为,随着上游供应链的国产化提升与下游医院端配置证的放开,⾏业发展有望进⼀步提速。
设备+耗材+服务,商业模式升级三步曲。
⼿术机器⼈收⼊分设备、耗材、服务三部分,伴随机器⼈的规模化与智能化进程,我们判断⼿术机器⼈将呈现出短期以设备为主、中期以耗材为主、远期以服务为主的商业模式演绎。
海外成熟腔镜与⾻科⼿术机器⼈的发展历史验证了我们对未来短期与中期的判断。
达芬奇腔镜⼿术机器⼈通过20+年4代机器⼈的进化,在提升技术壁垒的同时增强客户粘性。
2013年,在累计装机量达到⼀定规模后,耗材成为其⽣产企业Intuitive Surgical的主要收⼊来源,后续⼏年收⼊占⽐持续提升;全球器械巨头史赛克则通过收购Mako机器⼈来巩固其⾻科耗材的领导地位,在⾏业过去20年的发展中,耗材与机器⼈的协同收并购普遍存在。
我们判断,随着技术的成熟和数字化、智能化进程推进,服务业务除常规维护外将延伸出术前规划、术中指导、术后分析等⼤量软件增值业务,这些将在未来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
2030年国内市场规模超700亿元,腔镜⼿术机器⼈最⼤。
我们测算到2030年中国⼿术机器⼈市场将超过700亿元,且随着⼿术机器⼈技术成熟,数字化与智能化的突破,市场空间仍有进⼀步突破的可能。
快速成型制造个体化金属植入物在骨科应用的展望(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摘要】针对骨病、骨肿瘤,最理想的治疗方法是根据患者病骨的几何解剖状态,专门设计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个体化治疗中涉及到个体化植入物的应用。
现存的金属植入物缺乏个体匹配性。
基于反求工程和快速成形技术直接制造的个体化金属植入物,解决了目前个体化植入物翻模制造、周期较长的问题。
采用新型材料作为原材料直接成型出个体化金属植入物将是快速成形技术在骨科应用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快速成型; 个体化; 金属植入物Abstract:The ideal treatment of osteonosus and bone tumor is individualized treatment with individualized implants on the basis of patient’s geometrical anatomic condition. Traditional metal implants are lack of individual matching. The new individualized metal implant is based on reverse engineering and rapid prototyping technique, and has solved the problems of long periodmanufactural procedure in the traditional technique. New type of material is applied for rapid prototyping directly.It would be the developing tendency in orthopedic application.Key words:rapid prototyping; individualized; metal implant随着骨缺损、骨肿瘤病例的增多,金属植入物被更广泛地应用于骨科临床,由于人骨骼的不规则性,常常遇到植入物与患区骨骼不匹配,须临时对植入物进行塑型、拼对,这对植入物造成了磨损,且塑型的植入物难以获得满意的形状,仍与患区匹配不佳,同时延长了手术时间,从而影响了手术效果。
数字X线摄影(DR)图像拼接技术在骨科的临床应用及价值研究【摘要】目的:研究数字X线摄影(DR)图像拼接技术在骨科的临床应用及价值。
方法:从我院随机挑选2020年1月-2021年10月收治的60例行数字X线摄影(DR)数字X线摄影(DR)图像拼接技术的骨科患者图像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数字X线摄影(DR)图像拼接技术在骨科的临床应用及价值。
结果:60例骨科患者均行图像拼接摄影,所获得图像清晰锐利,具有较好对比度,且没有伪影干扰,影像拼接成功47例,再次拼接成功13例。
在阅片分析中,由两名具有经验的放射诊断医师、一名临床骨科主治医师共同进行,均认为图像质量满意,满足临床诊断要求。
结论:利用数字X线摄影(DR)图像拼接技术,可以提供给临床诊断脊柱侧弯、关节置换等骨科手术术前方案制定、术后手术效果评估可靠依据,具有较高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关键词】数字X线摄影(DR);图像拼接技术;骨科随着影像成像技术不断发展,数字X线摄影(DR)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且功能也越来越多,尤其是数字X线摄影(DR)图像拼接技术,其主要应用在骨关节系统疾病检查中,在人工膝关节置换、下肢矫形、脊柱人工腰椎间盘置换、脊柱侧弯矫形、人工髋关节置换等方面,该技术可以提供非常广泛的影像观察信息,获得更加可靠和准确的病变整体状态与局部细节资料[1]。
下文从我院随机挑选2020年1月-2021年10月收治的60例行数字X线摄影(DR)数字X线摄影(DR)图像拼接技术的患者图像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对数字X线摄影(DR)图像拼接技术在骨科的临床应用及价值进行研究,详细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从我院随机挑选2020年1月-2021年10月收治的60例行数字X线摄影(DR)数字X线摄影(DR)图像拼接技术的骨科患者图像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40例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最小年龄为7岁,最大年龄为66岁。
1.2方法所有患者均利用联影悬吊式DR,图像打印利用DRYSTAR5503高速多格式数字胶片打印机。
生物力学研究在骨科医学中的应用骨科医学是以治疗各种骨骼和肌肉疾病为主的医学专业,近年来随着生物力学研究的发展,骨科医学开始引入生物力学技术对疾病进行治疗和诊断。
本文将就生物力学技术在骨科医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I. 生物力学技术在骨科医学中的意义生物力学是研究机体运动和受力机制的学科,其发展进程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现代骨科医学的发展。
生物力学技术可以解释和模拟骨骼和肌肉的力学行为,并针对不同的疾病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和手术操作。
生物力学技术的应用可以协助医生了解受损骨骼和肌肉的结构和功能,并对治疗和康复过程进行跟踪和评估。
通过生物力学技术,医生可以获得更多准确的数据,更好地进行手术规划和治疗决策,提高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II. 生物力学技术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1. 骨折修复生物力学技术在骨折修复中的应用是最为普遍的。
医生可以通过生物力学技术对受损的骨骼进行力学分析,确定骨折的类型和程度,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在手术中,医生可以利用生物力学技术设计和选择合适的手术器械,进行手术操作。
生物力学技术可以帮助医生精确地确定骨折部位的内部和外部受力情况,避免手术时对骨折部位造成过多的伤害。
同时,生物力学技术还可以检测手术效果,评估骨骼的生理状态,为手术后的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2. 人工关节置换人工关节置换是治疗关节损伤和骨质疏松症的标准手术,其效果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活质量。
生物力学技术在人工关节置换中的应用有以下几个方面:(1)设计和选择合适的人工关节类型和尺寸通过生物力学技术,医生可以了解患者关节的力学分布情况和运动要求,为患者选择合适的人工关节类型和尺寸,确保患者手术后的生活质量和关节稳定性。
(2)手术操作规划和辅助生物力学技术可以辅助医生进行手术操作规划,确定关节置换的位置和角度,并配合手术器械完成手术操作。
生物力学技术可以监视手术过程中的力学变化,避免手术对周围组织和肌肉造成损伤。
(3)术后恢复检测和辅助治疗生物力学技术可以监测患者关节的力学变化和运动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进行术后恢复指导,加快患者恢复进程。
临床医学中的骨科疾病诊断和治疗新技术近年来,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骨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本文将介绍一些在临床医学中常用的骨科疾病诊断和治疗的新技术。
一、影像学技术在骨科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影像学技术在骨科疾病的诊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其中,X线摄影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通过X线摄影,医生可以观察骨骼的形态和结构,排除骨骼的损伤和病变。
此外,CT扫描和MRI技术也被广泛用于骨科疾病的诊断。
CT扫描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骨骼图像,对于复杂的骨折和骨肿瘤的检测有很高的准确性。
MRI技术则可以观察软组织结构和血管供应,对骨关节炎和骨肿瘤的诊断有着独特的优势。
二、微创手术技术在骨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传统的骨科手术常常需要大面积的切口和切割骨骼,给患者带来较大的创伤和疼痛。
而微创手术技术的出现改变了这一情况。
微创手术通过小切口和特殊的器械,可以实现对骨骼的精准操作,减少患者的伤害和恢复时间。
例如,微创关节镜手术在骨关节疾病的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通过将微型的摄像装置和手术器械引入关节内,医生可以直接观察到关节的内部情况,并进行修复和治疗,从而大大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和疗效。
三、生物材料在骨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生物材料的应用在骨科疾病治疗中具有广泛的前景。
例如,人工关节置换术是骨科领域中的一项重要技术。
通过使用人工假体取代受损的关节,可以恢复患者的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此外,生物材料还可以用于骨骼的修复和重建。
例如,骨水泥、骨替代材料和生长因子等,可以促进骨骼的再生和愈合,加速患者的康复。
四、基因治疗在骨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随着基因治疗的发展,其在骨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也逐渐展现出巨大的潜力。
基因治疗可以通过植入或转染修饰基因,来改变目标细胞的功能和表达,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在骨科疾病中,基因治疗主要应用于骨肿瘤和骨萎缩等疾病的治疗。
例如,通过植入或转染干扰素基因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达到治疗骨肿瘤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