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运动员比赛前心理情绪的因素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3
体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体育心理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A. 体育运动技能B. 体育运动中的心理现象C. 体育运动器材D. 体育运动规则答案:B2. 运动员在比赛前感到紧张,这属于哪种心理现象?A. 焦虑B. 兴奋C. 抑郁D. 疲劳答案:A3. 以下哪个不是体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A. 运动员的心理训练B. 运动员的心理评估C. 运动员的生理健康D. 运动员的心理干预答案:C4. 运动员在比赛中的注意力集中属于哪种心理品质?A. 注意力B. 记忆力C. 思维力D. 情绪控制答案:A5. 体育心理学中,哪种理论认为心理状态会影响运动表现?A. 认知理论B. 行为理论C. 情绪理论D. 动机理论答案:C6. 运动员在训练中经常使用的心理技能是什么?A. 放松训练B. 呼吸控制C. 视觉化训练D. 所有选项答案:D7. 哪种心理测试方法可以用于评估运动员的心理状态?A. 问卷调查B. 观察法C. 实验室测试D. 所有选项答案:D8. 运动员在比赛后进行反思,这属于哪种心理技能?A. 自我监控B. 自我激励C. 自我评价D. 自我调整答案:C9. 以下哪个因素不是影响运动员心理状态的因素?A. 比赛环境B. 个人经验C. 教练指导D. 观众人数答案:D10. 运动员在比赛前进行的心理准备活动通常包括哪些内容?A. 放松训练B. 情绪调节C. 目标设定D. 所有选项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体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_________。
答案:运动员2. 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心理状态可以通过_________来改善。
答案:心理训练3. 运动员在训练中常见的心理障碍包括_________和_________。
答案:焦虑;疲劳4. 运动员的心理技能训练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
答案:注意力集中;情绪控制;自信心培养5. 体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射击运动员心理的影响因素与训练方法1.射击运动员要有以下几方面品质①自信、沉着、果敢和顽强的拼搏精神;②思维要有独立性、灵活性、创造性;③需具有良好心理承受力和抗干扰能力;④高度注意集中能力,有效的注意分配能力;⑤热爱射击事业,树立自身的奋斗目标。
2.心理训练的目的从技术和战术来说,要在训练和比赛中得到充分发挥,更需要进行心理训练,因此运动员必须能够根据临场情况的变化当机立断的采取行动,这更要求运动员不但要有注意高度集中的训练,而且还要有思维敏捷和灵活性的训练,如果心理因素出现问题,即使身体、技术、战术水平较好,但在竞赛中也难以取得好成绩,所以心理训练目的是使运动员在具备身体和技术方面优势的同时,也要具备心理优势,这样才能以弱制强出奇制胜之功效。
表明训练的促进作用这是用语言、思想或者表情对心理活动施加影响的方法,当前很多国家都非常重视暗示调节和研究,它是调节运动员临阵状态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实验证明,人的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
暗示所以能够对人的躯体和心理行为产生巨大影响,是因为暗示是一种人类所固有的普遍的心理特性,通过言语的联想过程转化为情绪状态,并产生心理冲动,直接作用于机体的各种机能和行为活动而发挥其作用。
镇静下来一定会取得胜利,射击运动员在实弹前多数挑选心理反反复复念著准星、缺口、准星、缺口这在手枪项目上可以有效率提升稳定性和准确度。
思维控制训练研究证明,运动员在运动比赛中整体表现如何,就是受到生理激动程度影响。
有时运动项目建议高的生理激动,有时却建议低的生理激动程度,目的都就是有助于充分发挥运动水平,因此队员必须学会激动程度的自我掌控。
如果运动员在比赛之前指出自己太激动,可以使用放松法、冥想,倾听轻盈的音乐,或是回忆起一些恬淡的风景画面等,如果队员激动程度太低,可以搞点热身练,例如可以搞些体操动作,或听到一些嘹亮的乐曲等。
表象训练“表象”就是指形象化的东西在头脑中的反应。
影响“训练型”跳远运动员比赛成绩不佳的心理因素
训练型跳远运动员在比赛中表现不佳的心理因素有很多,以下是其中一些常见的因
素:
1. 焦虑和压力:跳远比赛可能带给运动员很大的心理压力和焦虑感,特别是在重要
比赛中。
这些负面情绪会影响运动员的注意力、专注力和决策能力,从而降低比赛成绩。
2. 缺乏自信心:如果运动员缺乏对自己实力和能力的自信,他们可能会对自己的表
现产生怀疑和担心,从而影响到他们在比赛中的发挥。
自信心是跳远比赛中成功的关键因
素之一。
3. 不良心态和消极思维:一些运动员可能会陷入不良的心态和消极的思维模式,比
如过度担心失败、过于注重他人的评价、对自己过高的要求等。
这些负面心态和思维模式
会干扰运动员的专注力和表现。
4. 比较心理:运动员可能会和其他运动员进行比较,特别是竞争对手。
如果运动员
过于关注他人的表现,他们可能会感到压力和焦虑,并因此产生自我怀疑,从而影响到比
赛成绩。
5. 不良自我评价和负面情绪:一些运动员可能倾向于对自己产生负面评价,并陷入
抑郁、紧张或沮丧的情绪中。
这些消极情绪会干扰到运动员的专注力和表现,从而导致比
赛成绩不佳。
6. 缺乏集中力和决策能力:跳远比赛需要运动员在短时间内做出正确的决策和调整,而缺乏集中力和决策能力会导致运动员在比赛中失去机会和动力,从而影响成绩。
探析影响运动员成绩发挥的心理因素与训练方法运动员的成绩发挥受到许多心理因素和训练方法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一些主要的心理因素和训练方法,以帮助运动员在比赛中发挥出最佳水平。
心理因素是运动员表现中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心理因素:1. 自信心:自信心是运动员取得好成绩的基本要素之一。
自信心可以帮助运动员面对压力和挑战,保持积极的态度并坚持下去。
为了增强自信心,运动员可以通过自我肯定和积极的内部对话来培养积极的心态。
2. 专注力:专注力是指在比赛中集中注意力的能力。
运动员需要能够忽略干扰因素,专注于当前任务。
通过训练注意力和专注力,运动员可以提高对比赛的集中程度,并更好地应对竞争压力。
3. 应对压力的能力:竞争肯定伴随着压力,运动员需要学会应对压力。
他们可以通过放松训练、正面思维和应对策略来减轻压力的影响。
深呼吸、积极的自我暗示和可视化练习都是帮助运动员管理压力的有效方法。
1. 身体训练:身体训练是基础。
运动员需要进行适当的身体训练以提高技术水平和体能。
通过坚持训练和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运动员可以培养出良好的肌肉记忆和体能水平。
2. 技术训练:技术训练包括熟练掌握运动技巧、技术练习和正确的动作执行。
运动员应该有计划地进行技术训练,逐渐提高技术的熟练程度和信心。
3. 比赛模拟训练:比赛模拟训练是模拟真实比赛场景,以帮助运动员熟悉比赛环境、管理压力和提高比赛执行能力。
通过进行比赛模拟训练,运动员可以更好地应对战术、策略和竞争。
4. 心理训练:心理训练是通过特定的技巧和练习来提高运动员的心理素质。
常见的心理训练方法包括正面思维、自我调节和可视化技巧。
通过心理训练,运动员可以提高自信心、专注力和应对压力的能力。
心理因素和训练方法都对运动员的成绩发挥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培养自信心、提高专注力和应对压力的能力,以及进行身体训练、技术训练和比赛模拟训练,运动员可以在比赛中表现出最佳水平。
心理因素在运动员训练中的影响在运动员的训练过程中,心理因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运动员的心理状态直接影响着他们的表现和成绩。
本文将探讨心理因素在运动员训练中的影响,并介绍一些常见的心理因素以及对策。
一、自信心自信心是运动员训练中最重要的心理因素之一。
一个自信心强的运动员能够更好地克服困难,相信自己能够取得优秀的成绩。
自信心可以增强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的动力和决心,让他们更加专注并持续努力。
运动员可以通过定期自我反思和积极的心理训练来增强自信心。
二、专注力专注力是运动员训练中另一个至关重要的心理因素。
在训练过程中,运动员需要集中注意力,全身心地投入到训练中。
专注力好的运动员能够更好地感知外部环境,快速做出正确的反应。
为了提高专注力,运动员可以采取一些训练方法,比如冥想和注意力训练等。
三、竞争心态竞争心态是运动员训练中常见的心理因素之一。
一个良好的竞争心态可以激发运动员的斗志和激情,让他们在训练中更加积极主动。
然而,竞争心态也可能造成运动员过度紧张和焦虑。
为了保持健康的竞争心态,运动员可以参加心理辅导和交流,学会正确对待竞争。
四、压力管理压力是运动员训练中常常面临的心理因素之一。
来自外界和自身的各种压力可能会影响运动员的情绪和表现。
运动员需要学会有效地管理压力,避免其对训练产生消极的影响。
运动员可以通过调整训练计划、采取放松技巧和寻求支持等方式来应对压力。
五、目标设定目标设定是运动员训练中一个重要的心理因素。
一个清晰的目标可以帮助运动员更好地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和训练计划。
目标设定需要具体、可行且与个人能力相匹配。
运动员可以将长期目标分解为短期目标,以更好地跟踪自己的进展并保持动力。
六、情绪调控情绪调控是运动员在训练中需要具备的心理技能之一。
运动员需要学会调整情绪,保持积极的心态。
负面情绪对训练和比赛可能产生不利影响,因此运动员需要学会识别并应对负面情绪。
情绪调控的方法包括深呼吸、积极自我对话和放松训练等。
263作者简介:韩凯洁(2000—),女,汉族,河北邯郸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运动训练。
通讯作者:崔思栋(1966—),男,云南昭通人,教授,研究方向:体育社会心理学、运动心理学。
游泳运动员比赛制胜心理因素及对策探讨韩凯洁 崔思栋 云南师范大学摘要:本文对青少年游泳运动员比赛制胜心理因素的探讨,通过文献资料法,对游泳运动员的制胜心理因素提出看法。
指出游泳运动员所需要的心理训练和思维培养。
对运动员在竞赛前出现应激、焦虑,赛后或日常训练出现的倦怠进行了总结,要在训练中积极培养运动员主动积极地应对问题,并教给运动员所必需的心理知识,准确预判运动员心理倦怠,培养运动员坚韧的意志品质。
使运动员在比赛中以最佳的心理状态取得比赛的优异运动成绩。
关键词:游泳运动员;竞赛;制胜心理运动,尤其是竞技运动不单单是肌肉和肢体的简单活动,它还包括了大脑心理机制的形成和各种复杂的思维活动,还有运动员的个性心理特征等,在其所从事的竞技体育活动时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田麦久教授主编的运动训练学中指出:通常情况下,具有一定训练水平或具有一定训练年限的运动员在赛前体能、技能、战术能力均相较稳定,但其心理能力却非常活跃,而心理状态的变化常常会对体能、技能、战术的发挥有很大的影响,最终对参赛结果产生巨大的影响。
一、运动员比赛应激及应对措施刘淑梅、高淑娟2011年指出应激来源的客观因素,首先竞赛本身具有应激性。
其次竞赛本身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和个人意义。
最后竞赛结果的不确定性。
并且指出外因通过内因引起作用。
应激的内因是运动员强烈的动机。
陈南生2000年指出高应激唤醒水平对促进血睾酮和血红蛋白的激活程度也具有较好的心理生物学意义,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下。
但同时也指出处于高应激唤醒水平需更长的恢复时间。
谭先明、陈小敏和王春阳2002年指出心理中介因素方面,男运动员更多的选择“解决问题”的应付方式,女运动员则较多采用“幻想”“忍耐”的应付方式。
探析影响运动员成绩发挥的心理因素与训练方法
运动员在比赛中的成绩发挥,不仅仅依赖于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心理因素也起着重
要的作用。
以下将从心理因素和训练方法两个方面进行讨论。
一、心理因素
1. 自信心:自信心对于运动员的成绩发挥至关重要。
如果运动员对自己的能力缺乏
信心,往往会导致紧张和做不好表现。
培养自信心是提高运动员成绩的关键。
可以通过正
向的自我暗示和积极的心态来增强自信心。
2. 注意力控制:在比赛中,运动员需要将全部注意力集中在比赛上,避免分心和干扰。
注意力控制训练可以帮助运动员提高专注力和抗干扰能力,提高比赛成绩。
可以通过
练习默念呼吸采集来提高注意力控制能力。
3. 压力管理:比赛中的压力是影响运动员成绩的重要心理因素之一。
压力过大会导
致身体紧张、心态焦虑,从而影响到运动员的发挥。
通过训练运用放松技巧,如深呼吸、
渐进肌肉放松等,可以帮助运动员管理压力,提高比赛成绩。
4. 自我控制:比赛中,自我控制是关键的心理因素之一。
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可以
使运动员保持冷静、从容应对各种情况,提高稳定性和持久力。
通过训练运用自我暗示、
冷静思考等技巧,可以帮助运动员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心理因素和训练方法是影响运动员成绩发挥的重要因素。
通过培养自信心、注意力控制、压力管理和自我控制等心理因素,并采用训练逼近法、预比赛准备、注意力控制训练、压力管理训练和自我控制训练等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运动员的比赛成绩发挥。
浅谈影响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心理变化的因素及心理训练方法1. 竞争压力在足球领域,竞争是无处不在的。
青少年足球运动员需要面对来自于同龄人的激烈竞争,以及来自于家长、教练以及社会的各种期望和压力。
这些竞争压力会导致运动员产生焦虑、焦躁、自卑等心理问题。
2. 成绩压力在足球比赛中,取得好成绩是每个运动员的愿望。
一旦成绩不如预期,青少年运动员很容易陷入沮丧和挫折感中,从而影响他们的信心和毅力。
3. 家庭环境家庭是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家庭的和谐与否,家长的支持与否,都会对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心理产生深远的影响。
4. 教练风格教练的风格直接影响着运动员的心理状态。
严厉的教练可能会让运动员感到压力重重,而和蔼的教练则会让他们感到更放松和自信。
二、心理训练方法1. 自我认知训练自我认知训练是帮助运动员了解自己的能力和不足,从而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
他们需要学会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从而减轻自卑和焦虑的情绪。
教练可以通过与运动员交流、反馈和心理疏导等方式,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和积极心态。
2. 应对压力训练应对压力训练旨在帮助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学会理性看待竞争和成绩压力,掌握有效的缓解和释放压力的方法。
教练可以通过放松训练、冥想训练、深呼吸练习等方式,帮助运动员在面对压力时能够保持冷静和应对自如。
3. 团队合作训练团队合作训练有助于建立运动员与队友之间的信任和协作关系,从而减轻他们的竞争压力。
教练可以通过团队游戏、合作训练、团队建设等方式,培养运动员的团队精神和信任感,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团队,增强信心和减轻焦虑。
4. 家庭支持训练家庭支持训练是指教练与家长共同合作,帮助运动员建立良好的家庭支持系统。
家长的支持与理解对于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教练可以通过家长会、家长教育等方式,与家长沟通合作,共同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为运动员提供坚实的后盾。
心理素质是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必备的重要素质之一。
只有具备好的心理素质,才能更好地应对各种竞争与压力,保持稳定的比赛状态,为个人和团队取得成功作出贡献。
乒乓球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及调整方法乒乓球是一项需要高度专注和精神状态的运动。
一名优秀的乒乓球运动员不仅需要具备强大的技术和身体素质,还需要具备优秀的心理素质。
在比赛之前,如何调整好自己的心理状态,将会越来越成为一名乒乓球运动员必须面对的问题。
一、赛前心理状态赛前的心理状态对于一名乒乓球运动员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心理状态决定了一名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表现。
那么,什么是一名良好的赛前心理状态呢?1. 自信自信是一种内在的力量。
一名拥有自信的乒乓球运动员相信自己的能力,他们有决定比赛胜负的信念和能力。
自信的乒乓球运动员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比赛,充满干劲,能够克服比赛中的困难,顺利完成比赛。
2. 焦虑焦虑是指一种紧张、不安和害怕的情绪状态。
在乒乓球比赛中,焦虑常常会影响运动员的表现。
焦虑的运动员通常会表现出思维混乱、动作不流畅、精力不集中等问题。
3. 放松放松是指在思维和情绪上的轻松状态。
赛前放松可以缓解焦虑和压力,使运动员更好地进入比赛状态。
放松的运动员更容易集中注意力、完成任务、保持平和。
二、赛前调整方法由此可见,一名优秀的乒乓球运动员需要在比赛前调整好自己的心理状态。
以下是一些赛前心理状态调整方法:认识自己是一名优秀运动员的基本素质。
通过认识自己,运动员可以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为日后的训练和比赛制定出更好的计划。
同时,认识自己也可以帮助运动员建立自信,克服不安的情绪。
2. 制定计划制定计划是一种明确目标和方向的方式。
在比赛前,运动员需要将比赛目标和计划清晰明确,在此基础上进行训练和准备,以此增强自信心、降低焦虑和不安。
休息和放松是缓解焦虑和不安的可行途径。
在比赛前,运动员需要注意休息和放松,以消除焦虑和紧张。
可以通过听音乐、阅读、打坐等方式,以此减少压力、缓解负面情绪的影响。
4. 使用心理技巧一些实用的心理技巧可以帮助运动员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
如:自我暗示、呼吸调节、冥想练习等,运动员可以找到自己适合的心理技巧,以此改善心理状态,提高比赛表现。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马术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初探白继峰(内蒙古体育工作第一大队,呼和浩特 010050) 摘 要 本文从:(一)影响运动员心理活动的因素;(二)马术运动员三种不同的心理模式;(三)适宜比赛的心理状态,模式三个方面对马术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 马术运动员 三种不同心理模式 适宜比赛的心理状态模式 1 影响运动员心理活动的因素影响运动员心理活动的因素有:①比赛动机及强度;②身体素质;③比赛经验;④如何看等比赛;⑤准备情况;⑥竞争对手强弱。
2 马术运动员三种不同的心理模式我们把马术运动员按运动成绩与平时成绩的对比标准分组,分析其心理状态。
比平时好的分在A组,和平时成绩一样的分在B组,差的分在C组,统计结果得出三组不同的心理模式。
2.1A组运动员的心理模式①前夜,睡眠安静;②早上,跃跃欲试或一般平静;③准备活动时,感觉一般、平静;④点名时,很自信和跃跃欲试;⑤准备入场时,有点兴奋,心跳稍快;⑥认为比赛与自己关系是非常重要。
2.2B组运动员的心理模式①睡眠不太安静;②感觉体乏无力;③情绪较杂乱;④很自信和跃跃欲式;⑤准备入场时很兴奋,心跳很快;⑥认为比赛与自己关系是有点重要。
2.3C组运动员心理模式①睡眠比较安静;②一般平静;③情绪较复杂;④一般平静;⑤有一点兴奋;⑥认为比赛与自己有些关系。
对A、B、C三组运动员的心理模式分析认为A组心理模式优于后两组,一则从成绩上可直观得出,二则从理论上可以得到充分证明。
比赛临近时,机体内会产生一列复杂的生理、心理现象。
特别是心理活动十分剧烈,估计自己的能力,考虑将来的比赛,想象运动比赛过程的情况,制定战术计划等等。
在思维影响下产生的兴奋,加强或减弱物质代谢,有害或有利,这取决于兴奋过程的程序和产生兴奋的时间。
在一些场合下适宜的兴奋能大大提高工作能力,促进内在的精力集中;而过度兴奋(或过度抑制),结果导致睡不着、食欲减退、出现神经震颤,常引起过分激动,竞赛时已疲劳无力,不能集中精力参加比赛。
运动心理学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满分20分)1. 运动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什么?A. 运动技能的掌握B. 运动损伤的预防C. 运动员的心理状态D. 运动训练的科学化答案:C2. 运动员在比赛前出现紧张情绪,下列哪项不是有效的缓解方法?A. 深呼吸B. 正念冥想C. 过度饮食D. 放松训练答案:C3. 以下哪项是运动心理学中自我效能感的体现?A. 运动员对自己能力的自信B. 运动员对比赛结果的预测C. 运动员对训练计划的执行D. 运动员对比赛环境的适应答案:A4. 运动员在训练中遇到挫折时,以下哪项不是积极的应对策略?A. 寻求教练的帮助B. 与队友交流经验C. 逃避训练D. 反思并调整训练计划答案:C5. 运动心理学中,动机的类型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内在动机B. 外在动机C. 社会动机D. 情感动机答案:D6. 运动员在比赛前进行心理训练的目的是什么?A. 提高运动技能B. 增强自信心C. 减少焦虑情绪D. 以上都是答案:D7. 运动员在比赛期间,以下哪项不是有效的注意力集中方法?A. 专注于当前动作B. 想象成功的画面C. 频繁查看比分板D. 保持呼吸平稳答案:C8. 运动员在团队中,以下哪项不是团队凝聚力的体现?A. 互相支持B. 共同目标C. 个人主义D. 有效沟通答案:C9. 运动员在比赛后进行反思,以下哪项不是反思的内容?A. 比赛中的表现B. 训练中的不足C. 观众的反应D. 情绪管理答案:C10. 运动员在面对失败时,以下哪项不是积极的应对方式?A. 接受失败B. 分析原因C. 逃避现实D. 制定改进计划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5题,满分15分)1. 运动心理学中,运动员的心理训练包括哪些方面?A. 情绪管理B. 注意力控制C. 动机激发D. 技能提升答案:ABC2. 运动员在比赛前的心理状态可能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A. 个人技能水平B. 比赛环境C. 观众反应D. 队友表现答案:ABCD3. 运动员在训练中可能遇到的心理障碍包括哪些?A. 焦虑B. 疲劳C. 自信心不足D. 动机缺失答案:ACD4. 运动员在团队中,以下哪些因素有助于提高团队凝聚力?A. 明确的角色分配B. 共同的目标C. 有效的沟通D. 个人主义答案:ABC5. 运动员在面对失败时,以下哪些因素有助于其恢复?A. 社会支持B. 积极的心态C. 逃避现实D. 反思与学习答案:AB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满分20分)1. 简述运动心理学在运动员训练和比赛中的作用。
影响田径运动员的决定性因素
内部因素:
①运动员自己没能摆正好心态。
参加大赛之前,运动员心理波动过大,肩负着巨大期望的他们,很可能被重压击垮,最终败给了自己。
②运动员没有做好充足准备。
运动员在赛前忽略了一些重要的准备步骤,没能调节好自己的身体状态,以至于影响到比赛表现。
③训练并没有真正地出来效果。
运动员可能在平时有过好的成绩,但是并没有坚持系统训练,最终没能保持状态。
外部因素:
①天气原因。
参加田径比赛一般是在露天体育场,恶劣的天气条件很容易影响运动员的发挥。
②氛围原因。
主场参战的运动员往往能在观众的支持下迸发能量,取得好成绩,但也有可能压力过大,发挥失常。
③设备问题。
运动设备一旦出了问题,运动员就很难发挥出自己的应有水平了。
体育发展知识:运动员心理压力的来源和解决方法随着体育竞技水平的不断提高,运动员的心理素质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在比赛中,运动员面临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如何化解这些压力,成为了他们必须面对的问题。
本文将从运动员心理压力的来源和解决方法两个方面来进行探讨。
一、运动员心理压力的来源1.成绩压力对于职业运动员来说,成绩是其赖以为生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在比赛中,运动员需要在短时间内尽力发挥自己的实力,如果无法取得好成绩,这种失落感会让他们感到沮丧、自责、绝望、甚至丧失信心。
2.环境压力参加一个大型的比赛,往往需要面对来自各方面的环境压力。
例如,感冒、食品不适、突发事件等会影响运动员的情绪。
另外,人们的关注和期望、媒体的监督和报道也给运动员增加了不小的压力。
3.自我压力运动员对自己要求甚高,他们不断地追求卓越,奋斗不息,为此不断地给自己压力,这使得他们容易感到紧张和不安,甚至患上焦虑症和疲劳症。
二、解决方法1.训练良好的训练可以增强运动员的自信心和自控能力,从而有助于他们化解压力。
训练的过程中,教练可以通过模拟比赛情境,调整运动员的心态,让他们适应比赛的紧张气氛。
2.积极思考运动员需要学会积极的思考,把不利的因素转化为益处。
例如,把失败看作是成功的过程,把困难看作是成长的机会,这可以让运动员心态保持平衡。
3.放松技巧放松技巧是缓解压力的重要方式。
例如,深呼吸、放松肌肉、听音乐、甚至是打太极拳都可以帮助运动员放松。
4.寻求帮助有些运动员在面临压力时会感到孤独和无助,那么寻求帮助就成为了一种必要的解决方式。
运动员可以与教练、心理医生、朋友等多方面交流,从而得到安慰和支持,减轻心理负担。
总之,运动员面对巨大的心理压力,需要持续地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逐渐掌握放松技巧,充分信任自己的能力,对有助于他们的技能和知识进行学习和改进,不断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和实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电子竞技运动员赛前、赛中、赛后心理特征以及应对策略》
电子竞技运动员的心理特征在赛前、赛中、赛后可能会有所不同。
下面我将给出一些可能的心理特征和应对策略,供您参考。
1. 赛前心理特征:
- 紧张与焦虑:赛前紧张是很常见的,可以通过适当的放松训练、呼吸练习和正向自我暗示等方式来缓解紧张情绪。
- 自信与积极性:保持自信有利于应对比赛中的压力,可以通过回顾过去的成功经验、积极的自我谈话和设定目标来建立自信。
2. 赛中心理特征:
- 集中注意力:在比赛过程中保持专注和集中注意力是至关重要的,可以通过使用注意力训练技巧(如呼吸调整、目标设置和心理暗示)来帮助提高集中能力。
- 控制情绪:比赛中可能会出现各种情绪,如愤怒、沮丧等,需要学会进行情绪调节。
可以通过深呼吸、积极的自我谈话和适当的身体放松来缓解负面情绪。
- 应对压力:比赛中的压力可能导致焦虑和紧张,可以通过运用心理放松技巧、积极的自我暗示和正确认知来减轻压力。
3. 赛后心理特征:
- 成就感与满足感:结束比赛后,如果表现出色,可能会感到满足和成就感。
合理评估比赛过程和结果,积极总结经验,提高自我评价水平。
- 失败与挫折:如果比赛失败或遇到挫折,可能会感到沮丧和失落。
需要适时采取积极的心理调节策略,包括接受失败、寻求他人支持和继续努力等。
总体来说,电子竞技运动员可以通过学习心理调适技巧,建立自信心、控制情绪和应对压力的能力,以提高比赛表现和心理素质。
如果您需要更具体和个性化的帮助,建议咨询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或者心理辅导师。
第一篇:《如何调整赛前赛中的焦虑情绪1》如何调整赛前赛中的焦虑情绪学号:11171006 姓名:谭功玲赛场上,正常发挥甚至超常发挥是所有运动员的梦想,暂且不超常发挥,正常发挥有的时候都是一种奢求。
不管你训练的时候是多么的认真,也不管你平时的成绩是多么的傲人。
如果不能调整好赛前赛中的焦虑情绪,那么,赛场上的正常发挥就真的是一种奢求了。
这种奢求是焦虑所致,但并不是说只要焦虑,就会发挥失常。
焦虑程度与运动成绩其实可以用一个倒U来描述。
这个倒U的最高点就是适当程度的焦虑与最好运动成绩的交点。
这个交点的前后都表示不同程度的焦虑与运动成绩。
但那个最高点才是大家目光汇聚的焦点,也是所有职业运动员生生不息,奋斗不止的目标。
所以如何调整赛前赛中的焦虑情绪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要想解决这个难题,以下内容是必须了解的。
焦虑指由于不能克服障碍或不能达到目标,而体验到身体和心理的平衡状态受到威胁,形成的一种紧张,担忧并带有恐惧的情绪状态。
焦虑也分不同的种类,最常见的是状态焦虑、特质焦虑以及躯体焦虑和认知焦虑。
状态焦虑是一种短暂的情绪状态,特点是由紧张和忧虑所造成的一些可意识到的主观感受,也是高度自主的神经系统的活动。
状态焦虑有着不同的强度并且随时都在波动。
特质焦虑是一种人格特质,即在各种情境中产生焦虑反应的情绪倾向和行为倾向。
躯体焦虑是焦虑的生理性特征,直接由自发地唤醒引起,通过心跳加速、呼吸急促、手心出汗、肠胃痉挛以及肌肉紧张表现出来。
认知焦虑是焦虑的认知性特征,由对内外刺激的评价,是含有担忧和干扰性视觉表象成分的一种不愉快感受。
这四种常见的焦虑分类都是运动员赛前赛中的焦虑情绪的表现。
了解了焦虑及其分类,要想调整焦虑情绪,就可以分类解决了。
状态焦虑是即将进入比赛时所体验到的紧张、不安等情绪。
记忆最深刻的是体育高考时的100米和800米跑了,从110米的等待地走到100米的起跑线上,短短的10米,自己感觉真的走了很长的时间。
影响运动员比赛前心理情绪的因素
【摘要】心理学家指出情绪是指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
应。情绪会随着环境条件和主观特点而变化。如运动员的赛前情绪往往是在比赛
前与教练员、队友、对手、观众、家人等社会因素和场地、器材、天气等物质因
素交互作用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其情绪体验、认知评价、生理唤醒和行为表
现等特征与竞赛任务紧密相关。运动员的情绪状态对训练效果和比赛发挥起着非
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体育比赛;运动员;情绪因素;影响
目前,我们一直都在利用詹姆士——兰格学说这一原理来帮助运动员通过控
制表情来控制赛前焦虑。随着各国运动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运动员之间在技术
水平和身体素质方面的差距越来越小,一场运动比赛的最后胜负,往往不单纯决
定于技术和身体素质方面的差距,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是决定于运动员的心理素
质。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的运动心理研究与心理训练的现状,根据现状必
须大力开展运动心理训练理论的普及和研究工作,必须强调心理训练的重要作
用,强调心理训练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适应运动科学训练的要求,有利于我国
竞技体育的发展。因此,情绪稳定的运动员,在比赛中能较好地控制自己不受外
界各种刺激因素的干扰,能根据比赛的目的、任务调动自己的积极性,形成赛前
最佳心理状态,能在极度紧张的比赛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体能和技能,取得优异成
绩。反之,情绪波动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就会导致动作忙乱,造成知觉和表象
的不连贯,从而导致比赛的失败。可见,情绪对运动员比赛成绩有影响。本人通
过对我校部分优秀运动员的调查及现场观察,就运动员赛前的情绪及控制提出些
粗浅看法。
一、刺激因素
刺激因素主要是通过人的各种感觉器官(主要是听觉与视觉),从外部获得
的各种信息。如:比赛的环境、观众的情绪与行为、场地器材的布置、当时当地
的气候、对手的状况、裁判的执法的特点与刺激,都会引起学生运动员情绪上的
不同体验。在此时,如何防止外界刺激不利因素的干扰,而接受有利的信息,使
注意力相对集中,直接关系到比赛的进程和胜负。如:诸如比赛环境、气象、观
众、气温及对手的表现等刺激因素,主要是通过人的感官从外部获得的。这些因
素往往直接影响着运动员的情绪,为克服刺激因素的不良影响,除采用加强和提
高运动员的适应能力,降低对外界的感受性,使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动作上这一
措施之外,还可采用无关刺激来转移不利因素的干扰,或适当采用信息回避的措
施。比如,除了听音乐,看电影,通过表象以往的成功运动经验以外,也可以借
鉴图片诱发情绪的方法。在运动员训练疲劳、赛间休息时,可以翻看有激励运动
员意志、调整运动员心理状态的相关图片,让运动员去感知,去联想,这种方法
既能达到激励放松心情的作用,又方便易行。此外,用词语诱发情绪的方法给教
练员一些启示,在对运动员进行技能评价时,根据运动员的个性特点,多使用正
性词汇,从而达到激励的作用。同时还可以结合运动项目、学生的自身特点进行
游戏来激发情绪同时教练员要选择时机,有针对性地运用恰当语言,激励运动员,
降低消极的低水平焦虑情绪,使其充满自信地投入到比赛中去。
二、生理因素
生理因素主要是指机体内部生理过程的活动状态,植物性神经系统的技能水
平,内环境的平衡及骨骼肌的紧张度等。体育课的生理负荷是指课中学生从事运
动动作练习的量和强度对机体的刺激程度。生理符合包括内部数据与外部数据两
个层面。外部数据是学生练习的次数、总时间、总距离、练习密度、强度;内部
数据是从事体育时机体在心律、血压等方面的变化。两者具有因果关系,外部数
据是因,内部数据是果,一般成正比关系,即外部数据越大,内部数据也越大。
生理负荷曲线反映体育课上各种练习对机体的刺激的大小,是生理负荷过程形象
的反映。研究生理负荷曲线类型及影响因素对于了解体育课生理负荷过程的变化
规律,对有效完成增强学生体质的任务是非常重要的。例如运动员过度疲劳、有
伤病,女运动员经期前后等情绪都易产生情绪波动,影响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的
转换,情绪低沉,心境容易产生烦躁不安,从而影响比赛成绩。
三、认知因素
认知因素主要是指在头脑中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回忆、重视、联想及想象
等。如失败的经验、胜利的艰辛、后果的设想、同伴或教师的期待等都会对人的
情绪体验起着重要的作用和深刻的影响。采取积极的自我暗示进行自我鼓励和自
我安慰,都是达到自我情绪控制的有效手段。赛前运动员在脑中清晰地重现自己
过去获得成功时的最佳表现,体验当时的自我感觉和情绪状态,以增强信心,提
高运动成绩。这种方法也是符合心境一致性理论的,但为什么最优秀的运动员即
使采用过这样的方法训练,在赛中也收不到较好的效果呢?我们在这方面的实证
性研究较少,理论性研究较多。心境一致性理论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是,在平时训
练和竞赛中对运动员最佳表现不能只关注运动员当时完成动作的整体感受过程,
而是同时必须要注意运动员当时处在的环境,如果我们在平时表象训练时能把当
时的环境呈现给运动员,这对运动员积极情绪的唤醒、诱导是逼真的和可控的,
因为按照情绪一致性理论的观点,在表象训练时如果是生动、切合实际的,并包
含适合的情绪时,它往往是最有效的。所以说,积极的自我暗示和积极的内心想
象是运动员比赛中取胜的重要因素。
另外,在体育运动中对情绪的评定主要分为心理量表和生理指标。心理量表
以测量焦虑的问卷为主,如斯皮尔伯格的状态焦虑与特质焦虑调查表,马腾斯的
运动竞赛焦虑测验,马腾斯的竞赛状态焦虑问卷。心理量表的缺点在于运动员可
能无法意识自己的焦虑情绪,即无意识焦虑;运动员故意伪装自己的焦虑情绪,
按照社会期望的回答问题;心理量表的准确性与客观性需要进一步思考;大多数
的心理量表集中于消极情绪,对于积极情绪的评定较少。生理指标主要是对外周
神经系统指标的测量,如心率、血压等,而许多研究表明同一生理反应标准是不
能反应不同个体的主观情绪的。情绪是受大脑中枢系统控制的,情绪的评定方法
对我们的启示是运动情绪的研究也应考虑脑电波、脑成像等相关指标。此外,也
可以通过分析面部表情来研究情绪。
【参考文献】
1、愈国华,普通心理学[M]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胡世支,心理潜能[M]中国城市出版社