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的新鲜度检验教学讲义
- 格式:ppt
- 大小:543.00 KB
- 文档页数:25
肉的新鲜度的检验方案肉类的新鲜度是指在一定时间内(通常以肉属于安全食用范围的时间为标准)由于与外界环境有关原因而产生的肉的各种特性的改变程度。
对于肉类的新鲜度检验,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案:1.观察外观:肉类新鲜度的一种常用检查方法是通过外观进行判断。
新鲜的肉通常应具有明亮的红色、肌肉有弹性、表面光滑、无明显异味等特点。
若肉色呈暗黄、褐色,肉质松软,表面粘稠,或者有腐烂、发臭等异常情况,则说明肉类已不新鲜。
2.臭味检测:人的嗅觉对于肉类的变质具有一定的敏感性。
通过嗅觉的感觉,可以初步判断肉类的新鲜度。
新鲜的肉类应该具有无异味的特点,若出现刺鼻、腐臭等异常气味,则说明肉类已经变质。
3.PH值测定:肉类新鲜度与其PH值相关。
正常情况下,肉类的PH值应该为5.6-6.2之间。
当肉类变质时,由于蛋白质降解产生氨基酸和其他物质,使PH值发生变化,从而可以通过PH值的测定来判断肉类的新鲜度。
4.微生物检测:微生物的分解过程是导致肉类腐烂变质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对肉类样本的微生物检测,可以确定是否存在肉类变质的微生物,并综合评估肉类的新鲜度。
常用的微生物检测指标包括总菌落数、大肠杆菌群、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5.水分含量测定:肉类的水分含量是肉质保持新鲜度的重要因素之一、水分含量的变化可以用来判断肉类的新鲜程度。
一般来说,新鲜的肉类水分含量高于75%,若水分含量降低,则说明肉类已经变质。
6.检测肉类中的硫酸还原菌:硫酸还原菌是一种常见的腐败菌,在肉类的变质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检测肉类中的硫酸还原菌,可以初步判断肉类的新鲜度。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仅为常见的一些肉类新鲜度检验方案,针对不同类型的肉类,可能还需要结合具体的检验标准和方法来进行综合评估。
此外,新鲜度的评价还受到保存温度、湿度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进行肉类新鲜度检验时,还需要综合考虑以上因素。
实验一肉的新鲜度检验一、实验目的掌握肉新鲜度的检测方法及卫生评价;了解各项指标测定的原理、方法和意义;进一步了解肉的变化规律。
三、实验器材及试验材料禽或畜的肉、刀、剪子、镊子等。
三、实验方法(一)感官检查法1、外貌和色泽的判定:在自然光下观察。
注意肉的外部状态、色泽和有无干膜,留心有无血块、霉菌和蝇蛆的污染,并确定肉深层组织的状态和发粘的程度。
新鲜肉:外表具有淡玫瑰色或淡红色干膜,切面轻度湿润(不发粘)具有各种牲畜肉特有的色泽,肉汁透明。
次鲜肉:外表覆有干枯的硬膜或粘液(触之粘手),有时被覆有霉层,硬膜发黑。
切面暗而湿润,轻度发粘,肉汁混浊。
变质肉:外表很干硬或很湿润,发粘,复有霉层,呈灰色或淡绿色,切面湿润、发粘,呈褐红色、灰色或淡绿色。
2、弹性的判定:用手指压肉的表面,观察指压凹复平速度。
新鲜肉:富有弹性,结实紧密,指压凹很快就复平;次鲜肉:弹性较差,指压凹慢慢地复平(在1分钟之内);变质肉:指压凹往往不复平。
3、气味的判定:这是具有代表性的一项指标。
首先判定肉的外部气味,再判定肉深部的气味,要特别注意骨骼周围肌层的气味,因为这些部位是最早地进入腐败。
新鲜肉具有各种牲畜所特有的气味。
当肉腐败变质时,则失去正常的气味,并发出酸臭、霉臭或腐烂的臭味。
气味的判定宜在15-20℃的温度下进行,较低温度下,气味不易挥发,判定有一定的困难。
在检查大批量肉样时,为了不发生误判,要先检查腐败程度较轻的肉样。
为了比较全面确切地判定肉的气味,必要时,还要进行煮沸试验。
4、筋腱状态的判定:触检关节部筋腱的状态。
查其弹性、韧性和关节面的状态,判定关节襄液的透明度。
新鲜肉:筋腱富有弹性,坚韧,关节面光滑有光泽,襄内滑液透明;次鲜肉:筋腱有些软化,呈无光泽的白色或淡灰色,关节面覆有粘液,滑液混浊;变质肉:筋腱湿润,呈污灰色,覆有粘液,关节面覆有很多粘液,滑液呈稀脓状。
5、煮沸试验:(肉汤的透明度)向烧瓶中装入20-30块(每块约2-3克重)无可见脂肪的肉块,加水浸没,瓶口用玻璃盖盖起,将内容物加热至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