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烟的烘烤技术经验
- 格式:doc
- 大小:18.50 KB
- 文档页数:4
一、三段式烘烤的基本要求1.变黄阶段烟叶变黄阶段通常分两步:第一步,烟叶装满炕后,要封严天窗地洞,点火后,以每小时升温1℃的速度将烤房温度升到34~38℃,保持湿球温度比干球温度低1-2.5℃,直到底棚烟叶80%以上变到八成黄左右,即除叶基部、烟筋和烟筋两边为青色外,叶片呈黄色,且叶片开始发软。
第二步,将烤房温度升高到40—42℃,保持湿球温度36—37℃。
通常要适量打开天窗地洞进行排湿,使烟叶达到既变黄又变软,即黄片青筋微带青、主脉发软。
此阶段要特别重视使烟叶主脉变软,防止出现烟叶只变黄不变软的硬变黄现象发生。
整个变黄阶段要稳烧小火,对于水份大的烟叶要敢于大胆排湿,保持干湿球温度差可以比正常烟叶扩大1—2℃;对于水份小的烟叶,除了严密保湿外,必要时还可以向烤房内加水补湿,并大胆提高烟叶的变黄程度。
2.定色阶段定色阶段的主要目的就是使叶片干燥,从而将黄色固定下来,同时要防止出现褐色。
因此要逐渐加大烧火,逐步开大天窗、地洞,不断加大排湿量。
房内温度在以平均2~3小时升温1℃的速度提高到54—55℃,湿球温度缓慢升高并保持在37-40℃。
烘烤烟叶水份大时,湿球温度应控制在37—38℃。
在46—48℃左右,烟叶要达到黄片黄筋且勾尖卷边至小卷筒。
在此温度之前,升温速度宜慢(平均3小时左右升温1℃),湿球温度应控制在37—39℃,使烟筋充分变黄;此后升温速度可加快到1-2小时升温1℃,湿球温度保持在37—40℃。
在54—55℃,要延长足够的时间,一方面要使烟叶达到大卷筒,也要特别注意使叶背面灰白色变为黄色(主要是较厚的烟叶)。
此阶段湿球温度过高将导致烟叶烤坏,过低既不利于烟叶质量,也会造成燃料浪费。
定色阶段要大排湿时,必须开大天窗、地洞,烧大火;小排湿时,要关小天窗、地洞,烧小火;气温高的白天,开大天窗、地洞,火力减小;气温低的晚间(尤其凌晨)进行大排湿时,尽可能加大烧火,维持需要的温度和温度指标;但在火力已加足,仍然不足以使温度上升,且湿球温度也降低时,可以关小地洞,减少通风量。
烤烟烘烤技术参考书摘要:一、烤烟烘烤技术概述二、烤烟烘烤过程中的关键环节1.烟叶分级2.烤房搭建3.烘烤设备4.烘烤工艺三、烤烟烘烤技术要点1.开机前检查2.温度控制3.湿度控制4.通风管理四、提高烤烟烘烤质量的方法1.加强烘烤技术培训2.引进新型烘烤设备3.创新烘烤工艺4.精细化管理五、烤烟烘烤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正文:烤烟烘烤技术是一门关乎烟草产业的重要技术。
在我国,烤烟种植历史悠久,烘烤技术不断发展与完善。
本文将从烤烟烘烤技术概述、烤烟烘烤过程中的关键环节、烤烟烘烤技术要点、提高烤烟烘烤质量的方法以及烤烟烘烤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烤烟烘烤技术概述烤烟烘烤技术是指在一定条件下,通过特定的设备和方法对烟叶进行烘烤处理,使其水分含量、化学成分和品质达到最佳状态。
烤烟烘烤技术的关键在于控制温度、湿度和通风,以保证烟叶烘烤的质量。
二、烤烟烘烤过程中的关键环节1.烟叶分级:烟叶分级是烘烤前的重要准备工作。
根据烟叶的部位、颜色、质地和叶片大小进行分级,有利于确保烘烤效果的均匀性。
2.烤房搭建:烤房的搭建要求保温性能好、通风顺畅。
一般采用砖混结构或钢结构建造,并在墙体和屋顶铺设隔热材料。
3.烘烤设备:烘烤设备主要包括烤烟炉、热风炉、烟叶分级台、烟叶输送设备等。
选用高效、节能、环保的烘烤设备有助于提高烘烤效率和质量。
4.烘烤工艺:烘烤工艺是烤烟烘烤技术的核心。
合理的烘烤工艺应根据烟叶品种、气候条件、设备状况等因素制定,包括烘烤温度、湿度、通风时间等参数。
三、烤烟烘烤技术要点1.开机前检查:确保电压、设备外观、温度传感器等各项指标正常,以避免烘烤过程中出现问题。
2.温度控制:烘烤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温度,遵循“先高后低,中间稳”的原则。
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影响烟叶烘烤质量。
3.湿度控制:合理调整湿度,保证烟叶水分挥发均衡。
湿度控制要结合温度、通风等因素综合考虑。
4.通风管理:通风是烘烤过程中调节温度、湿度的重要手段。
烤烟的烘烤方法和技巧
1. 嘿,你知道吗,烤烟烘烤那可是有大学问的!就好比烤面包,温度时间都得掌握好。
咱先来说说采摘后的处理吧,叶子得摆放整齐嘞,不然烤出来质量可就不一样啦!你想想,要是乱七八糟堆一起,能烤好吗?
2. 接下来是关键的温度控制啊!这可不能马虎,就像对宝宝一样得细心照顾。
温度太高不行,那不得烤焦啦,温度低了也不行,半天烤不干呀!比如咱烤蛋糕,温度不对能好吃吗?
3. 还有湿度也很重要呀!太湿了不行太干了也不行,就好像咱们穿衣服,得舒适合适的才行呢。
你说湿哒哒的或干巴巴的能好受吗?
4. 通风也不能忽视哦!就像咱们房间要通风一样,不透气那可不行。
不然烤烟怎么能均匀受热呢?好比闷在锅里的菜,能香吗?
5. 中途得经常去看看呀,可不能偷懒。
这就像照顾生病的家人,时不时得去瞅瞅情况咋样了。
不看着点,万一出问题了咋整?
6. 不同阶段要用不同的方法呢,这可不是一成不变的。
就好像我们吃饭,早餐和晚餐能一样吗?可不能死板哦!
7. 烤烟的人可得有耐心呀,不能着急。
这就像等一朵花开,着急也没用。
你要是心急,能烤出好烟吗?
8. 哎呀呀,总之烤烟真不是个简单事儿,但只要方法对了技巧掌握好了,就能烤出香喷喷的好烟来!相信我,没错的!。
烤烟三段式烘烤技术目前,正值烟叶烘烤季节,烟叶烘烤质量的好坏直接与烟农的种烟效益有关,也关系到后期的烟叶收购。
因此,如何灵活掌握和运用烤烟三段式烘烤技术,对提升烟叶质量显得尤为重要。
一、掌握关键温度点(一)变黄阶段:干球温度36℃、38℃、40℃、42℃,湿球温度35℃~37℃。
(二)定色阶段:干球温度46℃、48℃、50℃、54℃,湿球温度38℃~40℃。
(三)干筋阶段:干球温度60℃、68℃, 湿球温度41℃~43℃。
二、灵活掌握和运用三段式烘烤技术(一)变黄阶段1.变黄阶段的任务与目标:保持烟叶是有生命的活体,在酶的促进下进行生理反应,物质转化,使烟叶变黄并脱水凋萎,烟叶达到黄片青筋,主脉发软,全叶柔软塌膀。
2.烘烤操作过程:①点火后烧小火,以0.5~1℃/小时将干球温度升到36℃后稳温,使烟叶叶尖叶缘变黄变软;再升温至38℃左右稳温,保持干湿差2℃左右,使烟叶变黄7-8成,即烟筋和筋两侧呈青色,叶基部微带青色;加大火力,以0.5℃/小时速度升温至41~42℃,湿球温度保持在36~37℃左右,使高温层烟叶完全变黄,凋萎发软并叶尖勾卷,低温层烟叶也达到8-9成黄。
②变黄阶段的最佳主变黄温度是38℃,这个温度应根据鲜烟素质进行调高或降低,对于干物质较少,水分较多的烟叶(下部叶、嫩黄烟、过熟及假熟叶),可适当调高变黄温度38.5℃、39℃、40℃、不要超过40℃,防升温不当烤青。
干湿差可适当拉大2.5℃、3℃、3.5℃、4℃等;而对于干物质较多,水分较少的烟叶,则应适当降低变黄温度37.5℃、37℃(对一些顶叶,由于结构较紧实,不易脱水,可把干球温度升到39℃,把烟叶内的水分逼到烤房后再把温度降至37℃,此时不能排湿),保持干湿差0℃、0.5℃、1℃、1.5℃。
(二)定色阶段1.定色阶段的任务与目标:对烟叶残留的青色进行消褪(扫青),同时使全炕烟叶干燥定色(干片),烟叶达到黄片白筋、大卷筒。
2.烤烘操作过程:①先以1℃/小时升至45~49℃,稳温至黄片白筋小卷筒,再以1℃/1-2小时升到54℃,稳温至叶片干燥大卷筒,随着干球温度上升,湿球温度逐步上升且稳定在39℃,不要超过40℃。
烤烟烘烤技术及重要点烤烟烘烤技术及重要点(上)烤烟是烤制的一种叶烟,它有着浓郁的香味和独特的口感,并且适合在室内外等不同环境下享用。
而为了制作出优质的烤烟,必须掌握一定的烘烤技术及重要点。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烤烟烘烤技术及重要点。
一、烤烟选材首先,在选材方面,最重要的是选择质量上乘的烟叶。
通常的烤烟选材是选择黄河三角洲地区的中下部分优质烟叶。
在烤烟的制作过程中,选材必须洁净无杂质,色泽良好、嫩绿、饱满,且适当含有气味和香气。
二、烤烟烘烤温度在烤烟烘烤的过程中,温度是最关键的。
通常的烤烟烘烤温度是70-90℃,保持时间是18-24小时。
根据不同的需求,还可以采用火烤、炭烤等方式进行烘烤。
三、烤烟烘烤环境除了温度之外,烤烟烘烤的环境也是非常重要的。
通常可以采用密闭空间进行烘烤,这样可以保持温度和湿度,使得烤烟更加饱满,口感更好。
四、烤烟烘烤过程烤烟烘烤的过程可以分为预烤、焙烤、烤后处理等多个步骤。
在预烤的过程中,必须采用逐渐升温的方式,以保证烤烟的质量。
在焙烤的过程中,需要保持温度和湿度的平衡,以免烤烟烤干。
在烤后处理的过程中,可以将烤烟进行理塑、装袋、储存等处理。
以上就是烤烟烘烤技术及重要点的介绍。
通过掌握以上技术和重要点,可以制作出口感好、香味浓郁的优质烤烟。
烤烟烘烤技术及重要点(下)烤烟是一种叶烟,很受人们的喜爱。
制作烤烟需要掌握烘烤的技能,这里将向你介绍烤烟烘烤技术及重要点。
一、烤烟的选择选用质量最上乘的烟叶是烤烟成功的关键,一般黄河三角洲地区的中下层优质烟叶是比较好的选择。
在选取烟叶时,要选择颜色鲜艳、饱满、净无杂质、香气浓郁的烟叶。
二、烘烤温度烤烟的烘烤温度非常重要,为了使烤烟熟透且口感更好,一般的烘烤温度是70-90℃,烤烟的保持时间是18-24小时。
烘烤时要掌握好烤烟的湿度和温度,采用密闭空间。
三、烤烟的烘烤过程将烟叶送入烤炉进行烤制,烤炉中的温度逐渐升高,一般烤烟分为预烤、焙烤、烤后处理等过程。
烘烤烟叶技术第一篇:烘烤烟叶技术的概述烟草烘烤是指将采摘后的烟叶经过加工处理后,放置在烤房中通过加热干燥使其水分大量减少,从而改变其香气、风味和烟叶形态等物化性质的一种加工技术。
烟草烘烤技术的掌握是烟草生产加工的关键,直接影响着烟叶的质量和产量。
烟叶烘烤主要分为空气烤和火烤两种。
空气烤就是利用空气流通,通过对室温的控制,使烟叶渐渐达到干燥,烟叶表面颜色基本不变。
空气烤的烟叶,不仅保存了大量的营养成分,而且烟叶的外观色泽和条形都比火烤的优。
火烤则更加传统,是通过燃烧物质使烟叶得到加热,较之空气烤,火烤可以更快速地将烟叶干燥,减少了生产周期并气体化合物的浓度,提高了产量。
无论采用哪种方法烘烤,烘烤温度和烘烤时间是至关重要的参数。
过高的烘烤温度和时间会导致烟叶内部组织破坏、香气流失、甚至烟叶变黄变黑变脆。
而过低的温度和时间会让烟叶的水分未干透,仍存在要烤,甚至退化,使整个产量减少。
烘烤烟叶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已经出现了智能化烟叶烘烤系统,该系统采用微电脑自动控制系统,能够实现温度、湿度、风速等参数的实时监测,并进行智能调节,进一步提高了烟叶烘烤的效率和质量。
同时,在低温、低湿、低氧的条件下进行烘烤,可以减少烘干过程中的氧化反应,从而使烟叶保存了更多的香气成分,达到了更好的烟叶口感和香味。
第二篇:烟叶烘烤中的温度和湿度控制技术烟叶烘烤中的温度和湿度控制是烘烤烟叶技术的核心,如果温度和湿度控制得当,可以保证烘烤烟叶的效果。
这里介绍一下烟叶烘烤中的温度和湿度控制技术。
温度控制:烟叶烘烤过程中的温度控制,直接影响着烘烤的效果和烤出的烟叶的品质。
一般情况下,烟叶的烘烤温度在40℃-120℃之间,其中40℃-60℃的温度为低温烘烤,60℃-90℃为中温烘烤,90℃-120℃为高温烘烤。
在控制烟叶烘烤温度时,需要注意以下三点:一是要控制烘干室内温度的均匀性,一旦出现一些区域过热,就会影响烘干质量和产量;二是温度的升降对烟叶的烘干质量也具有很大的影响,如果烘干过程中出现了温度过快上升和下降,就会影响烟叶的品质;三是要控制烤房温度的上限,以避免烟叶产生焦糊、变黄、变黑等现象。
烟叶烘烤技术指南 Ting Bao was revised on January 6, 20021赵晓润一、烘烤的目的:使田间生长成熟的烟叶,经烤房烘烤调制后,充分显露和发挥其质量潜力,达到一黄、二香。
如果烘烤得当,那么大田管理、成熟采收和烘烤调制各占效益的三分之一。
如果烘烤不当,损失将无法估量。
二、烘烤中存在的问题:1、只注意烤黄,忽视烤香。
2、烤坏烟。
不能提供最佳的烘烤条件,使烟叶呈显出最佳的质量。
3、耗煤量高。
三、影响烤好烟的因素:1、烟叶成熟采收,存在下部叶成熟度高,上部叶成熟度差,中部叶由于采收技术和烘烤设备原因掌握不稳。
2、成熟烟叶在烤房的变黄时间:下部叶两天半,中部叶两天,上部叶一天半。
目前烘烤中存在下部叶变黄时间短,上部叶变黄时间长,究其原因是下部叶过熟,上部叶欠熟。
3、分类编烟没落实,存在不分好坏,不分部位,不分成熟,混杂编烟的现象。
4、编烟的不分类导致装炕不分类,炕房的不足导致装炕过稠或过稀。
5、炕房的不标准导致排湿不畅,温度不匀,炕好烟部位少。
6、轻技术,凭经验,凭感觉,缺乏规定性和确切性指标,对湿度的掌握不严。
7、温度计位置不当,应当挂在一棚。
湿度计代表了烟叶的自身温度,反映烟叶干燥的快慢程度。
烤烟技术的高低表现在对湿度的运用。
恰到好处出桔色烟,过高易坏烟,低了颜色浅。
要想烤好烟就必须:一要会看烟做出准确判断;二要会烧火;三要善于总结烤房的特点,灵活掌握。
四、烤前准备(一)、烟叶的成熟与采收:1、成熟悉标准(1)、下部叶成熟以青为主,叶尖部稍带黄色,主脉三分之二变白;(2)、中部叶成熟青黄各半,主脉全白,侧脉开始变白;(3)、上部叶成熟以黄为主,主脉全白,侧脉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变白。
2、采收原则:下部叶适时早收,中部叶成熟稳收,上部叶充分成熟采收,顶叶4~6片叶集中一次成熟采收。
干旱时以烟叶变黄为准,降雨时间短,雨后立即采收,降雨时间长,应等返青成熟后采收。
(二)、挂灰与烟叶生长的关系1、挂灰与烟叶生长过程占40~50%,烘烤因素占60~50%;2、顶叶挂灰与烟叶数量的多少有明显关系,多挂灰轻,少则挂灰重。
各部位烟叶烘烤技术要点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各部位烟叶烘烤技术要点各部位烟叶烘烤技术要点作者:黄琪一、下部叶 1.烘烤特性:含水量高,叶片薄,干物质积累少,不耐熟,不耐烤。
变黄特点为通身变黄,而且初期变黄慢,后期变黄快,变黄后变黑也快。
脱水容易,集中脱水常引起烤房内湿度猛增,造成排湿不畅。
2.烘烤技术要点适时早收:成熟度判断以叶色变化为主要依据,叶色稍有落黄即可采收,注意不采露水烟。
编烟装炕:编烟和装炕密度宜适当减小。
操作要点:先拿水、后拿色,防烤黑。
变黄温度38—39℃,湿球温度35—36℃,干湿差2—3℃。
转火时烟叶变黄程度稍低,干燥程度稍高,定色升温速度稍快,并适当延长42℃、46℃、48℃温度段时间,烘烤时间不宜过长,一般4天左右烤一炕烟。
二、上部叶1.烘烤特性:叶片厚,主脉粗,内含物充实,含水少,耐成熟,烘烤过程中变黄慢,脱水难,易出现挂灰、烤青、烤红等现象。
2.烘烤技术要点成熟采收:充分成熟采收,顶部4—6片叶集中一次采收。
编烟装炕:编烟和装炕密度宜适当增大。
操作要点:先拿色、后拿水,保湿变黄。
变黄温度36—37℃,保持干湿差1—2℃。
底棚叶尖、叶缘变黄后升温达39—40℃,湿球温度38℃,稳温保湿促变黄,使底棚烟叶达黄片青筋,干燥至主脉发软。
转火时烟叶变黄程度宜高,干燥程度稍低,定色升温速度要慢,并在46—48℃温度段延长时间。
干球温度50℃前,烟叶黄片黄筋,小卷筒。
叶片不全干,干球温度不超过54℃,以防回青与挂灰。
烘烤时间较长,一般5—6天。
三、含水量多的烟叶1.烘烤特性:叶片鲜干比在10左右或10以上,干物质少,烘烤特性差,易烤黑。
2.烘烤技术要点成熟采收:适时早收,避免过熟。
编烟装炕:编烟和装炕密度宜适当减小。
操作要点:先拿水、后拿色,防烤黑、防烤青。
变黄温度38—40℃,湿球温度35—36℃,干湿差3—4℃。
转火时烟叶变黄程度稍低,干燥程度稍高,定色升温速度稍快,既防升温过慢而烤黑,也要防升温过快而烤青、挂灰、蒸片。
密集烤房烘烤技术要领详解密集烤房是烤烟生产中烘烤烟叶的专用设备。
具有装烟密度大,使用风机进行强制通风和热风循环,平面、立面干球温差和湿球温差小,烟叶变黄、干燥均匀,烤后烟叶黄烟率高,烘烤时间短的特点,另外,还有温湿度自控系统辅助烘烤设备,操作方便,容易掌握,降低烘烤工作强度明显,节省烘烤用工等优点。
密集烤房分气流上升式密集烤房和气流下降式密集烤房两种。
两种密集烤房在烘烤烟叶的过程中,虽然气流不同,但仍具有较多的相似性。
目前云南烟叶已进入成熟采收烘烤阶段,为确保提高烟叶烘烤质量,特提出密集烘烤操作技术要点,供各地烘烤烟叶参考。
一、提前检修烤房并烧火试炉,确保烘烤工作顺利开展烟叶采收烘烤前,需对使用过的上年烤房进行散热管掏灰,更换石棉条,确保烧火旺,散热管检修盖板密封不漏烟,以后烘烤两炉次再掏灰一次;更换陈旧传感器纱布和对还可用的纱布用洗滴剂清洗,保证烘烤时传感器纱布吸水良好,测定数值真实可靠;对出现损坏的门窗、墙体和担烟梁等维护结构进行修复,提高烤房的保温、保湿性能。
烤房检查修理后,对新旧烤房都要先起动运行,烧火试烤,检查控制控制器工作是否正常,散热器是否漏烟,助燃风机、循环风机和进风板的转动是否正常(注意风机不得反转),线路电压是否合理,附属设备发电机是否正常,若发现问题必须进行检修,确保设备工作正常。
另外,还要备足燃油,才能保障烘烤工作顺利展开(详见烤房组合图1)。
密集烤房组图1二、烤前查看田间,合理计划采烟,统一采收标准,提高采收成熟度相似性在烟叶采收前,必须到田间查看烟叶的成熟情况,认真估算需要采收的量,做好计划采收工作。
每次进行烟叶采烟前,要到田间对采收人员进行现场培训,统一采收标准。
采烟时要做到不多采、不少采、不漏采、不采生,缩小采收烟叶的成熟度差异(详见图2、图3、图4)。
图2 田间成熟期图3 采收的下部叶外观图4 田间集中成熟的中上部叶三、分类堆放,优化上竿,统计分配,对号装炕1、严格分类编烟。
烤烟烘烤技术及重要点烤烟烘烤技术是一种制作烟草制品的重要技术,它涉及从烟草毛叶到成品烟草制品的全部系列烘烤过程。
烤烟烘烤技术是烟草制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也是影响烟草制品质量的关键环节。
因此,想要制作出高质量烟草制品,就必须掌握好烤烟烘烤技术。
烤烟烘烤过程包括如下几个重要环节:一、提取:烟草毛叶中的萜类物质酶、色素、香气等物质,要通过提取的方法提取出来,以增强烟叶的香气、色泽和加工抗性等性能。
二、润湿:烟叶的润湿,是使烟叶拉伸受潮,带有润湿性,烟叶更利于后续烘烤,从而更好地提取萜类物质、色素、香素等物质,达到烟叶品质优良。
三、烘干:烘干是将烟叶中的水份除去的过程,它不仅是烟草制品制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影响烟草品质的关键环节。
在烘干过程中,除了蒸发水份以外,还能保持烟叶原有的口感和香味,为后期处理保证基础条件,特别是将来入口时的感官享受。
四、分级:分级就是将烟叶分级,将毛吸油量大的烟叶挑出来放在一起,这样不仅可以提高烟叶的品质,还可以达到均衡烟叶成分的目的。
最终用户所消费的烟草制品,将会有更加均匀的成分和更高的品质。
五、焙烤:焙烤是指将烟叶在烤箱中用恒温的热量烤制的过程,把烟叶的温度适当提高,以保持烟叶中的萜类物质和香素,保持原有的香味。
烟叶在烤箱中烤制,还可以把烟叶中的水份削减到适宜的干重,以提高烟叶的加工抗性。
六、冷却:烟叶焙烤后一定要及时冷却,以减少因恒热作用而形成的烟叶损伤。
正确的冷却方式可以保证烟叶的健康,减少因热度损伤造成的损失。
烤烟烘烤技术是烟草制造过程的关键环节,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烟草制品的品质。
因此,烟草行业从业人员应熟悉烤烟烘烤技术,熟练掌握各环节操作,把控制烘烤温度、时间及湿度等环节,制作出高品质烟草制品。
烤烟三段式烘干工艺的技术关键及操作要点1. 简介烤烟三段式烘干工艺是一种常用于烟叶干燥的工艺方法。
该工艺分为前段、中段和后段,每段具有不同的温度和湿度要求,以实现烟叶的逐渐干燥和烘烤。
本文将介绍烤烟三段式烘干工艺的技术关键和操作要点。
2. 技术关键2.1 温湿度控制在三段式烤烟烘干工艺中,温湿度的控制是关键。
在前段,温度较低,湿度较高,主要是为了去除烟叶中的水分;在中段,温度适中,湿度略低,主要是为了进一步干燥烟叶的内部;在后段,温度较高,湿度较低,主要是为了使烟叶变黄,增加烟叶的香气。
准确控制每个阶段的温湿度,可以保证烟叶的质量和口感。
2.2 烟叶翻动和固定烟叶在烘干过程中需要经常翻动以均匀受热,避免过度干燥或局部受热不均。
翻动的频率和方式根据不同阶段略有差异,但整体原则是遵循翻动均匀、不损伤烟叶的原则。
同时,烟叶需要固定在烘干设备上,以避免风吹干燥的影响。
固定方式应考虑到烟叶形状和大小,保证每片烟叶都能够充分受热。
2.3 精细管理在烘干过程中,需要进行精细的管理,包括监测温湿度、记录烘干时间、检查烘干效果等。
通过定期监测温湿度,及时调整烘干设备的参数,以保持烟叶的质量和口感。
记录烘干时间和烘干效果,对后续工艺和烟叶质量的控制具有重要作用。
3. 操作要点3.1 前段操作要点- 调整烤烟烘干设备的温度为50-55℃,湿度为60-70%。
- 将烟叶均匀放置在烘干设备上,避免重叠、堆积或相互遮挡。
- 每隔一定时间(一般为15分钟),将烟叶翻动一次,保证受热均匀。
3.2 中段操作要点- 调整烤烟烘干设备的温度为60-65℃,湿度为50-60%。
- 每隔一定时间(一般为30分钟),将烟叶翻动一次。
- 注意检查烤烟烘干设备的工作状态,确保温度和湿度稳定。
3.3 后段操作要点- 调整烤烟烘干设备的温度为70-75℃,湿度为40-50%。
- 每隔一定时间(一般为45分钟),将烟叶翻动一次。
- 仔细观察烟叶的变色程度和香气强度,根据需要适时调整烘干时间。
烟叶烘烤技术及注意事项一、烤前准备工作1、燃料准备,检查温度计,麻绳,燃料。
2、烤房检修:A 、供热室检查是否漏烟,B 、电源、线路,C 、风机、电动机是否正常,D 、加耐高温黄油,E 、柴油机磨合,加柴油,F 、皮带的松紧程度。
二、烟叶采收1、下部叶(X 部),关键点:下部叶适熟采收。
下部不能过熟采收。
即叶片呈现略有成熟绿黄色,叶片略有下垂,主脉31-32发白,叶面绒毛脱落,时间;尽量避开雨天采收,晴天早上采收至上午10点前,下午15点之后。
2、中部叶(C 部),关键点:成熟采收,叶色呈黄绿色,黄色面积占叶面70%以上,叶面黄斑分布均匀,主脉全白发亮,支脉31以上变白,叶片弯垂呈弓型。
时间;一般宜早上或上午采收,旱天宜早上带露水采收。
3、上部叶(B 部):叶面黄色面积占全叶80%以上,成熟斑分布均匀主脉全白发亮,支脉21以上变白,茎叶角度增大。
时间及方法:上部叶宜4-6片带杆烘烤,采收前提前一天左右灌水,灌水至畦面31-21处,让叶片充分吸收水分,以增大含水量。
三、 鲜叶分类(重点)1、采收回来叶片,难免会成熟不一致,所以要求编烟分类,操作时把过熟叶、尚、欠熟叶放在一边,正常成熟叶编成一竿,待过熟,尚、欠熟叶能编成一竿时,立即编掉,单独挂放,做到同竿同质,同层同质,这样做,有利于烘烤时拿准色度、温、湿(易烘烤),下烤后易初分绑把。
2、每竿叶片保持在70-80束,即140-160片,2片背对背成束,束距1cm ,做到束多密编要求。
四、挂竿上烤1、密集式烤房提前点火升温至38度左右,即缩短低温变黄时间。
2、顶层:靠风机边放过熟,偏熟叶片,依次结后为成熟叶。
挂烟距离均匀,靠观察处放标准烟叶,可供参放全烤烟叶变化程度。
五、三层烘烤技术1、入烤后,温度升至38-39度,温度在36度左右,开启1,时间约为20风机低速,紧闭补风洞和排湿窝,烟叶变黄为3小时左右,即可升温。
2、每小时约1度左右升至41-42度,湿度38度左右,烟2左右,使叶片开始萎蔫,时间约为20小时左右。
烟叶烘烤工艺技术烟叶烘烤是烟草生产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对烟草的质量和口感有着巨大的影响。
下面我们以烟叶烘烤工艺技术为话题,对该工艺进行探讨。
烟叶烘烤是指将新鲜采摘的烟叶在特定的温度下进行烘烤或烘干,以去除烟叶中的水分,保持烟叶的形状和营养成分,并使烟叶达到烟草生产所需的质量要求。
首先,烟叶烘烤的温度是非常关键的。
过高的温度会导致烟叶中的糖分和香气成分失去平衡,影响烟叶的口感和香气;而过低的温度则会使烟叶中的水分蒸发不足,导致烟叶贮存中的发霉和霉变。
因此,选择合适的烘烤温度对于保持烟叶在加工过程中的质量非常重要。
其次,烟叶烘烤的时间也是需要控制的因素。
时间过短会导致烟叶中的水分未能充分蒸发,容易引起霉变和贮存中的发霉;而时间过长则会使烟叶过度干燥,影响烟叶的口感和香气。
因而,烟叶烘烤时间的掌握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环。
在烟叶烘烤过程中,适当的空气流量也是非常关键的。
良好的空气流动可以加速烟叶中水分的蒸发,有利于烟叶的烘烤;而不良的空气流动则会导致烟叶烘烤不均匀,影响烟叶的质量。
因此,合理的空气流量对于烟叶烘烤工艺的控制至关重要。
此外,在烟叶烘烤工艺中,烟叶的翻烘也是一项重要的技术。
翻烘可以使烟叶在烘烤过程中接触到更多的热源,保证烟叶的均匀烘烤,避免烟叶的局部过热或干燥不足。
因此,翻烘技术的正确运用对于烟叶的烘烤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综上所述,烟叶烘烤工艺技术对烟草的质量和口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烟叶烘烤过程中,合适的烘烤温度和时间、良好的空气流量以及正确的翻烘技术都是需要掌握的要点。
只有通过科学的烘烤工艺技术,才能保证烟叶的品质和口感,从而生产出优质的烟草产品。
烤烟烘烤技术及重要点烤烟烘烤技术是一种应用于烤烟生产的烘烤技术,旨在改善烟叶的品质和改善其加工性能。
烘烤技术的正确使用可以使烟叶的成分、颜色和口感得到改善,也能够增加烟叶的抗潮性和保持性,能够有效提高烟叶的品质和品牌的需求。
烤烟烘烤的技术主要包括烟叶的分级、温度设定、湿度控制、烟叶的捻折、烘烤时间的设定等,而且每个技术也有不同的重要点,这些重要点可以影响烟叶最终的品质。
烤烟烘烤技术的重要点主要有:一、烟叶的分级烟叶的分级是指将烟叶分成不同的级别,如轻烟、中烟、重烟,根据烟叶的大小和颜色,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分级。
烟叶的成色和烘烤效果可以从分类上直接反映出来,所以烟叶的分类对整个烤烟烘烤过程至关重要。
二、温度设定温度设定是指在烘烤过程中,根据不同类型的烟叶,确定每一步烘烤的最佳温度,以达到最佳的烟叶效果。
一般来说,烘烤温度越高,烟叶烤焦的程度越大,但容易使烟叶变软,口感也不好;温度越低,则烟叶的烤焦变少,口感好,但烟叶的颜色和口感就不明显了。
三、湿度控制湿度控制是指在烟叶的烘烤时保持湿度在合适的范围内,以保持烟叶的烘焙质量。
一般来说,烟叶烘烤时的湿度应该在65%~75%之间,这样可以保证烟叶质量的一致性,而且避免烟叶的过度烤焦或过分黑暗的情况。
四、烟叶的捻折烟叶的捻折是指在烟叶烘烤的过程中,根据烟叶的形状和程度,将烟叶的烤焦程度进行调节,以达到最佳的烤烟效果。
一般来说,烟叶的烤焦和烘烤技术的要求有关,所以根据不同的烟叶,应该进行合适的捻折处理。
五、烘烤时间设定烘烤时间设定指在烟叶烘烤过程中,根据烟叶的大小、级别、捻折程度等信息,确定每一步烘烤的时间,以达到最佳的烤烟效果。
烘烤时间一般越长,烟叶的烤焦程度就越大,但如果时间过长,烟叶则容易变软,口感也不好;烘烤时间越短,则烟叶的烤焦变少,口感好,但烟叶的颜色和口感就不明显了。
以上就是烤烟烘烤技术及重要点的全部内容。
烤烟烘烤技术是烤烟生产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只有正确使用技术,才能够达到最佳的效果和烟叶的最佳品质,也能够提高烟叶的品牌和需求。
烤烟技术与烘烤烟草在烟叶的加工过程中,经历了一系列的处理和烘烤过程,以达到烟叶的成熟度和烟叶特有的风味。
烤烟技术是烟草生产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之一,它直接影响着烟叶质量和烟草产品的口感。
烤烟技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传热和风流的作用,将烟叶中的水分蒸发掉,使烟叶变得干燥。
烟叶的烤烟过程通常分为三个阶段:初期烘烤、主烘烤和后期烘烤。
初期烘烤是烟叶烤烟过程中的第一个阶段,其目的是使烟叶表面的水分迅速蒸发。
初期烘烤时间通常较短,温度较高,以达到快速脱水的效果。
在初期烘烤过程中,需要控制好烟叶的温度和湿度,以避免烟叶受损或出现过度干燥的情况。
主烘烤是烟叶烤烟过程中的核心阶段,其目的是使烟叶内部的水分逐渐蒸发。
主烘烤时间较长,温度适中,烟叶逐渐变得干燥。
在主烘烤过程中,需要根据烟叶的特性和品种,控制好烟叶的温度和湿度,以确保烟叶的质量和口感。
后期烘烤是烤烟过程中的最后一个阶段,其目的是使烟叶的水分进一步蒸发,达到最佳的干燥程度。
后期烘烤时间较短,温度较低,烟叶变得更加干燥。
在后期烘烤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烟叶的温度和湿度,以避免烟叶过度干燥或出现烟叶变色的情况。
烤烟技术的关键在于控制好烟叶的温度和湿度。
温度过高会导致烟叶过度干燥,影响口感和烟叶的质量;温度过低则会使烟叶变得黏腻,且容易滋生霉菌。
湿度过高则会使烟叶发霉,湿度过低则会使烟叶过度干燥。
因此,合理控制烟叶的温湿度是烤烟技术的重要环节。
除了控制温湿度外,烤烟技术还涉及烟叶的排布和烤烟设备的选择。
烟叶的排布应合理,以保证烟叶的均匀受热和通风。
烤烟设备的选择应根据烟叶的产量和质量要求来确定,以确保烤烟过程的稳定性和效率。
烤烟技术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进步和创新。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烤烟设备不断更新,烤烟技术也在不断改进。
现代化的烤烟设备能够更加精确地控制烟叶的温湿度,提高烤烟的效率和质量。
同时,烤烟技术也在不断研究新的烤烟方法和技术,以满足市场对烟叶口感和质量的需求。
页眉内容
烟叶"三段式"烘烤技术要点
讲座人:陈兴志
时间:2017年8月2日
一、变黄阶段
1.技术关键
变黄阶段是增进和改善烟叶质量的重要阶段。技术关键是稳住温
度,调整湿度,控制烧火,延长时间,确保烟叶变黄变软。促进烟叶叶
内物质充分转化,形成丰富的香气基础物质,促进烟叶适量失水变黄,
确保变黄程度与失水程度协调,打好烟叶外观质量的基础。
2.操作要点 烟叶装炕后,要关闭天窗地洞,在气温较高的季节
(28℃以上),维持10小时-12小时不点火,靠烤房内自然温度与烟叶呼吸
放热使烟叶变黄,防止点火后升温过快过高出现底青,为此不可装热
炕。当装烟后烤房内温度在32℃以下时应及时点火,点火后一般以0.5℃
/小时-1.5℃/小时的升温速度升至36℃-38℃,维持干湿球温度差在
1℃-2.5℃,延长时间,直至底棚甚至二棚烟叶基本全黄。即除了叶基部
微含青、叶脉为青白色外其余全为黄色。下部烟变黄程度达7成至8成
黄;中部烟叶变黄程度8成至9成黄,上部烟变黄程度9成至10成黄,
且叶片充分凋萎,主脉变软,方可转火进入定色阶段。此期约需时间36
小时-72小时。
3.注意事项 操作过程中注意升温要稳,并提前1℃-2℃封火稳
温。重视稳温保湿变黄,提高变黄程度,既要防止烟叶脱水过快过度难
以完全变黄,而出现底棚烤青,又要防止脱水过慢导致变黄过慢、养分
消耗过度。当湿度偏大需排湿时,应充分发挥天窗的蒸散排湿作用,尽
量迟开地洞,防止出现温度不稳和底青。当湿度偏小时,应注意烤房严
密保温,必要时可在地上泼水增湿。烟叶变化达不到规定要求时,不可
急于升温。当烟叶变黄脱水不一致,应及时调竿、拔竿,提高烟叶变黄
均衡性。
二、定色阶段
页眉内容
1.技术关键
定色阶段是决定烟叶质量的关键阶段。技术关键是加大烧火,加强
排湿,稳住湿球温度,升高干球温度。在保持湿球温度适宜且稳定的前
提下,主要靠干球温度的升高降低炕内湿度。要稳定加大烧火,加强烟
叶脱水和排除。确保烟叶残留的青色消失变黄,促进烟筋充分变黄,慢
升温定色确保外观质量;促进香气物质形成,提高烟叶内在质量;确保
全炕烟叶的叶片干燥定色,为进入干筋阶段较快升温奠定良好基础。
2.操作要点
当烟叶达到变黄要求时,一般以平均2小时-3小时升温1℃的速度
使干球温度升至54℃,逐渐开大天地窗,加强通风排湿,湿球温度稳定
在37℃-40℃。如果烟叶失水慢或烟筋变黄慢,可在45℃-48℃延长时
间,使烟筋变黄,且烟叶小卷筒,50℃之前为确保叶脉变黄,之后再以
1小时-2小时升温1℃升至54℃-55℃,稳温至烟叶卷筒干片。天地
窗开度以稳定湿球温度在适宜范围内而定。此期约需时间36小时-48小
时。
3.注意事项
此期必须做到烧火要稳,升温要准,不能猛升,防止烟叶青筋浮青
或叶肉回青;更不能降温而出现挂灰等。加强排湿,防止出现高温高湿
使烟叶蒸片、黑槽。湿球温度不可忽高忽低,致使烟叶颜色发暗不鲜
亮。
三、干筋阶段
1.技术关键
干筋阶段的技术关键是控制干球,限制湿球,减少通风,适时住
火。确保烟叶干筋,减少香气物质挥发损失。
2.操作要点
干球温度以1℃/小时的速度升至68℃,最高不超过70℃,湿球温
度升到41℃-43℃,并保持稳定。逐渐开小天地窗,稳温直至烟叶全部
干筋。?此期约需时间24小时-36小时。
3.注意事项
页眉内容
干球温度最高不超过70℃,防止香气物质过多挥发降低内在质量。
天窗关闭不可过严,湿球温度不能超过43℃,以防止烤红烟。升温要
稳,稳温要准,不可忽高忽低,防止掉温引起洇筋、洇片。停火不宜过
早,以防湿筋湿片。要注意及时检查火管和落叶情况,防止火灾。
四、三段式烘烤指标的灵活运用 鲜烟叶素质具有多样性,即使规范化
集约经营条件下,鲜烟叶质量一致也是相对的,不一致却是绝对的。由
于地理位置、气候因素、烟叶在烟株上的空间位置等,导致烟叶质量的
某些差异。因此,在三段式烘烤工艺模式基础上对某些指标适当调整,
以适应不同类型烟叶的烘烤要求。
(一)变黄的起点温度和主要变黄温度
含水量多的烟叶、多雨季节、气温高、装烟多的情况下,起点温度
可适当调高为37℃-40℃,主要变黄温度也相应高些,为40℃-43℃。
而水分少的烟叶、高海拔、气温低、烤房底棚低或温度计挂在二棚的情
况下,起点温度可适当调低,为30℃-35℃,主要变黄温度适当低些,
为38℃-40℃。
(二)变黄阶段湿球温度
通常干湿差2℃左右。而含水量多、易烤黑的烟叶,干湿差应大些,
为3℃-4℃,称其为先拿水、后拿色;而含水量少、变黄慢的烟叶,干
湿差可缩小为1℃-2℃,甚至向烤房内加水补湿,称其为先拿色、后拿
水。
(三)烟叶变黄程度
鲜烟素质高、好烘烤的烟叶,叶片在变黄阶段应达到可以立即定色
也不会呈现青色的程度。转火之后的定色主要是提高其内在与外观品
质。比如减少青杂气、增加香气,使橘黄色烟叶增多,色泽鲜亮、油分
较多等;鲜烟素质较差、较难烘烤的烟叶如水分大的烟叶等,在变黄阶
段不宜使叶片全黄,允许叶基、叶背、叶里仍呈现一定青色。这些青色
宜在转火后42℃之前变黄,若烟叶变黄困难也可在45℃-46℃之前使之
变黄;鲜烟素质很差、很不好烤的烟叶如水分含量特别高的烟、嫩黄烟
和嫩黑暴烟等,在变黄阶段可以仅变黄4-5成,转火之后,在43℃之前
变黄6成-7成,45℃-46℃之前8成-9成黄,48℃-50℃变为黄片
青筋。而叶脉粗大的烟叶,在50℃左右主脉才变黄。
页眉内容
(四)定色阶段升温速度和湿球温度
含水量多、干物质少、叶片薄、素质差的烟叶,尤其是下二棚烟
叶,定色期升温稍快,每2小时左右升1℃,在45℃-47℃延长时间,
使烟叶继续变黄,大量排湿;定色期湿球温度可适当低些,为37℃-
38℃;而含水量少,干物质多,叶片厚的烟叶,如上部叶,烟叶完成变
黄后,以3小时-4小时升1℃,达到47℃-49℃时拖长时间,使烟筋
和叶片充分变黄。定色期湿球温度可适当高些,为39℃-40℃。
培训人:陈兴志
2017年8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